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18.11.30
編按:如無法收信或有疑慮,可徑至網站查閱日報與週報。欲加退訂本日報者,可回復此信告知。
目錄
【中國與臺灣】
總統:兩岸維持現狀 城市交流勿有政治前提
美學界示警!中國野心巨大 籲美政府平等對待臺灣
陸委會:一中原則九二共識 無中華民國存在空間
上海臺辦來臺磋商雙城論壇 陸委會:不要求會晤
立院三讀!防中國非洲豬瘟 偷帶肉品入境最高罰百萬
中國打壓加劇 吳釗燮:深化與理念相近國關係
臺日經貿會議 簽署多項MOU促進合作
九合一選後 學者:美國將增強對臺關係
「一中各表關起門才能講」學者批吳敦義自我閹割
臺商回流 最在意稅負和土地
【中國觀察】
中國重新推進自貿區戰略
中國科技部:賀建奎團隊暫停科研
老大哥2.0:中國全面監控電動汽車
加強整治短影音 中官方將提管理規定
中國B站短影音 開倒車遭禁評
報告:中國水資源危機迫在眉睫
中11月製造業PMI降至50 兩年多來最低
無國界記者呼籲中國釋放紀實攝影師盧廣
調查:中國煙民為什麼難戒煙?
【中國與世界】
G20川習會前 美巡洋艦駛過南海爭議島嶼附近
智慧財產權爭端或成為川普與習近平談判重點
美國安顧問:美中峰會或討論中國「限制出境」問題
中國專家︰北京擴展影響力 威脅美國民主價值
德國官員:不在G20建立貿易聯盟 納瓦羅將參加川習會
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美中較量超越實力政治的較量
報告稱中國並未直接幹預美國選舉
美國國務院:來美的中國學生受到詳細安全審查
美參議院外委會通過《入藏互惠法案》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中方反對在安理會討論人權問題
分析:中國對日食品進口限制將成外交籌碼 完全廢除路途遙遠
紐西蘭拒絕本國企業使用華為5G技術
中國與臺灣
總統:兩岸維持現狀 城市交流勿有政治前提
九合一選舉落幕,總統蔡英文今天表示,人民沒有在兩岸政策議題上做出選擇或重大改變,政府維持現狀政策仍不變;政府對城市交流採正面開放態度,也希望交流不要有政治前提。蔡總統今天早上在總統府接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訪問團。總統指出,這次臺灣在選舉過程中面臨挑戰,假訊息透過網路傳播,在這次選戰中造成衝擊,尤其是外部勢力推波助瀾,使現象更加嚴重,這事情是任何民主社會主張社會開放和言論開放下,都會面臨的衝擊,希望未來有機會和很多民主國家的好朋友一起面對這問題、一起相互協助。(CPTPP第二輪談判 總統:盼日助臺參與)(中央社,11.30;中央社,11.30)
美學界示警!中國野心巨大 籲美政府平等對待臺灣
美國學界在美國時間29日發表長達192頁的報告,要求美國地方政府,不要為了贏得中國的好感,用帶有偏見的方式對待臺灣。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戴雅門(Larry Diamond)、紐約智庫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共同主持,33名學者共同參與討論,發表題為「中國影響力及美國利益:提高建設性警覺」的報告,指控中國以大規模的行動影響美國政府、大學、媒體、智庫、企業和僑界。(美國防報告 中國國防部批挑唆兩岸對立)(自由時報,11.30;中央社,11.29)
陸委會:一中原則九二共識 無中華民國存在空間
陸委會副主委陳明祺今天表示,藍營縣市長當選人表態以「九二共識」拚經濟,但北京強調的「一中原則九二共識」,沒有中華民國存在空間,實屬矮化,政府的兩岸政策不會改變。陳明祺在回答相關提問時強調,中華民國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立場明確也是全民共識,北京當局不斷強調「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這個『一中原則』指的是什麼我們都很清楚,其中沒有中華民國存在空間,是一種矮化的作為」。(中央社,11.29)
上海臺辦來臺磋商雙城論壇 陸委會:不要求會晤
臺北上海雙城論壇將於十二月二十日舉行,陸委會副主委陳明祺昨在例行記者會表示,內政部移民署已接獲臺北市府提出上海市臺辦官員來臺踩線申請案,陸委會也配合審查,這次不會以約晤上海臺辦官員作為批准入臺前提。(自由時報,11.30)
立院三讀!防中國非洲豬瘟 偷帶肉品入境最高罰百萬
中國非洲豬瘟疫情嚴峻,最近不斷查到有旅客私帶中國香腸、肉品回臺,為展現政府防疫決心,立法院會今天三讀通過「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修正案」,未來旅客若再違規攜帶肉品入境,最重處新臺幣100萬元罰鍰。此外,也通過附帶決議,除經公告免繳驗檢疫證明書及事先申請且經核准輸入者外,無論植物或動物應施檢疫物,原則皆不得以郵寄方式輸入。(自由時報,11.30)
中國打壓加劇 吳釗燮:深化與理念相近國關係
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近期區域情勢變化中,臺灣也受到影響。面對這些嚴峻挑戰,臺灣絕對不會屈服,政府仍將致力維繫兩岸和平穩定,同時,繼續深化與美國、日本、澳洲、歐盟等理念相近國家的關係,期盼相關國家給予臺灣更多實質支持,以助臺灣能有效維繫目前溫和理性的政策。(加學者談九合一 對臺灣直接民主試煉)(中央社,11.30;中央社,11.30)
臺日經貿會議 簽署多項MOU促進合作
第43屆臺日經濟貿易會議今天落幕,會後臺日簽署臺日優質企業相互承認協議,以及臺日中小企業支援及促進中小企業合作備忘錄等4項備忘錄,進一步促進臺日合作。會後由邱義仁與大橋光夫代表臺日雙方簽署臺日優質企業相互承認協議,以及臺日醫療器材品質管理系統合作備忘錄、臺日檔卷資訊交換相互合作備忘錄、臺日中小企業支援及促進中小企業合作備忘錄、臺日年輕研究者共同研究事業實施備忘錄。(親中媒體闖會場大聲追問 謝長廷斥:很沒有禮貌
)(中央社,11.30;自由時報,11.30)
九合一選後 學者:美國將增強對臺關係
學者顏建發今天分析,九合一選後,北京勢必加強與藍營執政的地方互動,美方則會加強對臺關係。雖然防禦臺灣是臺美共同利益,但臺灣不能僅依賴美國,應加強自身防禦機制。他表示,北京當局企圖改變世界秩序,對美國而言已是戰略問題。這次臺灣地方大選更可以明顯看到中方介入的痕跡,勢必引起美方警戒,加強對臺關係。(中央社,11.30)
「一中各表關起門才能講」學者批吳敦義自我閹割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昨受訪解釋,「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就是「你表你的、我表我的」,但不能在中國前面講「一中各表」。學者表示,中國官媒「新華社」去年發佈禁用語,包括「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吳敦義的這種表述是「自我閹割」,想討好北京,但沒有用。(「臺灣跟中國認知不一樣」林柏榕勸盧秀燕:少提九二共識)(自由時報,11.30;自由時報,11.30)
臺商回流 最在意稅負和土地
行政院端出增聘外勞及基層外勞永久居留權兩項政策,工商界看法不一,認為立意雖好,但方向有些失焦,臺商回臺其實最在意稅負和土地,而增聘外勞的附帶條件是增聘一定比例本勞,但廠商就是找不到本勞,才需要外勞。業界也認為,給予基層外勞永久居留權,並非移民結構的重點,臺灣應吸引的是更多專業及白領外籍人才。(自由時報,11.30)
中國觀察
中國重新推進自貿區戰略
中國似乎正在重新推進金融和貿易等限制放寬的「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政府認為限制放寬尚不充分,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為制度擴充搖旗吶喊。近日,海南省新設了最大規模的自貿區。在與美國的貿易戰預計邁向長期化的背景下,中國希望以此吸引外資,但環境能否順利改善仍存在不確定性。(日經中文,11.29)
中國科技部:賀建奎團隊暫停科研
11月26日,中國南科大副教授賀建奎發出基因編輯嬰兒已在中國誕生的消息,引發全球震驚。目前,中國官方已叫停賀及其團隊。(「我非常自豪」:賀建奎為基因編輯嬰兒實驗辯護、香港基因編輯峰會譴責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不負責任」)(DW,11.29;紐時中文,11.29;RFI,11.29)
老大哥2.0:中國全面監控電動汽車
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啟動「反異議做戰」,整理大資料和人工智慧來預測和消除對共產黨執政的威脅。人們擔心,相關規則為下一代聯網汽車共用資料設下先例,成為政府監控的工具。(DW,11.29)
加強整治短影音 中官方將提管理規定
中國整治自媒體和短視頻(影片)平臺的作為將持續,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書記、局長聶辰席今天表示,官方已制訂網路短視頻平臺管理規範,近期公佈。(中央社,11.29)
中國B站短影音 開倒車遭禁評
今天搜尋中國嗶哩嗶哩(B站)平臺顯示,凡是標題或描述含有「開倒車」3個字的短影音,已經一律遭到禁止評論,儘管這些短影音內容與敏感時政無關。(中央社,11.30)
報告:中國水資源危機迫在眉睫
「水污染和水資源稀缺,我想這是中國最大的環境問題」,研究了中國環境問題20餘年的環境專家吳嵐(Jennifer Turner)對美國之音這樣說。(VOA,11.30)
中11月製造業PMI降至50 兩年多來最低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公佈,1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50,比上月小幅回落0.2個百分點,處於景氣榮枯臨界點。這是2016年8月以來的最低數據。(中央社,11.30)
無國界記者呼籲中國釋放紀實攝影師盧廣
盧廣是一位常駐紐約的紀實攝影師。他於10月23日前往新疆自治區省會烏魯木齊,與幾位當地攝影師交流會面。盧廣於11月3日晚間失聯。幾天後,他的妻子徐小莉獲悉盧廣已被地方國保拘留。這一消息並沒有得到官方確認。(VOA,11.30)
調查:中國煙民為什麼難戒煙?
FT《投資參考》的最新調研顯示,低吸煙成本推高了中國的吸煙率,最富裕城市的吸煙率也正在在上升。(FT中文,11.30)
中國與世界
G20川習會前 美巡洋艦駛過南海爭議島嶼附近
兩名美國官員說,美國海軍26日派出美國昌塞勒斯維號飛彈巡洋艦駛過南海爭議島嶼附近,而美中領導人本週將在阿根廷20國集團(G20)峰會期間舉行至關重要的川習會。美國太平洋艦隊發言人克利斯坦森(Nate Christensen)在聲明中告訴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美國軍艦昌塞勒斯維號(USS Chancellorsville)駛過西沙群島附近,挑戰過度海上主權聲索,並依照國際法維護水道通行。」(中央社,11.30)
智慧財產權爭端或成為川普與習近平談判重點
當川普總統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在20國集團峰會坐下討論貿易問題時,他們的談判可能會圍繞一個高度敏感的話題展開:白宮堅稱,中國經常竊取美國的技術和智慧財產權。(G20:多邊主義難以解決美中緊張、標普:貿易戰將給中國帶來信貸風險)(紐時中文,11.29;FT中文,11.30;VOA,11.30)
美國安顧問:美中峰會或討論中國「限制出境」問題
週四,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博爾頓表示,在本週末美中首腦會晤時,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會提起對中國「限制出境」的關切。(VOA,11.30)
中國專家︰北京擴展影響力 威脅美國民主價值
美國多名過去主張與中國交往的中國問題專家廿九日表示,美國應以質疑眼光看待中國日益加強破壞包括言論自由在內的民主價值,同時呼籲美國應該認識到北京當局在美國拓展影響力所構成的威脅。專家們還建議,除非美國媒體與學者能在中國享有更大自由,否則應對中國媒體與學者的赴美簽證設限。(自由時報,11.30)
德國官員:不在G20建立貿易聯盟 納瓦羅將參加川習會
路透社在週四引述德國消息人士透露指出,即將召開的阿根廷二十國集團峰會上不會有就貿易問題向中國發難的多國聯盟出現。但這名德方官員直言稱,此次會議將是史上最為艱難的二十國集團峰會之一。此外,一名美國官員表示,有著「對華最強鷹派」之稱的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將參與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談判。(G20中美王見王:貿易戰轉捩點)(RFI,11.29;DW,11.30)
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美中較量超越實力政治的較量
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力浦‧大衛森( Philip S. Davidson)上將29日說,美中之間的較量不僅是實力政治的較量,更是價值觀和對未來願景的較量。(VOA,11.30)
報告稱中國並未直接幹預美國選舉
名為《中國影響力與美國利益,提高建設性警惕》的報告稱,中國並未直接幹預美國的選舉活動,但卻試圖通過為美國企業和大學提供資金、並利用中文媒體來施加影響。(FT中文,11.29)
美國國務院:來美的中國學生受到詳細安全審查
美國國務院官員表示,國家安全是決定是否發放簽證的一個重要考量,每一位元簽證申請者都會受到詳細的安全審查。(VOA,11.30)
美參議院外委會通過《入藏互惠法案》
繼美國眾議院9月通過《入藏互惠法案》後,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星期三一致通過了這項「以對等原則進入西藏」的決議案。人權組織「國際聲援西藏運動」28日發佈消息說,根據《入藏互惠法案》,美國國務卿必須向國會遞交報告,列出實施西藏入境限制政策的中國官員。這些官員將被禁止進入美國,直至北京政府改變政策。(RFA,11.29)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中方反對在安理會討論人權問題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馬朝旭週四召開記者會,就中國在11月擔任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期間的工作進行總結,並回答媒體提問。當有記者問及美國希望安理會就朝鮮人權問題舉行討論會遭到朝鮮反對的有關問題時,馬朝旭大使表示,中方反對在安理會討論人權問題。(VOA,11.30)
分析:中國對日食品進口限制將成外交籌碼 完全廢除路途遙遠
日本農林水產省29日發佈消息稱,中國政府部分放寬關於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實施的食品進口限制。農水省力圖以此為契機擴大放寬範圍,但對於圍繞貿易政策與美國對立且有意改善對日關係的中國而言,這將成為絕好的外交談判籌碼。將來小部分放寬的做法或將持續,到完全廢除限制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共同社,11.29)
紐西蘭拒絕本國企業使用華為5G技術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11月28日獲悉,紐西蘭政府拒絕了本國企業採用華為5G技術的計劃。紐西蘭大型通信企業Spark宣佈,收到了紐西蘭情報機構發出的通知,通知稱如果採用華為的技術,「將對國家安全保障造成重大風險」。(紐西蘭禁止華為參與5G網路建設)(日經中文,11.29;紐時中文,11.29)
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20181129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18.11.29
編按:如無法收信或有疑慮,可徑至網站查閱日報與週報。欲加退訂本日報者,可回復此信告知。
目錄
【中國與臺灣】
副總統:政府努力建立共識 共同面對國家挑戰
拋朝野合作 賴揆:助盧秀燕辦東亞青、韓國瑜爭中國觀光客
陸委會:民主臺灣是區域和平的穩定力量
選後首次 美雙艦穿越台海
破天荒 AIT砸11.6億在台置產
反中友台裴洛西 眾院議長僅一步之遙
美眾議員:華府應盡快派部長級官員訪台
東進VS.新南向!印度學者:民進黨敗選不影響印臺關係升溫
加速鮭魚返鄉 鄭文燦設「台商回流小組」
李明哲妻子探監申請4度遭拒 海基會:不合法
地方爭設兩岸小組 海基會:應恢復兩會往來
私帶疫區肉品入境最高罰百萬 擬108年上路
吳敦義:一中各表就是你表你的,我表我的
出席兩岸活動 劉結一低調迴避採訪
臺灣會成為第一張被中國推倒的多米諾骨牌嗎?
【中國觀察】
反對幫助中國網控 Google員工籲擋下「蜻蜓」
聲援佳士維權案 杭士基籲杯葛中馬克思主義大會
拿美國殲滅IS當反例 中國自詡把維族人變「正常人」
荒謬的紅線:參選公職不能支持港獨還要反對人家港獨
香港占中案 9被告控罪表面證據成立
709律師王全璋之妻李文足 獲瑞典人權獎
中國大裁員消息滿天飛 「活下去」
PM2.5來襲 上海發出今年首個橙色預警
中國首枚民營WiFi衛星面世 將覆蓋全球
【中國與世界】
分析:川習會難以化解美中分歧
G20前瞻:中美貿易戰硝煙下 撲朔迷離的川習會
美貿易代表:將反制中國對美國汽車的高關稅
習近平和劉鶴訪歐,南歐歡迎,西歐謹慎
若美制裁新疆書記 中國駐美大使:北京將報復
歐盟立法審查外國投資意在防範中國
日本擬再購買多達百架美國最先進F-35隱形戰機
中國首度解禁日本核食 允許新潟米進口
中國浪花礁工程或導致中越爭端
西班牙高官:西班牙不會簽署「一帶一路」倡議
印度考慮向瑪律地夫提供10億美元貸款 償還其中國債務
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20181128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18.11.28
編按:如無法收信或有疑慮,可徑至網站查閱日報與週報。欲加退訂本日報者,可回復此信告知。
目錄
【中國與臺灣】
九合一選舉落幕 美眾議員關切中國干預選舉指控
韓國瑜提九二共識 蔡總統:兩岸政策屬中央權限
韓國瑜贊成九二共識拚經濟 賴清德:尊重
地方設兩岸小組 陸委會:交流須符規定
中客團讓藍營執政縣市受益?陸委會籲不應預設政治前提
電視台介紹中國豬肉 農委會:已發文促下架
九合一選後 國台辦首次記者會重申立場
回應選後國共領導人會晤 國台辦:加強交流對話
台中復辦東亞青運?中國國台辦未正面回應
太敏感?韓辦聲明:不去廈門兩岸企業家會議
李明哲音訊全無 民團籲柯文哲於雙城論壇提抗議
上海新設兩岸交流團體:海民會
九合一選舉 美學者:內政影響大於兩岸關係
法國學者觀點 台灣選舉結果不代表靠攏中國
【中國觀察】
中國出手監管金融風險 網貸可能納入
中國官方要求廣電網路 可管可控風清氣正
新疆「再教育營」內部曝光:如監獄般的「職訓所」
中國攝影師盧廣在新疆失聯多日
紅教領袖意外身亡 達賴喇嘛繼承討論無限期延遲
香港抗議者敦促G20峰會向中國人權問題施壓
【中國與世界】
談川習會 北京:盼有積極成果
劉鶴訪德 倡維護自貿規則及多邊體制
庫德洛:美中峰會有「很好的機會」達成協議
波頓:不預期川習會能達成實質協議
美中領導人會晤 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提起對中國「限制出境」的關切
抗中國濫用 谷歌員工拒研發審查版搜尋引擎
美國要求沒收被控為朝鮮銀行洗錢的中國公司財產
中國仍是美國非法芬太尼最大來源地
韓中百里侯發表聯合宣言 強調合作治霾
不簽一帶一路 西班牙:歐洲應按現行框架作業
中國與臺灣
九合一選舉落幕 美眾議員關切中國干預選舉指控
美國聯邦眾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約霍27日表示,他關切有關北京企圖干預台灣地方選舉的指控,呼籲美國應全面落實「台灣旅行法」,盡快派部長級官員訪台。(九合一大選落幕 美議員:美國應儘快派部長級官員訪台)(中央社,11.27;自由時報,11.28)
韓國瑜提九二共識 蔡總統:兩岸政策屬中央權限
國民黨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提出將以「九二共識」成立兩岸工作小組與對岸做生意;總統蔡英文27日說,兩岸政策屬中央權限,「還不清楚他們如何運作」,等有更多訊息再說。(中央社,11.27)
韓國瑜贊成九二共識拚經濟 賴清德:尊重
對於中國國民黨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等人贊成九二共識,並將以此拚經濟,行政院長賴清德27日表示,尊重。(中央社,11.27)
地方設兩岸小組 陸委會:交流須符規定
九合一選舉結束後,部份中國國民黨籍縣市長當選人表示認同「九二共識」,並提出要設立兩岸工作小組等單位。陸委會27日晚重申,交流須符合規定、對等尊嚴,且不應預設政治前提。(選戰結束 多名藍營百里侯提九二共識設兩岸小組、藍營新科市長不同調 黃敏惠談九二共識:總統職權、談雙城論壇 國台辦:歡迎更多台灣縣市參與城市交流)(中央社,11.27;中央社,11.27;蘋果日報,11.27;聯合報,11.28)
中客團讓藍營執政縣市受益?陸委會籲不應預設政治前提
國民黨勝選,傳出北京與其他中國旅遊業者計畫在高雄、台中增加新遊程,讓國民黨執政縣市受益。陸委會呼籲中國方面應以開放的態度面對中客來台,不應預設政治前提,避免以政治因素干擾兩岸旅遊市場運作。(馬曉光:已有中國旅遊業者組團赴高雄旅遊、不同於韓國瑜常設兩岸小組 盧秀燕要成立臨時任務編組)(自由時報,11.28;聯合報,11.28;自由時報,11.28)
電視台介紹中國豬肉 農委會:已發文促下架
中國非洲豬瘟疫情不斷傳出,日前有電視台出現介紹中國豬肉製品的內容,讓立委質疑是否觸法,農委會表示,已有掌握,並發文請電視台下架。(中央社,11.28)
九合一選後 國台辦首次記者會重申立場
九合一選舉後,中國國台辦今天首次舉行例行記者會。發言人馬曉光回應選後兩岸關係等問題時重申堅持「一中」和「九二共識」等立場,對於台灣一些變化則強調「還需要觀察」。(中央社,11.28)
回應選後國共領導人會晤 國台辦:加強交流對話
針對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上任黨主席後一直未能到大陸進行訪問,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回應中媒關切,九合一選後,國共兩黨的領導人會晤是否會提上日程?馬曉光表示,願意與台灣所有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黨加強交流對話。(聯合報,11.28)
台中復辦東亞青運?中國國台辦未正面回應
中國施壓導致台中市的東亞青年運動會主辦資格被取消,國民黨籍市長當選人盧秀燕表態繼續爭取舉辦,對此,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並沒有正面回應。(自由時報,11.28)
太敏感?韓辦聲明:不去廈門兩岸企業家會議
準高雄市長韓國瑜辦公室傍晚發出聲明,表示基於身體健康因素、及忙於籌組小內閣,廈門兩岸企業家會議,決定不出席!(國台辦:兩岸企業家峰會廈門年會1100人與會)(自由時報,11.27;聯合報,11.28)
李明哲音訊全無 民團籲柯文哲於雙城論壇提抗議
台灣非政府組織(NGO)工作者李明哲遭中國政府指控顛覆國家政權,判刑5年,今逢宣判1周年,李明哲救援大隊及多個國際組織聯合召開記者會,再次呼籲中國立刻無條件釋放李明哲。各團體也向台北市長柯文哲喊話,呼籲柯在「雙城論壇」與中國高層見面時,應為李明哲發聲,並針對中國任意移監和拒絕家屬探監表達抗議。(雙城論壇是否提兩岸一家親 柯文哲:講稿還沒想)(自由時報,11.28;中央社,11.27)
上海新設兩岸交流團體:海民會
在台北上海雙城論壇選後快速商定12月將舉辦後,上海新設立一個具官方色彩的兩岸交流團體─上海市海峽兩岸民間交流與發展研究會(海民會),27日在上海社會科學院舉行成立大會。(中央社,11.27)
九合一選舉 美學者:內政影響大於兩岸關係
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挫敗,美國學者范麗莎表示,經濟等內政議題是選戰關鍵,這次選舉並非兩岸政策公投,北京當局若認為兩岸關係對選舉結果影響很大,將是錯誤解讀。(中央社,11.27)
法國學者觀點 台灣選舉結果不代表靠攏中國
法國世界報針對台灣的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結果,訪問熟悉兩岸議題的學者高格孚。高格孚認為,不能輕易把選舉結果解讀為台灣人支持與中國拉近關係。(日媒:台灣政局混沌 看不出對中國態度)(中央社,11.27;中央社,11.27)
中國觀察
中國出手監管金融風險 網貸可能納入
中國一行兩會發布「關於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分析認為,像浙江螞蟻金服此類從事金融業務的非金融機構,也可能納入名單,特別監管。(中央社,11.28)
中國官方要求廣電網路 可管可控風清氣正
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聶辰席27日說,要加強廣播電視和網路「文藝陣地統籌管理,確保可管可控、風清氣正」,並加強節目題材把關及播出平台監管,「絕不給問題節目留下空隙和死角」。(中央社,11.27)
《人民日報》揭馬雲共產黨員的身份 評論指中共致力擴大對商界影響
法新社與路透社皆注意到,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中國官媒《人民日報》26日刊登的《關於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的公示》顯示,三大網絡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的掌門人均入選,當中證實阿里巴巴主席馬雲是中共黨員。此外,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此舉顯示出中共正努力擴大對商界的影響。(RFI,11.27)
新疆「再教育營」內部曝光:如監獄般的「職訓所」
278位國際學者連署聲明指出,中國意圖透過大規模關押摧毀穆斯林的身份認同,這個模式可能會複製到中國其他地區,甚至向外國輸出。(國際學術傳媒將香港與新疆受到北京鉗制相提並論)(DW,11.27;RFI,11.27)
中國攝影師盧廣在新疆失聯多日
在新疆「被失蹤」的中國獨立攝影師盧廣的友人說,因為拍攝愛滋病題材,盧廣曾與當年的河南政法幹部、當今的新疆一把手陳全國結下樑子。他說,盧廣的妻子一度想回國營救丈夫,但在朋友的勸說下打消了這一念頭。她希望通過媒體和國際社會的幫助,讓丈夫早日回家。(VOA,11.28)
紅教領袖意外身亡 達賴喇嘛繼承討論無限期延遲
第14世達賴喇嘛近期表示,11月底將在印度召開高僧會議,討論如何挑選繼承人,並重申傾向不轉世。不料,近日卻傳出藏傳四大教派之一的紅教領袖意外身亡,高僧會議無限期延遲。(中央社,11.27)
香港抗議者敦促G20峰會向中國人權問題施壓
據香港電臺報導,抗議者組織在一封公開信中敦促即將於本周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賽勒斯舉行的20國集團(G20)峰會的代表們,能夠就人權問題與中國交涉。這封信中提到了維權律師王全章和六四天網創始人黃琦的案件,二人因宣導人權而被中國政府打壓、拘捕。(VOA,11.28)
中國與世界
談川習會 北京:盼有積極成果
「川習會」在即,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7日說,盼中美雙方努力推動這次會晤取得積極成果,同時中國也會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G20峰會將登場 川習會之外還有何看點?)(中央社,11.27;聯合報,11.28)
劉鶴訪德 倡維護自貿規則及多邊體制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當地時間26日在柏林與德國副總理兼財長蕭茲會談時說,中德應共同維護自由貿易規則和多邊體制,單邊及保護主義無法解決世界貿易問題。(中央社,11.27)
庫德洛:美中峰會有「很好的機會」達成協議
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星期一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川普總統認為在G-20期間的美中峰會上雙方有「很好的機會」(there is a good possibility that a deal can be made)能夠達成協議,川普總統對此也持開放態度。(VOA,11.28)
波頓:不預期川習會能達成實質協議
白宮國安顧問波頓27日說,不預期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週會面後,會達成「實質協議」。白宮經濟顧問柯德洛則補充說,中國若不改變,川普樂於捍衛關稅政策。(中央社,11.28)
美中領導人會晤 美國總統川普可能提起對中國「限制出境」的關切
美國官員說,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個星期六在阿根廷舉行會晤的時候,「非常有可能」會討論到中國「限制出境」的問題。(VOA,11.28)
抗中國濫用 谷歌員工拒研發審查版搜尋引擎
網路巨擘谷歌(Google)一群員工,周二早上發表聯名公開信,要求公司停止開發符合中國審查需求的搜尋引擎「蜻蜓計畫」(Project Dragonfly),並要公司承諾對這項計畫內部利益的告密者做出保障。(蘋果日報,11.28)
美國要求沒收被控為朝鮮銀行洗錢的中國公司財產
美國政府提起訴狀,要求沒收三家被控為朝鮮銀行洗錢的公司3百多萬美元,這三家公司包括兩家中國公司和一家新加坡公司。(VOA,11.28)
中國仍是美國非法芬太尼最大來源地
美國國會創立的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26日就2017年有關中國流入美國的芬太尼等阿片藥物的報告,發佈更新簡報,指儘管中國政府採取措施減少生產和出口芬太尼類藥物,但中國仍是美國非法芬太尼及芬太尼類藥物的最大來源地。(VOA,11.28)
韓中百里侯發表聯合宣言 強調合作治霾
第二屆韓中知事省長會議27日在北京舉行,與會者在會中決定合作解決大氣污染問題,並發表聯合宣言。(中央社,11.27)
不簽一帶一路 西班牙:歐洲應按現行框架作業
西班牙高階政府官員27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訪前表示,西班牙不會簽署加入中國雄心勃勃、企圖打通歐亞的「一帶一路」倡議,還說歐洲國家應在現行框架內作業。(中央社,11.28)
20181127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18.11.27
編按:如無法收信或有疑慮,可徑至網站查閱日報與週報。欲加退訂本日報者,可回復此信告知。
目錄
【中國與臺灣】
國安局:不會踩侵犯言論自由紅線台商回台行動方案 賴揆指示29日提行政院會出席兩岸企業家廈門峰會 韓國瑜:考慮中上海證實雙城論壇下月辦 措詞含蓄低調學者:九合一選舉結果 非關兩岸政策與定位海外智庫:習近平高壓統治 台灣需因應中國生變臺灣地方選舉結果迫使執政黨必須跟中國接觸徐台兩岸金龍湖峰會 登場
【中國觀察】
中共政治局會議仍未提及 四中全會會期謎團繼續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引發強烈反響,北京稱將依法處理不到一天馬上恢復豬肉餐 廈航辯:對中國防疫理解有誤京津冀及長江下游等地遭遇秋冬以來最重霧霾天南早專欄奉勸中共黨組織應撤出私人企業新疆「再教育營」倖存者: 寧死不願受此折磨中國改革開放40年 林毅夫入選百人表揚名單港議會政治版圖改變 特首:不影響施政香港選舉:立法會補選陳凱欣獲勝,民主派的撕裂,年輕人的困局
【中國與世界】
習近平27日起出訪 將出席G20峰會將會習近平談貿易 川普:中國必須公平對待美國川普:料會繼續推動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貿易戰延燒 中國駐美大使稱全球市場恐分裂中國式反腐:中國「紅通」嫌犯美籍家人被禁止離開中國 疑被用作追逃海外嫌犯「人質」美國國務院建議美國公民赴中旅行當心被「限制出境」中國駐卡拉奇總領事館遇襲背後的俾路支解放軍日本欲擴大吉布地軍事基地共機3度飛入防空識別區 南韓國防部抗議智庫:中國軍力增 台灣或南海有事美恐難有作為中菲合作引質疑 中方再強調沒有債務陷阱馬爾地夫財長:中國承建基礎設施價格虛高中國大外宣:收買亞非媒體記者金錢和軍力為中國擴大全球影響力鋪平道路不斷被中國留學生騷擾 紐西蘭學界要總理硬起來
中國與臺灣
國安局:不會踩侵犯言論自由紅線選舉落幕,境外勢力介入選舉、言論自由等議題仍受關注。國安局長彭勝竹、副局長柯承亨26日在立院備詢強調,國安局不會踩了侵犯言論自由的紅線,絕不會監控言論自由。(中央社,11.26)
台商回台行動方案 賴揆指示29日提行政院會行政院長賴清德26日說,優質台商返台有助帶動本土產業發展,請國發會將「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提報29日行政院院會後對外公布,並印製手冊分送每一名台商,提供最佳服務。(中央社,11.26)
出席兩岸企業家廈門峰會 韓國瑜:考慮中國民黨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忙著布局市府小內閣人事,也著手向企業家招手投資高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邀韓國瑜出席在廈門舉行的兩岸企業家峰會,韓國瑜表示他在考慮中。(中央社,11.26)
上海證實雙城論壇下月辦 措詞含蓄低調台北上海雙城論壇選後快速商定,上海市台灣事務辦公室今天發布短訊,證實北市府昨日公布內容,但措詞含蓄,只稱將在12月中旬派團赴台出席論壇。(中央社,11.27)
學者:九合一選舉結果 非關兩岸政策與定位九合一選舉後,台灣藍綠地方執政版圖大幅改變。多名學者認為,這次選舉不是對執政黨兩岸政策的信任投票,就算牽涉兩岸議題,民眾關心的也是其中的民生議題,而非兩岸定位。(中央社,11.26)
海外智庫:習近平高壓統治 台灣需因應中國生變由民運人士王丹成立的「對話中國」智庫26日在台北舉行首次會議。王丹表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台後加強社會管控,反倒更有可能提供中國社會發生變化的機會,台灣不能不因應。(中央社,11.26)
臺灣地方選舉結果迫使執政黨必須跟中國接觸在臺灣剛剛結束的中期選舉中,在野黨國民黨大勝,這等於選民向執政的民進黨發出訴求,要他們展現出更多的執政成果,包括跟臺灣長期敵對的中國進行接觸。(VOA,11.26)
徐台兩岸金龍湖峰會 登場台灣九合一選舉後首場兩岸大型經貿交流活動、「2018徐台兩岸金龍湖峰會」將於今(27)日登場,電電公會理事長郭台強率領140多位台灣企業界人士出席。據悉,總投資高達人民幣10億元(約新台幣45億元)的台灣精密製造產業園也將於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徐州可能是下一個台商投資聚集地。(聯合報,11.26)
中國觀察
中共政治局會議仍未提及 四中全會會期謎團繼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27號啟程出訪前一天,主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黨內《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和《紀律檢察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並未提及何時召開四中全會。評論指出,以此推斷,中共19屆四中全會可能無法在今年內召開。(RFI,11.26)
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引發強烈反響,北京稱將依法處理中國一名科學家星期一宣佈,世界上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本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一消息立即引來了各界巨大反響。中國衛生當局說,將依法依規處理。(基因編輯嬰兒 「黑科技」疑問疑點重重 官方開啟調查、基因改造嬰兒:中國科學家「創新」引爆倫理爭議)(VOA,11.27;RFI,11.26;BBC中文,11.26)
不到一天馬上恢復豬肉餐 廈航辯:對中國防疫理解有誤中國非洲豬瘟疫情不斷擴大,廈門航空公司上周五(23日)才剛宣布,基於乘客的食安,機上自上周六起,暫停供應豬肉食品,沒想到生效未滿一天,廈航馬上改口,宣布恢復供應。對於僅一日便「政策大轉彎」,廈航低調回應,是因為配餐部門對國家的疫情防禦措施「理解有誤」。(湖北陽新發現非洲豬瘟疫情 大連疫區解除封鎖)(蘋果日報,11.27;RFA,11.26)
京津冀及長江下游等地遭遇秋冬以來最重霧霾天26號,京津冀多地再次被濃重的霧霾籠罩,北京地區的空氣質量指數已超300,全市達到嚴重污染級別。專家表示,此次重污染過程影響範圍廣、污染程度較重,為今年秋冬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區域污染過程。(RFI,11.26)
南早專欄奉勸中共黨組織應撤出私人企業香港南華早報一篇專欄指出,中共的黨組織應該撤出中國的私人企業。文章認為,中國大規模的私企已經越來越像國企,近年來很多都建立中共的黨組織和共青團,甚至還有紀律委員會。由北京獨立評論人張林(譯音)撰寫的專欄指出,根據中共組織部的數字,至2016年底,中國已有68%的非國企已經成立了黨組織,中國的外資公司,也有70%設立黨組織。由於過去兩年來的宣傳,目前這個數字應該更高。(RFI,11.26)
新疆「再教育營」倖存者: 寧死不願受此折磨星期一(11月26日),在美國國家記者俱樂部一場關注新疆人權狀況的新聞發佈會上,米娜回憶起過去三年自己在中國三次被捕,家破人亡的慘痛經歷,難以抑制悲傷的情緒,幾度掩面哭泣。現場的聽眾也眼含淚光,會場上不時有輕微的抽泣聲。(VOA,11.27)
中國改革開放40年 林毅夫入選百人表揚名單中國改革開放今年滿40周年,中共將表彰100名為改革開放作出貢獻的個人。生於宜蘭,1979年擔任金門馬山連連長時,游泳叛逃至福建廈門的前世界銀行副總裁林毅夫被入選名單。(中國發佈改革開放傑出貢獻名單 多名港商入選)(中央社,11.26;RFA,11.26)
港議會政治版圖改變 特首:不影響施政香港立法會補選結束,有學者認為其結果改變了立法會的政治版圖,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天對此說,這不會影響其施政。(中央社,11.27)
香港選舉:立法會補選陳凱欣獲勝,民主派的撕裂,年輕人的困局香港立法會九龍西補選結果出爐,獲建制派支持的陳凱欣以近五成票數當選,民主派陣營無法重奪議席,在議會中的分組點票中無法重奪二分一票數否決權。(BBC中文,11.26)
中國與世界
習近平27日起出訪 將出席G20峰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7日起將出訪,除參加30日在阿根廷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並將對西班牙、阿根廷、巴拿馬和葡萄牙進行國是訪問。這是習近平最近半個月內第2次出國訪問。(習近平啟程赴西班牙、阿根廷、巴拿馬及葡萄牙訪問)(中央社,11.26;聯合報,11.27)
將會習近平談貿易 川普:中國必須公平對待美國美國總統川普26日說,他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會面,兩人有可能達成協議,但他兩度強調,底線是「中國必須公平對待我們,他們還沒這麼做」。(美中領導人貿易交鋒將佔據G20峰會焦點)(中央社,11.26;VOA,11.26)
川普:料會繼續推動對中國產品加徵關稅美國總統川普26日表示,他預料會繼續推動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的計畫:將總值2000億美元的新一批中國進口產品關稅,從目前的10%提高到25%。(中央社,11.26)
貿易戰延燒 中國駐美大使稱全球市場恐分裂美中貿易戰影響遍及全球,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表示,這情況若持續下去,整合數十年的全球市場恐因此分裂,難以協調應對類似10年前全球金融海嘯的情形。(中央社,11.26)
中國式反腐:中國「紅通」嫌犯美籍家人被禁止離開中國 疑被用作追逃海外嫌犯「人質」中國外逃人員的三名美籍家人自今年六月起被中國政府禁止出境,疑被當做中國海外追逃的「人質」。(BBC中文,11.27)
美國國務院建議美國公民赴中旅行當心被「限制出境」美國國務院建議美國公民赴中國旅行時要更加謹慎,當心被「限制出境」。(VOA,11.27)
中國駐卡拉奇總領事館遇襲背後的俾路支解放軍星期五早上,位於卡拉奇繁華地區的中國領事館被襲擊,造成7人死亡。俾路支分離主義組織「俾路支解放軍」(Balochistan Liberation Army)的武裝組織已承認對襲擊負責。(BBC中文,11.26)
日本欲擴大吉布地軍事基地日本計畫擴大在吉布地的自衛隊軍事基地,加強與東非國家的軍事訓練,目標是在中國影響力不斷增強的地區與美國更緊密地合作。(VOA,11.27)
共機3度飛入防空識別區 南韓國防部抗議南韓國防部26日表示,國防部國防政策官李元翼下午急召中國駐韓使館國防武官、少將杜農一,對中國軍機3度飛入南韓防空識別區提出嚴正抗議。(中央社,11.26)
智庫:中國軍力增 台灣或南海有事美恐難有作為美國智庫蘭德公司指出,過去20年中國海軍藉由快速現代化追趕美國,而且飛彈種類與射程漸增,萬一台灣或南海有事,美國可能更難有所作為。(中央社,11.26)
中菲合作引質疑 中方再強調沒有債務陷阱繼國際社會廣泛批評中國「一帶一路」全球投資與貸款計畫充滿債務陷阱後,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臨時代辦檀勍生星期一強調,菲律賓不會因中國政府提供的援助而墮入所謂的「債務陷阱」。(菲中開發油氣備忘錄 菲國稱無損主權)(RFA,11.26;中央社,11.26)
馬爾地夫財長:中國承建基礎設施價格虛高馬爾地夫財政部長週一表示,中國正以更高的價格承建基礎設施項目,但該國現在無法撤銷與中國的合同。(VOA,11.27)
中國大外宣:收買亞非媒體記者印度媒體前駐華記者日前披露,中國自2016年起大規模收買亞洲、非洲國家記者,讓其跟隨中國官方口徑,講述中國正面故事。(RFA,11.26)
金錢和軍力為中國擴大全球影響力鋪平道路從埃及沙漠到南中國海,從巴爾幹半島到東南亞,北京利用投資擴大地緣政治影響力,同時在各個戰略要地擴大軍事存在,試圖重寫貿易、外交和安全規則,挑戰自由民主秩序。(紐時中文,11.27)
不斷被中國留學生騷擾 紐西蘭學界要總理硬起來
紐西蘭多名學者周一(26日)向政府發公開信,譴責中國利用留學生收集情報,且騷擾、攻擊「研究中國」的紐國人,學者們要求總理阿爾登(Jacinda Ardern)硬起來,保護學術自由。(蘋果日報,11.27)
20181126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18.11.26
編按:如無法收信或有疑慮,可徑至網站查閱日報與週報。欲加退訂本日報者,可回復此信告知。
目錄
【中國與臺灣】
美國務卿:台灣成功選舉 印太民主典範美學者任雪麗:蔡總統不會改變兩岸溫和做法葛來儀:北京兩岸政策 將維持和平發展基調陸委會:中共應尊重臺灣民主制度,不應片面政治解讀、涉入我內政羅致政促反制中共網軍攻擊 盼國安局反守為攻「北市早設大陸小組」柯文哲拚下月辦雙城論壇韓國瑜:設兩岸工作小組東奧正名公投失敗 中國國台辦:搞台獨注定失敗海協會秘書長:民進黨敗非國民黨成功台灣選舉:綠地轉藍天如何影響2020總統選戰及兩岸關係
【中國觀察】
中共發通知 符合條件商務大樓也要成立黨支部中國自由派發文贊鄧小平 疑諷「一錘定音」遭刪除中國批准成立首家外資保險控股公司川習會前報導正建造第3艘航艦 中媒新聞遭下架基因編輯讓嬰兒免疫愛滋病 中國科學家遭國際譴責港補選立法會議員 民主、親中大對決港泛民補選失利 學者疑政治版圖在變
【中國與世界】
美專家:債務而非貿易戰乃中國經濟最大挑戰美智庫:中國空軍目標是擊敗美國 而非僅與之競爭專家:中美達成大規模停戰機會不大全球氣候變化:中國「一帶一路」煤礦項目加劇擔憂害多國陷債務陷阱 日外相:一帶一路無助發展中印會談邊界問題 同意早日達成解決方案肯亞一帶一路中資鐵路工程 3中國人涉賄被捕
中國與臺灣
美國務卿:台灣成功選舉 印太民主典範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在推特發布推文表示,祝賀台灣再次成功舉行自由與公正的選舉,台灣的憲政民主是印太地區的典範。(中央社,11.25)
美學者任雪麗:蔡總統不會改變兩岸溫和做法專研台灣政治的美國學者任雪麗25日分析,台灣九合一選舉結果,不會改變總統蔡英文在兩岸上採取非常穩定溫和的做法,但可以讓北京的領導人冷靜下來。(蔡英文慘敗 中德媒體怎麼看?)(中央社,11.25;DW,11.25)
葛來儀:北京兩岸政策 將維持和平發展基調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事務資深顧問葛來儀25日表示,台灣九合一選後,中國將保持其「和平發展」的兩岸政策,但若把民進黨失利看成是不承認「九二共識」,則是錯誤的。(中央社,11.25)
陸委會:中共應尊重臺灣民主制度,不應片面政治解讀、涉入我內政針對中共國臺辦對我選舉與公投結果的談話,陸委會25日指出,臺灣地方選舉及公民投票,是我國的內部事務,投票結果展現臺灣民主政治的成熟發展。我們認為,這是臺灣民主價值的核心,中共當局應尊重並正確認識,切勿涉入我內部事務,及刻意片面政治解讀臺灣人民對兩岸關係的期待,此將誤判未來臺海情勢發展。(陸委會新聞稿,11.25)
羅致政促反制中共網軍攻擊 盼國安局反守為攻民進黨立委羅致政今天關切國安局如何反制「中華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的情報、網軍攻擊,國安局表示,資安處、國防部等單位會處理;但羅致政則要求國安局應反守為攻。(中央社,11.26)
「北市早設大陸小組」柯文哲拚下月辦雙城論壇國民黨籍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強調對兩岸態度就是九二共識,上任後將成立兩岸工作小組,引發話題,對此,北市府發言人劉奕霆表示不評論;不過據了解,台北市長柯文哲選前暫停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如今選舉結束,市府將力拚下月柯第一任任期結束前舉辦雙城論壇。(雙城論壇12月中下旬舉行 主題:循環經濟)(聯合報,11.26;自由時報,11.26)
韓國瑜:設兩岸工作小組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前晚表示,上任後會做兩件事,設交易平台與爭取外銷訂單,他並提及自己認同九二共識,會設立兩岸工作小組,因為有共識、心中沒圍牆,全部都是路、條條通發財。(自由時報,11.26)
東奧正名公投失敗 中國國台辦:搞台獨注定失敗中國關注台灣九合一大選結果,並在結果揭曉後透過國台辦發言人表示,此次選舉反映出台灣人民希望兩岸繼續和平發展,改善經濟。另外針對「奧運正名公投」未獲同意,國台辦則說此事顯示台獨注定失敗。(中國官媒狠批東奧正名公投:台獨不得人心鬧劇收場)(蘋果日報,11.25;蘋果日報,11.25)
海協會秘書長:民進黨敗非國民黨成功這次選舉顯示出民眾對於中國的恐懼和厭惡多數來自於民進黨或台獨教義派的激進份子,從蔡英文上任後,從維持現狀,依然善意,一直到不會屈服,台灣不是中國等言論讓兩岸的關係無論在經貿往來,民間交流甚至金馬獎的文化殿堂都被政治渲染得失去這五十五年來華語圈電影人們的努力和投入。(九合一綠慘敗 中官媒:台獨破產)(多維,11.25;聯合報,11.26)
台灣選舉:綠地轉藍天如何影響2020總統選戰及兩岸關係2018年台灣選舉結果塵埃落定,版圖由「綠地變藍天」,國民黨扳回一城,贏得超過三分之二地方席位,民進黨遭受重創,現任總統蔡英文辭去黨主席一職。(民進黨敗選牽動美中角力 CNN:華府挫敗、北京贏了、九合一選舉 星媒:兩岸關係不一定有利北京)(BBC中文,11.26;聯合報,11.26;中央社,11.26)
中國觀察
中共發通知 符合條件商務大樓也要成立黨支部中共中央最近印發《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這項通知指出,凡是有正式黨員3人以上的基層單位,都應當成立黨支部;而專業市場、商業街區、商務樓宇(大樓)等,符合條件的,應當成立黨支部。(聯合報,11.26)
中國自由派發文贊鄧小平 疑諷「一錘定音」遭刪除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無論是中國官方還是民間都在以各種形式回憶、反思、暢想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以及改革開放下一步要向何處去的問題。而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這三個字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不過,「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鄧小平的改革遺產不同側面的撿拾和強調,也呈現成了中國官民對待今日改革路徑態度的不同側面。(多維,11.25)
中國批准成立首家外資保險控股公司中國25日正式批准德國安聯集團籌建安聯(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這是中國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批准的第一家由外國資本控制的保險公司。(VOA,11.25)
川習會前報導正建造第3艘航艦 中媒新聞遭下架川習會即將登場,中國官媒新華社昨天發文透露第3艘航空母艦「已經在船台上有序建造」。澎湃新聞今天早上跟進報導,並提到可能有核能動力、電磁彈射,但該篇新聞沒多久就遭下架。(新華社首次確認:中國正在建造第三艘航母)(中央社,11.26;多維,11.25)
基因編輯讓嬰兒免疫愛滋病 中國科學家遭國際譴責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昨天在公開表示,一對經過「基因編輯」的女雙胞胎嬰兒,11月健康出生,她們將天生就對愛滋病免疫,成為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做法引起不少外國科學家質疑,認為這恐演變成大問題。(自由時報,11.26)
港補選立法會議員 民主、親中大對決「港人與中共的對決」登場!在公民自由持續遭中國收緊的陰影下,香港立法會九龍西昨舉行補選。民主派大老李卓人代替議員與參選資格遭雙取消的前議員劉小麗出征,力抗獲得親中建制派支持的陳凱欣,因事關民主派能否追回在議會關鍵一席及「撥亂反正」的否決權,備受外界關注。(香港立法會補選 泛民候選人李卓人落敗)(蘋果日報,11.26;中央社,11.26)
港泛民補選失利 學者疑政治版圖在變香港立法會補選昨天結束,泛民主派在與建制派的對壘中落敗,而這已是泛民今年以來第2次敗陣,有學者指泛民和建制的政治版圖可能在變。(中央社,11.26)
中國與世界
美專家:債務而非貿易戰乃中國經濟最大挑戰儘管不斷有資料顯示中國經濟成長在美中貿易戰衝擊下進一步趨緩,但美國《福布斯》雜誌11月25日星期天的一篇文章說,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債務,而非貿易戰。(中美貿易風險加劇「盈利增長觸頂」憂慮)(VOA,11.25;FT中文,11.26)
美智庫:中國空軍目標是擊敗美國 而非僅與之競爭一項新的研究認為,中國空軍的目標並不僅在於和美國空軍競爭,而是要打敗美國空軍。該研究或有助於美國軍方看到自身的弱點,以及中國軍方如何看待自身弱點。(衛報:川習會有如拳擊擂台 美中爭奪世界冠軍頭銜)(VOA,11.25;聯合報,11.26)
專家:中美達成大規模停戰機會不大瑞信亞太區私人銀行大中華區副主席陶冬說,中國和美國的貿易摩擦只是表象,兩國就核心問題達成大規模「停戰」的機會不大。(中央社,11.26)
全球氣候變化:中國「一帶一路」煤礦項目加劇擔憂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水平達到了新高,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中國在全球氣候變暖問題上所扮演的角色。(BBC中文,11.25)
害多國陷債務陷阱 日外相:一帶一路無助發展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周五(23日)在義大利羅馬出席國際會議「地中海對話論壇」時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計劃,已令數個國家陷入「債務陷阱」中,他認為,這樣的援助方式,根本無法幫助發展中國家振興經濟。(蘋果日報,11.25)
中印會談邊界問題 同意早日達成解決方案中國與印度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1次會晤24日在成都舉行。新華社報導,雙方同意爭取早日達成「公平合理和雙方都能接受」的邊界問題解決方案,並將兩國領導人共識確實貫徹到雙方一線部隊。(中央社,11.25)
肯亞一帶一路中資鐵路工程 3中國人涉賄被捕
肯亞檢察總長周日(25日)表示,3名中國公民涉嫌行賄,企圖影響詐騙調查結果,將被反貪當局起訴。(蘋果日報,11.26)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20181127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8.11.27
民、共之路崎嶇難行
董立文(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教授)
民主國家的期中選舉,常常是選民對執政黨表達不滿的機會,用選票教訓執政黨成為民主國家常態,而這次臺灣的九合一選舉與多項公投同時進行,選票之多,意義之大前所未有;再加上中國打壓臺灣與介入選舉不遺餘力、美國批中挺臺力道加大,更讓這場選舉多了國際層面上的意涵。
選舉結果民進黨大敗。民進黨在各縣市所提名的人選,其素質與條件都不錯,許多縣市的候選人競選連任而帶有政績來打選戰,然而選舉結果清楚呈現民進黨慘敗,於是,所謂的大氣候不利直指中央執政的拖累,是造成這次的大海嘯的主因。分析一場選戰可以簡單的分成策略面與結構面來討論,顯然,民進黨在策略面出現重大失誤;更重要的是在結構面出現重大差距,因而造成這種結果。臺灣的選民是理性與理智的,既然做出了抉擇,剩下來的就是國民黨如何兌現政見與民進黨如何反省與調整的問題。
未來的臺美關係與兩岸關係的走向,當然會跟民進黨政府的檢討與反省的結論相關,但是決定因素還是當前東亞安全結構與中、美關係的現狀。臺灣的九合一選舉是地方選舉,基本上不會對臺、美關係、兩岸關係產生直接衝擊,意即不會改變蔡英文總統兩岸政策的基本態度與取向,當然也不會改變中共對臺政策的方針與原則,更不可能改變美國的東亞布局。而未來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的空間並不大:
第一,從中共國臺辦在選舉前後的表態「臺灣民心思變、民進黨不得人心」,可以看出中共認為自己高壓的策略奏效,在這種情況下民進黨向中共妥協的話,恐怕要付出更高的代價,中共對民進黨的要求不是接受「九二共識」,而是明確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接受這個原則後,跟著是「聽其言,觀其言」。更重要的是,而付出這樣的代價後,也不太可能換得兩年後中共對臺灣選舉的「中立」立場。
第二,民進黨大敗後對中共妥協,恐怕更可能引發黨內的分裂,以及失去信任民進黨的選民支持,綠營還有近百分之四十的選票相信民進黨的價值與論述。換言之,兩岸關係的主控權完全不操在民進黨政府手裡。
第三,在美、中貿易戰的格局下,川普政府在不同的領域與議題上,要求各國選邊站,因此,不存在民進黨政府大幅調整兩岸政策的客觀環境,反而有可能引發臺美關係的倒退。目前臺美關係有法律、有溝通與可合作,還有更明確的政策執行方向,換言之,還存在可操之於我的空間,於是未來加大與加速臺美關係的發展是一條可行之路。
第四,兩岸關係在臺灣選舉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微妙,當馬英九前總統在「馬習會」三年研討會中拋出「新三不」論述:「不排斥統一、不支持臺獨、不使用武力」,國民黨中央就接到許多「韓粉」致電抗議,強烈要求馬英九別添亂,不要讓選情回歸到藍綠對決甚至是統獨對決,因為那樣會降低韓國瑜勝選機率。甚至可以看到國民黨的參選人不但沒有呼應馬的「新三不」,反而極力淡化在兩岸政策中的對決,可以看出,應該不是兩岸政策影響這場選舉。何況國民黨是在兩岸政策最佳的2014年與2016年輸了選舉;而蔡總統所主張的維持現狀的確是臺灣的主流民意。
第五,國民黨贏得高雄、臺中與新北三都的選舉,根據韓國瑜的「貨出得去、人進得來」的政見,相信短期內中共就會配合辦理,國臺辦已經公開宣布「這次選舉結果反映了廣大臺灣民眾希望繼續分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紅利,希望改善經濟民生的強烈願望,歡迎臺灣更多縣市參與兩岸城市交流合作」。國民黨執政各縣市將會成群結隊進行兩岸人、貨、錢的新三通。因此,未來對民進黨政府的真正挑戰是,如何因應「兩岸關係好,臺灣經濟就會好」這道牆。即便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的空間不大,但維持更加彈性務實的做法與低調的態度,恐怕是不得不採取的策略。
第六,外媒認為北京將持續對民進黨政府的高壓政策,並靜觀其變。但另一方面,中、美貿易戰已經對中國造成全方位的衝擊,中國經濟發展的各項指標均出現警訊,這些負面影響已經向政治與社會等層面擴散,然而,美國川普政府對中共所發動的政治、軍事、外交、經貿、科技乃至於社會文化等攻勢,一波接一波毫無停止的跡象。即便美國經歷期中選舉的變化,然而,大多數人的評估是,未來美國政府與國會、共和與民主兩黨的對中政策態度越來越一致,將會越來越強硬。
第七,對習近平來說,首要之務是穩定中國內部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情勢,包括習近平的領導地位與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其次是穩定中國周邊形勢,包括穩定朝鮮半島局勢、改善中、日關係及增進與東南亞諸國的關係。其中,臺海的情勢尤其值得北京深思,過去兩年的僵局讓北京對民進黨政府關閉了所有的大門,華盛頓則對臺灣打開了所有的門,臺、美關係全方位發展的結果,已經為雙方建構出新的發展基礎並鋪墊好未來的走向,如果將來的兩年還是持續過去兩年北京關門、美國開門的情況,那麼臺、美關係勢將進一步迅速的往北京最不樂見的清況走下去。
這場選舉與公民投票體現了臺灣民主政治的可貴與可愛,無論輸贏,都必須肯定每一個參選人對臺灣民主的貢獻,尤其是韓國瑜的「愛與和平」、「生在臺灣、長在臺灣、死在臺灣、埋在臺灣」與「不要人身攻擊,乾淨選舉不要骯髒」的主張。我們肯定韓國瑜的這段話,就讓臺灣全體人民共同為2300萬人民決定自己的未來,共同努力。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兩岸及國際未來重要議題行事曆〕
12月
11/30-12/01:「G20峰會」/「川習會」(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1:美中建交(《上海公報》)40週年
2-14: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會議(波蘭卡托維茲)
3-5:「2018兩岸企業家峰會」(中國廈門)
4:「中國國家憲法日」
10:英國國會審議《脫歐協議草案》
12:WTO總理事會會議
12-19:亞洲U19橄欖球錦標賽
13:中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15:兩岸「三通」10週年
20:台北-上海「雙城論壇」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8.11.27
民、共之路崎嶇難行
董立文(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教授)
民主國家的期中選舉,常常是選民對執政黨表達不滿的機會,用選票教訓執政黨成為民主國家常態,而這次臺灣的九合一選舉與多項公投同時進行,選票之多,意義之大前所未有;再加上中國打壓臺灣與介入選舉不遺餘力、美國批中挺臺力道加大,更讓這場選舉多了國際層面上的意涵。
選舉結果民進黨大敗。民進黨在各縣市所提名的人選,其素質與條件都不錯,許多縣市的候選人競選連任而帶有政績來打選戰,然而選舉結果清楚呈現民進黨慘敗,於是,所謂的大氣候不利直指中央執政的拖累,是造成這次的大海嘯的主因。分析一場選戰可以簡單的分成策略面與結構面來討論,顯然,民進黨在策略面出現重大失誤;更重要的是在結構面出現重大差距,因而造成這種結果。臺灣的選民是理性與理智的,既然做出了抉擇,剩下來的就是國民黨如何兌現政見與民進黨如何反省與調整的問題。
未來的臺美關係與兩岸關係的走向,當然會跟民進黨政府的檢討與反省的結論相關,但是決定因素還是當前東亞安全結構與中、美關係的現狀。臺灣的九合一選舉是地方選舉,基本上不會對臺、美關係、兩岸關係產生直接衝擊,意即不會改變蔡英文總統兩岸政策的基本態度與取向,當然也不會改變中共對臺政策的方針與原則,更不可能改變美國的東亞布局。而未來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的空間並不大:
第一,從中共國臺辦在選舉前後的表態「臺灣民心思變、民進黨不得人心」,可以看出中共認為自己高壓的策略奏效,在這種情況下民進黨向中共妥協的話,恐怕要付出更高的代價,中共對民進黨的要求不是接受「九二共識」,而是明確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接受這個原則後,跟著是「聽其言,觀其言」。更重要的是,而付出這樣的代價後,也不太可能換得兩年後中共對臺灣選舉的「中立」立場。
第二,民進黨大敗後對中共妥協,恐怕更可能引發黨內的分裂,以及失去信任民進黨的選民支持,綠營還有近百分之四十的選票相信民進黨的價值與論述。換言之,兩岸關係的主控權完全不操在民進黨政府手裡。
第三,在美、中貿易戰的格局下,川普政府在不同的領域與議題上,要求各國選邊站,因此,不存在民進黨政府大幅調整兩岸政策的客觀環境,反而有可能引發臺美關係的倒退。目前臺美關係有法律、有溝通與可合作,還有更明確的政策執行方向,換言之,還存在可操之於我的空間,於是未來加大與加速臺美關係的發展是一條可行之路。
第四,兩岸關係在臺灣選舉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微妙,當馬英九前總統在「馬習會」三年研討會中拋出「新三不」論述:「不排斥統一、不支持臺獨、不使用武力」,國民黨中央就接到許多「韓粉」致電抗議,強烈要求馬英九別添亂,不要讓選情回歸到藍綠對決甚至是統獨對決,因為那樣會降低韓國瑜勝選機率。甚至可以看到國民黨的參選人不但沒有呼應馬的「新三不」,反而極力淡化在兩岸政策中的對決,可以看出,應該不是兩岸政策影響這場選舉。何況國民黨是在兩岸政策最佳的2014年與2016年輸了選舉;而蔡總統所主張的維持現狀的確是臺灣的主流民意。
第五,國民黨贏得高雄、臺中與新北三都的選舉,根據韓國瑜的「貨出得去、人進得來」的政見,相信短期內中共就會配合辦理,國臺辦已經公開宣布「這次選舉結果反映了廣大臺灣民眾希望繼續分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紅利,希望改善經濟民生的強烈願望,歡迎臺灣更多縣市參與兩岸城市交流合作」。國民黨執政各縣市將會成群結隊進行兩岸人、貨、錢的新三通。因此,未來對民進黨政府的真正挑戰是,如何因應「兩岸關係好,臺灣經濟就會好」這道牆。即便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的空間不大,但維持更加彈性務實的做法與低調的態度,恐怕是不得不採取的策略。
第六,外媒認為北京將持續對民進黨政府的高壓政策,並靜觀其變。但另一方面,中、美貿易戰已經對中國造成全方位的衝擊,中國經濟發展的各項指標均出現警訊,這些負面影響已經向政治與社會等層面擴散,然而,美國川普政府對中共所發動的政治、軍事、外交、經貿、科技乃至於社會文化等攻勢,一波接一波毫無停止的跡象。即便美國經歷期中選舉的變化,然而,大多數人的評估是,未來美國政府與國會、共和與民主兩黨的對中政策態度越來越一致,將會越來越強硬。
第七,對習近平來說,首要之務是穩定中國內部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情勢,包括習近平的領導地位與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其次是穩定中國周邊形勢,包括穩定朝鮮半島局勢、改善中、日關係及增進與東南亞諸國的關係。其中,臺海的情勢尤其值得北京深思,過去兩年的僵局讓北京對民進黨政府關閉了所有的大門,華盛頓則對臺灣打開了所有的門,臺、美關係全方位發展的結果,已經為雙方建構出新的發展基礎並鋪墊好未來的走向,如果將來的兩年還是持續過去兩年北京關門、美國開門的情況,那麼臺、美關係勢將進一步迅速的往北京最不樂見的清況走下去。
這場選舉與公民投票體現了臺灣民主政治的可貴與可愛,無論輸贏,都必須肯定每一個參選人對臺灣民主的貢獻,尤其是韓國瑜的「愛與和平」、「生在臺灣、長在臺灣、死在臺灣、埋在臺灣」與「不要人身攻擊,乾淨選舉不要骯髒」的主張。我們肯定韓國瑜的這段話,就讓臺灣全體人民共同為2300萬人民決定自己的未來,共同努力。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兩岸及國際未來重要議題行事曆〕
12月
11/30-12/01:「G20峰會」/「川習會」(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1:美中建交(《上海公報》)40週年
2-14: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會議(波蘭卡托維茲)
3-5:「2018兩岸企業家峰會」(中國廈門)
4:「中國國家憲法日」
10:英國國會審議《脫歐協議草案》
12:WTO總理事會會議
12-19:亞洲U19橄欖球錦標賽
13:中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15:兩岸「三通」10週年
20:台北-上海「雙城論壇」
2018年11月13日 星期二
20181113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8.11.13
宋學文
(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社會科學院院長)
美國期中選舉的觀察與對中國政策的影響
美國今年(2018年)期中選舉的焦點主要集中在移民、健保、女權、社會衝突及經濟等六大議題。部分原因源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上述六大議題陳述的方式及強硬的立場所引發的社會對立或分裂,此次美國期中選舉引起共和與民主兩黨前所未有的選舉動員及媒體之大肆報導,並受到舉世的矚目。其中,中國最關心的厥為經貿相關議題及參議院與眾議院改選後的民主與共和兩黨席次的分布及美國對中國政策之相關議題。
自今年年初,「美-中貿易逆差問題」逐漸升溫並發展成「美-中貿易戰爭」以來,不論在中國或台灣皆有不少人「期待」或「預測」美國期中選舉後,若民主黨的「藍色浪潮」能成功拿下參、眾兩院的多數席次,則川普政府之外交政策將受制於國會,從而為美-中貿易戰爭之降溫或緩和帶來契機。
2018年11月6日選舉的結果呈現民主黨奪下眾議院過半席次,但共和黨則在參議院繼續掌握超過51席的席次,並在州長的選舉中超越民主黨,而中國最關心的外交、國防及經貿議題之主要由參議院及美國行政部門主導。
因此,從美國政治之權力結構來說,此次期中選舉之結果,民主黨贏得眾議院過半之席次,未來可能對川普政府之預算進行更嚴謹之監督,亦可能對川普提出2016年總統大選時「通俄門」之彈劾案,但對一些期待以「藍色浪潮」來節制川普政府之希望,或許並未能如願。
個人認為美-中貿易戰爭的本質並非單純的美-中貿易逆差問題。對川普政府來說,美-中貿易戰爭的問題本質是多元且複雜的;除了美-中貿易逆差之外,尚包括:中國並未遵守國際經貿組織(如WTO)之互惠(reciprocity)精神、智慧產權、國際組織在運作時之公平原則及民主法制等問題。
此外,川普政府中有不少人強調中國利用其「不公平或不法所得之經濟力量」壯大了中國之外交、國防及科技能力;甚至進一步推動「中國製造2025」,欲透過各種產業科技之提升,把中國之「製造大國」打造成「製造強國」;加上中國在2013年所倡議的「一帶一路」,令美國及一些盟友深覺「中國崛起」與「新殖民主義」所帶來的挑戰與威脅。
從上述角度來說,川普政府已將美-中貿易戰爭的本質提升到美-中兩強全面競爭世界領導權與各項國際組織之規範、法制、制定及執行的發言權及主導權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本質已經提升到全球權力結構之「霸權」爭奪的層次。上述這種觀察並不限於川普政府中Peter Navarro(白宮貿易顧問)等所謂強硬派人士(hardliner)之觀點與立場;事實上,自2018年3月1日中共三中全會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之後,美國民主與共和兩黨中,原本對美-中貿易問題較溫和的國會議員逐漸轉為對中國政治體制之失望。
而行政部門對中國的不信任也急遽上升,今年10月4日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在Hudson Institute之演講,反映了川普政府對中國之不信任及不滿,也勾繪出美-中關係的結構性問題。目前不少國際事務專家認為美國國會幾乎已經沒有所謂的「親中派」。因此,2018年11月6日之期中選舉,雖然民主黨在眾議院超過半數,但以Nancy Pelosi為首之民主黨眾議院極可能會在人權、貿易、勞工等議題上支持川普政府繼續對中國施壓或擴大壓力,以改善中國人權問題及因不公平貿易而導致美國工人失業與國家利益或國家安全受威脅之情形。
我們必須切記,美-中外交關係並不等同於美-中爭霸的結構關係。前者乃為外交議題操作之技術層面的問題,將會依時空、人物、政黨議題有一些起伏或改變;後者則為美國在國際大戰略(grand strategy)層面的問題,它涉及到國際關係理論所謂的「國際體系中權力分布」(distribution of power in international system)的問題;這種「結構性」的問題是美、中兩大強權在過去數十年之外交、軍事、經濟、科技及文化的「競爭總合」(sum of competition),它攸關國際社會秩序及運作(order and op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的遊戲規則制定、詮釋及執行的權力。
因此,民主黨佔多數的眾議院或將在某些外交議題之技術性層面與川普政府持不同立場,但絕不會在美國全球戰略布局的層面制肘政府,以致於使中國總體國力凌駕於美國之上,而導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貿與安全的主導者。
美-中貿易至今已經對中國內部產生了「貿易-經濟-政治間複雜的連鎖反應」之效應。在貿易面,愈來愈多外國廠商及台商已經或正在考慮撤離中國;在經濟面,中國的匯市、股市及房市的巨幅波動是否會引發中國之泡沫經濟?而中共支持的國營企業併購民營企業之「國進民出」政策是否會持續?而此政策之推動是否會引發一連串中國內部之經濟與社會之動盪?
在政治面,已經入憲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路線是否與鄧小平時代所揭櫫之「改革開放」路線是否可以並存?或為了因應美-中貿易戰爭,北京將採取習近平於2018年9月27日在黑龍江視察時所提的「大不了自力更生」路線?從而修正改革開放的路線,並將中國帶上更朝「左傾」路線發展?上述這種「貿易-經濟-政治間複雜的連鎖反應」皆會因川普政府對中國政策是否持續加溫並朝美-中全面競爭發展有極密切關聯性。
一般來說,川普政府在期中選舉後之對中國政策將持續在經貿、人權、智慧財產權、東海、南海、台灣、「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印太戰略」等議題上呈現競大於合的狀態;在經貿議題上,川普政府將繼續堅持「零關稅」、「零非關稅」、「零補貼」及「毒丸條款」,並與歐盟、日本採取合作,以抵制中國。
在台灣議題上,美國國務卿Mike Pompeo已在2018年11月9日在華府舉行第二次美-中「外交安全對話」中,以「一個中國政策」來回應北京的「一中原則」;而美國的「一中政策」亦有可能被一些川普政府中之「反中人士」(如白宮國家安全顧問John Bolton)要求重新定義或詮釋,從而推擠敏感的美-中-台三角關係進入更具張力的階段。
另外,在南海議題上,美國國防部長James Mattis亦在第二次美-中「外交安全對話」中強調美國將更頻繁地派軍艦在南海區域維護自由航行(freedom of navigation)之權利。
針對美國對台灣與南海之立場及各種干預政策與措施,北京表示會「不惜代價維護主權」;但一般認為川普政府將持續執行上述政策;因此,在未來2~6年內美國與中國在台灣與南海議題上之談判將進入深水區。不過川普政府在目前應無意對中國發動所謂的「新冷戰」;畢竟,川普與習近平在2017年4月於美國佛州會面後,雙方宣布建立「外交安全對話」、「全面經濟對話」、「執法及網路安全對話」、「社會和人文對話」等四個高級別對話機制,將可為目前「美-中全面競爭」或「競大於合」的結構性問題提供一些「鬥而不破」的技術性避險機制。換句話說,美-中關係將呈現「時而競爭,時而合作;在某些議題競爭,在某些議題合作」之既競又合的複雜現象。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兩岸及國際未來重要議題行事曆〕
11月:
12-14: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訪中
12-18:2018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EC) (巴布紐幾內亞)
13-16:東協峰會;東協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新加坡)
20:「九二會談」26週年
24:中國國民黨黨慶
24:臺灣「九合一」地方大選暨公民投票
28:NGO工作者李明哲遭中國判刑一週年
30-12/1: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川習會」(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8.11.13
美國期中選舉的觀察與對中國政策的影響
宋學文
(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教授、社會科學院院長)
美國期中選舉的觀察與對中國政策的影響
美國今年(2018年)期中選舉的焦點主要集中在移民、健保、女權、社會衝突及經濟等六大議題。部分原因源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上述六大議題陳述的方式及強硬的立場所引發的社會對立或分裂,此次美國期中選舉引起共和與民主兩黨前所未有的選舉動員及媒體之大肆報導,並受到舉世的矚目。其中,中國最關心的厥為經貿相關議題及參議院與眾議院改選後的民主與共和兩黨席次的分布及美國對中國政策之相關議題。
自今年年初,「美-中貿易逆差問題」逐漸升溫並發展成「美-中貿易戰爭」以來,不論在中國或台灣皆有不少人「期待」或「預測」美國期中選舉後,若民主黨的「藍色浪潮」能成功拿下參、眾兩院的多數席次,則川普政府之外交政策將受制於國會,從而為美-中貿易戰爭之降溫或緩和帶來契機。
2018年11月6日選舉的結果呈現民主黨奪下眾議院過半席次,但共和黨則在參議院繼續掌握超過51席的席次,並在州長的選舉中超越民主黨,而中國最關心的外交、國防及經貿議題之主要由參議院及美國行政部門主導。
因此,從美國政治之權力結構來說,此次期中選舉之結果,民主黨贏得眾議院過半之席次,未來可能對川普政府之預算進行更嚴謹之監督,亦可能對川普提出2016年總統大選時「通俄門」之彈劾案,但對一些期待以「藍色浪潮」來節制川普政府之希望,或許並未能如願。
個人認為美-中貿易戰爭的本質並非單純的美-中貿易逆差問題。對川普政府來說,美-中貿易戰爭的問題本質是多元且複雜的;除了美-中貿易逆差之外,尚包括:中國並未遵守國際經貿組織(如WTO)之互惠(reciprocity)精神、智慧產權、國際組織在運作時之公平原則及民主法制等問題。
此外,川普政府中有不少人強調中國利用其「不公平或不法所得之經濟力量」壯大了中國之外交、國防及科技能力;甚至進一步推動「中國製造2025」,欲透過各種產業科技之提升,把中國之「製造大國」打造成「製造強國」;加上中國在2013年所倡議的「一帶一路」,令美國及一些盟友深覺「中國崛起」與「新殖民主義」所帶來的挑戰與威脅。
從上述角度來說,川普政府已將美-中貿易戰爭的本質提升到美-中兩強全面競爭世界領導權與各項國際組織之規範、法制、制定及執行的發言權及主導權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本質已經提升到全球權力結構之「霸權」爭奪的層次。上述這種觀察並不限於川普政府中Peter Navarro(白宮貿易顧問)等所謂強硬派人士(hardliner)之觀點與立場;事實上,自2018年3月1日中共三中全會取消國家主席任期制之後,美國民主與共和兩黨中,原本對美-中貿易問題較溫和的國會議員逐漸轉為對中國政治體制之失望。
而行政部門對中國的不信任也急遽上升,今年10月4日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在Hudson Institute之演講,反映了川普政府對中國之不信任及不滿,也勾繪出美-中關係的結構性問題。目前不少國際事務專家認為美國國會幾乎已經沒有所謂的「親中派」。因此,2018年11月6日之期中選舉,雖然民主黨在眾議院超過半數,但以Nancy Pelosi為首之民主黨眾議院極可能會在人權、貿易、勞工等議題上支持川普政府繼續對中國施壓或擴大壓力,以改善中國人權問題及因不公平貿易而導致美國工人失業與國家利益或國家安全受威脅之情形。
我們必須切記,美-中外交關係並不等同於美-中爭霸的結構關係。前者乃為外交議題操作之技術層面的問題,將會依時空、人物、政黨議題有一些起伏或改變;後者則為美國在國際大戰略(grand strategy)層面的問題,它涉及到國際關係理論所謂的「國際體系中權力分布」(distribution of power in international system)的問題;這種「結構性」的問題是美、中兩大強權在過去數十年之外交、軍事、經濟、科技及文化的「競爭總合」(sum of competition),它攸關國際社會秩序及運作(order and op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的遊戲規則制定、詮釋及執行的權力。
因此,民主黨佔多數的眾議院或將在某些外交議題之技術性層面與川普政府持不同立場,但絕不會在美國全球戰略布局的層面制肘政府,以致於使中國總體國力凌駕於美國之上,而導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經貿與安全的主導者。
美-中貿易至今已經對中國內部產生了「貿易-經濟-政治間複雜的連鎖反應」之效應。在貿易面,愈來愈多外國廠商及台商已經或正在考慮撤離中國;在經濟面,中國的匯市、股市及房市的巨幅波動是否會引發中國之泡沫經濟?而中共支持的國營企業併購民營企業之「國進民出」政策是否會持續?而此政策之推動是否會引發一連串中國內部之經濟與社會之動盪?
在政治面,已經入憲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路線是否與鄧小平時代所揭櫫之「改革開放」路線是否可以並存?或為了因應美-中貿易戰爭,北京將採取習近平於2018年9月27日在黑龍江視察時所提的「大不了自力更生」路線?從而修正改革開放的路線,並將中國帶上更朝「左傾」路線發展?上述這種「貿易-經濟-政治間複雜的連鎖反應」皆會因川普政府對中國政策是否持續加溫並朝美-中全面競爭發展有極密切關聯性。
一般來說,川普政府在期中選舉後之對中國政策將持續在經貿、人權、智慧財產權、東海、南海、台灣、「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印太戰略」等議題上呈現競大於合的狀態;在經貿議題上,川普政府將繼續堅持「零關稅」、「零非關稅」、「零補貼」及「毒丸條款」,並與歐盟、日本採取合作,以抵制中國。
在台灣議題上,美國國務卿Mike Pompeo已在2018年11月9日在華府舉行第二次美-中「外交安全對話」中,以「一個中國政策」來回應北京的「一中原則」;而美國的「一中政策」亦有可能被一些川普政府中之「反中人士」(如白宮國家安全顧問John Bolton)要求重新定義或詮釋,從而推擠敏感的美-中-台三角關係進入更具張力的階段。
另外,在南海議題上,美國國防部長James Mattis亦在第二次美-中「外交安全對話」中強調美國將更頻繁地派軍艦在南海區域維護自由航行(freedom of navigation)之權利。
針對美國對台灣與南海之立場及各種干預政策與措施,北京表示會「不惜代價維護主權」;但一般認為川普政府將持續執行上述政策;因此,在未來2~6年內美國與中國在台灣與南海議題上之談判將進入深水區。不過川普政府在目前應無意對中國發動所謂的「新冷戰」;畢竟,川普與習近平在2017年4月於美國佛州會面後,雙方宣布建立「外交安全對話」、「全面經濟對話」、「執法及網路安全對話」、「社會和人文對話」等四個高級別對話機制,將可為目前「美-中全面競爭」或「競大於合」的結構性問題提供一些「鬥而不破」的技術性避險機制。換句話說,美-中關係將呈現「時而競爭,時而合作;在某些議題競爭,在某些議題合作」之既競又合的複雜現象。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兩岸及國際未來重要議題行事曆〕
11月:
12-14: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訪中
12-18:2018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EC) (巴布紐幾內亞)
13-16:東協峰會;東協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新加坡)
20:「九二會談」26週年
24:中國國民黨黨慶
24:臺灣「九合一」地方大選暨公民投票
28:NGO工作者李明哲遭中國判刑一週年
30-12/1: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川習會」(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2018年11月2日 星期五
20181102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18.11.02
編按:如無法收信或有疑慮,可徑至網站查閱日報與週報。欲加退訂本日報者,可回復此信告知。
目錄
【中國與臺灣】
假消息攻勢 中國解放軍操控
莫健:台灣應儘速增強嚇阻能力
中國2020年完成攻台準備 美專家:台灣應嚴肅看待
美艦泊台議題 美海軍上將:不便評論未來任務
漢光兵推驗證飛彈機動性戰略價值 發射車的數量將超過200輛
境外資金介入選戰 檢調鎖定逾30件
中國推動申領居住證 五成六認為政治統戰
太平島選前實彈射擊 不改期
【中國觀察】
習近平提落實六方面政策支持民企: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
中共政治局3月兩度研判經濟 用詞微妙 形勢嚴重
馬凱事件 泛民重申香港須尊重言論自由
中國內蒙古高層接連遭清洗 公安廳副廳長自殺身亡
數位貿易壁壘 美網路協會:中國最糟糕
【中國與世界】
華府一冷一熱對華表態欲意何為
川普與習近平將在G20峰會上會面
針對中國經濟間諜活動美司法部長宣布新行動
「異國採花,中華釀蜜」 澳洲智庫揭中共解放軍隱匿身分取得西方軍事科技
中巴尋求將兩國經濟走廊延伸到阿富汗
2018年11月1日 星期四
20181101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18.11.01
編按:如無法收信或有疑慮,可徑至網站查閱日報與週報。欲加退訂本日報者,可回復此信告知。
目錄
【中國與臺灣】
美國防官員:《臺灣關係法》是印太自由開放關鍵
加拿大智庫MLI籲西方國家 重評估加強對臺之道
中國批陳明通大放厥詞 陸委會回嗆鴕鳥心態
中國為臺商投票推低價機票 陸委會:勿干涉選舉
選前臺海情勢 國安局:中國近期軍事活動確有增加
唐鳳:對抗假消息 應培養媒體識讀
謝志偉與德政商界座談 示警中國銳實力進逼
臺灣免簽再添一國 烏拉圭予90天優惠
中資挖角 經長:一年用完就丟
臺灣合作夥伴暫停跟福建晉華的研發活動
服刑滿一年半移監 李明哲減刑可能性低
金門被旅客丟棄的中國制香腸中驗出非洲豬瘟病毒
TPP跨過生效門檻 將於12月底啟動
【中國觀察】
博聞:疑防暗殺習近平南巡草草收兵
中共高層開會討論經濟 新經濟資料持續收縮
習近平開始第二輪軍隊大清洗 東部戰區司令劉粵軍首當其衝
「中國製造2025」疑出改良版「中國標準2035」
中國中石油子公司渤海鑽探 總座驚傳跳河自殺
中國被指「外包」非法骯髒工作予流氓惡棍
人民幣匯率逼近7.0關口,或成北京重要貿易武器
需求減弱 中國製造業PMI跌至兩年最低
金庸的政治江湖:神龍教影射中共 因「六四」傷心隱退
港珠澳大橋通車一週 車流僅達預估16.8%
中國河北十城市霧霾橙色預警 經濟壓力令治汙面臨挑戰
中國初創企業平均壽命3.7年
年薪十萬人民幣 為何難招科學家?
萬達將全部主題公園運營權出售給融創中國
【中國與世界】
蓬佩奧: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國家安全挑戰
美前官員:中國「核心利益」決定美中長期利益不可並存
王岐山將出席中美新經濟論坛 首次公開談貿易戰
中國駐美大使再談美中友好 對美政策搖擺不定?
德語媒體:美國面臨來自中俄的挑戰
報告稱中國等國在數字貿易領域存在嚴重貿易壁壘
美國務院官員就達賴喇嘛前特使嘉日洛地去世表示哀悼
直行還是右轉 巴西新總統博爾索納羅的對中政策挑戰
德國工業聯合會告誡德公司不要依賴中國
巴紐主辦APEC峰會 中國證實提供幫助
中國選擇菲律賓建港口 擴大一帶一路專案
斯里蘭卡現「兩個總理」危機 中印「龍象之爭」憂慮再起
中國與臺灣
美國防官員:《臺灣關係法》是印太自由開放關鍵
隨著北京在區域作為更為強勢,主管亞太安全事務的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海大衛(David Helvey)表示,遵守美國在《臺灣關係法》下的義務是確保一個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重要關鍵,「臺灣一向是、也將持續是美國在地區的重要夥伴。」海大衛說,美國支持臺灣自衛的承諾從根本上說是基於這樣的信念,那就是,「一個堅強安全的臺灣是防止侵略的最佳威懾,也最能保衛臺灣人民並維護他們來之不易的民主」。(美資深外交官:臺灣是美中關係最可能的引爆點 但可避免、軍方︰因應防衛需求 預算逐年增長)(VOA,10.31;VOA,10.31;自由時報,11.01)
加拿大智庫MLI籲西方國家 重評估加強對臺之道
加拿大知名智庫「麥克唐納-勞裡埃研究所」(Macdonald-Laurier Institute,MLI)執行長克勞裡(Brian Lee Crowley)表示,隨著中國行徑日益具侵略性,現在正是西方國家對臺灣這隻「煤礦中的金絲雀」重新評估、加強對待的時候。克勞裡呼應總統蔡英文的說法,形容「臺灣正為這個世界扮演『煤礦中的金絲雀』角色」,中國的行為帶來了危險,臺灣無疑是國際社會中的早期預警系統。(中央社,11.01)
中批陳明通大放厥詞 陸委會回嗆鴕鳥心態
中國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上午在例行記者會批評陳明通「大放厥詞、肆意挑釁」,並宣稱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舉世公認的輝煌成就,不容任何人信口雌黃、抹黑造謠」。陸委會晚間則透過書面回應,表示馬曉光的批評是「鴕鳥心態」,中方應重新領悟、體會臺灣對中國進步發展的客觀期許,勇敢面對政經社會發展嚴重失衡的問題,跳脫集權專政框架,進行政治改革,落實人民民主監督制衡政府,而非變相強化社會監控來箝制人民。(中共一再歸責臺灣、圖謀破壞臺灣社會穩定,才是兩岸和平最大威脅)(中央社,10.31;陸委會,10.31)
中國為臺商投票推低價機票 陸委會:勿干涉選舉
臺灣「九合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在即,中國和臺灣的航空公司推出臺灣籍旅客專享的特價機票,這被外界解讀為,中國方面是在鼓勵對親中臺商返臺投票,影響臺灣政情。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星期二對記者說:「中華民國是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我們歡迎我們的臺商朋友回到臺灣行使憲法所賦予他們的公民權利回來投票。」但他同時警告:「我們還是要正告中國大陸,要落實他們不介入臺灣選舉的承諾,同時不要以任何的方式企圖影響臺灣的民主選舉。」(中國銳實力造假新聞 江春男憂傷害臺灣民主)(VOA,10.31;中央社,11.01)
選前臺海情勢 國安局:中國近期軍事活動確有增加
國家安全局長彭勝竹在立法院表示,中國近來的軍事活動的頻率確實有增加,但沒有情資顯示部隊有進行調動。對於民進黨立委適應質詢中國對臺灣民眾核發居住證代表的性質,國安局長彭勝竹表示,目前看來並不認為中共發行居住證,具有身分證的性質,「它不是公民身分證」、「不到準身分證」。至於核發的數量,到9月10日的數字是2萬2000人。至今增加到7至8萬人,但現在還在查證。(上報,11.01)
唐鳳:對抗假消息 應培養媒體識讀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今天表示,對抗境外勢力散佈假消息,應促進公民的媒體素養與識讀,養成看到這一些事情先想一下「真的假的」的習慣,這才是真正解決方法。她說,必須在不威脅到言論自由的核心價值下,去處理腦補與假訊息問題,不然若是因此縮減公民社會的空間,這就是一些散佈假消息的攻擊者想看到的,不能讓這些人得逞。(推廣臺灣暖實力 唐鳳11月將訪加拿大)(中央社,10.31;中央社,10.31)
謝志偉與德政商界座談 示警中國銳實力進逼
駐德國代表謝志偉近日應德國國會議員邀請赴比伯拉赫縣參訪,分別與德國政商界及學生座談,除示警中國「銳實力」步步進逼各國,並介紹臺灣民主化成果。他強調,臺灣與中國不同之處在於民主無法在中國施行,由於談話生動,在座學生表示想要更進一步瞭解臺灣,當地媒體「施瓦本日報」(Schwabische Zeitung)報導謝志偉是「聰明機智的人,言詞間總能帶給學生歡笑」。(中央社,11.01)
臺灣免簽再添一國 烏拉圭予90天優惠
外交部今天表示,烏拉圭政府29日正式公告給予臺灣護照持有者免簽入境烏國90天的待遇;目前共有169個國家及地區給予臺灣民眾免簽證、落地簽待遇。外交部晚間發布新聞稿表示,為便利臺灣民眾前往烏拉圭從事觀光、商務活動,烏拉圭政府於10月29日正式公告給予臺灣護照持有者免簽入境烏國90天的待遇;外交部對此表示歡迎,相信將有助提升2國觀光、貿易互動與民間交流。(中央社,10.31)
中資挖角 經長:一年用完就丟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昨踢爆,馬政府時期開放中資投資批發零售業,讓中資「以合法掩護非法」,在新竹投資門檻較低的批發零售業為據點,來接觸並挖角臺灣人才,要求清查。經濟部長沈榮津回應,將針對新竹周邊的中資全面重新檢視;而近年來幾件中資挖角常「一年用完就丟了」,臺灣人才面對中資高薪挖角已越來越謹慎。(自由時報,11.01)
臺灣合作夥伴暫停跟福建晉華的研發活動
臺灣晶片製造商聯華電子公司10月31日稍晚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將暫停跟中國合作夥伴福建晉華的研發合作,直到有關當局獲准我們恢復合作。聯華電子公司負責媒體的官員對路透社說,美國下達了制裁令,我們也會遵守美國政府的規定。兩天前美國切斷了有政府背景的福建晉華跟美國供應商的聯繫,福建晉華涉嫌偷盜美國半導體公司美光公司的智慧財產權。(VOA,11.01)
服刑滿一年半移監 李明哲減刑可能性低
非政府組織(NGO)工作者李明哲去年被中方逮捕,至今已一年半,符合減刑門檻,但在此時被移監到條件較佳的燕城監獄,可能是為安撫國際壓力,獲得減刑機率較低。對此,陸委會副主任委員邱垂正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再次強調,中方應循既有管道,將移監後的探視規定告知政府及家屬。「傳播民主理念無罪」,中方應盡速釋放李明哲。(李明哲符合減刑門檻 海基會:會適當傳達)(中央社,10.31;中央社,10.31)
金門被旅客丟棄的中國制香腸中驗出非洲豬瘟病毒
行政院農委會10月31日下午宣佈,在金門碼頭被丟棄的中國制香腸被化驗確認含有非洲豬瘟病毒,比對後與中國病毒完全吻合。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在緊急召開的記者會上指出,被驗出有非洲豬瘟病毒的香腸是金門小三通旅客在入關前丟到農產品棄置箱內,檢疫人員清理時發現後寄到相關機構化驗。星期三下午經定序反應,確認這包香腸含有非洲豬瘟病毒,與中國非洲豬瘟病毒100% 吻合。這是臺灣第一個從大陸肉品中驗出非洲豬瘟病毒株。(中國疫情蔓延13省 鄰國嚴陣以待)(VOA,10.31;蘋果日報,11.01)
TPP跨過生效門檻 將於12月底啟動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將於12月30日生效,它標誌著就在美國豎起關稅壁壘、加碼對華貿易戰之際,全球貿易自由化取得了一項罕見的勝利。週三,澳大利亞成為第6個批準TPP的國家。至此,這項由11個國家簽署的協定已經跨過了生效門檻。美國最初曾是TPP成員國,但川普上任後採取的首批措施之一就是退出該協定。(還有哪國會入夥TPP?)(FT,10.31;日經,11.01)
中國觀察
博聞:疑防暗殺習近平南巡草草收兵
博聞新聞今天報道透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剛剛結束的南巡視察,因安全問題而取消多項原先安排活動,被指草草收兵。安全擔心中包括遭遇綁架和暗殺危險。此消息沒有得到中國官方媒體證實。該報道引述被指是中南海知情者透露,知情者說,「在最後一刻,習近平本人親自調整了原本已經確認的『路線圖』,並且緊急下令取消了『南巡』期間的三大重要活動。」(鄧樸方維權疑被冷處理 官媒為改革開放悄定一尊之位)(博聞,10.31;RFI,10.31)
中共高層開會討論經濟 新經濟資料持續收縮
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星期三(10月31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的經濟形勢,部署經濟工作。分析人士認為,美中貿易摩擦的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並警告中國四季度宏觀經濟指標可能會加速放緩。最近不樂觀的經濟資料迫使北京當局必須要拿出有效的支援經濟增長的措施,否則明年1月經濟運行可能更加充滿變數,因為屆時美國對中國20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征的關稅稅率將升至25%。(貿易戰效應發作 中共政治局承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VOA,11.01;RFI,10.31)
習近平開始第二輪軍隊大清洗 東部戰區司令劉粵軍首當其衝
隨著房峰輝進入審判程式,解放軍將開始第二輪軍隊大清洗,有報道指出,第二輪清洗首當其衝的是東部和北部戰區的領導層,雖然未必是戰區司令,但級別一定不低。而東部戰區司令員劉粵軍最可能成為下一個「出事」的上將。5年來2名中央軍委副主席、8名上將、160名中將少將和18000名校級被指貪腐軍官落馬。(中紀委新招:AR動漫勸誡官場)(博聞,10.31;DW,10.31)
「中國製造2025」疑出改良版「中國標準2035」
近期由於擔心西方國家採取更猛烈的反制措施,中國政府壓低了「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宣傳調門。但有消息報道中國悄悄推出「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改良版本「中國標準2035」戰略。今年3月,中國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在中國工程院舉行了「中國標準2035」項目的啟動會。(貿易戰能否逼出中國改革新動力?)(RFI,10.31;FT,11.01)
中國中石油子公司渤海鑽探 總座驚傳跳河自殺
中國最大原油、天然氣供應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石油)旗下子公司總經理周宗強,驚傳日前跳河自殺。消息人士透露,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鑽探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宗強,於30日跳河自殺,自殺原因尚不明朗。中石油則發出訃聞指出,周宗強因工作壓力和家庭原因自殺。(自由時報,10.31)
中國被指「外包」非法骯髒工作予流氓惡棍
根據一個專門研究中國問題的網站「中國風」(Chinoiresie)一篇文章指出,不論是在2014年的香港雨傘運動,還是2012年山東臨沂市東師古村陳光誠被軟禁在家,都有報道指出當地的政府僱用一批流氓和惡棍充當政府的打手。也有大陸的地方政府利用專業人士居中勸喻人民不要跟政府對抗,甚至僱用私人保安員截止上訪人士。(RFI,10.31)
人民幣匯率逼近7.0關口,或成北京重要貿易武器
隨著美中兩國相互威脅,實施越來越嚴厲的關稅,全世界也在關注北京是否會轉而利用其最有效的經濟武器。這個武器涉及數字「7」。自四月中旬以來,中國的貨幣人民幣一直在逐漸貶值,週二,人民幣跌至十年來最低點。如果進一步貶值,人民幣可能會跌至兌美元匯率7的重要心理關口以下。上一次,買進一美元需要7元人民幣還是2008年5月,當時全世界正陷入金融危機。(NYT,10.31)
需求減弱 中國製造業PMI跌至兩年最低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佈的2018年10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下降0.6個百分點。在這個統計量度中,超過50%則顯示生產經營活動有所擴張。出口訂單在減少,但最大的影響來自國內需求下降。自從去年政府加強貸款控制以防止債務膨脹危機以來,中國汽車和房地產銷售都明顯下跌。(【車商寒顫】中國車市步入寒冬 「能活下去的…才有明天」)(DW,10.31;蘋果日報,11.01)
金庸的政治江湖:神龍教影射中共 因「六四」傷心隱退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話是郭靖說的,是金庸寫的。金庸辭世,他最被人緬懷的是帶給華人世界15部武俠小說,這些光芒卻掩蓋了他另一重身份——一位積極參政議政的報人。在政治的江湖中,金庸從未缺席,有時勇猛針砭時弊,有時身陷輿論漩渦,情節跌宕起伏不輸小說,而至於符不符合他「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政治理想,金庸已離去,只能留給眾人和後人評說。(金庸和他的《明報》傳奇)(BBC,10.31;FT,11.01)
港珠澳大橋通車一週 車流僅達預估16.8%
港媒報導,港珠澳大橋自24日通車至30日滿一週,平均每天車流2356.3輛次,總車流只達到最高預估的16.8%,而且其中多為載客巴士,貨運功能明顯仍未發揮。港府運輸及房屋局表示,根據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的資料顯示,30日,港珠澳大橋的車流來回方向合計為2244輛次,平均每小時93.5輛次。其中,穿梭巴士及過境巴士共有1483輛次,小客車705輛次,普通貨車48輛次,貨櫃車8輛次。(中央社,10.31)
中國河北十城市霧霾橙色預警 經濟壓力令治汙面臨挑戰
中國河北省環境保護廳在31日的聲明中表示,鑒於預期的霧霾,該省要求10個城市發佈二級(橙色)污染警報。這是兩個星期內河北省發佈的第二次空氣污染橙色警報。環保廳的聲明說,這些城市將從10月31日下午6點開始到11月5日實施緊急減霾措施。10個城市包括唐山,重要的鋼鐵企業唐山鋼鐵集團就在唐山。(VOA,10.31)
中國初創企業平均壽命3.7年
追隨ofo和摩拜單車兩巨頭的7家共用單車企業已經破産。創業者湧向風口行業之後,因服務和産品缺乏個性而陷入消耗戰,這是中國初創企業的一個側面。中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3.7年。在每天新設1.6萬家企業的創新熱潮背後,大量的失敗者被淘汰。(日經,11.01)
年薪十萬人民幣 為何難招科學家?
被譽為「天眼」的中國FAST射電天文望遠鏡,試運行不到兩年,已經產生了不少重要科研觀測成果。而現在,位處偏遠山區的望遠鏡,卻遭遇了招聘困難;其負責人為此大歎苦經,反而招致了官媒以及線民的一邊倒抨擊。(DW,10.31)
萬達將全部主題公園運營權出售給融創中國
大連萬達集團10月29日宣佈,將中國13個主題公園的運營權全部出售給融創中國。交易額約63億元。萬達由於陷入經營危機,2017年夏季迅速出售了酒店等約合1萬億日元的資産。此次更是基本上放棄主題公園,自2016年起力爭打造「中國迪士尼」的野心也在2年多之後破滅。(日經,11.01)
中國與世界
蓬佩奧: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國家安全挑戰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週三表示,在未來一段很長的時間裡,中國將是美國面臨的最大國家安全挑戰。蓬佩奧在接受《蘿拉·英格拉罕秀》主持人英格拉罕採訪時被問及美國將如何應對中國盜竊美國智慧財產權等一系列行為時,蓬佩奧說,在川普總統的領導下,美國正在對中國進行全面的回擊,來迫使中國遵守國際法,並在商業上成為行為正常的國家。(美國煞費苦心 只盼中國「正常」)(VOA,11.01;DW,11.01)
美前官員:中國「核心利益」決定美中長期利益不可並存
歐巴馬政府時期白宮亞洲事務高級主任麥艾文(Evan Medeiros)星期二(10月30日)說,美中兩國的長遠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傾向分歧而不是日漸趨同,而且將來的分歧只會更大。他說,兩國關係將越來越趨向競爭的一面。麥艾文認為,中國目前有三大「核心利益」:維護共產黨的統治以及社會穩定;保護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國家統一;發展經濟和社會。他說,這些利益決定了美中兩國的長期利益不能並存。(VOA,11.01)
王岐山將出席中美新經濟論坛 首次公開談貿易戰
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下周將訪問新加坡,出席于11月6日至7日舉行的首屆中美創新經濟論坛,并发表主旨演講。這也是王岐山擔任中國國家副主席后的第三次出訪,也是他首次就中美关系在國際平臺发表演講,預計將談及中美貿易戰的話題。王岐山此次參加行經濟論坛并发表主旨演講,將表達中國繼續開放經濟的意願,以此安撫國際社會。(多維,10.31)
中國駐美大使再談美中友好 對美政策搖擺不定?
星期三,中國共產黨控制的中國媒體再度宣傳美中友好的重要性。自美中貿易戰開始以來,中共當局對內對外有關對美國的政策的宣傳搖擺不定,眼下似乎再度由強調不怕打貿易戰也準備好打到底轉向強調美中兩國要盡力謀求友好相處。新華社星期三突出報導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星期二在華盛頓發表講話稱,許多人對近期中美關係形勢深感憂慮,在這充滿挑戰的時刻,中美關係發展更需要「善良的天使」。(VOA,10.31)
德語媒體:美國面臨來自中俄的挑戰
美國宣佈退出中導條約,不僅是對俄羅斯發出的信號,同時也是為了遏制中國的軍備擴張。此外,中國解禁虎骨和犀牛角交易,引起動物保護組織的極大擔憂。川普宣佈退出《禁止中程導彈條約》,而此舉恰恰暴露了美俄中三大軍事強國間的微妙關係。來自華盛頓和美國軍方的消息稱,美國之所以要退出中導條約,不僅僅是因為俄羅斯暗中大力發展導彈技術,更是因為中國不是中導條約的簽約國。(美國退出中導條約釀可怕后果 俄或重建古巴軍事基地)(DW,10.31;多維,10.31)
報告稱中國等國在數字貿易領域存在嚴重貿易壁壘
致力於在自由、公平的互聯網平臺推動創新和經濟增長的組織「互聯網協會」(Internet Association)10月30日發佈了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2019年全國貿易評估報告”所提交的意見書。其中將印度、歐盟、印尼、中國和越南列為在數字貿易領域五個壁壘最嚴重的國家或聯盟。(VOA,11.01)
美國務院官員就達賴喇嘛前特使嘉日洛地去世表示哀悼
一名美國國務院官員星期三對達賴喇嘛前特使嘉日洛地的去世表示哀悼。達賴喇嘛的前特使嘉日洛地30日在美國加州三藩市逝世,享年69歲。嘉日洛地曾在藏人流亡政府擔任內閣官員和流亡議會的議長,1990年被任命為達賴喇嘛駐美國的特使。他參加過與中國政府的對話,還擔任過總部在華盛頓的藏人權利組織國際聲援西藏運動的執行主席。(VOA,11.01)
直行還是右轉 巴西新總統博爾索納羅的對中政策挑戰
在今年第一季度的一次訪亞行程當中,社會自由黨候選人曾說,訪問以色列、美國、日本、韓國和臺灣「顯示了誰是我們希望接觸的」。帶著他的三個兒子以及副手洛倫佐尼,博爾索納羅穿越整個亞洲訪問臺灣,但是沒有把中國列入行程。這一做法產生了反響。中國駐巴西的大使館致信民主黨全國執委,指這個國會代表團的訪問引發「擔憂和憤慨」,是一次「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侮辱」。(BBC,11.01)
德國工業聯合會告誡德公司不要依賴中國
德國工業聯合會(BDI)正在草擬一份新的戰略報告,呼籲德國公司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報導說,該社看到的這份報告的草稿顯示德國對中國由國家/政府控制的經濟模式越來越感到擔憂。早些時候,德國明確表示反對中共向德國在華企業安插中共組織。去年11月,德國在華企業甚至聲言,假如中共當局堅持在德國在華企業中安插中共的黨支部,德國公司將集體退出中國。(VOA,11.01)
巴紐主辦APEC峰會 中國證實提供幫助
對於外界質疑中國提供巴布亞紐幾內亞資金,幫助巴紐籌辦今年亞太經合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今天在回答提問時表示,應巴紐方面要求,中方為巴紐辦會「提供支援和幫助」。(中央社,10.31)
中國選擇菲律賓建港口 擴大一帶一路專案
中國正在尋找在菲律賓二線港口城市修建新的基礎設施,這是中國一帶一路計畫在東南亞和南太平洋繼續擴大的一部分。根據菲律賓總統辦公室網站的消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週一訪問菲律賓港口城市達沃市,與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進行了一個小時的交談。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表示,王毅說中菲經濟合作將「擴展到新的領域,包括一帶一路項目」。(VOA,11.01)
斯里蘭卡現「兩個總理」危機 中印「龍象之爭」憂慮再起
曾實行鐵腕統治的前總統拉賈派克薩被外界視為「親中派」。而總理維克勒馬辛哈上任後則試圖重新平衡斯里蘭卡與印度的關係。分析人士認為,儘管導致目前危機的因素更多的是斯里蘭卡國內因素,但新總理的任命無疑將加劇中印在該國的影響力博弈。(BBC,10.31)
訂閱:
文章 (Atom)
20200703 中國情勢暨兩岸雙週報: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與中共統戰制度剖析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20.07.03 編注:本期雙週報是根據上期「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進行剖析並附上參考圖。 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林雨蒼、沈伯洋 ...
-
盧俊偉(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2015.10.9 2015.10.13更新 今年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措施(下文簡稱811新匯改),將原本由官方指導的人民幣中間匯價改為參考前一日銀行同業外匯市場收盤價,增加匯率市場化...
-
作者:董思齊 (本文完成於2014年4月) 經歷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的韓國, 除了對內有維持經濟成長與進行產業轉型的急迫性壓力之外, 還面對了中國不斷的崛起以及與日本的外在競爭壓力。 在內外相交的壓迫之下,韓國興起了以設立與世界連...
-
2016.2.26 王毅盼蔡英文接受憲法同屬一中 王毅在CSIS就「中美關係及中國外交發展」發表演說[ 官網資料 ],在回答問題時表示,中國並不關心誰在台灣掌握中國台灣地區的政權,中國關心的是,成為執政者後如何處理兩岸關係,能不能繼續維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