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7日 星期二

20180227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2018.02.27


2018中國兩會與對台政策事前觀察:

從幾個指標性人物談起



王智盛 (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助理教授)



每年三月初的人大、政協兩會(以下簡稱「兩會」),一向被認為是中國政府對於該年度重要政策方針一錘定音的重頭大戲,近年來也成為中共領導人藉機發表對台談話的重要場合。今(2018)年中共兩會已經分別預定於3月3日、5日召開,先期進行蠡測分析確有其必要性。相較於前幾年的兩會,今年兩會之所以特別重要,除了恰逢十九大後的換屆之年(第十三屆)、要確立未來五年的政府人事組成之外,更由於北京當局極為罕見地兩會之前連續召開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分別拋出「習思想入憲」、「設置國家監察委員會(國監委)」(二中)以及更具震撼的「刪除國家主席任期」(三中)等修憲議題,而備受矚目。本文以下茲就今年中國兩會幾個指標性人物的觀察,初探未來中國對台政策走向。



一、 指標人物

二、

(一)習近平:延長任期、集權一身已無懸念

從去(2017)十九大的中共政治局及政治局常委的人事佈局,雖知習近平權力鞏固幾無懸念(註1),且在也打破過往中共「隔代繼承」的政治默契,但由於「七上八下」、「集體領導」等指標並未獲得突破,外界咸認習近平雖已具備完「長期執政」的要件,但時機或尚未成熟。但本次在兩會前夕打破中共過往慣例,連續召開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註2),並且無預警地將「刪除國家主席任期」納入兩會修憲議題之中,則是突顯出從十九大至兩會短短的幾個月之中,讓習近平的權力更加集中而鞏固,媒體及網路輿論幾乎一片倒地以「習皇帝」(Emperor Xi)稱之,當然也讓國際社會和台灣都清楚認知,至少未來十年無論是在對中問題或台海問題上,主要的對手就是習近平。



(二)汪洋:出掌政協、確立中共對台政策第二把手地位

原本汪洋是否接掌政協,在十九大之後仍有不同觀察,此係因為其在十九大之後仍繼續出任新一屆「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副組長,但隨著一月份中國全國政協常委會的落幕和新屆政協委員名單的提出,汪洋出掌新一屆政協主席基本上已無懸念,只能說遊走於團派與習派之間的汪洋,無論是在經濟或統戰事務上,都獲得習更大的信任和支持。此外,汪洋取代俞正聲也主持了2月初的「2018對台工作會議」,也代表著過往由政協主席出任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二把手的慣例仍將延續。



(三)劉結一:正式扶正、負責未來五年對台工作執行

劉結一在十九大前後分別以「首席(正部級)國台辦副主任」、「十九大中央委員」之姿進駐國台辦「實習」,就已經預告將於今年三月兩會中確立接任國台辦主任。這不僅是繼王毅、張志軍後,第三位中國外交體系出身的官員「轉戰」國台辦,同時也似乎形成了「國台辦主任每屆換任」的慣例(註3)。但無論如何,未來五年台灣面對的將會是一個更加「知美」、「知國(國際參與問題)」的對台工作執行者,才是真正應所注意之處。



(四)張志軍:延續能量、轉戰人大發揮影響力

儘管張志軍或有被外界認為與中共決策高層不同調,但不可否認其在過去五年任內歷經了兩岸關係的重大轉折,既有2014年「太陽花學運」的衝擊,也有2015年「馬習會」的震撼,更遑論2016年前後開始應對民進黨執政、由其主導的一系列「操之在己」的對台政策單邊作為(註4)。而在其被選認為新任的福建省全國人大代表後,外界咸研判其將延續過去積累的對台工作經驗,在人大常委會或相關工作委員會中扮演一定角色。



二、對台政策

從上述幾個指標性人物在兩會的動向,初步研判對台政策的走向與基調,略有幾個值得觀察的面向:



其一、習的延任有助於短期兩岸問題穩定、但長期恐形成壓力。在習透過本次兩會修憲確立延長任期後,比較可以確定的是,由於習的第二任期必須面對「兩個一百年」中「第一個一百年」的「奔小康」政策兌現,外在環境---包括對美、對台---的「維穩」極其重要。換言之,本次兩會修憲是讓習近平取得了延任的「門票」,但是否得以順利延任,還是取決於其政治承諾的實現。因此,習仍將延續十九大政治報告中「對台重要但不急迫」的對台政策基調,短期求取兩岸關係的穩定冷和。但中長期來看,由於習具有強烈使命感的決策風格,倘其連任成功,對台政策的統一進程可能會進一步浮上台面,屆時對台灣恐怕形成新一波的政策壓力。



其二、國際場域的對台打壓恐更加絕決。外界對於去年已降中共一系列的涉台人士佈局(註5)有已有相當評析,而汪洋和劉結一的出任,更讓論者認為此為史上「最知美」的中國對台決策團隊。然除了「知美」之外,劉結一與過去同屬外交體系出身的王毅及張志軍不同之處在於,王毅擅長兩國往來及折衝外交、張志軍則是主政黨互動及統戰外交,而劉結一長期卻沈浸在國際場域的針鋒相對(甚至而有怒懟天團成員之稱),未來正式接任後是否在對台原則立場上更為堅定、並在國際場域中更有所「發揮」,而針對台灣的國際參與(不必然是邦交國問題)壓制更力,恐是未來台灣必須緊密關注之處。



其三、涉台事務「同等待遇」法制化的延展。從張志軍進入人大加以研判,未來可能進一步將其任內所推動的「同等待遇」政策進一步法制化。事實上,中國單方將對台政策法制化已是必然的趨勢,而由國台辦轉戰人大的張志軍,無論是將對台事務法制化或融入大陸各部門法或另訂新法,張志軍都可能繼續在涉台立法工作扮演重要角色,也推演出中國新一輪對台工作的可能側重重點。



註1:之所以如此論述,主要係一般認為,十九大政治局常委的鐵桿「習派」佔4席,分別是習近平、栗戰書、王滬寧、趙樂際;至於「帶槍投靠」、搖擺於習派和團派(胡錦濤派)之間的還有汪洋、以及搖擺於江派和習派之間的韓正。換言之,19大的政治局常委,習近平至少掌握4~5席次,確定佔有過半的絕對優勢;至中央政治局委員習更有超過2/3的全面掌控。



註2:按,本次三中全會安排打破了兩大慣例:其一是時間慣例,中共建政後歷屆三中全會最早是在6月份召開(中共七屆三中全會),最晚是在12月份召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本次是最早的一次;其二是議題慣例,三中全會一般談經濟問題,這次不再談經濟問題,主要談人事問題和國家機構改革,也是過往所罕見。參見:「中共十九屆三中全會打破兩大慣例」, 多維新聞網,網址:http://news.dwnews.com/china/big5/news/2018-02-24/60042170.html。



註3:在此之前的陳雲林任期自1996至2008年,擔任了12年的國台辦主任;王兆國則是自1990年至1996年擔任了6年的國台辦主任。



註4:此例如自2015年起就開始的「卡式台胞證」、一直到「青年創業」、「同等待遇」等政策均屬之。



註5:包括前國務委員戴秉國出任全國台研會會長、楊明杰出任社科院台研所所長等。


(以上言論不代表民進黨中央立場,僅為個人意見)

〔兩岸及國際未來重要議題行事曆〕

三月

0227-0303:劉鶴訪美

3:全國政協會議

5:全國人大會議

11:311大地震7周年

14:反分裂國家法13周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00703 中國情勢暨兩岸雙週報: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與中共統戰制度剖析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20.07.03 編注:本期雙週報是根據上期「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進行剖析並附上參考圖。 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林雨蒼、沈伯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