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20121130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2.11.30.


[編按:今日忙亂,未能早寄,為此特附上一則奇聞以致歉。]

How China’s Web Censorship Is Driving Traffic to a Miami Pet Spa Website
Rather than just blocking sites, China's web censors are now employing some rather strange techniques—which means the online home of a small pet spa in Miami is receiving an insane number of hits every day. (Gizmoto, 11.29)


今日焦點:中國的主權爭議

美關切陸新護照 資深官員會商
針對中國大陸新版護照引發的爭議,美國國務院關切程度逐漸升高。國務院發言人盧嵐28日表示,已向華府的中共大使館提出交涉。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29號在國務院跟中國駐美大使張業遂見面,就新版中國護照引發的風波,表達美國的關切。國務院說,美國加入其他國家的行列,敦促中國重新考慮此舉所傳達的政治訊號。(聯合報、美國之音中文網 11.30.)

海南公安獲准扣押“非法入管轄海域”外國船隻
新華網報導,27日海南省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海南省沿海邊防治安管理條例》,海南又通過規定,允許海南公安邊防機關對“非法進入中國管轄海域”的外國船隻採取扣押、驅逐等措施。(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華社 11.30.)


中國觀察

習近平: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
[編按:這是自十八屆一中後的第一次全體常委齊亮相?]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所有常委昨日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特展,並發表重要談話。他以三句詩描述中華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長風破浪會有時」。他說,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特展「回顧了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新華網 11.29)

愛滋病毒感染者在北京請願遊行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來自河南的愛滋病毒感染者在北京進行了請願遊行。他們借此機會要求民政部落實政府給愛滋病家庭兒童每月600元養育補助的承諾。維權人士指出,即將就任總理的李克強對河南愛滋病毒氾濫負有主要責任。[外媒對此有許多報導,如衛報:China's Aids crisis lingers over country's new leaders。文中直稱1990年代河南有介於5至30萬人誤染愛滋,官方無數據。而李克強現在似乎要設法處理他從政生涯至今最大的汙點。](德國之聲中文網 11.30)

雷政富淫亂案 薄熙來添一罪
《南都週刊》報導,淫亂視頻是某建商拍攝於07年,主要用於威脅雷政富,而雷在09年向當時的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求援,薄指示公安局長王立軍提供協助,事後雷投桃報李,為薄熙來的金主-大連實德企業負責人徐明,在北碚區投資大開方便之門,薄熙來罪行恐因此再添一樁。(中國時報 11.30)

學者:革命悄悄開始了 大陸剩5年改革
清華大學社會系教授孫立平於2013財經年會中表示,現在大陸的問題不是法律健全不健全,哪條法律有無被執行,而是政府還能不能在法制的軌道上運轉。現在的大陸已是一個與法治完全格格不入的國家,且愈走愈遠,其中維穩就是對法治的一大破壞、大倒退。政府為了達到目的(指標)可以不擇手段,叫做「作惡授權」,政府默認甚至鼓勵下屬用違法規則,以違法方式達成任務。(聯合報 11.30)

三差問題 引發中共路線分歧
政大東亞所所長寇建文昨表示,胡錦濤的裸退,對中共新舊交替制度化有積極的作用,這次十八大前,中共出現少有的路線分歧。主因源自於:三差問題(城鄉差距、貧富差距、東西差距);腐敗問題嚴重,激起社會不滿情緒,左派有發揮空間;右派肯定市場經濟,希望保證民眾自由權,防止官僚腐敗。(旺報 11.30.)


中國與世界

陸4艘航母龍骨 威脅美霸權
軍事專家康斯坦丁希夫科夫說,「中國準備借助於軍事力量來進行滲透。」中國在俄羅斯「瓦良格」號基礎上建造航母,而且,中方已經建成另外4艘新航母龍骨。美國國務院官方發言人牛蘭宣佈,在中國軍事實力日益增強的背景下將繼續支持亞洲盟國,並在必要的情況下採取相應措施。(旺報 11.30.)

護釣島 安倍籲退役艦移交海保
針對釣魚台問題,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與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29日在街頭演說時隔空叫陣,野田強調應克制言語挑釁他國的行為,而安倍則主張應加強對釣魚台列嶼的有效控制,並將退役自衛隊船艦移交給海上保安廳。(自由時報 11.30.)

抗議中資礦場汙染 緬群眾遭驅離
緬甸數百名村民、學生和僧侶連續數日佔據北部蒙育瓦鎮一處中緬合資的萊比塘銅礦場抗議後,緬甸當局29日出動大批鎮暴員警進行驅離,造成數十名村民及僧侶受傷。緬甸民主運動領袖翁山蘇姬當日稍晚抵達當地聲援示威者,並會見萬寶礦產的中國幹部。(自由時報 11.30.)

標普:陸經濟將保持強勁成長
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昨表示,大陸經濟將保持強勁成長,政府財政狀況穩定,預計2013至2015年大陸經濟成長率平均為7.3%。同時,彭博昨日公佈最新針對投資人的調查顯示,受惠大陸經濟前景改善,全球經濟正處於18個月以來最佳狀態。(旺報 11.30.)

大和證預言:10年內 大陸世界工廠不保
據日本最大銀行證券商大和證券資本市場發布最新報告指出,大陸將在未來5至10年內失去「世界工廠」的地位。由於東協7國的勞動力成本要低得多及這些國家最近實施的經濟開放和自由化政策,東協7國具備取代大陸的良好條件,將成為新世界工廠。(經濟日報 11.30.)


中國與台灣

謝長廷:改革不是詩歌朗誦
謝長廷昨表示,上月登陸返台後,黨內對中國問題陷入「交流就是賣台」、「不交流就是鎖國」兩個極端,其實兩者各有利弊,黨應盡速以四項原則提出兩岸政策,亦即多數人民支持、不引起兩岸緊張、能獲得國際支持、不犧牲台灣價值,而「憲法各表」就是他的主張。並表示,一中各表可說是冷戰時期的產物,它意味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合國只有一方是合法的;但憲法各表則是認為兩部憲法都合法,差別在於管轄不同地方。(中國時報 11.30.)

榮民入籍中國 還領台灣就養金
部分退休榮民定居中國並取得身分證,卻依然領取我國的就養金,退輔會主委曾金陵昨坦承,目前已查到兩位,將取消其補助資格。民進黨立委邱議瑩痛斥,榮民拿中國身分證、卻領台灣就養金,這是矛盾、違法的行為。(自由時報 11.30.)

東協+6拒新會員 台提前邊陲化
國貿局昨日指出,中日韓FTA明年初將舉行第1回合談判。據悉,東協加6區域經濟整合已決議等協議談完才開放新的成員參與,意味隨著中日韓明年初FTA談判,台灣已提前走向邊陲化。(旺報 11.30.)

香港高院批准蔡衍明委任獨立監管人入亞視董事會
香港高等法院批准臺灣傳媒大亨蔡衍明旗下的神旺媒體公司提出申請委任獨立監管人,加入亞視董事局,監察亞視現況。神旺的代表律師指,會儘快提出申請。亞視發言人,暫時未有就高院批准訴訟申請作出回應。(華語網 11.28.)

20121129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2.11.29.


今日焦點:中國的主權爭議

中共十八大後騰手“強攻”南海 醞釀系列實質動作
中國軍方審定的首張全面顯示三沙市地理位置和南海諸島地貌的專題地圖——《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省三沙市地圖》在11月24日上市。三沙市是在今年7月份中越南海島嶼主權爭端最為激烈的時期新設立的中國最南端的地級市。另一方面,中共智囊也在醞釀探討為爭奪南海主權進行下一步準備。未來中國可能在新近成功實現艦載機著陸的“遼寧艦”的鼓舞下,採取更為大膽的進取策略。(多維新聞網 11.29.)

美態度轉硬 擬向中表達關切
中國新版護照引發爭議,菲律賓昨天宣布將比照越南的做法,拒絕在中國新版護照上蓋入出境章,另發一紙簽證。美國國務院27日也升高態度表示,美國關切引起南中國海地區國家緊張和不安的中國護照上的地圖,美國有意向中國表示,「這無助於這個地區的環境。我們都尋求解決這些議題。」(自由時報 11.29.)

東盟秘書長:南海可能成為“巴勒斯坦”
東盟秘書長比素萬表示,亞洲正進入近年來“最具爭議的”時期,不斷崛起的中國主張其對幾乎整個南海擁有主權,與菲律賓、越南和其它國家發生矛盾。南海糾紛可能成為“亞洲的巴勒斯坦”,釀成一場武力衝突,破壞整個地區的穩定。(FT中文網 11.28.)


中國觀察

習近平整肅官場貪腐 吹響前奏
央視新聞頻道24日連續報導三起爭議事件,分別是任建宇;雲南彝良農婦攔路溫家寶,及河南周口強行夷平民眾祖墳爭議。上述三起事件涉及打壓言論自由與官民衝突。北京各方消息直指,新一屆領導層,正蘊釀在明年三月人大政協兩會後,展開一次針對腐敗問題的「整風運動」。(中國時報 11.29.)

中國官媒:當局考慮放鬆一胎化政策
中國官方媒體報道,中國當局正在考慮放鬆計劃生育政策,可能准許城鎮居民生育第二胎。因為這些地區面臨更緊迫的人口老化和大量外來人口問題。此外,一些執行計劃生育政策效果非常好的地區,也將放鬆生二胎的限制。(BBC中文網 11.28.)

集體土地徵收補償 制度修改獲國務院通過
中國國務院昨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對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徵收補償制度作了修改。雖然具體修改條款還未可知,業內專家推測,此次修改,主要內容是提高征地補償數額,提高額度可能至少為現行標準的10倍。(京華網 11.29.)

陸商務部長:大陸出口 明年小幅升溫
大陸商務部部長陳德銘28日表示,今年前三季大陸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7%,完成今年全年7.5%以上的目標。陳德銘預測明年外貿出口走勢表示,明年國際貿易會略好於今年,下半年會略好於上半年。(聯合報 11.29.)

中國三年後核電運行機組達41台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張華祝28日表示,中國於2015年底的核電總裝機容量將接近4200萬千瓦,約佔全球核電裝機容量的十分之一。中國屆時的核電運行機組將達到41台,並將有接近20個核電機組在建。(BBC中文網 11.28.)

China investment levels excessive, risks are rising: IMF research(Reuters 11.28.)


中國與世界
美匯率操控國名單 未列大陸
美國財政部27日公布半年一次的匯率報告,裁定大陸並未操控人民幣匯率,未將大陸列入「匯率操控國」名單內。這也讓大陸再次躲過可能面臨的美國貿易制裁。但美財政部強調,人民幣仍被「明顯低估」。(旺報 11.29.)

共軍西太平洋演訓 「未來是常態」
中共海軍艦艇編隊昨通過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海域展開例行性訓練。這次中共國防部不僅事先告知,大陸多家官方媒體還隨艦報導。日本自衛隊則密切監控了中國海軍艦隊的動向。(聯合報 11.29.)

美國邀請中國參加聯合海軍演習
正在訪華的美國海軍部長馬布斯邀請中國參加美國主導的2014環太平洋多國聯合海軍演習。目前美國無法確認中國是否已正式接受邀請。(BBC中文網 11.28.)

制衡中國 日擴張亞洲軍事力量
《紐約時報》報導,日本軍艦不僅在亞太地區與越來越多的軍事力量聯合舉行軍事演習,還開始在那些長期以來擔心日本軍事力量復興的國家進行定期訪問。日本正加大和亞洲各國的軍事合作、提供軍援,構建區域聯盟,並展示自己的武裝力量,這一切都是為了制衡正在崛起的中國。(旺報 11.29.)

中國與台灣

面對中國 蘇貞昌:不急於一時
蘇貞昌昨天表示,中國事務事關重大,會和各界多溝通,「面對中國爭的是千秋萬世,不是急於一時」。針對中國事務委員會委員人選,謝長廷昨天出席民進黨中常會前受訪表示,「這個問題就不要再吵了」,他自己是中常委,前副總統呂秀蓮、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等人都不是中常委,應該把這個機會留給他們,其他人全力拚內政。(聯合報 11.29.)

中研院院士余英時︰不願意台灣落到共產黨手上
中研院院士余英時27日表示,他之所以兩度對台灣的媒體壟斷問題公開發表意見,是因為他還關心台灣,不願意台灣落到共產黨手上。(自由時報 11.29.)

中國護照納台灣 民進黨譴責北京與馬政府
民進黨中常會昨就中國新版護照將台灣納入版圖做出決議,譴責中國侵犯台灣主權、破壞兩岸互信,並譴責馬政府的態度過於軟弱。黨主席蘇貞昌指出,民進黨要求馬總統召開國際記者會,把事情講清楚。(自由時報 11.29.)

龍應台:希速在大陸設立台灣文化機構
文化部部長龍應台昨到訪香港,她表示兩岸互設文化辦事處雙方早已開始討論,希望能在大陸各個城市都成立類似於香港的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的台灣文化中心。但對於兩岸簽署文化協議的問題,龍應台則表示,這不是文化部單一部門可以決定的。(中央社 11.29.)

兩岸服貿協議 月內可望簽署
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與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於年底前舉行第一次林陳會,進行簽署。這將是林中森接掌海基會後與對岸簽下的第一個協議。國台辦發言人楊毅表示,兩岸協商不存在放緩的問題。(旺報 11.29.)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20121128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2.11.28.


今日焦點:壹傳媒


壹傳媒交易案完成簽約 5買家入主
買家除先前的辜仲諒、王文淵、蔡衍明外,新增龍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世聰、台灣產物保險董事長李泰宏2位買家。行政院長陳冲對此表示,將由公平會、NCC啟動職權調查或審查機制。余英時發表親筆信聲援說抗議活動:「中共通過台商收購媒體,在台灣進行全面瓦解人心的活動,已經達到了明目張膽的地步。」(蘋果日報、自由時報 11.28.)

壹傳媒交易 傳政府高官涉入
市場消息指出,早在今年四、五月間,壹傳媒經營者醞釀尋找買主時,一位政府高官與其在投資銀行服務的兒子,曾一同與旺中集團蔡衍明以及另一位電視媒體界人士餐敘,撮合並商談出面購買壹傳媒的可能。(自由時報 11.28.)

壹傳媒三大買家 投資中國金額龐大
(自由時報 11.28.)


中國觀察

呼之欲出的習李新政
習近平、李克強在十八大後幾次重要亮相傳遞的信號:1. 摒棄GDP至上的思維模式,2. 改革是最大的紅利,3. 放權是根治腐敗的必由之路,4. 改革有風險,不改革有危險,5. 改革需要領導力,6. 改革突破口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另見FT中文網評論:習李新政突破口何在?](金融時報中文網 11.28.)

紐約時報三談溫家財富
[美國之音的彙整]紐時24日發表第二篇報導《溫氏家族與平安崛起》,25日發表第三篇報導,《一筆隱藏在香港的平安股權》,主要談和溫家股票有關的平安公司在香港的股權及其關係。明鏡網27日報導說,接近溫家和平安的“知情人士”說,紐時週末報導有四點失實。比如紐時說,平安老總馬明哲給溫家寶寫信求助,但實際上馬明哲還給其他高層領導寫信,記者是選擇性報導。(美國之音 11.27.)

六代領導 胡春華、孫政才被看好
《紐約時報》報導[原文報導],美國外交官及主流媒體看好胡春華及孫政才將成為中共第六代領導人。現年49歲的胡春華和孫政才是政治局委員中最年輕的成員,外界看好在2017年進入政治局常委會。胡孫兩人分屬兩派系,胡春華屬胡錦濤掌握的共青團派,孫政才被視為與政協主席賈慶林關係密切,賈慶林則被視為江澤民人馬。但也有消息指,總理溫家寶可能是孫政才的另一庇護人。(旺報、中國時報、紐時中文網 11.27-28.)

拚經濟 陸發改委再批准750億投資
國家發改委26日晚間公告,近期批准福州軌道交通、福州到平潭鐵路與烏魯木齊城市軌道等建設計畫,總投資額為750億人民幣。業者表示,從發改委近期批覆項目看,城軌和鐵路仍是未來基礎建設投資的「重頭戲」。(旺報 11.28.)

王信賢:黨國主導社會管理的盲點
[評論]十八大報告中強調中國「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走的依然是一條一手抓共產黨領導,一手抓經濟建設的道路。因此,今後中國社會管理依然是黨國主導,但代表強制力量的政法系統扮演的角色將會弱化。然而,在「政治改革」進程緩慢,社會力量快速崛起且愈趨多元的狀況下,社會管理的難度也將越來越高。(旺報 11.28.)


中國與世界

藏人自焚抗議進入新階段
分析人士說,藏人對抗中國統治可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最近有更多藏人以自焚的形式進行抗議。美國之音藏語組報導,星期天和星期一,在中國西部的甘肅省、四川省和青海省,又有4名藏人自焚。青海省共和縣上千名學生前天也發起示威遊行,抗議北京政府對西藏的高壓統治,但遭軍警強力鎮壓。(美國之音、蘋果日報 11.27-28.)

中國護照掀波 美不背書領土主張
中國新版護照納入包括南海、釣魚台、中印邊界以及台灣等許多主權爭議地點的地圖,招致越南、菲律賓、印度與台灣政府抗議。美國國務院廿六日表示,即使日後美方在這種新版護照上蓋上相關章戳,也不代表美國為中國的領土主張背書,因為護照內頁圖片與是否能取得美國簽證或入境美國無關。(自由時報 11.28.)

鐘聲:引導國際關係新發展
[評論]十八大報告指出,我們主張在國際關係中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事實上,中國已經以實際行動向國際社會有力詮釋了上述理念。我們大力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宣導一國內部的事情一國自主辦、大家共同的事情大家商量辦,各國都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我們不斷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積極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探索新興大國和守成大國的相處之道。(人民日報 11.28.)

美國仍不認為中國是匯率操縱國
美國財政部27日發佈半年度匯率報告指出,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在2010年6月至2011年11月期間上升了近10%。財政部仍不認為中國是匯率操縱國,但認為人民幣價位被「明顯低估」。(BBC中文網 11.28.)

日本低調復興國防
在經歷了經濟緩慢衰退導致國際影響力的削弱之後,奉行和平主義的日本開始用新的方式來改善自己的形象。幾十年來,日本首次提出提供軍事援助,展示自己的武裝力量,以構建地區聯盟,並通過支援其他國家的國防力量,來制衡正在崛起的中國。(紐約時報中文網 11.28.)


中國與台灣

綠設中國委員會 陸:盼棄台獨
國台辦上午舉行例行記者會[全文],楊毅針對民進黨設立「中國事務委員會」表示,希望民進黨體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勢,順應民意,「調整、改變一邊一國的台獨立場」。另外,針對高雄市長陳菊日前指有意在明年以主辦「亞太城市高峰會」的名義訪問大陸,並遞送邀請函,楊毅說,大陸「希望高雄市按照亞太城市高峰會的相關規定和慣例辦事」。(中央社、中評網 11.28.)

大陸不再讓利? 外界解讀錯誤
中共十八大期間,大陸商務部長陳德銘曾期盼「台灣給予大陸WTO成員間最惠國待遇」,被外界解讀為「大陸不再讓利」。廈門大學台灣經濟研究院經濟所所長唐永紅駁斥,讓利和最惠國待遇「是兩個不同概念」。大陸已履行WTO的經貿正常化義務,但台灣對大陸卻還沒有。唐永紅表示,兩岸經濟對大陸GDP的貢獻只有2%,而且比例還在下降;兩岸經濟對台灣GDP也只是8-9%。(旺報 11.28.)

民共溝通平台 洪奇昌:不存在
香港昨天舉行「香江論壇」,兩岸學者熱議中共十八大後的兩岸新格局,「民共」關係成焦點。大陸學者劉國深呼籲,大陸應重新認識民進黨;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則說「民共」平台不成熟、也不存在。(聯合報 11.28.)

台商回流夯 明年投資估千億
加強推動台商回台投資方案啟動即將滿月,經濟部昨天針對「加強推動台商回台投資方案」召開記者會,經濟部工業局表示,目前已掌握131個有意回台投資的潛在案例,已簽投資備忘錄的有20幾件,投資金額已超過300多億元,對明年台商回台投資達到千億元,「有信心,也相當樂觀。」(旺報 11.28.)

登陸設村鎮銀行 一銀首家獲准
金管會昨天核准第一銀行申請赴大陸河南省設立12家村鎮銀行,總投資限額為人民幣3.84億元。這是第一家本國銀行獲得金管會核准赴大陸設立村鎮銀行。(經濟日報 11.28.)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NYT中文温總報導彙整


 

20121127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2.11.27.


今日焦點:「合情合理」

王毅:正視兩岸分歧 合情合理安排
26日,中共國台辦在北京舉行“九二共識”20周年座談會。國台辦主任王毅針對兩岸政治關係「合情合理安排」首度作出解釋。「合情」就是照顧彼此關切,不搞「強加於人」,「合理」就是恪守法理基礎,不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堅持「九二共識」作為與台灣各政黨交往的基礎和條件。海協會長陳雲林昨天指出,大陸將繼續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推進兩岸協商,盡快完成ECFA後續商談;盡快實現兩會互設綜合性辦事機構。﹝參見中評網 王毅講話全文﹞(中國時報、旺報 11.27.)

「合情合理安排」說 立委批中 緊扣終極統一
民進黨立委則批中國的說法既不合情、又不合理。民進黨立委黃偉哲批評說,中國所謂兩岸關係的「合情合理安排」,還是侷限在鳥籠內,並且緊扣住終極統一的立場,在中國的架構下,台灣最多只有「Chinese Taipei」的國際空間,未來若胡規習隨,我國的國際空間和地位還會持續被打壓。(自由時報 11.27.)

新華社評論員:維護一中框架 深化和平發展
關鍵是要在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促進兩岸雙方就維護一個中國框架形成更為清晰的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從而為兩岸關係向前發展提供更強大的動力,開闢更寬廣的道路。(新華社 11.26.)


中國觀察

溫氏家族與平安崛起
《紐約時報》的調查發現,截至目前為止,溫家寶親屬財富的最大來源是平安保險的股份。在平安取得豁免不受大型金融企業應進行拆分這項規定的影響約八個月後,他們買進了平安的股份,且並未直接以他們自己的名義持有平安股份,而是用一層又一層隱蔽的合夥人關係掩蓋了他們的持股狀況。平安就《紐約時報》報導發表聲明,將採取相應的法律行動。(紐約時報中文網 11.27.)

中央財經小組 李克強主導
中共「中央財經小組」,將出任下屆總理的李克強將任組長,副組長則是可望接任常務副總理的前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中國時報 11.27.)

大陸明年GDP 目標7.5%
大陸將於12月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的總體經濟政策定調。消息人士指,2013年GDP增速目標可能會定為7.5%;專家預料,「寬財政、穩貨幣」將是明年的政策基調。(經濟日報 11.27.)

隨意懲罰 勞教制度被央視檢討
今年下半年,大陸媒體群起檢討實施超過半世紀的「勞教制度」。如今,連央視也以專訪透過此次「任建宇事件」,反思大陸「獨有」的勞教制度,毋須經法庭審訊定罪,即可對嫌疑犯投入勞教場所。但重慶市勞教委卻稱任建宇「本來就不是清白的,應該被勞教」。(旺報 11.27.)


中國與世界

中美角力東南亞
美國總統歐巴馬前往東亞峰會,推行亞洲“再平衡”戰略企圖的一部分。不過由於中國的強力影響,奧巴馬此行並不順利。中國政治研究專家菲尤史密斯預計,中國新任領導人可能會更加強硬,這很可能在中國周邊造成新的摩擦。然而,美國政府中有人相信,中國採取更為咄咄逼人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歐巴馬政府加強與東盟成員國的聯系以及過多捲入南中國海爭端造成的。一位前五角大樓官員表示:“我們一定要非常小心不要火上澆油。我們必須清楚地向我們的盟友表明,我們不會為幾塊石頭開戰。” (FT中文網 11.27.)

新版中國護照引發外交風波
中國的新版護照在亞洲引起了外交上的軒然大波。印度、越南、臺灣和菲律賓都反對護照中的新版地圖。亞洲地區的一些國家從新版地圖當中看出了擴張主義苗頭,一些分析人士和外交官表示,這張地圖不必要地激化了本來就很激烈的領土爭端。美國國務院26號表示,美國海關在入境美國的中國遊客護照上蓋章,並不代表美國支持中國對南中國海的主權宣示。(紐約時報中文網、美國之音中文網 11.27.)

美專家:戰機降落遼寧號航母未直接構成安全威脅
亞洲問題高級顧問葛來儀分析,最近中國戰鬥機降落在航空母艦上並沒有對地區和國際造成直接威脅,可是卻會對美國的地區利益帶來不利影響。(美國之音中文網 11.27.)

三星承認在華工廠違反勞動法
三星電子承認,其在華工廠以及外部供應商存在工作時間過長以及未簽訂勞動合同等違反勞動法規定的問題,並表示計劃在2014年底之前解決這一問題。(FT中文網 11.27.)


中國與台灣

壹傳媒交易案 如無意外 今簽約
壹傳媒集團擬出售在台媒體事業案,買賣雙方預計今天簽約,因買方包括旺旺集團主席蔡衍明,讓各界質疑聲浪不斷,恐影響台灣言論多元及媒體壟斷。昨立法院內有立委輪番砲轟公平會等監管機關沒落實監管,行政院外也有學生和社運團體冒雨抗議,要求政府不該放任此交易案過關。前公平會委員施俊吉昨在立法院表示,公平會應主動調查蔡衍明入主壹傳媒,是否有以脅迫、利誘等不法方式逼迫其他事業參與結合。公平會主委吳秀明表示將主動調查。(蘋果日報、自由時報 11.27.)

新版護照惹議 陸稱未改現狀
大陸外交部在新版護照中納入日月潭與清水斷崖等景點照,引起台灣方面高聲抗議,批評北京此舉是「挑起爭議」的行為。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楊毅昨天回應表示,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這是大陸方面的一貫立場,相關事件不存在「挑起爭議」、「改變現狀」等問題。(旺報 11.27.)

自由經濟示範區 外勞比上看50%
經建會規劃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最快本周內向行政院長陳冲報告,未來將由中央指示或地方申請設置自由經濟示範區,並訂定特別法排除現有法律限制,讓區內投資及貿易朝向自由化,其中外勞比例上限爭取40~50%,區內國際物流擬爭取免稅優惠。(工商時報 11.27.)

中國事務會 呂:這張牌發壞了
呂秀蓮昨表示,蘇貞昌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這張牌發壞了,為什麼需要兩個中國事務的單位?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說,民進黨設中國事務委員會是要讓黨內就中國政策提出不同論述,凝聚共識,討論出政策方向的一個平台,至於黨的中國事務部,則是委員會的幕僚單位,兩者的位階與任務都不同。(自由時報 11.27.)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中國改革路在何方?

2012.11.26


習近平之路

據聞當新任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還是浙江省委書記時,常於浙江日報上撰文評論,後來這些短文被集結成冊出版,即為《之江新語》。其中有一篇他引用鄭板橋的楹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他以上句來表達文風應簡潔直接,而行事作風亦然,不過沒有用到的下句,其實更能形容他欲顯露個人風格的創新與自信。

這些領導人嘉言錄,看來有似曾相識之感。但無論撰文者誰,習近平言行與此文倡議有若合符節之處。今年2月他帶團訪問美國,除了有元首會晤,也特地與以前在美考察時留宿的愛荷華州小鎮居民團聚、到NBA球場觀賞比賽。他在演說時暢談中美如何發展「新型大國關係」,將鄧小平的「摸著石頭過河」,以流行歌曲的辭彙作出更新:「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他還不吝花時間講述「鼓嶺故事」,來表彰中美人民關係的深厚基礎。(這故事即將被拍成電影。)這個訪美行程與習的舉止都非常「親民」,更可看出習近平欣賞的作風,與其想樹立的形象,是簡練、務實、自信,且不時要突顯自己的新思維。

這種作風也可以從習近平就任總書記後的首次演說[影音及全文]中看出。在新任政治局常委的記者會上,他表示對過去的成就自豪而不自滿,「決不會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但也承認黨員貪污腐敗等問題已極為嚴重,須著力解決。最讓人耳目一新的話是:
「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比起十年前胡錦濤的冗長套話,習近平簡短的演說聽來簡直如荒漠甘泉,被各界讚譽為貼近人民,也更為平實,儘管「人民」在十八大時是以各種方式被嚴密防範。這些話使人從對胡錦濤保守的政治報告的失望中回神,又得到些許希望與想像。


政治報告

從官方公布的〈十八大報告誕生記〉可以得知,習近平、李克強分任報告起草小組的組長和副組長。在胡錦濤7月23日的重要講話定調後,經歷許多次調研與討論,加上習李或更多人的增補,方成為十八大政治報告。若將二者相比,輔以習、李的相關談話或文件,可以看出報告有胡錦濤要強調的主題,也有習李各自重視與增加的部分。

胡錦濤強調的部分,如「科學發展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化改革開放」、「建成小康社會」等說法,都花了不少篇幅且有新的闡述。報告將「科學發展觀」列入指導思想之一。再者,除了重申以往強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及理論體系之外,報告也增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闡述,成為「三位一體」。而報告中「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等句是承繼自之前的論述而來(如吳邦國的「五不搞」),引發外界議論,認為政治改革無望。

但是報告中有個新的「三個自信」說法,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對應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位一體」。此為723講話所無,也是外界評析政治報告的重點(如中央黨校學習時報副編審鄧聿文所言)。與報告中的「老路、邪路」連結起來看,可以說中國要走的是自己具中國特色的新路,且這條路從過去走來已有巨大成就,因此中國應該對這個道路、理論、制度「三位一體」保持信心。這可能是習近平所要強調的。

此外針對薄熙來等事件的回應,政治報告承認黨員腐敗情形嚴重,及反腐與保持黨的「純潔性」之必要。723講話對如何落實「純潔性」的建設,並無多少論述。對此,習近平已多次在公開談話中強調黨的純潔性;於3月1日在中央黨校(習為其校長)的開學演說,他更以極長的篇幅談如何維持黨的「純潔性」與「先進性」,其中列出對黨的「四大考驗」與「四種危險」等。由於這篇講話是在王立軍潛逃美國領事館之後,外界也視之為對薄、王等人的回應。政治報告在黨的科學化建設一章中,擷取了這場演說的內容,也強調要堅持反腐倡廉,任何人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嚴懲。

李克強對政治報告的內容添加,以其業務職掌而言,應該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部分。這部分強調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所列舉者多為國務院持續在規劃的重大政策,如財稅體制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在公有經濟方面,雖言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但是指的是「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且要「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這與外傳為李克強拍板同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銀行合著的《2030年的中國》的建議相左[參見之前的週報],也與外界對扭轉近年來「國進民退」趨勢的期望相反。


政治改革前景

十八大舉行前後,中國的言論空間異常喧囂,過度偏差的經濟發展所引發的嚴重社會矛盾,加上薄熙來事件的進展,使得要求改革的各種聲音不斷湧現,不僅止於常見的經濟與社會體制改革,也論及政治體制改革及政治改革,即使是官方媒體也時有對這方面的討論。如登在《人民論壇》雜誌上的〈新政治觀:創新點與突破口〉一文認為,沒有政改是因為沒有新政治觀,引發不小議論與嘲諷。

在十八大結束後翌日,財新網等媒體立即舉辦研討會談改革情勢。在「2012財新峰會」研討會中,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長李劍閣表示,每個階段到了關鍵時刻,都會有一次會議進行高層設計,大概每十年會推出綱領性文件。十八屆三中全會可能會形成這份文件,推動下一步改革。據聞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領導人需要在改革問題上聽取老一輩的意見,至少2013年10月以前不會有大的改革政策推出。

對於十八大之後政治改革的前景,外界多從領導更替的結果與政治報告的內容觀之。較具有改革資歷的李源潮、汪洋未能進入常委會,而被視為保守派的幾位老人按資歷晉升,讓許多人不看好新一屆領導層將有實質性的改革動作。但亦有論者猜測,習近平人脈深厚,常委背後的政治勢力無法像以前一樣制肘。

對政治報告內容的看法,中國媒體人錢鋼以10個關鍵字來判斷十八大後的政治走向,如「四項基本原則」、「維穩」、「政治體制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他認為由此報告的關鍵字統計可看出,保守勢力依然強大,政治體制改革難有實質推進。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丁學良認為,中國領導層只想在行政體制與政治技巧上做調整翻新,來緩解最具爆炸性的官民矛盾。在行政體制改革上有進步,但在政治技巧這個層面的很多變化都只是點綴,目的在平息民憤,卻往往是導致更深層的社會不穩定。

在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的學者李成則認為中國有越來越多人認為中國的經濟問題,尤其是近期的經濟放緩,是政治瓶頸的結果。這讓政治改革勢在必行。另一位在美的中國學者裴敏欣則認為,中國政治體系內的腐敗已經失控,人民現在也看到了政改缺失與將來經濟停滯之間的聯繫,但改革之必要性不意味著改革就會發生,中國的領導人可能沒有真正意識到專制統治的不可行,其過去亦無政績證明他們是改革者。


領異標新二月花? 

不論從領導人行事,或是其政績談話來判斷未來中國走向,常不免流於臆測,如《經濟學人》所警告,外界對中國新任領導人的瞭解實在太少。有報導指出習近平欲參考新加坡的一黨獨大模式,來調整政治經濟制度;近來中國政府也在討論擬定許多重大的改革方案,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財政體制改革、金融制度改革等;民間亦出現更多揚棄一胎化、戶口制、勞動教養等政策的呼籲。習李體制無疑會擬出相關的新作法,但其背後是否代表有新的價值取向,值得仔細觀察。二月花開,能引領後繼否?



附錄:十八大相關資訊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全國代表大會於11月14日閉幕,選出新一任中央委員及總書記;翌日新一屆的中央委員會又選出中央政治局委員及常務委員,中國未來五年的權力核心確定。十八大最重要的任務為確立領導人交接、政治報告及黨章修正。習近平同時接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在明年三月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將接任國家主席,而中央政府及地方高層人事的全面調整也已啟動。以下是有關十八大的各方面重要資訊。


一、重要日程

07.23: 胡錦濤在幹部研討班發表重要講話,被視為十八大政治報告藍本。

08.15: 中組部公佈十八大代表選舉結果,十八大日期仍未定。

09.28: 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十八大於11.8召開;通過《關於薄熙來嚴重違紀案的審查報告》,決定對其開除黨籍與公職,並移送司法機關。

10.26: 最高人民檢察院決定對薄熙來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重慶市人大常委會罷免薄熙來全國人大代表職務。

11.01: 十七大七中全會,通過十八大報告稿及黨章修正案,通過對薄熙來、劉志軍嚴重違紀的審查報告。

11.08: 十八大開幕,總書記胡錦濤作政治報告。

11.14: 十八大閉幕,之前全體代表投票通過政治報告、黨章修正案;進行中央委員、中央紀律委員選舉。新華社率先宣佈習近平、李克強當選中央委員。王岐山為中紀委書記。

11.15: 十八屆一中全會,選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務委員等成員。之後由新任總書記習近平率全體常委出席記者會。


二、人事交接

1. 政治局常委、接任職務及原職

習近平: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國家主席(明年3月)
(原職:國家副主席、軍委副主席)

李克強:國務院總理(明年3月)
(原職:國務院副總理)

張德江:人大委員長 (預定)
(原職:重慶市委書記)

俞正聲:政協主席 (預定)
(原職:上海市委書記)

劉雲山 :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
(原職:中央宣傳部長)

王岐山:中紀委書記
(原職:國務院副總理 )

張高麗:國務院副總理 (預定)
(原職:天津市委書記)

2. 人事佈局重點:
  • 路透社報導引述消息人士透露,24名十七屆政治局委員和超過10位已退休的黨內元老,參加了新一屆政治局常委預備人選的投票,前後幾個月經過逾10次反復醞釀,其中包括至少兩次非正式投票,最後一次在10月底。
  • 除了習李之外,常委年齡過高,皆在64歲以上,5年後的十九大,7人中有5人將退休,到時還會有一波大幅人事變動。
  • 常委中與江澤民關係密切者居多,如張德江、張高麗、俞正聲、劉雲山,似乎顯示江派獲得勝利,團派慘敗,江澤民未來可能持續間接發揮影響力。
  • 具改革聲望者較少,僅李克強、王岐山。而原本被外界視為改革派的李源潮、汪洋未能入常。李源潮可能接任國家副主席,並兼任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汪洋可能接任副總理。
  • 胡錦濤不再任中央軍委主席,破除外界對其承襲江澤民之例延退2年的猜測。許其亮、范長龍為中央軍委副主席。
  • 常委人數由9人減為7人,常委不再兼任政法委書記,周永康的職位由政治局委員、公安部長孟建柱接任。
  • 習近平、俞正聲按例將接掌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
  • 劉雲山未來可能兼管意識形態工作。
  • 2013年3月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召開,將確定中國政府部門人事調整。屆時習近平將接任國家主席,李克強將接任國務院總理。 
  • 另參考: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定盤,財新網新世紀週刊,2012.11.19。


三、政治報告之重點

總路線
  • 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
  • 科學發展觀升格為中共指導思想之一;之後通過的黨章修正案則明訂為中共的行動指南之一。
  •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新闡述,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首次寫入中共的報告。
  • 兩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共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 首次加入生態文明建設:從「四位一體」: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四大建設,變成「五位一體」。
經濟
  • 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張德江表示,這個目標需要未來9年GDP年增長保持在7%,城鎮居民收入年增7%,農村居民收入年增6.7%。]
  • 經濟體制改革: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改革財稅體制,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政治
  • 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不會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 政治體制改革:人民代表大會、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基層民主、依法治國、行政體制改革、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愛國統一戰線。


四、涉台部分

政治報告第十章論及港澳台關係,涉台部分較十六大、十七大報告逐次減少。報告內容與架構沿襲2008年的胡六點,以和平發展為主題,有幾項具體說法是十七大政治報告所無:
  • 鞏固深化:強調要鞏固和深化和平發展的基礎、創造和平統一的條件。
  • 「九二共識」文件化:首次將之放入政治報告中。
  • 一個中國框架: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
  • 政治協商步驟: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

五、近期重要報告與談話

20121126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2.11.26


今日焦點: 兩岸經貿

中國農產若開放17項 我農損111億
ECFA後續協議協商,中國已明白要求我國開放農產品,學者認為,溫帶作物都可能在中國壓力下開放,光是開放蘋果、梨子、葡萄、桃子等17項作物,農業產值恐損失111億元,而且中國與台灣的不同水果仍有「替代性」,未開放的水果面臨同樣巨大的衝擊。(自由時報 11.26.)

在陸人民幣業務 國銀盼加速
金銀三會預計年底前舉行,金融業者對兩岸金融監理官會面的建言及期望只有「加速」2字,尤其是大陸人民幣業務、第二分行、同城支行等能加速放行,擴大佈局。(工商時報 11.26.)

服貿協議 陸大幅開放准入項目
ECFA後續服務貿易諮商已接近收尾,其中我方向對岸要價多達5、60項,陸方考慮對台資企業開放市場清單項目遠大於我方對陸企開放的項目。而陸方要價,盼比照WTO正常化開放,惟我方並未同意。(工商時報 11.26.)

機械業:加快貨貿協商 爭取緩衝
美韓簽署FTA後,韓國工具機業者挾著免繳關稅及匯率優勢以低價15%的價格,搶接訂單,台灣工具機業者營運大受影響,出口至美國的成長幅度已輸給韓國。而中日韓三方在日前的東協會議議上敲定,如期於2014年5月洽簽FTA,這將對台灣工具機業者造成更大威脅。紡織石化業也表達了相同憂慮。(工商時報 11.26.)

【評論】ECFA談判應有「最壞的打算」
執政當局絕對不能因ECFA的「兩岸特色」或大陸的「讓利」,而存有「偏安心態」,現在開始就必須做「最壞的打算」,從最嚴格的自由化與開放要求著手,針對ECFA與其他雙邊ECA或FTA協商可能的開放壓力,研擬談判對策。此外,可能開放的產品採取產業結構調整政策,輔導農民轉型,發展精緻農業,以擴大農業價值鏈,將是增強台灣農民因應自由化能力和信心的必要作為。(工商時報 11.26.)


目錄

中國觀察
中國第六代領導人嶄露頭角
紐時再爆 溫家寶家族擁钜款
華郵︰中國製造業 陷三明治困境
港澳辦撰文收緊香港自治 輿論憂港前途
民主派缺席港區人大選舉 資深人大批選舉黑箱作業
【評論】當代中國激進民族主義興起的原因
中國與世界
中共遼寧艦 殲15首度成功起降
日本關注中國航母戰機起降
氣候談判中國不可承受之重
中國與台灣
綠營智庫:港澳模式 發展金馬
台灣智庫民調 民共接觸 泛綠5成5贊成
台生大陸肄業 學分回台可抵
抗議中國新版護照 朝野立委要馬政府硬起來
經營環境丕變 台商加速回流
林濁水:黨、蘇、謝三敗之局


中國觀察

紐時再爆 溫家寶家族擁钜款
紐約時報24日發表關於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家族財富的後續報導,影射溫家寶與中國平安保險公司不被分割有關,他家人取得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平安保險股票。包括BBC中文網等多家媒體皆有轉載。(中央社、紐約時報 11.24-25.)

華郵︰中國製造業 陷三明治困境
中國11月選出第五代領導人,未來十年將面臨由世界工廠轉型為能與美國匹敵的經濟體考驗,但中國製造業正陷入「三明治困境」中,既被勞力更廉價的國家擠壓,也競爭不過技術更先進國家。[參見華盛頓郵報24日報導。](自由時報 11. 26.)

港澳辦撰文收緊香港自治 輿論憂港前途
主管香港事務的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張曉明在報章撰文,指外國勢力介入香港選舉,須要遏止;至於鼓吹全民公投和城邦自治運動,亦屬違反一國兩制;他更明示,香港要在「適當時候」就被指削弱香港人權的基本法第23條立法,又要「完善落實」對行政、立法和人大常委會解釋香港法律的規定。有報章社論認為,有關宣示,是要加強對港控制,香港的繁榮穩定堪虞。也請參見BBC對相關報導的整理。(文匯報、法國國際廣播電台、BBC中文網 11.22, 23.)

民主派缺席港區人大選舉 資深人大批選舉黑箱作業
五年一屆的港區人大代表頻舉,明天開始提名,據瞭解,由於不少人大代表因年齡而要退下火線,所以是次選舉競爭較為激烈,預計有近一倍人參選,但在上屆全軍盡墨的泛民主派,今屆將不會派員參選。身為人大選委之一的民主黨議員單仲偕形容,人大選舉不民主,泛民勝選機會微乎其微。(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11.23.)

【評論】當代中國激進民族主義興起的原因
中國政治中最引人注目的現象是民族主義的興起,如果它繼續發展,將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中國政治的走向,影響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角色。這種民族主義作為社會思潮,其表達形式主要在三個層面:第一,社會公眾對祖國的熱愛與忠誠。在主流媒體的宣傳中常用的詞是“愛國主義”。但是,愛國是一種自然的感情,並不是一種“主義”。第二,在全球化對中國影響日益深入的時代維護民族利益和復興民族文化的要求。第三,極端的或激進的民族主義思想。(《領導者》總第48期,2012年10月)


中國與世界

中共遼寧艦 殲15首度成功起降
新華社證實,中共海軍第一艘航艦「遼寧號」日前完成艦載機起降。根據中央電視台獨家畫面,日前遼寧艦在渤海試航時,完成殲15戰機的降落與起飛,顯示共軍建立航艦兵力的過程,又往前推進了一步。不過,中國海軍網報導,中共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副所長張軍社指出,雖然殲15成功在「遼寧號」上起降,但要真正具備戰鬥能力,還需要4到5年。(聯合報、新華社、中國海軍網 11.26.)

日本關注中國航母戰機起降
日本傳媒今天普遍報道了中國殲-15艦載機開發項目負責人羅陽病逝的消息。各傳媒也由此繼續議論著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搭載的殲-15戰機成功起降的所標誌的中國軍備技術躍進。共同社引用中國網民的議論來形容這一成果是:「用生命換來的殲-15起降」。(BBC中文網 11.26.)

氣候談判中國不可承受之重
一直以來,中國在氣候變化談判中扮演著非常重要而獨特的作用。一談到中國,國際社會的一個典型邏輯是,中國已成世界第一排放大國,沒有中國的參與,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任何努力都不會取得成功,但中國為不承擔或少承擔減排義務一直在阻礙或推遲談判進程。然而,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待與其發展階段和實際能力並不成比例,中國正承受著不可承受之重和不公平的指責,同時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行動和決心也未真正得到外界的理解。(紐時中文網 11.26.)


中國與台灣


綠營智庫:港澳模式 發展金馬
綠營智庫「台灣智庫政策研究中心」日前悄悄完成一份政策評析報告,大膽建議政府可參考港澳模式,將金門、馬祖建設為兩岸樞紐「黃金之門」;該份報告更直指,台灣內部「尤應去除本位主義」,讓兩岸得以在金馬合作,達成雙元貨幣並存、交通工具互駛等。此政策意見較現行國民黨政府的政策更開放。(中時 11.26.)

台灣智庫民調 民共接觸 泛綠5成5贊成
台灣智庫昨天公佈民調顯示,有五七.一%的民眾贊成民進黨與中國大陸接觸,有二三.四%的民眾不贊成;即使是政黨傾向偏綠的民眾,也有五五.七%的民眾表達支持,僅有二九.六%的泛綠支持者不贊成。(中時 11.26.)

台生大陸肄業 學分回台可抵
兩年前放寬採認大陸41所大學學歷後,最近教育部再度公告新的修正內容,擁有41所大陸大學肄業證明的台生或大陸配偶,回台後所修習的學分也能被承認。教育部除了大幅放寬採認大陸學歷與學分之外,大陸學歷的認證程式也大幅度簡化。大陸高中畢業生想要來台就讀,認證手續將簡化為只要大陸地區認證單位認證即可,估計每位陸生可省下1300元至4700元台幣。(聯合晚報 11.25.)

抗議中國新版護照 朝野立委要馬政府硬起來
中國新版護照納入我國日月潭和花蓮清水斷崖等景點,朝野立委皆要求陸委會,不要只在台灣發表聲明,片面宣示這些景點屬於中華民國的領土範圍,未來必須在兩岸的公開場合,向中方表達我立場。此外,正當中國新版護照引發越南、印度等國強烈抗議之際,我外交部印製的二○一三年國際宣傳年曆,卻被質疑刻意迴避南沙群島及釣魚台。(自由時報、紐時中文網 11.26.)

經營環境丕變 台商加速回流
勞動條件變化、環保要求提升、及全球大環境低迷之苦,許多大陸台商紛紛遷移,或有意回台灣投資設廠。中國時報今天2版以及旺報6版和7版有專題報導(中時、旺報 11.26.)

林濁水:黨、蘇、謝三敗之局
[評論改寫]辯論之火會冒出來根本原因是有過熱的薪柴,不移薪柴而求滅火是沒有用的。現在謝長廷放棄參加委員會,但他運用維新基金會努力在兩岸間搭台的努力卻不會停,同樣強調應求制憲正名不應求執政的人士也會繼續堅持己見,各行其是的結果,體制外論述的對辯自然也跟著持續,…有可能因此成了不斷辯又沒結論的局面。(美麗島電子報 11.26)


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20121123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2.11.23.


焦點: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

成立中國事務會 蘇:沒有退讓或靠攏問題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昨天表示,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是黨內意見整合的結晶,沒有退讓或向中國靠攏問題,他將尋求黨內重要人士擔任該委員會委員。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表示願意配合。另外蘋果日報已「曝光」9委員名單。(自由時報、中央社、蘋果日報 11.23.)

綠設中國事務會 陸批台獨死路
民進黨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處理兩岸議題,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楊毅昨天回應指出,凡是主張或推行「一邊一國」的台獨立場,大陸方面都不可能接受。他強調,台獨是沒有前途、沒有出路的。(旺報 11.23.)


中國觀察

習李政綱出臺 未來十年定調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及將任總理的李克強,十八大後相繼發表講話文章[「學習十八大精神」],被視為各表「政綱」,為中國未來十年發展定調。分析指出,綜觀習近平與李克強的政綱,儘管側重點各有不同,前者偏向中國全面發展,後者則以「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為主軸。(旺報 11.23.)

李克強:改革是中國最大紅利
中國國務院21日召開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李克強在會上強調,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此次會議的內容和主題,會後被部分人士解讀為“十八大後中南海向外界釋放的改革資訊”。(中新網 11.22.)

中共18大後仍有異議人士遭限制自由
因十八大召開而被當局限制人身自由的各地重點人物陸續獲得釋放或重返住所。但是仍有一些批評人士的人身自由繼續受到嚴密監控,還有人至今下落不明,住在武漢的中國異議人士秦永敏10月31日在網上留言表示18大期間他可能被有關部門帶走,此後便失去音信。(美國之音中文網 11.22.)

穆迪:經濟增長放緩明顯影響國有企業效益
穆迪企業融資部副總裁胡凱表示,經濟增速放緩明顯影響到國有企業效益,其中以出口、房地產和投資放緩等驅動因素影響的企業更為明顯,未來海外併購、企業短期應對和融資與流動性,將進一步影響對國企的信用評級。相比而言,中央企業整體好於地方國有企業。由於央企處於壟斷性行業,相對利潤比較穩定。(財新網 11.22.)

相隔13月 陸製造業PMI站回50
滙豐控股昨公佈11月大陸製造業PMI初值為50.4,是 13個月以來最高值,也是13個月以來首次回到景氣榮枯線50以上,專家分析指出,大陸經濟回穩的步伐已經趨於穩健,但建議決策層保持目前的寬鬆政策以鞏固復甦趨勢。(經濟日報 11.23.)


中國與世界

台灣、南海 中國新版護照劃入版圖
中國政府在新版護照內頁印刷的地圖上,將台灣和南海爭議海域劃入版圖,藉此強化主權宣示,菲律賓與越南二十二日都強烈抗議,稱中國護照設計侵犯其主權。台灣政府面對詢問僅以「注意到此事」回應,並未向北京抗議。(自由時報 11.23.)

陸:日「實際管控」釣島 非法無效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在例行記者會,反擊日本宣稱所謂對釣魚台的「實際管控」,是完全非法而無效的。日本駐菲律賓大使卜部敏直昨天表示,南海主權爭議是國際性議題,日本支持透過國際法和平解決爭議。這與菲律賓政府對南海爭議的立場相同。(旺報 11.23.)

中俄呼籲聯合國對互聯網進行監管 遭谷歌反對
谷歌公司本周推出名為“行動”的博客網站,號召線民簽名反對聯合國管理互聯網。法新社22日稱,此舉旨在抵制下月舉行的國際電信大會審議互聯網監管議題。據稱俄羅斯與中國屆時將建議把互聯網納入聯合國下屬機構國際電信聯盟的管轄範圍之內。穀歌對此聲稱:“聯合國大會不是決定互聯網未來的正確場合。” (博訊網 11.23.)

人民幣 近1個月漲停16次
人民幣兌美元昨日即期匯價開盤後再次觸及漲停價位6.2289,為近1個月第16度「漲停」,這是人民幣匯率改革7年多以來未曾出現的現象,大陸減少干預,讓「看不見的手」在外匯市場發揮更大作用的意圖明顯。(經濟日報 11.23.)


中國與台灣

楊潔箎 可望接管中共對台事務
最近北京傳出,原來不被看好、只可能續任外交部長的楊潔箎,將成為主管外事和對台工作的國務委員主要人選,近期中共黨內領導機構可望定案。(聯合報 11.23.)

馬政府拒達賴訪台
國際職業婦女協會亞太區年會擬邀宗教領袖達賴喇嘛來台,外交部卻以「時機不適宜」為由拒發入境許可。面對中國藏區藏人接連以激烈的自焚方式抗議中國統治,達賴本月中旬訪問日本時,要求中國「認真」查明藏人自焚原因。(自由時報 11.23.)

龍應台28日訪港
文化部昨宣佈,龍應台將以文化部長的身分於28日正式訪港,除了參與「台灣月」的相關活動,12月1日將以「我的香港.我的台灣」為題在香港大學進行演說。龍應台此行赴港,是繼陸委會主委賴幸媛之後,第2位登港的台灣中央部會首長。(旺報 11.23.)

王郁琦:兩岸「過時」法規會調整
針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不合時宜」的規定,陸委會主委王鬱琦昨赴金門訪視表示,一定會進行檢討調整,強調會繼續擴大和深化兩岸交流,但在台灣內部凝聚共識之前,不會觸及敏感的兩岸軍事交流。(中國時報 11.23.)

王華慶 走訪四大金控
中國人民銀行紀委書記王華慶昨率團造訪台灣金、國泰金、中信金、富邦金等四家金控,其中台灣銀行上海分行已被中央銀行遴選為大陸新台幣清算行,王華慶等人昨天訪台銀,被視為兩岸清算機制正式上路前的「會前會」。(工商時報 11.23.)

簽兩岸服貿協議 王毅:為時不遠
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昨日重申,《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進入談判最後階段,可望在年底前完成,簽署將「為時不遠」。大陸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昨日表示,兩岸的交流從經濟開始,現在已經過渡到文化交流合作。他指出:「這不代表經貿合作就到頂了」,要繼續推進ECFA的後續協商。(工商時報 11.23.)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20121122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2.11.22.


焦點: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

蘇貞昌親任委員會召集人
民進黨中常會昨通過「中國事務委員會設置要點」,蘇貞昌主席在會中宣布由自己擔任召集人[細節可見新聞稿]。委員會將設置委員7到9人,兩個月開一次會,蘇貞昌擬邀蔡英文與謝長廷等擔任委員。中常會開會前,本土社團領袖拜訪蘇貞昌,表明反對憲法各表;中常會上游錫堃直言反對設立委員會。(自由時報 11.22.)

林濁水:民進黨的中國事務委員會
[評論]民進黨執政時,小三通、包機直航、要不要積極開放都是執政者「壟斷」了決策權,因此破除國民黨壟斷的有效方式是取回政權而不是學國民黨搞民共平台。…當年兩會進行破冰協商事關重大,辜汪地位高受雙方當局信任,但卻都是權力核心外人士,這是有道理的,今天兩黨任何天王想透過平台取得兩岸總代理權,再轉化成自己的權力基礎都很不恰當。(蘋果日報 11.22.)


中國觀察

五男童悶死垃圾箱事件擾動互聯網
上周五中國貴州畢節5個男童悶死於垃圾箱的悲劇擾動了中國網路,凸顯出中共新一代領導人所面臨的嚴重貧富差距問題。網民紛紛質疑這個繁華盛世背後的匪夷所思。據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教授甘犁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如今中國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控制著56%的收入。據美國之音消息,最先曝光此事的畢節民運人士被當局控制,“被旅遊”。(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美國之音 11.21.)

李克強:推城鎮化做大服務業
人民日報昨天在3版全版刊登副總理李克強的萬言文[即李的「學習十八大精神」範文],指出城鎮化將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巨大引擎,做大服務業不僅能增加就業,也有利於推進城鎮化、擴大內需。人口多、就業壓力大是中國基本國情,隨製造業轉型升級、勞動生產率繼續提高,相對而言,工業對勞動力的需求減弱,擴大就業須從服務業上找更多出路。(經濟日報、人民網 11.22.)

政治局“西風北進”西部官員地位吃重
梳理最近十年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名單發現,今次換屆後,具有西部履職經歷的官員,其政治地位開始受到重視。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名單中,除張德江外,共有6名具有履職西部經歷的官員:內蒙自治區黨委書記胡春華,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接中宣部],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中辦主任、前貴州省委書記栗戰書,現任中組部部長、前陝西省委書記趙樂際,及現任北京市委書記、曾履職西藏達11年的郭金龍。(香港大公報 11.21.)

謝旭人談中國財稅體制改革
十八大閉幕後,備受關注的中國財稅體制改革有望加速推進。中國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20日撰文闡述了下一步財稅體制改革目標,他認為現行稅制結構不盡合理,迫切需要改革。謝旭人點名的改革方向包括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財政、穩步擴大「營改增」、研究逐步在全大陸推行房產稅改革等。(東方早報 11.22.)

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定盤
財新網對於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會以下所有領導幹部的簡歷與分析。(財新網 11.19.)


中國與世界

南海問題 菲搬出海洋法公約
第21屆東協峰會及第7屆東亞峰會,18-21日在柬埔寨金邊舉行。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21日發表聲明表示,更多的東協會員國體認到擬定南海行為準則的重要性;他並疾呼應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來維護南海地區穩定,且爭端國應持續對話。菲國外長稱下月將邀汶萊、馬來西亞、越南3國舉行四邊會談但排除中國。(旺報 11.22.)

中日韓簽FTA 台灣GDP減1300億
東協10加6將啟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RECP)談判,經濟部評估,中日韓宣布啟動洽簽FTA,台灣出口最高會下降1.17%,實質GDP將減少45億美元,產業面總產值減少159億美元,若RECP談成,中經院預估對台灣衝擊將增加5-10%。(中國時報11.22.)

「殲-15」成功降落航母
多個中國軍事網站發布消息稱,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號」已經完成了艦載戰機「殲-15」的降落試驗。有軍事專家認為消息可信,更有航空專家形容事件是「中國航母元年的真正標誌」。(明報 11.22.)


中國與台灣

吸才七十人 中國面板業挖空台灣
面板業及工研院驚傳,某台灣光電業前總經理正從台灣工研院及業界重金挖角70餘人,到中國上海和輝光電進行AMOLED開發計畫。和輝光電幕後老闆是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之子江綿恆。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昨在「兩岸產業合作論壇」致詞時說,未來兩岸間要發展良性互利的人才交流,不該彼此挖角。(自由時報 11.22.)

兩岸央行 今密談貨幣清算
「兩岸金融學術研討會」昨天落幕,大陸不少金融官員來台。據消息來源指出,兩岸央行官員將於今日密會,中國人民銀行紀委書記王華慶與央行副總裁楊金龍將針對個人的人民幣匯款額度、人民幣回流機制等細節交換意見。王華慶透露,台灣人民幣清算行還在遴選,無法允諾時間表,研判人民幣清算行公布時程,可能拖到12月。(經濟日報11.22.)

人民幣回流 陸釋RQFII利多
人民幣回流機制攸關台灣能否大力發展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秘書長邢毓靜昨日說,「台灣未來有開放類似香港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機制的餘地」,這是人行官員首次對台灣人民幣回流機制的明確表態。據中央銀行規劃,RQFII至少要比照香港的額度2,700億人民幣,未來還可能隨市場需求增加。(經濟日報11.22.)

鄭立中:對台政策保持一致性
「第二屆兩岸產業合作論壇」昨天在新竹召開,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應邀在開幕式致貴賓辭。鄭立中表示,中共十八大後,「未來一段時間,仍將保持對台政策的一致性與連貫性,繼續推進深化兩岸經濟合作」。高孔廉說,兩岸關係進一步加強有3項重點工作待落實:加強智慧財產權保障,ECFA後續協商盡早完成,及積極推動兩岸經貿團體互設辦事處。國台辦官員昨天也指出,兩岸經合會已敲定在下月中召開;互設辦事處這1、2天內會有好消息。(旺報 11.22.)

李慶平:修法鞏固兩岸和平發展期
[評論]九二共識使兩岸事務性協商奠定互信的基礎,但當兩岸協商由經濟進入文化,再進入政治層面,兩岸需要更進一步的思維與作為。在兩岸難以進入政治協商之時,以各自修訂內部法律,可能是比較易行的辦法。台灣方面已思考通盤檢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如果更上一層樓以整個兩岸關係發展為考量,應修訂為《兩岸關係法 》更為適宜。(旺報 11.22.)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links

新華網:党的十八大报告诞生记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20/c_113739872_3.htm

Reuters: China's backroom power brokers block reform candidates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2/11/21/us-china-congress-poll-idUSBRE8AK01F20121121

Reuters: China held landmark straw poll to choose top leaders
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2/11/16/us-china-congress-vote-idUSBRE8AF0FO20121116

路透中文:十八大前差额投票产生政治局常委人选
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TopGenNews/idCNCNE8AK04T20121121

NYT: Christopher Stevens and the Problem of American Diplomacy
http://www.nytimes.com/2012/11/18/magazine/christopher-stevens-and-the-problem-of-american-diplomacy.html

BBC, Yang Jisheng: The man who discovered 36 million dead
http://www.bbc.co.uk/news/world-20410424

中海油收购Nexen仍面临重要议题 但未陷僵局
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AnalysesNews/idCNCNE8AK03620121121


20121121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2.11.21.



今日焦點: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

綠中國事務委員會今先敲定任務組織 主委人選再討論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主導成立的「中國事務委員會」,今將送入中常會通過。民進黨發言人王閔生強調,今天確定會敲定委員會任務、組織;至於主委人選則留待會議討論。(中國時報11.21.)

陸學者:「中國」事務委員會 名稱善意不足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所長陳先才昨日明確指出,「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名稱不僅善意不足,讓大陸難以接受,呼籲民進黨「給雙方各自彈性的空間」。﹝參見美麗島電子報:民共交流 善意優先﹞(中國時報11.21.)

力擋中國事務會 本土社團今面見蘇
多位本土社團幹部與民進黨大老姚嘉文等人,聯名要擋下設立這個委員會。台灣社社長吳樹民昨強調,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不急,最好是不要設,民進黨應專心推動國是會議。(自由時報 11.21.)


中國觀察

十八大前差額投票產生政治局常委人選
消息人士稱,中共在十八大前通過差額投票方式,產生了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預備人選,中共元老在推薦階段的非正式投票中發揮了影響力,汪洋和李源潮兩名改革派人選出局。(路透社 11.21.)

降政法委書記等級 有助民抗腐敗濫權
大陸公安部部長孟建柱19日接替周永康獲任命為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成為10年來,首位非政治局常委的中央政法委書記。此一降低政法委系統政治地位的舉措,被美國媒體解讀為,有助於健全司法體系,讓公民能夠應對地方政府的腐敗和濫用職權行為。〔參見華爾街日報:中國尋求限制國內安全機構權力〕(旺報 11.21.)

接班年輕化 韓正、孫政才 接掌滬渝
中共中央昨天宣布上海市長韓正接任上海市委書記,吉林省委書記孫政才接任重慶市委書記。胡春華,預計將接下大省的廣東省委書記一職。他與孫政才都是未來中共第六代接班的栽培人選。中共十八大結束後,預料大規模省部級以上官員的人事調整將持續到明年三月兩會召開之前。(聯合報、旺報 11.21.)

官奢畸形蔓延 陸黨報高調痛批
繼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十八大高呼反貪腐後,《人民日報》20日以整版聚焦「中國式奢侈品消費」與「官員腐敗」,痛批豪奢腐敗的現象。﹝參見人民日報:析國人之奢 腐敗官員的窮奢極欲令人震驚﹞(旺報 11.21.)

陸FDI負成長
大陸商務部20日公布,今年10月份的FDI總額為83.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0.24%,這也是過去12個月以來第11次出現FDI下滑的情況。今年1~10月的FDI總額為917億美元,比去年下降3.45%。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坦承,要達到全年外貿成長10%目標很困難,但將致力維持大陸在全球外貿總額所佔比例,去年是10.4%。但隨著大陸在全球貿易所佔比例上升,貿易摩擦將無法避免。(工商時報 11.21.)

任建宇獲釋
2011年重慶大學生村官任建宇因在網上轉發評論了“一百多條負面資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一案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重慶勞教委對他處以兩年勞教。11月19日,任建宇獲釋。在當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姜偉表示,“勞教制度的一些規定和認定程式也存在問題,正在研究具體的改革方案。”(南方週末 11.19.)


中國與世界

歐溫會 美強調領土爭議不選邊
大陸總理溫家寶20日在金邊會見美國總統歐巴馬。歐巴馬表示,在主權和領土爭議問題上,美國不會選邊站,美方希望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地區熱點問題。(旺報 11.21.)

南海主權 美中過招點到為止
美國總統歐巴馬20日在東亞峰會上,呼籲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國協各國設法降低對南海的主權爭議,也提到大陸與日本在東海的主權爭議。不過卻沒有表明力挺日本、菲律賓和越南等盟邦。歐巴馬19日先與東協領袖舉行會談,雙方啟動「美國─東協擴大經濟交往」方案,為東協國家參與TPP鋪路。有意加入RCEP的十六個國家20日在東亞高峰會上宣布,將於明年初啟動RCEP談判。(聯合報、中國時報 11.21.)

中俄軍事會 陸洽購大批軍火
據統計,2011年中國占俄羅斯武器出口總額的15%,接近190億美元,成為俄羅斯軍事技術合作第二大夥伴。20日兩國在北京舉行了第17次俄中政府間軍事技術合作混合委員會會議。本次會議重要議題包括向中國提供蘇-35C戰鬥機、C─400防空導彈系統和軍用運輸機伊爾-76的可能性。俄國專家認為,在中國第五代領導人執政情況下,俄羅斯將在中國對外政策優先方向中居第二位,排在美國後面,而中國和美國的緊張關係可能會加劇,中美只可能在次要問題讓步。(旺報 11.21.)

2020年 中國將新增30艘潛艇
澳洲《雪梨晨報》日前報導,受「中國崛起」及軍力提升的影響,亞太地區各國正在大規模增加國防預算,採購先進軍備。到2020年,亞太地區將新增86艘潛艇,其中有30艘屬於中國。(旺報 11.21.)

中國與台灣

容安瀾料兩岸關係進展困難
台海議題專家容安瀾19日表示,隨著時間,兩岸關係進展愈來愈難。他認為大陸方面不會對馬英九總統施壓,免得給兩岸關係製造障礙。歐巴馬政府的首任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亞太部門資深主任貝德說,華府、北京、台北間的三邊關係正處於廿年來最平穩的時刻,可見的未來也會繼續平靜,但是南海和東海主權爭議可能導致兩國對抗及關係惡化。(旺報、中國時報 11.21.)

王毅:兩岸續和平發展 基調不變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20日與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在福建三明市會面,會後吳伯雄轉述,雙方就十八大後兩岸關係如何走下去交換意見。王毅指出,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仍維持同樣基調,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發展成果,求同存異,穩定向前。(中國時報 11.21.)

大陸三會主席 年底有望訪台
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昨日表示,繼兩岸銀行監理平台後,兩岸證券、保險監理平台短期內應有大的突破與進展,除既定下半年訪台的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外,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保監會主席項俊波也有望來台。預計雙方將簽署《代客境外理財業務合作備忘錄》,也將建立「兩岸金融預警及防衛機制」。(旺報 11.21.)

在地化生產 台對陸接單未回溫
經濟部昨天公布10月外銷接單統計,接自大陸及香港訂單僅微增1.2%,低於10月整體接單表現。經濟部官員分析,大陸產業鏈在地化,漸取代台灣供應,限縮台灣對大陸出口。另外,十月海外生產比創史上新高、達五十一.三%,凸顯出就算外銷訂單成長,也無助於國內就業。(旺報、自由時報 11.21.)

美重心移亞太 冷落台灣
美聯社指出,大陸國力日增,對美國經濟日益重要,華府對於承諾捍衛台灣安全,變得小心翼翼,這跟1950至1960年代雙邊簽有共同防衛協定的關係相比,等於是大倒退。(聯合報 11.21.)

兩岸貨幣清算 企業成本省2%
中國人民銀行紀委書記王華慶20日表示,兩岸簽署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後,大陸正加緊遴選人民幣清算行。他同時指出,未來兩岸企業若能以新台幣和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可為企業節省2~3%交易成本。(工商時報 11.21.)

20200703 中國情勢暨兩岸雙週報: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與中共統戰制度剖析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20.07.03 編注:本期雙週報是根據上期「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進行剖析並附上參考圖。 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林雨蒼、沈伯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