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20130627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6.27


今日焦點:ECFA後續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ECFA吹很大 中國讓利變搶利
兩岸在2010年6月29日簽署ECFA,並於隔年起實施所謂「貨品貿易早期收穫計畫」;當初馬政府誇稱ECFA能帶來的效益,在3年後的今天檢視,全禁不起經濟數字的考驗。而台灣民眾最擔心有ECFA薪資被中國拉平的「要素價格均等化」現象,如今惡夢成真,台灣實資薪資倒退16年。此外,馬政府當初為促銷ECFA,宣傳有助台灣跨出國際,結果至今,台灣與其他國家的自由貿易協定都還停留在洽談階段。【面板:爭不到降稅還增稅紡織:快被韓自貿協定KO工具機:零關稅明年就落日汽車:整車輸中等到白頭】(自由時報,6.27)

馬總統: 防服貿協議市場開放衝擊 952億備戰
馬總統主持「102年下半年陸海空軍將官晉任布達暨授階典禮」時表示﹝新聞稿﹞,經濟部已規劃「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並編列新台幣952億元預算,如果國內產業因中國服務業引進受影響,將可依該方案因應處置。【中國國台辦:兩岸服貿協議設「緊急磋商」條款,未來受影響的一方可隨時要求與另一方進行磋商,及時尋求辦法解決】(聯合報,6.27)

高孔廉:服貿逐條審查 將衝擊星、紐談判
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26日表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如有任何條文被刪除,整份協議等於失效,「其他國家又怎敢再與台灣進行談判?」新加坡和紐西蘭都在等待台灣和中國洽簽服務貿易,並就此結果與我方洽簽FTA。若現在改為逐條表決而不是包裹表決,這違背談判原則。(工商時報,6.27)

陸委會:兩岸服貿協議有防範機制
行政院陸委會表示,兩岸服貿協議設有防範機制,若簽署後發生未能預期的風險,都可依據協議第17條修改或撤銷承諾,也可據協議第8條進一步磋商解決問題。未來在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生效實施後,政府將依法落實相關審查及管理工作,並加強對外宣導。【行政院長江宜樺表示,27日核定「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盼下月立法院召開二次臨時會時順利通過】(中央社、經濟日報,6.27)

擋服貿 民進黨設國會、縣市兩道防線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草擬完成「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衝擊與因應」報告,指台灣受影響人數計有四百二十三萬餘人,開放逾一千項行業。民進黨中常會昨針對服務貿易協議討論,蘇貞昌表示,希望在立院建立第一道保護措施,如果國民黨不顧民意想強行通過危害產業的協議,民進黨執政縣市會站在公平競爭與保護產業的角度,在地方政府行政權限下,拉起第二道防線把關。(自由時報,6.27)


中國觀察

中國央行暗示銀行業面對新監管環境
中國“錢荒”的急性期似乎已經結束,沒有出現重大“傷亡”。中國央行明確表示,不會讓任何銀行倒下。中國央行為商業銀行撐腰的承諾,幫助中國乃至海外的金融市場恢復平靜,但央行聲明中的另一層意思似乎在暗示,中國銀行業將迎來新的“道路規則”。(FT中文網,6.27)

中國經濟困境背後的政治意涵
﹝評論﹞在調查銀行間市場的不正當操作時,中國已經逮捕了幾名銀行官員。打擊不當操作的行動是由金融市場專家王岐山領導的,他現在是中共反腐工作的一把手。有時候如果不注意政治問題,就很難理解中國經濟。(紐約時報中文網,6.27)

習近平:交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答卷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2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5日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進行第7次集體學習。習近平指出,92年來,中國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這3件大事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我們要按照18大提出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人民日報,6.27)

中國遼寧艦 將進行海上戰技訓練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日前進行了殲-15艦載戰鬥機多批次起降飛行訓練。專家說,未來還將進行大量的海上戰技術課目訓練。中共海軍軍事專家李杰表示,與去年相比,遼寧艦最近進行艦載機訓練,在飛行批次、人數及飛機數量都有所增加,更接近真正具備戰鬥力的航艦所配套的艦載機和飛行員規模。(中央社,6.27)

中國推進戶籍改革放寬城市落戶條件
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徐邵史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表示,中國將全面放開小城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未來將把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與此同時,中國將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逐步放寬大城市落戶條件。(BBC中文網,6.27)


中國與世界

王毅:南海問題 選擇對抗沒有出路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27日在北京出席第2屆世界和平論壇午餐會時就南海問題回答提問。王毅表示,在爭議得到解決之前,我們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如果個別國家要選擇對抗,將註定是沒有出路的。【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第2屆世界和平論壇的開幕致詞】(新華網,6.27)

韓國總統朴槿惠抵達北京展開訪問
韓國總統朴槿惠27日上午抵達北京,展開她上任以來的首次訪中行程。中國關於早日重啟六方會談程序的呼聲將是關鍵點,六方會談旨在向北韓提供放棄核計劃的動力。六方會談還涉及美國、俄羅斯和日本。(BBC中文網、華爾街日報中文網,6.27)

英媒:中英政治解凍 卡梅倫今秋訪中
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去年5月訪問英國,卡梅倫和副首相克萊格不顧北京反對與達賴會面,此後中國暫停所有與英國政府的部長級會面。近日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達賴喇嘛訪英以來14個月的中英政治冷凍期終於結束,英國首相卡梅倫今秋將訪問中國。【中國官方對此事的觀點,請參考人民日報的鐘聲:為中英關係發展積累正能量】(BBC中文網,6.27、人民日報,6.26)

中國投資者全面進軍美國房地產市場
最近發生在紐約市的幾筆大交易已經讓房地產界議論紛紛。中國商業巨頭、北京最大的商業地產開發公司的行政總裁張欣跟巴西的Safra家族聯手,收購了紐約市中心通用汽車大廈的大量股權。此外,中國和香港投資者已成為美國住宅的第二大買主,僅次於加拿大人。(紐約時報中文網,6.27)

守釣魚台 日本研發飛彈部署沖繩
日本防衛省考慮研發射程約四百至五百公里的短程彈道飛彈,並部署在沖繩本島,藉以加強遏制中國對包括釣魚台在內的東海離島發動攻擊。計畫若是實現,將是日本海陸空自衛隊首度擁有並部署彈道飛彈。(中國時報,6.27)


中國與台灣

中國國台辦:兩岸公權力行使 可以討論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昨在記者會上指出﹝新聞稿﹞,兩岸交流合作進程中,確實存在兩岸部門公權力行使的問題,例如海協會和海基會協商、簽署協定,就是兩岸雙方各自授權、行使公權力的體現。海協會和海基會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開展協商、協定,就是公權力的行使。(聯合報,6.27)

馬總統︰菲若正面回應 願撤制裁
「廣大興28號」漁民遭菲公務船射殺至今已逾1個半月,當初我政府對菲方所提「正式道歉」等要求迄未獲正面回應,馬總統昨強調,當初提出的訴求已有些進展,目前正在等待菲方答覆,如有正面回應,我方願意解除對菲方所實施的11項制裁措施。(自由時報,6.27)

中國福建省副書記:儘快落實金門供水
福建省委副書記于偉國今天參訪金門時表示,向金門供水,據他了解,福建省已醞釀很久,包括預備多種方案、多種方式供水,接下來是雙方進一步認證。現在關鍵是技術問題,以現在的技術沒有問題,只要雙方達成一致共識,具體工程實施不是問題。(中央社,6.27)

湖南向外企招手 望成台商重點區
隨中國經濟結構不斷轉型,不少沿海台商西移,湖南已成台商下一個聚集重點區。為吸引台商投資,湖南省副省長何報翔26日啟動「投資湖南集中採訪報導活動」儀式。台商在湖南投資的項目,均享受整合窗口、一條龍式的服務,對於重點企業,更採用「一企一策」的方式。(旺報,6.27)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20130626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6.26.


今日焦點: 習近平整黨

對照檢查中央八項規定落實情況討論研究深化改進作風舉措

習近平昨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門會議,針對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開展,發表重要談話,他強調要進一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要同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緊密結合起來。〔參見人民日報頭版評論員文章:著力實現“四個自我”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18日重要講話精神〕(人民日報 6.26.)

黨媒呼籲 建國家反腐委員會
中共黨媒《學習時報》24日刊文〈趙中權:反腐敗要走法治化道路〉呼籲,大陸反腐敗的機構設置上,存在力量分散的問題,需要建立「國家反腐敗委員會」,作為反腐敗相對獨立的專門機構。同時,也要盡快制定網路反腐敗的相關法律規定。(旺報 6.26.)

中國央視推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活動
中國央視最近有組織、有領導地推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活動。央視記者們紛紛表示將堅持新聞宣傳的黨性原則,與黨中央的觀點保持一致。評論界人士則表示,中共宣傳領域出現向左轉的跡象。(RFA 6.24.)


中國觀察

新疆吐鲁番暴力事件致27人死亡
中國新華社稱,新疆吐魯番鄯善縣連木沁鎮26日發生“暴亂”,導致至少27人死亡。當地官員表示,當地時間早晨6時左右,多名襲擊者持刀攻擊了當地派出所、政府辦公樓以及一個建築工地,他們用刀攻擊人,並放火焚燒警車,襲擊者砍死了17個人,其中包括9名員警和保安以及8名市民,另外還有三人受傷。(BBC中文網 6.26.)

港特首梁振英首發施政匯報遇批評
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在就任將滿一週年之際發表施政匯報,匯報過去一年政績。此外,港媒指出,這份施政匯報中提到的不少政策是上屆曾蔭權政府任內完成立法,而且關於政治制度發展的內容只佔極少篇幅。最新民調稱,香港市民對政治現狀仍然非常不滿。(BBC中文網 6.25.)

國土部形成土地制度改革27條建議 支撐城鎮化轉型發展
目前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小組已初步形成關於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的7個方面27條改革政策建議。這些改革政策建議,從改革內容來看。從實現路徑來看,大致分為三類:一是在堅持基本制度框架下的完善和成熟;二是在總結實踐經驗基礎上的規範和提升;三是在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中的探索和創新。(上海證券報 6.26.)

中國流動性危機的來龍去脈
中國銀行間貨幣市場之所以能夠快速增長,原因之一就在於中國央行出於貨幣政策的目的而有意識地對貨幣市場進行培育。如今中國貨幣當局希望開闢一條更為市場化的途徑。眼前的流動性緊張局面說明形勢已經超出了央行的控制,導致當前這場流動性危機的原因包括幾方面暫時因素。癥結之一就是過度膨脹的金融體系。隨著中國經濟增長不斷放緩,這迫使銀行更主動地向貨幣市場尋找資金來應付日常業務。(WSJ中文網 6.24.)

中石油雲南煉油專案環評公開 28頁報告被指空洞
中石油25日公佈了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主要內容,對於公眾所關注的項目對當地空氣、地表水和地下水影響,以及環境風險防範等問題,上述環評報告稱,“專案採取嚴格環境保護措施,污染物可以做到達標排放。”不過,環保人士並不認同。“自然大學”發起人馮永鋒表示,環評報告“只有28頁的‘主要內容’,報告空洞無物。”(經濟參考網 6.26.)


中國與世界

中國恐已榨乾史諾登手上情報
據知情人士24日透露,史諾登之所以安然離開香港登上飛往莫斯科的班機,是北京在幕後操作並決定的。中國認為把史諾登送出香港,將有助於解決棘手的外交難題,穩定與美國的關係。並指出,中國政府已獲取其中的內容。若真是如此,中國就不再需要也不希望史諾登繼續留在香港。(聯合晚報 6.25.)

中國不滿英國開西藏問題空頭支票 等實際行動
英國外交大臣黑格24日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通電話,黑格向中方表示,英方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承認西藏是中國一部分,不支持“西藏獨立”,充分認識到涉藏問題的敏感性,願在尊重中方關切的基礎上妥善處理。人民日報26日發表署名“鍾聲”的評論文章稱黑格此番言論總體上是重申英國政府的相關立場,中英關係還需要英方用實際行動給出回答。這篇文章被認爲是不滿英國的口頭承諾。(大公報 6.26.)

中印邊界談判 28日在北京
中國外交部今表示,應中印邊界問題中方特別代表、國務委員楊潔篪邀請,印方特別代表、印度國家安全顧問梅農預定28日至29日赴北京,舉行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16次會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當前中印關係發展勢頭良好,中印兩國就邊界問題保持著有效溝通,目前邊境地區總體和平穩定。(中央社 6.26.)

多數澳洲人對中國投資心存疑慮
澳洲雪梨權威外交政策研究中心洛伊研究所發佈了一項民調結果。該結果顯示,57%的受訪者認為,澳大利亞允許了太多中國投資進入該國。雪梨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布朗說,「澳大利亞人承認中國投資所具有的經濟價值,但是對其來源,以及中國國企糟糕的透明度心存顧慮。」受訪的澳大利亞人中,有41%認為中國可能在未來20年裡對澳構成武力威脅,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中國與其鄰國最近的領土爭端。(紐約時報中文網 6.26.)


中國與台灣

國台辦解讀習近平所提兩岸關係“路線圖”
記者向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提問,吳習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談到的“兩岸路線圖”概念的主要內涵是什麼?范麗青表示兩岸雙方應該把握發展大勢,順應民心,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領域,制定推進兩岸關係全面發展的規劃和政策措施,不斷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金門供水的問題,金門方面多次提出希望大陸方面給予協助的要求。其實福建沿海也有缺水的問題,但是他們願意克服困難對金門方面提供協助。〔參見國台辦新聞發布會全文〕(新華網 6.26.)

看星紐協議 邁向RCEP及TPP
馬英九接受專訪表示,服貿談判過程中,都有徵詢業者的意見,但不是每一家都徵詢,主要是公會、主要企業。主管機關會權衡整體利益,微觀看單獨的企業、宏觀看國家未來發展願景。台灣的經濟成長八成都要靠外貿,目前在簽訂FTA或經濟合作協議,已嚴重落後主要競爭對手,如果繼續停滯不前,台灣的競爭力、出口會持續降低。(經濟日報 6.26.)

民進黨擋服貿 不惜街頭戰鬥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台灣對中國開放64項服務產業,受影響行業之從業人數達423萬人,涉及生產總值為10.2兆。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引發強烈反彈,民進黨25日宣示,無法接受兩岸服貿協議簽署過程黑箱作業,民進黨未來將在國會甚至街頭戰鬥。〔參見民進黨中常會新聞稿〕(自由時報 6.26.)

會蘇貞昌 陳光誠:中國維權民眾覺醒
中國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今天與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對談,雙方決定未來將推立法院推動關懷中國人權聽證會,陳光誠強調,中國許多維權民眾已經覺醒,只是還處於逐步戰勝恐懼的過程,這過程與各界的關注與支持。陳光誠並在受訪時表明盼未來推動一國兩制。對於陳光誠的一國兩制等主張與民進黨看法不同,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表示,重點在於彼此互相尊重,民主開放的社會,任何主張都應受到尊重與保護。(自由時報 6.26.)

民進黨首場「華山會議」 延至七月四日
民進黨因故延期的第一場對中政策「華山會議」,決定改到七月四日,黨主席蘇貞昌主持,主題為「台灣對中政策的核心價值與願景」。將由民調中心主任吳祥榮就「民眾現階段對中政策態度」進行背景說明,邀中山大學社會系副教授蔡宏政、前立委林濁水、立委管碧玲、新北市黨部主委羅致政,分別引言或報告後開放討論。(自由時報 6.26.)

20130625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6.25.


今日焦點: 陳光誠訪台

陳光誠:台灣證明民主非西方獨有
中國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24日在台灣召開國際記者會,表示台灣民主法治的成功,標誌著民主制度只是率先在西方實行的制度,但他也表示若台灣如果不能以民主影響大陸走向民主進步,則中國的專制將會威脅到台灣,他同時也認為台灣當局對中共的了解不夠。馬英九將不會接見陳光誠,陳光誠對此表示他與馬英九是否見面並不重要,大家更應看到其背後原因是自由世界與專制世界的博弈。(BBC中文網 6.24)

陳光誠:馬別只和中共當權打交道
中國維權律師陳光誠昨在國際記者會中語重心長提醒馬政府,兩岸交流不應只和中共當權的官方打交道,應轉為和中國的公民社會及維權人士打交道,以兼顧民意,因為大陸走向民主「已是必然趨勢」。中國當權者認為,「只要是你的存在會讓他們受到威脅,就會對你進行迫害」,但事實證明,中國的打壓是失敗的,因為越是打壓迫害,就有越多的人站出來。(中國時報 6.25)

陳光誠:寧可立院推擠也不要坦克
朝野立委推擠叫罵,陳光誠說,寧可在立法院裡有推搡,也不要讓坦克開到大街去亂闖,控訴中國在六四事件武力鎮壓的血腥行為。對於中國大一統或好幾個中國等問題,他說,一個國家,不管統一或分離,衡量的標準,應該都是實踐人權和人民福祉,才是關鍵,如果造成更多人民受苦,人權受到壓迫侵害,大家不難分辨這個問題的答案,這是顯而易見的。(聯合晚報 6.25)

陳光誠:專制獨裁持續對自由陷迫
中國維權人士陳光誠今在前副總統呂秀蓮的陪同下,與馬總統恩師孔傑榮一同參觀景美人權園區。陳光誠說,這次參觀勾起他非常多的回憶,有很多共同之處,「到目前為止,我們人類還沒有走出這種專制、獨裁的野蠻時期,我們也看到專制獨裁依然在運用他從民眾那兒搶來的權力,對全世界自由主義的天空不斷的去影響、不斷的去陷迫,值得我們大家警惕」。(蘋果日報 6.25)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指陳光誠不要損害國家利益
維權人士陳光誠抵達台灣訪問,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指出,每個中國人都有義務,遵守中國憲法和法律,不要做損害國家利益的事。(星島日報 6.24)

陳光誠來訪 蘇貞昌:要給溫暖拉他們一把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表示,陳光誠以一個盲人維權人士,都能對於中國的弱勢、人權大力發聲。大家在台灣,應該一方面給他溫暖,給他鼓勵;一方面也是過去在威權時代時,很多國家給予台灣幫忙後,才能有今天。針對馬拒見陳光誠,蘇貞昌表示,人權立國是台灣最珍貴的價值,做為國家元首竟然不敢把這個價值給具體化,世界與國人會怎麼看?大家實在很遺憾。(自由時報 6.24)


其他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 發表重要講話
中共中央政治局22日召開專門會議,對照檢查中央八項規定落實情況討論研究深化改進作風舉措,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在講話中肯定了中央政治局認真貫徹八項規定取得的成效,就加強中央政治局自身建設、提高中央政治局工作水平提出5點要求。第一,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第二,善於觀大勢、謀大事。第三,全面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第四,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第五,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新華網 6.25)

李克強經濟策:宏觀調控需“短長相宜” 標本兼治
在過去的102天裏,“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遠近結合”、“未雨綢繆”、“超前謀劃”、“標本兼治”這些關鍵詞透露出了李克強的宏觀經濟調控策。李克強總理8日在河北主持經濟工作座談會上關于宏觀調控的表述,是李克強擔任總理以來,第六次提及宏觀調控需“短長相宜”,標本兼治。(新華網 6.25)

媒體梳理5年審計報告總結中國中央部委十大頑疾
審計署24日發布了中央單位2012年度的審計報告,有十大頑疾分別是1.“三公”超標 ,國土資源部連年攤派出國費用;2. “小金庫”,住建部等設“賬外賬”;3. 挪用資金,質檢總局違規挪用3000萬;4. 套取資金,環保部等虛列支出套取資金資金;5. “托管”工信部違規滯留兩億資金;6. 資金閒置,財政部資金閒置三度被點名;7. 資產流失,質檢總局出租房屋牟利;8. 違規收費,環保部轉嫁會議費;9. 違規招投標,商務部議標招承包方;10.假發票入賬,出版總署4000萬發票違規。(新華網 6.25)

錢荒 人行袖手旁觀
近日中國銀行資金緊張,拆款利率劇烈波動,中國人民銀行24日首度發出警告,要求銀行強化流動性管理,促進貨幣環境穩定,大型銀行要配合人行穩定市場。談話一出,市場旋即分析,對於這波錢荒,人行將保持袖手旁觀。(工商時報 6.25)

史諾登離港 白宮:衝擊美中互信
美國國安局洩密案主角史諾登日前離開香港飛往俄羅斯,美國白宮發言人卡尼24日指出,對於北京與香港當局感到挫折與失望,這個決定無疑對美中關係帶來負面衝擊,美中互信將因此嚴重受挫。(聯合晚報 6.25)

朴槿惠訪中 溝通增進互信之旅
韓國青瓦台外交安保首席秘書朱鐵基今公布總統朴槿惠訪問中國行程,朴槿惠預計27至30日訪中,將會晤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克強和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等。(旺報 6.25)

服貿協議 蘇︰馬若蠻幹就罷免
馬政府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引發強烈反彈,民進黨主席蘇貞昌24日表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黑箱協商及簽署,全民已不能忍受無能、蠻幹的馬英九總統,若立法院再有臨時會,民進黨團會堅持實質審查,不能包裹表決,呼籲馬懸崖勒馬,若仍然「馬意凌駕民意」要在立院強渡關山,「就是罷免馬最好的時機」。(自由時報 6.25)

兩督盟痛批 馬政府變相開放中勞來台
兩岸協議監督聯盟召集人賴中強昨批評,服務貿易協議卻變相開放中國籍人士來台工作。並提出七大要求,包含行政院長江宜樺應公開承諾國會審查結束前,絕不啟動生效條款,若行政院逕行啟動生效條款,呼籲在野黨提出不信任案;另外,相關部會除在九月公布評估報告以外,還要舉行聽證會,立法院組成調閱委員會,公布協議談判完整內容,至於配套措施必須具體;關於「自然人移動」規定,要求政府比照外籍白領最低薪資四萬七千元、勞健保費由雇主負擔,並訂出簽證人數上限。(自由時報 6.25)

﹝評論﹞蔡英文: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四點意見
一、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程序可議;二、應防範中資策略性進入台灣服務市場,至少必須防範三件事:第一,中國藉企業規模優勢掌控台灣關鍵性行業;第二,中國藉企業數量優勢深入台灣民生相關行業;第三,影響台灣社會及就業市場。三、 中國吸引台灣服務業登陸可能拖累國內經濟,大致有三種情況:第一,刻意彰顯對台灣讓利,但對台商利基有限。第二,造成台灣服務技術及人才加速流向大陸,並影響台灣產業升級。第三,將優惠特區化。四、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應嚴格審查,有效監督,交由立法院審查,成為法律文件。(想想論壇 6.24)

孫亞夫:軍事互信也是政治問題
對於兩岸如何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大陸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參加「築信研討會」時認為,這不只是一個軍事問題,也是個政治問題。要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最根本是要解決兩岸的政治紛歧問題。(旺報 6.25)

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20160624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6.24


今日焦點: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蘇貞昌拜會產業 傾聽聲音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今起展開基層產業之旅,首站選擇拜會台北市迪化街中藥商,其他縣市及不同產業別的座談也將陸續展開,盼能傾聽業界聲音,尋求因應之道。蘇貞昌前天親自召開兩岸服貿協議可能衝擊的因應會議,會中決議邀執政縣市長研商一致行動,並將持續拜訪受到衝擊的各個產業。蘇貞昌表示,若總統要凌駕民意,讓國民黨立委護航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過關,「那就是罷免馬英九最好的時候」。(中國時報、中央社,6.24)

台灣福建圈在一起 矮化主權
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中國對台開放80項服務行業,但其中將中國福建列入,或特別針對在福建投資列有特殊優惠的項目,就高達14項之多,比例超過6分之1,坐實中國刻意要將台資及台灣人才引入「海峽西岸經濟區」,更凸顯中國有計畫、分階段營造福建與台灣為同一經濟區、矮化台灣主權地位的策略。(自由時報,6.24)

立院由備查改實質審查 服貿協議生效可能拖到明年
立法院朝野黨團已有共識,服貿協議將從備查改為實質審查。倘若立院下會期才處理服貿協議,估算協議最快今年底、最慢明年上半年,才能正式換文生效。服貿協議若交付委員會審查,根據「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61條規定,審查程序必須在3個月內完成,逾期則視為已經審查,若有特殊情形,得經院會同意後展延一次。換言之,如果立院無法做成議決,「頂多只能拖住半年」,其後政府即可視同完成相關程序,書面通知對岸後生效。(中國時報,6.24、自由時報,6.23)

蘇治芬:反對兩岸服貿協議
雲林縣長蘇治芬與多位農場經營業者,今天共同表達反對的立場,認為這項協議的簽訂存在最大的漏洞,在於開放「零售服務業」及「倉儲服務業」,中國將藉由國家的力量與資金滲入,逐步掌控農產品的通路與生產,破壞台灣既有農業產銷體系,動搖台灣的國本。【美國之音: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定 台灣社會反應強】【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說,民進黨對於服貿協議沒有任何妥協空間,要求政府重啟談判,否則拒審這次簽定的協議內容】(聯合報、美國之音、聯合晚報,6.24)


中國觀察

地方債務有可能引發中國債務危機
2013年6月20日,中國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最高達到史無前例的30%。“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反映銀行之間借貸成本。資料顯示,近年來,此項利率往往不到3%。艱深的專業名詞和枯燥的資料說明,中國銀行多麼“缺錢”。最新官方資料也說明,中國的地方債務危機重重,大部分資金來自銀行貸款。中國政府下一步可能會進一步加強對地方投資行為的控制。(紐約時報中文網,6.24)

審計署:中央部門單位2012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審計結果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規定,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審計署重點審計外交部本級和所屬機關及駐外機構服務中心、外交學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等3個單位,並對有關事項進行了延伸審計。審計結果,對能源研究所公務接待費超預算的問題,要求今後嚴格控制招待費支出,嚴格按預算執行。【審計署公告上半年已辦結38起案件和事項相關情況】(新華網,6.24)

中國城鎮化大躍進:2.5億農民湧向城市
據接近政府的人士透露,城鎮化計畫本應在今年3月遞交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可是種種憂慮延遲了計畫的遞交。其中一些憂慮包括,為計畫籌措資金、在不同部委之間進行協調、平衡農民權利。最近一份政府報告呼籲保護農民的產權,背後可能就是這些憂慮在起作用。報告說,中國必須“保障農民的產權和利益”。不過,土地的擁有者依然是國家,這樣一來,即使在新計畫之下,農民也不會擁有土地所有權。(紐約時報中文網,6.24)

紐約時報:銀行大動盪 習近平能走多遠?
紐約時報報導﹝原文﹞,習近平似乎希望下一個三中全會將給予他一些鄧小平般的聲譽。據一個接近領導人的中國商人透露,習近平任命劉鶴來準備會議。劉鶴是新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和發改委副主任,倡導更快的市場經濟步伐。根據這位中國商人透露,高層官員決定在本次全會上推遲考慮如何處理主導大片經濟的國營公司。(大紀元,6.23)

中國“錢荒”:自造的危機
中國央行正在與它自己人為製造出來的流動性緊張局面角力。上週中國突然出現的“錢荒”現象推動短期利率最高飆升至25%,在全球市場引發恐慌。交易員表示,中國央行可能要求大型國有銀行不得囤積現金,釋放更多資金來緩解市場的流動性緊縮狀況。但對中國央行來說,其首要任務依然是在中國領導層的指令下遏制商業銀行不正常的信貸現象。【亦可參考二篇報導:中國流動性危機的來龍去脈中國人行:金融體系流動性水位合理】(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中央社,6.24)

周永康親信四川高官郭永祥被調查
香港《蘋果日報》引述中國獨立學者高瑜的話說,習近平拿周永康前秘書開刀,實際上是把反腐之劍指向周永康。對於傳說中共內部存在的「政治局委員無死刑、常委無罪」的潛規則,高瑜認為,太子黨出身的習近平、王岐山等人,可能有突破這一潛規則的膽量。(BBC中文網,6.24)


中國與世界

韓國總統朴槿惠訪中 70企業大老隨行
據「韓國產業聯合會」主管透露,朴槿惠27日將展開訪問中國行程,預計將有超過70位企業領袖隨行,28日將參與韓中兩國商業論壇,與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政商人士同場溝通交流,討論雙方共同關注的議題,以及如何促進商業關係。(中央社,6.24)

安倍將再訪東南亞“牽制中國”
安倍準備在7月下旬,即參議院選舉一結束就出訪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此次出訪意在通過進一步加強與東盟各國的關係,牽制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動作。日本政府已決定放寬對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協國家發放簽證的條件。(新華網,6.24)

逾四成澳洲人懼中國將成軍事威脅
澳大利亞民調顯示,41%的澳大利亞人認為中國在20年內將對澳大利亞構成軍事威脅。在接受調查的約1000人中,48%認為澳大利亞應該最重視發展與美國的雙邊關係,37%的人則認為中澳雙邊關係最為重要。(BBC中文網,6.24)

中英簽署本幣互換協定
中國央行和英國的中央銀行於倫敦當地時間22日晚聯合發佈聲明表示,雙方已簽署了本幣互換協定,規模為人民幣2000億元、約合英鎊200億元。法新社報導指出,最近幾年,英國試圖靠近中國的金融領域,尤其鼓勵代表中國政府的國家基金到英國投資。(法國廣播,6.23)

日派密使盼對話 中續巡釣魚台
在中日釣魚台爭端持續僵持之際,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授權其重要智囊外交助理谷內正太郎日前祕密訪問中國。日本共同社報導﹝原文﹞,中方曾以承認釣魚台主權有爭議,及雙方船隻不進釣島12浬,作為中日舉行高峰會的先決條件。但未獲日方同意,這次日派密使應是來重啟談判。(中國時報,6.23、日本共同網,6.21)


中國與台灣

第4波中資來台 加速鬆綁
服貿協議完成簽署後,下一步兩岸經貿開放重點,即是第4波中資來台。據悉,由於製造業已經開放204項、比率達96.7%,第4波陸資鬆綁,將著重在由正面表列改為負面表列管理。其中,製造業改採負面表列管理,7大關鍵技術產業將取消「不具控制力」規範,改以持股比率限制,明定中資參股須低於5成。(工商時報,6.24)

劉湘濱 ︰兩岸處理不好 將斷台灣所有生路
﹝星期專訪﹞前陸軍副司令、國安會秘書處長劉湘濱中將指出,當前國家治理的問題出在馬團隊,馬團隊的問題出在馬英九。兩岸設處會產生許多後遺症,關鍵就在執政者如何因應與防範,未來如果處置不當,北京駐台辦就有像中聯辦一樣的影響力。(自由時報,6.24)

航運業者喬不攏 台北平潭通不了
看好中客及中國海西貨物來台進行海空聯運的轉運市場,多家經營高速滾輪船(高速的客貨兩用船)業者計畫搶進台北港,但由於業者間商業條件一直沒談攏,致使原定5月13日開航的台北港-平潭島航線,迄今仍無法確定何時可以啟航。(經濟日報6.24.)

投保協處兩岸共審 趕進度
兩岸投保協議建立協處新模式,未來雙方每三個月將共同會審個案,加速案件清倉。據了解,為化解兩岸投保協議備受外界批評「上路百天無建樹」,中國國台辦投訴局上周率團來台加速案件清倉。兩岸也有默契,未來每季都要定期會審行政協處案。(經濟日報,6.24)

陳光誠來台 李佳霏:馬總統沒計畫會面
流亡美國的中國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於23日抵台,進行18天的訪問。繼立法院長王金平表態不會跟陳光誠會面、也不會出席演說後,李佳霏表示,馬總統也沒有計畫跟陳光誠會面。此次來台,陳光誠將拜會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台南市長賴清德,並與前副總統呂秀蓮、台大校長楊泮池會面;接受央廣及公視專訪,並與多個相關人權團體交流。(自由時報,6.24)

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

20130621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6.21.


今日焦點:兩岸兩會第9次高層會談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了
兩岸兩會第9次高層會談,今天下午2時許在上海東郊賓館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全文共有4章24條及2項附件。據了解,其中特定承諾表部分,協議規定「任一方可於承諾實施之日起3年期滿後修改或撤銷承諾,但應提出補償」。各方關注猶如香港與大陸的CEPA的「補充協議機制」,即經雙方同意,可以就服務貿易的進一步市場開放展開磋商。雙方並同意自協議生效之日起12個月後,可每年召開會議檢視協議。換言之,兩岸未來將每年檢視一次協議的執行,而雙方同意,就可以進一步開放,納入協議成為補充協議。(聯合晚報、中央社 6.21)

高孔廉拋新議題:兩岸共同加入TPP、RCEP
第九次兩岸兩會高層會談今天在上海登場,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昨天首度拋出,兩岸共同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性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等區域經濟整合協議,顯示我將藉兩岸平台解決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難題。(聯合報 6.21.)

林陳會 聚焦陸客中轉、金門供水
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在會談前致詞表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一項互利雙贏的協議,且「體現兩岸的同胞情誼」,因為兩岸是一家人,才能做到利益共享;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則再提陸客中轉問題。雙方亦達成共識,在今年內舉行各已簽署協議的檢討會議,屆時陸客在台中轉問題有可能有所突破。下午針對金門的供水問題臨時增加簽署一份「海基會與海協會關於金門供水問題的共同意見」。這項共同意見一旦簽署,金門確定將會從廈門等地接上水管,引水到金門,解決金門長久以來的缺水問題。(聯合晚報 6.21.)

反服貿協議 藝文界動員凱道抗議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下午簽訂,憂心政府黑箱作業將帶給中國業者來台利多,藝文界昨日深夜緊急動員,今晨包括作家小野、馮光遠等4、50位出版界人士前往凱達格蘭大道前抗議,呼籲政府暫停今天下午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簽約,全面通盤檢討再決定下一步,下周也將陸續醞釀更多波抵制行動。【郝明義:馬總統應該暫停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理由】(聯合晚報、獨立評論@天下 6.21.)

下次談… 貨貿「租稅」協議
第九次兩岸兩會高層會談21日在上海登場,外界關注的兩岸租稅協議,最快將在年底舉行的第十次兩會會談時完成洽簽。兩岸租稅協議2009年底因故破局後,三年多來,兩岸私下並未間斷就爭議歧見持續磋商。今年5月底,我財政部派員赴大陸談判,雙方突破僵局,以往無解的歧見,亦獲初步共識。其餘可望排入十次會談的議題,還包括, ECFA貨品貿易協議、爭端解決、互設辦事處等。(經濟日報 6.21.)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全文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附件一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附件一(2)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附件二全文 (中央社 6.21.)


中國觀察

李克強三提「盤活存量貨幣」傳遞政策新信號
6月19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提出要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有力的支持經濟轉型升級。這是一個多月以來,李克強總理第三次提及存量資金問題。我們應當看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非常復雜的局面和諸多困難與挑戰,在這種背景下,「部署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國務院的用意正是力圖以金融之手,通過市場的調節讓資金流向最該去的地方,恢復經濟結構平衡,實現中國經濟升級版的目標。【經濟惡化跡象考驗北京改革決心】(新華社、FT中文網 6.21.)

中國貨幣市場鬧錢荒,銀行間拆借利率創新高
中國金融體系正在遭受現金緊張的折磨,銀行間拆借利率於周四激增,銀行間的拆借活動也幾近停滯,與此同時,政府正力圖調整經濟結構並懲罰投機者。過去兩周,中國同業銀行及貨幣市場上的利率都有所激增,這意味着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越來越怕借款給彼此。那些需要短期現金或流動資產的機構必須支付高利率,如果付不起,就會增加它們違約的可能性。【中國央行為何坐視信貸緊縮加劇?】(紐約時報中文網、華爾街日報中文網 6.21.)

胡德華講話突顯中共內部分裂
原中共總書記胡耀邦之子胡德華,最近在《炎黃春秋》雜誌的一個內部發言被網路曝光。胡德華在發言中,不僅質疑習近平的一些講話內容,也透露了中共太子黨內部出現了高度分裂。一些評論人士認為,習近平目前面臨前所未有的政治困境。胡德華在講話中,針對早前流傳的習近平講話的要點進行了批評。他質疑,如果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三十年否定之前的三十年,則毛澤東打倒習仲勳和發動文革等是否都不應該被否定。【高瑜:胡德華「批習」講話為什麼受歡迎】(自由亞洲、BBC中文網 6.20.)

港大民調:港人不再信任「一國兩制」
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近日對1000餘港人進行電話調查後,於6月18日發佈了最新的港人「身份認同」調查結果,顯示港人對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的信任、對中港前途和一國兩制的信心度指標全面下跌,其中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淨值跌至零;對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的信任度,比3個月前下跌12個百分點,分別為25%和32%;對中國政府的不信任度為45%,對特區政府的不信任度處於2003年12月以來新高,達37%,因此對中央政府和港府的信任淨值變為負數。(德國之聲 6.20.)


中國與世界

安倍稱隨時願與習近平舉行會談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當地時間19日下午在倫敦金融城發表演講,對日中重啟因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問題對立而停止的兩國首腦間對話表示出積極態度。安倍稱「隨時準備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日本防衛省討論設自衛隊總司令】(共同網、BBC中文網 6.20, 21.)

中國軍艦闖關島夏威夷200海哩經濟區
不久前在新加坡舉行的國際安全防務論壇「香格里拉對話」中,中國軍方一位代表透露,解放軍海軍艦隻開始進入美國的200海哩專屬經濟海域航行,作為美國軍方船艦和飛機進入中國專屬經濟區範圍活動的「回訪」。美軍太平洋司令洛克利爾證實了這一消息,並稱美國歡迎中國有這樣做的能力。美國國會一個職能機構就此事發表了相關的背景調研報告。(美國之音 6.20.)

俄將對華出口逾600億美元原油
俄羅斯國有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有意簽署一份向中國供應逾600億美元原油的大合同,該交易或許表明,俄羅斯打算把重點從西歐略微轉向亞洲。最近幾年,俄羅斯一直在逐步向中國開放石油供應。儘管該國的石油總產量持平,其石油銷量還是因歐洲被衰退所困而下降。即使是輕微的轉變也可能對歐洲造成顯著的影響,致使該地區的石油價格上揚。俄羅斯如今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日產量為大約1000萬桶,略多於沙特阿拉伯。(紐約時報中文網 6.21.)

美國不再占據網絡道德制高點
如果Verizon(以及美國其他大多數電信和互聯網服務商)定期向政府提供數據,那麽這種行為與人們懷疑華為會做的事情豈不是沒多少區別?有人可能會辯稱,監視通訊活動的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只是在尋找恐怖主義威脅,並沒有窺探其他國家的政府。那麽再問一句:我們怎麽知道事實是否真的如此?斯諾登披露的消息實際上沒那麽讓人吃驚。但是想象這類事情正在發生,和明明白白地知道這類事情確實在發生完全是兩碼事。美中圍繞網絡間諜爭論的形勢已被改寫,再也不會回到從前。【人民時評:網路安全拒絕「雙重標準」】(FT中文網、人民日報 6.21.)


中國與台灣

朝野皆不挺 兩岸辦事處卡住
內政委員會昨預定併案審查政院版本、民進黨版本及立委林世嘉版本的「兩岸辦事機構條例草案」,但在野三黨質疑陸委會「空白授權」,聯手甲級動員、癱瘓議事。由於條例草案未能完成初審,因此也確定無法在臨時會三讀過關,只能留待立院新會期處理。(中國時報、自由時報 6.21.)

孫亞夫:務實解決兩岸政治分歧
來自兩岸紅藍綠政黨的學者專家,昨天舉行開啟兩岸民間政治對話「北京會談」,大陸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提議,兩岸應先回顧一九四九年以來兩岸政治關係歷程,認清雙方實際上是如何看待對方。這是大陸首度對政治對話提出具體建議。孫亞夫說,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情況下,「兩岸交往中實務部門公權力行使的問題是可以討論的。」【蘇起:陸對台「軟更軟 硬更硬」】(中國時報、聯合報 6.21.)

官方突下令禁止傳媒報導臺灣誠品書店上海開店消息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大陸的宣傳機關卻突然下令內地傳媒對有關消息封口,不准報導。上海某報編輯告訴南華早報,對官方宣傳單位態度突然轉變感到非常驚愕,「現在大家都在猜測為什麼會這樣子」。另一個資深編輯表示,北京方面關注到誠品書店未來出售的書本類型。此外,也有人相信誠品書店一些管理階層的人,其政治立場受到北京的關注。(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6.21.)

繼眾院相挺後 台入國際民航組織 美參院也支持
美國參議院院會十九日晚間以口頭表決的方式,一致通過由外交委員會主席孟南德茲領銜提出,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參院第五七九號法案(S.579)。眾議院已在前一天通過同樣的法案,顯示美國國會對此有高度共識,也意味歐巴馬政府可望在今年九月的ICAO大會中,就台灣的參與有具體表態。(自由時報 6.21.)

【推薦閱讀】走出一中和祖宗看兩岸(新新聞 No.1327) 國際上當然把「一中」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祖先不能選擇」更不符合現代公民意識。兩岸談判,不要忘了把兩岸放在國際架構中,也要隨時把國際脈絡帶入兩岸議題。這比做兩岸祖宗八代系譜考察更有現實意義、更重要。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20130620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6.20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林陳會登場 開啟兩岸服貿大門
為期3天的「兩岸兩會第9次高層會談」20日上海登場。 21日下午雙方將舉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簽署儀式,服務業因涉及人的流動,開放難度高,因此也代表兩岸締結有史以來最複雜市場開放協議新局。此外,國貿局19日舉辦「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座談會」,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表示樂見兩岸服務業市場開放。【國貿局:服貿優於WTO待遇】(旺報、中央社,6.20)

簽服貿協議 台灣人才、技術外流中國
兩岸將簽署服務貿易協議,我方將對中國開放各式服務業55項,金融服務業約5項,合計約為60項,直接衝擊本土各項服務業;中國則對台灣開放70至80項服務產業。相關人士透露,中國看似對台開放項目較多,但若政府欠缺配套措施,台灣在服務產業上具有的人才及技術優勢,恐將外流中國,台灣屆時也難得到好處。(自由時報,6.20)

蘇貞昌:未提產業影響評估前 兩岸服貿協議不得簽署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下午舉行記者會,提出嚴正聲明及要求:1.在政府未提出產業影響評估之前,兩岸服務貿易不得簽署;2.兩會成立辦事處必需要有司法探視權、核發旅行證的功能,兩岸互設辦事處不能預設「必設」的立場,不能為設而設;3.吳習會所提出的「一中架構」主張,民進黨堅決反對,「主權屬於全體人民,就算總統也無權可授」。(蘋果日報,6.20)

ECFA服貿 防外資搭便車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21日洽簽,為防止外資企業以「紙上公司」方式搭便車,將明訂外資金融和建築公司必須在台連續經營5年以上,其餘服務業限3年;此外還必須繳納所得稅、擁有或租用經營場所,才可以享有ECFA服貿優惠。〔另外可參考旺報的林陳會與服貿協議專題,其中有關於個別產業開放報導,如兩岸資本市場資金雙向流動。〕(經濟日報、旺報,6.20)


兩岸互設辦事處

兩岸設處 立院今審查 在野三黨動員杯葛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審查「大陸地區處理兩岸人民往來事務機構在台灣設立分支機構條例草案」,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台聯黨主席黃昆輝,以及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都表態反對。三位黨主席已下令全力阻擋立法,在野立委也將聯手拉高抗爭,不讓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上台報告。【另見旺報:定位功能釐清 綠不反對互設辦】(自由時報、旺報,6.20)

兩岸設處簽證排除外國人 立委:自我矮化
兩岸相互設處談判並不順遂,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昨首度坦言,兩岸互設辦事處不會處理核發外國人簽證,僅侷限在兩岸的範圍;另外,中國仍不願對探視權鬆口。在野立委因此痛批,核發簽證排除外國人,這是自降國格且自我矮化,也自甘於接受一中框架。與會的學者專家也多認為,在尚未談妥簽證與探視權之前,政府不得草率通過法案。針對矮化國格的批評,王郁琦強調,兩會互設辦的政治前提,就是合乎《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他並反問以國與國關係為前提,有沒有違憲的問題?(自由時報、旺報,6.20)

馬英九:兩岸互設辦事機構是中性的
馬總統今天說,兩岸互設辦事機構是兩岸基礎工程重要的一部分,是中性的;兩岸交流與互動會繼續深化,往和平道路邁進。馬總統日前表示,兩會互設辦事處是兩岸政治協商的開端,諸如爭取人道探視、是否掛旗,以及能否簽發旅行證件等,無一不是政治議題,「兩岸間,廣義的政治協商早已展開」。(中央社、旺報,6.20)

台灣政府表示人民支持兩岸互設辦事處
台灣陸委會說其民調顯示,有7成以上台灣民眾贊成兩岸互設辦事處,設立這樣的辦事處在台灣引起在野黨極大疑慮。雖然馬英九總統定調「辦事處將不是國與國之間的使領館」,但陸委會這份民調說近8成民眾認為海基會駐中國機構應具有辦理旅行證件、通報與探視遭強制措施限制自由的台灣人民等業務功能。【另見美國之音:兩岸互設辦事機構在台灣引發不同看法】(BBC中文網、美國之音,6.19)


ECFA檢討

童振源: ECFA簽三年 成效不彰
ECFA生效將屆滿3年,政大國發所特聘教授童振源指出,根據各項統計數據,台灣對中國出口沒有明顯成長,外商對台投資持續衰退,台灣人才、資金、技術,依然不對稱地向中國流動,顯示ECFA成效不如預期。【ECFA三週年,學界將舉辦研討會,檢視成效】(自由時報、中央社,6.20)

連10億美元都沒 減免關稅騙很大
2010年,台灣與中國簽訂ECFA時,金融業也納入早收清單中,因此加快台灣金融業西進中國速度,目前台灣已有10家本國銀行在中國設有分行,而全體國銀對中國曝險金額更是不斷攀升,今年三月底已超過9100億元。2012年早收清單貨品進口金額僅成長2.31%,減免關稅也只有5.25億美元,累計ECFA早收清單上路2年4個月,台灣商品出口至中國共減免關稅8.48億美元,與馬政府宣稱的1年90億美元差很大。(自由時報,6.20)

張家祝:自行車零組件 納入ECFA二期
經濟部長張家祝19日與台灣自行車業者座談時指出,自行車產業包括自行車內胎、鏈條等多項零組件,已確定納入ECFA第二期談判清單之列。他同時強調,在ECFA二期清單完成洽簽後,後續可望很快地與新加坡、紐西蘭等國家洽簽FTA。(工商時報,6.20)


其他

開展之旅續集 謝長廷將赴中
謝長廷將在下周前往香港舉辦「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據了解,會議結束後,謝長廷將以搭車方式通關進入中國,前往廣東與台商進行座談,並可能與中國國台辦高層在深圳會面。對此,謝長廷辦公室主任林耀文表示,確實有台商邀請,目前正在通盤考量中。(中國時報,6.20)

北京會談 許信良提設中國議會
由台灣兩岸統合學會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共同主辦的「北京會談」兩岸關係研討會上午揭幕,會議主題為「強化認同互信、探索政治安排」。許信良在會談上建議,兩岸應設「中國議會」。中國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則說,維護「一個中國框架」對增強兩岸政治互信產生重要作用。【孫亞夫「北京會談」會議致辭全文】(中央社、中評社6.20)

美國眾議院通過授權法案︰放寬台灣高層訪美
美國眾議院14日通過「2014會計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其中包括要求美國政府必須出售不得少於66架的F16C/D戰機給台灣,以及放寬台灣高層官員訪美限制兩項修正案。但由於參議院所提的國防授權法案並沒有類似條款,因此還需要兩院協商。(自由時報,6.20)

美國譴責中俄等國放任拐賣人口問題
美國國務院19日指責俄羅斯、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繼續慫恿人口販賣和強迫勞動,據估計,販賣人口的受害者多達2700萬。歐巴馬總統曾在去年宣布打擊人口販賣的措施,包括涉及聯邦海外合同的新規則。如今,他有90天的時間來決定是否對這三個國家施加制裁,包括結束許多形式的外國援助和暫停在世界銀行等機構之內的美國支持。(紐約時報中文網,6.20)

中國強化對藏人的網路和人工監控
官方新華社19日報導,西藏自治區政府在其轄區內,對所有網際網路用戶以及固定電話和行動電話服務訂戶進行實名登記。280萬藏族電話用戶以及150萬西藏網際網路用戶,已經在地區法律規定的2012年底前完成登記。(美國之音,6.20)

2013年6月19日 星期三

20130619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6.19


今日焦點:兩岸互設辦事處與服務貿易協議

兩岸設處 中方步步逼我去主權化
據參與談判高層透露,雖然我方擬先立法給予中國派駐人員各項司法豁免待遇,但中方並不同意將具體內容載於未來的協議文本;而我方爭取的簽證功能,現僅談妥台胞證,我駐館能否核發入台證,對岸仍有意見。至於司法探視權,中方更是「寸步不讓」,不願依據維也納公約精神,比照其他國家在中國所設的使領館,可對羈押或審判的該國人士進行探視;而只願意給予與中國國民類似的作法,也就是只能對已在監服刑的台灣人民給予探視權。(自由時報,6.19)

兩岸辦事處辦旅行簽證 王郁琦:正面發展
在今日的立法院公聽會上,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表示,兩岸互設辦事處的協商持續穩定進行,他提到,辦事處承辦旅行證件業務的討論,已經有正面發展,人道探視權也爭取到新的突破。「有更進一步爭取大陸同意,如果發生人身自由受限…,過去是通知主管機關跟家屬,現在陸方原則上,已經同意也會通知大陸的辦事機構,等於說這是新的突破。」(中廣新聞網,6.19)

高孔廉:兩岸服貿協議 優於CEPA
兩岸兩會將在21日簽署服務貿易協議,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強調,協議中的開放項目,有83%高於或等於大陸與香港間CEPA的待遇,在金融開放項目部分的比率更超過90%。高孔廉說,在協議中,大陸對台灣開放電子商務文創、運輸、金融、醫療、電信、旅行社等項目;台灣對大陸開放,則有港埠建設、銀行、批發零售、住宿、服務、資訊軟體等,這些項目對台灣衝擊較小。(聯合報、中國時報 6.19.)

服貿協議受害業者 醞釀抗爭
民進黨昨邀集相關業者進行座談〔新聞稿〕,對於相關資訊不透明、未受到徵詢、兩岸市場開放不對等、配套措施闕如等問題,業者抨擊這是馬政府黑箱作業、為簽而簽,無法接受,醞釀採取進一步的抗爭行動。〔另外在今日上午的記者會上,民進黨團認為,兩岸服貿協議可能影響台灣470萬勞工,政府卻未提出即時評估報告、配套措施,應該暫緩簽署。〕(自由時報、中央社,6.19)


中國觀察

習近平:深入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人民日報頭版〕中共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18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對全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進行部署。習近平表示,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我們要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配合整風,除了近期的幾篇專文,黨媒也新設立群眾路線網加強宣導,再參見今日人民日報社論:始終保持與人民的血肉聯繫。〕(人民日報,6.19)

習近平總書記15篇講話系統闡述「中國夢」
習近平就任總書記以來,在中國國內及國際多個場合,結合不同工作內容就「中國夢」進行系統闡釋。人民網將習近平自2012年11月29日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到2013年6月11日觀神舟十號發射等多個場合對「中國夢」闡釋的15篇講話整合編發。(人民網,6.19)

李克強為什麽按兵不動?
盡管中國經濟放緩的局面沒有明顯的改觀跡象,但今年“兩會”以來李克強總理和中國的最高領導人並沒有就改變宏觀經濟政策發表任何公開的言論,這難免讓外界傾向於相信李克強在未來幾個月改變現有經濟政策的概率幾乎為零。有的經濟分析師甚至從李克強最近關於中國經濟改革的幾次講話中判斷,李克強能容忍的最低增長率已經從7.5%下降到了7%。(FT中文網,6.19)

中國官員升遷圖:從科員到省部級
據報導,幾天前,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受賄、濫用職權案開庭審理。事實上,從一個普通的科員一路晉升至類似劉志軍這樣的省部級官員的公務員已是鳳毛麟角,要經過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副廳、正廳、副部、正部,八級臺階。根據計算,從一個普通科員成長為一位正廳局級官員,大約需要25年。如果你不能在35歲升到正處,45歲升到正廳,那麼你的仕途很可能將從此止步。(財經網,6.16)

銀行業呼籲更多流動性 央行面臨兩難
據知情人士稱,中國的大型銀行正在向央行施壓,希望後者能釋放資金來緩解中國經濟當前所面臨的流動性異常短缺問題。這凸顯出政府在修復克服金融系統缺陷時所面臨的艱難抉擇:是要注入更多資金來幫助銀行,還是繼續抑制信貸的迅速擴張。(華爾街日報中文版,6.18)


中國與世界

歐巴馬專訪談及美國安局涉監控醜聞與中國駭客
美國總統歐巴馬接受公共電視「查理羅斯秀(Charlie Rose Show)」主持人專訪,談及近日因前國安局派遣員工斯諾登所揭露的情蒐醜聞及中國駭客議題。連結為訪談全文。(Charlie Rose Show, 6.17)

中日韓自貿區談判 難度加大
儘管中日韓自貿區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已在3月進行過首輪,但大陸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俞建華18日卻透露,後續談判的難度正在加大。其主要原因在於中日韓都必須妥善處理各自的敏感產業,避免自貿區形成後傷害了國內的產業。其次,隨著談判進程的推展,大量的新議題也不斷的浮現。包括環保、電子商務、知識產權、政府採購等議題,都增加了談判的難度和複雜度。(旺報 6.19.)

紐約大學事件凸顯中外合作辦學的風險
陳光誠言論所引發的爭議凸顯出﹐在中外學術機構合作日益增多之際﹐這些合作也面臨著政治敏感問題。這些外國學術機構中有許多來自美國﹐它們將中國視為學生和融資的關鍵來源地。其他在中國有合作的美國學校包括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杜克大學和喬治華盛頓大學。一些學校只是與中國學校進行一些有限的合作項目。但包括紐約大學在內的其他學校希望在中國建立更大的立足點。(華爾街日報中文版,6.19)

「以巴都願意用北京做今後交往的平臺」
18日,聯合國支援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會議在北京舉行,為期兩天。德國外交政策協會國際關係問題專家亞甯(Josef Janning)認為,中國希望借此機會改變在中東地區的政治地位。他認為「但最重要的是,中國在中東地區主要衝突問題上表現出關切。此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對北京的訪問,顯示出明顯的跡象,即以巴雙方都承認中國作為斡旋人的角色,他們雙方都願意利用北京作為今後交往的平臺。」(德國之聲 6.18.)

分析:中緬關系日漸疏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數十年裡,美國外交政策一直受到一個問題的困擾,那就是「誰丟掉了中國?」如今在北京,中國官員和中共要人感到困擾的問題是:「誰丟掉了緬甸?」短短兩年前,緬甸還是一個孤立的極權國家,是中國實質上的附庸國。現在,緬甸已敞開了國門,變革與改革的活力處處可見。(FT中文網 6.19.)


中國與台灣

歐習會後 美重申對台政策不變
駐美代表金溥聰17日表示,歐習會談後,美國向台灣簡報了相關情況,並表示美國立場沒有任何改變,包括繼續依據《台灣關係法》提供必要的防衛性武器給台灣。至於吳習會提出「一個中國架構」一事,金溥聰表示,他向美方清楚說明台灣的立場,「馬總統有關兩岸政策立場沒有任何改變,談到一中的時候,指的就是中華民國」。他說,美國很了解台灣立場,對「一個中國架構」等語並無特別關切。(中國時報 6.19.)

解放軍智庫 在京辦兩岸政軍研討
5天內,北京將舉辦兩場關於兩岸政治和軍事的大型會議。由台灣「兩岸統合學會」和大陸「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合辦的「北京會談」訂20日於北京舉辦;24日,同樣的合辦單位再於北京舉行「兩岸軍事安全築信研討會:止戈與立信」,台灣團的領軍人是前總統府國策顧問張京育。過去半年多來,解放軍總政旗下智庫「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十分積極和台灣黨政人士接觸。(旺報,6.19)

美眾院支持台灣出任國際民航組織觀察員
美國眾議院通過法案,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加入聯合國轄下的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眾議院18日以424票對零票一致通過議案,要求奧巴馬政府支持台灣出任該國際組織觀察員。(BBC中文網,6.18)

躲雙反 太陽能陸企來台設廠
歐盟對大陸太陽能「雙反」案已經發酵,大陸太陽能企業紛紛轉向其他市場建新廠。剛在台灣落戶的上海海優威電子總經理李民表示,在台灣製造產品並發貨給客戶,可避免「反傾銷」稅率徵收,還可就近供應日本太陽能市場。李民指出,在台灣建廠的各類成本未必特別貴,廠房租賃的價格不算特別高。就人工來說,管理層的薪水幾乎與上海持平。」【參見:台邀陸面板業 來台設研發中心。】(經濟日報、旺報 6.19.)

林濁水:城邦論與台灣主權
〔評論〕邦聯成員內政自主,就這點來說,他很鬆散;他最強力的,也是起碼的連結是軍事的同盟。無論是中國古代周朝天下,早期瑞士邦聯,德意志邦聯,美利堅邦聯都是成員在共同防禦需要組成的軍事同盟。既然如此,城邦論就必須處理軍事武力的問題。陳雲的中華邦聯,邦聯各成員除了如他說的必湏「行政獨立、財政獨立、司法獨立」和「外交方面,彼此釐定權限」外,卻是成員在放棄軍事自主的條件下組成的。(想想論壇 6.14.)

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20130618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6.18.


今日焦點: 中國城鎭化

China’s Great Uprooting - Moving 250 Million Into Cities(NYT 6.17)
中國正在推動一項全面計畫,要在幾十年內讓2億5000萬農民移入新建好的城鎮。這項大轉型可能啟動新一波成長,或造成幾個世代都無法擺脫的嚴重後遺症。這項改變如此迅速,潛在成本如此高昂,使某些人擔心,中國農村或許會再度成為激進社會變動的所在。〔報導摘要引自中央社〕(NYT 6.16)


中國觀察

共青團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17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王岐山、張高麗等党和國家領導人到會祝賀,劉雲山代表黨中央致祝詞。習近平等中共中央政治局7名常委全部出席。此一舉動凸顯「團派」勢力依然龐大,仍是「黨國機器」不可或缺的引擎。(人民日報、中央社 6.18)

人民日報一項調查表明 八項規定已深入人心
人民日報調查,結果顯示,八項規定內容已深入人心。在問到“是否瞭解八項規定”時,91%的網友和87%的基層幹部表示,對八項規定的具體內容“全部瞭解”或“瞭解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50%的網友和59%的基層幹部表示“還需進一步落實”,10%的網友和1%的基層幹部認為“正在反彈”。(人民日報6.18)

中國補貼模式面臨生產過剩危機
《金融時報》17日發表分析文章,在西方市場難敵廉價的中國貨物的時候,生產過剩正在對世界第二大經濟自身造成嚴重威脅。生產過剩的根源在於中國的工業政策依靠大量的政府補貼,使得整個行業一夜之間就冒了出來。(BBC中文網 6.17)

中國出台十條措施應對空氣污染
最近,中國國務院出台了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以回應近年來在北京和中國其他大城市不斷出現的濃重霧霾天氣。國務院還下令要求大型排汙工廠到2017年底將每元人民幣或是每單位的經濟產出所帶來的排放減少30%。但是如果經濟如預測的那樣,每年以7%或者以上的速度增長,污染整體減少的程度將十分保守。中國在廣東深圳啟動全國首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計劃,並計劃在2015年把碳排放交易向全國推廣。(NYT、BBC中文網6.17)

江蘇北京等多地勞教所轉型為強制戒毒所
根據法律規定,勞動教養和強制戒毒場所都由司法行政部門管理,各地勞教所和強制戒毒所也往往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在江蘇省,到今年5月底,其省內全部的勞教所都實現了工作職能向強制隔離戒毒的轉型。這樣的現象還出現在吉林、湖南等地。(香港新浪6.18)


中國與世界

斯諾登否認曾向中國提供情報
前國家安全局僱工斯諾登承認自己泄露了大量詳述美國對國內外目標進行監控的高度機密文件,並在17日表示,他沒有把任何機密材料交予中國政府。《環球時報》17日就此發表社評表示,香港特區政府若引渡史諾登回美國,將會失分,且會讓整個中國沒面子。(NYT 、旺報6.18)

〔評論〕何清漣:「斯諾登事件」的多重效應
斯諾登事件若在中國繼續討論下去,中國公眾可能會逐步發現,美國政府監控的目的是出於維護公共安全的需要,與北京的監控目的是為了中共政權完全不同。斯諾登的結局將由接下來的中美角力決定。只希望,斯諾登事件的餘波能夠將中國的討論從「美國民主是虛偽的」這種「動物莊園之歌」中拉拔出來,更真實深刻地認識民主憲政。(BBC中文網 6.17)

拉攏東歐V4 安倍制中再出招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利用前往英國參加G8高峰會議之便,提早前往東歐訪問華沙,並與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四個前共黨國家舉行元首峰會,以日本享有優勢的能源技術等合作方案拉攏東歐,暗中牽制中國。(自由時報 6.18)

傳朝鮮要中國承認其擁核地位遭拒
韓媒16日援引匿名消息人士表示,5月對中國進行訪問的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崔龍海在會見中國領導人時,表示希望中方承認朝鮮的擁核國地位,中方對此轉達了否定的立場。(文匯報 6.17)

陳光誠離開紐約大學說法各方各執一詞
與中國人權運動人士陳光誠關係密切的人表示,他現在處於相互矛盾的政治和經濟利益鬥爭的焦點。陳光誠16日指控自己即將離開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是中國當局向校方施壓所致。但紐約大學否認。(WSJ 6.18)


中國與台灣

民進黨兩岸設處民調 83%要求探視權
民進黨17日公布該黨所做的最新民調顯示,高達83.1%的民眾贊成辦事處必須具備司法探視權功能,僅11.6%的比例反對;78.3%的民眾贊成辦事處必須具備核發旅行文件的功能,15.3%的比例則不贊成。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表示,執政黨提的兩岸互設辦事處,既沒有探視權,也沒有核發旅行文件的功能;如果國民黨要強行通過一個沒有實質功能的辦事處,民進黨將會以最大的力量反對。(自由時報 6.18)

賴清德:一中化市場非台灣幸福之路
隨著馬政府與中國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日期的逼近,台灣內部的反彈聲浪也不斷湧現。台南市長賴清德17日抨擊,ECFA簽訂三年來,台灣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如今又在缺乏具體配套措施、也未向國會報告下作出決策,嚴重衝擊台灣就業市場,「一中化市場絕非帶向台灣幸福之路」。服貿協議內容將開放陸資投資台灣印刷業,台灣印刷業者17日表達強烈抗議,表示兩岸在印刷業競爭條件相當不公平,同時台灣市場已呈現「紅海」,對開放後果相當憂心。(自由時報、旺報 6.18)

林中森:與陳德銘將一見如故
海基會18日舉行兩岸兩會第九次會談行前記者會,將於20日啟程前往上海,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強調此次簽署服貿協議是互利雙贏,並沒有中國對我讓利的問題。副董事長高孔廉則指出,兩岸服貿協議整體而言,有83%的項目待遇高於或等於CEPA。(聯合晚報 6.18)

下一波陸資來台 擬採負面表列
經濟部官員17日表示,原本針對開放陸資來台採取正面表列的原則,將改為負面表列。換句話說,除非政策禁止,否則原則上都是開放,最快下半年實施。(聯合報 6.18)

中國:10年內全面開放兩岸天空
大陸民航局副局長夏興華17日參加兩岸民航座談時表示,因兩岸航空需求日益旺盛,十年內兩岸將全面開放天空,不限航班、航線、航空公司,並跨越台灣海峽直飛,節省飛時。(中國時報 6.18)

〔評論〕李蔚:對兩岸互設辦事機構條例立法前的最後呼籲(上)
由基層而中央,從鄉村到城市,與國民黨分進合擊,最終培養直屬的政治勢力。是中國併吞台灣的路線圖之一,它透過經濟收買,利用民主政治的遊戲規則,以致於在政治道德上難以被挑剔。目前缺少的是一個前進指揮所。而我認為海協會駐台辦事處,就是這個前進指揮所。〔參閱 對兩岸互設辦事機構條例立法前的最後呼籲(下)〕(想想論壇 6.15)

〔評論〕祝平一:鎖進中國的政治文化危機
所謂文化發展指的是一個地方的人,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磨利自己的視角,開拓自己的眼界來看世界。吳習會在文化層面上則是僅透過中國的鎖孔窺看自己和世界,無視台灣的中國文化因子在地的歷史和發展。當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只能透過別人的眼光看世界時,那的確是將自己鎖入迷失自我的文化和政治迷宮裡。(蘋果日報 6.17)

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20130617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6.17


今日焦點:

黎安友:中國對台以商逼政 逐漸成功
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15日在台北舉行黎安友「尋找安全感的中國」新書座談會,黎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月初與美國總統歐巴馬會面時,數度強調希望美中能建立「新型大國關係」,黎安友16日表示,他認為華盛頓了解中國的期望,但應該不會接受這個口號。對於中國近年來對台灣以商逼政,黎安友說,中國用外交孤立台灣,並使用經濟手段加深台灣對中國依賴,已經慢慢獲得成功。〔另參見吳介民教授針對本書中文版導讀。〕(自由時報6.17)

書評:Robert Farley, 依舊四面楚歌的中國?
對於黎、施新書之評論。(全球政治評論,2013年4月,第42期)


中國觀察

冷溶:黨的群眾路線的由來
〔人民日報有關群眾路線的第二篇長文〕回顧黨的群眾路線的由來,學習毛澤東同志關於群眾路線的重要論述,有兩點感受很深。一是它來之不易,絕不能丟掉。二是它意義重大,決定黨和國家事業的興衰 成敗。我們在各個歷史時期取得的勝利,從根本上說,靠的都是堅持了黨的群眾路線。現在,要完成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百年的任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還在於我們黨能不能繼續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能不能動員全體中國人民與我們一起奮鬥。這次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就是要達到這個目的。(人民日報6.17)

改作風,發展才有正能量
﹝人民日報頭版頭社論﹞當前,在經濟增長速度回落的情況下,對於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還有一些地方以“影響經濟”為藉口,等待觀望、消極敷衍。必須看到,轉變作風、厲行節約,決不是“吹吹風”或者“一陣風”,即便會在短期內影響到一些行業,也必將更深入、更持久地推進下去。各級領導幹部要思之深透、計之長遠,認真領會八項規定的重要意義,持之以恆地貫徹、堅定不移地執行,為發展積蓄更多正能量。(人民日報6.17)

王滬寧將淡出 中共權力核心圈再迎變局
外界目前普遍傳現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務副主任何毅亭將接任王滬寧。王滬寧也將調任正在籌建中的“國家安全委員會”。雖然僅是一個核心職位的調整,但很可能會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中共有關何毅亭的公開資料很少,是極少數副部級以上領導幹部卻找不到任何官方或民間簡歷的高官之一。習的固定陪同人員已經開始缺少了王滬寧的身影,另一位必隨行的中辦主任栗戰書依舊在列,另一位新任的中辦副主任丁薛祥也出現在電視鏡頭中。(多維新聞網6.15)

人民大學:今年經濟 前弱後穩
中國人民大學近日發布年中經濟觀察報告,認為大陸今年經濟呈現「前弱後穩」,今年上半年經濟情況為「非預期性下滑」,並下修全年經濟預期;地方政府投資是「雷聲大,雨點小」。經濟專家稱,走出經濟低迷必須加快具緊迫性的體制改革。(經濟日報,6.17)

農村大學生的坎坷求職路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國家實行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實際上是對國企的偏愛和對民企的擠壓,而中國每年新增就業的70%以上是由民營企業吸納的,民營經濟的萎縮,民營企業發展受到制約,毫無疑問,會使大學生就業受到影響。但中國公務員和國有企業工作人員選拔類考試中的「潛規則」卻不得不讓沒有背景的苦孩子們再一次失望。(紐約時報中文網,6.14)


中國與世界

鐘聲:棱鏡門“例外論”有礙國際關係轉型
“棱鏡門”再次暴露出當代國際關係中的一個老問題:擁有重大影響力的強國提出諸多準則,其中有不少是對人不對己的。路透社一針見血地指出:過去15年,整個世界已經發生變化,但美國的例外論在很大程度上卻一直沒有改變。如果某些強國捨棄不了例外論,不僅其道義感召力會下降,國際社會攜手應對共同挑戰的行動力也將受到影響。(人民日報6.17)

防釣島失控 中日增設空中機制
日本《產經新聞》13日報導,中國為了避免與日方在釣魚島周圍發生衝突,已向日本防衛省試探建立航空自衛隊與中國空軍之間聯絡機制的事宜。報導又稱,目前兩國已就海上自衛隊和中國海軍之間的海上聯絡機制達成了大致協議,當前正打算擴大聯絡機制的範圍。(旺報6.15)

美入侵香港電腦 成功率達75%
港媒14日引述美國中情局前雇員史諾登的話報導稱,美國入侵香港電腦的成功率達到75%。而在史諾登接連爆料後,美媒表示,美情報官員擔心他已變節投奔中國;美議員也質疑,他與中國是否存在不可告人的合作關係。英國政府則下發通知,要求全球航空公司,不要讓史諾登搭往英國的班機。(旺報6.15)

調戰略 中或與韓簽防衛條約
韓國媒體報導,大陸將北韓由「血盟」轉為「包袱」的論調正在擴散,軍方一部分人甚至主張修改《中朝友好互助條約》,和南北韓分別簽訂同等防衛條約。另一方面,從而拉攏韓國,在安全方面可大幅削弱韓美日安全合作。但中國內部的這種想法很難在短期內成氣候。一旦韓國與中國簽訂軍事條約,那麼就必須修改韓美安全同盟條約,而目前美國和韓國政府都不願如此。(旺報6.15)

結束紐大生涯 陳光誠控陸施壓
中國大陸維權人士陳光誠指控大陸「無情」施壓,導致紐約大學結束他的學術研究,他也對美國學術自由表示憂心。(中央社,6.17)


中國與台灣

俞正聲出席海峽論壇 強調反"台獨"促兩岸共建美好家園
第五屆海峽論壇大會16日在廈門舉行,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致辭表示,兩岸關係之所以能夠開啟和平發展的嶄新局面,關鍵在於兩岸雙方建立並鞏固了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保持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俞正聲表示,即使是那些曾經支持過、追隨過、從事過“台獨”的人,只要他們有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的意願,我們也歡迎他們來大陸走走看看,歡迎他們加入到兩岸交流合作的行列中來。(人民網6.16)

中國推出31項對台惠民措施
海峽論壇發布了31項對台惠民新政策措施。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在會上宣佈了其中6項:1.增加11個省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換發、補發5年有效臺胞證。第二,增加向臺灣開放10類(項)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第三,最高人民法院將就認可和執行臺灣地區鄉鎮市調解委員會出具的民事調解書作出司法解釋。第四,增設11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第五,設立首批10個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基地。第六,福建省設立國家海峽版權交易中心和海峽國家數位出版產業基地,同意福建開展“加強國產網路遊戲屬地管理試點工作”。〔其他消息可見人民網專題。〕(人民網6.16)

民進黨20日華山論劍 聚焦中國
民進黨20日將舉辦首次聚焦在中國議題的「華山會議」,由黨主席蘇貞昌主持,主題「台灣對中政策核心價值與願景」;第2場7月4日下午,題目「對中民主化的策略」,第3場在7月25日「如何處理九二共識」。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13日指出,「參與」 和「聚焦」是會議兩大主軸,採取閉門會議目的在營造「暢所欲言」的氣氛。(旺報6.14)

海基會登陸中國 鎖定京滬粵
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陸委會14日表示,我方提出海基會第一階段開設地點為北京、上海及廣州;大陸海協會則提出在台北選址。在業務部份,雙方對於經貿、文化、教育、社會交流及急難救助等業務功能方面已有共識,特別是就便利人員往來兩岸,提供辦理旅行證件之服務與諮詢功能進一步交換意見。雙方也同意在通報及人道探視,除依據既有協議通知家屬、通報對方主管機關外,兩會互設機構亦將即時相互告知。(工商時報6.15)

北京會談 許信良將倡「中國議會」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研所、國台辦與兩岸統合學會主辦的「北京會談」,20日將於北京舉行。民進黨有多位人士應邀出席,包括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中執委洪智坤等人。許信良還預告,屆時他將倡議「中國議會」主張。洪智坤表示,在研討會上,他將主張中共無法以「民族主義」強化台灣人的兩岸認同。他認為,唯有拉近彼此的價值觀,兩岸才有進行政治終局安排的可能。(自由時報6.17)

金控董事會 布大陸人脈
國內金控董事會新添大陸味,國泰金14日股東會改選董監,前大陸政協委員、曾傳出打算入股中信金的郭炎,以及前大陸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仲躋偉,都名列國泰金董事。富邦金則是請來具有陸籍身分,曾任平安集團總經理的張子欣擔任獨董。(工商時報 6.15)

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

中國因素在香港



2013.6.14


編按:本文為民進黨中國事務部日前舉辦的「中國因素在香港」座談會之會議記錄。



民主進步黨6月7日舉行「關懷香港系列:中國因素在香港」座談會,由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主持,會中邀請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社會系教授孔誥烽擔任引言人,資深時事評論員林保華、荷蘭萊頓大學區域研究中心博士候選人陳奕齊、資深媒體人李志德等人擔任與談人,就中、港經濟整合下的香港本土意識,及香港中聯辦對兩岸互設辦事處的啟示等議題,進行深入的探討。

主持人洪財隆一開始即點出,在香港正徘徊在普世價值、愛國主義及本土意識的三叉口時,台灣關懷此時的香港,最重要的理由,即是從價值聯盟的角度,共同捍衛所珍視的民主與人權。同時,香港做為第一個人民幣離岸中心、香港與中國透過CEPA所構築起的經濟整合架構,在相關議題上,香港經驗提供我們獨一無二的借鏡。



香港民主運動的中國結

孔誥烽教授表示,香港原有獨立城邦的格局,但七零年代香港開始走產業升級道路,從那時起香港與中國經濟開始勾連在一起,香港從此擺脫不了中共從經濟到政治、社會的全方位滲透。

中共對於反對力量有一套慣用的治理手法。中共對香港事務原本大體上還能保持低調,但自從二零零三年香港人為抗議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立法而在「回歸」紀念日當日舉行了大規模的遊行之後,中共的干預反而越來越深。七一大遊行後,中共一開始先妥協,但隨即展開政治收緊,經濟方面以CEPA、陸客自由行……等給予讓利,對於學界和各級公務員也加緊進行統戰工作。

觀察最近最具爭議的香港普選問題。從二零零七年區議會選舉中可發現,中共對組織戰的操作已十分深入細膩。關心香港人士一直擔心移民審批權握在中共手中,中共是否是藉由一日一百五十人的新移民培養投票部隊。過去,這樣的憂慮皆被視為是恐懼政治、排斥新移民,但最近已有中共內部人士證實,新移民中確實有很高比例的人有任務在身。

針對香港今年六四紀念活動中出現的本土化爭議,孔誥烽直接點出支聯會等傳統民主派人士心中的「中國結」。香港民主派人士向來主張香港民運是中國民運的前線,香港有民主,大陸才有民主,「但是大陸沒有民主,香港怎麼會有民主呢?」他認為這是一種套套邏輯,其衍生的「等中國大陸民主了,香港也自然民主了。」的消極心態。民主派人士隱含的想法是一國兩制只是臨時的一個階段,他們最後要的仍是民主的一國一制。



本土意識的下一站,港獨?

曾長居香港的林保華分享他自己的香港經歷。九七香港主權移交前,他在信報工作,親自見證當時的香港社會可說根本沒有港獨思潮,頂多是大香港主義。九零年代積極參加香港的抗日運動、包括保釣運動的林保華後來轉為支持港獨,他說:「中國對香港的鴨霸態度即使老一輩都受不了。」這幾年也紛紛有人轉為支持本土化。

過去的香港民主派大中華意識很強,和民進黨總是保持距離。但是在二零一二年的台灣總統大選中,林保華卻觀察到,香港新一代的社運領袖和民主派人士大量出現在民進黨的場子中,「因為他們認為民進黨是向上走的政黨,國民黨是向下沉淪的政黨。」針對香港目前的本土運動,儘管過於偏激,但他仍對於本土運動領導人物陳雲的貢獻予以肯定,因為「如果沒有他們這一類的人,本土意識就不會成長了。」

林保華認為,龍獅旗重現街頭,象徵著港人對英國殖民主義的懷念。在英國治下,香港享有自由、法治、繁榮與人權,但回歸中國之後,這一切卻快速流失。如果中國不好好處理香港的問題,本土意識很有可能走向港獨。



從獨立城邦到明珠殞落

和香港有著特殊情緣的陳奕齊曾莫名被列入黑名單中,多年無法入境香港,對於中共對「台獨與港獨合流」的恐懼有切身經歷。曾為香港社運團體工作過的他也證實,過去的香港民主派從不談論港獨,對於台獨頂多能夠同情地理解,支持的人是找不到的。

然而主權移交後的香港,經歷了太多的變化。從香港人對港星張國榮逝世時的沉痛悼念,他了解到,香港人悼念的或許不只是張國榮,而是張國榮所象徵的那個逝去的時代,那個一路從臭港變身為東方明珠的香港的再度殞落。

他因此質疑,當香港因為中港邊界融合而開始出現激進的本土化聲浪時,台灣的政黨反而要去關心中國民主、人權,要走上與中國靠攏的道路嗎?他也擔心,連英國柴契爾在跟鄧小平談判九七移交後,都在人民大會堂前摔了一跤,「台灣真的有辦法去跟人家政治談判嗎?」。「獨裁的中國併吞民主的台灣跟民主的中國併吞民主的台灣,哪一個會比較受國際輿論支持?」

他也認為推動「陽光兩岸政策」,了解兩岸目前經濟依賴關係,政界、產業界與中國的利益關係、權貴經濟交流及運作,才是台灣的當務之急。



台灣是否會出現另一個「中聯辦」?

資深媒體人李志德則以中共對待香港的手段很可能應用在台灣為前提,從中聯辦在香港的運作談兩岸互設辦事處議題。他觀察到中聯辦在香港區議會、立法會及特首選舉接連打了幾場勝仗。港澳地方重視宗親、社團,中聯辦很早就透過豐沛的金脈滲透這些社團,並掌握其社籍資料。在多次選舉中透過前面提到的新移民和掌握在手中的幽靈人口為代理人,甚至自己培養出的候選人取得勝選。對照台灣,香港有宗親、社團,台灣有農、漁、水利會,透過特定政治人物,甚至可深入滲透村落宮廟。若國台辦在台設處,中國強大情蒐能力配合一個可操控的媒體,是否可能決定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

他觀察到台灣這兩年有許多新興的社團,領導人是退下的民代。從香港的經驗,他因此提出幾個他自稱「杞人憂天」的質疑:在台灣有沒有中共的地下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有沒有中共直接指揮運作的代理人?未來兩岸如果互設辦事處,中國的辦事處在這些事情上是否會有更積極的角色?

因此在思考兩岸互設辦事處議題時,他認為我們不應棄守第一關,在立院協商前,我們必須先問,兩岸互設辦事處是一件可以協商的事情嗎?我們應該先決定的是,台灣到底要不要一個中聯辦?

洪主任在結語中回應了陳奕齊的質疑。他認為從大的戰略性的角度來思考,如果對岸的價值體系是和台灣比較相似的,台灣會比較安全。因此關切中國民主、人權並不是與中國靠攏,而是守護台灣安全的一種策略。

孔教授則再次提醒關心兩岸互設辦事處進展的人,中聯辦對香港輿論的操控不僅是收買媒體,而是深入到作家和專欄作者中間進行收買。他舉例,在香港五區變相公投前,幾乎沒有專欄作家探討相關議題。中聯辦會低調地建立其統戰網絡,一旦有人對於中國因素的影響提出質疑,就會被貼上恐懼政治、排斥移民、違反普世價值的標籤,在媒體上進行圍剿。但等到中聯辦布置好一切時,想要掙脫其控制,就為時已晚了。



參考文章:

1. 孔誥烽,香港民主運動的香港結與中國結,台灣新社會智庫,2013.1.7。

2. 李志德,寧可杞人憂天,也不要一語成讖,臉書網誌,2013.6.13。

3. 陳慧萍,林保華:中聯辦有如太上皇,自由時報,2013.6.13。



20130614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6.14



今日焦點:吳習會

呼應一中 國民黨提七主張
「吳習會」昨登場,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以黨的名義向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提出「七項主張」﹝新聞稿1新聞稿2﹞,呼應「一中原則」,重申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七項主張」包括堅持「九二共識」與「反對台獨」的政治互信基礎、強化兩岸經濟關係與經濟整合、希望有意義參與國際活動、積極促成兩岸互設辦事處、推動教育協議、早日簽署換匯協議、增強民族認同與祖先無從選擇。(聯合報、中國國民黨官網,6.13)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
習近平13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吳伯雄和他率領的中國國民黨訪問團,提出四點意見:1. 堅持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把握兩岸關係大局;2. 堅持在認清歷史發展趨勢中把握兩岸關係前途;3. 堅持增進互信、良性互動、求同存異、務實進取;4. 堅持穩步推進兩岸關係全面發展。(新華網,6.13)

民進黨:國民黨心中已沒中華民國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質疑,吳習會事前未獲政府授權,事後國人對於國共密室會談又無法監督,對於馬政府不斷將兩岸事務談判「國共化」,先由吳習會定調,次由海基、海協兩會協商,最後再由政府背書等破壞政府體制與程序的作為,已嚴重侵蝕台灣的民主基石,民進黨強烈反對此一不正常的兩岸互動模式。(自由時報,6.14)

陸委會:一個中華民國 兩個地區
陸委會表示﹝新聞稿﹞,政府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以務實定位兩岸關係。此外,民進黨前中國事務部主任董立文則表示,江澤民上任六年後提出「江八點」,胡錦濤三年後提「胡六點」,習近平上任半年就提出「習四點」,是最快提出對台政策的總書記,顯示習對台政策已胸有成竹。(聯合報、陸委會官網,6.14)


中國觀察

中國大學教育的“圍城”
〔評論〕近日中國政府出臺《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為“鼓勵青年教師們建立起對中國發展道路更堅定的信心,讓愛國主義在高校裡進一步發揚光大。”可以看出,這是中國當局的一種“防範措施”。…中國一方面越來越成為世界舞臺的中心,越來越跟國際社會融合;另一方面,卻總在試圖建立一層安全保護膜,就像“圍城”一樣保護中國大學生,防止他們受到西方思維方式的影響。為了有效地開展這樣的工作,他們專門對大學青年教師進行思想教育,目的是把他們培養成“思想工程師”。(金融時報中文網,6.13)

中國模式:引進技術不引進自由
〔新書《中國的工業間諜活動》(Chinese Industrial Espionage)的介紹〕作者指出:中國似乎認為,它能夠引進或竊取外國技術,然後去掉它們的政治或社會內容。儘管迄今為止,他們成功地為促進經濟發展引進資訊和通信技術,而沒有威脅到政權穩定,但每一波新的顛覆性科技都會對現政府構成危險的挑戰。在戰略層面上,現政權相信,它能夠按照所謂的‘天安門妥協’,分割經濟自由化和政治自由化,即人民放棄對自由的訴求,以換取持續富裕,這也反映出其對正在發生的結構性巨變只有浮淺的瞭解。(紐約時報中文網,6.14)

唯物史觀與黨的群眾路線
〔整風將至?人民日報今日一篇關於群眾路線的長文〕唯物史觀關於執政黨的執政實踐只能由人民群眾評判的觀點,要求黨員幹部必須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切實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深刻認識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主體,是人民群眾成就了我們黨的偉大事業,必須把自覺服務人民群眾作為基本政治要求;深刻認識人民群眾的力量最強大,對人民群眾必須心懷敬畏,經常用人民群眾這面鏡子對照檢查自己,做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中國青年報藉毛之口:毛澤東憤怒反貪:不打倒老虎 我們共產黨就會垮。〕(人民日報、新華網,6.14)

“中國夢”與民主政治道路的選擇
〔黨刊紅旗文稿推薦〕在一些人看來,“中國夢”就是“憲政夢”:憲政就代表了中國的未來,憲政的方向就是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方向,憲政民主是最高的國家利益。在當前的輿論話語中,“憲政夢”也可能表達了一些立言者對於美好政治的憧憬。但是,憧憬是一回事,實踐過程是另一回事。“中國夢”顯然不是“憲政”一詞可以概括的,不是“憲政夢”可以指代的。(求是,6.13)

達賴喇嘛:藏人自焚絲毫不影響北京政策
自2009年以來,已有至少117名藏人自焚抗議北京對西藏的高壓政策,其中絕大多數身亡。流亡藏人精神領袖達賴喇嘛13日說,藏人自焚事件對北京政府的西藏政策未能產生絲毫影響。(BBC中文網,6.13)


中國與世界

警惕制造“新冷戰”圖謀——揭開安倍政權“價值觀外交”虛偽面紗(下)
〔新華網頭條,人民日報鐘聲評論〕日本執政階層有一種頑固的戰略惰性。冷戰已經結束20多年,一些日本人仍企圖在國際上拉起意識形態小圈子,借以維護自己在冷戰時期攫取的巨大既得利益。〔參見上篇:安倍政權在歷史問題上所表現出的對戰前軍國主義價值的向往與依戀,與其在國際上高調奢談“共同價值”形成鮮明反差,呈現出典型的“人格分裂”。〕(新華網,6.13-14)

斯諾登提供中港電腦受美國攻擊記錄
《南華早報》記者星期三採訪了藏身香港的斯諾登,期間斯諾登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從2009年以來對中國以及香港兩地多個機構以及私人的電腦進行了黑客攻擊。文件中包括的有限樣本信息還顯示美國針對香港電腦的黑客攻擊行動成功率達到75%。【FT社評:不應忽視中國網路攻擊威脅】(BBC中文網、FT中文網,6.14)

傅瑩:中國無法坐視國家利益受威脅
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在華盛頓表示,在有關領土爭端的問題上,中國不會坐視其國家利益受到威脅。中國歡迎美國在亞洲地區發揮建設性的作用,兩國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可以從亞太做起。(美國之音,6.14)

中國異見人士陳光誠將離開紐約大學
紐約大學負責人表示,陳光誠離開該校與該校和中國政府官員達成開設上海分校的協議無關。今年9月,上海紐約大學首批本科生將入學。紐約大學發言人John Beckman說,中國政府是在2012年5月陳光誠作為訪問學者抵達紐約大學之後批准其籌建上海分校的。(華爾街日報中文網,6.14)

歐巴馬安倍電話討論習奧會內容
安倍晉三13日與歐巴馬通電話,討論上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期間與歐巴馬會談的內容。日美達成在釣魚台中日糾紛問題上,維持東海安定的重要性共識,並確認了努力謀求中日對話的重要性。(BBC中文網,6.13)


中國與台灣

新世紀的新夥伴:如何強化台美關係
〔蘇主席在Brookings演講全文,官網介紹〕今天,我願意利用這個機會,向各位說明民進黨對幾個重大問題的思考,包括如何確保台灣民主的深化?如何管理兩岸關係?以及如何強化台美關係?我提出三個「R」-責任(Responsibility),和解(Reconciliation)以及再平衡(Rebalance)來進一步闡述我對這三項課題的想法。(民進黨新聞稿,6.13)

海峽論壇抖開惠台“大禮包”
自2009年以來,海峽論壇已舉辦4屆。即將於本週末舉行的第五屆海峽論壇,照例將抬出新的惠台措施。以“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為主題的論壇,發佈一項項利好兩岸的政策措施,得到越來越多兩岸基層民眾的認同,品牌效應日益凸顯。作為論壇主辦地福建,更是著力先行先試,率先突破,促進閩台交流合作向更廣範圍、更大規模、更高層次邁進。(人民日報海外版,6.14)

兩岸司法互助 中國詐騙贓款匯還台灣被害人
台灣刑事局三年前和中國浙江公安合作,兩岸同步逮捕藏身在杭州的台灣電信詐騙集團分子34人,在中國查扣約1100餘萬元新台幣贓款。中國6 月7日,依兩岸司法互助協議規定,將贓款匯還給17名台灣被害人,這是中國首度將贓款匯回我方,但是每人只能拿回被騙金額一成左右。(聯合報6.14.)

王郁琦:服貿協議助台區域整合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表示,服務貿易協議有兩大特點,一是服貿協議是雙方根據ECFA及WTO服務貿易總協定完成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議」,將有助於台灣和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進程。【鄭立中今來台磋商服務貿易協議】(中央社、自由時報,6.14)

兩岸服貿協議 21日上海簽署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敲定21日在上海、由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及中國海協會長陳德銘完成簽署。江宜樺13日表示,兩岸兩會第9次會談(林陳會)簽訂服務貿易協議,等同於政府完成了ECFA的多項後續協議簽署;接下來,台灣和紐西蘭及新加坡的經濟合作協議,相信很快在未來幾個月能完成。(工商時報,6.14)

20130613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6.13


今日焦點:兩岸互設辦與吳習會

吳習會今登場 馬緊抓兩岸政策「話語權」
吳伯雄12日抵達北京,今天下午將與習近平見面,這是習近平上任後,兩岸執政黨高層首次會面。雙方將就下一階段兩岸關係發展重大問題交換意見,會後公布成果。馬英九緊抓兩岸政策話語權,「吳習會」從指定出席團員、篩選入府接見名單、到傳遞訊息內容,全都一手主導。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隨行。(聯合報,6.13)

陸委會:依憲法確立兩岸定位
陸委會12日針對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發布新聞稿表示,中華民國為主權獨立國家,政府依據憲法確立兩岸關係定位,並未附和大陸的「一中原則」。兩岸關係已具體實踐「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務實精神。同時,在國內共識未形成之前,更不可能與對岸進行任何有關兩岸定位的政治協商。(陸委會官網,6.12)

國共平臺再引島內新期待
這次“習吳會”沒有按慣例放到今年8月底才舉行的年度“國共論壇”期間,而是專門為雙方會晤而設。當中可能有一定的特殊含意,或許包括討論如何對待所謂的“廣義政治對話”。馬英九近日有言,有關兩岸政治協商早就已經展開。若從“廣義政治對話”來考量,這種表態或許意味著當局的兩岸政策正在“悄悄調整”。但能否促使其成為既成事實,就看國共雙方能否因勢利導地將馬英九所形容的“廣義政治對話”,引導並延擴為實質性的“狹義政治對話”。(人民日報,6.12)

吳釗燮:兩岸設處政院版淪一國兩區
兩岸正就互設辦事處協商進入最後階段,民進黨認為馬政府急著通過立法企圖空白授權,已經決議反對行政院版。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指出,民進黨擔心行政院的版本,是「一國兩區」的設計,民進黨絕對無法接受香港模式,堅持兩岸互設辦事處應有領事探視權等功能。民進黨、台聯版皆明定「主權維護條款」,嚴格要求不得損及國家主權及尊嚴,政院版則無相關內容。台聯黨主席黃昆輝更抨擊,兩岸相互設處後,中國在台辦事處將成為北京對台統戰的「前進指揮所」,是北京從內部瓦解台灣最重要的一步。(自由時報,6.13)

賴中強:兩岸互設辦貿然通過修法 將失談判籌碼
兩岸互設辦事處功能為何,官方至今說不清,兩岸協議監督聯盟召集人賴中強警告,中國政府在修法前就不願承諾給予實質功能,倘若立法院貿然通過修法,不僅讓我駐中國辦事處毫無意義,也讓馬政府輸掉政治談判的重要籌碼。他表示,在中方點頭之前,立法院也不應該先賦予兩岸互設辦事處任何法源依據。(自由時報,6.13)

林保華:中聯辦有如太上皇
資深評論家林保華表示,不管是香港中聯辦還是前身新華分社,門口都「少掛一塊牌子」,即「中共港澳工作委員會」;新華分社長和中聯辦主任身分等同於黨委書記,負責發展地下黨組織,在香港「以黨領政」,地位如港府「太上皇」。香港基層組織都已被中聯辦控制;海協會一旦來台設處駐點,目前由國民黨掌控的農田水利會,未來恐怕都會盡入共產黨手中,屆時台灣政治資源將徹底被中國掏空。(自由時報,6.13)

賴怡忠:吳習會取代連胡會嗎?
〔評論〕種種跡象也顯示中方有意在歐習會的戰果上,展開吳習會以鋪陳對台操作,因此不能排除2013吳習會可能成為台海兩岸以民間為名,進行高層政治對話之實的高層峰會,且其重要性會如2005連胡會的地位,使吳習會成為習近平時代取代連胡會,展現習個人對台戰略的起始會議。(蘋果日報,6.13)


中國觀察

神舟十號今天將與天宮一號對接
中國「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在11日順利升空並進入預定軌道。預計今日中午將與「天宮一號」首次對接。(BBC中文網,6.13)

中國地方政府掀起新一輪大項目熱潮
雖然中央政府對使用刺激措施來提振經濟依然持謹慎態度,但各級地方政府卻在積極上馬大項目,從而加劇了外界對於此類投資大量浪費資本並造成債務規模膨脹的擔憂。目前並不清楚這些包括高速公路、地鐵在內的各種項目最終將如何獲得融資。但地方政府對大投入大項目如此熱衷,這也表明中央政府想要實現中國經濟再平衡、降低對於大型投資計劃依賴度的目標並非易事。(華爾街日報中文網6.12)

鬍鬚、面紗與維漢矛盾(二)
烏魯木齊“七五”事件後,新疆一些城市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宣傳標語,鼓勵婦女揭掉面紗,摘下頭巾。一些公共場所也赫然出現禁止帶面紗婦女入內的告示。“公民力量”發起人楊建利批評新疆在這方面的動作時說,當局對宗教的態度不在於宗教本身,而是出於防範分裂所採取的措施。(美國之音中文網,6.13)

新一輪改革的突破口
人民日報理論版〕為了選好新一輪改革的突破口或重點任務,明確選擇的內在邏輯,有必要回顧一下30多年來在前4輪改革中是怎樣確定突破口或重點任務的。前4輪改革是以4個直接與經濟體制改革有關的三中全會為標誌的。總起來看,其突破口或重點任務的確定均基於對社會基本矛盾的認識和對改革所處階段的把握。當前的第5輪改革,應以加強法律制度建設為突破口或重點任務。(人民日報,6.13)


中國與世界

釣島列中利益 習請歐別插手
日本共同社以獨家報導稱,美中兩國並未公布,習近平當著歐巴馬的面,表達中方對釣魚台問題的態度。一位美中關係消息人士透露,甫於上周末結束的「歐習會」,習近平曾向歐巴馬表達,「釣魚島(台)列嶼是中國固有領土,事關中國核心利益」的立場。但日方消息則否認有這段發言。而為了保衛離島,日本則擬組建「離島奪還部隊」。(旺報,6.13)

信威通信 將赴拉美闢運河
尼加拉瓜議會10日批准了一項議案,由一家香港中資企業HKND集團投資開闢連接太平洋與加勒比海的運河,並獲得至少50年的經營權。該議案將在今(13)日進行最後表決。HKND集團,其董事長是北京信威通信產業集團董事長王靖,信威通信長期以來從事無線通訊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在已曝光的資訊中都從未涉及基建工程,為什麼會在去年突然轉移業務重點,到尼加拉瓜開發大運河,而且短時間之內就與官方達成共識。信威被認為是中國央企大唐集團的子公司。(經濟日報,6.13)

打破“意識形態不同必衝突”迷思
〔人民日報海外版望海樓:〕中美在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的過程中,當然需要克服雙方在戰略文化、意識形態等方面差異引發的摩擦,但也要同時認識到不同的文化、傳統及思維方式對於中美和平地進行戰略博弈的重要意義。在雙方實力不斷接近的情況下,任何試圖以自我標準改變對方利益取向或行事方式的嘗試不僅將於事無補,還有使我們重蹈近代歐洲以及冷戰全面對抗覆轍的可能。(人民日報海外版,6.13)

光伏、鋼鐵、葡萄酒 中歐更大貿易戰或在後
有消息稱,歐盟打算就中國對特種鋼管徵收高額關稅向WTO提起訴訟。此舉將使得歐盟加入去年12月日本針對中國鋼管稅的相關訴訟。有專家表示,這意味著中歐貿易衝突的升級後,雙方意在開闢新的“戰場”。(國際金融報,6.13)

爆料者斯諾登落腳香港或面臨引渡
他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表示,美國的監控項目從2009年開始侵入香港和中國大陸的數百台電腦,「我們侵入網路中樞——主要是大型網路路由器”」。他計畫留在香港,抵制引渡。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週二在紐約進行正式訪問時表示,香港政府不會談論斯諾登的案件。(紐約時報中文版,6.13)


中國與台灣

蘇:民進黨再執政 要讓美有信心
〔預告:今晚9:30蘇主席將在Brookings演講〕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美東11日晚從休士頓抵達華府,他表示,美國是台灣最重要的夥伴,他此次訪美是希望讓華府政學界領袖了解台灣現狀及民進黨理念,並回答美國人關心的問題,民進黨再執政要怎麼做,一定要讓美國人有信心。(自由時報,6.13)

ECFA貨貿協商 我提以利換利
在ECFA貨品貿易協商中,我方一直力爭石化、面板、綜合切削工具機與汽車整車降至零關稅,但踢到鐵板。據悉,為使ECFA貨貿談判有所突破,我方將回應陸方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的要求,對於現行近2,000項禁止自大陸進口貨品,以及相關非關稅障礙,將在ECFA貨貿談判桌上一併檢討,評估開放。這意味我方在ECFA貨貿協商中,將做出相當程度的開放承諾,以換取陸方承諾四大產業在一定期程內降至零關稅。(經濟日報,6.13)

張盛和:兩岸租稅協議快簽了
財政部長張盛和10日與媒體茶敘時表示,兩岸已有共識,大陸可望將台商的課稅權劃給台灣,讓台商獲得輕稅保障。對於所得稅法43之3與之4修正案,即俗稱「反避稅條款」,未能在立院上會期完成三讀,他表示反避稅不是只有壞處,而是外界不了解它的好處,將來兩岸簽妥租稅協議,台商在台灣繳稅,在大陸就不會被雙重課稅,有利於台商。〔另見經濟日報彙整。〕(工商時報6.11、經濟日報6.13)

USCC:台灣國防弱化 可能引誘中國動武
美中經濟暨安全檢查委員會(USCC)11日報告指出,台灣的軍事準備每下愈況,台北可能會加強和華府的政治聯結,以取得更多的美國武器和軍事援助。此外,台灣維持有效嚇阻的能力在弱化,可能提供誘因讓北京對兩岸關係採取更冒進的方式,包括「以軍事力量施壓台北進入政治談判以達成政治目標」。(自由時報,6.13)

服貿低標開放 市場利基有限
據悉,兩岸服貿市場開放承諾,不僅淪為「特區化」,開放幅度連WTO市場開放程度的一半都不到,經貿官員坦言,考量國內市場衝擊,服貿開放屬「低標準」程度。但這種小規模市場開放,在《兩岸服貿協議》簽署前夕,也出現利基有限的質疑。目前服貿協議重點開放項目仍限於福建海西經濟區規畫,反映大陸政府不脫「海西化」思維,但2年談判還是回到大陸的海西思維,也顯見服貿協議沒有突破。(旺報,6.12)

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20130611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6.11


今日焦點

十五年完成戶籍改革
〔專題〕財新網提出一個城鎮化初步構想的路線圖與時間表。這個戶改方案提出的步驟與目標是:從2015年開始,大概用15年的時間,解決流動人口的問題;15年後,所有的國民在國內可以自由遷移,國內沒有分等級的戶籍制度。具體的做法是:所有大中小城鎮,首先向外地大學畢業生開放當地戶籍登記;然後,向有熟練技術、又有穩定就業的農民工開放,再逐步有序地向其他民工開放,最終使所有的流動人口“市民化”,可以舉家永久性遷移。(財新網,6.9)


中國觀察

神舟十號今日發射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10日在新聞發佈會上宣佈,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定於11日17時38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男太空人聶海勝、張曉光和女太空人王亞平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10日下午,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十火箭已開始加注推進劑。〔參見新華網專題:神十已發射成功。〕(人民日報頭版頭、新華網,6.11)

《天安門屠殺》作者杜斌遭密捕 親屬未獲官方通知
在香港出版新書《天安門屠殺》的中國作者、前紐約時報合同攝影師杜斌在六四敏感期失蹤10天后,警方留在他北京家中的傳喚證和檢查證被人發現並傳到網上,但是杜斌的家人至今仍未收到關於他的任何官方通知。此前有消息稱,杜斌被控涉嫌印刷非法出版物,遭刑事拘留,關押在北京豐台看守所。(美國之音中文網6.10)

人權機構:中國對反貪活動鎮壓升級
人權觀察和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等多家機構在10日聯合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今年3月下旬到5月下旬之間,十幾位反貪腐維權人士在北京和江西被當局拘捕,在被捕的15人當中,已經有10人遭到正式逮捕;這表示他們很可能將被起訴和定罪。聲明說,這15人是以“非法集會”、“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擾亂社會秩序”和“敲詐勒索”等罪名被捕的。(美國之音中文網,6.10)

國資委發動媒體攻勢反擊國企改革?
國資委已經在積極地發動一場媒體攻勢,來讚美它作為國有企業看管人所做的工作。它在這場攻勢中承認改革近在眼前,但同時也跟老百姓和中共領導層說,國資委監管國企10年,也取得了一些實實在在的成就。(華爾街日報中文版,6.10)

審計署: 17省會城市土地出讓收入資不抵債
繼2011年公布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普查”情況後,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審計署又對36個地方政府本級2011年以來政府性債務情況進行了“抽查”,並於10日公布審計結果。審計發現,截至2012年底,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餘額為38475.81億元,比2010年增加4409.81億元,2年來增長了12.94%。(新京報,6.11)

中國即將失去“世界工廠”這一稱號?
上週末,中國發佈了5月份出口數據,同比微增1%,不僅低於預期,也遠低於4月份14.7%的同比增幅。不久前,偽裝成出口的熱錢流動受到打壓後,大多數預測數字已被調低。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信貸似乎也在收緊。衡量信貸的最廣泛指標社會融資規模5月份為1.19兆人民幣,較4月份減少約1/3。再考慮到近期疲弱的製造業數據,中國的經濟增速看上去將在第二季度進一步放緩。(華爾街日報中文版,6.11)


中國與世界

CIA洩密者藏身香港
近日大爆美國政府全面監控國民通訊的前CIA人員、國防承包商僱員斯諾登(Edward Snowden)正藏身香港,聲言揭露監控黑幕是為了「捍衛全球人民基本自由」,來香港是因為相信「香港支持言論自由及政治異見人士的權利」,特區政府會「反抗美國的支配」。美國眾議院國土安全小組主席彼得.金(Peter King)要求把他引渡回國受審,但今次事件涉及敏感政治問題,隨時上升至外交層面,考驗中美關係。〔明報也評論,港府如何處理斯諾登,會成為檢驗高度自治甚至一國兩制的試金石。BBC中文網報導,斯諾登現在去向不明。〕(明報、BBC中文網,6.11)

美國監控項目洩密者命運或取決於北京
香港與美國存在引渡協議,但是其中包含一個重要的限定條件。中國政府在協議中加入了一個條款,即如果引渡請求影響了中國政府國防、外交或核心的公共利益或政策,中國中央政府有權否決引渡請求。這似乎使北京有了使任何引渡請求不受香港控制的機會。(華爾街日報中文版,6.10)

Inside the NSA's Ultra-Secret China Hacking Group
歐習會對網路安全議題針鋒相對,外交政策為文,描述美國國家安全局內針對中國的網軍。(Foreign Policy, 6.10)

美日奪島聯合軍演 日出動直升機航母
美國和中國元首的高峰會才剛落幕,美軍與日本自衛隊的離島奪回聯合演習,隨即在加州當地時間十日展開,日本海陸空自衛隊首次聯手在美國參加軍演,動員官兵約一千人。中國雖曾要求美方停止這項演習,但日本強調並未針對特定國家,演習照常舉行。(自由時報,6.11)

中國夢同美國夢 傳陸管制討論
「歐習會」後,美國之音報導,中國網路近日正因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談到「中國夢」與「美國夢」相通,與先前人民日報文章立場不同而議論紛起,並傳當局已加強管制相關言論。(中央社,6.11)


中國與台灣

有多重要,就有多複雜
〔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望海樓評論:〕說到底,所謂新型大國關係就是正常大國關係。如果說中美要構建正常大國關係,那麼就要努力減少直至消除一些不正常現象,比如美國售台武器問題。放眼當今世界,試問還有哪一個國家在幾十年裡振振有詞地、持續不斷地向另一個主權國家的一部分售賣先進武器?只有美國對中國。這一問題就像一塊毒瘤侵蝕著中美關係的機體,像一個大問號妨礙著中美戰略互信,使得兩國關係達不到完全正常的地位。(人民日報海外版,6.10)

馬稱兩岸非國與國 在野批唱和中國
吳習會將於13日登場,馬昨在總統府接見吳伯雄率領的訪問團成員。馬強調,這次互動「意義非常重大!」也重申「兩岸不是國與國」。對於兩岸政治對話涉及包括和平協議、軍事互信等議題,馬更鬆口表示,兩岸民間早就在談,「我們從來沒有限制!」〔另外,馬總統是否可能藉明年APEC年會在上海舉行的契機登陸,引發外界關注。馬英九對此說並未否決,僅表示未來若要與習近平見面,「可能還要創造一些條件才行」。〕(自由時報、中國時報,6.11)

林陳會日期、議程 周五磋商
海基會昨宣布,海基及海協會雙方將於14日在台北海基會大樓舉行第9次會談(林陳會)的預備性磋商。據海協會知情人士透露,第一次林陳會時間,有可能落在20或27日,至於地點,上海則是首選。(中國時報 6.11.)

童振源:兩岸服貿 我未蒙其利
〔評論〕ECFA服務業貿易協議簽署在即,從政府部門目前對外披露的成果分析,對提升台灣總體經濟效益相當有限。項目上看似我「拿多開少」,台灣實際上要到東西有限。此外,台灣未能趁機把握爭取大陸市場「從無到有」的開放。目前透過服貿業增加的市場有限,因為多數項目仍屬於「深化既有開放」,或是「在既有開放業別上,給予更進一步的行政便利」。另一方面,兩岸服貿的簽署,對台灣總體產業幫助可能沒想像中那麼大,大陸服務業開放以「據點呈現」為主,並非跨境支付。未來國內業者赴大陸設點投資比例將增加,台灣資金、人才、技術外流加速。(聯合報,6.11)

20130610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6.10


今日焦點:歐習會

官方文本
相關評論、報導


中國觀察

需求不足中國經濟徘徊底部 調結構需頂住放緩壓力
中國5月物價資料意外低於預期,投資和消費亦無亮點,由於PPI進一步下行且在較長時間內轉正無望,令市場從擔心通脹轉為通縮,仍處在低位的工業生產也表明了內需持續低迷,二季度經濟恐難樂觀。而在決策層對經濟增速下滑容忍度提高的情況下,調結構的步伐應不會就此放慢,在經濟不出現大幅下滑的情況下,短期內料不會出臺大規模的寬鬆刺激政策。(路透社、工商時報 6.10)

劉志軍受審認罪 承認受賄、濫用職權
9日上午8時30分,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被控受賄、濫用職權案在北京市二中院公開審理。劉志軍對被指控的事實和罪名沒有提出異議。據了解,檢方提出劉志軍有坦白情節,濫用職權造成的損失和受賄贓款基本已挽回,可從輕處罰。此案未當庭宣判。【涉劉志軍案的374套房產及逾8億人民幣被追繳】(新京報、京華時報 6.10.)

中國以欺詐罪判囚劉曉波小舅劉暉11年
中國北京市法院9日以詐騙罪判處在囚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之小舅劉暉有期徒刑11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並處以罰金2萬元人民幣。起訴書指控43歲的劉暉與其副手趙軍天合謀騙取他人300萬元人民幣。劉暉的辯護律師莫少平聽判後對記者說,劉暉當庭提出上訴,並質問法官是否「對得起你自己的良心」。(BBC中文網 6.9.)

憲政需要爭論嗎?
百度百科取武漢大學教授、中國法學會憲法研究會副會長周葉中的解釋,把憲政解釋為「指用憲法這一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已經取得的民主事實確認下來,用法治的精神發展和完善這種民主事實,以此保障公民權利。因此,憲政應包含三個基本的要素:民主、法治和人權。」而線上新華字典更為簡潔明瞭地解釋為「依據憲法和法律治理的政治制度」。那麼,在中國擁有憲法和法律的基本事實下,憲政不就是一個非常簡潔明瞭的常識嗎?(紐約時報中文網 6.8.)

雪域烈焰 藏人自焚(美國之音紀錄片全文)
美國之音製作的一小時長的紀錄片,探討了自從 2009 年起在中國藏區發生的110 多起自焚背後的原因。這部影片結合了偷帶出境的錄影、第一手資料、對專家學者和官員的訪談,對於西藏近期的歷史,對於歷史上最大的自焚浪潮之一的核心動力所在,提供了深入和全面的觀察。(美國之音 6.10.)

港800人啟動佔中
和平佔領中環運動醞釀三個月,受盡北京及左派打壓抹黑,800人無懼中共白色恐怖,今日參加在港大舉行首個佔中商討日,為爭取落實真普選踏出第一步。佔中秘書處為防左派「踩場」搗亂,以及中共暗中收料對參與者秋後算賬,將有保護商討日參加者的措施,包括嚴控非獲邀人士潛入會場,以及在分組討論時禁止拍攝。【社運界提佔中三疑竇梁振英:為犯法而犯法 不可能和平】(香港蘋果日報、明報、信報 6.9-10)


中國與世界

印媒:陸美交鋒給印韓施展空間
中國大陸與美國承諾為雙邊關係建立新模式。印度時報評論指出,北京與華盛頓透過外交手腕確保自身在衝突發生時有更好的立足點;兩強交鋒給印度和南韓施展的空間。在跟日本關係緊張之際,大陸向美國盟友南韓獻殷勤。……文章最後說,印度是受大陸關注的另1個主要亞洲國家。(中央社 6.8.)

陸插旗黃岩島 增建軍事設施
大陸與菲律賓在南海海域的軍事角力正不斷檯面化。菲律賓軍方日前透過該國《商業鏡報》宣稱,大陸在完全控制黃岩島後,現正開始在島上修建軍事設施,預計在數周內島上「就會飄起五星紅旗」。而美國海軍對此則是以「更加頻繁造訪菲律賓」,來表達力挺菲律賓的立場。(旺報 6.9.)

中國礦工被拘事件加劇中非緊張關係
納上週採取嚴厲措施逮捕了168名中國礦工﹐這給資源豐富的非洲國家與中國的政府之間業已緊張的關係又添了一個新的引爆點。加納上週早些時候逮捕了這些中國人﹐原因是懷疑他們非法採金。此舉引發中國官員多次呼籲加納公平人道地對待在加納的中國公民。這是一系列針對中國公民和投資的事件中的最新一起﹐目前外界日益關注中國在非洲大陸不斷增強的經濟和政治影響。(華爾街日報中文網 6.10.)

朝韓謹慎走出恢復對話的步伐
在緊張氣氛籠罩朝鮮半島數月之後,南北雙方代表在板門店達成一致,決定本週三在首爾舉行兩國部長級會談。主要議題將限制在開城、金剛山旅遊等務實領域,暫不觸及敏感爭議。……但是人們對平壤此次主動放出友善信號的動機仍然心存疑慮。一些分析人士指出,朝鮮此舉也許只是為了給週末舉行的美中領導人會談增加一些和諧氣氛,但並非真心實意。(德國之聲 6.10.)

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或面臨美國中西部州法律阻礙
美國愛荷華州、密蘇里州以及至少其他三個中西部州禁止外資擁有當地農田的法律已實行數十年,相關法律可能令雙匯國際對美國豬肉生產企業Smithfield Foods(SFD.N: 行情)高達47億美元的收購案面臨更多障礙。這項交易將是中國企業對美國企業最大規模的收購案,將接受美國聯邦政府負責評估國家安全風險的委員會的審查,但料不會阻止交易。(路透社 6.10.)


中國與台灣

抵美訪問 蘇貞昌:感謝美依台灣關係法提供台防衛性武器
抵達美國洛杉磯,晚間出席餐會時接受媒體聯訪,對於適逢歐習會結束,關於大陸向美方提出停止售台武器的態度,蘇貞昌表示,感謝美國依據台灣關係法提供台灣防衛性武器。(NOWnews 6.9.)

兩岸設處非外交事項? 民進黨批矮化
馬總統2日曾表示,兩會互設辦事處的商談,就是政治協商。中國國台辦昨在例行記者會回應【文字實錄】,「在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的協商中,需要妥善處理一些涉及到的政治敏感問題」,也注意到台灣方面「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兩會互設辦事機構不是外交領事機構」的談話。還指出,兩會互設機構屬於「服務性質」;另關於兩岸政治協商,目前兩岸專家、學者有希望解決兩岸政治分歧問題的積極性,先就此類問題展開民間性研討,有助於增進相互了解,可為今後破解政治難題創造條件。(自由時報、中央社、中國台灣網 6.10.)

第三波陸客自由行 增13城市
陸客來台自由行城市近期開放第三波!據悉,觀光小兩會已達成新增陸客來台自由行,新增泉州在內的13個城市,分二階段開放,預計6月中下旬公布。今年陸客來台自由行衝刺54萬人次目標,較去年19萬人次成長1.8倍。據透露,陸客來台自由行第三波新增試點城市,將提交近期內召開的「林陳會」海基海協大兩會確認,再對外公布實施,但每日上限2,000人短期暫不會上調至3,000人,首次「陳林會」端午節過後登場。(工商時報、NOWnews 6.10.)

國共最高層首度會面 吳習會將建設性對話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受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委託,將率國民黨訪問團於12日至14日訪問北京,預計13日會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就當前兩黨與兩岸關係交換意見。馬總統今日在總統府先接見訪問團部分團員代表,並與吳伯雄交換意見。這是中共十八大與兩會結束、新領導班子上台後,國共平台首度進行的最高層會面。(聯合報 6.10.)

杜紫軍:兩岸經濟特區合作 要談
經濟部次長杜紫軍9日表示,自由經濟示範區內兩岸特區對接,特區與特區間的產業合作,涉及兩岸談判、協商,未來將在兩岸經濟協議(ECFA)架構下的產業合作分組中溝通。根據經建會規畫,自由經濟示範區內將優先示範產業合作,方式之一就是與其他相關試驗區或特區對接,包括新興市場和中國大陸,強化區間合作,奠定未來產業擴大合作的基礎。【鄭立中:台灣自經區 可結盟大陸開發區】(經濟日報、工商時報 6.9, 10.)

20200703 中國情勢暨兩岸雙週報: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與中共統戰制度剖析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20.07.03 編注:本期雙週報是根據上期「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進行剖析並附上參考圖。 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林雨蒼、沈伯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