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20121126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2.11.26


今日焦點: 兩岸經貿

中國農產若開放17項 我農損111億
ECFA後續協議協商,中國已明白要求我國開放農產品,學者認為,溫帶作物都可能在中國壓力下開放,光是開放蘋果、梨子、葡萄、桃子等17項作物,農業產值恐損失111億元,而且中國與台灣的不同水果仍有「替代性」,未開放的水果面臨同樣巨大的衝擊。(自由時報 11.26.)

在陸人民幣業務 國銀盼加速
金銀三會預計年底前舉行,金融業者對兩岸金融監理官會面的建言及期望只有「加速」2字,尤其是大陸人民幣業務、第二分行、同城支行等能加速放行,擴大佈局。(工商時報 11.26.)

服貿協議 陸大幅開放准入項目
ECFA後續服務貿易諮商已接近收尾,其中我方向對岸要價多達5、60項,陸方考慮對台資企業開放市場清單項目遠大於我方對陸企開放的項目。而陸方要價,盼比照WTO正常化開放,惟我方並未同意。(工商時報 11.26.)

機械業:加快貨貿協商 爭取緩衝
美韓簽署FTA後,韓國工具機業者挾著免繳關稅及匯率優勢以低價15%的價格,搶接訂單,台灣工具機業者營運大受影響,出口至美國的成長幅度已輸給韓國。而中日韓三方在日前的東協會議議上敲定,如期於2014年5月洽簽FTA,這將對台灣工具機業者造成更大威脅。紡織石化業也表達了相同憂慮。(工商時報 11.26.)

【評論】ECFA談判應有「最壞的打算」
執政當局絕對不能因ECFA的「兩岸特色」或大陸的「讓利」,而存有「偏安心態」,現在開始就必須做「最壞的打算」,從最嚴格的自由化與開放要求著手,針對ECFA與其他雙邊ECA或FTA協商可能的開放壓力,研擬談判對策。此外,可能開放的產品採取產業結構調整政策,輔導農民轉型,發展精緻農業,以擴大農業價值鏈,將是增強台灣農民因應自由化能力和信心的必要作為。(工商時報 11.26.)


目錄

中國觀察
中國第六代領導人嶄露頭角
紐時再爆 溫家寶家族擁钜款
華郵︰中國製造業 陷三明治困境
港澳辦撰文收緊香港自治 輿論憂港前途
民主派缺席港區人大選舉 資深人大批選舉黑箱作業
【評論】當代中國激進民族主義興起的原因
中國與世界
中共遼寧艦 殲15首度成功起降
日本關注中國航母戰機起降
氣候談判中國不可承受之重
中國與台灣
綠營智庫:港澳模式 發展金馬
台灣智庫民調 民共接觸 泛綠5成5贊成
台生大陸肄業 學分回台可抵
抗議中國新版護照 朝野立委要馬政府硬起來
經營環境丕變 台商加速回流
林濁水:黨、蘇、謝三敗之局


中國觀察

紐時再爆 溫家寶家族擁钜款
紐約時報24日發表關於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家族財富的後續報導,影射溫家寶與中國平安保險公司不被分割有關,他家人取得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平安保險股票。包括BBC中文網等多家媒體皆有轉載。(中央社、紐約時報 11.24-25.)

華郵︰中國製造業 陷三明治困境
中國11月選出第五代領導人,未來十年將面臨由世界工廠轉型為能與美國匹敵的經濟體考驗,但中國製造業正陷入「三明治困境」中,既被勞力更廉價的國家擠壓,也競爭不過技術更先進國家。[參見華盛頓郵報24日報導。](自由時報 11. 26.)

港澳辦撰文收緊香港自治 輿論憂港前途
主管香港事務的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張曉明在報章撰文,指外國勢力介入香港選舉,須要遏止;至於鼓吹全民公投和城邦自治運動,亦屬違反一國兩制;他更明示,香港要在「適當時候」就被指削弱香港人權的基本法第23條立法,又要「完善落實」對行政、立法和人大常委會解釋香港法律的規定。有報章社論認為,有關宣示,是要加強對港控制,香港的繁榮穩定堪虞。也請參見BBC對相關報導的整理。(文匯報、法國國際廣播電台、BBC中文網 11.22, 23.)

民主派缺席港區人大選舉 資深人大批選舉黑箱作業
五年一屆的港區人大代表頻舉,明天開始提名,據瞭解,由於不少人大代表因年齡而要退下火線,所以是次選舉競爭較為激烈,預計有近一倍人參選,但在上屆全軍盡墨的泛民主派,今屆將不會派員參選。身為人大選委之一的民主黨議員單仲偕形容,人大選舉不民主,泛民勝選機會微乎其微。(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11.23.)

【評論】當代中國激進民族主義興起的原因
中國政治中最引人注目的現象是民族主義的興起,如果它繼續發展,將在很大程度上支配中國政治的走向,影響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角色。這種民族主義作為社會思潮,其表達形式主要在三個層面:第一,社會公眾對祖國的熱愛與忠誠。在主流媒體的宣傳中常用的詞是“愛國主義”。但是,愛國是一種自然的感情,並不是一種“主義”。第二,在全球化對中國影響日益深入的時代維護民族利益和復興民族文化的要求。第三,極端的或激進的民族主義思想。(《領導者》總第48期,2012年10月)


中國與世界

中共遼寧艦 殲15首度成功起降
新華社證實,中共海軍第一艘航艦「遼寧號」日前完成艦載機起降。根據中央電視台獨家畫面,日前遼寧艦在渤海試航時,完成殲15戰機的降落與起飛,顯示共軍建立航艦兵力的過程,又往前推進了一步。不過,中國海軍網報導,中共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副所長張軍社指出,雖然殲15成功在「遼寧號」上起降,但要真正具備戰鬥能力,還需要4到5年。(聯合報、新華社、中國海軍網 11.26.)

日本關注中國航母戰機起降
日本傳媒今天普遍報道了中國殲-15艦載機開發項目負責人羅陽病逝的消息。各傳媒也由此繼續議論著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搭載的殲-15戰機成功起降的所標誌的中國軍備技術躍進。共同社引用中國網民的議論來形容這一成果是:「用生命換來的殲-15起降」。(BBC中文網 11.26.)

氣候談判中國不可承受之重
一直以來,中國在氣候變化談判中扮演著非常重要而獨特的作用。一談到中國,國際社會的一個典型邏輯是,中國已成世界第一排放大國,沒有中國的參與,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任何努力都不會取得成功,但中國為不承擔或少承擔減排義務一直在阻礙或推遲談判進程。然而,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待與其發展階段和實際能力並不成比例,中國正承受著不可承受之重和不公平的指責,同時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行動和決心也未真正得到外界的理解。(紐時中文網 11.26.)


中國與台灣


綠營智庫:港澳模式 發展金馬
綠營智庫「台灣智庫政策研究中心」日前悄悄完成一份政策評析報告,大膽建議政府可參考港澳模式,將金門、馬祖建設為兩岸樞紐「黃金之門」;該份報告更直指,台灣內部「尤應去除本位主義」,讓兩岸得以在金馬合作,達成雙元貨幣並存、交通工具互駛等。此政策意見較現行國民黨政府的政策更開放。(中時 11.26.)

台灣智庫民調 民共接觸 泛綠5成5贊成
台灣智庫昨天公佈民調顯示,有五七.一%的民眾贊成民進黨與中國大陸接觸,有二三.四%的民眾不贊成;即使是政黨傾向偏綠的民眾,也有五五.七%的民眾表達支持,僅有二九.六%的泛綠支持者不贊成。(中時 11.26.)

台生大陸肄業 學分回台可抵
兩年前放寬採認大陸41所大學學歷後,最近教育部再度公告新的修正內容,擁有41所大陸大學肄業證明的台生或大陸配偶,回台後所修習的學分也能被承認。教育部除了大幅放寬採認大陸學歷與學分之外,大陸學歷的認證程式也大幅度簡化。大陸高中畢業生想要來台就讀,認證手續將簡化為只要大陸地區認證單位認證即可,估計每位陸生可省下1300元至4700元台幣。(聯合晚報 11.25.)

抗議中國新版護照 朝野立委要馬政府硬起來
中國新版護照納入我國日月潭和花蓮清水斷崖等景點,朝野立委皆要求陸委會,不要只在台灣發表聲明,片面宣示這些景點屬於中華民國的領土範圍,未來必須在兩岸的公開場合,向中方表達我立場。此外,正當中國新版護照引發越南、印度等國強烈抗議之際,我外交部印製的二○一三年國際宣傳年曆,卻被質疑刻意迴避南沙群島及釣魚台。(自由時報、紐時中文網 11.26.)

經營環境丕變 台商加速回流
勞動條件變化、環保要求提升、及全球大環境低迷之苦,許多大陸台商紛紛遷移,或有意回台灣投資設廠。中國時報今天2版以及旺報6版和7版有專題報導(中時、旺報 11.26.)

林濁水:黨、蘇、謝三敗之局
[評論改寫]辯論之火會冒出來根本原因是有過熱的薪柴,不移薪柴而求滅火是沒有用的。現在謝長廷放棄參加委員會,但他運用維新基金會努力在兩岸間搭台的努力卻不會停,同樣強調應求制憲正名不應求執政的人士也會繼續堅持己見,各行其是的結果,體制外論述的對辯自然也跟著持續,…有可能因此成了不斷辯又沒結論的局面。(美麗島電子報 11.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00703 中國情勢暨兩岸雙週報: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與中共統戰制度剖析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20.07.03 編注:本期雙週報是根據上期「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進行剖析並附上參考圖。 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林雨蒼、沈伯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