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20121224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2.12.24.


今日焦點: 中國農業改革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農民收入增長力爭超城鎮居民
為期兩天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2日閉幕。會議討論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討論稿)》[全文]。會議提出,要充分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能限制或者強制農民流轉承包土地;今後農民收入至少應與城鎮居民收入同步增長,並力爭超過。自2003年底開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討論稿都會成為來年一號文件主題,這一慣例已經延續了九年。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提出“三農”問題將是明年工作「重中之重」,基於此,2013年中央一號檔或會繼續聚焦“三農”,而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機制將是其核心內容。(財新網、新華網、上海證券報,12.22-24)


中國觀察

十八大後人事調整一覽
中共自本月17日開始十八大後第二輪人事調整。繼5省區同在18日換班後,19日福建、廣西兩省區黨委「一把手」也已確定。至此,十八大後已有11省份黨委「一把手」調整,包括四川、陝西、吉林、浙江、廣東、內蒙古、福建、廣西8省區,以及上海、天津、重慶3個直轄市。21世紀網製作專頁,提供新人事相關報導及新上任者簡歷。(21世紀網)

中紀委已著手起草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建議稿
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韓德雲、葉青、劉玲、張兆安接受檢查日報記者專訪,認為官員財產公示應注重頂層設計出臺專門立法,並對於「公務員是否應有『財產隱私』」表示看法。今年7月,中紀委答覆韓德雲《關於請求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官員財產申報(公開)法>納入下屆人大立法規劃的建議》時表示,今年有關部門已抓緊對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國家立法進行研究論證工作,其中的進度包括著手起草建議稿,並加快起草進程。(檢查日報 12.24.)

華媒:中國官媒推「習李」特稿 披露家庭細節受矚目
新華社23日起連續3天以英文稿件對外播發「中共高層新陣容」人物特稿及相關圖片。昨天率先推出習近平與李克強的專文,引發境外媒體關注。本文蒐集了港台媒體對中共官方媒體此一最新作法的相關評論。(中新網 12.24.)

中國官方媒體為管控網路言論活動製造輿論
中國官方媒體,包括面向對海外的中文國際電視臺,幾天來高調報導執法部門對網上欺詐等不法活動的揭露和打擊,表示要對網上的造謠詐騙等不法活動加以制裁。法律界表示, 互聯網上的言論得以自由表達、合法的網路活動得以順利進行、不法或不當言論得到有效制約的根本保障在於完善的法律和公正的司法。中國網民也擔心「網絡反腐」將受到限制。(自由亞洲、BBC中文網 12.23.)

北京瞭望/新供給學派 「逼退」凱因斯
但更特別的,在於「新供給經濟學」者們的政策主張,是獨門暗器,叫做「雙創雙化雙減」。所謂「雙創」,是創新和創業;所謂「雙化」,是城鎮化和產業優化;所謂「雙減」,是減稅和減少行政審批。看著這三對「雙」,人們一定覺得似曾相識,不用問,一個多星期前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文件中,有相同的提法。(經濟日報 12.24.)


中國與世界

愛國主義教育影響中國對外政策
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和蘇聯解體使當時的中國領導人意識到:中共必須改進「思想工作」。因此,他們發起了一場持續至今的「愛國主義教育」運動。這種有選擇的歷史教育一方面突出外國侵略者的殘暴,一方面忽略中國領導人自身的一些暴行和錯誤,其目的在於培養一種民族主義的、反西方的受害者心態,從而增強中共執政的合法性。20年愛國主義教育的成果,從中國對鄰國外交政策立場的迅速轉變中可以看出。(FT中文網 12.24.)

Wave of nationalism sweeps through Northeast Asia
在一個中、日、南北韓為卡位而激烈角力的過渡年代,新任領導人更具強硬民族主義背景。東北亞未來將面對一連串可能摩擦。(Los Angeles Times, 12.23.)

東亞四國關系的歷史回音
亞洲的「外交花園」底下,埋藏的是懸而未決的歷史留下的腐爛「殘骸」。殖民主義和戰爭的記憶不僅潛伏在每次沖突背後,還體現在今天執掌各自國家的領導人本人身上。(FT中文版 12.21.)

中國媒體進軍非洲
中國在非洲展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在媒體領域發起強大「魅力攻勢」。紅色中國在非洲大陸的存在日益擴張早就在西方引起爭議。德國媒體紛紛對於這個現象進行了報導。(德國之聲 12.21.)

中國“北極夢”路指何方?
近年來中國人的另一項科技進步驕傲就是「雪龍號」極地科考船。「雪龍號」代表了人類征服自然的樸素夢想,也承載了中國在極地資源開發、全球環境治理等領域的多重寓意。瑞典國際和平研究所學者Linda Jakobson(芬蘭)和Jingchao Peng(中國)的研究就中國政府在北極地區的訴求和可能扮演的角色進行了分析。兩位研究者認為,中國政府的「北極夢」基礎在於大量可期的利益訴求。(《青年參考》 12.20. )


中國與台灣

張五岳:成立「兩岸和平論壇」 洪財隆:「有好籬笆才有好鄰居」
章亞若教育基金會22日主辦九二共識20周年論壇,學者張五岳建議現階段兩岸智庫學界與社會各界可成立「兩岸和平論壇」進行對話,以為未來官方進入政治議題的對話與協商奠定基礎與創造條件。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也在出席相同場合時表示,大陸將在兩岸經濟交流達到初步成效後,以促談和平協議包裝一中框架,解除台灣人民對促統談判的疑慮。他引述美國詩人的話說,「有好籬笆才有好鄰居」,強調兩岸交往的底線是不能自我否定。(中評網、旺報 12.23.)

中國外交部:反對美法案含釣魚島及對台軍售內容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3日表示,中方對美國國會〈2013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有關涉華內容表示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華春瑩重申,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美日安保條約〉不應損害包括中國在內的協力廠商利益,更不應介入他國間領土爭議。華春瑩也說,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向台灣出售武器,並呼籲美方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切實尊重中方核心利益。除了中國官方,民間學者及網民也對〈國防授權法案〉發表見解。(中評網、美國之音 12.23-4.)

移轉訂價國際化 台商「利」空
繼OECD公佈移轉訂價指導原則後,聯合國於10月底發布移轉訂價手冊初稿。國際組織接連在移轉訂價上著墨,除了彰顯各國稅務機關日益重視移轉訂價查核外,聯合國更引進中國、印度和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的移轉訂價查核概念,台商跨國經營的利潤分配將會更多留在製造廠或市場所在地,且不只是中國,就連印度及巴西也開始要求留下更多利潤。(經濟日報 12.24.)

金融商品雜 中國影子銀行風險升高
中國的信託投資公司近年來擴張迅速,這些信託公司吸收家庭存款後從事放貸與投資,投資商品五花八門,更累積了許多投資人還款義務。中金公司(CICC)估計,明年底前高達840億人民幣(約3900億台幣)的不動產連結信託投資恐違約,凸顯中國影子銀行潛藏的巨大風險。(自由、日經中文網 12.18, 24.)

大陸白領來台 可望大鬆綁
據悉,內政部已著手研議,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授權,將訂定許可辦法,同意大陸商務人士來台申請居留證,但不會進階至取得身份證及戶籍階段,與陸配居留將採不同待遇。內政部本週將先行放寬台資企業的跨國企業,可調派集團內部大陸籍幹部或專業技術人才來台服務,鴻海將是受惠企業之一。(工商 12.24.)

[評論]司馬觀點:親中派國務卿
美國資深參議員凱瑞出任國務卿,他一向對中國相當友善,北京對他大表歡迎。但是,歐巴馬即將任命親日派的哈佛學者奈伊擔任駐日大使,可能非中共所樂見。(蘋果 12.2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00703 中國情勢暨兩岸雙週報: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與中共統戰制度剖析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20.07.03 編注:本期雙週報是根據上期「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進行剖析並附上參考圖。 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林雨蒼、沈伯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