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6日 星期一
20190916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波頓去職與台美關係(賴怡忠)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9.09.16.
波頓去職與台美關係
賴怡忠(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執行長、台灣智庫執行委員)
日前美國川普總統以一篇推特文對外宣稱國安顧問波頓的服務已不再被需要了,波頓則說自己主動向川普提出辭職意願。不管波頓是被辭職還是主動求去,後續新聞顯示波頓離開白宮與其和川普在伊朗、阿富汗、北韓、敘利亞、委內瑞拉等議題的看法差距太大有關。川普也宣布會在隔週宣布新的國家安全顧問人選。
由波頓是川普政府相當友台的資深官員之一,台灣自然高度關心波頓去職對台美關係的後果。但從這次去職的理由來看,顯然不是因為中國政策的歧異。但因為伊朗、阿富汗、北韓等議題的發展都會牽涉到印太國家與美國的關係,所以印太戰略的整體佈局會受到影響,台灣對此當然須要十分專注。
除此以外,川普會因為這些議題而炒掉一位國安顧問,顯示這些議題對川普的重要性,這個現象顯示尋求連任的政治考慮已經開始影響川普的對外作為,這是我們需要注意的發展。再者,雖然這個變化不至於影響美國對中政策,但波頓算是華府少數願意以身試險,用現任官職身分與台灣見面的資深官員,因此新任國安顧問的對台態度會不會出現變化,以及現任國安會官員有多少會被留用,也都需要注意。畢竟台美關係的制度性連結還沒強到可以無視於主事者程度,很多對台作為與官員本身的態度有關,因此知道新的國安會是由誰主政,對外交政策的影響力如何,對於經營台美關係還是很重要的。
波頓去職非因中國政策
我們第一可以確定的是,波頓去職非因其與川普在中國政策有差距,而是彼此在伊朗、阿富汗、敘利亞、北韓等議題存在巨大差異所致。這起碼表示即使在新任國安顧問主政下,也不太可能在中國政策出現重大變化。而2017年底美國國家安全戰略認為中國是改變現狀國家,意圖把全球秩序改向非自由的方向等定性,也是在波頓前任麥瑪斯特所訂下,這表示對中政策定性不會因為走了一個國安顧問就被改變。特別是對中強硬已是現在美國朝野的共識,也是備受爭議的川普施政中少數可以獲得民主黨同意的作為。從這角度看,美國對中政策不會軟化,美中貿易戰會持續打下去,與中國在涉及一帶一路、華為5G、美中科技競逐等的全球競爭也都不會停止。
川普尋求連任的考量與對外政策
但會因為敘利亞、伊朗、阿富汗、北韓等議題的差距而逼走一個國安顧問,顯示這些議題對川普的重要性。
由於在擔任總統前川普個人鮮少對這些議題有發言,因此這些議題不太像是川普長期關注的題目,現在的高度關注應與這些議題對川普連任的衝擊有關。例如與阿富汗神學士政權秘密高峰會談,應與川普主張自阿富汗撤軍,以將反恐戰爭告一段落的競選承諾有關。伊朗議題則與川普深信制裁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迫使對方上談判桌重啟有關伊朗核問題的「聯合全面行動計畫(JCPOA)」談判有關。因川普也認為JCPOA不是對美國有利的協議。在北韓核武議題上,因川普多次強調川金會的政績,因此川普自然也會期待在川金會的基礎上有成果,而不是宣稱這個途徑已經失敗而另起爐灶。以上這些議題都可以作為川普尋求連任的政績,或是遵守信用以兌現先前的競選承諾。隨著2020競選時程在即,這些議題如果沒有成果,不僅無法成為競選連任的政績,還可能被對手撿來做為指控川普無能或是不遵守競選承諾的突擊步槍。
也因此我們現在更應關心有哪些議題會影響川普連任,因為我們可以預期,這些議題在現在應會受到川普更高的重視。
阿富汗與北韓政策發展會直接影響印太戰略部署
這些議題會受到重視雖與川普本身的競選要求相關,但之後這些議題的發展方向卻可能會影響與台美關係密切的印太諸盟邦,進而導致美國與這些國家關係出現變化,並衝擊台灣所處的印太地緣戰略環境。
以阿富汗議題為例,這應與美國與神學士政權談判以促使美軍如何有序撤出阿富汗的議題相關,除了這使現在的阿富汗政府如坐針氈外,美國也勢必更依賴與神學士集團關係密切的巴基斯坦之中介,那麼印度會如何看美巴關係呢?是否因擔心美巴關係會更密切,使得印度為了避免中巴合作制印的情形持續惡化,會同時對中與對巴基斯坦出手,一方面積極拉近中國,避免巴基斯坦利用中國從側翼施壓的力道,同時對巴基斯坦更主動強勢出手。日前印度對喀什米爾的作為就據傳與這些考慮有關。
而北韓議題如持續現在的軌道則會影響美日關係。日本一向擔憂川普與金正恩的美朝峰會進展。去年新加坡會議導致美韓軍演降級,換到的是北韓模糊其詞的承諾,但結果卻對美日同盟會有潛在重大衝擊。日本雖對今年河內峰會無疾而終感到些許寬心,主要是因為沒有出現新的美國讓步,但之後北韓屢屢發射飛彈違反聯合國決議,卻沒看到對此作為的強硬回應。
日本不一定接受波頓的所有觀點,但卻同意波頓對美朝談判的悲觀看法。新任國安顧問如果積極推動美朝峰會,甚至出現美朝關係正常化的方向時,日本的對朝政策就很難維持現狀,偏偏北韓對日本的態度又特別強硬。日本會因此陷入高度孤立狀況。這個狀況極可能使日本利用現在中國因美中貿易戰而主動對日示好的契機,強化日中聯繫。
因此如果新任國安顧問的態度與川普一致,這些議題的發展是有可能讓印度與日本都改善與中關係,雖不必然導致美國在印太擺出的與中競爭態勢之解體,但在某方面出現分歧,或是弱化,其可能性是不能被排除的。這也會反向影響台灣所處的印太地緣戰略環境。
不影響對中政策,但對台態度是否出現微妙變化須關注
波頓去職不會影響美國對中政策,但新任國安顧問對台灣的態度是否與波頓一樣,是需要關注的問題。波頓是少數不介意官方身分和台灣互動的資深官員。在小布希政府時代波頓還是國務次卿時,就公開與在2002年訪美的第一夫人吳淑珍見面,據說那主要是他個人的作為,不知是否有得到國務卿鮑爾將軍的授權。而日前除了與台灣國安會秘書長李大維見面外,據說也曾主動致電貿易代表想就有關台美FTA與台美經貿議題談談。不知道這些作為有多少成分是美國政府的集體決定,但波頓個人的主動推動,相信也是這些作為得以發生的原因之一。
也因此新任國安顧問的對台態度就很重要,畢竟台美關係的制度性連結還沒強到可以無視主事者的程度,新的國安會是由誰主政,對台態度的積極性如何,以及這位新國安顧問對外交政策的影響力如何,對於經營台美關係還是很重要的。
目前幾位可能的人選包括伊朗事務特使Brian Hook、北韓特使Steve Biegun、美駐德國大使Richard Grenell、退役陸軍上校Douglas MacGregor、前國安副顧問 Richard Waddell備役少將等人。前兩者如果上任,幾乎其負責的議題一定會是重點,Macgregor上校則會力行從阿富汗與敘利亞撤軍,其它者的政策主張則比較不清楚。但這些人的共同點是過去少就台灣議題發聲過。
國務院對外交影響力可能會大增,博明動向也須關注
此外,這位新國安顧問上來的過程也須關注。如果國務卿龐培歐在「扶上馬、送一程」扮演重要角色,則未來國務院對外交的影響力就會更大,之前波頓領導國安會與國務院互槓的內部問題可能就會較少出現。
此外,新任國安顧問是否會換掉一大批人,包括亞洲資深主任博明及其領導的亞洲團隊等,是攸關台灣與台美日常合作的重要問題。這個發展對台美關係的影響可能最直接,會是台灣需要特別關注的發展。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2019年8月20日 星期二
20190820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有關中共政治代理人立法的辯正(宋承恩)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9.08.20.
有關中共政治代理人立法的辯正
宋承恩(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
有關中共政治代理人管制的立法,目前浮上檯面的法案包括:一、民進黨團於立法院上會期所提出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明定禁止台灣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為中國大陸黨政軍機關(構)、相關團體或其派遣人之代理人,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安定。同時也禁止台灣地區人民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政治宣傳,或在中共相關會議中,發表危害國家安全決議、共同聲明或相應聲明(以下簡稱其為「禁止制法案」)。二、時代力量所提出的《反境外敵對勢力併吞滲透法》草案,對「中國在地協力者」介入我國總統大選或公職人員選舉及替境外敵對勢力散播不實訊息等行為科以罰則。三、民進黨余宛如等立委正在研議的《反境外勢力干預法》草案,擬採行類似美國或澳大利亞法例的境外勢力代理人登記制度,以民主透明化的角色要求對境外勢力影響國內政治的行為,做資訊揭露(以下簡稱其為「透明化法案」)。
這些立法提議引發社會上許多討論。單就執政的民進黨而言,內部就有不同的想法與聲音。在「禁止制」與「透明化」爭論的背後,其實有以下的幾個糾結,值得更進一步想想。
境外勢力影響國內政治是事實,不會消失
境外勢力獲取國內政治影響力的行為,相較於國家安全立法的保護對象,例如對於竊取國家機密的禁止與處罰,所不同的是它介入國內的政治程序,透過觀點的宣傳、遊說、金錢的收買、發展關係,試圖影響國家政策的形成,甚至藉由影響力的擴張,將符合外國利益的擬議,帶入國內政治議程。也就是說,相較於傳統的國家安全立法,針對境外勢力的行動,在處理更上游,更前端的問題。其打擊對象或許不像竊取國家機密如此具體,但其影響的確存在,雖然何時、在什麼範圍、如何影響國內政治決策或選舉結果,難以預測。處理這些不確定的面向,對策是更加了解境外勢力的滲透。
境外勢力獲取國內政治影響力的管道,可分為幾個大項:第一是影響決策者:透過非外交的手段影響政治人物與官員,目的是藉由這些體制外的行為,讓相關人士將境外勢力的利益置於國內選民的利益之上。由於經常透過祕密的管道,這也是逸脫責任政治的行為,讓體制的權責監督機制無法發揮功能。
第二是政治遊說,藉此接近決策者,試圖影響國家政策。境外勢力在國內的運作,如果透過正式的公關公司明著來,其間利益安排應該還容易取得。若是透過迂迴的勾結,例如承諾在境外對於同一集團的事業給予優惠、好處或方便,其間利益關係較難具體建立。
第三是學界滲透:藉由學術的補助、留學生的派遣,乃至學界的合作行為,在國內知識界提倡符合境外勢力的觀點,或在校園內打壓不符合其政策的觀點。
第四是利用認同:藉由族群文化或意識形態的聯結,找到境外勢力在國內的代言者。在台灣,最顯著的起手式是:「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以正當化接下來要提出的觀念。第五是媒體傳播:以增大符合境外勢力所要的聲量,壓抑不符合其利益的觀點或言論。這些攫取政治影響力的行為,遠大於傳統國家安全立法的管制對象。
問題是,要不要處理?如果不處理,會有什麼結果?2018年底的九合一大選,結果令人意外。超越傳統投票行為分析的因素,特別是激化對立的意見戰爭,在人際群組、網路社群媒體,乃至傳統媒體同步上演,訊息真偽雜陳,操作痕跡明顯,但是吾人卻無法具體指出其背後操弄者與進入台灣的安排與管道。美國因為早期的納粹政治宣傳,1936年即立法要求外國勢力公開其操作;近來因為俄羅斯網軍透過分化、滲透、散佈假訊息,操弄總統大選,偏好特定候選人的痕跡,斑斑可考,更加提高了此方面的防範作為。中國透過華僑、金錢收買、經貿投資誘因、愛國學生與學術獎助,滲透澳大利亞的各個層面,導致其於2018年底採取法制作為,全面性的防範。處於中國銳實力侵略前線,且為中國併吞對象的台灣,是否應該加強警覺,採取措施處理境外勢力獲取政治影響力的問題?
管制行為還是要求揭露資訊
第一,「禁止制法案」直接禁止台灣人民為中國政治代理人,卻對什麼是政治代理行為,未加定義。後兩項則回到對於行為之禁止,分別禁止人民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政治宣傳,或在中共相關會議中,發表決議、共同聲明或相應聲明。後兩項行為規範,現行法中已有類似的規定,僅為現行規範之強化版。若是以管制行為的概念出發,將這些行為冠上「中國政治代理人」的帽子,是否有任何幫助?如前所述,為境外勢力的代理行為,擴及各領域,深入各層級,絕對不僅限於現行法上能列舉具體禁止並處罰的行為。
決策者目前似乎面臨立法選擇的問題:是要就各項滲透行為,以禁止或管制規定個別處理,還是出以代理人觀念,對獲取政治影響力之行為,以較廣的方式在前階段處理?由於後者的打擊面較廣,其他國家立法例採取申報登記的制度,著眼點在資訊公開,並藉由攤開在陽光下,一方面讓公眾有管道知悉其代理關係背後的安排,另方面讓涉及代理行為之人有所顧忌:攤在陽光下,本身即帶有遏阻作用。
若是認為依照現行法規範的體例,應該側重於行為面的管制,就必須認真檢討目前的種種行為管制,是否已經有效執行:例如禁止為中國進行政治宣傳、作政治獻金、發展組織、未經許可進行合作行為等,是否足以遏止中國利益的在地協力者在國內活動?若答案是否定的,再加上數項行為規範,未獲認真執行,亦無濟於事。若是以代理人的角度另立新法,則至少可以收到蒐集資訊之效,有助於對滲透路徑的更多理解。
正面面對境外勢力獲取政治影響力
針對後者,本文前半強力主張,不管喜歡與否,為中國的政治代理行為不會在台灣消失,即使有立法的禁止。如果認為必須有所因應,應該正面面對此一現實狀況,以積極的態度處理。就此,美國與澳洲的立法例提供了值得參考的工具。
前一批評則是出於誤會:代理人登記之後,不表示可以為所欲為,不受原有行為管制的規範。行為管制是針對行為的規範,與代理人登記制度針對行為者之代理行為與代理人關係,是中間有重疊交錯的兩個領域。舉例而言,某一組織若是登記從事「提倡兩岸友好關係」,不表示其可以在地方進行收買或發展組織,也不表示其可以涉及竊取交付國家機密的行為。其行為若觸法,仍受究責。
整合資源,切實執法
有再好的立法,未獲切實執行,亦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台灣目前的國家安全法令,似乎離有效遏阻紅色滲透,尚有一段很大的距離。然而,人民對此是有感的,單看亡國感以及主權流失的焦慮,以及數以萬計的人上街主張反對紅色媒體,即可略知一二。
面對類如代理人登記此一新的制度,更是如此。此類國安立法需要的,是有情蒐能力,且主動積極採取先制性措施的行政機關。目前的法案在主管機關誰屬一事上,似乎尚無定見。若是採取「透明化法案」的進路,對於各種可能的政治代理人,其屬性與活動,可能涉及數個部會,資訊與情報的整合處理,甚為重要。凡此在在需要事先規劃、能力建構與妥善整合。
評論者擔心一旦採行適用於所有境外勢力的代理人登記制度,主管機關恐無法負荷龐大業務。這些是否能以定期施行的日出條款,或授權主管機關分類別以行政命令公告要求特定類別的代理人進行申報登記解決,值得思考。
面對中國外以外交打壓,內以銳實力、假訊息滲透台灣民主程序,藉以影響台灣選舉與政府政策,台灣人民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其中一塊是藉由在地協力者,以表面上的民主參與,推動中國的政治議程。在自由民主的社會,如何保障人民的參政權利與言論自由,同時對外來政治勢力保持警戒,代理人登記制度提供了一項有效的工具:藉由透明化的要求,將進入民主程序的境外勢力攤在陽光下,命其必須交待其背後的代理關係與安排。此一透明化的要求,並不會不合比例地侵害憲法上的自由權利,同時能促進人民對境外勢力攫取政治影響力的了解,是值得引進的制度。民進黨作為執政黨,有責任為台灣打造一套具主動性與先制性的國家安全體系。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面對類如代理人登記此一新的制度,更是如此。此類國安立法需要的,是有情蒐能力,且主動積極採取先制性措施的行政機關。目前的法案在主管機關誰屬一事上,似乎尚無定見。若是採取「透明化法案」的進路,對於各種可能的政治代理人,其屬性與活動,可能涉及數個部會,資訊與情報的整合處理,甚為重要。凡此在在需要事先規劃、能力建構與妥善整合。
評論者擔心一旦採行適用於所有境外勢力的代理人登記制度,主管機關恐無法負荷龐大業務。這些是否能以定期施行的日出條款,或授權主管機關分類別以行政命令公告要求特定類別的代理人進行申報登記解決,值得思考。
結語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2019年7月29日 星期一
20190726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對台釋放「以軍逼政」訊息(馬振坤)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7月24日發布了「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言是中共自2015年7月發布「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後,時隔4年才再發布之國防白皮書。中共發布國防白皮書始於江澤民時期,1995年中共發布了「中國的軍備控制與裁軍」白皮書,算是後續發布國防白皮書之濫觴,因為此本白皮書僅敘述中共在軍控及裁軍方面的政策措施,並未全方位說明其國防與軍事發展情況,而且全篇並未觸及國際關切之核武軍備發展問題,只能視為中共企圖消弭當時國際社會盛行之「中國威脅論」之說帖。
1998年中共發布了「中國的國防」白皮書,較為全方位地介紹了中共對於其所處國際安全形勢的認知、其國防政策與軍隊建設概況等。雖然其內容仍然乏善可陳,但因其是第一份以「中國的國防」為名發布的官方文件,國際社會仍將其視為了解中共軍事戰略思維及軍隊發展之參考文件。此後中共每兩年即以「中國的國防」為名發布一次白皮書,具體說明其國防政策與軍隊建設,成為中共官方常態性發布之政策白皮書之一,也成為外界判斷中共軍事戰略與作戰力量發展之指標性文件。原本此國防白皮書是在當年的7月發布,但後來逐漸延後發布時間,至胡錦濤時期變成隔年才發布前一年度之國防白皮書,這也是現在國防白皮書係每逢偶數年發布,但發布時間點卻是奇數年的原因。
習近平擔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後,先於2013年發布了「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可視為循例應發布之2012年國防白皮書,兩年後再發布「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亦可視為2014年版之國防白皮書。兩年後中共未再發布2016年版之國防白皮書,原因是中共於2015年發布了「中央軍委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全面啟動軍改,整個軍改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最終要在2020年以前完成。
2016年正值各項軍改措施推動尚未完成落實之際,並不適宜發布國防白皮書,這是為何中共發布該年度國際白皮書之主因。這次發布的白皮書可視為2018年版,也是習近平任內發布的第三本國防白皮書,其以「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為名,也可視為中共軍改工程已大致落實,此時發布白皮書,頗有開展習近平領導下之解放軍新時代的意涵。
這次發布的國防白皮書主要內容在說明習近平於2015年開始推動的國防與軍隊改革之成果,同時比較中國的軍費與其它主要軍事大國軍費的差距,為近年來中共持續增加軍費加速推動軍事現代化之政策辯解。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白皮書內容論及台灣的篇幅較以往大幅增加,且語氣更為強硬,值得國人注意。
本次白皮書內容涉及台灣部分之內容原文摘述如下:
一、 在說明國際安全形勢時提及台灣
「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加緊推進“去中國化”“漸進台獨”,圖謀推動“法理台獨”,強化敵意對抗,挾洋自重,在分裂道路上愈走愈遠。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始終是台海和平穩定的最大現實威脅,是祖國和平統一的最大障礙。」
二、 在說明國防政策時提及台灣
「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中國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中國和平統一進程,堅決反對一切分裂中國的圖謀和行徑,堅決反對任何外國勢力干涉。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中國有堅定決心和強大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台灣同胞。如果有人要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軍隊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予以挫敗,捍衛國家統一。」
三、 在說明軍隊使命任務時提及台灣
「著眼捍衛國家統一,加強以海上方向為重點的軍事鬥爭準備,組織艦機“繞島巡航”,對“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正警告。」
本次中共國防白皮書涉台內容所呈現出意涵分析如下:
一、 首次形容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為“最大現實威脅”
習近平擔任中央軍委主席後,於2013年4月公佈之「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以及2015年5月公佈之「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在形容台獨分裂勢力時,都使用同樣的語句指出「“台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仍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威脅」,語氣較為和緩。但本次公佈之白皮書,將該句改為「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始終是台海和平穩定的最大現實威脅,是祖國和平統一的最大障礙」,明顯呈現北京當局認知台獨分裂勢力對其欲推動之兩岸統一進程而言,已是具體存在之現實威脅及最大障礙,必須採取具體反制作為以確保兩岸統一進程順利推動。
二、 重申習近平於「中共十九大政治報告」、「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講話」宣稱之對台政策底線
本次白皮書重申習近平於「中共十九大政治報告」中所提之「六個任何」,即「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以及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講話」所提之「不承諾放棄武力」,即「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台灣同胞」。中共於國防白皮書中重申習近平對台政策底線,具明顯警告意味。
三、 首次表達軍事鬥爭準備為前出西太平洋對美軍進行反介入作戰
中共2015年公佈之「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僅提及「要突出海上軍事鬥爭和軍事鬥爭準備」;本次白皮書則強調「著眼捍衛國家統一,加強以海上方向為重點的軍事鬥爭準備」,此語明確指出當前共軍要加強在西太平洋海域為重點之軍事鬥爭準備,其目的則是實現兩岸統一。其意涵即是若中共決定以軍事手段解決台灣問題,則共軍首要作戰任務為前出西太平洋執行阻絕美軍之反介入作戰。
四、 明確承認共軍機艦繞台係具針對性之威懾舉動
本次白皮書指出共軍艦機“繞島巡航”係對“台獨”勢力發出嚴正警告之威懾性軍事行動,非僅一般性訓練。
五、 涉台內容篇幅為歷年中共國防白皮書之最
中共2015年公佈之「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僅在「國家安全形勢」內論及台灣,篇幅不足百字,其中稍具警告意味者僅「“台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仍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威脅」;在2013年公佈之「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更僅有「“台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仍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威脅」一句共28字。但本次白皮書內容多處提及台灣,篇幅超過4百字,且語氣強硬,並重申習近平對台政策之底線,警告我方意味濃厚。
觀察本次中共發布之「新時代中國的國防」白皮書,結語概分三點:
一、 對台傳遞明確警告訊息
本次白皮書重申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政治報告、告台灣同胞書四十周年講話中對台政策底線,並且強調共軍不會坐視祖國分裂等語,向台灣傳遞十分明確之「以軍逼政」訊息。
二、 首度承認軍隊現代化作戰能力不足
本次白皮書主動承認共軍「機械化建設任務尚未完成,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軍事安全面臨技術突襲和技術代差被拉大的風險,軍隊現代化水平與國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還很大,與世界先進軍事水平相比差距還很大」。這是中共歷年公佈之國防白皮書及涉及軍隊事務之文件中,首次明白承認軍事現代化程度仍不足以滿足國家安全需求,更與世界先進國家之軍隊存在相當差距。由此觀之,習近平推動國防與軍隊改革其中重點之一要求軍隊要擺脫形式主義,一切以「能打仗、打勝仗」作為衡量軍隊的唯一標準已初具成效,共軍已能坦然面對本身之缺弱點,不再如過去般遮掩粉飾。
三、 首次論述北約、俄羅斯、歐盟之軍事措施,展現作為國際社會主要大國之視野與企圖
本次白皮書在說明國際安全形勢時,指出「北約持續擴員,加強在中東歐地區軍事部署,頻繁舉行軍事演習。俄羅斯強化核、非核戰略遏制能力,努力維護戰略安全空間和自身利益。歐盟獨立維護自身安全的傾向增強,加快推進安全和防務一體化建設」。此段論述呈現出中共已自我定位為國際社會主要大國,對於歐洲安全事務展現參與及干預之意圖,其視野已不侷限於亞洲地區。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9.07.29.
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對台釋放「以軍逼政」訊息
馬振坤(國防大學解放軍研究所所長)
中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7月24日發布了「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言是中共自2015年7月發布「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後,時隔4年才再發布之國防白皮書。中共發布國防白皮書始於江澤民時期,1995年中共發布了「中國的軍備控制與裁軍」白皮書,算是後續發布國防白皮書之濫觴,因為此本白皮書僅敘述中共在軍控及裁軍方面的政策措施,並未全方位說明其國防與軍事發展情況,而且全篇並未觸及國際關切之核武軍備發展問題,只能視為中共企圖消弭當時國際社會盛行之「中國威脅論」之說帖。
1998年中共發布了「中國的國防」白皮書,較為全方位地介紹了中共對於其所處國際安全形勢的認知、其國防政策與軍隊建設概況等。雖然其內容仍然乏善可陳,但因其是第一份以「中國的國防」為名發布的官方文件,國際社會仍將其視為了解中共軍事戰略思維及軍隊發展之參考文件。此後中共每兩年即以「中國的國防」為名發布一次白皮書,具體說明其國防政策與軍隊建設,成為中共官方常態性發布之政策白皮書之一,也成為外界判斷中共軍事戰略與作戰力量發展之指標性文件。原本此國防白皮書是在當年的7月發布,但後來逐漸延後發布時間,至胡錦濤時期變成隔年才發布前一年度之國防白皮書,這也是現在國防白皮書係每逢偶數年發布,但發布時間點卻是奇數年的原因。
習近平擔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後,先於2013年發布了「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可視為循例應發布之2012年國防白皮書,兩年後再發布「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亦可視為2014年版之國防白皮書。兩年後中共未再發布2016年版之國防白皮書,原因是中共於2015年發布了「中央軍委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全面啟動軍改,整個軍改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最終要在2020年以前完成。
2016年正值各項軍改措施推動尚未完成落實之際,並不適宜發布國防白皮書,這是為何中共發布該年度國際白皮書之主因。這次發布的白皮書可視為2018年版,也是習近平任內發布的第三本國防白皮書,其以「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為名,也可視為中共軍改工程已大致落實,此時發布白皮書,頗有開展習近平領導下之解放軍新時代的意涵。
這次發布的國防白皮書主要內容在說明習近平於2015年開始推動的國防與軍隊改革之成果,同時比較中國的軍費與其它主要軍事大國軍費的差距,為近年來中共持續增加軍費加速推動軍事現代化之政策辯解。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白皮書內容論及台灣的篇幅較以往大幅增加,且語氣更為強硬,值得國人注意。
壹、 涉台內容
本次白皮書內容涉及台灣部分之內容原文摘述如下:
一、 在說明國際安全形勢時提及台灣
「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加緊推進“去中國化”“漸進台獨”,圖謀推動“法理台獨”,強化敵意對抗,挾洋自重,在分裂道路上愈走愈遠。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始終是台海和平穩定的最大現實威脅,是祖國和平統一的最大障礙。」
二、 在說明國防政策時提及台灣
「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中國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中國和平統一進程,堅決反對一切分裂中國的圖謀和行徑,堅決反對任何外國勢力干涉。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中國有堅定決心和強大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決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台灣同胞。如果有人要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軍隊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予以挫敗,捍衛國家統一。」
三、 在說明軍隊使命任務時提及台灣
「著眼捍衛國家統一,加強以海上方向為重點的軍事鬥爭準備,組織艦機“繞島巡航”,對“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正警告。」
貳、 涉台內容傳遞警訊
本次中共國防白皮書涉台內容所呈現出意涵分析如下:
一、 首次形容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為“最大現實威脅”
習近平擔任中央軍委主席後,於2013年4月公佈之「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以及2015年5月公佈之「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在形容台獨分裂勢力時,都使用同樣的語句指出「“台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仍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威脅」,語氣較為和緩。但本次公佈之白皮書,將該句改為「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始終是台海和平穩定的最大現實威脅,是祖國和平統一的最大障礙」,明顯呈現北京當局認知台獨分裂勢力對其欲推動之兩岸統一進程而言,已是具體存在之現實威脅及最大障礙,必須採取具體反制作為以確保兩岸統一進程順利推動。
二、 重申習近平於「中共十九大政治報告」、「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講話」宣稱之對台政策底線
本次白皮書重申習近平於「中共十九大政治報告」中所提之「六個任何」,即「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以及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講話」所提之「不承諾放棄武力」,即「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台灣同胞」。中共於國防白皮書中重申習近平對台政策底線,具明顯警告意味。
三、 首次表達軍事鬥爭準備為前出西太平洋對美軍進行反介入作戰
中共2015年公佈之「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僅提及「要突出海上軍事鬥爭和軍事鬥爭準備」;本次白皮書則強調「著眼捍衛國家統一,加強以海上方向為重點的軍事鬥爭準備」,此語明確指出當前共軍要加強在西太平洋海域為重點之軍事鬥爭準備,其目的則是實現兩岸統一。其意涵即是若中共決定以軍事手段解決台灣問題,則共軍首要作戰任務為前出西太平洋執行阻絕美軍之反介入作戰。
四、 明確承認共軍機艦繞台係具針對性之威懾舉動
本次白皮書指出共軍艦機“繞島巡航”係對“台獨”勢力發出嚴正警告之威懾性軍事行動,非僅一般性訓練。
五、 涉台內容篇幅為歷年中共國防白皮書之最
中共2015年公佈之「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僅在「國家安全形勢」內論及台灣,篇幅不足百字,其中稍具警告意味者僅「“台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仍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威脅」;在2013年公佈之「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更僅有「“台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仍然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大威脅」一句共28字。但本次白皮書內容多處提及台灣,篇幅超過4百字,且語氣強硬,並重申習近平對台政策之底線,警告我方意味濃厚。
參、 結語
觀察本次中共發布之「新時代中國的國防」白皮書,結語概分三點:
一、 對台傳遞明確警告訊息
本次白皮書重申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政治報告、告台灣同胞書四十周年講話中對台政策底線,並且強調共軍不會坐視祖國分裂等語,向台灣傳遞十分明確之「以軍逼政」訊息。
二、 首度承認軍隊現代化作戰能力不足
本次白皮書主動承認共軍「機械化建設任務尚未完成,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軍事安全面臨技術突襲和技術代差被拉大的風險,軍隊現代化水平與國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還很大,與世界先進軍事水平相比差距還很大」。這是中共歷年公佈之國防白皮書及涉及軍隊事務之文件中,首次明白承認軍事現代化程度仍不足以滿足國家安全需求,更與世界先進國家之軍隊存在相當差距。由此觀之,習近平推動國防與軍隊改革其中重點之一要求軍隊要擺脫形式主義,一切以「能打仗、打勝仗」作為衡量軍隊的唯一標準已初具成效,共軍已能坦然面對本身之缺弱點,不再如過去般遮掩粉飾。
三、 首次論述北約、俄羅斯、歐盟之軍事措施,展現作為國際社會主要大國之視野與企圖
本次白皮書在說明國際安全形勢時,指出「北約持續擴員,加強在中東歐地區軍事部署,頻繁舉行軍事演習。俄羅斯強化核、非核戰略遏制能力,努力維護戰略安全空間和自身利益。歐盟獨立維護自身安全的傾向增強,加快推進安全和防務一體化建設」。此段論述呈現出中共已自我定位為國際社會主要大國,對於歐洲安全事務展現參與及干預之意圖,其視野已不侷限於亞洲地區。
2019年7月9日 星期二
20190709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延後破局的美中貿易談判(吳嘉隆)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9.07.09.
大阪川習會的主要任務顯然是川普要把習近平拉回談判桌來恢復談判,還談不上是要達成貿易協議。
所以,我們要從談判破裂時開始觀察,拿川習會的結果來跟談判破裂前的協議內容做比對,如此才能真正評價美中雙方的得與失。
一,談判的破裂
5月3日,中方透過外交電文,將原先雙方談好的協議內容做了大幅修改,刪除許多美方所重視的強制執行機制,包括立法與執法的部分。這樣的大動作,等於是推翻了之前的談判成果,要重新談判。
這個反悔讓美方大為錯愕,當然不能接受,於是川普在5月5日宣布對中國2000億美元產品的關稅由原本的10%調高為25%,5月10日生效。
由於川普原先一直對貿易談判保持樂觀的語調,宣稱談判有進展,可能在兩星期後達成協議,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使得金融市場的避險情緒暴增。整個五月份,我們看到三大避險資產,美國公債、日圓與黃金,都持續得到買盤進駐,出現避險因素驅動的多頭行情。
二,習近平翻盤的3大爭執點
中方提出以下三點主張來支持翻盤。第一,如果有簽署貿易協議,那麼美國應該取消全部的懲罰性關稅。對北京來說,花了那麼多力氣來談判,如果關稅不能全部取消,那還有什麼意義?
但是,川普早就有說,因為中共過去在協議或條約上有許多不履行的記錄,所以懲罰性關稅只能部分取消,必須保留第一波500億美元產品的25%的關稅。如果將來證實中國確實有執行所簽署的協議,那麼關稅當然可以全部取消。
據說中方曾問,那麼保留的關稅要保留到多久。川普的回答是到2025年。要注意,川普即使連任,也只能做到2024年,換句話說,川普要把這個協議的法律效力拉長一年給到時新上任的總統。
其實,第一波500億美元主要是針對科技產品,是針對「中國製造2025」,所以,有為中國由「科技大國」升級為「科技強國」設下障礙的感覺。
第二,增加對美採購的要求要符合現實。在阿根廷的川習會上,習近平當面向川普承諾要立即大幅增加對美採購,於是川普同意給90天的緩衝期。可是後來中方的表現顯然讓美方失望,於是要中方履行承諾,將所要增加採購的類別、項目、金額與下單時間具體列出。此時中方認為這樣的要求不現實。
關於增加對美採購部分,有一點值得注意。中方必須把原來向別人採購的轉來向美採購。這樣做還不見得能解決貿易失衡,但如果不這樣做,貿易失衡就一定沒辦法解決。其中最大的項目就是石油,但是,如果中方把原來向伊朗與俄羅斯買的石油轉來買美國的頁岩油,那麼中國等於在切斷對伊朗的支持,地緣政治關係將會嚴重受損。
第三,協議的文本要平衡,要能顧及彼此的尊嚴與國情。具體地說,中方希望有些談判內容不要公佈。美方擔心這樣做,可能會為中方將來的違約設計好逃脫路線,所以不答應。
三,川習會前中方的動作
整個6月,習近平打出一連串的地緣政治牌,分別與俄羅斯、伊朗、北韓,以及塔利班的領導人見面,擺出一副要跟美國對著幹的強硬姿態。這些國家恰好都有被美國經濟制裁,彷彿是一個新版的「邪惡軸心國」。
6月27日,習近平間接透露貿易休戰的三個先決條件:要求美方解除對華為的禁令;所有懲罰性關稅要全部取消;以及別要求中國購買更多的美國產品。
四,川習會前美方的動作
由於雙方的對立越來越尖銳,原本的情勢是,習近平可能乾脆不來參加大阪峰會。所以川普放話,宣稱如果習近平不來參加G20,還是來了沒有川習會,還是有川習會但沒有談成協議,那就加徵額外關稅,就是把剩下的325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直接課25%的關稅。後來,川普在前往日本的時候,有說這部分可先課10%。
5月15日,川普發出行政命令對華為禁運,不讓美國企業賣零組件給華為。
另外,5月中旬展開加徵額外關稅的作業,公佈清單,召開聽證會,接受企業的意見,快的話7月上旬就可實施。
美國宣佈對幾家中國企業的制裁,涉及超級電腦、安全監控與人臉辨識等產業,這背後是國家安全與人權的考慮。
美國還宣布對三家中國銀行制裁,使他們能不能承作美元的交易,因為他們幫北韓洗錢約一億美元。這三家銀行是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與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最後,川普有說要談香港問題。
五,會談結果比對
第一,重啓談判部分:川普說談判從哪裡破裂就從哪裡談起,也就是說,習近平的翻盤完全不被接受,等於白搞了。
第二,關稅部分:川普同意暫時不加徵額外的關稅,但也沒說寬限期要多久。也就是說,那額外的$3250億美元產品的關稅隨時可以加徵,就看談判恢復得如何而定。
表面上,川普在這部分做了讓步,但是問題是,在習近平翻盤前本來就沒加徵額外關稅這件事。所以,川普其實並沒有損失。到頭來,加徵額外關稅等於是川普的談判技巧,是一種虛張聲勢,也是一種無本生意。
至於2000億美元已經課25%關稅的部分則照常,並沒有撤銷。可是,習近平翻盤前,這部分的關稅稅率才10%。這部分沒有回到10%,等於是對習近平的翻盤的一個處罰。
第三,增加採購部分:美方要求中國落實增加採購的承諾,提出希望中國增加採購的具體清單。習近平不但沒再說什麼,而且還在川習會之前,主動示好,宣布增加採購美國大豆54.4萬噸。
第四,華為部分:川普說美國企業可以恢復對華為供貨,只要不涉及國家安全,等於只是有條件的解禁。至於有沒有涉及國家安全,是由美國商務部來認定的,等於還是可以掌控。
更妙的是,在川習會之前幾天,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企業其實已經恢復對華為供貨,因為川普的行政命令是限制美國企業在美國製造的產品不能賣給華為,所以當美國企業把在美國之外製造的產品賣給華為,就不算違背行政命令。於是,川普的所謂解禁等於是在做個順水人情而已,談不上有什麼實質的損失。
美國對付華為的理由是國家安全,所以美國要打的是華為的5G通訊設備這個部分,而不是手機。這一點可以從美國並沒有對付小米與oppo的手機業務看出來。也就是說,部分解禁主要是針對手機業務這一塊。
重點是,華為仍然在美國商務部的出口管制的實體體清單上,並沒有被移除。川普甚至還說,華為問題的處理要放在貿易談判的最後階段,也就是說,華為等於是貿易談判的人質,只有貿易談判終於要簽署協議了,華為才會被釋放。
六,綜合評論
拿川習會的結果來跟談判破裂前的協議內容比對,可以發現習近平所得到的主要有兩點,一是美國不加徵額外的關稅,可是這是談判破裂前本來就沒有的事,而是談判破裂後川普用來施虛張聲勢的一招而已;二是對華為的解禁,可是5G通訊設備部分並沒有解禁,而在手機業務方面美國企業早已恢復對華為的供貨,川普只是做一個順水人情。換句話說,習近平所得到的是虛的。部分媒體宣稱習近平大獲全勝,完全不是事實。
川普得到的,一是那兩千億美元產品的關稅仍然維持在25%,並沒有退回到談判破裂前的10%;二是恢復談判的表象讓金融市場鬆了一口氣,股市回升。
同時,川普懸掛了三把利劍在中國頭上,一是華為成了貿易談判的人質;二是隨時可以加徵額外的關稅,看談判進展而定;三是不管貿易談判進展如何,針對中國企業與銀行的制裁會照樣進行,主要的考慮是國家安全與人權。
大阪川習會之後,美中貿易談判看似沒破局,但也難有進展。川普這邊已經心裡有數,知道未來的談判將非常艱難,不預期短期內能達成協議。破局只是被延後,於是估計美國將會使用更多有針對性的經濟制裁手段,並且會聯合台灣、越南與韓國,避免中國產品經由這三個地方來迂迴出口到美國,來閃避高關稅
延後破局的美中貿易談判
吳嘉隆(AIA WEALTH 財務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大阪川習會的主要任務顯然是川普要把習近平拉回談判桌來恢復談判,還談不上是要達成貿易協議。
所以,我們要從談判破裂時開始觀察,拿川習會的結果來跟談判破裂前的協議內容做比對,如此才能真正評價美中雙方的得與失。
一,談判的破裂
5月3日,中方透過外交電文,將原先雙方談好的協議內容做了大幅修改,刪除許多美方所重視的強制執行機制,包括立法與執法的部分。這樣的大動作,等於是推翻了之前的談判成果,要重新談判。
這個反悔讓美方大為錯愕,當然不能接受,於是川普在5月5日宣布對中國2000億美元產品的關稅由原本的10%調高為25%,5月10日生效。
由於川普原先一直對貿易談判保持樂觀的語調,宣稱談判有進展,可能在兩星期後達成協議,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使得金融市場的避險情緒暴增。整個五月份,我們看到三大避險資產,美國公債、日圓與黃金,都持續得到買盤進駐,出現避險因素驅動的多頭行情。
二,習近平翻盤的3大爭執點
中方提出以下三點主張來支持翻盤。第一,如果有簽署貿易協議,那麼美國應該取消全部的懲罰性關稅。對北京來說,花了那麼多力氣來談判,如果關稅不能全部取消,那還有什麼意義?
但是,川普早就有說,因為中共過去在協議或條約上有許多不履行的記錄,所以懲罰性關稅只能部分取消,必須保留第一波500億美元產品的25%的關稅。如果將來證實中國確實有執行所簽署的協議,那麼關稅當然可以全部取消。
據說中方曾問,那麼保留的關稅要保留到多久。川普的回答是到2025年。要注意,川普即使連任,也只能做到2024年,換句話說,川普要把這個協議的法律效力拉長一年給到時新上任的總統。
其實,第一波500億美元主要是針對科技產品,是針對「中國製造2025」,所以,有為中國由「科技大國」升級為「科技強國」設下障礙的感覺。
第二,增加對美採購的要求要符合現實。在阿根廷的川習會上,習近平當面向川普承諾要立即大幅增加對美採購,於是川普同意給90天的緩衝期。可是後來中方的表現顯然讓美方失望,於是要中方履行承諾,將所要增加採購的類別、項目、金額與下單時間具體列出。此時中方認為這樣的要求不現實。
關於增加對美採購部分,有一點值得注意。中方必須把原來向別人採購的轉來向美採購。這樣做還不見得能解決貿易失衡,但如果不這樣做,貿易失衡就一定沒辦法解決。其中最大的項目就是石油,但是,如果中方把原來向伊朗與俄羅斯買的石油轉來買美國的頁岩油,那麼中國等於在切斷對伊朗的支持,地緣政治關係將會嚴重受損。
第三,協議的文本要平衡,要能顧及彼此的尊嚴與國情。具體地說,中方希望有些談判內容不要公佈。美方擔心這樣做,可能會為中方將來的違約設計好逃脫路線,所以不答應。
三,川習會前中方的動作
整個6月,習近平打出一連串的地緣政治牌,分別與俄羅斯、伊朗、北韓,以及塔利班的領導人見面,擺出一副要跟美國對著幹的強硬姿態。這些國家恰好都有被美國經濟制裁,彷彿是一個新版的「邪惡軸心國」。
6月27日,習近平間接透露貿易休戰的三個先決條件:要求美方解除對華為的禁令;所有懲罰性關稅要全部取消;以及別要求中國購買更多的美國產品。
四,川習會前美方的動作
由於雙方的對立越來越尖銳,原本的情勢是,習近平可能乾脆不來參加大阪峰會。所以川普放話,宣稱如果習近平不來參加G20,還是來了沒有川習會,還是有川習會但沒有談成協議,那就加徵額外關稅,就是把剩下的325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直接課25%的關稅。後來,川普在前往日本的時候,有說這部分可先課10%。
5月15日,川普發出行政命令對華為禁運,不讓美國企業賣零組件給華為。
另外,5月中旬展開加徵額外關稅的作業,公佈清單,召開聽證會,接受企業的意見,快的話7月上旬就可實施。
美國宣佈對幾家中國企業的制裁,涉及超級電腦、安全監控與人臉辨識等產業,這背後是國家安全與人權的考慮。
美國還宣布對三家中國銀行制裁,使他們能不能承作美元的交易,因為他們幫北韓洗錢約一億美元。這三家銀行是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與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最後,川普有說要談香港問題。
五,會談結果比對
第一,重啓談判部分:川普說談判從哪裡破裂就從哪裡談起,也就是說,習近平的翻盤完全不被接受,等於白搞了。
第二,關稅部分:川普同意暫時不加徵額外的關稅,但也沒說寬限期要多久。也就是說,那額外的$3250億美元產品的關稅隨時可以加徵,就看談判恢復得如何而定。
表面上,川普在這部分做了讓步,但是問題是,在習近平翻盤前本來就沒加徵額外關稅這件事。所以,川普其實並沒有損失。到頭來,加徵額外關稅等於是川普的談判技巧,是一種虛張聲勢,也是一種無本生意。
至於2000億美元已經課25%關稅的部分則照常,並沒有撤銷。可是,習近平翻盤前,這部分的關稅稅率才10%。這部分沒有回到10%,等於是對習近平的翻盤的一個處罰。
第三,增加採購部分:美方要求中國落實增加採購的承諾,提出希望中國增加採購的具體清單。習近平不但沒再說什麼,而且還在川習會之前,主動示好,宣布增加採購美國大豆54.4萬噸。
第四,華為部分:川普說美國企業可以恢復對華為供貨,只要不涉及國家安全,等於只是有條件的解禁。至於有沒有涉及國家安全,是由美國商務部來認定的,等於還是可以掌控。
更妙的是,在川習會之前幾天,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企業其實已經恢復對華為供貨,因為川普的行政命令是限制美國企業在美國製造的產品不能賣給華為,所以當美國企業把在美國之外製造的產品賣給華為,就不算違背行政命令。於是,川普的所謂解禁等於是在做個順水人情而已,談不上有什麼實質的損失。
美國對付華為的理由是國家安全,所以美國要打的是華為的5G通訊設備這個部分,而不是手機。這一點可以從美國並沒有對付小米與oppo的手機業務看出來。也就是說,部分解禁主要是針對手機業務這一塊。
重點是,華為仍然在美國商務部的出口管制的實體體清單上,並沒有被移除。川普甚至還說,華為問題的處理要放在貿易談判的最後階段,也就是說,華為等於是貿易談判的人質,只有貿易談判終於要簽署協議了,華為才會被釋放。
六,綜合評論
拿川習會的結果來跟談判破裂前的協議內容比對,可以發現習近平所得到的主要有兩點,一是美國不加徵額外的關稅,可是這是談判破裂前本來就沒有的事,而是談判破裂後川普用來施虛張聲勢的一招而已;二是對華為的解禁,可是5G通訊設備部分並沒有解禁,而在手機業務方面美國企業早已恢復對華為的供貨,川普只是做一個順水人情。換句話說,習近平所得到的是虛的。部分媒體宣稱習近平大獲全勝,完全不是事實。
川普得到的,一是那兩千億美元產品的關稅仍然維持在25%,並沒有退回到談判破裂前的10%;二是恢復談判的表象讓金融市場鬆了一口氣,股市回升。
同時,川普懸掛了三把利劍在中國頭上,一是華為成了貿易談判的人質;二是隨時可以加徵額外的關稅,看談判進展而定;三是不管貿易談判進展如何,針對中國企業與銀行的制裁會照樣進行,主要的考慮是國家安全與人權。
大阪川習會之後,美中貿易談判看似沒破局,但也難有進展。川普這邊已經心裡有數,知道未來的談判將非常艱難,不預期短期內能達成協議。破局只是被延後,於是估計美國將會使用更多有針對性的經濟制裁手段,並且會聯合台灣、越南與韓國,避免中國產品經由這三個地方來迂迴出口到美國,來閃避高關稅
2019年5月16日 星期四
20190516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解讀美中貿易戰的急轉直下(吳嘉隆)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9.05.16.
解讀美中貿易戰的急轉直下
吳嘉隆(AIA WEALTH 財務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火車對撞」,美中貿易戰進入「弱雞遊戲」:
5月5日川普在推特上宣佈對中國加關稅,20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的税率由10%調高為25%,5月10日起生效,使得美中貿易戰急轉直下,讓全球金融市場與財經媒體都很錯愕。
5月13日,中國做出反擊的動作,提高原先對$6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所課的關稅,6月1日生效。
川普說一個月內要達成協議,否則還會再增加關稅的範圍。美國於是展開文書作業,要把剩下的$325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直接課25%的關稅。
如此針鋒相對,讓美中貿易戰充滿了火車對撞的氣氛,也就是賽局理論中所說的「弱雞遊戲」,在僵持中比誰會最早放棄堅持,拒絕同歸於盡。
一、從媒體到市場:美中間的「微妙情勢」
這樣的急轉直下的衝擊是很大的,是因為原來的背景不是這樣。我先用一件事來說明情勢的微妙。貿易談判以來,川普一直對媒體釋放正面訊息,宣稱談判有重大進展,雖然一時還沒有協議可簽。一旦有協議可簽,就可以有川習會。
在這個「有進展,無協議」的階段,中國大陸與香港的散戶進場買股票,因為媒體上的樂觀情緒推動了市場,以為貿易戰即將停戰。然而,華爾街的大戶知道得更多:談判其實是談崩了,沒有協議可以簽。所以,大戶就進場買股票,理由是他們知道關稅不會全部取消。那第一批的$500億美元中國產品所課的25%關稅,主要是針對科技產品,川普有說即使將來有簽協議了也不會取消,也就是會出現「有協議,沒停戰」的階段。這等於是說美國的科技產品將可避免中國科技產品的低價競爭。於是美國科技股的營收與獲利看好,於是股價一直漲,只要看費城半導體指數與納斯達克指數今年以來的表現就知道了。
所以,從媒體到市場,情勢是微妙的:散戶與大戶都環繞著美中貿易戰在買股票,可是理由卻恰好相反。
二、川普「大動作」的背後:中方全盤推翻過去談判
為了了解接下來的可能發展,我們需要先了解川普為什麼會有這個大動作。
川普宣稱中方把過去10個月的談判成果推翻,要求重新談判,等於說原來的承諾不算數了。這對川普來說,當然是不能接受的,就直接加關稅了。
去年12月1日在阿根廷的川習會,川普答應給90天的緩衝期,將加關稅的日期延到今年的3月1日,來進行談判,並檢驗中方的大幅增加採購的承諾。
後來,川普把2月底的時間拿來跟金正恩會面,所以,為了讓談判繼續下去,能敲定最終協議,川普再一次延後加關稅的日期,改成「靜候進一步通知」。即使到了四月底,川普的口氣還是樂觀,覺得可能再兩個星期,就可以達成協議,估計在5月中旬就可以簽字了。就在這樣的背景下,5月5日加關稅的宣布才會顯得很突然。
事情是這樣的:5月3日,美國接到中方透過外交電文傳來的150頁協議文本,發現在以立法形式來落實結構性改變的部分,像智慧財產權,技術移轉,市場准入,國企補貼,金融業與服務業的開放等等,全部都被拿掉了。這給人一種感覺,就是過去10個月的貿易談判等於是做白工。
150頁的協議文本的大幅修訂不會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應該是早有打算。據南華早報透露,劉鶴在來美國談判前,有對習近平做重點報告,想繼續對美國做讓步,接受美方的要求,但是被習近平推翻了。習近平還說,一切後果由他負全部責任。
三、中國的「誤判」:誤認為川普選情與美國經濟「承受不起」
這就產生一個問題,就是習近平為什麼要變卦?
我提出下面幾個可能性。第一,是談判末期效應(end-of-period effect)。既然川普說快要簽字了,那麼這個時候習近平對川普偷襲,有可能川普會吞下去(如果川普吞不下去,那就會沒協議可簽)。川普能不能承受得起,必須實戰檢驗所以習近平決定測試一下川普。
中方認為,川普應該有動機想跟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當作政績,以便拼連任。現在看起來,這是一個誤判。
之前在川普剛上任之後,中方認為川普只不過是一個商人,也就是可以用利益交換來擺平。後來發現川普很認真,於是就開始採取拖延戰術想,想看看川普能不能撐的住去年11月的美國期中選舉。等到共和黨繼續控制參議院之後,習近平在去年12月1日在阿根廷跟川普會面,才當面服軟,做出要大幅增加對美採購的承諾,才換來川普的九十天觀察期。
中共在之前的談判過程中先答應美方的要求,以便推進到下一個議題,逐步了解美方的真正要求,也就是摸美方的底。現在貿易談判接近尾聲,中方就不再演戲,而是掀開底牌,把原先的假裝答應推翻掉,要求重新談判,等於想繼續拖時間。川普考慮了兩天之後正式拒絕。
第二個可能性是,中方認為如果川普敢加關稅,那將增加美國進口商與消費者的負擔,進口品的物價上漲會帶來通膨壓力,可能要逼聯準會升息,而升息的結果可能會刺破金融泡沫,帶來金融風暴。川普即將進入大選,選前發生金融風暴絕對不是川普所樂見。
這又是一個誤判。因為美國第一季的經濟數據顯示,目前核心物價指數是下跌為1.3%,離政策目標的2%越來越遠。基本上美國經濟現在是有強勁經濟增長,卻沒有通膨壓力。
四、習近平造成川普「開火」的三點要求:
根據後來劉鶴的透露,習近平提出三點要求,才造成川普的開火。第一,一旦達成協議中方要求美方將關稅全部取消。但是川普原先就說了,貿易協議簽了之後,要等中方確實有履行協議再來把關稅全部取消。美國會保留部分關稅,等於是做抵押品,用來檢驗中方履行協議的可信度。
第二,對美採購的金額與時間要切實可行。習近平在阿根廷的川習會上說要大幅增加對美採購,於是美國就要求中方列出這個採購的細節,而中方認為這樣不貼近現實。美國要中方兌現,等於在檢驗這個6年大幅增加採購1.2萬億美元的承諾是不是芭樂票,再度突顯中方的可信度問題。
第三,文本的平衡,中方希望對將來的貿易協議的文本能為中國人民所接受。一度傳說中方希望貿易協議的全文不要公布。也許習近平擔心這樣的貿易協議會讓中國人民覺得習近平在簽不平等條約,等於在喪權辱國,將來會有黨內鬥爭。
五、未來:中方恐無讓步空間,美方持續保持強硬,6月難有貿易協議
其實美國的要求,從智慧財產權、技術移轉、市場開放,到國家補貼種種問題,是要中國履行當初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所做的承諾,推動結構轉性改變,轉型成真正的市場經濟。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有「經濟法治」,以立法的形式來規範各級政府與國企民企的經濟行為。
如果中國真的想轉型成市場經濟,美國的這些要求其實是合理的,而且也是世界貿易組織裡的成員國在做的事情。但是要中國放棄對國企的補貼,將會傷害到權貴集團與紅二代的利益,而且開放市場競爭也會打破國企的壟斷地位,讓國企受重大壓力。
這麼說來,川普的要求其實等於要中共大幅改變體制,長遠來看對中國經濟有利,但對於中共對經濟的控制卻是不利的。
習近平已經提出主權與尊嚴的說法,來抗拒美國的壓力。在這個高度下,恐怕就沒有讓步空間了。所以,川普將繼續保持強硬姿態,合理估計很難真的讓美中雙方在6月達成貿易協議。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9.05.16.
解讀美中貿易戰的急轉直下
吳嘉隆(AIA WEALTH 財務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火車對撞」,美中貿易戰進入「弱雞遊戲」:
5月5日川普在推特上宣佈對中國加關稅,20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的税率由10%調高為25%,5月10日起生效,使得美中貿易戰急轉直下,讓全球金融市場與財經媒體都很錯愕。
5月13日,中國做出反擊的動作,提高原先對$6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所課的關稅,6月1日生效。
川普說一個月內要達成協議,否則還會再增加關稅的範圍。美國於是展開文書作業,要把剩下的$325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直接課25%的關稅。
如此針鋒相對,讓美中貿易戰充滿了火車對撞的氣氛,也就是賽局理論中所說的「弱雞遊戲」,在僵持中比誰會最早放棄堅持,拒絕同歸於盡。
一、從媒體到市場:美中間的「微妙情勢」
這樣的急轉直下的衝擊是很大的,是因為原來的背景不是這樣。我先用一件事來說明情勢的微妙。貿易談判以來,川普一直對媒體釋放正面訊息,宣稱談判有重大進展,雖然一時還沒有協議可簽。一旦有協議可簽,就可以有川習會。
在這個「有進展,無協議」的階段,中國大陸與香港的散戶進場買股票,因為媒體上的樂觀情緒推動了市場,以為貿易戰即將停戰。然而,華爾街的大戶知道得更多:談判其實是談崩了,沒有協議可以簽。所以,大戶就進場買股票,理由是他們知道關稅不會全部取消。那第一批的$500億美元中國產品所課的25%關稅,主要是針對科技產品,川普有說即使將來有簽協議了也不會取消,也就是會出現「有協議,沒停戰」的階段。這等於是說美國的科技產品將可避免中國科技產品的低價競爭。於是美國科技股的營收與獲利看好,於是股價一直漲,只要看費城半導體指數與納斯達克指數今年以來的表現就知道了。
所以,從媒體到市場,情勢是微妙的:散戶與大戶都環繞著美中貿易戰在買股票,可是理由卻恰好相反。
二、川普「大動作」的背後:中方全盤推翻過去談判
為了了解接下來的可能發展,我們需要先了解川普為什麼會有這個大動作。
川普宣稱中方把過去10個月的談判成果推翻,要求重新談判,等於說原來的承諾不算數了。這對川普來說,當然是不能接受的,就直接加關稅了。
去年12月1日在阿根廷的川習會,川普答應給90天的緩衝期,將加關稅的日期延到今年的3月1日,來進行談判,並檢驗中方的大幅增加採購的承諾。
後來,川普把2月底的時間拿來跟金正恩會面,所以,為了讓談判繼續下去,能敲定最終協議,川普再一次延後加關稅的日期,改成「靜候進一步通知」。即使到了四月底,川普的口氣還是樂觀,覺得可能再兩個星期,就可以達成協議,估計在5月中旬就可以簽字了。就在這樣的背景下,5月5日加關稅的宣布才會顯得很突然。
事情是這樣的:5月3日,美國接到中方透過外交電文傳來的150頁協議文本,發現在以立法形式來落實結構性改變的部分,像智慧財產權,技術移轉,市場准入,國企補貼,金融業與服務業的開放等等,全部都被拿掉了。這給人一種感覺,就是過去10個月的貿易談判等於是做白工。
150頁的協議文本的大幅修訂不會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應該是早有打算。據南華早報透露,劉鶴在來美國談判前,有對習近平做重點報告,想繼續對美國做讓步,接受美方的要求,但是被習近平推翻了。習近平還說,一切後果由他負全部責任。
三、中國的「誤判」:誤認為川普選情與美國經濟「承受不起」
這就產生一個問題,就是習近平為什麼要變卦?
我提出下面幾個可能性。第一,是談判末期效應(end-of-period effect)。既然川普說快要簽字了,那麼這個時候習近平對川普偷襲,有可能川普會吞下去(如果川普吞不下去,那就會沒協議可簽)。川普能不能承受得起,必須實戰檢驗所以習近平決定測試一下川普。
中方認為,川普應該有動機想跟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當作政績,以便拼連任。現在看起來,這是一個誤判。
之前在川普剛上任之後,中方認為川普只不過是一個商人,也就是可以用利益交換來擺平。後來發現川普很認真,於是就開始採取拖延戰術想,想看看川普能不能撐的住去年11月的美國期中選舉。等到共和黨繼續控制參議院之後,習近平在去年12月1日在阿根廷跟川普會面,才當面服軟,做出要大幅增加對美採購的承諾,才換來川普的九十天觀察期。
中共在之前的談判過程中先答應美方的要求,以便推進到下一個議題,逐步了解美方的真正要求,也就是摸美方的底。現在貿易談判接近尾聲,中方就不再演戲,而是掀開底牌,把原先的假裝答應推翻掉,要求重新談判,等於想繼續拖時間。川普考慮了兩天之後正式拒絕。
第二個可能性是,中方認為如果川普敢加關稅,那將增加美國進口商與消費者的負擔,進口品的物價上漲會帶來通膨壓力,可能要逼聯準會升息,而升息的結果可能會刺破金融泡沫,帶來金融風暴。川普即將進入大選,選前發生金融風暴絕對不是川普所樂見。
這又是一個誤判。因為美國第一季的經濟數據顯示,目前核心物價指數是下跌為1.3%,離政策目標的2%越來越遠。基本上美國經濟現在是有強勁經濟增長,卻沒有通膨壓力。
四、習近平造成川普「開火」的三點要求:
根據後來劉鶴的透露,習近平提出三點要求,才造成川普的開火。第一,一旦達成協議中方要求美方將關稅全部取消。但是川普原先就說了,貿易協議簽了之後,要等中方確實有履行協議再來把關稅全部取消。美國會保留部分關稅,等於是做抵押品,用來檢驗中方履行協議的可信度。
第二,對美採購的金額與時間要切實可行。習近平在阿根廷的川習會上說要大幅增加對美採購,於是美國就要求中方列出這個採購的細節,而中方認為這樣不貼近現實。美國要中方兌現,等於在檢驗這個6年大幅增加採購1.2萬億美元的承諾是不是芭樂票,再度突顯中方的可信度問題。
第三,文本的平衡,中方希望對將來的貿易協議的文本能為中國人民所接受。一度傳說中方希望貿易協議的全文不要公布。也許習近平擔心這樣的貿易協議會讓中國人民覺得習近平在簽不平等條約,等於在喪權辱國,將來會有黨內鬥爭。
五、未來:中方恐無讓步空間,美方持續保持強硬,6月難有貿易協議
其實美國的要求,從智慧財產權、技術移轉、市場開放,到國家補貼種種問題,是要中國履行當初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所做的承諾,推動結構轉性改變,轉型成真正的市場經濟。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有「經濟法治」,以立法的形式來規範各級政府與國企民企的經濟行為。
如果中國真的想轉型成市場經濟,美國的這些要求其實是合理的,而且也是世界貿易組織裡的成員國在做的事情。但是要中國放棄對國企的補貼,將會傷害到權貴集團與紅二代的利益,而且開放市場競爭也會打破國企的壟斷地位,讓國企受重大壓力。
這麼說來,川普的要求其實等於要中共大幅改變體制,長遠來看對中國經濟有利,但對於中共對經濟的控制卻是不利的。
習近平已經提出主權與尊嚴的說法,來抗拒美國的壓力。在這個高度下,恐怕就沒有讓步空間了。所以,川普將繼續保持強硬姿態,合理估計很難真的讓美中雙方在6月達成貿易協議。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2019年4月30日 星期二
20190430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9.04.30
主權之有無──
由香港佔中案判決看香港法治前景
曾建元(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華人民主書院董事主席)
香港區域法院於四月二十四日上午,就二零一四年九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十一日,「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與「雨傘革命」的九名被告中的八位進行宣判,其中首謀倡議佔中的三人(佔中三子):基督教浸信會牧師朱耀明、香港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戴耀廷和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被以「串謀作出公眾妨擾」及「煽惑作出公眾妨擾」定罪在先,而被處以有期徒刑十六個月,朱耀明獲判緩刑兩年,戴耀廷和陳健民則當庭發監執行。
其餘五人,立法會議員邵家臻、社會民主連線副主席黃浩銘、前香港中大學生會長鍾耀華、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李永達被以「煽惑他人作出公眾妨擾」及「煽惑他人煽惑公眾妨擾罪」等罪名判處八個月監禁,邵、黃即時監禁,鍾、李緩刑,前香港中大學生會長張秀賢罪名同前,則被判兩百小時社會服務。立法會議員陳淑莊因即將進行腦部手術,申請獲准延後宣判。
「佔中」的直接導火線,源自二零一四年八月三十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八三一決定〉,訂明二零一七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要由一個一千兩百人組成的提名委員會先作提名,再供選民投票。也就是特首選舉之前還有一個特首人選的篩檢程序,以便中國共產黨掌握特首人選,避免泛民主派人士當選。原本《中英聯合聲明》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及其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和附件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中,中華人民共和國都對國際社會和香港人民鄭重地宣告和許諾,他們將尊重二零零七年香港人民基於自由意志所自決決定的特首和立法會議員的選舉方式。
結果在二零零四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恐夜長夢多而先發制人,發動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以「主動釋法」的方式,在原定法定程序之前,增加了兩道手續,要求特首就選舉方式是否需要進行修改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報告,復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依照《基本法》第四十五條和第六十八條規定並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予以確定。
人大以主動釋法形式增加了《基本法》原本沒有的內容,是實質的立法,也是對於香港高度自治狀態的實際侵害。而更糟糕的是,人大常委會又在特首報告的確定程序中進一步擴權,〈八三一決定〉便是對於二零一七年特首選舉方式進一步偷渡增加了二零零四年釋法所沒有的內容,即由提名委員會篩選出特定的特首候選人,把直選特首這一件事變成了障礙賽。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針對香港第六屆立法會議員當選人梁頌恆和游蕙禎宣誓誓詞不符《宣誓及聲明條例》之情事,在香港特首已向香港高等法院聲請司法覆核的情形下,第二度發動主動釋法,實際侵害香港的司法終審權,人大常委會除要求宣誓者須遵照誓詞外,還要求要有誠意,而這已形同對議員當選人之思想檢查。其後,香港政府便依人大釋法的內容逐一剝奪了泛民主派多位議員的資格,並進而在接下來立法會議員的補選中褫奪了香港獨立運動者參選的權利。
近日,香港政府有意修正《逃犯條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允許中國大陸自香港引渡逃犯,此舉對香港法治衝擊更大,因為中英談判香港前途時,即已言明,中國大陸除特別指定之基本法律者,一律不適用於香港,這是因為中國大陸司法程序和法治觀念明顯不符普世標準。一旦《逃犯條例》通過修正,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便可以利用香港法治與司法,將居住或路過香港領土上的每一個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卻在民主國家不為罪的人們解送中華人民共和國偵審,香港司法就會淪為黨國統治的工具和幫兇。
佔中九子案,雖然區域法院未予重判,但以刑事之煽惑罪加以定罪,在法正義論的評價上,就是認其為犯罪。與臺灣臺北地方法院關於「太陽花運動」之判決援引公民不服從之法理作為超法律之阻卻違法事由而予以無罪認定,乃大相逕庭、南轅北轍。由此可知,香港司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巧立名目的人大釋法和決定的侵蝕下,已難以再維持其獨立性,其關鍵點不在於香港法治能否堅持英國普通法的光榮傳統,而是香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缺乏自身的獨立主權,最終只能服從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黨國意志。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兩岸及國際未來重要議題行事曆〕
5月
4/27-5/3:苗栗縣長徐耀昌訪中
4/30-5/13:東協+4國海上聯合軍演
1:日本啟用新年號「令和」
1:五一勞團大遊行
2:英國地方選舉
2-3:美歐澳多國網路安全會議 @捷克
4:五四運動100週年
4-6:泰王加冕儀式
6:AIT內湖新館啟用
6:美中部長及貿易磋商
6-8:王金平訪中
8:孟晚舟案引渡聽證會
8:南非大選
9:泰國正式公告大選結果
13:菲律賓期中選舉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9.04.30
主權之有無──
由香港佔中案判決看香港法治前景
曾建元(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博士、華人民主書院董事主席)
香港區域法院於四月二十四日上午,就二零一四年九月二十八日至十二月十一日,「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運動」與「雨傘革命」的九名被告中的八位進行宣判,其中首謀倡議佔中的三人(佔中三子):基督教浸信會牧師朱耀明、香港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戴耀廷和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被以「串謀作出公眾妨擾」及「煽惑作出公眾妨擾」定罪在先,而被處以有期徒刑十六個月,朱耀明獲判緩刑兩年,戴耀廷和陳健民則當庭發監執行。
其餘五人,立法會議員邵家臻、社會民主連線副主席黃浩銘、前香港中大學生會長鍾耀華、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李永達被以「煽惑他人作出公眾妨擾」及「煽惑他人煽惑公眾妨擾罪」等罪名判處八個月監禁,邵、黃即時監禁,鍾、李緩刑,前香港中大學生會長張秀賢罪名同前,則被判兩百小時社會服務。立法會議員陳淑莊因即將進行腦部手術,申請獲准延後宣判。
「佔中」的直接導火線,源自二零一四年八月三十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八三一決定〉,訂明二零一七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要由一個一千兩百人組成的提名委員會先作提名,再供選民投票。也就是特首選舉之前還有一個特首人選的篩檢程序,以便中國共產黨掌握特首人選,避免泛民主派人士當選。原本《中英聯合聲明》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及其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和附件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中,中華人民共和國都對國際社會和香港人民鄭重地宣告和許諾,他們將尊重二零零七年香港人民基於自由意志所自決決定的特首和立法會議員的選舉方式。
結果在二零零四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恐夜長夢多而先發制人,發動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以「主動釋法」的方式,在原定法定程序之前,增加了兩道手續,要求特首就選舉方式是否需要進行修改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報告,復由全國人大常委會依照《基本法》第四十五條和第六十八條規定並根據香港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的原則予以確定。
人大以主動釋法形式增加了《基本法》原本沒有的內容,是實質的立法,也是對於香港高度自治狀態的實際侵害。而更糟糕的是,人大常委會又在特首報告的確定程序中進一步擴權,〈八三一決定〉便是對於二零一七年特首選舉方式進一步偷渡增加了二零零四年釋法所沒有的內容,即由提名委員會篩選出特定的特首候選人,把直選特首這一件事變成了障礙賽。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針對香港第六屆立法會議員當選人梁頌恆和游蕙禎宣誓誓詞不符《宣誓及聲明條例》之情事,在香港特首已向香港高等法院聲請司法覆核的情形下,第二度發動主動釋法,實際侵害香港的司法終審權,人大常委會除要求宣誓者須遵照誓詞外,還要求要有誠意,而這已形同對議員當選人之思想檢查。其後,香港政府便依人大釋法的內容逐一剝奪了泛民主派多位議員的資格,並進而在接下來立法會議員的補選中褫奪了香港獨立運動者參選的權利。
近日,香港政府有意修正《逃犯條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允許中國大陸自香港引渡逃犯,此舉對香港法治衝擊更大,因為中英談判香港前途時,即已言明,中國大陸除特別指定之基本法律者,一律不適用於香港,這是因為中國大陸司法程序和法治觀念明顯不符普世標準。一旦《逃犯條例》通過修正,則中華人民共和國便可以利用香港法治與司法,將居住或路過香港領土上的每一個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卻在民主國家不為罪的人們解送中華人民共和國偵審,香港司法就會淪為黨國統治的工具和幫兇。
佔中九子案,雖然區域法院未予重判,但以刑事之煽惑罪加以定罪,在法正義論的評價上,就是認其為犯罪。與臺灣臺北地方法院關於「太陽花運動」之判決援引公民不服從之法理作為超法律之阻卻違法事由而予以無罪認定,乃大相逕庭、南轅北轍。由此可知,香港司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巧立名目的人大釋法和決定的侵蝕下,已難以再維持其獨立性,其關鍵點不在於香港法治能否堅持英國普通法的光榮傳統,而是香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缺乏自身的獨立主權,最終只能服從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黨國意志。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兩岸及國際未來重要議題行事曆〕
5月
4/27-5/3:苗栗縣長徐耀昌訪中
4/30-5/13:東協+4國海上聯合軍演
1:日本啟用新年號「令和」
1:五一勞團大遊行
2:英國地方選舉
2-3:美歐澳多國網路安全會議 @捷克
4:五四運動100週年
4-6:泰王加冕儀式
6:AIT內湖新館啟用
6:美中部長及貿易磋商
6-8:王金平訪中
8:孟晚舟案引渡聽證會
8:南非大選
9:泰國正式公告大選結果
13:菲律賓期中選舉
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20190408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9.04.08
美國的印太戰與臺美關係2.0
賴怡忠(臺灣智庫執行委員)
美國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戰略:
美國的「自由與開放印太戰略(FOIP)」強調要維護印太地區的自由與開放。其自由與開放的意涵,包括了在經濟、安全與政治等面向,希望維護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免於強權脅迫的區域安全秩序,以及信守自由與民主的政治價值。
美國的印太戰略在川普上任後九個月出現雛型,一開始是由當時國務卿提勒森於2017年十月在CSIS演講中提到這個名詞,接著在川普總統於當年在越南的亞太經合會(APEC)演講中講出。但正式出場是在2017年底十二月發佈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時。其後在2018年一月到七月期間,美國先後發佈國家防衛戰略(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時任國防部長馬提斯的「香格里拉對話」演說,以及國務卿龐培歐發表「美國的印太經濟戰略願景」,等系列政策主張或演說後,外界才較為清楚美國的印太戰略圖像。先前外界認為美國印太戰略沒有內容或是缺乏經濟主張等批評,也漸漸沉寂。
現在區域國家對這個戰略的印象已經不是其缺乏作為,而是擔心這個雄心勃勃的戰略,是否會以中國為其反對或是排除對象,但如果觀察美國副總統彭斯在2018年十月與哈德遜研究所發表的美國對中政策演說中,可以發現所謂的「對付」或是「圍堵」中國不是美國印太戰略的全部。只是在今天,對印太地區自由開放的最大威脅就是中國的作為,包括中國以軍事力量直接霸凌弱小國家,透過「一帶一路」計畫對區域國家形成債務陷阱以掌握這些國家的資源,並以號稱與外界分享中國發展經驗為由,實質對外輸出其數位極權統治模式,以取代自由民主政治體制。
美國亞太副助理國務卿黃之瀚在2018年三月與美臺商會的謝年飯宴會上提到:臺灣的新南向政策與美國印太戰略的目標相符,但之後先是美國助理國防部長薛瑞福於七月十八日在傳統基金會演講中,提到臺灣是美國印太戰略的夥伴。而在去年年底美國國會通過的「亞洲再保證法案ARIA」,則是正式將臺灣納入美國印太戰略的一環,今年四月美國在臺協會處長更是與我國外交部長共同宣布今年九月會在臺灣舉辦「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民主治理對話」。從這些發言可以發現,從原先專注於臺灣新南向政策與美國印太戰略是否存在合作空間,到後來直接提到臺灣就是美國印太戰略的夥伴,現在更是直接在臺灣舉行與美國印太戰略直接相關的項目合作,可以說美國對外清楚表達出臺灣就是美國的印太戰略夥伴。
臺灣的生存危機與印太戰略:
臺灣現在處於面對中國日益急切的迫統壓力,但同時還要處理社會老化、國家財政永續等問題,以及新經濟模式在全球化時代所帶來對民主治理的挑戰等內外交征狀況。一般民主國家是在沒有外患壓力下面對社會經濟改變所引發的挑戰,但臺灣卻需要同時處理內部與外在的危機。如何在這多重的矛盾中辯證的找出臺灣的出路,是歷史對我們這一代臺灣人民的提問。
一個有效的領導會將外在危機轉化為內部的團結,並順勢以外壓倒逼方式進行必要的政治與經濟改革,再利用這些改革所形成的動力建構新的國際結盟,一方面鞏固永續生存能力,也捍衛這些得之不易的改革成果。這樣的正向循環並不容易完成。因為歷史上充滿太多因內外交逼導致負向循環而自我毀滅的前例。
美日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戰略之出場,剛好有助於臺灣處理這些棘手的問題。在安全面向上,這個戰略有意平衡中國的擴張,對於臺海以及東亞區域戰略均勢的維持非常關鍵。在經濟面向上,自由與開放印太戰略已經開始集結美、日、澳及其他理念相同國家的資源投注在印太區域中,一方面提供區域國家有別於中國「一帶一路」的發展模式,其對中國重商主義貿易操作的對應作為,特別是國際供應鏈的再洗牌等,也符合臺灣對國際經濟合作多元化、法制化與透明化的希冀。
印太戰略在價值上對民主自由的重視,以及將臺灣作為操作此議題的區域核心,不僅根本改變了對臺海議題的關注方式:把兩岸衝突的本質從統獨爭議轉變為民主與獨裁的價值對決;也賦予臺灣一個新的國際與區域角色:臺灣是在印太區域面對新式數位極權模式攻擊而維護民主治理的關鍵。
臺灣要提出自己的印太戰略:
美日的印太戰略固然提供臺灣面對內外挑戰一個相對有利的外在因素,但如要能有效的利用這個環境,臺灣勢必要提出自己的印太戰略,使其在安全上可以將臺灣的安全需要與美日等國的印太戰略接軌,以醞釀一個有利於臺灣的戰略均勢,在經濟上,可以將臺灣意欲發展的新經濟模式及建構多元國際結合的期待,藉由美國印太戰略取得發展空間,在政治上,將臺灣深化民主治理及其衍生的社會價值,利用印太戰略的鋪陳以轉化出臺灣的新區域角色,並發展出臺灣進行國際合作的新空間與新機會。
臺灣過去對這些工作已有部分成果,例如過去十多年來與美日的合作、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以及部份透過美臺「全球夥伴與訓練架構GCTF」所展開有關媒體識讀、宗教自由等的活動。只不過這些活動多是在個別領域提出,並不是在一個統合過的戰略綱領下發表這些措施,外界自然不清楚這些措施所服務的戰略目的,其彼此間的關係,特別是在臺灣版印太戰略的相對位置。因在某種程度來說,臺灣現在發動的各種政策,實際上是類似在一個沒對外發表的印太戰略下的諸種舉措。在這個意義下,臺灣版印太戰略也不是去發明一個新的政策,而是將既有的相關政策彙整總結,釐清彼此在這個印太戰略的相關位置,並展開優化資源配置與確立執行的先後順序。現在需要的,就是對外界提供政策內容的發佈、戰略理由的鋪陳、以及策略背景的說明。
臺美合作超越臺海,成為印太全區域的戰略合作關係:
在臺美關係上,這個印太戰略的提出也意味著臺美關係思考已經超越臺海和戰的思維,而是個區域甚至是全球性質的夥伴關係了。
過去臺美關係的主旋律往往是在臺美中三方關係下的臺美關係,且聚焦在臺海維和。在這個意義下,美臺關係的重點是如何確保美國維持臺海和平,維持對臺安全承諾的臺美關係。因此實質重點會在軍售議題,且臺灣要不時提醒美國臺灣關係法的對臺承諾。
隨著中國崛起,其在國際角色日益重要,美中關係的內容也變得多元與複雜。九十年代的美中關係議題除了臺灣外,還包括西藏、中國人權、如何整合中國進入世界經貿體系等。到了二十一世紀初,這個議題還包括了北韓核武問題、伊朗問題、聯合國維和問題。等到2008金融海嘯後,包括世界經濟走勢、全球氣候暖化管理、反恐問題等,都成為討論的重點。臺灣議題還是美中關係的議題之一,但過去所謂的臺美中關係早已經改變了。現在的美中關係無比巨大,臺灣相對來說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所謂的臺美中三角架構只有在談及臺海議題是存在的。
但另一方面,臺美實質關係也隨著臺灣經濟發展、科技的創新,以及民主化的進展,使其與冷戰時代的臺美關係大相逕庭。只有在北京眼中認為臺灣的存在是個問題,對其他國家來說,臺灣現在已經是個活生生,不需要質疑其正當性的實體國家。臺灣關係法建立時擔心會出現被脅迫過程的統一之臺海情勢,在今天已是完全不同的光景。這使得臺美關係的面向也遠超過臺海維和了。
對美國而言,臺灣在高科技產業鏈的重要位置自不待言,但在其他議題,不管是九一一反恐、北韓核武問題、印尼南亞海嘯、日本三一一複合式震災、敘利亞難民問題與其他國際事件等,臺灣的能力與提供的援助,都是面對巨型天然災變或是人為禍害等國際協力的重要部分。而這幾年來隨著社群網路崛起,如何面對外國利用假新聞的政治操控成為重要議題,臺灣更被認為是面對這些問題的重要經驗提供者,這也使其成為「全球合作訓練架構」的重要關注議題。這幾年臺美互動議題的變化,見證了臺美關係內容的變化。
這些發展一方面導致美國逐漸將臺美關係與中美關係脫鉤。華府多次告訴臺灣,臺美關係有其自己的邏輯,有自己的價值與正當性,不是美中關係的附屬(US-Taiwan relation has its own merit, not a function of US-China relation.)。這個發展也讓中國跳腳,希望持續將臺美關係拉進美中關係的架構下,透過中美關係來制約臺灣的作為及臺美互動。中美態度的差異帶來一個有趣圖像:美國的美臺關係經營者有意降低美中臺三方的連動狀態,希望朝向美中與美臺兩組平行關係發展。但宣稱統一進程不受外人干涉的中國,卻竭盡一切力量維持美中臺三角關係,以期可以「經美制臺」。
如果了解美中臺三角關係在這些年的變化,就可以理解現在的臺美關係已不再是兩岸關係與臺海維和下的臺灣,臺灣也就不再是個問題,相反的,臺灣成為解決全球問題國際協作方案的一部分,臺灣就是答案,而且是全球意義下的答案。即便臺灣須要比其他國家要花更多力氣證明自己的能力與存在感。
但現在把臺灣當成問題,認為臺灣的存在需要被質疑的是北京。美國已經不這麼看,日本也不這麼看,我們更不應以過時的美中臺三角架構,以兩岸關係作為臺灣的國際關注焦點,導致複製國共內戰一中原則的思維,框限了臺灣的空間。
美國印太戰略標誌臺美關係2.0及其機會:
美國已經多次提到臺灣是美國印太戰略的夥伴,更是美國印太戰略的一環,沿著「全球合作訓練架構GCTF」發展的臺美合作含括民主治理、媒體識讀、反獨與反海盜合作、人道救援與區域救災等議題,早就超越以臺海維和為主的臺美互動。這個發展出現了讓臺灣被印太區域國家再認識,與再定位臺灣的印太角色等效果。因此臺美新關係不僅意味著範圍從臺海擴大到印太區域,其內涵也是深植在民主與經濟體制的價值中。
時值臺灣關係法四十週年,華府從關注臺海維和的臺美關係,轉變成在促進自由與開放印太區域下的臺美關係,這個把臺灣含括在美國印太戰略下的發展,成為臺美關係邁向2.0的重要標記。當臺灣面臨的外力威脅與內在挑戰更為艱鉅之際,如何有效利用這個臺美關係發展的新趨勢,值得有識者(與有志者)深入思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兩岸及國際未來重要議題行事曆〕
4月
8-12:中國總理李克強訪歐
9:蔡總統視訊參與華府智庫CSIS演講;歐盟與中國鋒會;以色列大選
10:臺灣關係法40週年
10-11:美韓元首高峰會(討論北韓問題)
11:北韓最高人民會議(內閣任免)
11-5/19:印度大選
12:民進黨黨內總統初選協調截止
14:印尼大選臺灣海外投票日
15:胡耀邦逝世30週年;北韓太陽節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9.04.08
美國的印太戰與臺美關係2.0
賴怡忠(臺灣智庫執行委員)
美國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戰略:
美國的「自由與開放印太戰略(FOIP)」強調要維護印太地區的自由與開放。其自由與開放的意涵,包括了在經濟、安全與政治等面向,希望維護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免於強權脅迫的區域安全秩序,以及信守自由與民主的政治價值。
美國的印太戰略在川普上任後九個月出現雛型,一開始是由當時國務卿提勒森於2017年十月在CSIS演講中提到這個名詞,接著在川普總統於當年在越南的亞太經合會(APEC)演講中講出。但正式出場是在2017年底十二月發佈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時。其後在2018年一月到七月期間,美國先後發佈國家防衛戰略(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時任國防部長馬提斯的「香格里拉對話」演說,以及國務卿龐培歐發表「美國的印太經濟戰略願景」,等系列政策主張或演說後,外界才較為清楚美國的印太戰略圖像。先前外界認為美國印太戰略沒有內容或是缺乏經濟主張等批評,也漸漸沉寂。
現在區域國家對這個戰略的印象已經不是其缺乏作為,而是擔心這個雄心勃勃的戰略,是否會以中國為其反對或是排除對象,但如果觀察美國副總統彭斯在2018年十月與哈德遜研究所發表的美國對中政策演說中,可以發現所謂的「對付」或是「圍堵」中國不是美國印太戰略的全部。只是在今天,對印太地區自由開放的最大威脅就是中國的作為,包括中國以軍事力量直接霸凌弱小國家,透過「一帶一路」計畫對區域國家形成債務陷阱以掌握這些國家的資源,並以號稱與外界分享中國發展經驗為由,實質對外輸出其數位極權統治模式,以取代自由民主政治體制。
美國亞太副助理國務卿黃之瀚在2018年三月與美臺商會的謝年飯宴會上提到:臺灣的新南向政策與美國印太戰略的目標相符,但之後先是美國助理國防部長薛瑞福於七月十八日在傳統基金會演講中,提到臺灣是美國印太戰略的夥伴。而在去年年底美國國會通過的「亞洲再保證法案ARIA」,則是正式將臺灣納入美國印太戰略的一環,今年四月美國在臺協會處長更是與我國外交部長共同宣布今年九月會在臺灣舉辦「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民主治理對話」。從這些發言可以發現,從原先專注於臺灣新南向政策與美國印太戰略是否存在合作空間,到後來直接提到臺灣就是美國印太戰略的夥伴,現在更是直接在臺灣舉行與美國印太戰略直接相關的項目合作,可以說美國對外清楚表達出臺灣就是美國的印太戰略夥伴。
臺灣的生存危機與印太戰略:
臺灣現在處於面對中國日益急切的迫統壓力,但同時還要處理社會老化、國家財政永續等問題,以及新經濟模式在全球化時代所帶來對民主治理的挑戰等內外交征狀況。一般民主國家是在沒有外患壓力下面對社會經濟改變所引發的挑戰,但臺灣卻需要同時處理內部與外在的危機。如何在這多重的矛盾中辯證的找出臺灣的出路,是歷史對我們這一代臺灣人民的提問。
一個有效的領導會將外在危機轉化為內部的團結,並順勢以外壓倒逼方式進行必要的政治與經濟改革,再利用這些改革所形成的動力建構新的國際結盟,一方面鞏固永續生存能力,也捍衛這些得之不易的改革成果。這樣的正向循環並不容易完成。因為歷史上充滿太多因內外交逼導致負向循環而自我毀滅的前例。
美日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戰略之出場,剛好有助於臺灣處理這些棘手的問題。在安全面向上,這個戰略有意平衡中國的擴張,對於臺海以及東亞區域戰略均勢的維持非常關鍵。在經濟面向上,自由與開放印太戰略已經開始集結美、日、澳及其他理念相同國家的資源投注在印太區域中,一方面提供區域國家有別於中國「一帶一路」的發展模式,其對中國重商主義貿易操作的對應作為,特別是國際供應鏈的再洗牌等,也符合臺灣對國際經濟合作多元化、法制化與透明化的希冀。
印太戰略在價值上對民主自由的重視,以及將臺灣作為操作此議題的區域核心,不僅根本改變了對臺海議題的關注方式:把兩岸衝突的本質從統獨爭議轉變為民主與獨裁的價值對決;也賦予臺灣一個新的國際與區域角色:臺灣是在印太區域面對新式數位極權模式攻擊而維護民主治理的關鍵。
臺灣要提出自己的印太戰略:
美日的印太戰略固然提供臺灣面對內外挑戰一個相對有利的外在因素,但如要能有效的利用這個環境,臺灣勢必要提出自己的印太戰略,使其在安全上可以將臺灣的安全需要與美日等國的印太戰略接軌,以醞釀一個有利於臺灣的戰略均勢,在經濟上,可以將臺灣意欲發展的新經濟模式及建構多元國際結合的期待,藉由美國印太戰略取得發展空間,在政治上,將臺灣深化民主治理及其衍生的社會價值,利用印太戰略的鋪陳以轉化出臺灣的新區域角色,並發展出臺灣進行國際合作的新空間與新機會。
臺灣過去對這些工作已有部分成果,例如過去十多年來與美日的合作、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以及部份透過美臺「全球夥伴與訓練架構GCTF」所展開有關媒體識讀、宗教自由等的活動。只不過這些活動多是在個別領域提出,並不是在一個統合過的戰略綱領下發表這些措施,外界自然不清楚這些措施所服務的戰略目的,其彼此間的關係,特別是在臺灣版印太戰略的相對位置。因在某種程度來說,臺灣現在發動的各種政策,實際上是類似在一個沒對外發表的印太戰略下的諸種舉措。在這個意義下,臺灣版印太戰略也不是去發明一個新的政策,而是將既有的相關政策彙整總結,釐清彼此在這個印太戰略的相關位置,並展開優化資源配置與確立執行的先後順序。現在需要的,就是對外界提供政策內容的發佈、戰略理由的鋪陳、以及策略背景的說明。
臺美合作超越臺海,成為印太全區域的戰略合作關係:
在臺美關係上,這個印太戰略的提出也意味著臺美關係思考已經超越臺海和戰的思維,而是個區域甚至是全球性質的夥伴關係了。
過去臺美關係的主旋律往往是在臺美中三方關係下的臺美關係,且聚焦在臺海維和。在這個意義下,美臺關係的重點是如何確保美國維持臺海和平,維持對臺安全承諾的臺美關係。因此實質重點會在軍售議題,且臺灣要不時提醒美國臺灣關係法的對臺承諾。
隨著中國崛起,其在國際角色日益重要,美中關係的內容也變得多元與複雜。九十年代的美中關係議題除了臺灣外,還包括西藏、中國人權、如何整合中國進入世界經貿體系等。到了二十一世紀初,這個議題還包括了北韓核武問題、伊朗問題、聯合國維和問題。等到2008金融海嘯後,包括世界經濟走勢、全球氣候暖化管理、反恐問題等,都成為討論的重點。臺灣議題還是美中關係的議題之一,但過去所謂的臺美中關係早已經改變了。現在的美中關係無比巨大,臺灣相對來說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所謂的臺美中三角架構只有在談及臺海議題是存在的。
但另一方面,臺美實質關係也隨著臺灣經濟發展、科技的創新,以及民主化的進展,使其與冷戰時代的臺美關係大相逕庭。只有在北京眼中認為臺灣的存在是個問題,對其他國家來說,臺灣現在已經是個活生生,不需要質疑其正當性的實體國家。臺灣關係法建立時擔心會出現被脅迫過程的統一之臺海情勢,在今天已是完全不同的光景。這使得臺美關係的面向也遠超過臺海維和了。
對美國而言,臺灣在高科技產業鏈的重要位置自不待言,但在其他議題,不管是九一一反恐、北韓核武問題、印尼南亞海嘯、日本三一一複合式震災、敘利亞難民問題與其他國際事件等,臺灣的能力與提供的援助,都是面對巨型天然災變或是人為禍害等國際協力的重要部分。而這幾年來隨著社群網路崛起,如何面對外國利用假新聞的政治操控成為重要議題,臺灣更被認為是面對這些問題的重要經驗提供者,這也使其成為「全球合作訓練架構」的重要關注議題。這幾年臺美互動議題的變化,見證了臺美關係內容的變化。
這些發展一方面導致美國逐漸將臺美關係與中美關係脫鉤。華府多次告訴臺灣,臺美關係有其自己的邏輯,有自己的價值與正當性,不是美中關係的附屬(US-Taiwan relation has its own merit, not a function of US-China relation.)。這個發展也讓中國跳腳,希望持續將臺美關係拉進美中關係的架構下,透過中美關係來制約臺灣的作為及臺美互動。中美態度的差異帶來一個有趣圖像:美國的美臺關係經營者有意降低美中臺三方的連動狀態,希望朝向美中與美臺兩組平行關係發展。但宣稱統一進程不受外人干涉的中國,卻竭盡一切力量維持美中臺三角關係,以期可以「經美制臺」。
如果了解美中臺三角關係在這些年的變化,就可以理解現在的臺美關係已不再是兩岸關係與臺海維和下的臺灣,臺灣也就不再是個問題,相反的,臺灣成為解決全球問題國際協作方案的一部分,臺灣就是答案,而且是全球意義下的答案。即便臺灣須要比其他國家要花更多力氣證明自己的能力與存在感。
但現在把臺灣當成問題,認為臺灣的存在需要被質疑的是北京。美國已經不這麼看,日本也不這麼看,我們更不應以過時的美中臺三角架構,以兩岸關係作為臺灣的國際關注焦點,導致複製國共內戰一中原則的思維,框限了臺灣的空間。
美國印太戰略標誌臺美關係2.0及其機會:
美國已經多次提到臺灣是美國印太戰略的夥伴,更是美國印太戰略的一環,沿著「全球合作訓練架構GCTF」發展的臺美合作含括民主治理、媒體識讀、反獨與反海盜合作、人道救援與區域救災等議題,早就超越以臺海維和為主的臺美互動。這個發展出現了讓臺灣被印太區域國家再認識,與再定位臺灣的印太角色等效果。因此臺美新關係不僅意味著範圍從臺海擴大到印太區域,其內涵也是深植在民主與經濟體制的價值中。
時值臺灣關係法四十週年,華府從關注臺海維和的臺美關係,轉變成在促進自由與開放印太區域下的臺美關係,這個把臺灣含括在美國印太戰略下的發展,成為臺美關係邁向2.0的重要標記。當臺灣面臨的外力威脅與內在挑戰更為艱鉅之際,如何有效利用這個臺美關係發展的新趨勢,值得有識者(與有志者)深入思考。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兩岸及國際未來重要議題行事曆〕
4月
8-12:中國總理李克強訪歐
9:蔡總統視訊參與華府智庫CSIS演講;歐盟與中國鋒會;以色列大選
10:臺灣關係法40週年
10-11:美韓元首高峰會(討論北韓問題)
11:北韓最高人民會議(內閣任免)
11-5/19:印度大選
12:民進黨黨內總統初選協調截止
14:印尼大選臺灣海外投票日
15:胡耀邦逝世30週年;北韓太陽節
2019年3月19日 星期二
20190319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中國「兩會」與後軍改的共軍發展(蘇紫雲)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9.03.19
中國「兩會」與後軍改的共軍發展
蘇紫雲(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
2019年3月中國13屆政協、人大2次會先後召開年度會議,此一世所矚目的「兩會」主要議程設定,包括法政部門的司法檢察工作、行政部門的《政府工作報告》、審議政府預算等重大事務。雖說中國立法部門的運作徒具形式,目前仍缺乏實質的預算與立法權,但透過行政部門的相關報告文件,仍可探究中國以及中共的可能走向。特別是軍事事務所涉及的軍費增加、以及後軍改時代的來臨。
(一)中國軍費連續25年成長
在本屆人大的一系列政府工作報告中,除了美中貿易戰相應的工商政策與修法議題外,當以國防事務最為外界重視。國務總理李克強在隨即公布的政府預算報告中,2020年的國防預算達到1兆1,899億元人民幣(約5兆4,137億台幣),雖然比前年度增幅下降,但仍連續第4年以個位數增長。據中國官方新華社說法,在2016年之前中國軍費曾經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成長,最近4年的年增率有所減緩。但總體觀察,中國軍費開支已經連續25年成長,2019年的軍費預算年增率為7.5%,略低於2018年的8.1%;2017年與2016年的增幅則分別為7%和7.6%,而在2011至2015年中國的軍費開支增幅更曾經連續五年保持在雙位數。其軍事支出僅次於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2019年的軍費規模更是台灣國防預算的16.7倍。
關於國防預算的增加,全國人大會議發言人張業遂意圖淡化,表示中國國防預算成長是「合理和適當」,主要目的在「滿足國家維護國防安全和中國特色軍事改革的需要」。但在實際上,預算可說是政策的先期指標,中國軍費自1995年開始連年增長,各主要國家皆認為早已超出本土防禦的需求,再加上南海軍事化、組建海外軍事基地、大力建設藍水海軍、推進火箭軍的裝備換代更新等作為,在在凸顯北京對外兵力投射的戰略意圖。
(二)後軍改時代的共軍發展
中共軍委主席習近平對於軍改事務,將其統稱為包括「領導指揮體制改革」、「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以及「軍隊政策制度改革」的「三大戰役」。歷經3年的軍務調整,前兩項目標可說初步完成,包括軍委人事更替、深化軍兵種合成化、改組火箭軍、裁軍30萬人,軍事組織「撤并降改移」的組改也告一段落。這也可由最近的三次「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小組」會議都聚焦軍隊政策制度改革,這都說明中共歷來最大的軍改進入尾聲。
中國軍改的實際戰略目標,可由國務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看出,其重點為確保政治掌控「堅持黨對軍隊絶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牢固確立習近平強軍思想、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其次則是強化制度化,要求「深入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加快國防科技創新步伐」。第三則是強調總體國防,主張「繼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加強和完善國防教育、國防動員體系建設。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加快國防科技創新步伐。實際上而言,中共中央高舉各級政府要大力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深入開展“雙擁”活動」,所謂「雙擁」的擁民、擁政的政治優位政策可說就是中國特色的軍文關係,過度講政治的特性,其實對於武裝部隊的專業發展將造成阻礙。
(三)裁兵強軍支持戰略利益
藉由軍費的增加以及軍改,可以預估進入20年代的解放軍將取得五大戰略能力,(1)地面部隊以合成旅為主力骨幹,以獲得更大的戰力與任務彈性;(2)海軍則將組成3艘航艦為核心的投射兵力;(3)空軍則以匿蹤戰機構成作戰主力,並藉「運20」運輸機組建戰略空運;(4)火箭軍除更新彈道飛彈外,並可能藉新式的096潛艦建構北冰洋的戰略核潛部隊,以取得更大的核威懾能力;(5)持續強化太空戰力,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的衛星擁有國,具有完整的遙測、通訊、定位星系,未來在此基礎上將強化即時的陸海監測能力,包括更高的解析度以及動態影像的觀測,使其戰略情報的取得更為完備。總體而言,中國一方面完善核威懾,另一方面則在傳統兵力取得區域型的戰略兵力投射能力,用以支托「一帶一路」的經濟戰略。以及連貫南海、印度洋以迄至紅海的海上交通線,以及維持非洲的安全利益。此一軍事能力將有效支持北京的國家戰略,並確保其在地緣政治上的綜合利益。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兩岸及國際未來重要議題行事曆〕
3月
18-22:民進黨總統初選領表登記
19:李明哲被捕兩週年
21-28:總統「海洋民主之旅」,出訪南太平洋三國(帛琉、諾魯、馬紹爾群島)
21:歐盟峰會
22-26:中國主席習近平訪歐(義大利、摩納哥、法國)
24:泰國大選
26-29:博鰲亞洲論壇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9.03.19
中國「兩會」與後軍改的共軍發展
蘇紫雲(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
2019年3月中國13屆政協、人大2次會先後召開年度會議,此一世所矚目的「兩會」主要議程設定,包括法政部門的司法檢察工作、行政部門的《政府工作報告》、審議政府預算等重大事務。雖說中國立法部門的運作徒具形式,目前仍缺乏實質的預算與立法權,但透過行政部門的相關報告文件,仍可探究中國以及中共的可能走向。特別是軍事事務所涉及的軍費增加、以及後軍改時代的來臨。
(一)中國軍費連續25年成長
在本屆人大的一系列政府工作報告中,除了美中貿易戰相應的工商政策與修法議題外,當以國防事務最為外界重視。國務總理李克強在隨即公布的政府預算報告中,2020年的國防預算達到1兆1,899億元人民幣(約5兆4,137億台幣),雖然比前年度增幅下降,但仍連續第4年以個位數增長。據中國官方新華社說法,在2016年之前中國軍費曾經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成長,最近4年的年增率有所減緩。但總體觀察,中國軍費開支已經連續25年成長,2019年的軍費預算年增率為7.5%,略低於2018年的8.1%;2017年與2016年的增幅則分別為7%和7.6%,而在2011至2015年中國的軍費開支增幅更曾經連續五年保持在雙位數。其軍事支出僅次於美國成為全球第二大,2019年的軍費規模更是台灣國防預算的16.7倍。
關於國防預算的增加,全國人大會議發言人張業遂意圖淡化,表示中國國防預算成長是「合理和適當」,主要目的在「滿足國家維護國防安全和中國特色軍事改革的需要」。但在實際上,預算可說是政策的先期指標,中國軍費自1995年開始連年增長,各主要國家皆認為早已超出本土防禦的需求,再加上南海軍事化、組建海外軍事基地、大力建設藍水海軍、推進火箭軍的裝備換代更新等作為,在在凸顯北京對外兵力投射的戰略意圖。
(二)後軍改時代的共軍發展
中共軍委主席習近平對於軍改事務,將其統稱為包括「領導指揮體制改革」、「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以及「軍隊政策制度改革」的「三大戰役」。歷經3年的軍務調整,前兩項目標可說初步完成,包括軍委人事更替、深化軍兵種合成化、改組火箭軍、裁軍30萬人,軍事組織「撤并降改移」的組改也告一段落。這也可由最近的三次「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小組」會議都聚焦軍隊政策制度改革,這都說明中共歷來最大的軍改進入尾聲。
中國軍改的實際戰略目標,可由國務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看出,其重點為確保政治掌控「堅持黨對軍隊絶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牢固確立習近平強軍思想、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其次則是強化制度化,要求「深入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加快國防科技創新步伐」。第三則是強調總體國防,主張「繼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加強和完善國防教育、國防動員體系建設。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加快國防科技創新步伐。實際上而言,中共中央高舉各級政府要大力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深入開展“雙擁”活動」,所謂「雙擁」的擁民、擁政的政治優位政策可說就是中國特色的軍文關係,過度講政治的特性,其實對於武裝部隊的專業發展將造成阻礙。
(三)裁兵強軍支持戰略利益
藉由軍費的增加以及軍改,可以預估進入20年代的解放軍將取得五大戰略能力,(1)地面部隊以合成旅為主力骨幹,以獲得更大的戰力與任務彈性;(2)海軍則將組成3艘航艦為核心的投射兵力;(3)空軍則以匿蹤戰機構成作戰主力,並藉「運20」運輸機組建戰略空運;(4)火箭軍除更新彈道飛彈外,並可能藉新式的096潛艦建構北冰洋的戰略核潛部隊,以取得更大的核威懾能力;(5)持續強化太空戰力,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的衛星擁有國,具有完整的遙測、通訊、定位星系,未來在此基礎上將強化即時的陸海監測能力,包括更高的解析度以及動態影像的觀測,使其戰略情報的取得更為完備。總體而言,中國一方面完善核威懾,另一方面則在傳統兵力取得區域型的戰略兵力投射能力,用以支托「一帶一路」的經濟戰略。以及連貫南海、印度洋以迄至紅海的海上交通線,以及維持非洲的安全利益。此一軍事能力將有效支持北京的國家戰略,並確保其在地緣政治上的綜合利益。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兩岸及國際未來重要議題行事曆〕
3月
18-22:民進黨總統初選領表登記
19:李明哲被捕兩週年
21-28:總統「海洋民主之旅」,出訪南太平洋三國(帛琉、諾魯、馬紹爾群島)
21:歐盟峰會
22-26:中國主席習近平訪歐(義大利、摩納哥、法國)
24:泰國大選
26-29:博鰲亞洲論壇
20190319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民進黨須嚴肅面對北京的代理戰(顏建發)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9.03.19
民進黨須嚴肅面對北京的代理戰
顏建發(健行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
中國第13屆全國「兩會」(人大、政協會議)分別於3月3日與5日在北京召開。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海峽兩國的關係固墨不多,卻在結尾特別強調,顯示其關鍵性。自然,其論述承襲自1月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會的五點講話,也就是:(1)攜手推動民族複興,實現和平統一目標;(2)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3)第堅持「一中原則」,維護和平統一前景;(4)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5)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
然而,由於中國面臨最立即而艱鉅的挑戰是經貿與民生的困難,在內外交迫、焦頭爛額的處境下,李克強有關台灣的報告內容是延續「習五點」、並附加抽象的語彙而已;要找具體的措施內涵,必須從其他的發言,抽絲剝繭,如下:
(一)1月6日,在1月2日習五點發表後,台灣中評網快評:「一國兩制」港澳方案形成過程中的許多經驗和做法,對兩岸未來探索「兩制台灣方案」,有借鑑意義的。香港回歸及基本法起草過程,吸納香港籌組預委會、籌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的運作經驗,可以作為參考。這類快評常反應官方的意向,值得留意。
(二)3月3日,中國全國政協主席汪洋說:「貫徹落實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對台31條)情況與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的發展;加強與台灣黨派團體、人士聯繫,堅定不移反對台獨。」此處值得關注的是,對比2018年俞正聲報告中的「民意代表」,「有關黨派團體、人士」顯示統戰對象更寬廣,而青年仍是主要對象。
(三)3月5日,國台辦主任劉結一說:「去年底推出的惠及台灣同胞的31條措施,深受廣大台胞歡迎,大陸將繼續為台胞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在民族復興的進程中,不會讓台胞缺席、掉隊。」;「大陸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率先與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顯然,統戰對象不僅止於台商,而擴及即將被吸引去中國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的台灣人以及目前已在中國的台灣人。值得注意的關鍵字是:逐步。這意味,優惠措施尚未完全到位,尚在發展中,而究竟有那些細節,宜持續追蹤。
(四)3月10日,習近平訪福建更進一步充實習五點中有關民生的第四點:「要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要推動兩岸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合作,社會保障和公共資源分享,支持兩岸鄰近或條件相當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成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去年以來,我們推出『31條惠台措施』,福建實行『66條實施意見』,取得顯著成效,廣大台灣同胞都是受益者。要把這些措施落實到位,同時要聽取台灣同胞呼聲,研究還可以推出哪些惠台利民的政策措施,只要能做到的都要盡力去做。」就字面看,「福建沿海」的「兩岸鄰近或條件相當地區」應指涉廈門、福州、泉州、漳州等地。這些地方與台灣的經貿與「非經貿」,包括宗教、文化、教育、藝術、體育等等與台灣各縣市的交流,將是我們須留意的地方。
美國對中國在「經貿」與「安全」上的雙重壓制,已使習近平政權面臨內部檢討與外部壓迫的窘境。在此情況下,他對台不敢啟動軍事行動;畢竟,一個沒有充足的謀劃與後勤準備的攻台行動將使其更陷窘境,不符利益。但眼看2020民進黨總統大選選情受九合一地方選舉的挫敗而陷入低迷,北京勢必趁勢追擊,並強力扶植泛藍或「非綠」的競爭勢力進行代理戰。北京勢必傾全力介入,以彌補內外失分的困境,但其手法會更細膩與隱蔽。民進黨政府的國安單位首長如不能全力擁護領導中心,鐵腕行事而仍虛與委蛇,民進黨不僅可能丟掉政權,也會失去台灣。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兩岸及國際未來重要議題行事曆〕
3月
18-22:民進黨總統初選領表登記
19:李明哲被捕兩週年
21-28:總統「海洋民主之旅」,出訪南太平洋三國(帛琉、諾魯、馬紹爾群島)
21:歐盟峰會
22-26:中國主席習近平訪歐(義大利、摩納哥、法國)
24:泰國大選
26-29:博鰲亞洲論壇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9.03.19
民進黨須嚴肅面對北京的代理戰
顏建發(健行科技大學企管系教授)
中國第13屆全國「兩會」(人大、政協會議)分別於3月3日與5日在北京召開。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海峽兩國的關係固墨不多,卻在結尾特別強調,顯示其關鍵性。自然,其論述承襲自1月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會的五點講話,也就是:(1)攜手推動民族複興,實現和平統一目標;(2)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3)第堅持「一中原則」,維護和平統一前景;(4)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5)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
然而,由於中國面臨最立即而艱鉅的挑戰是經貿與民生的困難,在內外交迫、焦頭爛額的處境下,李克強有關台灣的報告內容是延續「習五點」、並附加抽象的語彙而已;要找具體的措施內涵,必須從其他的發言,抽絲剝繭,如下:
(一)1月6日,在1月2日習五點發表後,台灣中評網快評:「一國兩制」港澳方案形成過程中的許多經驗和做法,對兩岸未來探索「兩制台灣方案」,有借鑑意義的。香港回歸及基本法起草過程,吸納香港籌組預委會、籌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的運作經驗,可以作為參考。這類快評常反應官方的意向,值得留意。
(二)3月3日,中國全國政協主席汪洋說:「貫徹落實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對台31條)情況與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的發展;加強與台灣黨派團體、人士聯繫,堅定不移反對台獨。」此處值得關注的是,對比2018年俞正聲報告中的「民意代表」,「有關黨派團體、人士」顯示統戰對象更寬廣,而青年仍是主要對象。
(三)3月5日,國台辦主任劉結一說:「去年底推出的惠及台灣同胞的31條措施,深受廣大台胞歡迎,大陸將繼續為台胞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在民族復興的進程中,不會讓台胞缺席、掉隊。」;「大陸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率先與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顯然,統戰對象不僅止於台商,而擴及即將被吸引去中國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的台灣人以及目前已在中國的台灣人。值得注意的關鍵字是:逐步。這意味,優惠措施尚未完全到位,尚在發展中,而究竟有那些細節,宜持續追蹤。
(四)3月10日,習近平訪福建更進一步充實習五點中有關民生的第四點:「要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要推動兩岸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合作,社會保障和公共資源分享,支持兩岸鄰近或條件相當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成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去年以來,我們推出『31條惠台措施』,福建實行『66條實施意見』,取得顯著成效,廣大台灣同胞都是受益者。要把這些措施落實到位,同時要聽取台灣同胞呼聲,研究還可以推出哪些惠台利民的政策措施,只要能做到的都要盡力去做。」就字面看,「福建沿海」的「兩岸鄰近或條件相當地區」應指涉廈門、福州、泉州、漳州等地。這些地方與台灣的經貿與「非經貿」,包括宗教、文化、教育、藝術、體育等等與台灣各縣市的交流,將是我們須留意的地方。
美國對中國在「經貿」與「安全」上的雙重壓制,已使習近平政權面臨內部檢討與外部壓迫的窘境。在此情況下,他對台不敢啟動軍事行動;畢竟,一個沒有充足的謀劃與後勤準備的攻台行動將使其更陷窘境,不符利益。但眼看2020民進黨總統大選選情受九合一地方選舉的挫敗而陷入低迷,北京勢必趁勢追擊,並強力扶植泛藍或「非綠」的競爭勢力進行代理戰。北京勢必傾全力介入,以彌補內外失分的困境,但其手法會更細膩與隱蔽。民進黨政府的國安單位首長如不能全力擁護領導中心,鐵腕行事而仍虛與委蛇,民進黨不僅可能丟掉政權,也會失去台灣。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兩岸及國際未來重要議題行事曆〕
3月
18-22:民進黨總統初選領表登記
19:李明哲被捕兩週年
21-28:總統「海洋民主之旅」,出訪南太平洋三國(帛琉、諾魯、馬紹爾群島)
21:歐盟峰會
22-26:中國主席習近平訪歐(義大利、摩納哥、法國)
24:泰國大選
26-29:博鰲亞洲論壇
2019年3月6日 星期三
20190306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9.03.06
「暗流:川普風格主導下的美中貿易談判」
吳嘉隆(AIA WEALTH 財務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二月下旬美中完成最新一輪的貿易談判,雖然基本格局仍然是「有進展,無協議」,但是談判延長了兩天,根據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賴海澤的話,「談判取得實質進展,但仍有大量工作要做」。隨後川普在白宮第二次接見劉鶴,並當場表示他沒有興趣與習近平簽沒有約束力的備忘錄。川普的意思是,要簽就簽正式的貿易協議。
然後,川普就啟程前往越南河內,進行第二次的「「川金會」」,時間是2月27,28日。現在的情勢是「川金會」的破局將影響到3月下旬的「川習會」。
我打算從「川金會」談到「川習會」,目的是透過對川普的談判風格的解讀,來展望3月下旬美中貿易談判的可能發展。
一、「川金會」破局:
「川金會」的背景是兩個議題的對撞與交易:北韓的完全去核與美國的解除全部經濟制裁。
美國所定義的「完全去核」有三個內容,就是「全面」(complete)、「可驗證」(verifiable),與「不可逆」(Irreversible)。「全面」是指北韓的所有核設施、核彈頭、核原料要全部銷毁。「可驗證」是指國際機構與人士可以進入北韓去查核、監督與封存。「不可逆」是指所有圖紙、數據、資料要銷毁,同時核武器的研究人員與核工程的相關人員都要移民海外,以確保北韓將來不會再製造核武器。
完全去核的實際操作有三個階段,首先是北韓如實報告,接下來是國際查核,最後是後期處理與銷毁。
「川金會」的第一天是在建立互信,在電視鏡頭下雙方在花園一起散步,態度親切,充滿笑容。第二天進入談判時,原先的規劃是川普與金正恩一對一先會談兩小時,各自只帶一個翻譯。之後再把幕僚找進來,開擴大會議。
綜合媒體的報導,情況是這樣的:金正恩提議,美國先解除全部的經濟制裁,交換北韓銷毁寧邊核設施。川普當場拒絕了。
川普說,我們不是講好要全面去核嗎?川普當場拿出一份情報,精確地說出除了寧邊核設施之外,北韓隱藏的其他核設施以及50顆核彈頭。所以,只是銷毁寧邊一個地方的核設施怎麼能說是全面去核呢?我們不是說好了嗎,是全面去核來交換解除全部經濟制裁?你只提寧邊一個地方,那就是沒有如實報告,就是不老實。金正恩當場傻眼、錯愕。
川普認為金提的是「小交易」,而且是「壞交易」。他提議一個「大交易」,也是「好交易」,就是北韓先全面去核,交換美國的解除全部經濟制裁。金正恩當場拒絕了。
於是川普對金正恩說,你還沒有準備好要全面去核,好來跟我做交易,於是握手走人,結束談判,結果談了15分鐘以後就破局了。然後雙方把各自的幕僚團隊叫進來,開一個更大的會議,大約是20分鐘左右,確認這一次沒辦法達成交易。合計整個過程大約35到40分鐘。然後金正恩立刻走人,川普則留下來單獨召開記者會。
川普在記者會場說,他要做對的交易,而不是快的交易,所以他不急。沒有交易比壞的交易要好些,所以他隨時準備從談判桌走開。這個原則對中國一樣適用。
二、「川習會」的展望:
川普等於是用「川金會」的破局來警告習近平:別想忽悠我,如果不接受我的提議,那我會堅定立場,寧可破局也不會急於簽一個壞協議。
問題是,一旦美中之間達不成協議,那兩千億美元的進口產品的關稅就要從10%提高為25%。
在美中貿易談判中,中方的策略一直是增加採購,以消減貿易順差,而美方的策略則是針對不公平貿易行為,提出「結構性改變」的要求。於是,單單增加採購根本滿足不了美方的底線。
結構性改變的重要內容是,停止竊取智慧財產權,停止強制性技術移轉,停止對國營企業的補貼,消除非關稅貿易壁壘,取消關稅,全面開放金融業與服務業等。
美方的觀點是,只要中國能做到全方位開放、全方位對等,那麼美國的產品與服務就可以長驅直入,貿易不平衡自然會大部分得到解決。
美方把談判的重點一直放在結構性改變之上,可見貿易戰的背後其實是科技戰:美方打貿易戰的真正目的,應該是放在保護智慧財產權,維持美國的科優勢,也就是針對「中國製造2025」而來。
要中國推動結構性改變,就相當於在中國推動「經濟法治」,因為美方現在特別重視立法的強制執行機制。中國的做法是,什麼協議都可以簽,只要不認真執行就好。美方看出中國的承諾缺乏可信度,有法不依,所以要求落實強制執行機制,就是協議的內容要具體明確,以便可驗證,一旦有違規,要可處罰,例如自動調高關稅的機制。
中國最近有在推動「外商投資法」,以及保護智慧財產全的相關立法,但是,暗流洶湧。因為美國了解重點在於執法。問題是,與市場經濟體制接軌的經濟法治,需要有獨立的司法,而後者已經被習近平公然拒絕。更重要的是,經濟法治與公平競爭會打擊「紅二代」的特權,也就是會打擊到以權謀私與權錢交易,所以會引來中共內部權貴集團的抗拒,何況取消對國企的補貼將威脅到中共的整個體制,會有政權危機,令習近平很為難。習近平如果屈服於川普的這些要求,相當於是簽下一個喪權辱國的協議,會被中共內部批判,真是有苦難言。
所以我的結論是,第一,川普的談判風格是在利益上堅持,在關係上放軟,然後不斷釋出可能談成協議的樂觀氣氛,把破局的壓力丟給對方。第二,過去三個月的美中貿易談判之所以會「有進展,無協議」,是因為美國的要求相當嚴厲,合理估計美國所提的結構性改變的議題沒有辦法取得真正的突破。川普自己心中也有底,所以,拿「川金會」的破局來警告習近平,等於是為3月下旬「川習會」的可能破局做了排演。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兩岸及國際未來重要議題行事曆〕
3月
2/28-3/10:鄭文燦市長訪美
6:華為孟晚舟引渡聽證會
8:國際婦女節
8-18:林右昌市長訪美
10:圖博抗暴六十週年
11:福島核災事件八週年
13:中國全國政協閉幕
15:中國全國人大閉幕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9.03.06
「暗流:川普風格主導下的美中貿易談判」
吳嘉隆(AIA WEALTH 財務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二月下旬美中完成最新一輪的貿易談判,雖然基本格局仍然是「有進展,無協議」,但是談判延長了兩天,根據美國貿易談判代表賴海澤的話,「談判取得實質進展,但仍有大量工作要做」。隨後川普在白宮第二次接見劉鶴,並當場表示他沒有興趣與習近平簽沒有約束力的備忘錄。川普的意思是,要簽就簽正式的貿易協議。
然後,川普就啟程前往越南河內,進行第二次的「「川金會」」,時間是2月27,28日。現在的情勢是「川金會」的破局將影響到3月下旬的「川習會」。
我打算從「川金會」談到「川習會」,目的是透過對川普的談判風格的解讀,來展望3月下旬美中貿易談判的可能發展。
一、「川金會」破局:
「川金會」的背景是兩個議題的對撞與交易:北韓的完全去核與美國的解除全部經濟制裁。
美國所定義的「完全去核」有三個內容,就是「全面」(complete)、「可驗證」(verifiable),與「不可逆」(Irreversible)。「全面」是指北韓的所有核設施、核彈頭、核原料要全部銷毁。「可驗證」是指國際機構與人士可以進入北韓去查核、監督與封存。「不可逆」是指所有圖紙、數據、資料要銷毁,同時核武器的研究人員與核工程的相關人員都要移民海外,以確保北韓將來不會再製造核武器。
完全去核的實際操作有三個階段,首先是北韓如實報告,接下來是國際查核,最後是後期處理與銷毁。
「川金會」的第一天是在建立互信,在電視鏡頭下雙方在花園一起散步,態度親切,充滿笑容。第二天進入談判時,原先的規劃是川普與金正恩一對一先會談兩小時,各自只帶一個翻譯。之後再把幕僚找進來,開擴大會議。
綜合媒體的報導,情況是這樣的:金正恩提議,美國先解除全部的經濟制裁,交換北韓銷毁寧邊核設施。川普當場拒絕了。
川普說,我們不是講好要全面去核嗎?川普當場拿出一份情報,精確地說出除了寧邊核設施之外,北韓隱藏的其他核設施以及50顆核彈頭。所以,只是銷毁寧邊一個地方的核設施怎麼能說是全面去核呢?我們不是說好了嗎,是全面去核來交換解除全部經濟制裁?你只提寧邊一個地方,那就是沒有如實報告,就是不老實。金正恩當場傻眼、錯愕。
川普認為金提的是「小交易」,而且是「壞交易」。他提議一個「大交易」,也是「好交易」,就是北韓先全面去核,交換美國的解除全部經濟制裁。金正恩當場拒絕了。
於是川普對金正恩說,你還沒有準備好要全面去核,好來跟我做交易,於是握手走人,結束談判,結果談了15分鐘以後就破局了。然後雙方把各自的幕僚團隊叫進來,開一個更大的會議,大約是20分鐘左右,確認這一次沒辦法達成交易。合計整個過程大約35到40分鐘。然後金正恩立刻走人,川普則留下來單獨召開記者會。
川普在記者會場說,他要做對的交易,而不是快的交易,所以他不急。沒有交易比壞的交易要好些,所以他隨時準備從談判桌走開。這個原則對中國一樣適用。
二、「川習會」的展望:
川普等於是用「川金會」的破局來警告習近平:別想忽悠我,如果不接受我的提議,那我會堅定立場,寧可破局也不會急於簽一個壞協議。
問題是,一旦美中之間達不成協議,那兩千億美元的進口產品的關稅就要從10%提高為25%。
在美中貿易談判中,中方的策略一直是增加採購,以消減貿易順差,而美方的策略則是針對不公平貿易行為,提出「結構性改變」的要求。於是,單單增加採購根本滿足不了美方的底線。
結構性改變的重要內容是,停止竊取智慧財產權,停止強制性技術移轉,停止對國營企業的補貼,消除非關稅貿易壁壘,取消關稅,全面開放金融業與服務業等。
美方的觀點是,只要中國能做到全方位開放、全方位對等,那麼美國的產品與服務就可以長驅直入,貿易不平衡自然會大部分得到解決。
美方把談判的重點一直放在結構性改變之上,可見貿易戰的背後其實是科技戰:美方打貿易戰的真正目的,應該是放在保護智慧財產權,維持美國的科優勢,也就是針對「中國製造2025」而來。
要中國推動結構性改變,就相當於在中國推動「經濟法治」,因為美方現在特別重視立法的強制執行機制。中國的做法是,什麼協議都可以簽,只要不認真執行就好。美方看出中國的承諾缺乏可信度,有法不依,所以要求落實強制執行機制,就是協議的內容要具體明確,以便可驗證,一旦有違規,要可處罰,例如自動調高關稅的機制。
中國最近有在推動「外商投資法」,以及保護智慧財產全的相關立法,但是,暗流洶湧。因為美國了解重點在於執法。問題是,與市場經濟體制接軌的經濟法治,需要有獨立的司法,而後者已經被習近平公然拒絕。更重要的是,經濟法治與公平競爭會打擊「紅二代」的特權,也就是會打擊到以權謀私與權錢交易,所以會引來中共內部權貴集團的抗拒,何況取消對國企的補貼將威脅到中共的整個體制,會有政權危機,令習近平很為難。習近平如果屈服於川普的這些要求,相當於是簽下一個喪權辱國的協議,會被中共內部批判,真是有苦難言。
所以我的結論是,第一,川普的談判風格是在利益上堅持,在關係上放軟,然後不斷釋出可能談成協議的樂觀氣氛,把破局的壓力丟給對方。第二,過去三個月的美中貿易談判之所以會「有進展,無協議」,是因為美國的要求相當嚴厲,合理估計美國所提的結構性改變的議題沒有辦法取得真正的突破。川普自己心中也有底,所以,拿「川金會」的破局來警告習近平,等於是為3月下旬「川習會」的可能破局做了排演。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兩岸及國際未來重要議題行事曆〕
3月
2/28-3/10:鄭文燦市長訪美
6:華為孟晚舟引渡聽證會
8:國際婦女節
8-18:林右昌市長訪美
10:圖博抗暴六十週年
11:福島核災事件八週年
13:中國全國政協閉幕
15:中國全國人大閉幕
2019年2月15日 星期五
20190215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19.02.15
編按:如無法收信或有疑慮,可徑至網站查閱日報與週報。欲加退訂本日報者,可回復此信告知。
目錄
【中國與臺灣】
總統:國家方向只有一個 沒有指腹為婚這回事
向中喊話 蘇貞昌:盼善意對待不要只想併吞
防兩岸和平協議簡便處理 陳明通:適時啟動修法
加強赴中管制 陳明通:具正當性
駁韓國瑜兩岸你儂我儂說 陸委會:拒絕恐怖情人
中阻美議員邀蔡總統到訪 外交部:無助兩岸發展
吳釗燮:臺灣越民主 對中國未來發展越重要
民進黨:吳敦義的兩岸和平協議絕非和平的保障
吳敦義倡兩岸和平協議 公民團體批出賣臺灣
國民黨成立小組研究統獨議題 模擬大選攻防
【中國觀察】
中共強推習近平App 學習積分不足會被通報檢討
中國遮罩「微信」敏感話題的效果有限
中國出口一月「開門紅」 但經濟前景不樂觀
香港民主派反對港府逃犯引渡新安排 林榮基擬離港避引渡
過去一年近半數香港富豪財富縮水
滴滴出行計畫今年裁員15%
科幻片《流浪地球》獲北京力挺
【中國與世界】
擔心中資危害安全利益 歐洲議會高票通過外國投資審查法
中美情人節談判:川普習近平「互送禮物」之後
中國承諾結束扭曲市場的補貼行為 但未闡述如何實現該目標
彭斯表揚波蘭敢抓華為間諜 北京怒批挑撥離間
美國與中國爭搶格陵蘭戰略跑道 北京輸一局
美籍華人科學家被起訴盜竊商業機密
日本外相擬最快3月下旬訪華
亞行行長中尾武彥對亞投行顯露抗衡意識
中印摩擦之際曝俄印新戰機交易 俄繼續助印提升軍力
抗議派艦巡弋南海說 胡春華取消與英財相商談
使館下指導棋?中國學生新疆再教育營講座砸場
涉書商桂民海案,瑞典駐華大使被調查
菲律賓:一碗豆花潑出來的反中情緒
委內瑞拉變臉 人民幣外交遇險
去年才與我斷交 薩國準總統有意與美聯手對抗中國「掠奪」
中國與臺灣
總統:國家方向只有一個 沒有指腹為婚這回事
總統蔡英文今天表示,有人問她要把國家帶去哪裡?國家的方向只有一個;並說臺灣是主權國家,人民有獨立行使的意志,也有自由的選擇,沒有指腹為婚這回事。總統表示,過去兩年多,「我們的努力,世界都看到」,國際社會對臺灣也有越來越多的肯定與支持。臺灣,正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方向對了,就一起勇敢自信向前走吧!總統說,以為多了好幾位陸委會主委。(中央社,02.15)
向中喊話 蘇貞昌:盼善意對待不要只想併吞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說,不是臺灣不跟中國互動,是中國要併吞、侵略臺灣;守護臺灣主權,是臺灣人民一致的要求,希望中國還是要善意對待,不要只是一心想要併吞。蘇貞昌表示,臺灣充滿善意,一直希望在對等、尊重、互惠、互利的情形互動,但中國領導人直接講明,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就是一國兩制,還要提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蘇貞昌嗆對岸不做非洲豬瘟防疫 還讓死豬漂來)(中央社,02.15;中央社,02.15)
防兩岸和平協議簡便處理 陳明通:適時啟動修法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今天質疑國民黨可能的總統參選人擬以簡便程式處理兩岸和平協議,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說,總統蔡英文在元旦談話已經注意到這方面的事情,指示國安單位當然包括陸委會,研議怎樣強烈的人民授權以及民主監督機制,會在適當時間啟動修法。(談韓國瑜訪中 陳明通:不能涉及公權力)(中央社,02.15;自由時報,02.15)
加強赴中管制 陳明通:具正當性
政府擬修法加強政務官赴陸管制,陸委會主任委員陳明通今天表示,這是對行為的管制,有一定的正當性,像是退將參加中國展現主權的慶典,社會觀感就非常不好。因此過去就有很多立委提案,主要是對這樣的行為的管制,他認為這有一定的正當性。(中央社,02.15)
駁韓國瑜兩岸你儂我儂說 陸委會:拒絕恐怖情人
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接受專訪時形容,兩岸關係是「你儂我儂」,互相深愛對方。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表示,中共一再以武力恫嚇威脅打壓臺灣國際生存空間,當前推動矮化臺灣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企圖消滅中華民國,「這應該不是兩岸一家親、你儂我儂的做法」。因此他強調:「無論是先友後婚,你儂我儂,重點是一定要拒絕恐怖情人,祝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天下眷屬終成有情人,祝福大家情人節快樂。」(韓國瑜批小英不敢臺獨 陳水扁酸「你敢到北京插國旗嗎?」)(中央社,02.15;自由時報,02.15)
中阻美議員邀蔡總統到訪 外交部:無助兩岸發展
美聯邦參議員賈德納等人盼眾議院議長裴洛西邀請總統蔡英文到美國國會演說,傳出中國試圖阻止。外交部今天表示,中國持續打壓臺灣外交,無助兩岸關係朝正向發展。(中央社,02.15)
吳釗燮:臺灣越民主 對中國未來發展越重要
今年是我國與美國斷交40週年,外交部長吳釗燮近日接受德媒專訪表示,臺灣在這40年間已有根本性變化,如今臺灣已發展成「獨立存在於中國之外的政治實體」,而中國必須面對這個事實。吳釗燮還強調,臺灣的民主模式對中國人民而言具有重要意義,「臺灣越民主,對中國未來的發展越重要」。(自由時報,02.15)
民進黨:吳敦義的兩岸和平協議絕非和平的保障
對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的「兩岸和平協議論」,民進黨發言人林琮盛14日表示,兩岸和平協議不是他訪問北京之行或贏得國民黨總統初選的通關密語。日前中國已經片面否定「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吳敦義應該問問臺灣人民,是否願意在「一個中國、一國兩制」的前提下,和中國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相信答案是否定的。(自由時報,02.15)
吳敦義倡兩岸和平協議 公民團體批出賣臺灣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昨天接受媒體專訪時提及,國民黨未來重新執政將有權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中國洽簽兩岸和平協議。對此,經濟民主連合、臺灣守護民主平臺等公民團體今天到立法院前開記者會,痛斥吳敦義所言是出賣臺灣的主權與民主,並公佈民間版「條約締結法修正草案」,針對我國與中國的政治談判加以規範,並呼籲政府建立民主防衛機制,拒絕和平協議的陷阱。(自由時報,02.15)
國民黨成立小組研究統獨議題 模擬大選攻防
國民黨文傳會代理主委程美華今天表示,過往選戰都會出現統獨議題,今天立法實務研討會決定將請國民黨智庫成立「選戰統獨議題因應小組」,收集相關資料,做為選戰時攻防的參考。(中央社,02.15)
中國觀察
中共強推習近平App 學習積分不足會被通報檢討
綜合網路社群訊息,中共近日強力推動黨員下載宣傳習近平思想的「學習強國」App,並透過積分制變相強迫黨員使用,如果分數不足就會被通報檢討,已經引發黨員的不滿與抱怨。(中央社,02.15)
中國遮罩「微信」敏感話題的效果有限
香港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去年在對社交通訊軟體微信的審查遮罩中,美中貿易戰、中興公司遭美國制裁,孟晚舟被捕事件是三大刪除目標。不過,有評論認為,中共網路審查效果有限。(VOA,02.15)
中國出口一月「開門紅」 但經濟前景不樂觀
經歷了去年12月的滑坡之後,中國出口今年一月出人意料的實現增長,進口跌幅也小於普遍預期。不過分析師們,出口回升可能主要是基於季節原因,預計今後中國外貿前景仍不容樂觀。(DW,02.15)
香港民主派反對港府逃犯引渡新安排 林榮基擬離港避引渡
香港保安局最近建議修訂《逃犯條例》,允許香港政府以單次個案形式,處理中國大陸及臺灣等地移交逃犯請求。香港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反對修例,擔心成為木馬屠城記,香港的異見人士可能被安插罪名後被移送到中國受審,也是變相將臺灣納入中國的管轄。目前仍被中國執法機關以”違法經營書籍銷售”通緝的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對港府修訂《逃犯條例》非常擔心,尤其中國當局可能羅織罪名引渡他,在修訂條例通過前可能離開香港。(VOA,02.15)
過去一年近半數香港富豪財富縮水
最新《福布斯》香港富豪榜(Forbes Rich List)顯示,由於中國經濟放緩和房地產市場走軟,過去一年近半數香港富豪的財富發生了一定程度的縮水。這份新榜單發現,23位富豪的財富在過去一年出現縮水。在中美貿易緊張的背景下,去年中國經濟年增速為將近30年來最低。(FT,02.15)
滴滴出行計畫今年裁員15%
一位元元消息人士週五對路透稱,總部位於北京的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今年將裁員15%,大約2,000人。消息人士補充說,滴滴首席執行官程維上午與管理層開會時表示,公司2019年將專注於核心移動服務,裁撤它認為對主要網約車業務不重要的業務部門。(路透社,02.15)
科幻片《流浪地球》獲北京力挺
描寫太陽系發生災變、多國聯合拯救地球為地球尋找新太陽的中國科幻片《流浪地球》公開上映不到十天獲得差不多30億人民幣的票房收入,使它有可能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票房收入最高的電影,並使世界電影界再度對中國的電影市場刮目相看。(VOA,02.15)
中國與世界
擔心中資危害安全利益 歐洲議會高票通過外國投資審查法
在中國大幅增加對歐洲投資之際,歐洲議會2月14日星期四高票通過了一項對外國投資進行安全審查的法案,以保護歐盟國家在關鍵的科技和基礎建設領域的利益。法案以500票同意,49票反對獲得通過。另有56名議員投了棄權票。該法案沒有直接提及中國,但支援該法案的對外國國有企業投資及技術轉讓等等問題的不滿顯然是指中國。(歐洲面對中國競爭是否真的如此天真?)(VOA,02.15;RFI,02.15)
中美情人節談判:川普習近平「互送禮物」之後
中國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昨日在北京恢復貿易談判。市場對於他們能夠避免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升級變得更加樂觀。然而,儘管圍繞此輪談判的樂觀情緒本周推動中國股市走高,並幫助歐洲股市昨日觸及三個月高點,但分析人士警告稱,雙方距離達成協議仍存在重大障礙。(當心中國在貿易談判中的「紅線」、為避免徵高關稅,特斯拉貨輪趕在月底前抵達中國)(DW,02.15;FT,02.15;RFI,02.15)
中國承諾結束扭曲市場的補貼行為 但未闡述如何實現該目標
據三位熟悉本周在北京進行的美中貿易磋商的人士稱,中國已承諾結束扭曲市場的對國內產業進行補貼的做法,但沒有提供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的細節。消息人士稱,中國承諾讓所有補貼專案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定,但美國談判代表對此持懷疑態度,部分原因是中國長期拒絕披露其補貼做法。消息人士稱,由於不清楚中國政府是如何為產業和國有企業進行補貼的,任何改革承諾都將難以執行。(川普要裡子 習近平要面子?)(路透社,02.15;RFI,02.15)
彭斯表揚波蘭敢抓華為間諜 北京怒批挑撥離間
美國副總統彭斯訪問波蘭等國昨天讚揚波蘭敢於抓捕中國華為公司一名高階主管,並致力保護電信業不讓中國插手。中國駐波蘭大使館當天發表聲明反駁,並反批彭斯企圖威脅利誘,挑撥中波關係。(RFI,02.15)
美國與中國爭搶格陵蘭戰略跑道 北京輸一局
美國聯手成功阻止中國準備在格陵蘭島投資助建3座機場計畫。評論指位處北極的格陵蘭島被稱為「北美門戶」,與加拿大隔海相望,屬戰略要地,美國在格陵蘭建有導彈監蹤基地。中國制定海上與冰上絲綢之路,將格陵蘭視為進發北極橋頭堡。歐美顯示對中國全球擴張開始警惕。(RFI,02.15)
美籍華人科學家被起訴盜竊商業機密
美國一個大陪審團向一名美籍華人科學家提出起訴,主要罪名是陰謀偷竊有關不含雙酚A(BPA)成分塗料的商業機密。美國司法部的一份聲明說,來自密西根的遊曉蓉(Shannon You)還被指控另外7項盜竊商業機密罪和一項電匯欺詐罪。與遊曉蓉一道被起訴的還有一位來自山東省的劉姓中國公民。(美國參議員:美中貿易協定必須解決智慧財產權保護和技術轉讓威脅)(VOA,02.15;VOA,02.15)
日本外相擬最快3月下旬訪華
據多名日中關係消息人士14日透露,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擬最快於3月底訪華,與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等會談,已就此展開協調。此行希望在經濟及人員交流等廣泛領域加強合作,推進關係的改善。還考慮同時舉行河野和王毅擔任主席的部長級「經濟高層對話」,為實現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日在內的首腦互訪加快完善環境。(共同社,02.15)
亞行行長中尾武彥對亞投行顯露抗衡意識
日美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ADB,總部位於馬尼拉)行長中尾武彥14日在福岡市演講,談及加盟國家和地區驟增至93個的由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總部位於北京),強辯稱「ADB雖然只有67個國家和地區加盟,但並沒有靠數量爭勝負」,顯露出抗衡意識。(日本伊藤忠商事員工以「涉間諜活動」在中被拘約一年)(共同社,02.15;共同社,02.15)
中印摩擦之際曝俄印新戰機交易 俄繼續助印提升軍力
俄羅斯將緊急向印度出售一批升級版的米格-29戰機,還將幫印度組裝更多的蘇式戰機。俄印新軍火交易正值中印關係再度緊張,中國不滿印度總理莫迪訪問有爭議地區。俄羅斯擅長在中印矛盾中與北京和德里都保持密切關係。在向中國出售武器的同時,俄羅斯同印度去年更簽署了幾筆大的軍火合同。(VOA,02.15)
抗議派艦巡弋南海說 胡春華取消與英財相商談
路透今天引述英國「太陽報」(The Sun)報導,由於英國國防大臣威廉森日前揚言派艦巡弋太平洋,中國副總理胡春華已取消與英國財政大臣韓蒙德的貿易商談。(中央社,02.15)
使館下指導棋?中國學生新疆再教育營講座砸場
托度希 (Rukiye Turdush)為前加拿大維吾爾大會的主席,曾在加拿大修讀國際發展與社工。 她於本週一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 (McMaster University) 受邀舉行一場與新疆再教育營相關的講座。一名不願具名的學生向德國之聲獨家提供微信群組截圖,顯示一群中國留學生在看到托度希的講座宣傳海報後, 便在一個群組內開始策畫該如何去該講座抗議。(DW,02.15)
涉書商桂民海案,瑞典駐華大使被調查
瑞典說,該國正在調查其駐華大使,因為有指控說,這位大使在沒有得到授權的情況下,安排了一名被中國拘留的瑞典書商之女同兩名中國男子秘密見面,那兩名男子曾主動提出幫助該書商獲釋,但反過來卻逼迫書商的女兒不要發聲。(NYT,02.15)
菲律賓:一碗豆花潑出來的反中情緒
一名中國女留學生上週六(2月9日)在馬尼拉電車站的票閘口遭員警攔下,表示禁止帶液體進入車站,該女子因不滿警方態度,將整杯豆花潑向員警,引發軒然大波。事件挑起當地民眾反中情緒,菲律賓副總統萊妮·羅佈雷多(Leni Robredo)更表示,該女學生「侮辱所有菲律賓人」。菲律賓專家認為,該事件反應菲律賓人長年對中國的負面觀感。(BBC,02.15)
委內瑞拉變臉 人民幣外交遇險
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委內瑞拉作為全球第一大原油儲存國,雙方的合作似乎再自然不過。北京於是在委內瑞拉下了天文數字一般的巨額賭注。現在,委國危機深重,中國投入的500億美元金援是否會竹籃打水一場空?(RFI,02.15)
去年才與我斷交 薩國準總統有意與美聯手對抗中國「掠奪」
薩爾瓦多去年8月與我國斷交並改與中國建交,但今年初從薩國大選脫穎而出的準總統布格磊(Nayib Bukele)對中國抱持懷疑態度。外媒報導,布格磊近日與美國家安全顧問波頓通電,波頓要求薩國與美合作,共同對抗中國。(自由時報,02.15)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19.02.15
編按:如無法收信或有疑慮,可徑至網站查閱日報與週報。欲加退訂本日報者,可回復此信告知。
目錄
【中國與臺灣】
總統:國家方向只有一個 沒有指腹為婚這回事
向中喊話 蘇貞昌:盼善意對待不要只想併吞
防兩岸和平協議簡便處理 陳明通:適時啟動修法
加強赴中管制 陳明通:具正當性
駁韓國瑜兩岸你儂我儂說 陸委會:拒絕恐怖情人
中阻美議員邀蔡總統到訪 外交部:無助兩岸發展
吳釗燮:臺灣越民主 對中國未來發展越重要
民進黨:吳敦義的兩岸和平協議絕非和平的保障
吳敦義倡兩岸和平協議 公民團體批出賣臺灣
國民黨成立小組研究統獨議題 模擬大選攻防
【中國觀察】
中共強推習近平App 學習積分不足會被通報檢討
中國遮罩「微信」敏感話題的效果有限
中國出口一月「開門紅」 但經濟前景不樂觀
香港民主派反對港府逃犯引渡新安排 林榮基擬離港避引渡
過去一年近半數香港富豪財富縮水
滴滴出行計畫今年裁員15%
科幻片《流浪地球》獲北京力挺
【中國與世界】
擔心中資危害安全利益 歐洲議會高票通過外國投資審查法
中美情人節談判:川普習近平「互送禮物」之後
中國承諾結束扭曲市場的補貼行為 但未闡述如何實現該目標
彭斯表揚波蘭敢抓華為間諜 北京怒批挑撥離間
美國與中國爭搶格陵蘭戰略跑道 北京輸一局
美籍華人科學家被起訴盜竊商業機密
日本外相擬最快3月下旬訪華
亞行行長中尾武彥對亞投行顯露抗衡意識
中印摩擦之際曝俄印新戰機交易 俄繼續助印提升軍力
抗議派艦巡弋南海說 胡春華取消與英財相商談
使館下指導棋?中國學生新疆再教育營講座砸場
涉書商桂民海案,瑞典駐華大使被調查
菲律賓:一碗豆花潑出來的反中情緒
委內瑞拉變臉 人民幣外交遇險
去年才與我斷交 薩國準總統有意與美聯手對抗中國「掠奪」
中國與臺灣
總統:國家方向只有一個 沒有指腹為婚這回事
總統蔡英文今天表示,有人問她要把國家帶去哪裡?國家的方向只有一個;並說臺灣是主權國家,人民有獨立行使的意志,也有自由的選擇,沒有指腹為婚這回事。總統表示,過去兩年多,「我們的努力,世界都看到」,國際社會對臺灣也有越來越多的肯定與支持。臺灣,正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方向對了,就一起勇敢自信向前走吧!總統說,以為多了好幾位陸委會主委。(中央社,02.15)
向中喊話 蘇貞昌:盼善意對待不要只想併吞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說,不是臺灣不跟中國互動,是中國要併吞、侵略臺灣;守護臺灣主權,是臺灣人民一致的要求,希望中國還是要善意對待,不要只是一心想要併吞。蘇貞昌表示,臺灣充滿善意,一直希望在對等、尊重、互惠、互利的情形互動,但中國領導人直接講明,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就是一國兩制,還要提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蘇貞昌嗆對岸不做非洲豬瘟防疫 還讓死豬漂來)(中央社,02.15;中央社,02.15)
防兩岸和平協議簡便處理 陳明通:適時啟動修法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今天質疑國民黨可能的總統參選人擬以簡便程式處理兩岸和平協議,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說,總統蔡英文在元旦談話已經注意到這方面的事情,指示國安單位當然包括陸委會,研議怎樣強烈的人民授權以及民主監督機制,會在適當時間啟動修法。(談韓國瑜訪中 陳明通:不能涉及公權力)(中央社,02.15;自由時報,02.15)
加強赴中管制 陳明通:具正當性
政府擬修法加強政務官赴陸管制,陸委會主任委員陳明通今天表示,這是對行為的管制,有一定的正當性,像是退將參加中國展現主權的慶典,社會觀感就非常不好。因此過去就有很多立委提案,主要是對這樣的行為的管制,他認為這有一定的正當性。(中央社,02.15)
駁韓國瑜兩岸你儂我儂說 陸委會:拒絕恐怖情人
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接受專訪時形容,兩岸關係是「你儂我儂」,互相深愛對方。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表示,中共一再以武力恫嚇威脅打壓臺灣國際生存空間,當前推動矮化臺灣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企圖消滅中華民國,「這應該不是兩岸一家親、你儂我儂的做法」。因此他強調:「無論是先友後婚,你儂我儂,重點是一定要拒絕恐怖情人,祝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天下眷屬終成有情人,祝福大家情人節快樂。」(韓國瑜批小英不敢臺獨 陳水扁酸「你敢到北京插國旗嗎?」)(中央社,02.15;自由時報,02.15)
中阻美議員邀蔡總統到訪 外交部:無助兩岸發展
美聯邦參議員賈德納等人盼眾議院議長裴洛西邀請總統蔡英文到美國國會演說,傳出中國試圖阻止。外交部今天表示,中國持續打壓臺灣外交,無助兩岸關係朝正向發展。(中央社,02.15)
吳釗燮:臺灣越民主 對中國未來發展越重要
今年是我國與美國斷交40週年,外交部長吳釗燮近日接受德媒專訪表示,臺灣在這40年間已有根本性變化,如今臺灣已發展成「獨立存在於中國之外的政治實體」,而中國必須面對這個事實。吳釗燮還強調,臺灣的民主模式對中國人民而言具有重要意義,「臺灣越民主,對中國未來的發展越重要」。(自由時報,02.15)
民進黨:吳敦義的兩岸和平協議絕非和平的保障
對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的「兩岸和平協議論」,民進黨發言人林琮盛14日表示,兩岸和平協議不是他訪問北京之行或贏得國民黨總統初選的通關密語。日前中國已經片面否定「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吳敦義應該問問臺灣人民,是否願意在「一個中國、一國兩制」的前提下,和中國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相信答案是否定的。(自由時報,02.15)
吳敦義倡兩岸和平協議 公民團體批出賣臺灣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昨天接受媒體專訪時提及,國民黨未來重新執政將有權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中國洽簽兩岸和平協議。對此,經濟民主連合、臺灣守護民主平臺等公民團體今天到立法院前開記者會,痛斥吳敦義所言是出賣臺灣的主權與民主,並公佈民間版「條約締結法修正草案」,針對我國與中國的政治談判加以規範,並呼籲政府建立民主防衛機制,拒絕和平協議的陷阱。(自由時報,02.15)
國民黨成立小組研究統獨議題 模擬大選攻防
國民黨文傳會代理主委程美華今天表示,過往選戰都會出現統獨議題,今天立法實務研討會決定將請國民黨智庫成立「選戰統獨議題因應小組」,收集相關資料,做為選戰時攻防的參考。(中央社,02.15)
中國觀察
中共強推習近平App 學習積分不足會被通報檢討
綜合網路社群訊息,中共近日強力推動黨員下載宣傳習近平思想的「學習強國」App,並透過積分制變相強迫黨員使用,如果分數不足就會被通報檢討,已經引發黨員的不滿與抱怨。(中央社,02.15)
中國遮罩「微信」敏感話題的效果有限
香港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去年在對社交通訊軟體微信的審查遮罩中,美中貿易戰、中興公司遭美國制裁,孟晚舟被捕事件是三大刪除目標。不過,有評論認為,中共網路審查效果有限。(VOA,02.15)
中國出口一月「開門紅」 但經濟前景不樂觀
經歷了去年12月的滑坡之後,中國出口今年一月出人意料的實現增長,進口跌幅也小於普遍預期。不過分析師們,出口回升可能主要是基於季節原因,預計今後中國外貿前景仍不容樂觀。(DW,02.15)
香港民主派反對港府逃犯引渡新安排 林榮基擬離港避引渡
香港保安局最近建議修訂《逃犯條例》,允許香港政府以單次個案形式,處理中國大陸及臺灣等地移交逃犯請求。香港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反對修例,擔心成為木馬屠城記,香港的異見人士可能被安插罪名後被移送到中國受審,也是變相將臺灣納入中國的管轄。目前仍被中國執法機關以”違法經營書籍銷售”通緝的銅鑼灣書店前店長林榮基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對港府修訂《逃犯條例》非常擔心,尤其中國當局可能羅織罪名引渡他,在修訂條例通過前可能離開香港。(VOA,02.15)
過去一年近半數香港富豪財富縮水
最新《福布斯》香港富豪榜(Forbes Rich List)顯示,由於中國經濟放緩和房地產市場走軟,過去一年近半數香港富豪的財富發生了一定程度的縮水。這份新榜單發現,23位富豪的財富在過去一年出現縮水。在中美貿易緊張的背景下,去年中國經濟年增速為將近30年來最低。(FT,02.15)
滴滴出行計畫今年裁員15%
一位元元消息人士週五對路透稱,總部位於北京的網約車巨頭滴滴出行今年將裁員15%,大約2,000人。消息人士補充說,滴滴首席執行官程維上午與管理層開會時表示,公司2019年將專注於核心移動服務,裁撤它認為對主要網約車業務不重要的業務部門。(路透社,02.15)
科幻片《流浪地球》獲北京力挺
描寫太陽系發生災變、多國聯合拯救地球為地球尋找新太陽的中國科幻片《流浪地球》公開上映不到十天獲得差不多30億人民幣的票房收入,使它有可能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票房收入最高的電影,並使世界電影界再度對中國的電影市場刮目相看。(VOA,02.15)
中國與世界
擔心中資危害安全利益 歐洲議會高票通過外國投資審查法
在中國大幅增加對歐洲投資之際,歐洲議會2月14日星期四高票通過了一項對外國投資進行安全審查的法案,以保護歐盟國家在關鍵的科技和基礎建設領域的利益。法案以500票同意,49票反對獲得通過。另有56名議員投了棄權票。該法案沒有直接提及中國,但支援該法案的對外國國有企業投資及技術轉讓等等問題的不滿顯然是指中國。(歐洲面對中國競爭是否真的如此天真?)(VOA,02.15;RFI,02.15)
中美情人節談判:川普習近平「互送禮物」之後
中國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昨日在北京恢復貿易談判。市場對於他們能夠避免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升級變得更加樂觀。然而,儘管圍繞此輪談判的樂觀情緒本周推動中國股市走高,並幫助歐洲股市昨日觸及三個月高點,但分析人士警告稱,雙方距離達成協議仍存在重大障礙。(當心中國在貿易談判中的「紅線」、為避免徵高關稅,特斯拉貨輪趕在月底前抵達中國)(DW,02.15;FT,02.15;RFI,02.15)
中國承諾結束扭曲市場的補貼行為 但未闡述如何實現該目標
據三位熟悉本周在北京進行的美中貿易磋商的人士稱,中國已承諾結束扭曲市場的對國內產業進行補貼的做法,但沒有提供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的細節。消息人士稱,中國承諾讓所有補貼專案符合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定,但美國談判代表對此持懷疑態度,部分原因是中國長期拒絕披露其補貼做法。消息人士稱,由於不清楚中國政府是如何為產業和國有企業進行補貼的,任何改革承諾都將難以執行。(川普要裡子 習近平要面子?)(路透社,02.15;RFI,02.15)
彭斯表揚波蘭敢抓華為間諜 北京怒批挑撥離間
美國副總統彭斯訪問波蘭等國昨天讚揚波蘭敢於抓捕中國華為公司一名高階主管,並致力保護電信業不讓中國插手。中國駐波蘭大使館當天發表聲明反駁,並反批彭斯企圖威脅利誘,挑撥中波關係。(RFI,02.15)
美國與中國爭搶格陵蘭戰略跑道 北京輸一局
美國聯手成功阻止中國準備在格陵蘭島投資助建3座機場計畫。評論指位處北極的格陵蘭島被稱為「北美門戶」,與加拿大隔海相望,屬戰略要地,美國在格陵蘭建有導彈監蹤基地。中國制定海上與冰上絲綢之路,將格陵蘭視為進發北極橋頭堡。歐美顯示對中國全球擴張開始警惕。(RFI,02.15)
美籍華人科學家被起訴盜竊商業機密
美國一個大陪審團向一名美籍華人科學家提出起訴,主要罪名是陰謀偷竊有關不含雙酚A(BPA)成分塗料的商業機密。美國司法部的一份聲明說,來自密西根的遊曉蓉(Shannon You)還被指控另外7項盜竊商業機密罪和一項電匯欺詐罪。與遊曉蓉一道被起訴的還有一位來自山東省的劉姓中國公民。(美國參議員:美中貿易協定必須解決智慧財產權保護和技術轉讓威脅)(VOA,02.15;VOA,02.15)
日本外相擬最快3月下旬訪華
據多名日中關係消息人士14日透露,日本外相河野太郎擬最快於3月底訪華,與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等會談,已就此展開協調。此行希望在經濟及人員交流等廣泛領域加強合作,推進關係的改善。還考慮同時舉行河野和王毅擔任主席的部長級「經濟高層對話」,為實現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日在內的首腦互訪加快完善環境。(共同社,02.15)
亞行行長中尾武彥對亞投行顯露抗衡意識
日美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ADB,總部位於馬尼拉)行長中尾武彥14日在福岡市演講,談及加盟國家和地區驟增至93個的由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總部位於北京),強辯稱「ADB雖然只有67個國家和地區加盟,但並沒有靠數量爭勝負」,顯露出抗衡意識。(日本伊藤忠商事員工以「涉間諜活動」在中被拘約一年)(共同社,02.15;共同社,02.15)
中印摩擦之際曝俄印新戰機交易 俄繼續助印提升軍力
俄羅斯將緊急向印度出售一批升級版的米格-29戰機,還將幫印度組裝更多的蘇式戰機。俄印新軍火交易正值中印關係再度緊張,中國不滿印度總理莫迪訪問有爭議地區。俄羅斯擅長在中印矛盾中與北京和德里都保持密切關係。在向中國出售武器的同時,俄羅斯同印度去年更簽署了幾筆大的軍火合同。(VOA,02.15)
抗議派艦巡弋南海說 胡春華取消與英財相商談
路透今天引述英國「太陽報」(The Sun)報導,由於英國國防大臣威廉森日前揚言派艦巡弋太平洋,中國副總理胡春華已取消與英國財政大臣韓蒙德的貿易商談。(中央社,02.15)
使館下指導棋?中國學生新疆再教育營講座砸場
托度希 (Rukiye Turdush)為前加拿大維吾爾大會的主席,曾在加拿大修讀國際發展與社工。 她於本週一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 (McMaster University) 受邀舉行一場與新疆再教育營相關的講座。一名不願具名的學生向德國之聲獨家提供微信群組截圖,顯示一群中國留學生在看到托度希的講座宣傳海報後, 便在一個群組內開始策畫該如何去該講座抗議。(DW,02.15)
涉書商桂民海案,瑞典駐華大使被調查
瑞典說,該國正在調查其駐華大使,因為有指控說,這位大使在沒有得到授權的情況下,安排了一名被中國拘留的瑞典書商之女同兩名中國男子秘密見面,那兩名男子曾主動提出幫助該書商獲釋,但反過來卻逼迫書商的女兒不要發聲。(NYT,02.15)
菲律賓:一碗豆花潑出來的反中情緒
一名中國女留學生上週六(2月9日)在馬尼拉電車站的票閘口遭員警攔下,表示禁止帶液體進入車站,該女子因不滿警方態度,將整杯豆花潑向員警,引發軒然大波。事件挑起當地民眾反中情緒,菲律賓副總統萊妮·羅佈雷多(Leni Robredo)更表示,該女學生「侮辱所有菲律賓人」。菲律賓專家認為,該事件反應菲律賓人長年對中國的負面觀感。(BBC,02.15)
委內瑞拉變臉 人民幣外交遇險
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委內瑞拉作為全球第一大原油儲存國,雙方的合作似乎再自然不過。北京於是在委內瑞拉下了天文數字一般的巨額賭注。現在,委國危機深重,中國投入的500億美元金援是否會竹籃打水一場空?(RFI,02.15)
去年才與我斷交 薩國準總統有意與美聯手對抗中國「掠奪」
薩爾瓦多去年8月與我國斷交並改與中國建交,但今年初從薩國大選脫穎而出的準總統布格磊(Nayib Bukele)對中國抱持懷疑態度。外媒報導,布格磊近日與美國家安全顧問波頓通電,波頓要求薩國與美合作,共同對抗中國。(自由時報,02.15)
2019年2月14日 星期四
20190214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19.02.14
編按:如無法收信或有疑慮,可徑至網站查閱日報與週報。欲加退訂本日報者,可回復此信告知。
目錄
【中國與臺灣】
政府3箭盼企業回臺 蔡總統:在家裡要加碼投資
總統府:兩岸事務屬總統職權 盼韓國瑜專心市政
美軍印太司令挺臺 外交部:感謝美方重視支持臺灣民主
美參議員當面告訴前中國駐美大使 邀蔡總統對國會演說符合美國法律
美不挺臺獨公投 學者:提醒勿影響臺美關係大局
加拿大前亞太事務國務部長 挺臺灣國際參與
規範退將赴中 本會期列優先法案
馬英九批延長赴中管制「違憲蠻幹」 行政院:沒有針對性
吳敦義:未來國民黨執政 將洽簽兩岸和平協議
王金平規劃訪美東、願意赴中國
黃偉哲揶揄韓國瑜 「你儂我儂是新的通關密語嗎?」
柯文哲談臺灣定位:國是中華民國 家是臺灣
兩國連江縣長對談 盼三月舉辦連江論壇
【中國觀察】
中國開展企業債券違約風險排查
市場化媒體停刊 黨報相繼復活
傳格芯成都廠停擺 凸顯中國半導體業內外交迫困境
港泛民反對修法 放寬引渡逃犯
香港驚傳自中國走私寵物豬 港府憂播豬瘟
澳門下屆特首 熱門人選開始浮現
別做範冰冰第2 中國公佈納稅藝人榮譽榜
藝術與權力的遊戲:張藝謀為何無緣柏林
「頭騰大戰」的新藥方
《中國式家長》讓你做一次「虎爸虎媽」
中國單身經濟崛起 著重高品質消費
【中國與世界】
白宮:「停戰協議」需經川習會當面敲定
中美貿易談判面臨巨大障礙:北京能否履行承諾?
美國將禁止中國設備進入5G市場
中國政府強硬處理孟晚舟事件令華為全球公關努力付之東流
慕尼克安全報告:世界如同破碎的拼圖
「華為法」:德國亡羊補牢猶未晚?
熱切與中國修好的捷克為何對華為「變臉」?
奧地利呼籲歐洲在華為問題上統一立場以確保公平競爭
法國出口中國的葡萄酒烈酒明顯下滑
中國人=洗錢?傳西班牙大規模凍結中國僑民帳戶
土耳其譴責中國在新疆踐踏人權後面臨北京經濟威脅
委內瑞拉政局動盪 中資在委進退維穀
中國與臺灣
政府3箭盼企業回臺 蔡總統:在家裡要加碼投資
總統蔡英文說,新的一年政府會做3件事,分別是擴大內需、持續加強產業升級和打造更好的投資環境。她說,臺灣張開雙臂歡迎企業回臺投資,「而且在家裡要加碼投資」。蔡總統出席2019全國中小企業聯合新春團拜,蔡總統致詞時表示,全臺有超過143萬家中小企業,占全體企業家數97%,更重要的是造就890萬就業人口。(中央社,02.13)
總統府:兩岸事務屬總統職權 盼韓國瑜專心市政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兩岸事務屬於總統職權,總統蔡英文在兩岸跟國際事務上,獲國際社會多所肯定,建議高雄市長韓國瑜專心處理市政。韓國瑜接受鏡週刊專訪,批評蔡總統不要九二共識,也不敢臺獨,那到底要什麼。張惇涵下午表示,韓國瑜上任1個多月,受到高雄市民託付,建議韓國瑜盡快回到市政上,尤其韓國瑜在選舉期間跟選後提出非常多政見,相信高雄市民都希望能盡早落實。(總統府要韓國瑜專心市政 網笑:嗆得好)(中央社,02.13;自由時報,02.14)
美軍印太司令挺臺 外交部:感謝美方重視支持臺灣民主
針對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出席聯邦參議院軍委會聽證會時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國兩制」統一方針並未反映雙方意願。外交部今表示,對於美方表達對臺灣民主及安全的堅定支持與重視,外交部表示歡迎及感謝。(自由時報,02.14)
美參議員當面告訴前中國駐美大使 邀蔡總統對國會演說符合美國法律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事務小組委員會主席加德納(Cory Gardner)星期二說,他當面對來訪的前中國駐美國大使周文重表示,他呼籲邀請臺灣總統蔡英文來向美國國會聯席會議發表演說,因為這「與美國法律一致」,他希望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近期內就發出這個邀請。加德納說,他向代表團重申,北京對臺北的敵對行動「具有反效果」,美國國會將持續為臺灣和臺灣人民倡議,「這麼做是依據美國法律的指引,包括《臺灣關係法》、《臺灣旅行法》及《亞洲再保證倡議法》。」(「邀蔡華府演說是大錯」美前官員表態「會被視為高度挑釁」)(VOA,02.14;蘋果日報,02.14)
美不挺臺獨公投 學者:提醒勿影響臺美關係大局
喜樂島推臺獨公投,美國在臺協會表示,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的公投。臺灣智庫執行委員賴怡忠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對於推動臺獨公投,美國認為「不適宜」;對臺灣來說,這時候去做這件事是否合適,也還有很多討論空間。他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明確表態不支持臺獨公投也是在提醒,不要因為某些舉動而壞了臺美關係整體發展的大局。美國希望臺灣看清楚臺美關係發展的大局。(中央社,02.14)
加拿大前亞太事務國務部長 挺臺灣國際參與
加拿大前主管亞太事務國務部長基固爾(David Kilgour)今天拜訪中央通訊社,有關協助臺灣國際參與,他認為,「加拿大可以、也應該做更多」,並強調加、臺共用民主等價值。(中央社,02.13)
規範退將赴中 本會期列優先法案
退將吳斯懷等人兩年多前赴中參加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主持的活動,引發爭議,民進黨立委王定宇、鄭寶清、李俊俋、劉世芳、林俊憲及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均提案修法,約束退將赴中言行,但各版本仍在立法院待審。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昨說,當初擱置本案是為了避免擴大年金改革的反彈,本會期將列為優先法案。(高官退將管制赴中擬列最優先修法 政院強調非針對馬)(自由時報,02.14)
馬英九批延長赴中管制「違憲蠻幹」 行政院:沒有針對性
根據行政院已送至立法院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國家機密保護法》修正草案等修法,擬加強對退休高階將領、政務官前往中國大陸的管制,從3年延長為15年,前總統馬英九辦公室砲轟此修法是「針對性修法」、「違憲蠻幹」。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穀辣斯.尤達卡)強調「國安不能打折」,行政院本會期優先法案尚未定案,但的確傾向此方向,但並非針對性,未針對任何個人或職務。(挑起美中矛盾與衝突?藍智庫指罵蔡英文有「聯美制陸」戰略)(蘋果日報,02.14;自由時報,02.14)
吳敦義:未來國民黨執政 將洽簽兩岸和平協議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今天上午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被問及如果國民黨重返執政,未來是否應與對岸簽署終極版的和平協議?他表示,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只有政府或政府授權的機構才有權力簽署協議,如果未來國民黨執政,經過兩岸折衝,國民黨執政的政府就有權力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對岸洽簽兩岸和平協議。(限制高官赴陸列綠營優先法案 吳敦義:不應朔及既往)(自由時報,02.14;蘋果日報,02.14)
王金平規劃訪美東、願意赴中國
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表態參選總統意志百分百,確定在3月正式宣佈。據透露,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王金平就已經陸續拜訪多位工商企業界要角,廣徵意見,在臺商關切的兩岸發展上,他明確表示,如果需要的話,願意訪問中國。另外,王陣營已經在規劃前往美國訪問,前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對此也表示非常樂意邀請王金平到東岸作客。(國民黨窮得只剩韓國瑜 王金平:黨不可能只靠一個人)(ETtoday,02.14;蘋果日報,02.14)
黃偉哲揶揄韓國瑜 「你儂我儂是新的通關密語嗎?」
臺北市長柯文哲曾提「兩岸一家親」說法,高雄市長韓國瑜則拋出「你儂我儂」新論述,臺南市長黃偉哲今天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揶揄韓國瑜及國民黨,「難道你儂我儂是取代兩岸一家親,成為新的通關密語嗎?」(蘋果日報,02.14)
柯文哲談臺灣定位:國是中華民國 家是臺灣
臺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出席投資臺北論壇,與財訊雙週刊社長謝金河對談,被問到臺灣定位時表示,從「國家」兩字下手就好:「國是中華民國,家就是臺灣」。柯文哲出席2019投資臺北產業論壇,謝金河在尾聲問及柯文哲訪美行程及對兩岸局勢看法,並請柯文哲「發表未來治理中華民國的感想」。(中央社,02.13)
兩國連江縣長對談 盼三月舉辦連江論壇
連江縣長劉增應今天率領縣府團隊搭乘北竿黃歧小三通客輪到福州,除了參加一年一度的兩馬鬧元宵點燈儀式外,並商談旅遊及拼經濟,首站與中國連江縣長鄭立敏會談,希望黃歧北竿航線能達到年流量20萬人次的目標,研議3月召開首屆「連江論壇」,討論如何讓兩個連江縣變得更好。(蘋果日報,02.13)
中國觀察
中國開展企業債券違約風險排查
去年中國債券違約數量達到歷史最高水準,最近幾周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違約事件更是動搖了市場信心。中國國家規劃部門將對企業債券發行人償還即將到期的債券的能力開展排查。這一跡象表明,在經濟放緩和流動性緊張導致許多借款人難以再融資之際,中國政府對金融風險感到擔憂。(FT,02.14)
市場化媒體停刊 黨報相繼復活
受網路媒體衝擊,中國不少媒體因廣告收入驟減,入不敷出,紛紛停刊。今年元旦前後,《北京晨報》、《京郊日報》及《黑龍江晨報》等十多分紙媒體相繼停刊轉型。分析認為,紙媒體停刊除了受到網路媒體衝擊,另一原因與政府宣傳部門收緊記者報導空間有關。另外,不受營利影響的中共黨報,卻出現「復活」現象。(中國政務新媒體「長安劍」、「亮劍」)(RFA,02.14;RFA,02.14)
傳格芯成都廠停擺 凸顯中國半導體業內外交迫困境
據傳晶圓代工大廠格芯(Globalfoundries)成都廠停擺,對員工離職的政策也轉變,似乎凸顯中國「半導體夢」滯礙難行。「半導體行業觀察」報導,一名自稱格芯中國成都廠的前員工指出,成都廠內部設備已清,對於員工離職的要求,已從「需返還培訓費用」轉變為「不需返還培訓費用」,如同變相鼓勵員工離職。(聯合報,02.14)
港泛民反對修法 放寬引渡逃犯
香港泛民主派人士大都反對政府修法,容許港府向沒有訂定引渡協議的地區移交逃犯。泛民最大黨派民主黨向媒體發出新聞稿指出,修改「逃犯條例」建議一旦通過,「(中國)內地政府就完全可以明正言順將居住在香港的異見人士帶回內地長期拘禁,接受再教育」。民主黨認為新安排極度危險,中共可以挑選「逃犯條例」涵蓋的46項罪名中的任何一項,「為異見人士羅織罪名,要求港府引渡,藉以打壓異見者」。(中央社,02.14)
香港驚傳自中國走私寵物豬 港府憂播豬瘟
港媒報導,為迎合豬年,香港最近有人在網上非法出售寵物豬,由於這些豬從中國走私進口且未經檢疫,港府當局憂慮會散播非洲豬瘟等豬隻病毒。(中央社,02.14)
澳門下屆特首 熱門人選開始浮現
在澳門當局籌備下屆行政長官(特首)選舉之際,一些熱門人選開始浮現,澳門立法會主席賀一誠今天表達了參選意願。澳門電臺報導,賀一誠回應媒體詢問時說,正審慎考慮是否參選特首,並說正在調整心態,考慮社會是否接受他,以及由立法會的「監督者」變成「接受監督者」的身分轉變等問題。(中央社,02.14)
別做範冰冰第2 中國公佈納稅藝人榮譽榜
中國藝人範冰冰逃漏稅風波後,中國好萊塢「橫店影視城」所在的浙江省東陽市昨天公佈2018「納稅大戶」榮譽榜,盼帶動守法納稅風氣。藝人楊冪、劉濤、迪麗熱巴、鹿晗的公司都上榜。(中央社,02.14)
藝術與權力的遊戲:張藝謀為何無緣柏林
張藝謀的新片《一秒鐘》原定於2月15日在柏林舉行全球首映。但上週末傳出消息稱,因後期製作的技術問題,無法在柏林參映。許多觀察人士認為,這不過是一個藉口,真正的原因是中國文化官員最後沒有給影片放行。因為觸及文革議題在中國仍必須慎之又慎,有關文革的公開討論仍是個禁區。(DW,02.13)
「頭騰大戰」的新藥方
1月15日,近日頭條推出短視頻社交產品多閃,其下載鏈接短時間內被微信遮罩,理由是「網頁包含不安全內容」。一周後,事態進一步升級,抖音的新用戶無法以微信授權的方式登錄抖音APP。這場被稱為去年「頭騰大戰」續集的大戲,激起了人們對於騰訊是否濫用平臺權力的疑慮,呼籲「平臺平等對待所有平臺參與者」的聲音開始出現,一時間,「平臺中立」甚喧塵上。(FT,02.14)
《中國式家長》讓你做一次「虎爸虎媽」
中國的父母以苛求和責駡聞名,當然,有時也有愛,在這樣一個國家,這款名為《中國式家長》的遊戲大受歡迎。自從去年9月發行以來,它在美國遊戲製造商Valve Corporation運營的線上市場Steam上獲得了大量的用戶。雖然還沒有官方資料顯示究竟有多少人下載了這款遊戲,但它已在網上引發了熱烈的討論,並得到了數萬條評論。(NYT,02.14)
中國單身經濟崛起 著重高品質消費
中國單身族群愈來愈多,這群出生於1985年至1995年的未婚消費者成為未來中國消費趨勢變化的指標。有金融機構就此發布研析報告指出,新一代的消費主力將更重視品質與社群互動。(中央社,02.14)
中國與世界
白宮:「停戰協議」需經川習會當面敲定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週三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表示,川普總統正在考量關於如何對待中美貿易「休戰期」即將在3月1日結束的各種可能性。她還強調,最終的協定將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面會談來決定。她還補充道,川普位於佛羅裡達州的海湖莊園(Mar-a-Lago)也許會是進行這樣一次對話的好地點。(美中關係緊張是中國公關問題嗎?、川普的科技夢:AI也要「美國第一」)(DW,02.14;VOA,02.14;BBC,02.14)
中美貿易談判面臨巨大障礙:北京能否履行承諾?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和財政部長馬努欽(Steven Mnunchin)即將抵達北京,參加為期兩天的談判,以結束美中之間的貿易戰,這些未能信守的承諾也懸掛在他們頭頂。他們還面臨3月2日的最後期限,川普總統威脅在此之後,將把去年秋天美國政府對每年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提高一倍以上。據幾位瞭解談判細節的人士說,萊特希澤和馬姆欽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如果北京不履行義務,他們達成的任何協議都具有有效實施手段。(美國會議員要求美中談判時優先討論美國馬鈴薯業)(NYT,02.14;VOA,02.14)
美國將禁止中國設備進入5G市場
據美國官員說,川普政府很快將發佈一項行政命令,禁止美國電信公司在建設下一代無線網路時使用中國設備。川普總統已經聽取了有關此擬議禁令的彙報,該禁令將阻止企業使用來自「敵對勢力」的設備,美國政府官員和行業人士說,禁令很可能在未來幾天發佈。(華為指責美國對其「政治」打擊)(NYT,02.14; FT,02.14)
中國政府強硬處理孟晚舟事件令華為全球公關努力付之東流
中國政府自去年12月初以來對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並面臨引渡到美國的事件所採取的報復性強硬回應,包括拘捕加拿大國民和將一加拿大人改判死刑等,嚴重威脅和削弱華為近年在全球展開的公關活動,讓外界更加質疑華為與中國政府的緊密關係。(中國外交部指責美國壓制華為權利及利益)(VOA,02.14;VOA,02.14)
慕尼克安全報告:世界如同破碎的拼圖
世界處於危急之中--而且美國只會讓局勢變得更糟。這是1月11日發佈的《慕尼克安全報告》(MSR)的果決判斷。緊接著的一周,將是一年一度的彙聚世界主要國家代表的慕尼克安全會議。美國副總統彭斯、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和德國總理默克爾都將和100位與會部長一起討論日益嚴重的全球動盪局勢。「在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之間,一場新的大國競賽正在展開。這場競賽伴隨著維持自由國際秩序的領導權力的真空狀態。」會議主席、資深外教官、前德國駐美國大使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在他的開場聲明中說。(DW,02.14)
「華為法」:德國亡羊補牢猶未晚?
3月中旬,德國聯邦通訊網路管理局將會進行5G網路建設的承建商競標。幾個月以來,柏林的安全專家一直在就是否排除一家企業而爭論不休,這家企業就是華為。這家中國通訊業巨頭被指責與中國政府關係密切,因此被懷疑有從事經濟間諜和蓄意破壞的可能性。現在距離最後的競標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德國立法機構開始採取措施應對安全顧慮,可能會修改德國的電信法(TKG)。(DW,02.14)
熱切與中國修好的捷克為何對華為「變臉」?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將捷克視為其在整個歐盟利益的跳板。因此,當捷克政府的網路安全機構於去年12月發佈指令,警告華為構成潛在的國家安全威脅時,華為的管理層感到震驚——捷克總統澤曼也是如此,他與中國關係密切是出了名的。華為威脅要進行法律和經濟上的報復。澤曼指責自己的情報機構——包括被稱為Nukib的網路安全機構——使用「骯髒的伎倆」。(NYT,02.14)
奧地利呼籲歐洲在華為問題上統一立場以確保公平競爭
奧地利科技部週三表示,歐洲應就中國企業華為是否獲准為下一代移動網路裝備5G網路達成共同立場,以確保公平競爭。奧地利科技部在一份聲明中說:「在歐洲層面解決這個問題,並確定一種共同的做法是有益的」。它同時表示:「還必須確保歐洲和奧地利的競爭不受限制。」(VOA,02.14)
法國出口中國的葡萄酒烈酒明顯下滑
法國週三發布的產業數據顯示,法國去年紅酒及烈性酒出口創下新的紀錄,出口額達132億歐元,不過,法國銷往中國的葡萄酒和烈酒總金額明顯下滑,顯示中國經濟增長趨緩對酒類消費量造成衝擊。法國葡萄酒與烈酒出口商協會週三(FEVS)表示,中國是法國酒類的第3大外銷市場,但去年的出口總金額卻下滑14.4%,僅達10億歐元。(RFI,02.14)
中國人=洗錢?傳西班牙大規模凍結中國僑民帳戶
西班牙BBVA銀行(西班牙外換銀行,西語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縮寫BBVA,是西班牙的主要銀行)近日將多個中國僑民帳戶凍結,目前尚不知有多少個帳戶遭凍結,但光在馬德里Usera區就有逾800個帳戶被凍結,此事引發恐慌,據悉,西班牙當地的中國僑民正在串聯,向銀行抗議,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官員也從媒體發聲,抗議西班牙當局將國籍列為洗錢行為的標準。(自由時報,02.14)
土耳其譴責中國在新疆踐踏人權後面臨北京經濟威脅
在安卡拉譴責北京壓制穆斯林突厥語系的維吾爾少數民族後,中國和土耳其的緊張關係繼續升級。這場糾紛有可能對土耳其造成經濟上的打擊。中國向中國居民和旅遊者發出針對土耳其的旅行警告。人們認為這一舉動是要打擊土耳其重要的旅遊業。土耳其外交部發言人哈米·阿克索譴責中國對待本國維吾爾少數民族後,雙邊關係緊張,旅行警告是最新的升級。(VOA,02.14)
委內瑞拉政局動盪 中資在委進退維穀
隨著委內瑞拉政治危機日趨升級,中國對盟友馬杜羅逐漸失去耐心。專家指出,中國正採取兩面下注的策略,但中國在委內瑞拉的投資已經陷入進退維穀的境地。據研究兩國關係的專家表示,中國政府對如何挽救其在委內瑞拉的投資和債務深感擔憂,中國可能在建立與反對派瓜伊多接觸的管道。(報載中國與委內瑞拉反對派進行磋商 中方斥為假新聞)(VOA,02.14;路透社,02.14)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19.02.14
編按:如無法收信或有疑慮,可徑至網站查閱日報與週報。欲加退訂本日報者,可回復此信告知。
目錄
【中國與臺灣】
政府3箭盼企業回臺 蔡總統:在家裡要加碼投資
總統府:兩岸事務屬總統職權 盼韓國瑜專心市政
美軍印太司令挺臺 外交部:感謝美方重視支持臺灣民主
美參議員當面告訴前中國駐美大使 邀蔡總統對國會演說符合美國法律
美不挺臺獨公投 學者:提醒勿影響臺美關係大局
加拿大前亞太事務國務部長 挺臺灣國際參與
規範退將赴中 本會期列優先法案
馬英九批延長赴中管制「違憲蠻幹」 行政院:沒有針對性
吳敦義:未來國民黨執政 將洽簽兩岸和平協議
王金平規劃訪美東、願意赴中國
黃偉哲揶揄韓國瑜 「你儂我儂是新的通關密語嗎?」
柯文哲談臺灣定位:國是中華民國 家是臺灣
兩國連江縣長對談 盼三月舉辦連江論壇
【中國觀察】
中國開展企業債券違約風險排查
市場化媒體停刊 黨報相繼復活
傳格芯成都廠停擺 凸顯中國半導體業內外交迫困境
港泛民反對修法 放寬引渡逃犯
香港驚傳自中國走私寵物豬 港府憂播豬瘟
澳門下屆特首 熱門人選開始浮現
別做範冰冰第2 中國公佈納稅藝人榮譽榜
藝術與權力的遊戲:張藝謀為何無緣柏林
「頭騰大戰」的新藥方
《中國式家長》讓你做一次「虎爸虎媽」
中國單身經濟崛起 著重高品質消費
【中國與世界】
白宮:「停戰協議」需經川習會當面敲定
中美貿易談判面臨巨大障礙:北京能否履行承諾?
美國將禁止中國設備進入5G市場
中國政府強硬處理孟晚舟事件令華為全球公關努力付之東流
慕尼克安全報告:世界如同破碎的拼圖
「華為法」:德國亡羊補牢猶未晚?
熱切與中國修好的捷克為何對華為「變臉」?
奧地利呼籲歐洲在華為問題上統一立場以確保公平競爭
法國出口中國的葡萄酒烈酒明顯下滑
中國人=洗錢?傳西班牙大規模凍結中國僑民帳戶
土耳其譴責中國在新疆踐踏人權後面臨北京經濟威脅
委內瑞拉政局動盪 中資在委進退維穀
中國與臺灣
政府3箭盼企業回臺 蔡總統:在家裡要加碼投資
總統蔡英文說,新的一年政府會做3件事,分別是擴大內需、持續加強產業升級和打造更好的投資環境。她說,臺灣張開雙臂歡迎企業回臺投資,「而且在家裡要加碼投資」。蔡總統出席2019全國中小企業聯合新春團拜,蔡總統致詞時表示,全臺有超過143萬家中小企業,占全體企業家數97%,更重要的是造就890萬就業人口。(中央社,02.13)
總統府:兩岸事務屬總統職權 盼韓國瑜專心市政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兩岸事務屬於總統職權,總統蔡英文在兩岸跟國際事務上,獲國際社會多所肯定,建議高雄市長韓國瑜專心處理市政。韓國瑜接受鏡週刊專訪,批評蔡總統不要九二共識,也不敢臺獨,那到底要什麼。張惇涵下午表示,韓國瑜上任1個多月,受到高雄市民託付,建議韓國瑜盡快回到市政上,尤其韓國瑜在選舉期間跟選後提出非常多政見,相信高雄市民都希望能盡早落實。(總統府要韓國瑜專心市政 網笑:嗆得好)(中央社,02.13;自由時報,02.14)
美軍印太司令挺臺 外交部:感謝美方重視支持臺灣民主
針對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出席聯邦參議院軍委會聽證會時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國兩制」統一方針並未反映雙方意願。外交部今表示,對於美方表達對臺灣民主及安全的堅定支持與重視,外交部表示歡迎及感謝。(自由時報,02.14)
美參議員當面告訴前中國駐美大使 邀蔡總統對國會演說符合美國法律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事務小組委員會主席加德納(Cory Gardner)星期二說,他當面對來訪的前中國駐美國大使周文重表示,他呼籲邀請臺灣總統蔡英文來向美國國會聯席會議發表演說,因為這「與美國法律一致」,他希望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近期內就發出這個邀請。加德納說,他向代表團重申,北京對臺北的敵對行動「具有反效果」,美國國會將持續為臺灣和臺灣人民倡議,「這麼做是依據美國法律的指引,包括《臺灣關係法》、《臺灣旅行法》及《亞洲再保證倡議法》。」(「邀蔡華府演說是大錯」美前官員表態「會被視為高度挑釁」)(VOA,02.14;蘋果日報,02.14)
美不挺臺獨公投 學者:提醒勿影響臺美關係大局
喜樂島推臺獨公投,美國在臺協會表示,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的公投。臺灣智庫執行委員賴怡忠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對於推動臺獨公投,美國認為「不適宜」;對臺灣來說,這時候去做這件事是否合適,也還有很多討論空間。他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明確表態不支持臺獨公投也是在提醒,不要因為某些舉動而壞了臺美關係整體發展的大局。美國希望臺灣看清楚臺美關係發展的大局。(中央社,02.14)
加拿大前亞太事務國務部長 挺臺灣國際參與
加拿大前主管亞太事務國務部長基固爾(David Kilgour)今天拜訪中央通訊社,有關協助臺灣國際參與,他認為,「加拿大可以、也應該做更多」,並強調加、臺共用民主等價值。(中央社,02.13)
規範退將赴中 本會期列優先法案
退將吳斯懷等人兩年多前赴中參加中共領導人習近平主持的活動,引發爭議,民進黨立委王定宇、鄭寶清、李俊俋、劉世芳、林俊憲及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均提案修法,約束退將赴中言行,但各版本仍在立法院待審。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昨說,當初擱置本案是為了避免擴大年金改革的反彈,本會期將列為優先法案。(高官退將管制赴中擬列最優先修法 政院強調非針對馬)(自由時報,02.14)
馬英九批延長赴中管制「違憲蠻幹」 行政院:沒有針對性
根據行政院已送至立法院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國家機密保護法》修正草案等修法,擬加強對退休高階將領、政務官前往中國大陸的管制,從3年延長為15年,前總統馬英九辦公室砲轟此修法是「針對性修法」、「違憲蠻幹」。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穀辣斯.尤達卡)強調「國安不能打折」,行政院本會期優先法案尚未定案,但的確傾向此方向,但並非針對性,未針對任何個人或職務。(挑起美中矛盾與衝突?藍智庫指罵蔡英文有「聯美制陸」戰略)(蘋果日報,02.14;自由時報,02.14)
吳敦義:未來國民黨執政 將洽簽兩岸和平協議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今天上午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被問及如果國民黨重返執政,未來是否應與對岸簽署終極版的和平協議?他表示,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只有政府或政府授權的機構才有權力簽署協議,如果未來國民黨執政,經過兩岸折衝,國民黨執政的政府就有權力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對岸洽簽兩岸和平協議。(限制高官赴陸列綠營優先法案 吳敦義:不應朔及既往)(自由時報,02.14;蘋果日報,02.14)
王金平規劃訪美東、願意赴中國
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表態參選總統意志百分百,確定在3月正式宣佈。據透露,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王金平就已經陸續拜訪多位工商企業界要角,廣徵意見,在臺商關切的兩岸發展上,他明確表示,如果需要的話,願意訪問中國。另外,王陣營已經在規劃前往美國訪問,前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對此也表示非常樂意邀請王金平到東岸作客。(國民黨窮得只剩韓國瑜 王金平:黨不可能只靠一個人)(ETtoday,02.14;蘋果日報,02.14)
黃偉哲揶揄韓國瑜 「你儂我儂是新的通關密語嗎?」
臺北市長柯文哲曾提「兩岸一家親」說法,高雄市長韓國瑜則拋出「你儂我儂」新論述,臺南市長黃偉哲今天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揶揄韓國瑜及國民黨,「難道你儂我儂是取代兩岸一家親,成為新的通關密語嗎?」(蘋果日報,02.14)
柯文哲談臺灣定位:國是中華民國 家是臺灣
臺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出席投資臺北論壇,與財訊雙週刊社長謝金河對談,被問到臺灣定位時表示,從「國家」兩字下手就好:「國是中華民國,家就是臺灣」。柯文哲出席2019投資臺北產業論壇,謝金河在尾聲問及柯文哲訪美行程及對兩岸局勢看法,並請柯文哲「發表未來治理中華民國的感想」。(中央社,02.13)
兩國連江縣長對談 盼三月舉辦連江論壇
連江縣長劉增應今天率領縣府團隊搭乘北竿黃歧小三通客輪到福州,除了參加一年一度的兩馬鬧元宵點燈儀式外,並商談旅遊及拼經濟,首站與中國連江縣長鄭立敏會談,希望黃歧北竿航線能達到年流量20萬人次的目標,研議3月召開首屆「連江論壇」,討論如何讓兩個連江縣變得更好。(蘋果日報,02.13)
中國觀察
中國開展企業債券違約風險排查
去年中國債券違約數量達到歷史最高水準,最近幾周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違約事件更是動搖了市場信心。中國國家規劃部門將對企業債券發行人償還即將到期的債券的能力開展排查。這一跡象表明,在經濟放緩和流動性緊張導致許多借款人難以再融資之際,中國政府對金融風險感到擔憂。(FT,02.14)
市場化媒體停刊 黨報相繼復活
受網路媒體衝擊,中國不少媒體因廣告收入驟減,入不敷出,紛紛停刊。今年元旦前後,《北京晨報》、《京郊日報》及《黑龍江晨報》等十多分紙媒體相繼停刊轉型。分析認為,紙媒體停刊除了受到網路媒體衝擊,另一原因與政府宣傳部門收緊記者報導空間有關。另外,不受營利影響的中共黨報,卻出現「復活」現象。(中國政務新媒體「長安劍」、「亮劍」)(RFA,02.14;RFA,02.14)
傳格芯成都廠停擺 凸顯中國半導體業內外交迫困境
據傳晶圓代工大廠格芯(Globalfoundries)成都廠停擺,對員工離職的政策也轉變,似乎凸顯中國「半導體夢」滯礙難行。「半導體行業觀察」報導,一名自稱格芯中國成都廠的前員工指出,成都廠內部設備已清,對於員工離職的要求,已從「需返還培訓費用」轉變為「不需返還培訓費用」,如同變相鼓勵員工離職。(聯合報,02.14)
港泛民反對修法 放寬引渡逃犯
香港泛民主派人士大都反對政府修法,容許港府向沒有訂定引渡協議的地區移交逃犯。泛民最大黨派民主黨向媒體發出新聞稿指出,修改「逃犯條例」建議一旦通過,「(中國)內地政府就完全可以明正言順將居住在香港的異見人士帶回內地長期拘禁,接受再教育」。民主黨認為新安排極度危險,中共可以挑選「逃犯條例」涵蓋的46項罪名中的任何一項,「為異見人士羅織罪名,要求港府引渡,藉以打壓異見者」。(中央社,02.14)
香港驚傳自中國走私寵物豬 港府憂播豬瘟
港媒報導,為迎合豬年,香港最近有人在網上非法出售寵物豬,由於這些豬從中國走私進口且未經檢疫,港府當局憂慮會散播非洲豬瘟等豬隻病毒。(中央社,02.14)
澳門下屆特首 熱門人選開始浮現
在澳門當局籌備下屆行政長官(特首)選舉之際,一些熱門人選開始浮現,澳門立法會主席賀一誠今天表達了參選意願。澳門電臺報導,賀一誠回應媒體詢問時說,正審慎考慮是否參選特首,並說正在調整心態,考慮社會是否接受他,以及由立法會的「監督者」變成「接受監督者」的身分轉變等問題。(中央社,02.14)
別做範冰冰第2 中國公佈納稅藝人榮譽榜
中國藝人範冰冰逃漏稅風波後,中國好萊塢「橫店影視城」所在的浙江省東陽市昨天公佈2018「納稅大戶」榮譽榜,盼帶動守法納稅風氣。藝人楊冪、劉濤、迪麗熱巴、鹿晗的公司都上榜。(中央社,02.14)
藝術與權力的遊戲:張藝謀為何無緣柏林
張藝謀的新片《一秒鐘》原定於2月15日在柏林舉行全球首映。但上週末傳出消息稱,因後期製作的技術問題,無法在柏林參映。許多觀察人士認為,這不過是一個藉口,真正的原因是中國文化官員最後沒有給影片放行。因為觸及文革議題在中國仍必須慎之又慎,有關文革的公開討論仍是個禁區。(DW,02.13)
「頭騰大戰」的新藥方
1月15日,近日頭條推出短視頻社交產品多閃,其下載鏈接短時間內被微信遮罩,理由是「網頁包含不安全內容」。一周後,事態進一步升級,抖音的新用戶無法以微信授權的方式登錄抖音APP。這場被稱為去年「頭騰大戰」續集的大戲,激起了人們對於騰訊是否濫用平臺權力的疑慮,呼籲「平臺平等對待所有平臺參與者」的聲音開始出現,一時間,「平臺中立」甚喧塵上。(FT,02.14)
《中國式家長》讓你做一次「虎爸虎媽」
中國的父母以苛求和責駡聞名,當然,有時也有愛,在這樣一個國家,這款名為《中國式家長》的遊戲大受歡迎。自從去年9月發行以來,它在美國遊戲製造商Valve Corporation運營的線上市場Steam上獲得了大量的用戶。雖然還沒有官方資料顯示究竟有多少人下載了這款遊戲,但它已在網上引發了熱烈的討論,並得到了數萬條評論。(NYT,02.14)
中國單身經濟崛起 著重高品質消費
中國單身族群愈來愈多,這群出生於1985年至1995年的未婚消費者成為未來中國消費趨勢變化的指標。有金融機構就此發布研析報告指出,新一代的消費主力將更重視品質與社群互動。(中央社,02.14)
中國與世界
白宮:「停戰協議」需經川習會當面敲定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Sarah Sanders)週三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表示,川普總統正在考量關於如何對待中美貿易「休戰期」即將在3月1日結束的各種可能性。她還強調,最終的協定將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面會談來決定。她還補充道,川普位於佛羅裡達州的海湖莊園(Mar-a-Lago)也許會是進行這樣一次對話的好地點。(美中關係緊張是中國公關問題嗎?、川普的科技夢:AI也要「美國第一」)(DW,02.14;VOA,02.14;BBC,02.14)
中美貿易談判面臨巨大障礙:北京能否履行承諾?
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和財政部長馬努欽(Steven Mnunchin)即將抵達北京,參加為期兩天的談判,以結束美中之間的貿易戰,這些未能信守的承諾也懸掛在他們頭頂。他們還面臨3月2日的最後期限,川普總統威脅在此之後,將把去年秋天美國政府對每年20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關稅提高一倍以上。據幾位瞭解談判細節的人士說,萊特希澤和馬姆欽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如果北京不履行義務,他們達成的任何協議都具有有效實施手段。(美國會議員要求美中談判時優先討論美國馬鈴薯業)(NYT,02.14;VOA,02.14)
美國將禁止中國設備進入5G市場
據美國官員說,川普政府很快將發佈一項行政命令,禁止美國電信公司在建設下一代無線網路時使用中國設備。川普總統已經聽取了有關此擬議禁令的彙報,該禁令將阻止企業使用來自「敵對勢力」的設備,美國政府官員和行業人士說,禁令很可能在未來幾天發佈。(華為指責美國對其「政治」打擊)(NYT,02.14; FT,02.14)
中國政府強硬處理孟晚舟事件令華為全球公關努力付之東流
中國政府自去年12月初以來對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並面臨引渡到美國的事件所採取的報復性強硬回應,包括拘捕加拿大國民和將一加拿大人改判死刑等,嚴重威脅和削弱華為近年在全球展開的公關活動,讓外界更加質疑華為與中國政府的緊密關係。(中國外交部指責美國壓制華為權利及利益)(VOA,02.14;VOA,02.14)
慕尼克安全報告:世界如同破碎的拼圖
世界處於危急之中--而且美國只會讓局勢變得更糟。這是1月11日發佈的《慕尼克安全報告》(MSR)的果決判斷。緊接著的一周,將是一年一度的彙聚世界主要國家代表的慕尼克安全會議。美國副總統彭斯、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和德國總理默克爾都將和100位與會部長一起討論日益嚴重的全球動盪局勢。「在美國、中國和俄羅斯之間,一場新的大國競賽正在展開。這場競賽伴隨著維持自由國際秩序的領導權力的真空狀態。」會議主席、資深外教官、前德國駐美國大使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在他的開場聲明中說。(DW,02.14)
「華為法」:德國亡羊補牢猶未晚?
3月中旬,德國聯邦通訊網路管理局將會進行5G網路建設的承建商競標。幾個月以來,柏林的安全專家一直在就是否排除一家企業而爭論不休,這家企業就是華為。這家中國通訊業巨頭被指責與中國政府關係密切,因此被懷疑有從事經濟間諜和蓄意破壞的可能性。現在距離最後的競標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德國立法機構開始採取措施應對安全顧慮,可能會修改德國的電信法(TKG)。(DW,02.14)
熱切與中國修好的捷克為何對華為「變臉」?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將捷克視為其在整個歐盟利益的跳板。因此,當捷克政府的網路安全機構於去年12月發佈指令,警告華為構成潛在的國家安全威脅時,華為的管理層感到震驚——捷克總統澤曼也是如此,他與中國關係密切是出了名的。華為威脅要進行法律和經濟上的報復。澤曼指責自己的情報機構——包括被稱為Nukib的網路安全機構——使用「骯髒的伎倆」。(NYT,02.14)
奧地利呼籲歐洲在華為問題上統一立場以確保公平競爭
奧地利科技部週三表示,歐洲應就中國企業華為是否獲准為下一代移動網路裝備5G網路達成共同立場,以確保公平競爭。奧地利科技部在一份聲明中說:「在歐洲層面解決這個問題,並確定一種共同的做法是有益的」。它同時表示:「還必須確保歐洲和奧地利的競爭不受限制。」(VOA,02.14)
法國出口中國的葡萄酒烈酒明顯下滑
法國週三發布的產業數據顯示,法國去年紅酒及烈性酒出口創下新的紀錄,出口額達132億歐元,不過,法國銷往中國的葡萄酒和烈酒總金額明顯下滑,顯示中國經濟增長趨緩對酒類消費量造成衝擊。法國葡萄酒與烈酒出口商協會週三(FEVS)表示,中國是法國酒類的第3大外銷市場,但去年的出口總金額卻下滑14.4%,僅達10億歐元。(RFI,02.14)
中國人=洗錢?傳西班牙大規模凍結中國僑民帳戶
西班牙BBVA銀行(西班牙外換銀行,西語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縮寫BBVA,是西班牙的主要銀行)近日將多個中國僑民帳戶凍結,目前尚不知有多少個帳戶遭凍結,但光在馬德里Usera區就有逾800個帳戶被凍結,此事引發恐慌,據悉,西班牙當地的中國僑民正在串聯,向銀行抗議,中國駐西班牙大使館官員也從媒體發聲,抗議西班牙當局將國籍列為洗錢行為的標準。(自由時報,02.14)
土耳其譴責中國在新疆踐踏人權後面臨北京經濟威脅
在安卡拉譴責北京壓制穆斯林突厥語系的維吾爾少數民族後,中國和土耳其的緊張關係繼續升級。這場糾紛有可能對土耳其造成經濟上的打擊。中國向中國居民和旅遊者發出針對土耳其的旅行警告。人們認為這一舉動是要打擊土耳其重要的旅遊業。土耳其外交部發言人哈米·阿克索譴責中國對待本國維吾爾少數民族後,雙邊關係緊張,旅行警告是最新的升級。(VOA,02.14)
委內瑞拉政局動盪 中資在委進退維穀
隨著委內瑞拉政治危機日趨升級,中國對盟友馬杜羅逐漸失去耐心。專家指出,中國正採取兩面下注的策略,但中國在委內瑞拉的投資已經陷入進退維穀的境地。據研究兩國關係的專家表示,中國政府對如何挽救其在委內瑞拉的投資和債務深感擔憂,中國可能在建立與反對派瓜伊多接觸的管道。(報載中國與委內瑞拉反對派進行磋商 中方斥為假新聞)(VOA,02.14;路透社,02.14)
2019年2月13日 星期三
20190213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19.02.13
編按:如無法收信或有疑慮,可徑至網站查閱日報與週報。欲加退訂本日報者,可回復此信告知。
目錄
【中國與臺灣】
中方自菲律賓將我國人強行遣中,陸委會提出嚴正抗議
美印太司令:習近平一國兩制統一方案未反映臺海兩岸願望
喜樂島推臺獨公投 美:反對片面改變現狀作為
中國軍事施壓 美國學界籲華府助臺灣防衛
北京威脅臺灣 法國國會議員質詢政府立場
英媒:中國軍事現代化引臺方關切
臺禁購中資通產品 擴及國營事業
李淨瑜:營救李明哲的國際行動進入新的階段
女生挺藏獨IG遭中國網友灌爆 臺、港留學生群起聲援
沒九二共識 照樣貨出去 去年農產外銷54億美元 創20年新高
比柯P兩岸一家親更強烈 韓國瑜提「你儂我儂」遭罵翻
臺灣學生要進中國的大學 先被統戰洗腦
【中國觀察】
中國政府報告:2035年前美國將保持全球超級大國地位
中國審查微信言論 中美貿易戰議題刪很兇
中石油系統官員落馬 2月第2人
中紀委下令 孟宏偉妻山東政協常委身分遭撤
香港擬修改逃犯條例等法 反對者擔心港府濫用法律
大型工程醜聞不斷 香港出現「制度崩潰」
生3胎還是罰 山東夫婦無力繳款春節前帳戶被扣
中國繼續增加黃金儲備
農曆年假期中國旅客訪港人次逾140萬 創10年新高
小小的在華體驗中心如何幫Facebook賺大錢?
【中國與世界】
川普考慮延長美中貿易談判期限
中美貿易戰讓通貨緊縮壓力加大
美印太司令:中國是美國長期最大戰略威脅
劍指華為 美國務卿:企業競爭必須公開透明
中美科技戰繼續:華為事件後盤點已站隊的美國盟友
美議員:美國應善用制裁,懲治世界各地盜國者和人權惡棍
騰訊正式入股Reddit 線民貼圖捍衛言論自由
美國學者呼籲正確評估中國的威脅,並與中國進行「巧競爭」
英國防相稱「硬實力」對付中國 首相謹慎表態
以英擬劃紅線 阻中資插旗敏感科技
法澳提防中國 媒體:關係漸趨緊密
南海漁業資源爭奪戰
艾爾段:土耳其仗義直言 成某些國家敵人
新疆商人逃離中國 家屬向各國政府求救
「我也是維族」:新運動要求中國公開失蹤家屬影片
中國與臺灣
中方自菲律賓將我國人強行遣中,陸委會提出嚴正抗議
陸委會表示,陸方於12日將涉嫌於107年10月間在菲律賓從事電信詐騙犯罪之7名國人強押至中國,陸委會已針對此事向陸方提出嚴正抗議。呼籲陸方應以維護民眾權益為念,摒除不必要的因素,儘速與我方展開合作,共謀打擊犯罪之方法,才能澈底根絕類案發生,以保障兩岸人民的權益與福祉。(立法院將開議 陸委會提2項優先法案)(陸委會,02.12;中央社,02.13)
美印太司令:習近平一國兩制統一方案未反映臺海兩岸願望
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大衛森(Philip Davidson)星期二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一國兩制」作為統一的解決方案「並不反映臺海雙方的願望)」,由於北京對臺北領導層的嚴厲言論,臺海情勢越來越令人擔憂。大衛森說,儘管臺灣總統蔡英文和她所屬的民主進步黨都致力於同中國「避免對抗並防止意外」,但北京對臺北領導層的言論卻更為嚴厲,使得臺海情勢更令人擔憂,美國希望雙方能繼續展開高層溝通與互動,以便延續他們基於尊嚴與尊重的建設性對話。(美議員:美國應考慮構建太平洋版北約制衡中國)(VOA,02.13;VOA,02.13)
喜樂島推臺獨公投 美:反對片面改變現狀作為
喜樂島聯盟總召集人郭倍宏推動修公投法、實現正名制憲。AIT發言人孟雨荷(Amanda Mansour)今天表示,兩岸和平與穩定攸關美國深遠且重大利益。臺灣是可靠的夥伴,美國肯定(appreciate)臺灣維持和平與穩定的努力。不過,她也指出,美國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作為;美國長期的政策是不支持(do not support)臺灣獨立的公投。(邀蔡總統美國會演說 美前副助卿:不支持、卜睿哲致函喜樂島不應片面改變現狀 外交部:不評論)(中央社,02.13;中央社,02.13;自由時報,02.13)
中國軍事施壓 美國學界籲華府助臺灣防衛
美國學界今天發表報告指出,中國逼迫臺灣接受統一,美方應嚇阻北京對臺軍事侵略,在西太平洋維持強大軍力,協助臺灣發展不對稱作戰能力,並恪守一中政策,維護臺海穩定。報告由紐約智庫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21世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謝淑麗(Susan L. Shirk)共同主持,黎安友(Andrew J. Nathan)及沈大偉(David Shambaugh)等中國專家參與報告製作。(中央社,02.13)
北京威脅臺灣 法國國會議員質詢政府立場
法國國民議會民主獨立聯盟暨行動與獨立黨團(UDI, Agir et Independants)議員德拉霍迪耶(Laure de La Raudiere)於2月初提出書面質詢,詢問外交部長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有關法國在習近平提出「一國兩制」且宣稱不放棄使用武力後,想瞭解法國政府的立場及在南海可扮演的角色。質詢書中表示,臺灣不能與香港相比較,也絕非中國的一部分,臺灣的一切都與中國相異,尤其是在尊重民主及人權方面。(中央社,02.13)
英媒:中國軍事現代化引臺方關切
習近平的目標是,到2020年看到軍事改革的初步成果,到2050年成為一支能夠在任何地方作戰、並打贏戰爭的「世界一流」軍隊。這種雄心令西方大國和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感到不安,包括臺灣——北京方面宣稱臺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中國沒有排除對臺使用武力的可能性。過去3年裡,北京方面在臺灣控制的領土附近增加了軍事行動,並阻止了臺北方面的外交和貿易舉措。(FT,02.13)
臺禁購中資通產品 擴及國營事業
蔡政府要擴大禁止中央等機關採購中國資通訊等產品,將由行政院發布「各公務機關使用陸資產品處理原則(草案)」,據透露,幾經商議與釐清,國營事業也將適用此行政命令。(自由時報,02.13)
李淨瑜:營救李明哲的國際行動進入新的階段
被中國關押的臺灣人權工作者李明哲的妻子李淨瑜日前赴美尋求援助之後,星期二在返臺記者會上表示,營救李明哲的國際行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李淨瑜表示,她被邀請參加美國川普總統的國情諮文演說時,她深深體會到不是她李淨瑜的肉身坐在那裡,是絕不屈服中國對臺灣人,對任何人進行人權迫害的「精神」坐在那裡。(VOA,02.12)
女生挺藏獨IG遭中國網友灌爆 臺、港留學生群起聲援
西藏裔女學生拉姆(Chemi Lhamo)近日獲選為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TSC)首位西藏裔學生會長,不料她的社群網站Instagram帳戶竟遭中國網友以大量謾罵、攻擊性的字眼灌爆,並抨擊她的藏獨立場;不過消息傳出後,臺灣、香港留學生與網友也紛紛到她的IG留言支持,並與中國網友激烈交鋒。(自由時報,02.13)
沒九二共識 照樣貨出去 去年農產外銷54億美元 創20年新高
臺灣去年農產品外銷打破三項紀錄,外銷出口達五十四.七億美元創下二十年新高,水果外銷一億三千萬美元也創紀錄,甚至我國農產品出口到中國金額二十二.七億美元亦刷新紀錄,成長二十三.二%,今年目標出口要破六十億美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沒有九二共識,臺灣農產品也出得去,一樣照賣。(自由時報,02.13)
比柯P兩岸一家親更強烈 韓國瑜提「你儂我儂」遭罵翻
高雄市長韓國瑜上任後強打拚經濟,宣稱承認九二共識與中國合作就能讓高雄發大財,最近他又提出兩岸關係「你儂我儂」的新論述,自認在這種框架下能夠做更多事情,比起臺北市長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更強烈。但韓國瑜「你儂我儂」的新論述曝光後,就遭到網友砲轟,懷疑這還是韓國瑜所稱的政治0分嗎?(淪陷了! 高雄輕軌遭中國廣告入侵 網友怒:看到快吐血)(自由時報,02.13;自由時報,02.13)
臺灣學生要進中國的大學 先被統戰洗腦
臺灣的大學學測才剛結束,中國教育部為因應臺灣學測「五選四」新制,日前宣布臺灣高中生學測成績,只要語文(國文)、數學、英文中任一科成績達「均標」以上就可申請中國的大學。中國也進一步在「2019年祖國大陸普通高校免試招收臺灣考生」網站說明招生方式,官網內處處可見「祖國大陸」4字,臺灣學生還沒進中國的大學就讀,就先被統戰、洗腦。(自由時報,02.13)
中國觀察
中國政府報告:2035年前美國將保持全球超級大國地位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最新公佈的一份報告說,未來15年,中國的經濟地位更加重要,但是美國將保持全球超級大國地位。儘管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報告沒有直接論述中美之間的角力,但是這份報告顯然放低了中國在未來全球經濟中佔據重要作用遠大抱負的調門。(VOA,02.13)
中國審查微信言論 中美貿易戰議題刪很兇
香港大學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當局去年對社交應用程式微信(WeChat)的審查中,中美貿易戰議題成為官方刪文的重點鎖定目標。WeChatscope去年檢查了微信上的104萬篇文章,發現有1萬1000篇遭監察及刪除,最受針對的10大議題中,3個是中美持續的貿易戰、美國對中興通訊的制裁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孟晚舟被捕一事。(中央社,02.13)
中石油系統官員落馬 2月第2人
中國黑龍江省監察委員會今天公布,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規劃計劃部副總經理胡永慶涉嫌嚴重職務違法,正接受監察調查。北京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長安街知事」報導,這是2月以來第2名中石油系統官員落馬。(中央社,02.13)
中紀委下令 孟宏偉妻山東政協常委身分遭撤
前國際刑警組織主席、中國公安部副部長孟宏偉去年落馬,港媒報導,他的妻子Grace Meng因為捲入孟宏偉案,由中共中紀委直接指示,1月底被撤銷山東省政協常委、委員。(中央社,02.13)
香港擬修改逃犯條例等法 反對者擔心港府濫用法律
香港保安局近日向立法會提交檔,建議重新審議現行的引渡法律,以便當局可以在沒有簽訂引渡協定的地方進行個案合作,防堵漏洞。不過,擬議修改的上述法律引發爭議。民主黨籍的立法會議員塗謹申擔心,港府會濫用條例,一旦將來在發生類似銅鑼灣書店事件,可能有港人被依據此法移送中國。(VOA,02.12)
大型工程醜聞不斷 香港出現「制度崩潰」
耗資過千億港元興建的港珠澳大橋,去年十月開通,在剛過去的農曆新年人流爆滿,大年初三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境的旅客接近16萬,但近日卻爆出這項工程出現重大監管缺失。而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香港地鐵的重要工程上,加上之前的連串醜聞,令外界擔憂,香港在中國影響下,已出現「制度崩潰」的情況。(RFA,02.12)
生3胎還是罰 山東夫婦無力繳款春節前帳戶被扣
中國開放生育二孩,各地對生育三孩也傳出從寬處理。但山東省成武縣一對夫婦生下第3個孩子後,卻被徵收人民幣6.4萬餘元罰款。在帳戶僅有2萬餘元繳不出罰款下,春節前仍被法院強制執行。這項消息在春節前在中國網路曝光後,引起網民不少議論,其中多數人對成武縣官方的作法不以為然。(中央社,02.12)
中國繼續增加黃金儲備
截至1月底,中國央行黃金持有量為5994萬盎司,高於一個月前的5956萬盎司。這是中國連續第二個月增加黃金儲備。分析人士估計,2019年可能是央行大舉買入黃金的又一年。(FT,02.13)
農曆年假期中國旅客訪港人次逾140萬 創10年新高
剛過去的農曆新年假期,是連接中國的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及港珠澳大橋去年相繼開通後,首個中國農曆新年黃金周假期,據香港政府最新統計顯示,這7日的中國旅客訪港人次超過140萬,比去年同期增加超過32%,創10年新高。有立法會議員表示,中港大型跨境基建只帶來大量不過夜留宿的「低消費」中國旅客,反而逼爆香港社區,影響生活水準及空間,建議開徵陸路過境稅等措施,限制中國旅客增幅。(VOA,02.13)
小小的在華體驗中心如何幫Facebook賺大錢?
多年來,Facebook的應用和網站在中國一直被遮罩。該公司在中國沒有為其社交網路服務提供支援的辦事處。它在中國開設子公司的嘗試也很快胎死腹中。但在深圳這個中國南方城市,Facebook卻已在本地一家合作夥伴的幫助下,靜悄悄地建立了一個立足點。(NYT,02.12)
中國與世界
川普考慮延長美中貿易談判期限
川普為延長美中貿易談判至目前3月1日的最後期限之後、以避免關稅升級打開大門。他表示,如果北京和華盛頓接近實現突破,他可以允許有更多時間進行談判。川普在週二的內閣會議開始時表示:「如果我們接近達成協議,即我們認為我們可以達成一項真正的協議,而且這樣的協議有望達成,我可以看到自己願意放寬一點期限。但總的來說,我不傾向於這麼做。」(川普的談判策略與美中經貿談判前景、美方談判聲明邏輯:何為「結構性」問題?、美中兩國對貿易談判抱有希望 但美艦闖南海帶來陰影)(FT,02.13;FT,02.13;FT,02.13;路透社,02.13)
中美貿易戰讓通貨緊縮壓力加大
中美兩國的貿易戰給産業材料帶來的降價壓力越來越大。這是因為對經濟減速保持警惕的中國減少投資,另外由於加徵關稅導致出口下降,鋼材等出現供應過剩的苗頭。纖維原料和大豆的過剩勢頭也根深蒂固。中美兩國以3月1日為期限推進貿易談判。如果雙方的解決方案沒有達成一致,價格大幅下滑的商品會越來越多,給全球經濟帶來的風險也會加大。(日經,02.13)
美印太司令:中國是美國長期最大戰略威脅
美國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菲力浦·大衛森(Admiral Philip Davidson)表示,中國是美國面臨的遠期最大戰略威脅,而美中之間的競爭已上升到代表兩種不同價值觀之間的一場較量。大衛森說:「北京謀求建立一個新的秩序,一個由中國主導、帶有中國特色的秩序,取代已持續了70多年的穩定與和平的印太地區。」(VOA,02.13)
劍指華為 美國務卿:企業競爭必須公開透明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今天表示,美國對於全球市場的企業競爭沒有意見,但是必須秉持公開與透明的方式進行。蓬佩奧(Mike Pompeo)在記者會上被問到,對於華為(Huawei)等中國企業的出現有何看法時,發表上述看法。(中央社,02.13)
中美科技戰繼續:華為事件後盤點已站隊的美國盟友
以美國為首等西方國家擔心,華為的科技產品會用於間諜活動。目前多個西方國家已經開始對華為的擴充感到憂慮,並正考慮會否禁止政府或商業機構使用華為的產品。但一些西方科技公司認為,全面禁止使用華為,會阻礙其發展及機遇。(BBC,02.13)
美議員:美國應善用制裁,懲治世界各地盜國者和人權惡棍
的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馬林諾夫斯基(Rep. Tom Malinowski D-N.J.)說,《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是一項十分重要而有效的工具,美國應更好地利用這部法律,特別是學會使用該法律的反腐功能。非政府組織「人權優先」政策高級副總裁柏申斯基(Rob Berschinski)贊同這個觀點。他認為,人權和腐敗問題密不可分。(VOA,02.13)
騰訊正式入股Reddit 線民貼圖捍衛言論自由
總部位於美國三藩市的社交網站Reddit這次的D輪融資預計可達3億美元,而這也將使Reddit的預期估值達到30億美元。 Reddit透過聲明表示,它們計畫運用這些資金朝國際拓展,並強化自身的數字廣告平臺,使它們能與臉書跟Google抗衡。然而,騰訊入股Reddit的消息使某些使用者擔憂該平臺會開始受到網路審查,而為了抗議此投資決策,許多用戶開始在Reddit上分享各種在中國被禁的圖片。包含小熊維尼與天安門事件的圖片都在Reddit上被廣為分享。(紐時載文籲美不再容忍中國互聯網封鎖以市場換市場)(DW,02.13;RFI,02.13)
美國學者呼籲正確評估中國的威脅,並與中國進行「巧競爭」
美國兩家著名研究機構星期二(2月12日)發佈聯合報告呼籲美國與中國進行「巧競爭」。報告作者說,到目前為止,川普政府的措施有效地引起了中國的注意,但是,僅僅把中國「頂回去」不是一項戰略。報告的作者說,美國必須正確評估中國的威脅,並採取有效應對措施,而美國目前針對中國威脅的做法,令人感到有一種「政治海嘯」氣氛。(VOA,02.13)
英國防相稱「硬實力」對付中國 首相謹慎表態
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在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RUSI)有關脫歐後國際角色講話中說,英軍需要以硬實力應對俄國與中國。此番講話隨即引發英國多方爭議和批評,首相特蕾莎·梅也與國防大臣派航母去南海的表態保持距離。首相官方發言人回應媒體時表示,中國是「一個和我們(英國)有著牢固和建設性關係的國家。」(BBC,02.13)
以英擬劃紅線 阻中資插旗敏感科技
中國對以色列科技公司的投資,已令以色列政府提高警戒,將成立類似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跨部門機構,監督中國涉及的敏感交易;英國政府也打算制訂新外國投資法,禁止華為等中國廠商參與具戰略重要性的計畫。(自由時報,02.13)
法澳提防中國 媒體:關係漸趨緊密
法國迴聲報(Les Echos)報導,中國試圖在亞太地區擴大影響力,法國與澳洲在戰略上合作越趨緊密,有學者認為,臺灣等地若生衝突,澳洲會希望與法國採取聯合軍事行動。報導提到,法國在南太平洋有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Caledonie)屬地,鄰近澳洲,且法澳兩國都提防中國勢力,在軍事及戰略上關係漸趨緊密。(中央社,02.13)
南海漁業資源爭奪戰
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的漁業官員和漁民表示,中國海警船或民船(河內官方媒體稱之為「外國船隻」)與越南漁船頻繁發生摩擦,而且在多起對峙中都出現了越方漁船沉沒、漁民受傷,設備或魚獲被沒收的情況。在中國與其東南亞鄰國在全球最熱門的地緣政治動蕩地區之一發生的衝突中,漁業爭端是獲得較少報導的一個經濟和環境方面,也是美中更廣泛衝突的一個潛在源頭。(FT,02.13)
艾爾段:土耳其仗義直言 成某些國家敵人
土耳其「新曙光報」報導,總統艾爾段段(Recep Tayyip Erdogan)表示,土耳其因替受壓迫民族挺身而出,被一些國家當成敵人。在遭土耳其以「人道恥辱」痛批後,中國也嚴詞反擊,兩國正陷外交齟齬。報導引述艾爾段說法指出:「我們破壞他們的陰謀,照亮了自己的未來,因此他們就與我們為敵。他們變成我們的敵人,只因面對暴行的時候我們沒有保持沉默,因為我們當面斥責他們的不公不義。」(中央社,02.13)
新疆商人逃離中國 家屬向各國政府求救
新疆哈薩克族商人哈勒木別克于上周抵達泰國,兩天后前往哈薩克的阿拉木圖機場,因無法入境,轉往烏茲別克塔什干機場,但遭到中方人員攔截,試圖將其帶回中國,但沒有成功。烏茲別克警方強行將哈勒木別克遣返泰國。中國政府已向泰國提出引渡要求。(RFA,02.13)
「我也是維族」:新運動要求中國公開失蹤家屬影片
就當國際社會仍在激烈討論維吾爾音樂家黑伊特的「復活」影片之際,流亡芬蘭的維族人權運動者哈裡 (Halmurat Harri)在推特上發起了一個新的運動:「我也是維族人(#MetooUyghur)。 他告訴德國之聲,希望透過這個運動持續向中國政府施壓。(DW,02.13)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19.02.13
編按:如無法收信或有疑慮,可徑至網站查閱日報與週報。欲加退訂本日報者,可回復此信告知。
目錄
【中國與臺灣】
中方自菲律賓將我國人強行遣中,陸委會提出嚴正抗議
美印太司令:習近平一國兩制統一方案未反映臺海兩岸願望
喜樂島推臺獨公投 美:反對片面改變現狀作為
中國軍事施壓 美國學界籲華府助臺灣防衛
北京威脅臺灣 法國國會議員質詢政府立場
英媒:中國軍事現代化引臺方關切
臺禁購中資通產品 擴及國營事業
李淨瑜:營救李明哲的國際行動進入新的階段
女生挺藏獨IG遭中國網友灌爆 臺、港留學生群起聲援
沒九二共識 照樣貨出去 去年農產外銷54億美元 創20年新高
比柯P兩岸一家親更強烈 韓國瑜提「你儂我儂」遭罵翻
臺灣學生要進中國的大學 先被統戰洗腦
【中國觀察】
中國政府報告:2035年前美國將保持全球超級大國地位
中國審查微信言論 中美貿易戰議題刪很兇
中石油系統官員落馬 2月第2人
中紀委下令 孟宏偉妻山東政協常委身分遭撤
香港擬修改逃犯條例等法 反對者擔心港府濫用法律
大型工程醜聞不斷 香港出現「制度崩潰」
生3胎還是罰 山東夫婦無力繳款春節前帳戶被扣
中國繼續增加黃金儲備
農曆年假期中國旅客訪港人次逾140萬 創10年新高
小小的在華體驗中心如何幫Facebook賺大錢?
【中國與世界】
川普考慮延長美中貿易談判期限
中美貿易戰讓通貨緊縮壓力加大
美印太司令:中國是美國長期最大戰略威脅
劍指華為 美國務卿:企業競爭必須公開透明
中美科技戰繼續:華為事件後盤點已站隊的美國盟友
美議員:美國應善用制裁,懲治世界各地盜國者和人權惡棍
騰訊正式入股Reddit 線民貼圖捍衛言論自由
美國學者呼籲正確評估中國的威脅,並與中國進行「巧競爭」
英國防相稱「硬實力」對付中國 首相謹慎表態
以英擬劃紅線 阻中資插旗敏感科技
法澳提防中國 媒體:關係漸趨緊密
南海漁業資源爭奪戰
艾爾段:土耳其仗義直言 成某些國家敵人
新疆商人逃離中國 家屬向各國政府求救
「我也是維族」:新運動要求中國公開失蹤家屬影片
中國與臺灣
中方自菲律賓將我國人強行遣中,陸委會提出嚴正抗議
陸委會表示,陸方於12日將涉嫌於107年10月間在菲律賓從事電信詐騙犯罪之7名國人強押至中國,陸委會已針對此事向陸方提出嚴正抗議。呼籲陸方應以維護民眾權益為念,摒除不必要的因素,儘速與我方展開合作,共謀打擊犯罪之方法,才能澈底根絕類案發生,以保障兩岸人民的權益與福祉。(立法院將開議 陸委會提2項優先法案)(陸委會,02.12;中央社,02.13)
美印太司令:習近平一國兩制統一方案未反映臺海兩岸願望
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大衛森(Philip Davidson)星期二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一國兩制」作為統一的解決方案「並不反映臺海雙方的願望)」,由於北京對臺北領導層的嚴厲言論,臺海情勢越來越令人擔憂。大衛森說,儘管臺灣總統蔡英文和她所屬的民主進步黨都致力於同中國「避免對抗並防止意外」,但北京對臺北領導層的言論卻更為嚴厲,使得臺海情勢更令人擔憂,美國希望雙方能繼續展開高層溝通與互動,以便延續他們基於尊嚴與尊重的建設性對話。(美議員:美國應考慮構建太平洋版北約制衡中國)(VOA,02.13;VOA,02.13)
喜樂島推臺獨公投 美:反對片面改變現狀作為
喜樂島聯盟總召集人郭倍宏推動修公投法、實現正名制憲。AIT發言人孟雨荷(Amanda Mansour)今天表示,兩岸和平與穩定攸關美國深遠且重大利益。臺灣是可靠的夥伴,美國肯定(appreciate)臺灣維持和平與穩定的努力。不過,她也指出,美國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的作為;美國長期的政策是不支持(do not support)臺灣獨立的公投。(邀蔡總統美國會演說 美前副助卿:不支持、卜睿哲致函喜樂島不應片面改變現狀 外交部:不評論)(中央社,02.13;中央社,02.13;自由時報,02.13)
中國軍事施壓 美國學界籲華府助臺灣防衛
美國學界今天發表報告指出,中國逼迫臺灣接受統一,美方應嚇阻北京對臺軍事侵略,在西太平洋維持強大軍力,協助臺灣發展不對稱作戰能力,並恪守一中政策,維護臺海穩定。報告由紐約智庫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21世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謝淑麗(Susan L. Shirk)共同主持,黎安友(Andrew J. Nathan)及沈大偉(David Shambaugh)等中國專家參與報告製作。(中央社,02.13)
北京威脅臺灣 法國國會議員質詢政府立場
法國國民議會民主獨立聯盟暨行動與獨立黨團(UDI, Agir et Independants)議員德拉霍迪耶(Laure de La Raudiere)於2月初提出書面質詢,詢問外交部長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有關法國在習近平提出「一國兩制」且宣稱不放棄使用武力後,想瞭解法國政府的立場及在南海可扮演的角色。質詢書中表示,臺灣不能與香港相比較,也絕非中國的一部分,臺灣的一切都與中國相異,尤其是在尊重民主及人權方面。(中央社,02.13)
英媒:中國軍事現代化引臺方關切
習近平的目標是,到2020年看到軍事改革的初步成果,到2050年成為一支能夠在任何地方作戰、並打贏戰爭的「世界一流」軍隊。這種雄心令西方大國和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感到不安,包括臺灣——北京方面宣稱臺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中國沒有排除對臺使用武力的可能性。過去3年裡,北京方面在臺灣控制的領土附近增加了軍事行動,並阻止了臺北方面的外交和貿易舉措。(FT,02.13)
臺禁購中資通產品 擴及國營事業
蔡政府要擴大禁止中央等機關採購中國資通訊等產品,將由行政院發布「各公務機關使用陸資產品處理原則(草案)」,據透露,幾經商議與釐清,國營事業也將適用此行政命令。(自由時報,02.13)
李淨瑜:營救李明哲的國際行動進入新的階段
被中國關押的臺灣人權工作者李明哲的妻子李淨瑜日前赴美尋求援助之後,星期二在返臺記者會上表示,營救李明哲的國際行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李淨瑜表示,她被邀請參加美國川普總統的國情諮文演說時,她深深體會到不是她李淨瑜的肉身坐在那裡,是絕不屈服中國對臺灣人,對任何人進行人權迫害的「精神」坐在那裡。(VOA,02.12)
女生挺藏獨IG遭中國網友灌爆 臺、港留學生群起聲援
西藏裔女學生拉姆(Chemi Lhamo)近日獲選為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TSC)首位西藏裔學生會長,不料她的社群網站Instagram帳戶竟遭中國網友以大量謾罵、攻擊性的字眼灌爆,並抨擊她的藏獨立場;不過消息傳出後,臺灣、香港留學生與網友也紛紛到她的IG留言支持,並與中國網友激烈交鋒。(自由時報,02.13)
沒九二共識 照樣貨出去 去年農產外銷54億美元 創20年新高
臺灣去年農產品外銷打破三項紀錄,外銷出口達五十四.七億美元創下二十年新高,水果外銷一億三千萬美元也創紀錄,甚至我國農產品出口到中國金額二十二.七億美元亦刷新紀錄,成長二十三.二%,今年目標出口要破六十億美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沒有九二共識,臺灣農產品也出得去,一樣照賣。(自由時報,02.13)
比柯P兩岸一家親更強烈 韓國瑜提「你儂我儂」遭罵翻
高雄市長韓國瑜上任後強打拚經濟,宣稱承認九二共識與中國合作就能讓高雄發大財,最近他又提出兩岸關係「你儂我儂」的新論述,自認在這種框架下能夠做更多事情,比起臺北市長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更強烈。但韓國瑜「你儂我儂」的新論述曝光後,就遭到網友砲轟,懷疑這還是韓國瑜所稱的政治0分嗎?(淪陷了! 高雄輕軌遭中國廣告入侵 網友怒:看到快吐血)(自由時報,02.13;自由時報,02.13)
臺灣學生要進中國的大學 先被統戰洗腦
臺灣的大學學測才剛結束,中國教育部為因應臺灣學測「五選四」新制,日前宣布臺灣高中生學測成績,只要語文(國文)、數學、英文中任一科成績達「均標」以上就可申請中國的大學。中國也進一步在「2019年祖國大陸普通高校免試招收臺灣考生」網站說明招生方式,官網內處處可見「祖國大陸」4字,臺灣學生還沒進中國的大學就讀,就先被統戰、洗腦。(自由時報,02.13)
中國觀察
中國政府報告:2035年前美國將保持全球超級大國地位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最新公佈的一份報告說,未來15年,中國的經濟地位更加重要,但是美國將保持全球超級大國地位。儘管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報告沒有直接論述中美之間的角力,但是這份報告顯然放低了中國在未來全球經濟中佔據重要作用遠大抱負的調門。(VOA,02.13)
中國審查微信言論 中美貿易戰議題刪很兇
香港大學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當局去年對社交應用程式微信(WeChat)的審查中,中美貿易戰議題成為官方刪文的重點鎖定目標。WeChatscope去年檢查了微信上的104萬篇文章,發現有1萬1000篇遭監察及刪除,最受針對的10大議題中,3個是中美持續的貿易戰、美國對中興通訊的制裁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孟晚舟被捕一事。(中央社,02.13)
中石油系統官員落馬 2月第2人
中國黑龍江省監察委員會今天公布,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規劃計劃部副總經理胡永慶涉嫌嚴重職務違法,正接受監察調查。北京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長安街知事」報導,這是2月以來第2名中石油系統官員落馬。(中央社,02.13)
中紀委下令 孟宏偉妻山東政協常委身分遭撤
前國際刑警組織主席、中國公安部副部長孟宏偉去年落馬,港媒報導,他的妻子Grace Meng因為捲入孟宏偉案,由中共中紀委直接指示,1月底被撤銷山東省政協常委、委員。(中央社,02.13)
香港擬修改逃犯條例等法 反對者擔心港府濫用法律
香港保安局近日向立法會提交檔,建議重新審議現行的引渡法律,以便當局可以在沒有簽訂引渡協定的地方進行個案合作,防堵漏洞。不過,擬議修改的上述法律引發爭議。民主黨籍的立法會議員塗謹申擔心,港府會濫用條例,一旦將來在發生類似銅鑼灣書店事件,可能有港人被依據此法移送中國。(VOA,02.12)
大型工程醜聞不斷 香港出現「制度崩潰」
耗資過千億港元興建的港珠澳大橋,去年十月開通,在剛過去的農曆新年人流爆滿,大年初三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境的旅客接近16萬,但近日卻爆出這項工程出現重大監管缺失。而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香港地鐵的重要工程上,加上之前的連串醜聞,令外界擔憂,香港在中國影響下,已出現「制度崩潰」的情況。(RFA,02.12)
生3胎還是罰 山東夫婦無力繳款春節前帳戶被扣
中國開放生育二孩,各地對生育三孩也傳出從寬處理。但山東省成武縣一對夫婦生下第3個孩子後,卻被徵收人民幣6.4萬餘元罰款。在帳戶僅有2萬餘元繳不出罰款下,春節前仍被法院強制執行。這項消息在春節前在中國網路曝光後,引起網民不少議論,其中多數人對成武縣官方的作法不以為然。(中央社,02.12)
中國繼續增加黃金儲備
截至1月底,中國央行黃金持有量為5994萬盎司,高於一個月前的5956萬盎司。這是中國連續第二個月增加黃金儲備。分析人士估計,2019年可能是央行大舉買入黃金的又一年。(FT,02.13)
農曆年假期中國旅客訪港人次逾140萬 創10年新高
剛過去的農曆新年假期,是連接中國的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及港珠澳大橋去年相繼開通後,首個中國農曆新年黃金周假期,據香港政府最新統計顯示,這7日的中國旅客訪港人次超過140萬,比去年同期增加超過32%,創10年新高。有立法會議員表示,中港大型跨境基建只帶來大量不過夜留宿的「低消費」中國旅客,反而逼爆香港社區,影響生活水準及空間,建議開徵陸路過境稅等措施,限制中國旅客增幅。(VOA,02.13)
小小的在華體驗中心如何幫Facebook賺大錢?
多年來,Facebook的應用和網站在中國一直被遮罩。該公司在中國沒有為其社交網路服務提供支援的辦事處。它在中國開設子公司的嘗試也很快胎死腹中。但在深圳這個中國南方城市,Facebook卻已在本地一家合作夥伴的幫助下,靜悄悄地建立了一個立足點。(NYT,02.12)
中國與世界
川普考慮延長美中貿易談判期限
川普為延長美中貿易談判至目前3月1日的最後期限之後、以避免關稅升級打開大門。他表示,如果北京和華盛頓接近實現突破,他可以允許有更多時間進行談判。川普在週二的內閣會議開始時表示:「如果我們接近達成協議,即我們認為我們可以達成一項真正的協議,而且這樣的協議有望達成,我可以看到自己願意放寬一點期限。但總的來說,我不傾向於這麼做。」(川普的談判策略與美中經貿談判前景、美方談判聲明邏輯:何為「結構性」問題?、美中兩國對貿易談判抱有希望 但美艦闖南海帶來陰影)(FT,02.13;FT,02.13;FT,02.13;路透社,02.13)
中美貿易戰讓通貨緊縮壓力加大
中美兩國的貿易戰給産業材料帶來的降價壓力越來越大。這是因為對經濟減速保持警惕的中國減少投資,另外由於加徵關稅導致出口下降,鋼材等出現供應過剩的苗頭。纖維原料和大豆的過剩勢頭也根深蒂固。中美兩國以3月1日為期限推進貿易談判。如果雙方的解決方案沒有達成一致,價格大幅下滑的商品會越來越多,給全球經濟帶來的風險也會加大。(日經,02.13)
美印太司令:中國是美國長期最大戰略威脅
美國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菲力浦·大衛森(Admiral Philip Davidson)表示,中國是美國面臨的遠期最大戰略威脅,而美中之間的競爭已上升到代表兩種不同價值觀之間的一場較量。大衛森說:「北京謀求建立一個新的秩序,一個由中國主導、帶有中國特色的秩序,取代已持續了70多年的穩定與和平的印太地區。」(VOA,02.13)
劍指華為 美國務卿:企業競爭必須公開透明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今天表示,美國對於全球市場的企業競爭沒有意見,但是必須秉持公開與透明的方式進行。蓬佩奧(Mike Pompeo)在記者會上被問到,對於華為(Huawei)等中國企業的出現有何看法時,發表上述看法。(中央社,02.13)
中美科技戰繼續:華為事件後盤點已站隊的美國盟友
以美國為首等西方國家擔心,華為的科技產品會用於間諜活動。目前多個西方國家已經開始對華為的擴充感到憂慮,並正考慮會否禁止政府或商業機構使用華為的產品。但一些西方科技公司認為,全面禁止使用華為,會阻礙其發展及機遇。(BBC,02.13)
美議員:美國應善用制裁,懲治世界各地盜國者和人權惡棍
的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馬林諾夫斯基(Rep. Tom Malinowski D-N.J.)說,《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是一項十分重要而有效的工具,美國應更好地利用這部法律,特別是學會使用該法律的反腐功能。非政府組織「人權優先」政策高級副總裁柏申斯基(Rob Berschinski)贊同這個觀點。他認為,人權和腐敗問題密不可分。(VOA,02.13)
騰訊正式入股Reddit 線民貼圖捍衛言論自由
總部位於美國三藩市的社交網站Reddit這次的D輪融資預計可達3億美元,而這也將使Reddit的預期估值達到30億美元。 Reddit透過聲明表示,它們計畫運用這些資金朝國際拓展,並強化自身的數字廣告平臺,使它們能與臉書跟Google抗衡。然而,騰訊入股Reddit的消息使某些使用者擔憂該平臺會開始受到網路審查,而為了抗議此投資決策,許多用戶開始在Reddit上分享各種在中國被禁的圖片。包含小熊維尼與天安門事件的圖片都在Reddit上被廣為分享。(紐時載文籲美不再容忍中國互聯網封鎖以市場換市場)(DW,02.13;RFI,02.13)
美國學者呼籲正確評估中國的威脅,並與中國進行「巧競爭」
美國兩家著名研究機構星期二(2月12日)發佈聯合報告呼籲美國與中國進行「巧競爭」。報告作者說,到目前為止,川普政府的措施有效地引起了中國的注意,但是,僅僅把中國「頂回去」不是一項戰略。報告的作者說,美國必須正確評估中國的威脅,並採取有效應對措施,而美國目前針對中國威脅的做法,令人感到有一種「政治海嘯」氣氛。(VOA,02.13)
英國防相稱「硬實力」對付中國 首相謹慎表態
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在英國皇家聯合軍種研究所(RUSI)有關脫歐後國際角色講話中說,英軍需要以硬實力應對俄國與中國。此番講話隨即引發英國多方爭議和批評,首相特蕾莎·梅也與國防大臣派航母去南海的表態保持距離。首相官方發言人回應媒體時表示,中國是「一個和我們(英國)有著牢固和建設性關係的國家。」(BBC,02.13)
以英擬劃紅線 阻中資插旗敏感科技
中國對以色列科技公司的投資,已令以色列政府提高警戒,將成立類似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跨部門機構,監督中國涉及的敏感交易;英國政府也打算制訂新外國投資法,禁止華為等中國廠商參與具戰略重要性的計畫。(自由時報,02.13)
法澳提防中國 媒體:關係漸趨緊密
法國迴聲報(Les Echos)報導,中國試圖在亞太地區擴大影響力,法國與澳洲在戰略上合作越趨緊密,有學者認為,臺灣等地若生衝突,澳洲會希望與法國採取聯合軍事行動。報導提到,法國在南太平洋有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Caledonie)屬地,鄰近澳洲,且法澳兩國都提防中國勢力,在軍事及戰略上關係漸趨緊密。(中央社,02.13)
南海漁業資源爭奪戰
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的漁業官員和漁民表示,中國海警船或民船(河內官方媒體稱之為「外國船隻」)與越南漁船頻繁發生摩擦,而且在多起對峙中都出現了越方漁船沉沒、漁民受傷,設備或魚獲被沒收的情況。在中國與其東南亞鄰國在全球最熱門的地緣政治動蕩地區之一發生的衝突中,漁業爭端是獲得較少報導的一個經濟和環境方面,也是美中更廣泛衝突的一個潛在源頭。(FT,02.13)
艾爾段:土耳其仗義直言 成某些國家敵人
土耳其「新曙光報」報導,總統艾爾段段(Recep Tayyip Erdogan)表示,土耳其因替受壓迫民族挺身而出,被一些國家當成敵人。在遭土耳其以「人道恥辱」痛批後,中國也嚴詞反擊,兩國正陷外交齟齬。報導引述艾爾段說法指出:「我們破壞他們的陰謀,照亮了自己的未來,因此他們就與我們為敵。他們變成我們的敵人,只因面對暴行的時候我們沒有保持沉默,因為我們當面斥責他們的不公不義。」(中央社,02.13)
新疆商人逃離中國 家屬向各國政府求救
新疆哈薩克族商人哈勒木別克于上周抵達泰國,兩天后前往哈薩克的阿拉木圖機場,因無法入境,轉往烏茲別克塔什干機場,但遭到中方人員攔截,試圖將其帶回中國,但沒有成功。烏茲別克警方強行將哈勒木別克遣返泰國。中國政府已向泰國提出引渡要求。(RFA,02.13)
「我也是維族」:新運動要求中國公開失蹤家屬影片
就當國際社會仍在激烈討論維吾爾音樂家黑伊特的「復活」影片之際,流亡芬蘭的維族人權運動者哈裡 (Halmurat Harri)在推特上發起了一個新的運動:「我也是維族人(#MetooUyghur)。 他告訴德國之聲,希望透過這個運動持續向中國政府施壓。(DW,02.13)
2019年2月12日 星期二
20190212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9.02.12
南海是近期各國相當關注的焦點,無論是美軍艦隊的航行或是中國在該處填海造陸、擴建島礁的行為,都引起國際的關注甚至成為各大國際會議討論的議題。如2018、2017年在新加坡舉辦的香格里拉對話中,美國前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Norman Mattis)便在演說中直接提及中國在南海的行為,美國也在2018年正式提出印太戰略的構想,也積極與印度、日本舉行海上聯合軍演,並將過去「太平洋司令部」更名為「印太司令部」。雖說過去的太平洋司令部其管轄範圍就包含印太,但此次更名更直接從政治外交上將印度納入其大戰略之下,其在地緣戰略上的思考不言而喻。
固然在印太戰略上,美國一直強調「自由開放. 印度太平洋」(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Strategy, FOIP)但是在自由與開放的背後,卻是象徵引導國際勢力來參與印太地區的行動,這也代表中國在南海的潛在競爭對手,可能不會只有美國,在印太戰略的思維下,日本、印度、澳洲甚至英國的艦隻都有可能在此區域中航行,打破南海成為中國內海的期望。
一、中國在南海的經略
對北京而言,南海主權爭議與衝突已經有相當長久的時間,早在1974年的西沙海戰,中國將南越驅逐出西沙群島,控制了西沙及其周邊海域。1988年赤瓜礁海戰,中國擊敗越南,控制了赤瓜礁等七個南沙島礁,奠定日後經略南海的基礎。1992年2月,中國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正式以9段線將大部分南海海域主權劃歸所有,並宣稱有權約束外國在該海域進行軍事行動。
雖說中國早已認知到南海的重要,但上述的海戰只是單純的小型海上衝突,卻凸顯了當時解放軍海空實力的不足。日後在1996年的台海飛彈危機中,美國前往台海附近的航空母艦,除獨立號來自西太平洋之外,更從波斯灣調派尼米茲號前往台海,這都讓當時的中國注意到未來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行動,介入的美軍不會只有來自太平洋,另一隻部隊是有可能經由南海方向來襲。這些認知都讓解放軍在日後不只在戰術上開始研討如何「打航母」與區域距止作戰外,也開始加強南海的經略,不止作為走向藍水海軍的墊腳石,更期望能成為拒止美軍的海上長城。
由於海空軍對於長程預警系統(如預警機與海軍艦艇的防空系統)的不足,導致解放軍無法掌握相對寬廣的南海海空域,若要獲得南海的制空制海權,首要任務便是掌握該區域的制電磁權,此處便有賴地面設施的輔助。這也是為何中國需要耗費巨資經營南海,甚至不惜運費運送砂石擴建島礁,就是希望能將過去的礁石擴建成島嶼,裝設電子監控設施來掌握該空域,也同時將島礁改裝成為海空軍基地,期望藉此達到「鄉村包圍城市」的功效。甚至可以作為未來對付潛在敵人的前進基地。
對美國而言,隨著中國在南海島礁的完工,自然也會對過去的戰略進行調整。在2017年川普上任後,便積極調派海空軍進入南海海域,無論是B-52H戰略轟炸機的航行還是軍艦在島礁附近的行動,其背後都代表美國對於南海的重視。而川普頻頻派遣軍機進入南海等一連串的動作,代表下列戰略意涵:首先是期望藉改變實施「航行自由」行動的頻率與方式,否定中國在南海島礁的法理地位;第二是期望藉由這些行動,強化周邊國家對美國的信心,某些程度上也代表美國對於其友邦國家的「安全再保證」;最後則是期望透過這些軍事行動確保美軍在本區的行動自由並牽制解放軍的行動。
在美機艦頻繁出沒南海時,解放軍也逐漸採取行動來反制美國,如在2018年10月美國海軍驅逐艦便與解放軍海軍軍艦發生相當驚險的遭遇,逼近的過程中隨時有可能發生意外,甚至擦槍走火的危機。這也代表中國在美國日益增加的南海行動中,必需要「有所作為」,除了對美國表態之外,中國也必需要透過解放軍的行動來強化國內的支持,以及政權的擁護。畢竟隨著解放軍軍費的增加,中國不斷的宣傳軍力的進步,若是無法捍衛周邊海域的權益,是無法對民眾交代。特別是在2016年後,若解放軍無法保衛其利益,這是否也代表軍改的失敗,這些內部的政治因素,都會促使中國在南海議題上,當美國逼近中國底線時,會採取適當的軍事行動。
但在美軍積極行動的背後,所換來的卻是任務量的巨增,這也可能是2017年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發生許多海上意外的原因。畢竟對海軍士官兵而言,長期在海上進行任務巡弋,對於身心都是折磨,但在艦隻與人力皆匱乏的情形之下,這也是不得已的作法,最終導致意外的發生。因此,美國除了在地緣戰略的思維下必須與印太盟邦合作之外,在預算與人力的現實面考量下,也必須引入他國的資源來達到圍堵中國的目的,甚至引入歐洲國家的勢力,讓南海與印太達到名義上的自由、開放,如英國計畫在新加坡、汶萊建立基地,並計畫與澳洲、紐西蘭、日本分享。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與中國有密切合作的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等國,目前也都是大英國協的一分子。在英國也即將重返印太時,是否也會對中國的國際外交戰略布局產生依定的影響,值得持續觀察。
二、美國與盟邦的戰略與具體戰術
早期美國對中國的基本戰略依然未跳脫出傳統的地緣戰略。但隨著中國軍力的強化無論是火箭軍的實力或是逐漸走向遠海的解放軍海軍,過去地理的第一島鏈已經無法限制解放軍的行動,這也代表美國必須編織更大的網來包圍中國,除了以過去積極經營的日本、新加坡作為合作的基礎之外,更是將區域擴及印度與澳洲,嘗試藉此來圍堵中國。這也是歷次美日印「馬拉巴爾」(Malabar)聯合軍事演習的重點,甚至在2018年的環太平洋演習(RIMPAC)中已經開始試驗與友邦軍隊合作的聯合作戰,無論是陸軍的「多領域作戰」(Multi-Domain Operation)或是海軍主導的分佈式殺傷概念(Distributed Lethality Concept)其核心就是希望能藉助資訊力量,將電子偵蒐的情資傳達給各友邦,進行聯合打擊的目的。
如在2018年RIMPAC中美軍就與澳洲軍隊合作,由澳軍P-8A提供目標的數據資料再由美國陸軍高機動砲兵火箭系統(HIMARS)與日本陸上自衛隊合作發射岸基反艦飛彈搭配水下的美軍海軍潛艦發射魚雷與反艦飛彈攻擊目標。上述的戰術概念如今已經逐步成形,這代表美國可以不用耗費過多的實兵,反而只要掌握「制電磁權」並適時提供給友軍,就可以達到戰略目的,其中重要的關鍵便有賴友邦國家的合作。
三、日本的角色
作為美國在東亞最重要的盟友,其自衛隊雖無軍隊之名,但在實力上遠超過不少亞洲國家。特別在2018年12月的新防衛大綱中提到的「多次元統合防衛力」便可能是與美軍新戰術有相同的概念。配合增購的F-35戰機與在2019年1月29日美國國務院批准出售規劃將部署在日本西海岸的兩套陸基神盾系統(land-based Aegis systems),都代表日本在戰術與戰略上的配合。其中F-35便在新的戰略中扮演重要的「節點」角色,其可能已經不再擔任重要的攻擊手,而是利用其匿蹤與傳感系統將目標資訊傳遞到後方,岸基飛彈或是海上艦隻可能才是真正的打手。
因此,日前引發相當多討論的直升機護衛艦改裝成可以起降F-35的議題,就帶給周邊國家許多想像的空間。直升機護衛艦過去的主要任務在於反潛,但若結合F-35與未來可能建造的30FFM新型多機能護衛艦,日本在海上的實力會更加可觀。並配合原先已設置的岸基反艦飛彈與陸基神盾系統,日本的制海與反飛彈能力應會讓美軍在印太地區更具備自由行動,對日本而言也能更加確保其海上交通線安全。
四、結語
目前各國在南海雖依然處於「鬥而不破」的狀態,但紛紛透過機艦的行動來達到軍事外交的目的,這也代表固然人道救援的軟實力有用,但在現實的國際戰場依然需要軍事實力作為後盾或是表達立場的工具。就我國而言,南海爭議國際化對於我國來說不一定是壞事,但在各國外交合縱連橫、強化軍備之時,若我國還是處於被動之態而無整體戰略規劃,很容易喪失南海的話語權。如何結合海軍發展、活用太平島建構我國南海戰略,甚至能在印太戰略中具有一席之地,這可能都是在各國角逐南海之餘,我國必須思考的方向。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兩岸及國際未來重要議題行事曆〕
2月:
14-15:美中高級別貿易協議談判(中國北京)
14-21:朱立倫訪美
15:立法院第九屆第七會期開議
16-19:中國上海台辦主任李文輝訪台
27-28:「川金會」(美國與北韓元首高峰會)(越南河內)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9.02.12
美中博弈下的南海局勢
林穎佑博士(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南海是近期各國相當關注的焦點,無論是美軍艦隊的航行或是中國在該處填海造陸、擴建島礁的行為,都引起國際的關注甚至成為各大國際會議討論的議題。如2018、2017年在新加坡舉辦的香格里拉對話中,美國前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Norman Mattis)便在演說中直接提及中國在南海的行為,美國也在2018年正式提出印太戰略的構想,也積極與印度、日本舉行海上聯合軍演,並將過去「太平洋司令部」更名為「印太司令部」。雖說過去的太平洋司令部其管轄範圍就包含印太,但此次更名更直接從政治外交上將印度納入其大戰略之下,其在地緣戰略上的思考不言而喻。
固然在印太戰略上,美國一直強調「自由開放. 印度太平洋」(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Strategy, FOIP)但是在自由與開放的背後,卻是象徵引導國際勢力來參與印太地區的行動,這也代表中國在南海的潛在競爭對手,可能不會只有美國,在印太戰略的思維下,日本、印度、澳洲甚至英國的艦隻都有可能在此區域中航行,打破南海成為中國內海的期望。
一、中國在南海的經略
對北京而言,南海主權爭議與衝突已經有相當長久的時間,早在1974年的西沙海戰,中國將南越驅逐出西沙群島,控制了西沙及其周邊海域。1988年赤瓜礁海戰,中國擊敗越南,控制了赤瓜礁等七個南沙島礁,奠定日後經略南海的基礎。1992年2月,中國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正式以9段線將大部分南海海域主權劃歸所有,並宣稱有權約束外國在該海域進行軍事行動。
雖說中國早已認知到南海的重要,但上述的海戰只是單純的小型海上衝突,卻凸顯了當時解放軍海空實力的不足。日後在1996年的台海飛彈危機中,美國前往台海附近的航空母艦,除獨立號來自西太平洋之外,更從波斯灣調派尼米茲號前往台海,這都讓當時的中國注意到未來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行動,介入的美軍不會只有來自太平洋,另一隻部隊是有可能經由南海方向來襲。這些認知都讓解放軍在日後不只在戰術上開始研討如何「打航母」與區域距止作戰外,也開始加強南海的經略,不止作為走向藍水海軍的墊腳石,更期望能成為拒止美軍的海上長城。
由於海空軍對於長程預警系統(如預警機與海軍艦艇的防空系統)的不足,導致解放軍無法掌握相對寬廣的南海海空域,若要獲得南海的制空制海權,首要任務便是掌握該區域的制電磁權,此處便有賴地面設施的輔助。這也是為何中國需要耗費巨資經營南海,甚至不惜運費運送砂石擴建島礁,就是希望能將過去的礁石擴建成島嶼,裝設電子監控設施來掌握該空域,也同時將島礁改裝成為海空軍基地,期望藉此達到「鄉村包圍城市」的功效。甚至可以作為未來對付潛在敵人的前進基地。
對美國而言,隨著中國在南海島礁的完工,自然也會對過去的戰略進行調整。在2017年川普上任後,便積極調派海空軍進入南海海域,無論是B-52H戰略轟炸機的航行還是軍艦在島礁附近的行動,其背後都代表美國對於南海的重視。而川普頻頻派遣軍機進入南海等一連串的動作,代表下列戰略意涵:首先是期望藉改變實施「航行自由」行動的頻率與方式,否定中國在南海島礁的法理地位;第二是期望藉由這些行動,強化周邊國家對美國的信心,某些程度上也代表美國對於其友邦國家的「安全再保證」;最後則是期望透過這些軍事行動確保美軍在本區的行動自由並牽制解放軍的行動。
在美機艦頻繁出沒南海時,解放軍也逐漸採取行動來反制美國,如在2018年10月美國海軍驅逐艦便與解放軍海軍軍艦發生相當驚險的遭遇,逼近的過程中隨時有可能發生意外,甚至擦槍走火的危機。這也代表中國在美國日益增加的南海行動中,必需要「有所作為」,除了對美國表態之外,中國也必需要透過解放軍的行動來強化國內的支持,以及政權的擁護。畢竟隨著解放軍軍費的增加,中國不斷的宣傳軍力的進步,若是無法捍衛周邊海域的權益,是無法對民眾交代。特別是在2016年後,若解放軍無法保衛其利益,這是否也代表軍改的失敗,這些內部的政治因素,都會促使中國在南海議題上,當美國逼近中國底線時,會採取適當的軍事行動。
但在美軍積極行動的背後,所換來的卻是任務量的巨增,這也可能是2017年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發生許多海上意外的原因。畢竟對海軍士官兵而言,長期在海上進行任務巡弋,對於身心都是折磨,但在艦隻與人力皆匱乏的情形之下,這也是不得已的作法,最終導致意外的發生。因此,美國除了在地緣戰略的思維下必須與印太盟邦合作之外,在預算與人力的現實面考量下,也必須引入他國的資源來達到圍堵中國的目的,甚至引入歐洲國家的勢力,讓南海與印太達到名義上的自由、開放,如英國計畫在新加坡、汶萊建立基地,並計畫與澳洲、紐西蘭、日本分享。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與中國有密切合作的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等國,目前也都是大英國協的一分子。在英國也即將重返印太時,是否也會對中國的國際外交戰略布局產生依定的影響,值得持續觀察。
二、美國與盟邦的戰略與具體戰術
早期美國對中國的基本戰略依然未跳脫出傳統的地緣戰略。但隨著中國軍力的強化無論是火箭軍的實力或是逐漸走向遠海的解放軍海軍,過去地理的第一島鏈已經無法限制解放軍的行動,這也代表美國必須編織更大的網來包圍中國,除了以過去積極經營的日本、新加坡作為合作的基礎之外,更是將區域擴及印度與澳洲,嘗試藉此來圍堵中國。這也是歷次美日印「馬拉巴爾」(Malabar)聯合軍事演習的重點,甚至在2018年的環太平洋演習(RIMPAC)中已經開始試驗與友邦軍隊合作的聯合作戰,無論是陸軍的「多領域作戰」(Multi-Domain Operation)或是海軍主導的分佈式殺傷概念(Distributed Lethality Concept)其核心就是希望能藉助資訊力量,將電子偵蒐的情資傳達給各友邦,進行聯合打擊的目的。
如在2018年RIMPAC中美軍就與澳洲軍隊合作,由澳軍P-8A提供目標的數據資料再由美國陸軍高機動砲兵火箭系統(HIMARS)與日本陸上自衛隊合作發射岸基反艦飛彈搭配水下的美軍海軍潛艦發射魚雷與反艦飛彈攻擊目標。上述的戰術概念如今已經逐步成形,這代表美國可以不用耗費過多的實兵,反而只要掌握「制電磁權」並適時提供給友軍,就可以達到戰略目的,其中重要的關鍵便有賴友邦國家的合作。
三、日本的角色
作為美國在東亞最重要的盟友,其自衛隊雖無軍隊之名,但在實力上遠超過不少亞洲國家。特別在2018年12月的新防衛大綱中提到的「多次元統合防衛力」便可能是與美軍新戰術有相同的概念。配合增購的F-35戰機與在2019年1月29日美國國務院批准出售規劃將部署在日本西海岸的兩套陸基神盾系統(land-based Aegis systems),都代表日本在戰術與戰略上的配合。其中F-35便在新的戰略中扮演重要的「節點」角色,其可能已經不再擔任重要的攻擊手,而是利用其匿蹤與傳感系統將目標資訊傳遞到後方,岸基飛彈或是海上艦隻可能才是真正的打手。
因此,日前引發相當多討論的直升機護衛艦改裝成可以起降F-35的議題,就帶給周邊國家許多想像的空間。直升機護衛艦過去的主要任務在於反潛,但若結合F-35與未來可能建造的30FFM新型多機能護衛艦,日本在海上的實力會更加可觀。並配合原先已設置的岸基反艦飛彈與陸基神盾系統,日本的制海與反飛彈能力應會讓美軍在印太地區更具備自由行動,對日本而言也能更加確保其海上交通線安全。
四、結語
目前各國在南海雖依然處於「鬥而不破」的狀態,但紛紛透過機艦的行動來達到軍事外交的目的,這也代表固然人道救援的軟實力有用,但在現實的國際戰場依然需要軍事實力作為後盾或是表達立場的工具。就我國而言,南海爭議國際化對於我國來說不一定是壞事,但在各國外交合縱連橫、強化軍備之時,若我國還是處於被動之態而無整體戰略規劃,很容易喪失南海的話語權。如何結合海軍發展、活用太平島建構我國南海戰略,甚至能在印太戰略中具有一席之地,這可能都是在各國角逐南海之餘,我國必須思考的方向。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兩岸及國際未來重要議題行事曆〕
2月:
14-15:美中高級別貿易協議談判(中國北京)
14-21:朱立倫訪美
15:立法院第九屆第七會期開議
16-19:中國上海台辦主任李文輝訪台
27-28:「川金會」(美國與北韓元首高峰會)(越南河內)
20190212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19.02.12
編按:如無法收信或有疑慮,可徑至網站查閱日報與週報。欲加退訂本日報者,可回復此信告知。
目錄
【中國與臺灣】
蔡總統:從不反對兩岸交流 爭議應坐下來談
喜樂島推獨立公投 卜睿哲公開信籲郭倍宏三思
外交部公布TRA40年鑽石主視覺 盼臺美關係恆久穩固
菲律賓強遣臺嫌赴中 外交部嚴正關切與遺憾
文件稱臺灣是國家 中國拒絕紐西蘭航空班機降落
美學者:臺灣非美國安撫或對抗中國工具
國發會5招解決5缺 助臺商回流
洛杉磯辦事處長:中國是年獸 僑胞勿對臺灣失信心
質疑柯兩岸立場 華府臺灣同鄉會證實:沒打算接待柯文哲
【中國觀察】
什麼樣的挑戰使習近平夜不能寐?
中國首部軍事訓練監察條例 聚焦備戰打仗
美中貿易談判重啟 人民幣匯率走低
甯死不進再教育營 哈族男機場割喉求救
江天勇獄中拜年 余文生妻求助人大
粵港澳大灣區規畫綱要 北京下週公佈
春節假期中國零售銷售增長放緩
蘋果手機在中國出貨量大幅下滑 華為手機出貨量猛增
告別宮鬥劇 影視娛樂業寒冬將至?
中國首部科幻電影受歡迎,官媒稱「體現了習近平思想」
【中國與世界】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美中在人工智慧領域展開較量
美國務卿籲盟邦勿用華為設備 免增彼此合作困難
執行自由航行 美艦進入南沙美濟礁海域
美中在北京舉行副部級磋商 中國結構性改革成爭論點
美中貿易戰與北京宣傳戰
行賄與腐敗:華為的全球商業模式
華為在歐發起反擊:要求捷克撤回安全威脅警告
對抗中國海上擴權 英宣示硬實力
多大中生網路串聯 藏裔學生會長:對抗無知
澳大利亞取消中國富商黃向墨永久居住權
維族澳大利亞居民被中國拘留,人權人士呼籲澳政府採取行動
俄媒警告中國別在北極挑戰莫斯科利益 但歡迎撒錢
人類的一大恥辱!土耳其譴責北京為何如此強硬
外媒忽曝遼寧艦轉賣巴基斯坦
一帶一路連累債臺高築 馬爾地夫將要求中國減債 指項目涉貪、成本高昂
中國與臺灣
蔡總統:從不反對兩岸交流 爭議應坐下來談
蔡總統出席在圓山大飯店舉行的「2019大陸臺商春節聯誼活動」,海基會董事長張小月、海基會副董事長姚人多、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等人陪同。總統說,從來不反對兩岸交流,兩岸地理距離這麼近,雙方頻繁交流互動,是自然、必然的發展;她說,兩岸之間的任何爭議都可以,也應該坐下來談,共同化解爭議分歧。(臺商製造轉為臺灣製造/蔡總統喊話 現在是回臺最好時機)(中央社,02.12;自由時報,02.12)
喜樂島推獨立公投 卜睿哲公開信籲郭倍宏三思
喜樂島聯盟總召集人郭倍宏推動修公投法、實現正名制憲。對此,前美國在臺協會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今天寫公開信籲郭倍宏三思,更質疑深綠的行動若需美國保護,是否已問過美國意見。公開信強調,美國支持蔡總統所領導的政府,原因正是因為蔡總統的小心謹慎,不把美國的承諾視為理所當然,蔡總統也了解與美國密切溝通的價值。(美議員盼邀蔡總統國會演說 卜睿哲認有3缺失、卜睿哲吁佩洛西勿邀蔡英文到美国国会演说引来负评)(中央社,02.12;中央社,02.12;VOA,02.12)
外交部公布TRA40年鑽石主視覺 盼臺美關係恆久穩固
「臺灣關係法」今年邁入40周年,外交部今天正式宣布,將在臺灣和美國舉辦系列紀念活動,也特別設計鑽石意象圖樣,作為活動主視覺。外交部北美司司長姚金祥今天說明,鑽石象徵臺美夥伴關係的恆久穩固,系列活動包括宗教對話、研討會、國際研習營、紀念酒會與菁英領袖研習營等,盼臺美關係如鑽石般,再創閃耀亮眼成就。(自由時報,02.12)
菲律賓強遣臺嫌赴中 外交部嚴正關切與遺憾
菲律賓政府今天上午將7名涉及電信詐騙案的臺灣人強行遣送中國,中華民國外交部對此表示嚴正關切與遺憾。去年10月下旬,菲律賓警方在北伊羅科斯省(Ilocos Norte)鼎拉斯鎮(Dingras)破獲可疑電信詐騙據點,逮捕25名嫌犯,其中13人為臺灣籍。(臺詐騙犯遣中 菲律賓稱「受害者和證據多在中國」)(中央社,02.12;自由時報,02.12)
文件稱臺灣是國家 中國拒絕紐西蘭航空班機降落
紐西蘭航空公司(Air New Zealand)一架飛往上海的航班,起飛幾小時後折返,原因竟然是該航班的文件忘了移除臺灣相關稱謂,因此未獲得目的地落地許可。其實過去北京的官員就曾警告該航空公司,刪除任何暗示臺灣國家稱謂的文書,但問題未得到解決。(三立,02.12)
美學者:臺灣非美國安撫或對抗中國工具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研究中心學者何理凱(Eric Heginbotham)與任職於紐約市立大學與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大學的梅農(Rajan Menon)今天聯名在「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發表文章指出,在中國不斷打壓臺灣之際,美國如果貿然出重手,可能反而帶來中國更多動作。華府也不應犧牲臺灣以安撫北京,或將臺灣作為對抗中國的工具。(中央社,02.12)
國發會5招解決5缺 助臺商回流
蔡英文總統昨呼籲臺商將生產基地移回臺灣,強調政府提出多項措施歡迎臺商。國發會目前已彙整「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針對有意願回臺投資的臺商提供一站式視窗客製化服務,提出五大策略,包括:滿足用地需求、充裕產業人才、協助快速融資、穩定供應水電、稅務專屬服務,解決臺商回流可能面對的五缺問題。(自由時報,02.12)
洛杉磯辦事處長:中國是年獸 僑胞勿對臺灣失信心
駐洛杉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長朱文祥發表新春談話,將中國比做年獸、形容共產黨是癌細胞,他強調這並非挑釁,而是向僑胞喊話「不要因中國存在,就對臺灣失去信心」。各大僑社領袖出席之外,加州參議員盧比歐(Susan Rubio)、波坦提諾(Anthony Portantino)、張玲齡、艾丘立塔(Bob Archuleta)以及數名地方官員也前來祝賀。(中央社,02.12)
質疑柯兩岸立場 華府臺灣同鄉會證實:沒打算接待柯文哲
臺北市長柯文哲3月中將訪美,外傳華府臺灣同鄉會因柯文哲的兩岸立場,決定不接待柯文哲,對此同鄉會會長陳桂鈴證實,不只是因為柯的「兩岸一家親」說法,也是鄉親無法完全信任柯的兩岸立場。(自由時報,02.12)
中國觀察
什麼樣的挑戰使習近平夜不能寐?
最近,美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舉行了一個聽證會,討論習近平所面臨的內部與外部的挑戰。美國陸軍退役中校、獨立軍事分析師布拉斯克(Dennis Blasko)在作證時暗示,中國軍隊能否打仗和打勝仗可能是使習近平夜不能寐的一個問題。布魯金斯學會-耶魯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多什(Rush Doshi)在聽證會上表示,儘管中國的經濟發展使得它的足印遍佈全球,但是它在貿易、人民幣國際化以及「一帶一路」項目這三個領域都面臨挑戰。(VOA,02.12)
中國首部軍事訓練監察條例 聚焦備戰打仗
中國今天發布解放軍軍事訓練監察試行條例,新華社報導稱,這是中國軍事監察領域的第一部法規,對提高備戰打仗能力有重要意義。條例將自3月1日起實施。(中央社,02.12)
美中貿易談判重啟 人民幣匯率走低
週一,隨著美中貿易官員在北京啟動新一輪貿易談判,以及中國交易員結束為期一周的春節假期重返崗位,人民幣匯率有所下跌。在亞太早盤交易中,受到中國央行(PBoC)所設定交易區間限制的在岸人民幣匯率下跌0.5%,至1美元兌換6.7768元人民幣,為1月25日以來的最低水準。(人民幣雖重挫 中國法人:今年可望升至6.5)(FT,02.12;中央社,02.12)
甯死不進再教育營 哈族男機場割喉求救
自由記者阿劄特(Erkin Azat)2月8日在推特上發佈影片,在影片中,中國籍哈薩克族男子沙曼 (Qalymbek Shahman)在烏茲別克機場割喉求救,拒絕被遣返回中國。目前根據烏茲別克外交部的消息,他已在2月9日轉往泰國曼谷。外傳他在接受治療,並接受聯合國難民署的保護。(DW,02.12)
江天勇獄中拜年 余文生妻求助人大
曾協助709事件家屬的維權律師江天勇,刑期將於本月28日屆滿。在獲釋前夕,江天勇獲准致電雙親,不過家屬的態度相當審慎。另一名捲入「709大抓捕」的律師余文生的妻子週一敦促全國人大常委會加強關注余文生案。(RFA,02.12)
粵港澳大灣區規畫綱要 北京下週公佈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天說,北京將於下週公佈粵港澳大灣區規畫綱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醞釀多時,但一直沒有具體發展綱要。林鄭月娥上午出席行政會議前宣佈,北京將於21日公佈規畫綱要,屆時廣東、香港和澳門三地政府也會在香港舉行綱要的宣講會。(中央社,02.12)
春節假期中國零售銷售增長放緩
農曆新年期間,中國消費者支出增長與去年相比有所減緩,這是購物者感受到中國經濟放緩的最新跡象。這代表著同比增長8.5%,與2018年10.2%的同比增幅相比顯著下降,而且是自2005年開始追蹤此數據以來的最低增長率。(FT,02.12)
蘋果手機在中國出貨量大幅下滑 華為手機出貨量猛增
美國國際資料公司(IDC)2月11日發佈的報告說,2018年第四季度蘋果手機在中國的出貨量同比大約下降20%。與此同時,華為去年第四季度的手機出貨量增加23.3%。(VOA,02.12)
告別宮鬥劇 影視娛樂業寒冬將至?
中國政府有意更嚴格控制娛樂產業,隨著打擊演藝界不法收入、限制受觀眾熱追的宮鬥劇的播出,圈內人士擔心中國的影視製作行業將迎來「寒冬」。上海媒體分析人士Krypt Chen指出,2016年以來政府的審查越來越嚴格。(張藝謀遭遇寒冬?『一秒鐘』柏林電影節退展)(DW,02.12;RFI,02.12)
中國首部科幻電影受歡迎,官媒稱「體現了習近平思想」
中國第一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獲得爆發性人氣後,中國官方媒體爭相吹捧該影片體現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但也有人批評稱,該影片本身蘊含著中國人拯救世界的中國中心主義,連科幻電影也被用作政治宣傳的工具。(東亞日報,02.12)
中國與世界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美中在人工智慧領域展開較量
在本周美中兩國重啟貿易談判之際,美國總統川普星期一簽署一項行政命令,旨在推動美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發展,同時削弱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強勁勢頭。行政命令要求聯邦機構在研發投入中把人工智慧列入優先地位,同時擴大科研人員使用有利於人工智慧研發的政府資料的許可權。(全球霸主地位受威脅 美處處提防中國)(DW,02.12;VOA,02.12)
美國務卿籲盟邦勿用華為設備 免增彼此合作困難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 今天警告盟邦,不要使用中國華為技術公司生產的設備,否則美國將比較難以「與他們合作」。蓬佩奧在訪問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期間告訴記者:「我們希望確保,我們已向他們指明使用那些設備的機會和風險。」(美要求中東歐盟國禁制華為 環時社評:勿為討好美國犧牲獨立性)(中央社,02.12;立場新聞,02.12)
執行自由航行 美艦進入南沙美濟礁海域
時值美國和中國正籌備第三輪貿易談判之際,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發言人證實,兩艘飛彈驅逐艦「斯普魯恩斯號」(USS Spruance)及「普瑞布爾號」(USS Preble),十一日駛進南海南沙群島美濟礁(Mischief Reef)十二海裡範圍內,「挑戰過度聲張的海權,維持國際法賦予的自由航行權利」。這是美軍今年第二次發布南海行動,可能再度激怒北京。(美中衝突似曾相識)(自由時報,02.12;FT,02.12)
美中在北京舉行副部級磋商 中國結構性改革成爭論點
美中兩國政府11日在北京啟動副部級經貿磋商,12日可能繼續磋商。在14、15日兩天旨在消除摩擦的部長級經貿磋商前,雙方就中國結構性改革等主要爭論點進行了工作層面的對話。隨著3月1日談判期限的臨近,雙方將加快作業。美方由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副代表格裡什和商務部、農業部等官員參加,中方則派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等人出席。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11日也出現在磋商會場商務部。(中美副部級談判氣氛好 傳川習會3月在美舉行)(共同社,02.12;多維,02.12)
美中貿易戰與北京宣傳戰
美中兩國正在進行新一輪的貿易談判,以結束自去年7月以來的貿易戰。在一開始頻繁高調宣揚不怕跟美國打貿易戰之後,中國共產黨當局近幾個月來不但放低了對美強硬的調門,而且對雙方的談判也採取低調宣傳姿態。(中美貿易戰最大贏家是歐洲?)(VOA,02.12;日經,02.12)
行賄與腐敗:華為的全球商業模式
在阿爾及利亞、尚比亞、索羅門群島的三起案件,外加近年來另外幾起案件,被控方都是華為科技有限公司,後者因剽竊智慧財產權與間諜活動的指稱而正在接受西方國家的調查。有關華為的國家安全擔憂,讓人略微忽視了這家公司運營的另一面,即華為涉及腐敗的商業行徑。(VOA,02.12)
華為在歐發起反擊:要求捷克撤回安全威脅警告
為反擊對其歐洲業務的限制企圖,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威脅稱,如果捷克共和國的網路安全機構不撤銷華為對關鍵基礎設施構成威脅的警告,它將對該國採取法律行動。隨著歐洲各國採取初步行動重新配置控制互聯網的系統,華為的威脅是不斷升級的新5G、即第五代網路硬體控制權爭奪戰的最新一槍。(NYT,02.11)
對抗中國海上擴權 英宣示硬實力
英國國防大臣威廉森十一日在倫敦智庫「皇家聯合研究所」(RUSI)發表演說,揭櫫英國脫歐後的軍事戰略。他宣示,英國未來可能必須介入對抗俄羅斯和中國之類公然蔑視國際法國家的侵略,呼籲英國及其西方盟邦基於自身利益,必須準備「使用硬實力」。他也證實,英國正調派其最新、最先進的航空母艦「伊莉莎白女王號」,搭載兩個中隊的F-35匿蹤戰機,開赴南海等太平洋爭議海域。(自由時報,02.12)
多大中生網路串聯 藏裔學生會長:對抗無知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上周發生西藏裔學生疑似在社群媒體上遭中國學生霸淩的事件。 一群多倫多大學的中國學生疑因不滿支持西藏自由的學生當選學生會會長,號召上千名中國學生上網連署,要求學校取消她當選資格。(DW,02.12)
澳大利亞取消中國富商黃向墨永久居住權
澳大利亞取消中國富商黃向墨的永久居住權,並駁回其入籍申請。隨著北京試圖擴大在澳大利亞的影響力,中澳之間的衝突日益擴大。黃向墨自2011年起就生活在悉尼,近年來向澳大利亞政壇捐贈了數百萬美元。但同時,他領導的組織與中共統戰部有聯繫,後者是中共的一個重要組織機構,負責在海外推廣中國外交政策,並在國內與各類團體合作。(NYT,02.11)
維族澳大利亞居民被中國拘留,人權人士呼籲澳政府採取行動
十幾名居住在澳大利亞的維吾爾族人士在中國被拘留。澳大利亞人權人士呼籲澳政府向中國政府施壓,確保被拘留者獲釋。據《衛報》報導,17名維吾爾族的澳大利亞居民在前往中國探親時被拘留,其中15人是澳大利亞永久居民,2人持有澳大利亞配偶簽證。他們當中許多人的子女或配偶是澳大利亞公民。(VOA,02.12)
俄媒警告中國別在北極挑戰莫斯科利益 但歡迎撒錢
俄羅斯關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問將要擔任北極理事會輪值主席的冰島。與此同時,中國在北極不斷加強活動也更引起俄羅斯的警覺。俄羅斯主要媒體警告中國嚴守紅線,不要在北極挑戰俄羅斯的利益,但歡迎中國去北極地區投資。(VOA,02.12)
人類的一大恥辱!土耳其譴責北京為何如此強硬
土耳其譴責北京對待維族人的做法是「人類的一大恥辱」猶如一枚突然爆發的炸彈,中土關係是否正在走向一場嚴重的外交危機?這枚炸彈威力之大在於主要的穆斯林國家由於更操心與中國維持重要的商業關係因而至今對維族人的命運視而不見不曾發聲,而穆斯林世界極有影響力,在西方份量亦很吃重、且與維吾爾人同屬突厥民族的土耳其一開口就極其強硬!北京則反駁土耳其所言乃涉疆謬論「非常惡劣。」(反駁土耳其指控 華春瑩:新疆人臉上洋溢由衷、明朗笑容、新疆政策挨批 中國三方包圍反擊土耳其)(RFI,02.12;立場新聞,02.12;中央社,02.12)
外媒忽曝遼寧艦轉賣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與俄羅斯等多地媒體忽然曝料中國遼寧號航空母艦將轉賣給巴基斯坦,只是巴基斯坦沒有足夠的資金償購。中國官方通過環球時報引述中國軍事專家,否認上述消息。(RFI,02.12)
一帶一路連累債臺高築 馬爾地夫將要求中國減債 指項目涉貪、成本高昂
再有國家因為一帶一路項目而債臺高築。曾被北京形容為一帶一路倡議成功案例的馬爾地夫,新政府上臺後披露國家欠中國的債務或高達30億美元(約235億港元),是馬爾地夫GDP的六成。新政府又指控前政府與中國簽下的巨額合同涉貪,將要求中國減少債務及修改利率。(立場新聞,02.12)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19.02.12
編按:如無法收信或有疑慮,可徑至網站查閱日報與週報。欲加退訂本日報者,可回復此信告知。
目錄
【中國與臺灣】
蔡總統:從不反對兩岸交流 爭議應坐下來談
喜樂島推獨立公投 卜睿哲公開信籲郭倍宏三思
外交部公布TRA40年鑽石主視覺 盼臺美關係恆久穩固
菲律賓強遣臺嫌赴中 外交部嚴正關切與遺憾
文件稱臺灣是國家 中國拒絕紐西蘭航空班機降落
美學者:臺灣非美國安撫或對抗中國工具
國發會5招解決5缺 助臺商回流
洛杉磯辦事處長:中國是年獸 僑胞勿對臺灣失信心
質疑柯兩岸立場 華府臺灣同鄉會證實:沒打算接待柯文哲
【中國觀察】
什麼樣的挑戰使習近平夜不能寐?
中國首部軍事訓練監察條例 聚焦備戰打仗
美中貿易談判重啟 人民幣匯率走低
甯死不進再教育營 哈族男機場割喉求救
江天勇獄中拜年 余文生妻求助人大
粵港澳大灣區規畫綱要 北京下週公佈
春節假期中國零售銷售增長放緩
蘋果手機在中國出貨量大幅下滑 華為手機出貨量猛增
告別宮鬥劇 影視娛樂業寒冬將至?
中國首部科幻電影受歡迎,官媒稱「體現了習近平思想」
【中國與世界】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美中在人工智慧領域展開較量
美國務卿籲盟邦勿用華為設備 免增彼此合作困難
執行自由航行 美艦進入南沙美濟礁海域
美中在北京舉行副部級磋商 中國結構性改革成爭論點
美中貿易戰與北京宣傳戰
行賄與腐敗:華為的全球商業模式
華為在歐發起反擊:要求捷克撤回安全威脅警告
對抗中國海上擴權 英宣示硬實力
多大中生網路串聯 藏裔學生會長:對抗無知
澳大利亞取消中國富商黃向墨永久居住權
維族澳大利亞居民被中國拘留,人權人士呼籲澳政府採取行動
俄媒警告中國別在北極挑戰莫斯科利益 但歡迎撒錢
人類的一大恥辱!土耳其譴責北京為何如此強硬
外媒忽曝遼寧艦轉賣巴基斯坦
一帶一路連累債臺高築 馬爾地夫將要求中國減債 指項目涉貪、成本高昂
中國與臺灣
蔡總統:從不反對兩岸交流 爭議應坐下來談
蔡總統出席在圓山大飯店舉行的「2019大陸臺商春節聯誼活動」,海基會董事長張小月、海基會副董事長姚人多、陸委會主委陳明通等人陪同。總統說,從來不反對兩岸交流,兩岸地理距離這麼近,雙方頻繁交流互動,是自然、必然的發展;她說,兩岸之間的任何爭議都可以,也應該坐下來談,共同化解爭議分歧。(臺商製造轉為臺灣製造/蔡總統喊話 現在是回臺最好時機)(中央社,02.12;自由時報,02.12)
喜樂島推獨立公投 卜睿哲公開信籲郭倍宏三思
喜樂島聯盟總召集人郭倍宏推動修公投法、實現正名制憲。對此,前美國在臺協會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今天寫公開信籲郭倍宏三思,更質疑深綠的行動若需美國保護,是否已問過美國意見。公開信強調,美國支持蔡總統所領導的政府,原因正是因為蔡總統的小心謹慎,不把美國的承諾視為理所當然,蔡總統也了解與美國密切溝通的價值。(美議員盼邀蔡總統國會演說 卜睿哲認有3缺失、卜睿哲吁佩洛西勿邀蔡英文到美国国会演说引来负评)(中央社,02.12;中央社,02.12;VOA,02.12)
外交部公布TRA40年鑽石主視覺 盼臺美關係恆久穩固
「臺灣關係法」今年邁入40周年,外交部今天正式宣布,將在臺灣和美國舉辦系列紀念活動,也特別設計鑽石意象圖樣,作為活動主視覺。外交部北美司司長姚金祥今天說明,鑽石象徵臺美夥伴關係的恆久穩固,系列活動包括宗教對話、研討會、國際研習營、紀念酒會與菁英領袖研習營等,盼臺美關係如鑽石般,再創閃耀亮眼成就。(自由時報,02.12)
菲律賓強遣臺嫌赴中 外交部嚴正關切與遺憾
菲律賓政府今天上午將7名涉及電信詐騙案的臺灣人強行遣送中國,中華民國外交部對此表示嚴正關切與遺憾。去年10月下旬,菲律賓警方在北伊羅科斯省(Ilocos Norte)鼎拉斯鎮(Dingras)破獲可疑電信詐騙據點,逮捕25名嫌犯,其中13人為臺灣籍。(臺詐騙犯遣中 菲律賓稱「受害者和證據多在中國」)(中央社,02.12;自由時報,02.12)
文件稱臺灣是國家 中國拒絕紐西蘭航空班機降落
紐西蘭航空公司(Air New Zealand)一架飛往上海的航班,起飛幾小時後折返,原因竟然是該航班的文件忘了移除臺灣相關稱謂,因此未獲得目的地落地許可。其實過去北京的官員就曾警告該航空公司,刪除任何暗示臺灣國家稱謂的文書,但問題未得到解決。(三立,02.12)
美學者:臺灣非美國安撫或對抗中國工具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研究中心學者何理凱(Eric Heginbotham)與任職於紐約市立大學與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大學的梅農(Rajan Menon)今天聯名在「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發表文章指出,在中國不斷打壓臺灣之際,美國如果貿然出重手,可能反而帶來中國更多動作。華府也不應犧牲臺灣以安撫北京,或將臺灣作為對抗中國的工具。(中央社,02.12)
國發會5招解決5缺 助臺商回流
蔡英文總統昨呼籲臺商將生產基地移回臺灣,強調政府提出多項措施歡迎臺商。國發會目前已彙整「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針對有意願回臺投資的臺商提供一站式視窗客製化服務,提出五大策略,包括:滿足用地需求、充裕產業人才、協助快速融資、穩定供應水電、稅務專屬服務,解決臺商回流可能面對的五缺問題。(自由時報,02.12)
洛杉磯辦事處長:中國是年獸 僑胞勿對臺灣失信心
駐洛杉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長朱文祥發表新春談話,將中國比做年獸、形容共產黨是癌細胞,他強調這並非挑釁,而是向僑胞喊話「不要因中國存在,就對臺灣失去信心」。各大僑社領袖出席之外,加州參議員盧比歐(Susan Rubio)、波坦提諾(Anthony Portantino)、張玲齡、艾丘立塔(Bob Archuleta)以及數名地方官員也前來祝賀。(中央社,02.12)
質疑柯兩岸立場 華府臺灣同鄉會證實:沒打算接待柯文哲
臺北市長柯文哲3月中將訪美,外傳華府臺灣同鄉會因柯文哲的兩岸立場,決定不接待柯文哲,對此同鄉會會長陳桂鈴證實,不只是因為柯的「兩岸一家親」說法,也是鄉親無法完全信任柯的兩岸立場。(自由時報,02.12)
中國觀察
什麼樣的挑戰使習近平夜不能寐?
最近,美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舉行了一個聽證會,討論習近平所面臨的內部與外部的挑戰。美國陸軍退役中校、獨立軍事分析師布拉斯克(Dennis Blasko)在作證時暗示,中國軍隊能否打仗和打勝仗可能是使習近平夜不能寐的一個問題。布魯金斯學會-耶魯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多什(Rush Doshi)在聽證會上表示,儘管中國的經濟發展使得它的足印遍佈全球,但是它在貿易、人民幣國際化以及「一帶一路」項目這三個領域都面臨挑戰。(VOA,02.12)
中國首部軍事訓練監察條例 聚焦備戰打仗
中國今天發布解放軍軍事訓練監察試行條例,新華社報導稱,這是中國軍事監察領域的第一部法規,對提高備戰打仗能力有重要意義。條例將自3月1日起實施。(中央社,02.12)
美中貿易談判重啟 人民幣匯率走低
週一,隨著美中貿易官員在北京啟動新一輪貿易談判,以及中國交易員結束為期一周的春節假期重返崗位,人民幣匯率有所下跌。在亞太早盤交易中,受到中國央行(PBoC)所設定交易區間限制的在岸人民幣匯率下跌0.5%,至1美元兌換6.7768元人民幣,為1月25日以來的最低水準。(人民幣雖重挫 中國法人:今年可望升至6.5)(FT,02.12;中央社,02.12)
甯死不進再教育營 哈族男機場割喉求救
自由記者阿劄特(Erkin Azat)2月8日在推特上發佈影片,在影片中,中國籍哈薩克族男子沙曼 (Qalymbek Shahman)在烏茲別克機場割喉求救,拒絕被遣返回中國。目前根據烏茲別克外交部的消息,他已在2月9日轉往泰國曼谷。外傳他在接受治療,並接受聯合國難民署的保護。(DW,02.12)
江天勇獄中拜年 余文生妻求助人大
曾協助709事件家屬的維權律師江天勇,刑期將於本月28日屆滿。在獲釋前夕,江天勇獲准致電雙親,不過家屬的態度相當審慎。另一名捲入「709大抓捕」的律師余文生的妻子週一敦促全國人大常委會加強關注余文生案。(RFA,02.12)
粵港澳大灣區規畫綱要 北京下週公佈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天說,北京將於下週公佈粵港澳大灣區規畫綱要。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醞釀多時,但一直沒有具體發展綱要。林鄭月娥上午出席行政會議前宣佈,北京將於21日公佈規畫綱要,屆時廣東、香港和澳門三地政府也會在香港舉行綱要的宣講會。(中央社,02.12)
春節假期中國零售銷售增長放緩
農曆新年期間,中國消費者支出增長與去年相比有所減緩,這是購物者感受到中國經濟放緩的最新跡象。這代表著同比增長8.5%,與2018年10.2%的同比增幅相比顯著下降,而且是自2005年開始追蹤此數據以來的最低增長率。(FT,02.12)
蘋果手機在中國出貨量大幅下滑 華為手機出貨量猛增
美國國際資料公司(IDC)2月11日發佈的報告說,2018年第四季度蘋果手機在中國的出貨量同比大約下降20%。與此同時,華為去年第四季度的手機出貨量增加23.3%。(VOA,02.12)
告別宮鬥劇 影視娛樂業寒冬將至?
中國政府有意更嚴格控制娛樂產業,隨著打擊演藝界不法收入、限制受觀眾熱追的宮鬥劇的播出,圈內人士擔心中國的影視製作行業將迎來「寒冬」。上海媒體分析人士Krypt Chen指出,2016年以來政府的審查越來越嚴格。(張藝謀遭遇寒冬?『一秒鐘』柏林電影節退展)(DW,02.12;RFI,02.12)
中國首部科幻電影受歡迎,官媒稱「體現了習近平思想」
中國第一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獲得爆發性人氣後,中國官方媒體爭相吹捧該影片體現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但也有人批評稱,該影片本身蘊含著中國人拯救世界的中國中心主義,連科幻電影也被用作政治宣傳的工具。(東亞日報,02.12)
中國與世界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美中在人工智慧領域展開較量
在本周美中兩國重啟貿易談判之際,美國總統川普星期一簽署一項行政命令,旨在推動美國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發展,同時削弱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強勁勢頭。行政命令要求聯邦機構在研發投入中把人工智慧列入優先地位,同時擴大科研人員使用有利於人工智慧研發的政府資料的許可權。(全球霸主地位受威脅 美處處提防中國)(DW,02.12;VOA,02.12)
美國務卿籲盟邦勿用華為設備 免增彼此合作困難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 今天警告盟邦,不要使用中國華為技術公司生產的設備,否則美國將比較難以「與他們合作」。蓬佩奧在訪問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期間告訴記者:「我們希望確保,我們已向他們指明使用那些設備的機會和風險。」(美要求中東歐盟國禁制華為 環時社評:勿為討好美國犧牲獨立性)(中央社,02.12;立場新聞,02.12)
執行自由航行 美艦進入南沙美濟礁海域
時值美國和中國正籌備第三輪貿易談判之際,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發言人證實,兩艘飛彈驅逐艦「斯普魯恩斯號」(USS Spruance)及「普瑞布爾號」(USS Preble),十一日駛進南海南沙群島美濟礁(Mischief Reef)十二海裡範圍內,「挑戰過度聲張的海權,維持國際法賦予的自由航行權利」。這是美軍今年第二次發布南海行動,可能再度激怒北京。(美中衝突似曾相識)(自由時報,02.12;FT,02.12)
美中在北京舉行副部級磋商 中國結構性改革成爭論點
美中兩國政府11日在北京啟動副部級經貿磋商,12日可能繼續磋商。在14、15日兩天旨在消除摩擦的部長級經貿磋商前,雙方就中國結構性改革等主要爭論點進行了工作層面的對話。隨著3月1日談判期限的臨近,雙方將加快作業。美方由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副代表格裡什和商務部、農業部等官員參加,中方則派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等人出席。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11日也出現在磋商會場商務部。(中美副部級談判氣氛好 傳川習會3月在美舉行)(共同社,02.12;多維,02.12)
美中貿易戰與北京宣傳戰
美中兩國正在進行新一輪的貿易談判,以結束自去年7月以來的貿易戰。在一開始頻繁高調宣揚不怕跟美國打貿易戰之後,中國共產黨當局近幾個月來不但放低了對美強硬的調門,而且對雙方的談判也採取低調宣傳姿態。(中美貿易戰最大贏家是歐洲?)(VOA,02.12;日經,02.12)
行賄與腐敗:華為的全球商業模式
在阿爾及利亞、尚比亞、索羅門群島的三起案件,外加近年來另外幾起案件,被控方都是華為科技有限公司,後者因剽竊智慧財產權與間諜活動的指稱而正在接受西方國家的調查。有關華為的國家安全擔憂,讓人略微忽視了這家公司運營的另一面,即華為涉及腐敗的商業行徑。(VOA,02.12)
華為在歐發起反擊:要求捷克撤回安全威脅警告
為反擊對其歐洲業務的限制企圖,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威脅稱,如果捷克共和國的網路安全機構不撤銷華為對關鍵基礎設施構成威脅的警告,它將對該國採取法律行動。隨著歐洲各國採取初步行動重新配置控制互聯網的系統,華為的威脅是不斷升級的新5G、即第五代網路硬體控制權爭奪戰的最新一槍。(NYT,02.11)
對抗中國海上擴權 英宣示硬實力
英國國防大臣威廉森十一日在倫敦智庫「皇家聯合研究所」(RUSI)發表演說,揭櫫英國脫歐後的軍事戰略。他宣示,英國未來可能必須介入對抗俄羅斯和中國之類公然蔑視國際法國家的侵略,呼籲英國及其西方盟邦基於自身利益,必須準備「使用硬實力」。他也證實,英國正調派其最新、最先進的航空母艦「伊莉莎白女王號」,搭載兩個中隊的F-35匿蹤戰機,開赴南海等太平洋爭議海域。(自由時報,02.12)
多大中生網路串聯 藏裔學生會長:對抗無知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上周發生西藏裔學生疑似在社群媒體上遭中國學生霸淩的事件。 一群多倫多大學的中國學生疑因不滿支持西藏自由的學生當選學生會會長,號召上千名中國學生上網連署,要求學校取消她當選資格。(DW,02.12)
澳大利亞取消中國富商黃向墨永久居住權
澳大利亞取消中國富商黃向墨的永久居住權,並駁回其入籍申請。隨著北京試圖擴大在澳大利亞的影響力,中澳之間的衝突日益擴大。黃向墨自2011年起就生活在悉尼,近年來向澳大利亞政壇捐贈了數百萬美元。但同時,他領導的組織與中共統戰部有聯繫,後者是中共的一個重要組織機構,負責在海外推廣中國外交政策,並在國內與各類團體合作。(NYT,02.11)
維族澳大利亞居民被中國拘留,人權人士呼籲澳政府採取行動
十幾名居住在澳大利亞的維吾爾族人士在中國被拘留。澳大利亞人權人士呼籲澳政府向中國政府施壓,確保被拘留者獲釋。據《衛報》報導,17名維吾爾族的澳大利亞居民在前往中國探親時被拘留,其中15人是澳大利亞永久居民,2人持有澳大利亞配偶簽證。他們當中許多人的子女或配偶是澳大利亞公民。(VOA,02.12)
俄媒警告中國別在北極挑戰莫斯科利益 但歡迎撒錢
俄羅斯關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問將要擔任北極理事會輪值主席的冰島。與此同時,中國在北極不斷加強活動也更引起俄羅斯的警覺。俄羅斯主要媒體警告中國嚴守紅線,不要在北極挑戰俄羅斯的利益,但歡迎中國去北極地區投資。(VOA,02.12)
人類的一大恥辱!土耳其譴責北京為何如此強硬
土耳其譴責北京對待維族人的做法是「人類的一大恥辱」猶如一枚突然爆發的炸彈,中土關係是否正在走向一場嚴重的外交危機?這枚炸彈威力之大在於主要的穆斯林國家由於更操心與中國維持重要的商業關係因而至今對維族人的命運視而不見不曾發聲,而穆斯林世界極有影響力,在西方份量亦很吃重、且與維吾爾人同屬突厥民族的土耳其一開口就極其強硬!北京則反駁土耳其所言乃涉疆謬論「非常惡劣。」(反駁土耳其指控 華春瑩:新疆人臉上洋溢由衷、明朗笑容、新疆政策挨批 中國三方包圍反擊土耳其)(RFI,02.12;立場新聞,02.12;中央社,02.12)
外媒忽曝遼寧艦轉賣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與俄羅斯等多地媒體忽然曝料中國遼寧號航空母艦將轉賣給巴基斯坦,只是巴基斯坦沒有足夠的資金償購。中國官方通過環球時報引述中國軍事專家,否認上述消息。(RFI,02.12)
一帶一路連累債臺高築 馬爾地夫將要求中國減債 指項目涉貪、成本高昂
再有國家因為一帶一路項目而債臺高築。曾被北京形容為一帶一路倡議成功案例的馬爾地夫,新政府上臺後披露國家欠中國的債務或高達30億美元(約235億港元),是馬爾地夫GDP的六成。新政府又指控前政府與中國簽下的巨額合同涉貪,將要求中國減少債務及修改利率。(立場新聞,02.12)
訂閱:
文章 (Atom)
20200703 中國情勢暨兩岸雙週報: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與中共統戰制度剖析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20.07.03 編注:本期雙週報是根據上期「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進行剖析並附上參考圖。 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林雨蒼、沈伯洋 ...
-
盧俊偉(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 2015.10.9 2015.10.13更新 今年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措施(下文簡稱811新匯改),將原本由官方指導的人民幣中間匯價改為參考前一日銀行同業外匯市場收盤價,增加匯率市場化...
-
作者:董思齊 (本文完成於2014年4月) 經歷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的韓國, 除了對內有維持經濟成長與進行產業轉型的急迫性壓力之外, 還面對了中國不斷的崛起以及與日本的外在競爭壓力。 在內外相交的壓迫之下,韓國興起了以設立與世界連...
-
2016.2.26 王毅盼蔡英文接受憲法同屬一中 王毅在CSIS就「中美關係及中國外交發展」發表演說[ 官網資料 ],在回答問題時表示,中國並不關心誰在台灣掌握中國台灣地區的政權,中國關心的是,成為執政者後如何處理兩岸關係,能不能繼續維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