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20121228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2.12.28


今日焦點:赫緒曼與包瑞嘉

Albert Hirschman, Optimistic Economist, Dies at 97
紐時訃聞:傳奇的經濟學者赫緒曼本月10日於美國紐澤西辭世。經濟學人的評論Exit Albert Hirschman認為,他的名作“Exit, Voice and Loyalty: Responses to Decline in Firms, Organisations and States”至今仍有啟發性。人們對於一個政權或商品獨占不滿,可以出走(exit)或留下發聲(voice),但前者有可能讓專制與壟斷延續得更久。(New York Times, Economist, 12.22-23)

吳介民:赫緒曼揭開「反動修辭」面紗
「反動修辭法」不直接反對進步價值,而是反對那些實踐進步價值的行動。它躲藏在進步價值的保護殼之中,卻執行著反進步、反動員的任務。《反動的修辭》的寫作,起源於1980年代新右派發動對福利國家批判的時刻。這本書,是當代抵抗新自由主義之「反動論述」的有力武器。(蘋果日報,12.14)

洪財隆:ECFA加劇「不對稱依賴」
赫緒曼以二戰前夕德國納粹透過「經貿聯結手段」,將東南歐國家納入勢力範圍,透過經濟讓利獲取政治利益(對方順從)的可能性與現象為例,提出國與國之間一旦出現貿易結構上的「不對稱互賴」(asymmetric dependence),對小國將非常不利。用在目前兩岸之間,似乎也頗貼切。

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包瑞嘉逝世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包瑞嘉(Richard Baum)本月14日在洛杉磯家中逝世,享年72歲。他主持的Chinapol是一個關於中國的網路討論組,已經成為很多專家、外交人士和記者經常參與的論壇。他於2010年製作並發布了《中國興衰史》(Fall and Rise of China)的48場演講視頻。(紐時中文網,12.27)


中國觀察

中國「紅色後代」成資本新貴
彭博資訊踢爆太子黨內幕,追蹤在毛過世後接掌政局的「八大元老」子女後發現,其中近半數是私營企業負責人,近1/3在美生活、工作或置產,共黨高幹後代早成資產階級新貴。光鄧小平女婿賀平、王震兒子王軍、陳雲兒子陳元3人控制的國有企業資產,就高達46.4兆元台幣。而習近平的親族對礦業、房地產及行動通訊設備的投資資產總額,估計為7億美元。[另見譯者網對彭博報導的全文翻譯。](蘋果日報、Bloomberg、聯合報、明鏡網,12.27-28)

明年中國政府赤字或增50%擴至1.2兆
2013年中央政府擬安排財政赤字1.2萬億元,比2012年8000億元的安排規模增加4000億元,增幅達50%。由此,我國赤字率(財政赤字占GDP比重)將從2012年的1.5%上升至2.1%~2.2%。但由於2012年除了財政赤字之外,還從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中調入2700億,兩項相加可支配總量達到1.07萬億,因此明年政府可支配財力的增加幅度實際上並沒有那麼顯著。(第一財經日報,12.27)

人民日報今日談:開放平台不能沒有“合法邊界”
[編按:這是人民日報頭版「今日談」九評網路]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立法,正是進一步劃定網絡“合法邊界”之舉,對於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都有積極意義。(人民日報,12.28)

中宣部通知:貫徹十八大精神 切實改進文風
中宣部近日發出《關於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 切實改進文風的意見》,要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把改進文風作為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落實政治局八項規定的重要任務,作為改進工作、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的重要機遇。…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要堅持“三貼近”原則,發揚“走轉改”精神,著力轉變思想作風、工作作風,著力提高針對性實效性、親和力感染力,提倡短、實、新,反對假、長、空。[另見人民日報評論彙整:清新文風正成為新聞界新風尚。](新華網、人民日報,12.26-28)


中國與世界

年終報導:中國加大領土主張
在過去一年裡,中國與鄰國在南中國海和東海的緊張局勢急劇升溫。北京採取了各種行動來宣示自己在該問題上的強硬立場,從設立三沙市到發佈涵蓋有爭議地區的天氣預報。這種更為強硬的態勢與中國在1990年代時形成鮮明對比。CSIS的葛萊儀(Bonnie Glaser)認為,中國在90年代時更願意談判和妥協;目前北京除了胡蘿蔔外,還用大棒給那些不聽話的鄰國以顏色。北京的決策者們還覺得,他們可以接受在一段時間內與鄰國保持一定程度上的緊張和摩擦狀態。(美國之音,12.27)

中國「北斗衛星」啟用 挑戰GPS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試運行一年後,昨天宣布正式提供區域服務,將與美國GPS競逐全球導航系統市場。除在商用使用外,軍事用途更廣泛,對地面、水面和空中作戰、飛彈部隊的導航、定位更強化、準確。此系統目前已能覆蓋亞太地區,未來十年還將發射40顆衛星,目標在2020年覆蓋全球。[參見官媒解說其性能。](聯合報、人民日報,12.28)

中國外交部:聯合國會費增長體現負責任大國作用
中國承擔的聯合國會費比例由目前的3.2%升至5.15%,成為繳納聯合國會費第六多的國家。針對有關中國在聯合國承擔會費提高的評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7日於記者會回應稱,中國承擔的聯合國會費根據支付能力原則,分攤比額有所增長,體現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作用。另外針對日美軍事同盟,她回應說這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雙邊安排,不應超出雙邊範疇,損害包括中國在內的協力廠商利益。(中國新聞網、中國外交部網站,12.27)

加強日美合作 安倍調整防衛大綱
面對中國崛起並在釣魚台議題上不斷施壓,日本安倍晉三內閣啟動後,立即將強化日美防衛合作、增加自衛隊角色等列為優先任務,新任防衛相小野寺五典27日證實,已接獲指令調整2011年起為期十年的「防衛計畫大綱」。另外,安倍也下令研議調整美日防衛合作指針。安倍預定在下月訪美,此舉也將展現他重視日美同盟的態度。中國國家海洋局回應,日本戰機攔截中國海監飛機是「有意識升級事態的無理行為」,「一切後果都由日方承擔」。(自由時報,12.28)

中國推新戰力 強化釣島監控
中共國防部昨天舉行每月一次的例行記者會,發言人表示,日本戰鬥機攔截中方巡航釣魚島海監飛機一事,解放軍對日本航空自衛隊飛機的動向都嚴密監控,並保持高度警惕。他也首度證實,中國正在發展自己的大型運輸機,但他並未說明這款大型運輸機何時服役。(聯合報,12.28)


中國與台灣

護照爭議 中國駁我抗議 陸委會不能接受
中國新版護照強行納入我國風景圖片,我方雖已嚴正表達立場,但中國海協會不但推說護照改版只是基於「時髦」,還在26日正式回函稱,此事件只是主張台獨的政黨與某些人,基於一邊一國的分裂立場在大做文章,「抗議不成立」。對於海協會的說法,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表示,大陸方面沒有體認到護照事件衝擊兩岸關係的嚴重程度。對於中國護照是否侵犯我國治權,王郁琦不願正面回答,只說「看怎麼定義」,中國不應該無視兩岸隔海分治六十年現狀,主動挑起爭議,最後在追問下才說,「可以這樣解釋」。(自由時報、美國之音,12.26-27)

綠阻陸生納保 王郁琦轟嘴上人權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昨天連同副主委劉德勳、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等人赴立院內政委員會就審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作專案報告。他痛批民進黨團多次阻撓陸生納入全民健保案,只會「嘴巴裡講人權」,卻無具體行動。針對台商出任政協委員議題,王郁琦認為,台商擔任「特聘」或「特邀」政協委員,性質上類似榮譽職,這部分有「討論研究」空間。(旺報,12.28)

陸委會擬放寬陸配工作權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7日舉行例行記者會,副主委劉德勳表示,陸委會正就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21條規劃檢討,讓取得中華民國身分證的大陸配偶,從事公教機關庶務性、無涉公權力行使的一般雇佣。(中央社,12.27)

蘋果富士康促電子業變革
紐約時報27日推出關於蘋果代工系列的後續報導[原文:Signs of Changes Taking Hold in Electronics Factories in China],美國蘋果公司和它的代工業者富士康採行一系列工廠人性化的措施。中國電子工廠非法加班和欠缺勞動安全性的老毛病依然存在,但10幾家電子公司主管、勞工維權人士甚至批評者都認為,中國大陸正在出現的轉變對全球製造業的影響,有如iPhone對消費科技的衝擊。(中央社,12.27)


回顧與展望

人民日報2012十大新聞
  1 海域管理加強,公布釣魚島標準名稱並設立三沙市
  2 反腐力度加大,薄熙來等高官被查處
  3 “神九”飛天首次對接,“蛟龍”下海創新紀錄
  4 建成最大醫療保障網,覆蓋人數超13億
  5 首艘航母交接入列,殲-15戰機展開訓練
  6 文化體制改革全面推進
  7 中國經濟運行企穩
  8 十八大勝利召開
  9 糧食產量“九連增”,農民增收“九連快”
10 中央出臺八項規定,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
(人民日報,12.28)

新華社2012年財經十大新聞
  1 營改增試點 財稅體改深化
  2 溫州拉開金融綜合改革大幕
  3 浮動幅度擴大 匯改步伐加快
  4 央行時隔42個月再次降息
  5 水電階梯收費,資源價改提速
  6 “新36條實施細則”悉數出臺
  7 購島鬧劇致中日貿易“降溫”
  8 光伏產業遭遇美歐雙反調查
  9 滬指破2000點創46個月新低
10 中海油獲準收購尼克森公司
(新華網,12.27)

「2012年馬政府歲末年終施政總檢討(下)」研討會新聞稿
台灣競爭力論壇於27日於立法院舉行「2012年馬政府歲末年終施政總檢討(下)」研討會。與會者有彭錦鵬、趙春山、王輝煌、林濁水、邵宗海、殷乃平、董立文。林濁水批馬的「中國夢」[見昨日報]。董立文認為,馬政府對兩岸新變局採取的應對措施,就是「拖以待變」,方法則為「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台灣新浪網,12.27)

Daily chart: Chinese growth
中國2012年投資力度減弱,尤其在房地產方面;而2013年的經濟成長率將較以往來得低,約落於7-8%,消費將成帶動成長主力。[參見經濟學人專題The World in 2013中的中國部分。](Economist, 12.27)

Changes and Challenges for China in 2013
美國外交協會在年終回顧專題中,邀請幾位專家如談中國的內政外交問題。(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12.26)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20121227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2.12.27.


今日焦點:紅色貴族

Revolution to riches
[摘要取自明鏡網]在毛澤東生日這天,彭博社推出2篇專題報導披露,毛澤東後的八大老:鄧小平、薄一波、陳雲、宋任窮、彭真、王震、楊尚昆、李先念,其後代控制了中國頂尖國有企業。其中包括王震兒子王軍,鄧小平的女婿賀平以及陳雲兒子陳元3人控制的國有企業,2011年的資產規模達到16000億美元。(Bloomberg, 12.27)

中共擬公佈一份政治局七常委財產單
消息來源稱,中共中央已經獲得了七名政治局常委財產的第一手資料,正在考慮何時公佈。各常委的財產資料由各自的秘書上報,尚未最後核實。中共高層也在為資料公佈後的社會反應進行測試和評估。[例如習近平有房產3套,存款230萬。]但這份清單缺乏外界有公證的監督和獨立調查。香港蘋果日報評論,七常委的申報模式可能成為地方官員申報的藍本。(香港大紀元、香港蘋果,12.26-27)

太子黨財富報導合輯
紐約時報將之前有關溫家寶家族財富累積的長篇報導集結。(New York Times)


中國觀察

中國知識分子連署 要求民主選舉
中國70多位著名「公共知識分子」正連署一份「改革共識倡議書」[全文],要求取得改革共識,建造一個民主、法治、尊重人權的憲政中國。這分倡議書長約8千字,呼應了「零八憲章」提出的若干要求,但比較溫和,避免提及終結共產黨一黨專政,僅要求共黨領導層依照現行法律統治。倡議書分別就推進依憲執政、落實選舉民主、尊重表達自由、深化市場經濟、實現司法獨立、保障憲法效力等6方面,提出改革主張,認為這應構成理性公民認同的改革共識。(聯合報、多維網、中央社,12.25-27)

社評:尊重毛澤東是中國社會的集體自尊
昨天是毛澤東誕辰119周年紀念日,圍繞他的功過,互聯網上又出現不少爭論。官方從鄧小平時代就有了對毛的“三七開”評價態度,這也是民間各種意見相互平衡、抵消後的大體看法。對毛神化般的崇拜和對他全盤否定,都不代表中國社會的思想主流。…毛領導締造了新中國,當歷史的視距足夠長時,他的時代或許會被看成中國大歷史的一個關鍵轉捩點和過渡期。那段時期有點粗糙,但也啟動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環球時報,12.27)

鐵道部系列貪腐案開審
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羅金寶涉嫌受賄一案,26日在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也意味著,鐵道部系列貪腐案的審理拉開帷幕。羅金寶是山西女商人丁書苗打通與劉志軍關係的中間人物。他曾任大同鐵路分局局長、太原鐵路局黨委書記,而羅、丁與劉志軍均關係密切。[編按:這是南方周末對鐵道部貪腐案的整理,另見新京報的深度報導:鐵道部貪腐案中間人羅金寶起落記。]

浙江基本工資 漲13%
浙江與陝西率先宣布,明年1月1日將再次調升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升幅度均為13%,為2013年基本工資持續調高揭開序幕,預估各省市明年也將陸續宣布調升最低工資標準,以回應十八大報告所提出「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的目標。明年各省市的調整幅度可望從近3年每年約二成的漲幅,大幅縮減至13%左右,13%也將成為未來幾年中國調整基本工資的基準線。(經濟日報,12.27)

中國警方修改限制人身自由規定
中國公安部26日公布修訂後的《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將於2013年1月1日起實施。依照修訂後的新規定,警方實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強制性措施時,應當當場告知當事人家屬實施行動的機關、理由、地點以及期限。(BBC中文網,12.26)

新刑訴法司法解釋:未經許可不得傳播庭審情況
中國最高法院24日公佈的新刑訴法司法解釋規定[全文],其中包括未經許可不得傳播庭審情況,法院院長簽發出庭令可強制證人出庭,肉刑、變相肉刑都屬刑訊逼供行為等。(財新網,12.25)


中國與世界

鐘聲:打“國家安全”牌無助美國經濟繁榮
[評論]美國一家破產法院日前批准了中國公司萬向收購美國A123公司的交易,目前正等待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最終裁定。…深化中美兩國在投資領域的合作,是目前中美兩國政府在經貿領域的工作重點之一。深化投資合作,需要平等開放的環境,而平等開放不是一條單行道。中美兩國已啟動新的雙邊投資保護協定談判,美國需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對待中國投資。(人民日報,12.27)

中國出口額占全球比重增至11%以上
中國商務部12月26日發佈數據稱,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出口增速為7.4%,快於其他主要經濟體,占全球貿易份額增至11.1%,比2011年全年提高0.6個百分點。今年的中美雙邊貿易額將接近5000億美元的歷史高點,美國取代歐盟成為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財新網,12.27)

安倍與歐巴馬或有一道過不去的坎
成為日本首相的安倍晉三正在就明年1月訪問美國正在進行調整。這將是安倍就任首相後的首次出訪。此舉意在向內外展示安倍與美國總統奧巴馬之間的良好關係,鞏固自身的政權基礎。屆時TPP、美國駐沖繩基地遷移、對中韓關係這3大課題將成為安倍訪美是否成功的試金石。其中安倍最難作出決斷、歐巴馬在日美關係中最為關注的應該是TPP。(日經中文網,12.27)


中國與台灣

吳釗燮:金避談台美關係暗潮洶湧
駐美代表金溥聰昨於立法院接受質詢,並就對美軍購、東海及南海議題進行答覆,並表示他向美國表達了台灣希望購買先進戰機的意願。民進黨駐美代表吳釗燮質疑金溥聰沒談到台美關係暗潮洶湧的部分,因為美方也非常關切台灣國防預算嚴重不足,與中國協商不夠透明化等問題。吳釗燮指出,台灣與中國經貿關係越來越密切,台美經貿關係卻日益疏遠,如美國進口貨品占台灣進口比重,從2008年的11.28%,下滑至今8.75%,有些美國國會友台議員,因馬政府處理經貿議題失策而反對台灣。(自由時報、美國之音,12.26-27)

習近平:學好閩南語跟台灣交流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日前在政治局常委俞正聲等人陪同下,走訪各「民主黨派」與全國工商聯。他詢問工作人員會不會說閩南話,並說要學習閩南話,將來跟台灣交流時會更親切。(中央社,12.26)

泉州金改 加強與台港澳合作
福建省泉州市日前獲批准成為中國第3個國家級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由於距離台灣、香港及澳門都較近,泉州金改方案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加強與台港澳的合作。依據金改方案,未來泉州將積極落實ECFA,支持符合條件的台灣金融機構進駐泉州,允許台資企業投資入股泉州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另外,泉州將促進與台灣貿易投資和匯兌的便利化,支持與台灣合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也將支持符合條件的台資企業上市融資。(經濟日報,12.27)

自由經濟示範區 主打高端人才
經建會昨天向行政院提「自由經濟示範區」簡報,經建會主委尹啟銘表示,規劃發展產業創新整合、農產品加值運銷、新世代國際物流、國際人才培訓及亞洲重症與觀光醫療五大中心,把台灣打造成亞太自由經貿中心。自由經濟示範區將對區內人流、物流、金流「鬆綁極大化」,具境內關外概念。五大中心由政府引導進駐自由經濟示範區,並優先在高雄設自由經濟示範區。行政院長陳冲裁示,自由經濟示範區應以高端服務人才為主,不考慮藍領人才。(聯合報,12.27)

林濁水:馬總統五年一覺中國夢
[評論]馬以為主權立場上向中靠,便可大享經濟甜頭,三通談成國內線沾沾自喜,結果權宜輪、外輪被封殺,航商,港口都有淚不敢流;ECFA談出「逆向淘汰清單」,背反一般國家簽自由貿易協議的目的,台塑、面板廠等都快哭出來了,原來中國談判原則依的是自己的中國夢,自己的產業戰略,不是配合馬政府的中國夢。最嚴重的是一切靠中國,對中國投資太大,中國與其說是支持台灣出口滿足台灣中國夢的最大市場,不如說更成取代台灣的工廠。於是台灣產業空洞化,失業率居高不下,所得分配惡化。(蘋果日報,12.27)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20121226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2.12.26.


今日焦點:習近平新政

告別宮廷政治 草根領導才親民
新華社連續三天公布中國新領導群生平及政績。中外媒體解讀說,此舉是中國不斷告別「宮廷政治」傳統,向大眾政治過渡的里程碑。至於大眾瞭解領導人的草根性就是西方政治的親民路線,這對提升中國國際形象也有加分作用。對此現象,《環球時報》昨天甚至以習近平告別「宮廷政治」來形容。【另可參考人民日報:領導人"曬生活"不神秘 透明才有公信力】(旺報、中國時報12.26.;環球時報12.25.)

中央近期兩個舉措釋放出明顯改革信號
國務院24日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關於授權國務院在廣東省暫時調整部分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的决定草案。國務院這一行為意味著我國行政制度改革將進一步深化。此外,財政部等部委近日聯手發文,取消3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為居民和企業減付。有專家分析,這一舉動釋放出明顯改革信號。(新華網12.26.)

習近平新政強勢啟動
﹝社論﹞習近平接任中央總書記之後,立即以驚人的力度推展新政,包括在政治上徹底與貪腐、官場逢迎的文化畫清界線,在經濟上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他上任才剛滿一個月,各項改革措施就不斷出爐。此外,習近平在12月4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中,通過八項「改進工作作風」政令,政令才剛宣佈,習近平立即南下深圳巡視,以呼應當年鄧小平南巡的具體行動,高調宣示他堅持改革開放、推展經濟的決心。(工商時報12.26.)


中國觀察

國資委劃定央企改革路線圖:重新核定主業 嚴控開支
國資委將在明年研究制定並頒布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國務院國資委主任王勇在24日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說,主要是在總結國有企業改革實踐基礎上,提出幾年內國企改革的總體目標、基本路徑、具體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國資委對央企“突出主業”的要求比往年更為嚴苛。(新華網12.25.)

扼網路反腐 中國將推網路實名制
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能立法要求網路使用者登記真實姓名,官媒近幾天來也頻頻釋放將加強管理網路的訊號,被解讀為中國將加強箝制網路言論,網友抨擊「網路反腐」或許就要被扼殺。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近日也配合製造輿論,擁護以實名制加強管理網路。中國網友認為,實名制顯然意在進一步箝制網路言論。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焦洪昌認為,實名制立法後,當局應出台相關法律法規,避免權力部門通過實名制侵犯公民權力,如對發帖者進行打擊報復。(自由時報、世界新聞網12.26.)

中國連曝官員醜聞
大量的醜聞被曝光,說明中國新一屆的領導層可能會以比前任更為認真的方式解決任人唯親、行賄受賄、縱情酒色等問題,這些問題在國營企業、地方政府乃至表面寒酸的負責監管衛生的居委會當中廣泛存在。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即將就任中國國家主席的習近平曾警告稱,如果不能遏制腐敗,共產黨的統治就會受到威脅。他講話幾天之後,反腐行動就拉開了帷幕。(紐約時報中文網12.26.)

京廣高鐵正式全線貫通
中國京廣高鐵今天正式全線貫通,預計將成為中國經濟新「命脈」。全場2298公里的京廣高鐵是世界上運營裏程最長的高速鐵路。鐵道部表示,由北京西站至廣州南站的高速列車全程只需7小時59分。由北京出發向南經石家莊、鄭州、武漢、長沙至廣州,覆蓋中國華北、中部、中南、珠三角等主要經濟區。(BBC中文網12.26.)

The Value of an Old Coin
﹝觀點與評論﹞被英國殖民時代的香港,現在反而令人懷念。回歸中國後,香港政府倡議立法的第23條反顛覆法,限制言論和出版自由,但它就像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樣,懸掛在我們的頭頂。香港的新聞自由受到了影響。香港在無國界記者(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發布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排名中,從2002年的第18位下滑到2011年至2012年的第54位。(紐約時報12.26.)


中國與世界

軍力落後陸 印度購俄百架戰機
俄羅斯總統普丁聖誕夜旋風式造訪印度,取得價值約30億美元的軍火合約,將向印度出售42架蘇愷戰機及71架武裝直升機,以提升印度空軍實力。普丁和印度總理辛格舉行第13屆印俄高峰會。兩國官員在峰會上簽署總值約30億美元的兩項軍購協議,其中一項總值約22億美元的協議,俄方同意提供技術零件,讓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在印度組裝、特許生產42架Su-30MKI戰鬥機。(旺報12.26.)

中國學者試探 日中共管釣魚台?
關於日中釣魚台爭端,中國除了以公務船機常態性巡航釣魚台海域對日施加壓力外,最近具有中國政府智庫色彩的學者更提出了「中日共同支配釣魚台」的提議,報導中分析,這可能是中國意在對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施壓。日本防衛相森本敏在昨天的記者會上表示,他認為中國為主張釣魚台主權,還會繼續派飛機接近領空。防衛省加强了在東海的警戒。(自由時報、參考消息12.26.)

港保釣委抗議安倍釣魚台言論
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10多名成員今早到日本駐港總領事館示威,抗議即將出任首相的安倍晉三對釣魚台列嶼的言論。示威人士在總領事館所屬大樓外焚燒日本戰時所用的軍旗及象徵日本戰犯東條英機的神位。(中央社12.26.)

中國假藥猖獗 非洲瘧疾難根除
坦尚尼亞、烏干達是全球瘧疾最嚴重國家,2010年數據顯示兩國有逾二千萬起病例,佔全球9400萬病例中約五分之一。一些最新統計的結果顯示,坦尚尼亞和烏干達的抗瘧疾藥中有約三分之一是來自中國的假藥或低於標準的藥。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的全球衛生專家加列特表示,難以估計究竟有多少非洲患者因假藥而喪命,「但中國在假藥輸出的問題上,確實扮演相當要命的負面角色。」(自由時報12.26.)


中國與台灣

自經示範區今日報院 將建構五大中心
經建會昨日舉行年終記者會,尹啟銘表示,台灣具有地理、人文、技術及台商經營優勢,這些優勢可發展成「亞太自由經貿中心」,包括亞太產業創新整合中心、新世代國際物流中心、亞洲重症與觀光醫療中心、國際人才培訓中心、農產品加值運銷中心等五大中心,高雄市是優先推動的地區。(工商時報12.26.)

台產品首登泉港 陸民眾搶翻
「海峽兩岸中小企業聯合促進會」率台灣中小企業業者在泉港區舉辦第一次台灣產品展銷會,100個攤位的商品被搶購一空。「海峽兩岸中小企業聯合促進會」的成立宗旨,是在兩岸簽訂ECFA並即將完成投資保障協議、貨品服務貿易協議的架構下,以流通兩岸農副產品為主,提供泉州市泉港區農副產品交易批發市場,給台灣中小企業業主一個免費倉儲、免場租的交易場地。(旺報12.26.)

回應統一說 總統:兩岸是特殊關係
馬英九總統今天在主持將官晉升典禮時強調,根據憲法,我無法承認在中華民國大陸領土上還有另一個國家存在,事實上卻不能否認大陸有一個統治當局;他重申,兩岸關係是一種特殊的關係、是一種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政權的關係;在他未來三年多任期,將繼續擴大並深化兩岸交流,推動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全面檢討兩岸條例,讓兩岸關係能順暢發展。(聯合晚報12.26.)

國台辦回應兩岸協商國號建議:衹要堅持一個中國
國台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范麗青就兩岸共同協商“國號”、釣魚島中日開戰可能性、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上星期孫亞夫到台灣參加「九二共識」20週年論壇,論壇中有提到國號問題,范麗青表示,只要堅持一個中國,兩岸之間什麼都可以談。(中新網12.26.)

謝系擬辦兩岸論壇 細節待敲定 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幕僚林耀文今天表示,台灣維新基金會明年不排除舉辦兩岸政策論壇,目前有規劃但還沒有具體計畫。媒體報導,維新基金會將在明年3月初主動出擊,舉辦大型「紅藍綠學術研討會」,探討務實性的兩岸政策,而非務虛的國家定位問題;而謝長廷也計畫在中國明年初的人大與政協會議結束、中國官員及對台系統人事抵定後,約4月之際再次訪問中國。(中央社12.26.)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20121225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2.12.25.


今日焦點:人大修法

人大常委會第30次會議今起舉行 將審多項法案議案
本次常委會會議將繼續審議證券投資基金法修訂草案、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旅遊法草案、加強網路資訊保護的決定草案的議案、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的議案等。(中新網 12.25.)

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 勞務派遣僅做用工補充
新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增加規定:用工單位應當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對輔助性崗位的含義作出明確界定,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此外,用工單位必須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不得超過總用工量的一定比例。台商及專家認為,新規定或將提高勞動成本,但對台商影響不會太大,本次修正案代表大陸官方已出手整治各項鑽法律漏洞行為,謀求勞務派遣經營正規化。(人民日報、中國普法網、經濟日報 12.24.)

徵地補償制度大修 徵地補償擬不設上限
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刪除了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以及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30倍。該草案規定,徵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安置的具體辦法,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規定補償安置的具體標準。法律學者王錫鋅說,此修正草案提供了基本的集體土地徵收和補償框架性原則,及對國務院制定徵地補償辦法的授權,代表國務院徵補條例的制定已進入實質性階段。(人民日報、旺報 12.25.)

陸擬立法 網路註冊須用實名
大陸研擬將「網路實名制」正式立法。人大常委會昨審議《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草案)》,規定網路 服務提供者對用戶發布資訊的網路身分管理,執行「後台實名制,前臺匿名制」,新聞學者展江說,這項草案引發中國大陸將加強各種網路平台檢查工作的憂慮。人民日報過去一週在頭版社論中,不斷呼籲加強管理網路,今年4月,大陸公安逮捕了散播北京政變謠言的6名微博使用者,並且命令新浪和騰訊控股有限公司停止微博服務3天。(旺報、中央社 12.25.)


中國觀察

中國試辦官員財產申報 貪官爆賣房潮
中國政府試辦公開官員財產資訊制度,引發官員紛紛急著脫手名下房產,使得11月廣州、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二手房屋市場異常熱絡,光是北京的11月二手房產交易量就比前一個月增加26.2%。住建部正開展「住房信息聯網」,今後只要輸入官員名字,就可以查清他們在各地的房產情況。(自由時報、明鏡新聞網 12.25.)

官媒為新領導人“親民形象”造勢
新華社23日分別發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及國家總理李克強的長篇人物特稿。歷史學者章立凡認為,官媒專稿旨在樹立新領導人的"親民形象"。章立凡認為,新一代領導人陣腳未穩,政治權力全面的交接也將于明年三月份完成,在此之前,新領導人難有所作為,目前所做的一切皆為"熱身"。(德國之聲中文網 12.24.)

陸企投資農業 將採准入制 「3不政策」
大陸日前召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主題鎖定創新農業生產經營,未來政策傾向防止農地非農化的「准入制」。農業學者孔祥智預料,所謂「准入制」就是延續「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三個不得」,即土地承包經營權 流轉不得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得改變土地用途、不得損害農民 土地承包權益;同時對工商企業進行經營農業的資質和能力的資質審查。(旺報 12.25.)

中國審計,對下不對上?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4日在審計會議上要求審計人員“堅持獨立審計,不怕得罪人 ”。 社會問題專家胡星斗說,中國現在的審計機構中不是某個人或者某些人不敢得罪領導的問題,而是整個審計機構不獨立,隸屬于行政部門,只有在制度上確立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審計官員才可能做到鐵面無私。(美國之音中文網 12.24.)


中國與世界

社科院黃皮書:2013年世界經濟增速不會現太大波動
中國社會科學院24日發佈「2013年『世界經濟黃皮書』、『國際形勢黃皮書』發布暨世界經濟與國際形勢報告會」。黃皮書預估,大陸2013年經濟成長率約8%,2013年世界經濟增速大體持平或輕幅上揚的可能性較大。另外,黃皮書認為中國周邊安全形勢的大格局沒有發生根本逆轉。現階段,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正呈現某種“安全兩難”的特點。﹝參見2013年《世界經濟黃皮書》《國際形勢黃皮書》發佈會﹞(中新網 12.24.)

罕見對日戰機沉默 中國意在釣島去美國化
日本12月22日再次出動F-15戰機攔截一架“目標指向釣魚島”的中國海監飛機,中國外交部在23日第一時間回應了美國國會通過涉釣島法案事件,而對日本戰機行為默不作聲。觀察人士認為,中國不理會日本轉而向美國表示關切是擒賊先擒王。中國對美國的警告亦是向日本表明中國不懼美國對日本的協防。這是中國對日本採取行動之前,對美國的最後備案,對日本的最後警告。(多維新聞網 12.24.)

安倍示好 攬親中派掌海防
立場親中的公明黨前黨魁太田昭宏內定接掌國土交通大臣,此安排被視為安倍對中國示好的訊號。而今天將到北京上任的日本新駐中大使木寺昌人昨說,其首要任務為改善兩國關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說,中方一貫主張通過談判解決領土爭端,希望日方拿出誠意,為妥善解決當前事態作出努力。日本海上保安廳23日決定,針對中國船隻設立「尖閣部隊」,採取1對1戰術應 對中國船隻。(蘋果日報、旺報 12.25.)

中國祕密武器進展 震驚美軍
據美國《科技新時代》雜誌2013年1期文章〈中國的祕密武器〉盤點中國陸續曝光的海空戰機、戰艦,進展令美軍方震驚。文章認為, 中國沒有必要大力發展海空力量與美軍競爭,建議中美「一山容二虎 」,不要爆發大戰,以避免毀滅性後果。﹝參見Inside China's Secret Arsenal﹞(旺報 12.25.)

阿壩藏區系列自焚事件真相調查
央視採訪製作的時長31分鐘的專題片《阿壩藏區系列自焚事件真相調查》於22日播出。據瞭解,該專題重點是近期四川警方偵破的達賴集團組織策劃系列煽動教唆脅迫自焚殺人案展開實地採訪調查。(央視國際 12.24.)


中國與台灣

﹝評論﹞2012是中國因素元年
2012是「中國因素元年」。這一年,以「財團挺九二共識」這齣傀儡戲開場,以「財團購買壹傳媒」做收。一個沒有言論自由的國家,在另一個國家影響其言論市場。一個不允許人民參政的政權,在另一個國家操作選舉。我們寧願看到更多中國留學生在台灣遊走、參與論壇、現身社運場合;期待看到兩岸更多NGO人士交流,更多中國人在台灣深度旅遊。誰來守護台灣民主?誰來維護媒體言論自由?別讓每個編輯台,都駐守著一個「小國台辦」。(蘋果日報 12.25.)

孫亞夫來台統戰 國安局長:不合適
中國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受邀訪台逾兩星期,卻屢次發言否定我國主權,國安局長蔡得勝說,孫亞夫來台是否從事與申請目的不符活動,應由移民署認定,國安局不適合站到第一線;以當前兩岸關係,孫亞夫來台的言行確實「不是合適的動作」。不過蔡也說,「他來台灣不談這個(統戰),要談什麼?(自由時報 12.25.)

國安局分析 釣島衝突不會失控
國安局長蔡得勝昨天表示,中共、日本與南韓的新領導人都是民族主義者,不可能在主權議題上讓步,未來各方在釣魚台、獨島等爭議上,擦槍走火的可能性高,但縱使有衝突,應該都在可控制的範圍內。關於台日漁業會談的後續進度,林永樂表示,目前還沒有舉行第二次預備會議的時間表,但期盼能在明年一月或二月召開。(旺報、自由時報 12.25.)

陸徵地補償 台商樂賺遷廠利多
符合大陸發展內需的「退二進三」政策,幾已成為珠三角、長三角等繁榮城市的共同施政重點。為順利完成指標,台商眾多的昆山,對工業用地採先標售再提成的利益共享制;省會城市廣州則有一套三舊改造規畫,不少台商廠房都順利轉為住商用地,大享土地增值之利。(中國時報 12.25.)

于學軍:台金融發展 可借鏡香港
江蘇銀監局局長于學軍昨在「2012海峽城市金融論壇」中表示,台灣金融業可藉由兩岸MOU等簽署,逐漸導入大陸因素,並借鏡香港經驗,想辦法將規模做強做大。(工商時報 12.25.)

陸生擴招 台行政體系先整頓
馬總統日前會見台企聯總會長郭山輝等台商代表,表示由於「三限六不」,2年來招收陸生不到2000人,未來將逐步鬆綁,大陸學歷採認將從「985工程」擴大到「211工程」;就開放大陸專科生來台讀二技學士學位這部分正跟大陸協商。持平地說,不能只是討巧地以擴大承認大陸學歷來拯救台灣少子化衝擊。更重要的是:兩岸都還沒提出明確政策;這樣漏洞百出 的政策,怎能讓「未來」的陸生願意來台?(旺報 12.25.)

20121224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2.12.24.


今日焦點: 中國農業改革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農民收入增長力爭超城鎮居民
為期兩天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2日閉幕。會議討論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討論稿)》[全文]。會議提出,要充分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能限制或者強制農民流轉承包土地;今後農民收入至少應與城鎮居民收入同步增長,並力爭超過。自2003年底開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討論稿都會成為來年一號文件主題,這一慣例已經延續了九年。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三農”問題將是明年工作「重中之重」,基於此,2013年中央一號檔或會繼續聚焦“三農”,而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將是其核心內容。(財新網、新華網、上海證券報,12.22-24)


中國觀察

十八大後人事調整一覽
中共自本月17日開始十八大後第二輪人事調整。繼5省區同在18日換班後,19日福建、廣西兩省區黨委「一把手」也已確定。至此,十八大後已有11省份黨委「一把手」調整,包括四川、陝西、吉林、浙江、廣東、內蒙古、福建、廣西8省區,以及上海、天津、重慶3個直轄市。21世紀網製作專頁,提供新人事相關報導及新上任者簡歷。(21世紀網)

中紀委已著手起草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建議稿
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韓德雲、葉青、劉玲、張兆安接受檢查日報記者專訪,認為官員財產公示應注重頂層設計出臺專門立法,並對於「公務員是否應有『財產隱私』」表示看法。今年7月,中紀委答覆韓德雲《關於請求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官員財產申報(公開)法>納入下屆人大立法規劃的建議》時表示,今年有關部門已抓緊對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國家立法進行研究論證工作,其中的進度包括著手起草建議稿,並加快起草進程。(檢查日報 12.24.)

華媒:中國官媒推「習李」特稿 披露家庭細節受矚目
新華社23日起連續3天以英文稿件對外播發「中共高層新陣容」人物特稿及相關圖片。昨天率先推出習近平與李克強的專文,引發境外媒體關注。本文蒐集了港台媒體對中共官方媒體此一最新作法的相關評論。(中新網 12.24.)

中國官方媒體為管控網路言論活動製造輿論
中國官方媒體,包括面向對海外的中文國際電視臺,幾天來高調報導執法部門對網上欺詐等不法活動的揭露和打擊,表示要對網上的造謠詐騙等不法活動加以制裁。法律界表示, 互聯網上的言論得以自由表達、合法的網路活動得以順利進行、不法或不當言論得到有效制約的根本保障在於完善的法律和公正的司法。中國網民也擔心「網絡反腐」將受到限制。(自由亞洲、BBC中文網 12.23.)

北京瞭望/新供給學派 「逼退」凱因斯
但更特別的,在於「新供給經濟學」者們的政策主張,是獨門暗器,叫做「雙創雙化雙減」。所謂「雙創」,是創新和創業;所謂「雙化」,是城鎮化和產業優化;所謂「雙減」,是減稅和減少行政審批。看著這三對「雙」,人們一定覺得似曾相識,不用問,一個多星期前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文件中,有相同的提法。(經濟日報 12.24.)


中國與世界

愛國主義教育影響中國對外政策
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和蘇聯解體使當時的中國領導人意識到:中共必須改進「思想工作」。因此,他們發起了一場持續至今的「愛國主義教育」運動。這種有選擇的歷史教育一方面突出外國侵略者的殘暴,一方面忽略中國領導人自身的一些暴行和錯誤,其目的在於培養一種民族主義的、反西方的受害者心態,從而增強中共執政的合法性。20年愛國主義教育的成果,從中國對鄰國外交政策立場的迅速轉變中可以看出。(FT中文網 12.24.)

Wave of nationalism sweeps through Northeast Asia
在一個中、日、南北韓為卡位而激烈角力的過渡年代,新任領導人更具強硬民族主義背景。東北亞未來將面對一連串可能摩擦。(Los Angeles Times, 12.23.)

東亞四國關系的歷史回音
亞洲的「外交花園」底下,埋藏的是懸而未決的歷史留下的腐爛「殘骸」。殖民主義和戰爭的記憶不僅潛伏在每次沖突背後,還體現在今天執掌各自國家的領導人本人身上。(FT中文版 12.21.)

中國媒體進軍非洲
中國在非洲展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在媒體領域發起強大「魅力攻勢」。紅色中國在非洲大陸的存在日益擴張早就在西方引起爭議。德國媒體紛紛對於這個現象進行了報導。(德國之聲 12.21.)

中國“北極夢”路指何方?
近年來中國人的另一項科技進步驕傲就是「雪龍號」極地科考船。「雪龍號」代表了人類征服自然的樸素夢想,也承載了中國在極地資源開發、全球環境治理等領域的多重寓意。瑞典國際和平研究所學者Linda Jakobson(芬蘭)和Jingchao Peng(中國)的研究就中國政府在北極地區的訴求和可能扮演的角色進行了分析。兩位研究者認為,中國政府的「北極夢」基礎在於大量可期的利益訴求。(《青年參考》 12.20. )


中國與台灣

張五岳:成立「兩岸和平論壇」 洪財隆:「有好籬笆才有好鄰居」
章亞若教育基金會22日主辦九二共識20周年論壇,學者張五岳建議現階段兩岸智庫學界與社會各界可成立「兩岸和平論壇」進行對話,以為未來官方進入政治議題的對話與協商奠定基礎與創造條件。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也在出席相同場合時表示,大陸將在兩岸經濟交流達到初步成效後,以促談和平協議包裝一中框架,解除台灣人民對促統談判的疑慮。他引述美國詩人的話說,「有好籬笆才有好鄰居」,強調兩岸交往的底線是不能自我否定。(中評網、旺報 12.23.)

中國外交部:反對美法案含釣魚島及對台軍售內容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3日表示,中方對美國國會〈201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有關涉華內容表示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華春瑩重申,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美日安保條約〉不應損害包括中國在內的協力廠商利益,更不應介入他國間領土爭議。華春瑩也說,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向台灣出售武器,並呼籲美方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切實尊重中方核心利益。除了中國官方,民間學者及網民也對〈國防授權法案〉發表見解。(中評網、美國之音 12.23-4.)

移轉訂價國際化 台商「利」空
繼OECD公佈移轉訂價指導原則後,聯合國於10月底發布移轉訂價手冊初稿。國際組織接連在移轉訂價上著墨,除了彰顯各國稅務機關日益重視移轉訂價查核外,聯合國更引進中國、印度和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的移轉訂價查核概念,台商跨國經營的利潤分配將會更多留在製造廠或市場所在地,且不只是中國,就連印度及巴西也開始要求留下更多利潤。(經濟日報 12.24.)

金融商品雜 中國影子銀行風險升高
中國的信託投資公司近年來擴張迅速,這些信託公司吸收家庭存款後從事放貸與投資,投資商品五花八門,更累積了許多投資人還款義務。中金公司(CICC)估計,明年底前高達840億人民幣(約3900億台幣)的不動產連結信託投資恐違約,凸顯中國影子銀行潛藏的巨大風險。(自由、日經中文網 12.18, 24.)

大陸白領來台 可望大鬆綁
據悉,內政部已著手研議,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授權,將訂定許可辦法,同意大陸商務人士來台申請居留證,但不會進階至取得身份證及戶籍階段,與陸配居留將採不同待遇。內政部本週將先行放寬台資企業的跨國企業,可調派集團內部大陸籍幹部或專業技術人才來台服務,鴻海將是受惠企業之一。(工商 12.24.)

[評論]司馬觀點:親中派國務卿
美國資深參議員凱瑞出任國務卿,他一向對中國相當友善,北京對他大表歡迎。但是,歐巴馬即將任命親日派的哈佛學者奈伊擔任駐日大使,可能非中共所樂見。(蘋果 12.24.)

2012年12月22日 星期六

20121222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2.12.22.


今日焦點:中國的末日問題


Beijing’s Doomsday Problem
[紐約書評Ian Johnson對於中國連日抓「全能神教」信眾的評論,他認為中共當局對此事戒慎恐懼,不僅因為宗教運動在中國已成為一股勢力,也因為在經濟現代化對傳統價值的侵蝕,使中國近年正經歷一場「宗教復興」。其他外媒評論還提到太平天國、外國勢力的陰謀等,更多評論可見《中國數字時代》的整理。](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12.21)


中國觀察

官媒連轟網絡亂象 學者:怕網絡反腐失控
為全國人大即將審議的「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議草案」造勢,連日來《人民日報》等官方傳媒發表多篇文章,炮轟「網絡亂象」[如今日的人民日報評論],矛頭所向包括自十八大後持續近一個月的網上反腐浪潮,文章建議加強網絡監管,而國務院昨日亦一口氣任命3名副部長級的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有學者認為,當局畏懼網絡反腐失控,因此將加緊控制。[類似的訊息,參見中國實時報:After Online Scandals, Officials Push Back。](明報、WSJ,12.1-22)

中國式監管滲入App
中國工業和資訊化部正在建立一個長效的評估體系,將對智慧手機應用程式、內置軟體進行評估和抽查。不僅如此,這個評估體系還要將協力廠商平臺納入管理,成立要備案,運行要監管;而且,對平臺本身的運營也要有所要求,尤其對個人應用開發者要納入管理體系,如做實名認證等。(紐時中文網,12.19)

發改委:明年起電煤由供需雙方自主定價
發改委21日發出《關於解除發電用煤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通知》,根據當前發電用煤供需形勢和價格變化情況,決定解除自2012年1月1日起實施的電煤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從2013年起,取消對合同電煤價格漲幅和市場交易電煤最高限價的有關規定,電煤由供需雙方自主協商定價。這是電煤價格朝市場化邁進的重要一步。(中國證券報,12.22)

何清漣:中國權力傳承模式:血緣+黨內程式
中國特色的權力傳承模式是雙軌制運作:既有一套制度化因素,即高層指定接班人,但不能按血緣直接傳給子女;又有一套非制度化的潛規則,“太子党”可以得到種種官場晉升的特殊便利與優惠。事實證明,中國現有的權力傳承方式中的血緣規則,一方面使得官場晉升出現了雙軌制,另一方面又加劇了潛在的權力鬥爭。(美國之音博客,12.21)

The death of a revolutionary: The song of Song
經濟學人:「宋教仁案」對於中國民主發展的影響。(Economist, 12.22)


中國與世界

歐巴馬會見王岐山
當地時間20日,中國副總理王岐山在白宮會晤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多尼倫時,美國總統歐巴馬禮節性會見了王岐山。王岐山轉達了胡錦濤主席、習近平總書記致歐巴馬總統的口信。中方表示,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是一項偉大事業,既要不斷充實和拓展其內涵,又要把雙方的共識和意願落實到政策和行動上,轉化為推進兩國關係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新華網,12.21)

中國海監船再次進入釣魚島海域
日本海上保安廳官員說,3艘中國海監船21日上午進入釣魚臺附近的海域。自今年9月日本國有化釣魚島以來,中國不斷派出海監船和漁政船到該海域維權巡航,分析人士認為,北京此舉是為了證明中國有權在該海域進出。(BBC中文網,12.21)

美外資委報告暗示警惕中國在美投資
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20日向國會提交報告說,美國情報界相信,某些國家正在通過並購美國公司的手段獲取美國技術。目前正在對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購買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計畫進行評估。加拿大政府已經批准了這項計畫,但是CFIUS正在考慮是否允許中海油涉足尼克森在美國墨西哥灣的油田。(BBC中文網,12.21)

藏人自焚、切糕事件與民族政策檢討
2012年許多涉及民族問題的事件和相關報導使中國民族政策問題受到公眾關注。在中國關於藏人自焚的公開討論並不多,但涉及新疆維吾爾人的“切糕事件”卻在網上沸沸揚揚。“切糕事件”雖小,卻折射出有關民族政策的大討論。不少人認為中央政府對漢族不公平,少數民族在包括計劃生育、升學、就業和晉升等許多方面受到了優待。他們認為由於中國執行錯誤的民族政策,少數民族沒有歸屬感,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社會公平和國家統一。(BBC中文網,12.21)

美國報告再次指責中國為伊朗核計畫提供援助
據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報導,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USCC)20日公佈了一份長達95頁的報告,再次指責中國政府“為伊朗核計畫提供物資和技術,並向伊朗出口導彈和其他武器”。(環球時報,12.22)

陸建設三沙 斥資百億人民幣
中國國務院6月批准設立海南省三沙市後,隨即展開對該市建設的各項準備,積極主張其在南海的主權。海南省長蔣定之21日說,中央目前已明確對三沙基礎設施、海洋執法、海洋漁業、綜合財力補助等方面的國家投資逾100億元人民幣。(工商時報,12.22)


中國與台灣

兩岸和平穩定 九二共識是主因
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昨天出席「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並致詞表示,兩岸互動建立在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一中各表之上,符合兩岸現狀和雙方共同利益,讓兩岸關係得以維持和平穩定。他認為近年來兩岸關係有三大突破,一是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基礎恢復兩岸對話與協商;二是建立起制度性協商機制,以解決兩岸實際問題,處理原則是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和先急後緩。三是兩岸兩會共簽署十八項協議,建構和平穩定局面。(旺報,12.22)

陸學者談兩岸一國 國號可協商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英津昨天出席「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時指出,大陸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提出「兩岸一國」論,是大陸方面向「一中共表」方向邁進的一次努力。「兩岸一國」不直接指明國號的表述方式,為兩岸協商預留更大的探討空間,反映大陸對一中原則表述的彈性。(旺報,12.22)

台企聯遊說修法 綠委批以經促統
中國台企聯總會長郭山輝、常務副會長葉春榮、曾欽照等十多名台商代表,昨天在立法院呼籲政府修法照顧台商權益,開放台商擔任中國政協委員。民進黨立委陳其邁批評,中國透過台商返台遊說修法,是標準的「以經促統」,呼籲陸委會堅守立場,不能「趕時髦」開放台灣人在中國擔任公職。(自由時報,12.22)

三台商回台投資百億 創近萬職缺
經建會、經濟部合作的「加強推動台商回台投資方案」,昨天第二波收割,包括全球封測第一大廠日月光、堆高機大廠台勵福、行李箱大廠萬國通路皆榜上有名;據了解,三家廠商投資規模上看新台幣百億元,將可創造近萬個就業機會。經濟部也宣布,明年招商目標金額全面提升,對外招商目標金額提高到105億美元、陸資來台投資3.5億美元,台商回台投資倍增至新台幣1,000億元,等同明年招商引資總金額超過新台幣4,000億元。(聯合報、經濟日報,12.22)

港台人民幣清算行 將合作互補
中國銀行(香港)人民幣業務主管楊如海昨日表示,中銀香港作為香港清算行,未來將和台灣的人民幣清算行─中國銀行台北分行有更多業務聯動,相互緊密合作,保證離岸人民幣流動性充足無虞,以加速人民幣在香港和台灣等境外流轉,充實海外市場參與者發展人民幣業務的信心。(旺報,12.22)

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

20121221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2.12.21.


今日焦點:中國的末日預言

中國抓捕上千名「全能神」成員
青海、貴州、陝西、山西、內蒙古、浙江等省份已控制所稱的「邪教」相關人員近千名,官方指責他們謠言惑眾、詐騙錢財、陰謀攻擊政府和推翻共產黨。日前曝光一份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去年發出有關六部委聯手禁止高校傳教的的文件,該文件稱,抵禦境外利用宗教,對高校滲透和防範校園傳教是重要的戰略任務。(BBC中文網 12.20.)

陝西現“全能神”邪教 煽動信徒與黨決戰
該邪教稱“當今中國是一個沒落的帝王大家庭,受大紅龍(指共產黨)支配”,煽動信徒要在神的率領下與“大紅龍”展開決戰,“將大紅龍滅絕,建立全能神統治的國度”。(21世紀經濟報導 12.14.)

憂末日恐慌蔓延中國圍剿全能神教
安全部門官員擔心末日狂熱會變得難以控制,這種擔心並非毫無根據。日前河南一名精神不穩定的男子砍傷了23名小學生。該男子號稱他的狂暴行為是末日恐慌引起的。特別令中國領導人警惕的是,全能神教預言“大紅龍”即將滅亡,這個別名是他們對共產黨的稱呼。歷史學家波拉特說,這些異端信仰讓中國統治者恐懼,往往招致後者的無情鎮壓。甚至一些無公然表示有意推翻政府的宗教組織,也被視為對當局有害,因為這些組織把信徒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別的地方。” (紐約時報中文網12.20.)


中國觀察

楊雄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書記
中共中央批准,楊雄同志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書記。楊雄早前並沒有被外界看好,脫穎而出的幕後推手據說是江澤民的兒子江綿恒。(新華網、東方日報 12.20.)

李克強再論改革紅利:要實現真正發展只能靠改革
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12月19日,中央工作經濟會議總結講話時數次提到“改革紅利”。他強調:“中國要實現真正的發展只能依靠改革。”如果GDP無法讓群眾增收,增速再高也是“自拉自唱”。(中新網 12.20.)

習近平會見梁振英講話傳達三個重要信息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昨日會見了來北京述職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並發表了重要講話。習近平的講話傳達出三個重要信息:一是肯定和繼續堅定支持梁振英及新一屆特區政府的工作;二是強調中央對香港的大政方針不會變;三是對具有強烈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廣大香港同胞表達高度信任。(文匯報 12.21.)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今日舉行 一號文件或仍聚焦三農
大陸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預計今日召開,仍將聚焦農村、農業和農民的「三農」問題。由於先前「中央一號檔」已連續9年聚焦三農,本次會議將延續該議題,完善農業經營體制和農地徵收管理。(新華網 12.21.)

陸銀獲利增速 明年剩8%
大陸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10日發布的「2012─2013年中國商業銀行運行分析與展望」指出,受到經濟增速放緩、基準利率調降、利率市場化實質性推動,以及監管規範趨嚴等因素的影響,今年商業銀行景氣顯著下降,獲利增速明顯放緩,明年銀行獲利增速將進一步放緩至7%~8%。(工商時報 12.21.)

人行官員 籲貨幣穩中偏緊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的王毅和石春華在《中國金融》雜誌發表文章分析,多年的貨幣高成長使中國M2與GDP的比值達1.8,不但高於已完成貨幣化進程的已開發國家,也高於正處於貨幣化進程中的發展中國家,長期通膨壓力較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宜「穩中偏緊」。(經濟日報 12.21.)


中國與世界

中美經貿對話 達成50多項共識
中美商貿聯會會19日在華府舉行,雙方在知識產權保護、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中國加入政府採購協定、公平對待中國來美投資等方面達成50多項共識和成果,此外雙方還討論農產品貿易,美方關注牛肉對華出口,中方關注禽肉和水果對美出口。雙方還簽署了《支持中美貿易合作諒解備忘錄》和《中美貨物貿易統計差異研究第二階段報告》。(中評網 12.20.)

十年富人、貪官轉移3.79萬億美元
全球金融誠信組織近日發佈調查報告。從2000-2011年,中國的資本外逃總金額達到3.79萬億美元。中國企業通過進口高報、出口低報,單單向美國轉移的非法資本就達590億美元。報告所列出的涉及資本外逃的商品中,金額最大的包括核反應爐。中國的核工業完全由國家掌控,更加顯示國有企業在資本外逃中的牽涉甚深。(德國之聲中文網 12.20.)

印、日夾擊陸 再掀傾銷戰火
據環球網引述印度《德幹先驅報》報導,印度政府近日通知印度聯邦院,若證明來自大陸等國的企業確有傾銷行為,損及印度產業,政府將採取針對性的反制行為。同時,日本近期對輸陸商品遭徵收反傾銷稅也做出反擊。路透報導,WTO昨稱,日本已提出申訴,抗議大陸向日本出口的高性能不鏽鋼無縫鋼管徵收反傾銷稅。(旺報 12.21.)

深海新戰力 陸研發頂級潛艦
美國「戰略之頁」網站19日發表一篇文章表示,中國計畫將美國海軍排除在其專屬經濟區之外,因此其潛艦都接受了反追蹤訓練,美國潛艦、水面艦艦和飛機很難探測到中國潛艦。中國繼續研發世界級的核潛艦,也沒有放棄建造世界級的柴油傳統潛艦。據英國《詹氏防務週刊》報導,中國軍事論壇刊登了一款由瀋飛集團研發的戰機圖片,被稱為殲─18「紅鷹」,是中國繼殲─20和殲─31之後,最新研發的第3款第5代隱形戰機。(旺報 12.21.)

富士康深圳園區工人的真實生活
富士康向西方媒體敞開了大門。《華爾街日報》記者12月初參觀了富士康深圳園區,這裡共有雇員20餘萬人。參觀當天,富士康說自己正在進行檢查,無法參觀主要生產設施。明年每周九小時的法定加班上限將正式實行。大多數受訪員工都瞭解這個消息,但無法確定漲薪幅度能否彌補因加班時間縮短造成的收入減少。(華爾街日報12.20.)


中國與台灣

孫亞夫違規案 台聯送監院
立法院台聯黨團昨再度質疑,中國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以學術交流為名來台參加「台北會談」,卻跑去花蓮縣政府大談兩岸定點直航,要求內政部移民署、教育部、陸委會處分。但相關部會皆回應尚待查證,台聯黨團遂將此案移送監察院處理。(自由時報 12.21.)

張良伊要正名 立委促外交部協助
以「中國台灣省」名義當選國際組織青年代表,受到各界指責的張良伊表示將正名國籍,否則會放棄當選。外交部條法司副司長梁光中昨表示,張良伊是以加拿大NGO名義參加,而非台灣青年氣候聯盟,且他是以手寫方式在國籍欄填上「Taiwan,Province Of China」,如果要外交部去函抗議,可能有困難,但外交部將全力協助。(自由時報 12.21.)

台商任政協委員 馬:欲速則不達
對台商盼開放出任大陸「政協委員」訴求,馬總統說,這部分還須考慮台灣民眾觀感,有些事「欲速則不達」。陸委會發言人劉德勳表示,陸委會將邀集相關單位研議,了解正式委員與特聘委員的不同,但目前仍是禁止的範圍,沒有開放的規畫。(中國時報、旺報 12.21.)

馬:不會有二次早收條款
馬英九總統昨表示,兩岸協商完成ECFA後續貨品貿易、服務貿易及爭端解決,就是兩岸關係擴大與深化同時完成,不會再有第2次的早收條款。目前對陸生有「三限六不」限制,將逐步解除並擴大,春節包機會儘可能要求適當票價,航班數量也會足以回來過年。(工商時報 12.21.)

僑外資來台審核 大鬆綁
僑外來台投資可望大幅鬆綁!行政院會昨天通過外國人投資等條例修正,大幅簡化外商及華僑投資審核程序,改為「原則事後申報,例外事前核准」,有助與國際接軌,吸引更多僑外資來台。經濟部投審會昨發布統計,今年1~11月僑外投資金額為46.29億美元,年成長3.28%。在陸資來台部份,前11月投資1.75億美元,成長3倍,如再加計12月通過的中遠集團入股高明貨櫃,即可達到全年3億美元目標。(工商時報 12.21.)

兩岸證券監理平台 將談T股
金管會主委陳裕璋昨日表示,「兩岸證券監理平台」架構已經完成 ,朝明年首季啟動的目標前進,行政院長陳沖提出振興股市的「 T股」,也將在這個平台進行討論。(旺報 12.21.)

20121220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2.12.20.


今日焦點:改革論述

既要摸著石頭 也要頂層設計
﹝人民日報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解讀﹞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明確提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要堅持有效的改革路徑,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尊重實踐、尊重創造,堅持全域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促進,鼓勵大膽探索、勇於開拓,允許摸著石頭過河。(人民日報 12.20.)

吳敬璉:重啟改革 做好頂層設計
二○一二年度觀察家年會暨第二屆中國改革峰會」昨在北京召開。大陸國研中心研究員吳敬璉說,近年有兩種改革爭論,一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提出並延續的路線,一是本世紀初發展起來的「中國模式」,十八大最重大的意義是,在這兩種完全不同的設計間,選擇了正確的方向,即回到了前者,並重啟全面改革之路。(中國時報 12.20.)

發改委將編制城鎮化規劃 啟動最大內需市場
國家發改委明年工作的重點,新增加了城鎮化內容,此意味著未來最大內需市場啟動。有統計認為,中國每年城市人口比重上升1個百分點,可以啟動5萬多億的內需。如果未來城鎮化率提高10個百分點,則可以啟動50萬億內需,相當於再造一個目前的GDP。(21世紀經濟報導 12.19.)

華爾街日報:北京承諾加快戶口制度改革
發改委18日說,當局“將加速戶口制度改革”並“研究和制定政策推動有序並快速的把農村居民轉變為城市居民。” 美國媒體認為,中共承諾要加快戶口制度改革,作為城市化驅動的一部份,這是中共準備放鬆農村人口遷徙控制的最強烈的跡象。﹝參見華爾街日報 原文報導﹞(RFI 12.19.)


中國觀察

布局省領導 閩桂晉吉林換將
中共18大後新高層人事任命,58歲的尤權任福建省委書記,55歲的彭清華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53歲的李小鵬任山西省代省長,57歲的巴音朝魯任吉林代省長;尤權及彭清華、巴音朝魯為都是18大中央委員,李小鵬則是18大候補中委。﹝參見中評網 中共高官調整顯新象:五湖四海吹勁風﹞(旺報 12.20.)

梁振英就任後首次到北京述職
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早前往北京述職,預料下午將會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除了習近平外,梁振英也將會向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述職,向他們說明香港情況。梁振英將於12月22日下午返港。(中央社 12.20.)

鄭耀棠談張曉明﹕鷹派鴿派 言之過早
中共中央昨宣布,由張曉明擔任香港中聯辦主任,對於泛民擔心張曉明立場保守,行會成員鄭耀棠認為,現時斷定張曉明「是鷹派還是鴿派,是言之過早」。另外,有報道指,政治局常委排第三位的張德江,將接替出任總書記的習近平,擔任港澳協調小組組長。(明報 12.20.)

報告:去年平均一天一個廳局級幹部被查處
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19日發布《中國反腐倡廉建設報告2012》,2011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處分縣處級以上幹部4843人。而據報告副主編、中國廉政研究中心副理事長王延中透露,我國平均每天查處十餘名縣處級幹部,而廳局級幹部平均一天一個。(中評網 12.20.)

中國發佈《社會藍皮書》強調網路對群體突發事件的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18日發佈2013年《社會藍皮書》指出,中國線民大增,在突發公共事件中顯示了力量。藍皮書還以香港中學生黃之鋒用臉書發動12萬人上街反對國民教育為例,表示年輕人“在環保抗議事件、反日遊行中,表現得衝動偏激,引起輿論的憂慮與爭議”,報告提及需要加強網絡監管,避免“不負責任的謠言在網上流傳”(RFI、美國之音中文網 12.19.)

河南政協常委微博发布“懺悔書”
河南省政協常委趙克羅18日在微博发布“懺悔書” 稱因過去反對“平墳”,当初所发微博曾遭河南省委統戰部部長史濟春批評,稱對河南及南陽造成嚴重負面影響,要他糾正,否則省委統戰部將對其采取措施。趙克羅公開道歉并刪除微博,目前已被清除出下屆河南省政協常委及委員的候選名單。这封带有揭露内幕和表达不满的忏悔公开信,发布几小时后,赵克罗将其删除。他表示,删帖的原因并非有关部门施压,而是其亲友担心。(多維新聞網、德國之聲中文網 12.19.)


中國與世界

中美在過渡期討論貿易和投資問題
中國副總理王岐山率領中方代表團在華盛頓出席了第23屆中美商貿聯委會,不過,外界對這次會議能否在解決雙方之間的貿易爭端方面取得進展並沒有太高的期望。有分析認為,美國官員將有機會通過這次會議試圖瞭解中國的新領導人將如何處理經濟、金融和貿易政策方面的問題。(美國之音中文網 12.19.)

美終裁陸風電塔雙反成立
美國商務部於當地時間18日對大陸輸美風電產品「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做出終裁,決議將對陸企徵收高額懲罰性關稅。市場人士預估,此舉恐加劇中美兩國貿易摩擦。(旺報 12.20.)

制衡中俄 2017美在日部署F35
美國國防部長潘尼塔十八日在華府演講時表示,二○一七年美國將在日本山口縣岩國基地,部署最先進的F35匿蹤戰機。這將是F35戰機首度部署於美國以外地區,可能是為因應中俄近來加緊研發匿蹤戰機之舉。(自由時報 12.20.)

溫家遭揭富 北京報復《紐時》
曾披露中國總理溫家寶家族坐擁上百億元財富的美國《紐約時報》,繼網站遭封鎖、不得採訪新領導班子後,近日再度傳出多名新到任的記者遭當局拒發「記者證」,嚴重阻礙《紐時》在中國的採訪工作,報復意味明顯。(蘋果日報 12.20.)

安倍修正脫美入亞 返美日同盟
準日相安倍晉三明年1月將訪美,學者認為,在自民黨外交路線回歸先前美日同盟基礎下,除強化與美國關係,更以美日安保架構為依據來面對中國大陸的崛起,及釣魚台主權衝突,這將導致美日中三邊是一個不穩定的大三角關係。不過,美國資深中國問題專家李侃如表示,從歷史記錄看,安倍當政後,中日有展開活躍外交以降低緊張的空間,當然主要會以靜悄悄的方式進行。(旺報、中評網 12.20.)

日本發表今年《中國安全戰略報告》
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19日發表了《中國安全戰略報告2012》,是防衛研究所基於中共十八大前的情況,從中長期角度來分析中國安全戰略政策和軍事趨向的年報。該報告歸納,黨軍關係穩定並不意味著政軍關係穩定,今後政軍協調的趨勢會在海洋、救災、對外行動方面,為了防止一些政策不一致導致不測事態擴大到危機,中國需要加強黨領導層溝通。(BBC中文網 12.19.)


中國與台灣

彭淮南:建置外幣結算平台
央行總裁彭淮南19日表示,央行將打造國內「外幣結算平台」,透過此平台可進行美元、人民幣等外幣結算,估計明年上半年建置完成。對此銀行業者表示,外幣結算平台對於防範商業機密外洩確有幫助,但建置時間能否趕得及是關鍵,若還要一段時間,兩岸貨幣清算機制上路後,多數銀行可能還是得找中國銀行台北分行作人民幣清算。(經濟日報 12.20.)

高雄港碼頭 陸資砸40億
陽明海運釋出旗下高明貨櫃碼頭公司三成股權,昨日由經濟部投審會通過,確定由中遠太平洋、中海碼頭(香港)及中國招商局三方合資成立的政龍投資吃下,總投資金額四十億元,除了創陸資來台投資最大手筆之外,也是陸資首度投入國內公共建設。民進黨立院黨團書記長蔡其昌表示,高雄港鄰近左營此一軍事要塞,不應僅舊純商業角度看待,政府的投資審查應謹慎,才能確保國家利益和安危。民進黨立委葉宜津表示,相關審查應回歸法制面,如果該資金沒有國安疑慮和政治目的,只要依法辦理即可。(中國時報 12.20.)

徐莽:服貿已進入文本收尾階段
大陸國台辦經濟局局長徐莽昨日指出,兩岸服務貿易商談已進入最後的文本微調階段,預期最快年底可敲定文本;他也透露,大陸登台設立經貿代表處,選址將在近兩日內敲定,最遲農曆年前正式設點營運。(旺報 12.20.)

兩岸三黨研討會 周六談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廿年,財團法人章亞若教育基金會周六舉辦「兩岸關係發展新情勢與展望」研討會,邀請國民黨、民進黨及共產黨三黨重量級人士同台探討兩岸未來發展,從對話中凝聚台灣共識。這也是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上任後,首度與大陸國台辦高層面對面對談。(聯合報 12.20.)

"大陸知名法律界人士"看台灣
馬英九總統首次公開會見大陸知名法界人士,中國北大法律學者賀衛方。在賀衛方看來,在兩岸往來日益密切下,台灣其民主法治等方面的進展,對中國將產生很大的影響。對兩岸相互間的影響,賀衛方說這是大家交往下的必然,他看到一些台灣媒體,很訝異地發現其口徑完全像是中國的官方傳媒,賀衛方認為,此一現象如何演變取決於台灣民眾。(BBC中文網 12.20.)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ECFA之後的台灣邊緣化問題




洪財隆,2012.12.19

(原文發表於成功大學社會科學院12月18日舉辦之〈南瀛國是論壇〉,論壇主題為「台灣在亞太區域經濟整合新秩序下的挑戰與策略」。)



一、 FTA帶有經濟戰略成分

FTA(自由貿易協定)由於同時含有「自由貿易的精神」(對成員)與「保護主義的血統」(對非成員)兩種對立特質,所以超越了傳統貿易政策,截然二分的「自由貿易與保護主義」之爭。這讓許多國家在面對全球化的嚴峻挑戰,多了一些微調自由貿易與保護主義比重的彈性,也部分解釋了何以FTA在各國內部廣受歡迎,並迅速在國際間蔚為風潮。

另從國際關係的角度來看FTA則更豐富。FTA的成員彼此青眼有加,獨厚對方也等於是一種結盟行為。至於選擇跟誰簽署、優先順序如何,亦即現在各國所流行FTA的路徑圖,更是充滿各種經濟戰略與外交考量。

詳言之,雖然FTA所討論的議題以經貿為主,但角色絕對不僅止於貿易自由化,特別是洽簽對象的選擇,免不了也會涉及政治,並延伸到外交與安全等領域。可以說,FTA的權力關係與策略成分,遠遠超過相對著重經貿關係的WTO。

FTA甚至可作為一種「經濟戰略」,指一國藉由FTA此一經濟手段來達到經濟或政治目的。比如美國在選擇洽簽對象時的「區域安全與平衡」考量,以及中國之在東南亞將FTA與「睦鄰外交」掛鉤,甚至杯葛台灣對外洽簽FTA等都是顯例。

如果是兩個國家以上的FTA,比如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東亞的「東協加三」(日中韓)、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等FTA倡議,或者TPP(跨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定),FTA的蔓延與區域主義的盛行,就會更加名符其實,包括可藉以加深區域經濟整合,甚至促進區域穩定與和平。

至於東亞的政治分歧主要則有日中之間的歷史恩怨與權力競逐情結,東、南海的島嶼與經濟海域歸屬、兩岸主權爭議等等。即使如此,東亞在預防與化解衝突所需的區域安全架構,至今也仍付之闕如。勉強要算,也只有鬆散的「東協區域論壇」(ARF),但作用有限。這對東亞的中小型國家來說,往往必須援引外力,以求平衡,以致美國至今仍是東亞不可或缺的安全影舞者。傳統地緣政治所講的「均勢」(balance of powers)需求,在東亞似乎是更為急迫。


二、只有ECFA而無其他重要FTA的經濟後果

1. 只有ECFA(含後續談判)而無其他重要FTA,台灣產業更容易外移

如果台灣只能跟中國簽ECFA,而未能(原因包括繼續受阻於中國)跟美、日、歐盟與東協國家簽署FTA,則中國將成為台灣的「軸心」(hub),而台灣將成為邊緣(spoke),將讓台灣資金與人才等經濟資源更容易向中國傾斜並挹注。詳言之,如果台灣只有ECFA,而未能跟重要經貿夥伴簽署FTA,不僅政治不利,也另有經濟產業面的後遺症。比如原本做兩岸佈局且可留在台灣的部分產業,理性計算後應會增加其在中國的生產線,甚至乾脆外移到中國,因為屆時在中國生產再出口得以享受的零關稅地區更多。

2. 只有ECFA(含後續談判)而無其他重要FTA,台灣產業結構將更為單調與脆弱

繼歐盟韓國FTA(自由貿易協定)於去年7月生效之後,美韓FTA也在今年5月15日正式上路,根據經濟部的評估,台灣受衝擊產業以紡織、塑膠中下游製品,以及機械等傳統產業為主,面臨南韓嚴重威脅甚至被取代的產品金額則超過60億美元。由於南韓是台灣最主要的出口競爭對手,如果說盛行中的區域主義真讓台灣經濟或特定產業被邊緣化,大概要數這兩個FTA最具體了。

根據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模擬結果顯示,由於日本在美國市場跟韓國競爭、在韓國市場跟美國競爭,美韓FTA對其衝擊最大,也因此刺激日本對外洽簽FTA的態度轉趨積極。至於台灣受到美韓FTA的負面影響則僅次於日本,這也說明了何以台灣對跟美韓FTA(以及歐韓FTA)戒慎恐懼,並對跟APEC關係密切的「跨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TPP)寄予厚望。

至於佔我國53%工業產值、半數出口值的資訊與通訊產品,由於WTO(世界貿易組織)架構下已經簽訂了資訊科技協定(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 ITA),絕大部分的產品都已免關稅,幾乎不受韓國相關FTA的影響。經濟部的評估沒錯,但針對ITA的經濟意涵,還可以再做進一步的補充與探討。

就長期而言,儘管ITA能稍解台灣未能跟重要經貿夥伴簽署FTA的困境,卻也會引發新的問題。以歐韓與美韓FTA為例,台灣傳統產業將因關稅差別待遇而失去市場競爭優勢,電子資訊相關產業卻受到ITA保護,這一來一往,顯然會讓原本已經過度集中在資訊領域的產業結構,更加失衡與脆弱。正本清源之道在於積極尋求跟美日歐與東協國家洽簽FTA,否則台灣被邊緣化的其實是傳統產業,與這些產業所雇用的就業人口。


三、 台灣被邊緣化的原因與兩難
「對台灣與外國開展民間性的經濟往來,我們從來不持異議,我們反對的是任何國家與台灣商簽具有主權意涵的協議」 ,[1] --范麗青(國台辦發言人),2012.06.28

中國向來認為FTA是國與國之間的協定,其簽署是主權國家行為,所以對台灣尋求跟其他貿易夥伴洽簽FTA,向來反對。[2]至於反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層次。首先,中國處心積慮要把台灣問題變成「國內事務」,一旦讓台灣順利跟各國締結FTA,等於是允許台灣藉由「切香腸」的方,來逐步達到國際實質認可。第二個則是實際效果的謀略。圍堵台灣,讓台灣走不出去,但網開一面,台灣也就只能跟中國搭建更緊密的實質關係。

所以說,如果ECFA也屬於中國對台大戰略的一環,那台灣想藉由ECFA的簽署,來突破FTA洽簽困境,就會是緣木求魚,因為中國的設計跟台灣的企圖完全相反。在這個為中國所主導的戰略環境下,台灣如要解套,跟重要經貿夥伴洽簽FTA,答案其實很清楚,那就是台灣在主權方面有所讓步,接受某種特殊安排。問題是,這樣值得嗎?

退一步言,即使北京佛心來著,不因主權問題而刻意阻撓台灣跟其他國家洽簽FTA,但因北京至今尚未跟美、日、歐盟簽訂FTA,順序上也不可能讓台灣走在前面,先行跟這些國家或地區作雙邊洽簽。至於「東協」作為一個整體,一來因東協在區域政治上屬重量級,二來東協跟FTA的洽簽對象須先簽有「友好合作條約」或成為「東協對話夥伴」,但東協並不承認台灣的主權地位,所以不太可能跟台灣簽署這種協定。這些問題顯然也是台灣想跟東協簽FTA的最大障礙。

換言之,即使目前兩岸「外交休兵」,甚至在2010年已經簽署ECFA,台灣跟美、歐、日與東協等大國的FTA,恐怕還是很難樂觀。但對那些規模較小,而且已經跟中國簽有FTA的國家,比如新加坡與紐西蘭等國,則屬於國台辦口中,「合情合理對待,務實妥善處理」台灣對外洽簽FTA的容許範圍。除非台灣在主權方面,做出讓步。然而,一旦台灣在主權方面做出巨大讓步,沒了主體性,國際參與幾乎也就失去意義。這就是台灣針對FTA洽簽問題的兩難。

也就是說,ECFA簽署前夕,馬政府宣稱ECFA將有助於台灣跟其他國家洽簽FTA,的確沒錯,但應該講得更清楚,因為「其他國家」,基本上限定在已經和中國簽有FTA的小國。

經濟部最近提出台灣的FTA策略藍圖,明白指出,將對美、日、歐盟及東協採「堆積木」的洽簽策略,針對個別協議進行談判。說穿了,就是承認台灣要跟這些大國或區域組織洽簽FTA,幾乎已經不抱希望。

再者,台灣的民主政治卻可能會影響北京如何「處理」台灣對外洽簽FTA。由於相對親中的政黨也有選票壓力,所以會「合情合理」放行包括新加坡與紐西蘭等小國跟台灣洽簽FTA。也因為台灣有民主政治,政黨可能輪替,北京萬萬不想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上述大國包括東協在內,即使各種條件都符合,也願意跟台灣洽簽FTA,這時北京應該還是會大皺眉頭。

至於由美國所主導的TPP(跨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定),則跟ECFA比較無關。為什麼呢?一來,因為TPP是個巨型FTA,成員眾多,中國的影響力相對較低;再來則從經濟部的台灣FTA策略藍圖,可看出端倪。這份策略藍圖指出,台灣將爭取在2020年以前加入TPP。問題是,多年之後,最好還有人記得這件事。


別忘了世銀與IMF…

近年來,台灣把很多的經貿政策注意力,都擺在如何跟其他國家洽簽FTA這件事情上,幾乎忘了其他影響台灣更深遠的國際重要經貿組織,尤其是世界銀行跟IMF(國際貨幣基金會)。台灣未能參與這兩個聯合國相關組織的後遺症,已經慢慢浮現,包括資訊流通與數據格式接軌、最新議題掌握、人才培育與交流,都已經嚴重落後。日積月累,更深層的不利影響則還有世界觀的逐漸狹隘等。

--
[1] 中國時報〈 國台辦:反對台簽主權意涵協議〉,劉曉霞 2012.6.28。
[2]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胡淑慧表示,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與類似的經濟合作協定,會凸顯台灣在國際社會的主體性,涉及強化雙邊、多邊關係,且與大陸的建交國商簽經貿協定,也會抵觸「一個中國」原則的確認問題。見〈大陸學者:未來4年 台灣國際空間將有進展〉:http://udn.com/NEWS/MAINLAND/MAI1/7569349.shtml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20121218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2.12.18


焦點:改革開放

廣東深化改革再探路
[1978年今日,開啟改革開放大幕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人民日報今日將汪洋、廣東放在頭版頭…]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給廣東帶來一股強勁的深化改革動力,“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日前,廣東召開全省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電視電話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會上表示,“要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切實當好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排頭兵、深化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學發展的試驗區。”(人民日報,12.18)

城鎮化引領大變革 要素市場醞釀新動力
[新華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專題頭條]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袁志剛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主要來自要素市場的改革。光靠政府驅動而沒有符合要素市場價格規律的機制驅動,經濟難以獲得長足發展,應以土地資產的資本化為切入點,使農民有財富、抵押權和金融資產,從而取得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以勞動力市場改革為重點,除需要在創業和企業發展方面實現平等之外,還需要在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公共產品領域實現平等;以利率市場化為條件,銀行等金融行業應支持鼓勵民間資本進一步發展。(中國證券報,12.18)

啟動頂層設計 陸學者倡政體改革特區
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廣東南巡後,大陸學界已開始宣揚中共新領導層即將啟動「頂層設計」,強調習近平不久將明確提出改革的總體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也有人認為,頂層設計要落實,就得像當年設立經濟體制改革特區一樣,設立政治體制改革特區。(聯合報,12.18)

廣東先行人大代表制度改革
廣東省決定為人大代表建設一幢人大代表中心,廣東人大的官員說,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與汪洋書記商討政治改革的第一步具體方案出籠,其目的是給人大代表與人民接觸創造條件,讓人大代表有自己的辦公室,來接待選區的人民,改變現在人大代表無辦公場所,人大代表官員化,官僚化,非職業化、專業化的局面。(博訊網,12.17)

中金:中國城鎮化將始於戶籍改革
中金公司指出,未來的中國城鎮化道路將更加注重為農業轉移人口提供更多公共服務和權利保障,預計明年的城市化推進將首先從戶籍改革入手,加快推進農民工就地市民化,擴大中小城市和部分省會城市農民工就地入籍試點範圍。(路透中文網12.17.)


中國觀察

官員財產公示:從黨內申報走向制度化
[鄧聿文評論]這幾年大概有十多個地方進行官員財產申報試點,這些試點的特點:它不是制度化的,而是嚴重依賴本地最高主政者的意志,可持續性很差。這正是制度性不足和無法制保障帶來的後果。當然並不是說,中共在此方面沒有約束。1995年頒布的《關於黨政機關縣(處)級以上領導乾部收入申報的規定》規定及其他相關文件天生就具有缺陷:一是要求申報的收入和財產不全面;二只是內部的申報,而非公示;三是缺乏對申報財產的審核機制。(FT中文網,12.17)

李春城案牽出成都“哈爾濱幫”
[NYT轉載財新網調查]李春城案發後,當地多名在李春城時代被認為“工作得力”的幹部,和數位地產界的“紅頂商人”受到約談。財新記者採訪調查得知,李春城案發,源自系統內黨政幹部向北京提供的線索。若干個舉報環環相扣,最終指向成都市遠郊一處房地產項目,而李春城的“圈內人”涉足此處地產開發。(NYT中文網,12.17)

中國354貪官出逃 帶走1.4兆贓款
博訊網報導,根據中國國家民航總局公安局資料,今年國家各部委和北京市黨政機關處級以上幹部攜款出逃的人數與金額,就高達354人,共攜帶約3千億人民幣贓款,平均每人攜出境外贓款金額達近9億人民幣,而且是在中共第十八屆全國代表大會前大舉出逃。(自由時報12.18.)

中聯辦官員:中央對港有10權
法律界立法會議員郭榮鏗早前撰文《人大常委有權監督香港立法會立法?》,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以樹仁大學客座教授的身份发表文章,反駁郭榮鏗“中央對港權力只有外交國防”的觀點,指出中央對港的權力有10項,包括解釋《基本法》、任命特首和主要官員等。﹝參見明報 郝鐵川﹕《基本法》規定了 中央政府對港有十項權力﹞(多維新聞網12.17.)


中國與世界
安倍強硬發言 「釣魚台是日本的」
日本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17日在勝選後首次召開的記者會上表示,日本實質控制釣魚台,這個問題「沒有談判餘地 」。不過,安倍深知選舉結果反映選民對民主黨的不滿,並非對自民黨投下信任票,現在必須以經濟問題為第一優先,國內商界遊說團體,也可能會讓他軟化原本強硬的對外立場。(自由時報12.18.)

王岐山將赴華盛頓 中美換屆後首次高層接觸受關注
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將赴華盛頓,出席於18到19日舉行的中美商貿聯委會,預料歐巴馬等美國政要將與他會面。分析認為,這是中美兩國領導層換屆後的首次高層接觸,一方面顯示了雙方有意繼續保持已有協商機制的暢通,同時也將就新時期中美合作廣泛交換意見。(中國新聞網,12.18)

防衛台海 美政界:應售台新戰機
據路透報導,美國第一大國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表示,由於獲得埃及、阿曼和伊拉克新訂單,F-16戰機生產線關閉時間再次推遲;至於F-16戰機潛在重要客戶台灣,白宮今年上半年承諾制定「近期行動方案」解決台灣戰機缺口,包括對台「出售數量未定的新型美製戰機」。(旺報,12.18)

中方:對涉藏政策的批評是對中國內政粗暴干涉
針對近日少數西方政要批評中國涉藏政策,中國外交部发言人華春瑩12月17日表示,這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西藏事務純屬中國內政。”(多維網,12.17)


中國與台灣

台商籲開放台灣人擔任政協委員
立法院21日將召開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法公聽會,大陸台商動員起來,主動要求與會發表意見,呼籲台灣政府應考慮兩岸「對等」、「雙向」。台企聯常務副會長葉惠德昨天在上海受訪時表示,兩岸條例第33條不允許台灣人民出任大陸的公職,希望陸委會能夠進一步明定「公職」的定義,說明清楚「政協委員」究竟算不算公職,並且應該開放。(聯合報,12.18)

林中森:護照改版 陸方說是「時髦」
針對大陸新版護照納入台灣景點爭議,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表示,訪陸時已當面向海協會長陳雲林表達我方嚴正立場,陸方也表示理解並重視。但為何將台灣景點納入?林中森說,陸方向他解釋護照改版只是基於「時髦」,「不是蓄意有什麼想法」。(中國時報,12.18)

來台統戰趴趴走 台聯促協尋孫亞夫
中國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以學術交流為名來台參加「台北會談」,卻四處趴趴走並與地方政府討論兩岸定點直航。立法院台聯黨團昨天質疑,孫已違申請目的,號召全民協尋孫亞夫。移民署表示,若外界對孫亞夫來台活動的目的有疑慮,請提供相關證據指證。(自由時報12.18.)

中國以經促統 藍內部警訊連連
國民黨內部針對中國情勢問題的分析報告直陳,中國積極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整合發展,在兩岸特殊政治關係下,「將會限縮台灣外貿多元擴展的機會」。報告分析未來兩岸產業可能的競合趨勢問題,中國「未來十年」將透過自主創新,提高各產業在上游機械設備的國內自給率,這項政策將減少自台灣進口的部分。(自由時報12.18.)

促消費 陸調降784項商品進口關稅
中國財政部昨天公布2013年進出口關稅實施方案,將對784項、5大類商品調降進口關稅,是促消費、惠民生的最新政策。與台灣產業相關性較大的降稅商品包括液晶或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面板的原板玻璃,電動車鋰電池等,進口關稅已降至3-8%不等。(經濟日報,12.18)

評蔡衍明傳「口中之心」
[評論]從閱讀蔡衍明在中國的創業經驗,可看出其對六四言論之由來(在坦克車的履帶前體會到槍桿子的不忍之心),也能了解何以蔡衍明入主後的中時集團,會是今天這個面目。(想想論壇,12.17)

20200703 中國情勢暨兩岸雙週報: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與中共統戰制度剖析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20.07.03 編注:本期雙週報是根據上期「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進行剖析並附上參考圖。 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林雨蒼、沈伯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