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5日 星期二
20130115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1.15.
今日焦點:中國空氣污染嚴重
報告稱中國每年GDP因空氣污染折損1.2%
由中國國內外環境領域專家組成的工作小組及來自亞洲開發銀行的專業團隊聯合完成的報告指出,中國最大的500個城市中,只有不到1%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空氣質量標準;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中,有7個在中國。中國空氣污染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疾病成本估算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2%。此外,根據綠色和平組織委託北大公衛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北京和上海,每年因空氣中含有大量濃度小於PM2.5指數的懸浮粒子而導致早死的人數,比車禍死亡還高。﹝另可參考人民日報對於空氣污染的專論文章:美麗中國,從健康呼吸開始﹞(中國經濟網、南方日報、旺報1.15.)
氣象台連三天發霧霾預警 再現藍天不能只靠應急
中國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說,北京污染物排放量大,燃煤、機動車、工業排放、揚塵,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本次嚴重污染的根本原因;擴散條件極端不利,是形成本次污染過程的直接原因;區域污染和本地污染,特別是PM2.5污染區域性及相關聯區域污染傳輸,加重了污染水平。「金融時報」報導指出,空氣污染嚴重主因是執法不力,再加上許多官員將經濟成長做為主要目標,環保問題退居其次。(新華網、自由時報1.15.)
中國觀察
人民日報:改革要有哪些新思維
繼本版連續推出7期“深化改革方法論”系列評論後,今天請來相關專家就此展開討論。這些專家包括房甯(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所長)、王利(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副研究員)、高新民(中央黨校教授)。改革新思維包括「強化“動力意識”」、「樹立“底線思維”」、「找准“改革突破口”」。(人民日報1.15.)
中國今年GDP成長 將破八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預估,2012年中國經濟成長為7.7%,今年將略高於8%,顯示中國國內經濟已經從去年的低迷狀態觸底反彈,景氣上升的趨勢更將維持到第3季。匯豐日前公布的中國製造業PMI已經連續4個月上升,並創下18個月新高,加上12月的出口成長率創下7個月以來最高水準,被視為整體景氣反彈的象徵。(工商時報1.15.)
習近平的改革風險
中共五代領導人中,以改革開局,除鄧小平外,就是習近平。十八大報告後,新一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第一課是“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就政府改革而言,核心是行政體制改革,解決的是約束政府權力、劃清政府與市場界限的難題,障礙在於部門利益、諸侯經濟和官商利益體;就分配改革而言,核心是收入分配改革,障礙則是既得利益群體對改革成果壟斷的固化。(紐約時報中文網1.14.)
中國飲水水源合格不足50% 水廠似化工廠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各方專家後了解到,從水源地到水龍頭,中國自來水是不可忽視的問題。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在年初時印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明確國務院將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情況進行考核。由於水源污染,全國至少80%以上的水廠都迫切需要採用深度處理工藝提高自來水質量,但實際採用的只有2%。(中評社1.15.)
QFII及RQFII升級版開源 A股有望引3萬億活水
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香港表示,QFII、RQFII總額度將有計劃地持續增加,讓QFII、RQFII佔A股市值比例擴大9至10倍。這意味著未來被允許通過QFII及RQFII渠道投資A股的外資規模有望達3萬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他還透露將研究QFII2與RQFII 2的可行性,試點開展QDII2,這意味著境內外高凈值個人投資者雙向跨境投資也有望開閘。(新華網1.15.)
中國與世界
約瑟夫‧奈:日本右傾化是“軟弱的表現”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認為,日本的民族主義是軟弱的表現。任何一個國家,都應該保持一定程度的民族主義。因為它可維持一個國家的完整性。不過,過激的民族主義是危險的。例如,在競選中一些政治家主張“要在尖閣諸島駐軍”,這樣的政治家當選,是一種不健全的民族主義。(新華網1.15.)
日媒: 中國戰機東海上空追纏美機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中國戰機本月十日曾在東海上空「日中中間線」附近,尾隨美國空軍的P-3C反潛巡邏機及C-130運輸機,而且緊纏不放。報導分析,中國除常態性派遣船艦巡航釣魚台海域外,空中也將成為日本、美國和中國攻防的新舞台。自中共新任總書記習近平上台後,解放軍主戰派抬頭,各軍方媒體近來也充斥著「備戰」氣氛。(自由時報1.15.)
世界需要中印共同發展
《印度時報》報導,2012年是中印關係問題最少的一年,雙方的目標是加強互動,從而更好地瞭解彼此。這種看法是中印關係現狀的真實寫照,緣自中印關係持續穩定發展所產生的正能量。兩國建立起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雙邊貿易額從本世紀初大約30億美元猛增至2012年約800億美元,中國成為印度第一大交易夥伴,印度是中國在南亞最大的交易夥伴。(人民日報1.15.)
前陸外交官涉間諜案 日媒重炒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去年9月當時是外務大臣玄葉光一郎的男秘書,與被日本警方懷疑可能是間諜的前中國駐日大使館1等書記官李春光在北京見面,在外交上極為不妥。前內閣情報調查室長大森義夫受訪時表示,此事凸顯玄葉身為外相忽視安全保障的嚴重問題。(中央社1.15.)
陸駐軍中緬邊境?「加強邊防」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天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時表示,關於緬甸政府軍連日來與地方武裝力量克欽獨立軍在中緬邊境的緬甸境內交戰,中國軍方已進駐中緬邊境,中國高度關注當前緬北情勢發展,希望緬甸政府和有關方面透過和平談判緩和緊張事態,防止衝突進一步升級,妥善解決分歧。(聯合報1.15.)
中國與台灣
中國學歷採認增至百所學校 教部擬讓中生在校工作
馬總統昨在全國大學校長會議上宣布,將擴大承認中國「二一一工程」認列的一百一十一所大學,並開放中國專科生來台讀二技,最快從今年八月上路。教育部估計,擴大招收陸生政策最快今年八月可以實施,會檢討「三限六不」政策,並考慮讓陸生當學校的研究助理。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今年二月將組團到中國協商。(自由時報、中國時報1.15.)
陸醫事採認 台關卡多
台生會醫事聯盟召集人林峻生表示,台灣目前採認中國41所重點大學的學歷,唯獨排除醫事類學歷。《兩岸關係條例》正在修法中,對於採認醫事類學歷的問題,引起中國的台生最多討論。根據中國官方統計,2009到2010年間,有2萬名台生取得中國高等院校學歷,其中一半以上是醫事類學歷。(旺報1.15.)
西進掏空台灣 新增產能中國接收
瑞銀證券經濟學家Silvia Liu在最新亞洲投資研究報告指出,過去十年台灣經濟成長停滯主要基於兩大原因,一是工業生產外移,尤其是移往中國,導致廠商在國內的資本支出疲軟,勞動市場也欲振乏力。二是對於經濟結構調整及促進市場自由化,做出的努力很少。(自由時報1.15.)
駁棄台論 卜睿哲論馬總統政策
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說,馬總統採取「避險」式的兩岸策略,獲得台灣半數以上民眾的支持。卜睿哲最近完成新書「未知的海峽」(UnchartedStrait),書中把主張棄台論的美國人士分為兩類,一類主張台灣在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因此不需要美國的武器和協防承諾,另一類認為美國應該在北京最在意的台灣問題上配合,以便和中國維持關係。(中央社1.15.)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20200703 中國情勢暨兩岸雙週報: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與中共統戰制度剖析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20.07.03 編注:本期雙週報是根據上期「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進行剖析並附上參考圖。 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林雨蒼、沈伯洋 ...
-
盧俊偉(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2015.10.9 2015.10.13更新 今年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措施(下文簡稱811新匯改),將原本由官方指導的人民幣中間匯價改為參考前一日銀行同業外匯市場收盤價,增加匯率市場化...
-
作者:董思齊 (本文完成於2014年4月) 經歷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的韓國, 除了對內有維持經濟成長與進行產業轉型的急迫性壓力之外, 還面對了中國不斷的崛起以及與日本的外在競爭壓力。 在內外相交的壓迫之下,韓國興起了以設立與世界連...
-
2016.2.26 王毅盼蔡英文接受憲法同屬一中 王毅在CSIS就「中美關係及中國外交發展」發表演說[ 官網資料 ],在回答問題時表示,中國並不關心誰在台灣掌握中國台灣地區的政權,中國關心的是,成為執政者後如何處理兩岸關係,能不能繼續維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