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20130530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5.30.


今日焦點:蘇主席專訪

蘇貞昌:現最重要是建設國家 不是回頭去搞獨立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接受聯合晚報專訪指出,他從不認為什麼四字箴言可以解決複雜且千變萬化的兩岸關係,也不會發明十六字箴言;台灣與中國問題不是用幾個字可以解決,「我用不著去詮釋什麼叫法理台獨,那給學者去講」。他認為,台灣是主權國家,「現在最重要是建設國家,不是回頭去搞獨立」。(聯合晚報 5.29.)


中國觀察

中國經濟體量龐大是把雙刃劍
在有關中國經濟增長未來趨勢的爭論中,有一個因素往往比其他任何因素都更讓人感到樂觀,那就是中國經濟的規模。這一事實以各種方式為大多數樂觀的設想提供了支撐。因為中國經濟體量非常龐大,足以吸納經年累月的公共項目支出﹐即使有所浪費也不會拖後腿。中國的人口數量非常龐大,且仍然足夠貧窮,「追趕型增長」在中國似乎還有著無限的空間。然而現實遠非如此。(華爾街日報中文版 5.29.)

IMF再砍陸今年GDP成長率
多家機構調降今年大陸經濟成長預期之後,國際貨幣基金(IMF)29日再度下修大陸經濟預估到7.75%,低於去年全年的7.8%,暗示大陸今年的經濟成長可能不如去年,並對於地方債務不斷增長與信貸快速擴張發出警告。【IMD競爭力排行/重返榮耀 美國第一】(工商時報、聯合報 5.30.)

人民日報:反腐不能把希望寄託在貪官情婦身上
人民日報日前發表評論文章表示,反腐敗不能只靠腐敗官員的情婦揭發問題,而要建立有效的反腐敗制度。…近些年來,中國多位腐敗官員因與其反目的情婦舉報揭發而被曝光,隨後落馬,引發網民熱議,並致使網民戲言:這是中國反腐運動中的「二奶效應」。透明國際官員廖然表示,中國要有效反腐,還得從官員申報財產開始…。(人民日報、自由亞洲電台 5.29.)

中央政府可以操控香港特首上位或下台?
5月29日,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近日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的核心幕僚、前行政會議成員張震遠,其旗下的香港商品交易所涉嫌財務違規受到警方刑事調查,因而辭去政府公職。香港社會隨即流傳來自北京的中間人,近日四處打探香港各界對政務司長林鄭月娥的評價。一時間特首是否換人的猜測在民間傳開。(德國之聲 5.29.)

評論:李克強改革與王安石變法
如果秦暉的看法正確,那麼硬著頭皮改革的中國政府將與王安石君臣當年一樣面臨一個攸關改革成敗的根本性問題:敢不敢把手中的控制權真正放出去。王安石變法時北宋已經步入中衰期,如果當時朝廷真的把軍權下放給軍事將領,長於深宮婦人之手的趙家皇帝們很有可能控制不了手擁重兵的各方將領,從而導致天下大亂、江山易主。王安石變法失敗,根本原因是宋朝皇帝沒有放權的自信。(華爾街日報中文版 5.30.)


中國與世界

不顧西方疑慮 陸將數位軍演
新華社29日報導,中國大陸下月將首度進行「數位」科技軍事演習,無視華盛頓和其他政府對中國大陸駭客攻擊日益升高的疑慮。新華社發出短訊說,下月在內蒙古地區舉行的數位軍演將「測試新型態戰鬥部隊,包括使用數位科技單位,以適應資訊化的戰爭」。(路透社 5.29.)

中國擇友新標準
中國總理李克強首次出國訪問的行程讓很多人感到意外。在亞洲,他選擇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歐洲則是瑞士和德國。的確,久拖不決的邊界爭議、對亞洲領導權的競爭,讓中印關系充滿挑戰,但在歐洲,以法國和英國的規模,以及與中國同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來看,似乎是更合理的選擇。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習近平在4月選擇以俄羅斯作為自己就任來的第一個出訪國。所以在中國兩位領導人的履新訪問計劃中,並沒有美洲、中亞、中東或非洲國家的位置。(FT中文網 5.29.)

菲律賓:中國欲斷仁愛礁駐軍糧水
路透社報道指出,仁愛礁可能成為南海問題的又一個衝突點,而最新的爭端正好發生在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本周末出席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之際。另一方面,東盟成員國外長也將於8月在泰國開會商討南海行為凖則,並於8月底至9月初召開的中國—東盟外長會議上表明東盟各國立場。【香格里拉安全對話 預防衝突是焦點之一】(BBC中文網、路透社 5.29.)

點名「應對朝核危機」青島舉行保障機場軍演
中國海軍網29日報導,在國家發改委經濟動員辦公室統一領導下,由海軍後勤部、濟南軍區聯勤部、山東省發改委共同組織的首次建制力量、聯勤力量和動員力量聯合後勤保障演練,軍方指已修訂完善應對朝核危機、支援東南沿海作戰(指對台作戰)的後勤保障方案。明報則引述軍事專家指出,軍方高調明言已做好應對朝核危機、東南沿海作戰準備,情況罕見,是北京有意向相關各方發聲。(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5.30.)

What Should Obama and Xi Accomplish at Their California Summit?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即將首次出訪美國,並與美國總統歐巴馬進行雙邊會晤,中美各界對於此次習歐會均有高度期待。曾於柯林頓任內擔任東亞與太平洋事務副助理國務卿的謝淑麗(Susan Shirk)與數位專家學者針對此事予以評論。(ChinaFile 5.29.)


中國與台灣

陸白領來台 居留限制擬鬆綁
為爭取陸資來台,政府擬放寬大陸白領勞工居留限制。移民署29日表示將增列「商務居留」,現行停留4個月限制,得放寬為3年,並得延長2年,配偶子女也能一併申請來台,對象以陸資來台時的經理人為主,視來台投資的資金與規模,給予申請人數的限制。【移民署:陸籍商務居留限高階層移民署擬延長陸人留台期限 台聯指將開放陸勞】(工商時報、中央社、Nownews 5.29, 30.)

大陸打熱錢 掃到國銀陸分行
大陸外管局打熱錢,國銀大陸分行被掃到!據金融圈人士透露,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為能快速、有效打擊熱錢,上週對包括台資銀行大陸分行在內的所有中外銀行發出新指令,將直接瞄準當地金融業的美元資產負債表管理。其中,針對台資銀行,要求未來必須補足美元放款及存款之間差額的四分之一,才能承作後續的美元放款,將自下月1日起全面執行。(工商時報 5.30.)

海峽論壇將發布惠台新措施
第五屆《海峽論壇》下月十五日在福建揭幕,國台辦發言人楊毅表示,論壇將發布新的對台惠民政策和福建先行先試舉措。海峽論壇是大陸現階段對台開展交流的三大平台之一,訴求對象以台灣基層組織與民眾為主,有別於南京紫金山峰會以兩岸企業家為主,經貿論壇則是國共兩黨高層互動平台。依慣例,分管對台決策的中共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應會出席論壇開幕式。(中國時報 5.30.)

陸再拋政治對話 倡循序漸進
大陸官方再次對台拋出政治對話的風向球。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楊毅2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兩岸政治分歧已開始逐漸制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深化。至於解決政治問題的辦法,應當「先易後難、循序漸進」。他說,從民間開始做起,是一個很好的形式。(旺報 5.30.)

舊金山中華總會館 確定撤我國旗
馬政府外交及僑務休兵再度破功!舊金山僑社「中華總會館」不顧僑委會勸阻,廿七日正式打破百年傳統,撤下中華民國國旗。僑委會副委員長任弘昨表示,中華總會館現任總董黃榮達主導的撤旗決議,不符該會館組織章程,其他董事已醞釀提起法律訴訟。(自由時報 5.30.)

林濁水:台菲衝突下的一中窘境
廣大興案,一中原則,又再一次地使台菲中三方陷入窘境。先是,菲守一中原則,總統不向台灣道歉,台灣不分朝野一致對菲憤怒,對中反感;接著,菲願和台灣簽漁業協定,中方又出現有違反一中原則的雜音。目前,基於島鏈戰略的考量,北京反應仍然低調。內外條件如此,馬還手忙腳亂,令人嘆息。至於中國強烈民族主義一再誘發島鏈緊張,面對緊張的現實需要又使中國的一中原則受到現實主義國家利益的擠壓,形成了「一中原則的窘境」。怎樣脫困?歷史考驗著中國這古老文明。(蘋果日報 5.30.)

【推薦閱讀】習近平對台政策初評(台灣智庫主權及國際監測小組 4.29.)

中國3.0或中國1.3?



曾昭明
2013.5.29


[編按:在習近平提出「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之後,近來中共官媒對於毛鄧兩時期的定位、憲政民主、黨性等問題,不斷發出強硬言論;官方也陸續提出「七不講」、「加強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十六條意見等思想管束要求。(請參見5.15以來的日報)這是否代表在意識形態上的「向左轉」與空間緊縮?是否是為即將展開的紀念毛澤東、整黨與十八屆三中的經改預做準備?

對於中國過去的再詮釋,關乎中國政經模式未來的轉變。歐洲外交關係協會於2012年底編撰China 3.0報告,邀請中國的學者專家就中國未來走向提出看法。民進黨中國事務部於今年2月底舉辦了「臨界點上的中國──中國3.0」討論會,即以這份報告為基礎,探索新形勢下的中國。曾昭明先生在討論這本報告時,以大歷史的角度提出一個問題: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是一個未完成的現代民族國家建設嗎?本文是根據其意見整理而成。]



觀察架構:以30年為單位的政治經濟週期

《中國3.0》的觀察架構基本上是將中共自建國以來區分為三個階段,各具有其政治、經濟及外交特徵。在「中國1.0」(1949-1977)的階段,以毛澤東的計畫經濟、列寧式黨國體制及「輸出革命」的外交政策為特徵。鄧小平啟動了「中國 2.0」(1978-2008),其特色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上維穩,及「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至於「中國 3.0」,則從2008金融風暴後至今。站在這個新階段的起點,中國知識份子從不同的理論與價值視野出發,對中國何去何從的探討也呈現百花齊放的樣貌。

關於中國的經濟危機方面,目前的中國所面對的是如何處理不平等、如何重新平衡經濟,以及融入全球經濟後如何保持經濟穩定的問題。在中國的政治危機方面,面對着社會內部摩擦加大以及五億網民,中共如何維持政治穩定?至於中國的全球角色也面臨了新的挑戰,「韜光養晦」策略不再可行,未來中國要如何使用其權力(例如處理與週邊國家的紛爭)?

《中國3.0》也關注未來歐洲與中國的關係。歐洲的中國議程包括貿易與投資議題,金融監理的公共債務議題,生態領域的能源安全問題、氣候和環保議題,以及國際政治,尤其在中東與亞洲,歐洲跟中國將在這兩個地區有合作的機會。

歐洲外交委員會的另一篇文章〈中國在十字路口〉(China at the crossroads)則認為,中國3.0的新議程在政治上是推動權力制衡(問責),在經濟上為推動永續性的成長,平衡國際經濟,減少對美元的過度依賴(分散貨幣儲備),在國際方面,則認為中國應支持區域整合、多邊體系和國際規則,而非盲目的地緣經濟和地緣政治競爭。種種改革的停滯不前時將會更強化中國的政治威權主義,並將導致國際衝突。而倒過來說,其他國家的中國政策也都面對著同樣的議程,也都面臨了同樣的十字路口。


是中國1.3,而非中國3.0

中國的發展有其連續性,而非截然不同的三個階段。其共通特性可以吳介民教授的話來表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是中國模式的預設基底」。要判斷中國的整個發展,這個政治邏輯比其他判準更原初也更有效。

毛鄧時期的連續性,在於他們都是歐洲絕對王權主義「開明專制」路線的復刻版,也都是以專制手段達到富國強兵的整體性國族建設方案。因此我提出一個疑問: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是一個未完成的現代民族國家建設嗎?「班納迪克•安德森—吳介民」命題認為,從十九世紀甲午戰爭以來的歷史軌跡來看,中國正在從傳統帝國(「天朝」)轉型,但現代性的民族國家建設尚未完成。那麼中國1.3的發展,就是要完成尚未完成的民族國家建構。但如果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整體就是一種獨特的民族國家建設方案,而非我們想像中的「現代型」民族國家呢?

例如日本評論家柄谷行人,就在《世界史的結構》指出,中國所謂「社會主義革命」實際上具有「帝國的重建」的性質。十九世紀全球性「世界經濟」興起,舊的世界帝國與新的資本主義世界帝國發生碰撞。舊帝國的核心、周邊、亞周邊的地緣政治學結構和差異,以獨特的方式重現於全球性的「世界經濟」之中。舊帝國的周邊,成爲了殖民地,亞周邊則適應「世界經濟」,乃至進入了中心。但是俄羅斯或者中國這兩個舊帝國由於抗拒成爲「世界經濟」的邊陲,於是轉而構築新的世界體系。

一般的民族國家建設是由「資產階級革命」所啟動,經過盧梭式人民主權的市民革命歷程,將世界帝國分解爲諸多民族。但是「社會主義革命」則提供了另一種政治策略,馬克斯主義將階級問題置於民族問題之前,使得帝國在進行經濟社會轉型時避免了裂解的命運。就此而言,俄羅斯與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無意中成爲「重建帝國」的作爲。

因此「社會主義革命」也是一套獨特的民族國家建設方案,所謂的「社會主義革命」,也促成了「民族國家」的形成。柄谷行人曾說:「毛澤東在中國的獨裁,完成了絕對王權在歐洲相同的作用,」也就是說,「讓分爲各種地區、民族和身份的人,作爲臣民而同一化,結果形成了國族的主體。」歐洲絕對王朝是現代民族國家的基礎,而毛所領導的共產黨革命則建立了民族國家的基礎。柄谷行人的潛台詞是,新中國就是繞過了市民革命的民族國家建設。


中國權貴官僚壟斷資本主義及其危機

從經濟層面來看,中國的資本積累策略是國家主導的李斯特型趕超策略。在政治上,中國的國家統治策略是以民族復興爲號召的黨國體制。兩相結合即形成了所謂的「權貴官僚壟斷資本主義」。

中國的李斯特型積累體制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變化:

1. 自力更生 :國家社會主義下的資本原始積累(蘇聯援助,以及以蘇聯爲師)。

2. 改革開放:從內向型積累到外向型積累,參與國際循環的掠奪型發展。

3. 中國1.3:從外向型積累再次轉向內向型積累,即依賴國內市場。

所謂李斯特型的超趕發展策略,不是新產物,而是歷來成功的資本主義晚發展國家均會採取的典型國家戰略,從美國到德國、日本,在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無不如此。這種經濟成長策略的基本任務,在完成從農業經濟轉型到工業經濟的結構改造,在過程中依賴著所謂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原始資本積累」的基本結構,以有效率的方式榨取農村資源,來擴充工業發展和城市經濟的空間。這種李斯特型的追趕策略,基本上是一套以「民族主義」為動因、為正當性理由,並且以此「富國強兵」為導向的經濟體制。由於為加大和加速經濟發展,在過程中也就因而勢必蘊藏著潛在的危機傾向,呈現為各種明顯的社會、生態代價:例如公民身份差序格局(城鄉二元體制)、貧富階級差距擴大(農民、下崗工人、民工)、生態資源加速破壞等。此外,不容忽視的是,在歷經戰後六十年的發展歷程後,中國以追趕發展為特色的李斯特型積累策略,正面臨著成長動力耗竭的困局,顯現在所謂「路易士拐點」的出現,以及與資本主義先進國家之間技術和生產力落差的縮小等。

粗略地說,從資本主義經濟的歷史來說,中國要突破李斯特型積累策略成長動力耗竭的困局,而建立穩固的內向型積累體制,主要有兩種策略形態:凱因斯型的積累策略(以擴大農民和勞工的所得與福利為主),以及熊彼得型的積累策略(以城市中產階級為主)。前者會遭遇到既有的利益階層的地址,而形成多層次的社會與政治的改革障礙,後者則走「高、新、創」產業,主要受益者是城市中產階級,利用目前既得利益階層的動能,但也將會遺留下社會階層落差和貧富不均持續擴大的「危機社會」格局。

從政治上而言,與中國的權貴官僚壟斷資本主義相配套的國家策略就是中國的「民族復興黨國體制[i]」(中國天朝主義)。這種國家策略,當然也有其自身獨有的危機傾向:一方面,從現代民族國家的運作原理來說,以「人民民主專政」為名的而成立的民族國家黨國體制,始終面臨著正當性匱乏的危機,而國外學者所指出的「偽裝爲民族國家國家的『世界帝國』」的發展趨勢,也將激勵中國在與世界的互動和關係上採取冒進的擴展政策和霸權措施。


民族國家與帝國:漢納鄂蘭—柄谷行人命題

就中國的「帝國重建」的國家統治方案來說,政治學者漢納•鄂蘭在《極權主義的起源》書中,從近代民族國家的基本構造來分析,認為民族國家的擴張無法形成「帝國」,反而會在自身的擴展行為創造出新的民族國家(或者說,激發其他民族國家的抵制)。在她而言,這是因爲近代民族國家的誕生,乃是是對舊世界的古典「帝國」體制的否定與分裂,民族國家的前身—「絕對主義主權國家」,就是以反對「帝國」原理而產生的。

柄谷行人於其新作《世界史的結構》,則擴充此一觀點,認為在原本的「世界帝國」(如中國和俄羅斯)的範圍內,回歸「世界帝國」(以「文明」的形態成立的文化或宗教的共同性)的衝動依然存在。德意志的「第三帝國」,和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都可以看成是由單一國民國家主導朝向帝國的回歸的前例。二戰日本是以東亞儒家文明中心的姿態,意圖主導此回歸,而這也是今天中國的態勢。


權貴官僚壟斷資本主義

「面對權錢結合時的中國思想界。對於權錢的結合,既要規範權力,也要規範市場。但更重要的是要切斷兩者結合的鏈條。」(孫立平)

吳介民對於「權貴資本主義」的談法,是從社會內部的階級關係切入,因此認為必須區別中國政權、中國官僚資本和中國社會。而香港評論家陳冠中「中國天朝主義」的談法,則是從中國國家策略的角度切入。因為李斯特型的後發「資本帝國」,如二十世紀初期的德、日,國家與資本是難以區分開來的,國家即資本,資本即國家,形成官僚資本與權貴資本的一體化和階序化。

清華大學學者孫立平在〈中國現在需要警惕的是轉型陷阱〉一文中提出「轉型陷阱」,即國家在行政能力繼續強化的前提下,通過權力重組市場因素,實現對資源的高度壟斷。所謂中國模式就是在這樣的體制中派生出的發展模式,新體制是以總體性權力與市場經濟的結合為特徵。

在中國關於政治改革的討論中,可以將新右派的立場歸納為呼籲黨國體制主導下的代議民主,而新左派則可歸納為黨國體制主導下的參與民主。「左」為對體制中「市場」或「資本」因素的警惕,呼喚「權力」因素;「右」為對體制中「權力」因素的警惕,呼喚「市場或資本」因素。新左派和新右派分別要對付市場和國家,但權力與市場因素相結合的新體制已逐步定型,結果是兩派的主張皆歸無效,反而可能被既得利益集團借用為利益最大化的手段。

其結果是社會與政體關係越來越失衡,包括區域和城鄉間日益嚴重的不平等,及統治精英和人民間日益增長的緊張關係。以精英為基礎的排他性執政聯盟和弱勢群體趨於邊緣化的局面同時固化,「改革」成為財富掠奪的戰爭。而政治參與和利益代表的有效渠道缺乏,造成了一種環境,其中不能捍衛自己利益的社會團體被迫要採取高風險的集體抗議方式,去發出他們的要求以及獲得補償。


天朝主義與國際關係

報告中,閻學通預測,中國的下個十年是否定多極世界,主張二極世界和二元性的競爭;否定經濟優先,主張經濟爲政治目標服務;否定不結盟原則,發展與俄羅斯等國家的聯盟關係;否定不干預規範,發展與中國力量相當的國家干預能力。這是中國天朝主義版本的「大國責任觀」,即中國將對其盟友提供經濟援助、直接投資和安全保障,藉由一系列的干預措施來保護中國的國家利益。

而另一位學者則預測,天朝主義的下個二十年,中國經濟在規模上將超越美國,達到美國的兩倍;中國將成爲世界最大的國內市場。中國將成爲世界最主要的外國投資來源;中國將成爲西方國家企業、品牌、智慧財產權、和資產的最大買家。

在未來二十年,中國國家力量與國際體系運作之間的最主要矛盾是,雖然中國的足跡擴展到全世界,但是驅動中國國際政策辯論的最主要動力,卻將會逐漸由國內勢力所決定。中國與世界的結構性關取決於中國內部結構,及這個結構下權力集團各個派系的動向。


中國轉型:美國道路與德意志道路的拉扯

八0年代房志遠曾指出「官僚主義者階級」和「工農勞動群眾」之間的矛盾不但依然存在,而且有日益尖銳的危險。只有用「改革」(改良)的方式來逐步解決官僚體制問題,建立社會主義民主制,從根本上解決官僚主義者階級的問題,才有可能避免因矛盾的激化而爆發革命。中國80年代民主運動的共識是告別革命、支持「由上而下」的改革,推行和平的、漸進的改良。但從資本主義發展史來看,中國的發展路徑很難避免暴力。

「由上而下」的改革最成功的兩個典範是俾斯麥的德國,另一個則是日本。這兩個國家也都採用李斯特型策略,即德意志—日本道路。同時間崛起的則是美國,其形成內需市場的道路是福特主義和凱因斯式福利國家。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美國經歷了從內戰到統一的國內市場和金本位制(吸收歐洲投資)、從反金權的進步運動到反托拉斯立法、從工會抗爭到集體協商的道路,其間歷經各種市場和社會改革。

中國和平完成改革的機會有多大?中國1.3在社會層面很難是平和的過程。經濟發展動力以及中國對外關係的動力取決於內部因素,而且是社會因素,但不一定是公民社會,和平的對話討論、審議的民主等。然而,從大歷史的角度,中國「由上而下的改革」無法避免極端的民族主義以及帝國擴張的傾向。




[i] 即所謂「五七體制」。在1957年反右運動中,確立黨對言論、出版、結社的絕對控制,同時也確立城鄉隔離的二元體制(「非農業戶口」與「農業戶口」),此一制度將將農民強制留在農村,承受趕超工業化的代價。這是中國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制度環節,相當於美國南北戰爭前的奴隸制。

2013年5月29日 星期三

20130529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5.29.


今日焦點:中國反腐觀察

中紀委反腐劍指會員卡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27日出席全國紀檢監察系統開展會員卡專項清退活動電視電話會議並講話。他強調,全國紀檢監察系統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嚴肅認真地開展會員卡清退活動,實現自我淨化,鞏固落實八項規定成果,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要通過這次活動,向全黨全社會發出一個信號,表明紀檢監察系統廣大幹部職工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落實八項規定。此外,5月28日香港大公報報導王岐山要求高官子女留學後回國,這則報導被迅速刪除,也引發揣測,鳳凰網今日刊文澄清,稱「此報導失實,為虛假新聞」。【會員卡清退活動是反腐的新信號】(新華網、中新網5.27, 28.)

王岐山頻插親信入金融機構
自去年11月王岐山出掌中紀委以來,按「習李新政」規劃,已有諸多反腐招數,除今次清理門戶,將前朝老臣王偉踢出中紀委,過去半年多有20多名廳局以上官員被立案查處,包括十八大被選為候補中委的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又頻頻安插人馬入金融機構。(香港蘋果 5.29.)


中國觀察

習近平新政: 七不准後又有十六條
繼中共出台9號文件被披露規定「7不准」消息在網上傳出後,最近又出現一份最早於5月4日公布的「加強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意見」(全文),進一步突顯習近平新政試圖加強管控思想的意圖。(BBC中文網、新華網 5.28.)

中國官員形象被「妖魔化」?
中國社會官民對立情緒日益惡化。而中國的基層官員普遍認為,民間對他們的負面看法是社會輿論將他們「妖魔化」的結果。在中共黨報最近的一項問卷調查中,近82%的受訪官員認為,輿論的「正面」宣傳,是扭轉他們形象的有效辦法。觀察人士指出,中國官員在民眾心目中的負面形象,不是輿論「負面」宣傳的結果,而是現行體制導致官民對立加劇。(美國之音 5.29.)

「中國製造」的新標志
這種新出現的對「中國制造」的驕傲感反映出了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正在發生的文化革命。中國35歲以下的職場白領很多都是獨生子…。金融咨詢公司畢馬威中國(KPMG China)亞太地區董事長戴力行(Nick Debnam)研究過這一現象,他說,他們從來沒吃過苦,他們非常民族主義,對於在全球舞台贏得一席之地的現代的、興起的中國感到非常驕傲;他們現在有錢花,他們想要與上下這樣的品牌產生關聯。(華爾街日報中文版 5.29.)

俞正聲在新疆:要遏制宗教極端勢力滋生蔓延
俞正聲深入考察喀什地區公安局、巴楚縣多來提巴格鄉庫木且克勒1村警務室、和田市古勒巴格街辦團結清真寺,與基層幹部和宗教人士座談維穩工作。他強調,要有效遏制宗教極端勢力的滋生蔓延,引導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為新疆發展穩定作出更大貢獻,同時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堅決依法打擊暴力恐怖活動。【王力雄:新疆「於無聲處聽驚雷」】(中評網、德國之聲 5.28.)

「港澳辦主任否認將撤換梁振英」
中國全國人大港區代表陳勇和香港立法會漁農界間選議員何俊賢星期5月29日引述王光亞稱,北京中央並無撤換特首的「B計劃」,並要求各界繼續支持梁振英政府施政。此前,香港知名時事評論員林和立在《蘋果日報》撰文稱,由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領導的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已啟動了撤換梁振英的計劃,「CY(梁振英)已完全喪失北京的支持」。(BBC中文網、蘋果日報 5.27, 29.)


中國與世界

社論:中國夢 霸權夢
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強所謂的「二戰後世界和平秩序」,在亞洲方面近年不斷受到挑戰,至於「麻煩製造者」恰好就是中國。北韓在中國卵翼下,讓東北亞面臨核威脅;釣魚台爭議本與中國無關,它卻藉機將軍力布置日本海域;有關南海主權爭議,中國也對越南、菲律賓表現出不惜一戰的姿態;而其對台灣的軍事威脅,在和平假象之下與日俱增,似乎唯有馬政府不在乎。此一綜合圖像所浮顯的「中國夢」,就是要搗毀「二戰後世界和平秩序」,滿足中國「稱霸亞洲、壓住美日」的「霸權夢」。【中國重返「遠交近攻」路線?李克強訪波茨坦會議舊址:正視歷史才有未來】(自由時報、明報、中評網 5.26, 29.)

解放軍智庫:中日恐擦槍走火
中國軍方智庫昨日首度公開發表戰略評估,指出亞太正成為世界戰略博弈中心,地區格局醞釀二戰後最深刻調整,中國安全環境的不確定性增大。報告警告,日本戰機頻頻在釣魚島海域近距離跟蹤監視中國海監飛機,令雙方擦槍走火危險性上升,而美國加快推進針對中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為中美關係平添變數。【中國軍方智庫發表《戰略評估2012》】(明報、中新網 5.28, 29.)

中國的商戰分化術
中國商務部希望對太陽能電池板問題上即將爆發的爭端展開商討,因此於上周日向歐盟貿易專員卡洛•德古赫特(Karel De Gucht)提出了會談要求。…中方訪問者到達德古赫特辦公室之前,中國政府明顯已取得了多數歐盟成員國的支持,共同反對這位貿易專員的一項提議:對中國生產並向歐盟傾銷(即以低於成本價銷售)的太陽能產品加徵臨時關稅。【18個歐盟成員國反對制裁中國光伏產業】(FT中文網 5.28, 29.)

習近平聚焦中美新關係
週二晚間與手握重權的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范長龍將軍會晤之後,奧巴馬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多尼隆結束了他為期兩天的北京之行。他與范長龍的會晤表明,美中軍方之間不斷增長的不信任感將成為加利福尼亞會晤的議題。在與范長龍將軍進行閉門會晤之前,多尼隆發表了一份公開聲明,重申奧巴馬政府願意加強兩國軍方之間的戰略溝通,以合作而非競爭的努力來處理亞洲的地區性問題。【多尼隆主張美中建立健康穩定可靠的兩軍關係】(紐時中文網、自由亞洲電台 5.28, 29.)

軍備資料被盜 華盛頓擔憂
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的負責人週二表示:中國駭客成功進入儲存美國先進武器設計圖的軍備系統。 這一表態證實了《華盛頓郵報》的報導,中國駭客的入侵是屬於中國一項大型網路間諜活動的一部分,主要針對美國國防供給合同公司和政府機構,其結果是中國駭客竊取了美國先進武器裝備設計機密,危及美國國防的優勢。【美中將再談網路安全 誰家駭客刺探美軍備?】(法國國際廣播電台、Washington Post、路透社 5.27, 28, 30.)

中國伊朗反對歐盟武裝敘利亞反對派
歐盟星期一決定向敘利亞反對派提供武器之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2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國際社會針對敘利亞行動,必須「有利於敘利亞國內停火和止暴,有利於敘利亞問題的政治解決,有利於中東地區的和平穩定。」伊朗外交部也對歐盟這項決定做出反應。伊朗外交部發言人阿拉各齊說,歐盟這一決定無疑將為它們自己帶來更大的威脅。(美國之音 5.28.)


中國與台灣

投保協議百日 未解決任何台商受害案
兩岸即將簽署第十九項協議—「服務貿易協議」,但在今年二月一日生效的「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卻是績效不彰,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理事長高為邦指控說,投保協議實施一百多天以來,沒有一個台商受害案件是順利由「投保協議」平台解決的。台商在中國受害嚴重性遠遠超過媒體的披露,政府的軟弱更超乎想像。(自由時報 5.29.)

陸銀來台 下半年可望添4家
陸銀來台申請設立據點,下半年有望再添4家!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即將簽署,銀行局局長桂先農27日表示,取消「OECD條款」可望納入ECFA清單內,未來陸銀來台設據點,及國銀赴大陸,門檻大幅下降,兩岸設點金融機構家數將大增。【陸銀頻設點 國銀:有主場優勢】(工商時報、中國時報 5.28.)

國台辦:若民進黨改變「台獨」立場 大陸願與其交往
國台辦例行新聞發布會(全文)今天上午舉行。發言人楊毅在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對民進黨的政策是一貫的,也是眾所周知的。隻要民進黨改變「台獨」立場,我們可以與其進行交往,這是我們的一貫立場。發展兩岸關系,應該有一個底線,這個底線就是不能夠搞「台獨」。(人民網、中國台灣網 5.29.)

中華民國改稱台灣? 李登輝認應修憲
前總統李登輝剛出版的新書表示,台灣最大的悲哀就是「國不成國」,到今天為止都自稱為「中華民國」,是否可以改稱為「台灣」?他認為應修憲,讓憲法和「台灣化」的現況不再乖離。李登輝並在這本名為「廿一世紀,台灣要到哪裡去?」的新書中表示,「眼前要拯救台灣,只能靠二○一六年的總統大選」;就台灣現狀而言,二○一六年的總統大選不可走極端路線,必須走「公意路線」。(聯合報 5.29.)

兵推釣島衝突 台灣聯美日抗中
中、日為釣魚台開戰,台灣該如何因應?國安會昨召集政府高層舉行政軍兵推,權威消息透露,昨在圓山指揮所內推演的狀況想定,即是模擬中國為爭奪釣魚台主權,不惜和日本開戰的緊急狀況,最後美國軍力不僅介入挺日,也要求台灣加入美日聯盟,而中國則以強硬手段逼迫台灣中立,兩岸戰火一觸即發!(自由時報 5.29.)

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20130528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05.28.


今日焦點:六四前夕

六四前夕各地當局加緊打壓民主人士
在八九民運六四事件24周年,也是中共新領導層上台後第一個六四紀念日,中國一些地方加緊打壓準備以可能方式紀念六四的民主人士。在街頭民主運動活躍的廣州,曾參與過六四的廣州公民徐向榮、李維國、李文生,5月22日下午依照法律規定向當局遞交了六四遊行申請。有關部門雖然受理申請,但國保幾天後卻將依程序申請的三人帶走,不過外界不知是以何種罪名。(美國之音5.28.)


中國觀察

中國的城鎮化:用具體數字說話
市場真正渴望知道的是,中國政府在其制定的城鎮化藍圖裡,究竟打算以多快的速度推進城鎮化,並且準備在城鎮化方面投入多少資金。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並沒有透露這方面的資訊。路透社上週曾報導﹝報導原文﹞,中國總理李克強拒絕批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起草的一份城鎮化建議。報導還說,此事可能導致中國的城鎮化計畫被推遲實施。(華爾街日報中文網5.28.)

把權力關進籠子裡:兩部重要黨內法規的制定和公佈
27日,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法規全文﹞及《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範性檔備案規定》﹝法規全文﹞對外公佈。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姜明安說,這兩部法規的制定和公佈,表明新一屆的領導集體高度重視黨內法規建設,希望通過規範黨內法規的制定、審查、備案和清理活動,促進從嚴治黨。(新華網5.27.)

世維會的三種政治形象與隱憂
﹝陽光時務封面﹞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在國際政治中以3種形像出現:現代維吾爾民族主義、抗議當代中國治疆政策、國際社會操作新疆議題。但其財源與人力智識不足,在國際宣傳上難有突破,政治前景並不明朗。(陽光時務5.27.)

王岐山反腐新動作:高官子女限期歸國
中媒報導,中共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將在黨內宣佈,要求正部級以上幹部在海外的子女學成後1年內回國,否則其父母的職務將受影響。消息人士說,中紀委計劃2014年把這項政策擴大到副部級,2015年擴大到正廳級,逐步杜絕裸官現象。(BBC中文網5.28.)

大學生就業難成中國政府新憂
在過去一週左右,中國高層領導人都就這一問題發表看法。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就業安置中心同畢業生見面﹐而總理李克強則主持召開國務院工作會議﹐專門研究這一問題。不過﹐讓人感到非常諷刺的是﹐一方面大學畢業生找工作變得更難﹐而同時勞動力仍處於普遍短缺的狀態。(華爾街日報中文網5.28.)


中國與世界

澳洲外長:情報藍圖被盜「無礙澳中關係」
澳大利亞外長卡爾28日表示,澳大利亞與中國的戰略關係不會受到「中國駭客」盜走澳情報機關總部機密藍圖報道的影響。由於建築藍圖被竊,澳安全情報局新樓的施工受到延誤,成本劇增。(BBC中文網5.28.)

梅克爾:力避歐盟、中國貿易戰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德國總理梅克爾會談,並舉行共同記者會。梅克爾表示,她將努力確保歐盟不會對中國太陽能產品課徵永久性關稅,並且在未來6個月內努力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中國時報5.28.)

中歐太陽能電池組件談判不歡而散
歐盟與中國之間的貿易談判在相互指責中結束。中國呼籲歐盟不要向太陽能電池組件徵收關稅,歐委會貿易專員則抱怨中國向個別國家施加壓力,意圖阻止歐洲達成共識。歐盟指責中國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在歐洲出售太陽能電池組件,這種做法已導致歐洲方面提議向進口的中國太陽能電池組件徵收近50%的反傾銷關稅。(紐約時報中文網5.28.)

舉行南亞博覽會 昆明嚴禁示威
中國將於6月6日至10日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辦首屆「中國—南亞博覽會」,為確保南博會順利舉行,昆明市政府發出通告,南博會期間嚴禁利用網路、即時通訊軟體、微博、微信、簡訊等方式,煽動、策劃、參與非法集會、遊行、示威。(中央社5.28.)

習近平:中美關係處於關鍵時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一在會見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多尼隆(Tom Donilon)時表示,中美關係到了關鍵時刻,中國對於美國政府將軍事和戰略重點轉移至亞太地區仍表關切。習近平將於6月訪美,並和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加州會面。(華爾街日報中文網5.28.)


中國與台灣

兩岸設處 蔡英文:馬須保證沒一中前提
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指出,馬總統必須釐清、公開宣示和保證,兩岸互設辦事處沒有任何政治前提,沒有中國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否則,代表中國政府的機構進駐台灣,在國際、國內及兩岸將產生廣泛政治效應。蔡英文主張,政府須同步制定海基會監督條例,就其中國辦事處訂定有效規範。(自由時報5.28.)

中國開放服貿業 比ECFA多7倍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27日表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近期將簽署。中方開放項目較ECFA早收清單成長7、8倍,其中我方在電子商務、金融服務業、文創業部分,爭取到較外資、港資更加優惠待遇。【另見工商時報:昨日陸委會做報告時,沒有對中國開放55項所帶來的就業、產業衝擊做評估報告,令外界擔憂】(中國時報、工商時報5.28.)

潛規則路障 服貿開大門關小門
就目前披露台灣可能受惠的電子商務、文創、批發零售而言,業者普遍認為目前服貿協議未考慮中國令人詬病的法規「潛規則」問題,就算市場開放恐也將受種種法規與門檻限制,同時配套開放項目如物流業等爭取不夠,業者普遍認為兩岸服貿協議雖敲開大門,但「關小門」處處可見。(旺報5.28.)

劉燈城:考慮設人民幣回流機制
銀行公會理事長劉燈城昨表示,昆山兩岸金融試驗區若能比照深圳前海特區,多考慮台灣人民幣的回流機制,為台灣銀行業帶來更大商機,讓台灣與昆山更密切合作,將有助台灣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及人民幣「走出去」。(聯合報5.28.)

蘇貞昌主席出訪美國、加拿大
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兼駐美代表吳釗燮、國際部主任劉世忠今日召開記者會說明蘇貞昌主席出訪美國以及加拿大的目標以及規劃。吳代表表示,此次主席訪美加主要有三個目標,第一個目標是推動國會外交;第二個目標就是深化台美情誼;第三個目標就是爭取海外台灣人對台灣的支持。(民進黨新聞稿5.28.)

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

20130527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5.27.


今日焦點:中國經濟體制改革

發改委:擴大房產稅試點 年內出城鎮化規劃
中國國務院辦公廳24日發布《關於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宣示今年改革重點工作是,深入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快推進財稅、金融、投資、價格等領域改革,積極推動民生保障、城鎮化和統籌城鄉相關改革。”意見將行政體制改革列為今年改革的首要任務。要求進一步簡政放權,下決心減少審批事項。人民日報報導強調,穩增長的關鍵在於繼續深化改革和調整結構,通過深層次制度改革來換取紅利,中國不會再推新版“四萬億”刺激計劃。(新華網、中國政府網、人民日報海外版,5.25-27)

李克強講話呼籲為市場鬆綁
中國政府24日發佈了一系列政策提議,似乎顯示出中共領導人確實想要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並允許私營企業的競爭在投資決策和定價上讓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中國經濟極為依賴國家信貸和政府指令,中國政府能否調整經濟結構尚不得而知。但分析人士把上述聲明視為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跡象,但上述舉動並未發出中國大政府模式終結的信號。專家稱,共產黨不太可能會放棄國家資本主義模式、破除龐大國有企業維持的寡頭壟斷,也不太可能對戰略性經濟部門實行私有化,例如銀行、能源和電信產業。(紐時中文網,5.27)


中國觀察

無視黨刊官媒主旋律 新一期炎黃春秋刊文力挺憲政
近日,中共黨刊《紅旗文稿》和官媒《環球時報》試圖擊碎中國的“憲政夢”。而《炎黃春秋》雜誌繼年初新年獻詞事件後,在新近一期中再次刊登文章,力挺憲政。有消息說,最新一期《炎黃春秋》因刊載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郭世佑的《“百年憲政”的認識誤區》一文,而捲入了有關“憲政夢”的輿論漩渦。〔此外明報報導,為對抗毛左,有網站趁習近平父親、中共元老習仲勛逝世11週年,刊登一篇紀念習仲勛的舊文,指其曾稱一輩子沒犯「左」的錯誤。〕(法國廣播電台、炎黃春秋、明報、長江日報,5.24-26.)

毛誕紀念湖南掀序幕
湖南湘潭韶山市前日召開「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動員大會,宣布湖南省10項紀念活動已全部確定,耗資數十億的12項建築工程也即將完成。韶山作為毛澤東家鄉,是北京以外紀念毛澤東活動的主場,顯示內地「毛誕大典」拉開序幕。有北京學者指出,擁毛派借毛誕活動日趨活躍,令人憂慮意識形態更加「向左轉」。(明報,5.26)

Reading Hayek in Beijing
華爾街日報對中國學者楊繼繩的專訪,他以《墓碑》(Tombstone)這本書獲頒美國曼哈頓研究所的「海耶克獎」。在專訪中他談到這本書,以及他認為海耶克著作對於過去中央計劃經濟的失敗、與中國模式轉型的困難,都能夠適用。本書寫作的目的不只是面對歷史,也是對中共領導人的提醒,中國其實是「權力市場經濟」,因此不改變政治體制,談經濟轉型只是徒勞。(Wall Street Journal,5.26)

香港舉行紀念六四遊行
支聯會26日舉辦遊行,紀念八九六四事件24周年,適逢支聯會「愛國」口號被本土論者質疑,並呼籲杯葛出席六四燭光晚會,最終有1600人參與遊行,較去年的2100人少。在參加完六四遊行後,一批學民思潮成員、大學生以及其他政黨和團體的人士,由政府總部遊行至中聯辦,繼續舉行抗議活動。(明報、美國之音,5.26-27)

易富賢:人口政策調整或已到十字路口
一度成為禁書的中國學者易富賢著作《大國空巢》,因對中國人口趨勢的正確預測而解禁,並成為暢銷書。他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發改委《改革內參》請他撰寫報告,以及書的解禁,應可視為是政策調整信號。他認為三中全會上調整這個政策,是個合適的時機。〔另參見:中國計生政策猛於虎〕(FT中文網、紐時中文網 5.25)


中國與世界

李克強:深化中德務實合作 實現互利共贏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6日晚應邀出席梅克爾總理舉行的歡迎晚宴時指出,實施知識產權保護戰略是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和中國政府的重要任務。將中國的市場與德國的技術結合起來,將為雙方創造巨大的發展動力。要從戰略高度看待中德合作,中方歡迎德國企業擴大對中投資,中國企業也願加大對德投資力度(新華網,5.27)

李克強:日本必須歸還竊取中國領土
李克強26日參觀了位于德國勃蘭登堡州的波茨坦會議舊址,並發表講話指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確定的原則,即日本必須歸還竊取的中國東北、臺灣等島嶼。在這裏發表的《波茨坦公告》向法西斯勢力升起正義的旗幟,更重要的是向世界法西斯勢力發出了最後通牒。任何否認或企圖美化那段法西斯侵略歷史的言行,不僅中國人民不能答應,世界各國愛好和平的正義力量都不能接受。中國願同世界各國愛好和平的人們攜手,維護二戰後確立的和平秩序。(京華時報,5.27.)

李克強就貿易爭端對歐盟發出警告
在首次外事訪問中,李克強在26日前往柏林的途中表示,歐盟對於中國產光伏面板以及電信設備的調查,“對中國相關產業、企業和就業將造成嚴重損害,同時也會損害歐洲用戶和消費者的切身利益,我們表示堅決反對。”這是中國最高層領導人首次就貿易爭端發表意見。在此之前,在李克強對瑞士的訪問期間,中瑞兩國完成了內容廣泛的FTA磋商,簽署了諒解備忘錄(MOU)。(FT中文網、華爾街日報中文版5.25-27.)

日漁船駛入釣島 陸海監船驅離
日本右翼團體「加油日本」約330名成員及漁民,昨日一早分乘四艘漁船至釣魚台海域釣魚「宣示主權」。中國立即派出三艘海監船進入釣魚台12浬領海內,雙方一度對峙。日本海上保安廳說,中國3艘政府船艦駛入釣魚台列嶼周邊海域,停留約5小時後離去。中國國家海洋局官網則說,海監66、26、46船編隊,在釣魚台領海內巡航,對發現的日本侵權船舶「進行了監視取證和驅離」。(中國時報、中央社,5.26-27)

崔龍海訪中行 北韓官媒避提六方會談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4日會見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特使崔龍海。崔龍海24日結束在中國的三天訪問,但北韓與中國官方媒體對崔龍海此行的報導內容卻大相逕庭。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25日在報導中強調崔龍海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遞交了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親筆信函,信中表示朝中深厚友誼「無可取代」,卻隻字未提中國官員多次要求北韓重回擱置已久的六方會談或終止核武計畫。(自由時報 5.26)


中國與台灣

兩會會談近期舉行 將簽署服務貿易協議
陸委會今日上午舉行「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背景說明會,主任委員王郁琦說,第九次兩會高層會談即將在近期內召開,目前已完成工作商談,以及協議文本與附件草案的核對作業,陸委會也已於今年5月17日授權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進行兩會會談及簽署協議。另大陸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也預計本周抵台,與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祕書長高孔廉舉行預備性磋商;林陳首會最快下月初在北京登場,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將與大陸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等涉台高層會面。(中央社、旺報,5.27)

陳榮傑︰北京利用設處 實現兩岸同屬一國戰略
﹝星期專訪﹞前海基會秘書長陳榮傑指出,北京代表處挾其經濟能量、和平攻勢與公關操作,無疑將成為台灣媒體焦點,發揮政治功能。根據香港回歸經驗,各界菁英,政治人物與企業領袖為彰顯個人影響力,屆時勢將排隊前往取得中國「政治簽證」與「經濟簽證」。反觀台灣一直強調事務性功能,兩者落差不難預期。(自由時報,5.27.)

人民幣納外匯存底 腳步加快
兩岸今年初已經簽署貨幣清算協議,國內銀行陸續開辦人民幣兌換、存款、理財商品;中央銀行正研擬,將人民幣也納入我國的外匯存底組合。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曾公開表示,大陸方面規定,兩岸應先簽「兩岸貨幣互換協議」、取得人民幣資金後,台灣才可以購買人民幣國債,屆時才能將人民幣納入台灣的外匯存底組合。不過,最近大陸方面的動作已有變化,可能加速台灣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存底的時程。(聯合報 5.27)

台海人權決議文  全代會沒處理
民進黨中生代提案的「台海人權決議文」、「建請舉辦中國政策辯論會」,因時間有限,全代會未處理,送中執會研議。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建議,黨中央後續辦九場「華山會議」時,應把「台海人權決議文」內容及精神內化到討論中,廣邀受兩岸政策影響的產業界、農漁工人士參與討論,不該成為「閉門會議」。(聯合報,5.26.)

國台辦:台灣沒種的農產 應讓陸進口
中國國台辦副主任鄭立中昨天在北京表示,兩岸應相互適當開放農產品市場,台灣本身沒有生產的農產品,尤應考慮開放大陸進口;為避免台灣農產品出口至大陸中間環節成本過高,建議兩岸在台灣中南部,設立專門出口大陸的農漁產品加工示範區。(聯合報,5.25)

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20130524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5.24.


今日焦點:黨性、純潔性和宇宙真理

思想純潔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證
〔人民日報今日理論版〕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我們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首先是思想上的領導,而思想純潔是實現思想領導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把思想純潔作為重要保證。思想純潔,才能在深化改革中堅定信仰信念,才能在深化改革中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才能在深化改革中增強黨性、經受考驗。〔在同版另一篇評論,〈弘揚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也提到要「增強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凝聚力、戰鬥力,就必須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人民日報,5.24)

中共黨報再講黨性 網友憂左傾
人民日報連日提到「黨的純潔性」,不少人憂心左傾風氣再起。解放軍上將劉亞洲日前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堅守神聖的“黨性”〉,用「神性」比喻「黨性」。(中央社、新浪網,5.22-24)

放出“宇宙真理”:第二次文革山雨欲来?
解放軍報發表評論文章〈中國夢的自信在哪裡〉,文章稱“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網友認為中共當局有超越朝鮮之勢,學者則擔憂第二次文革的到來。(德國之聲、人民網,5.22-23)


中國觀察

中國經濟的天平再次向投資傾斜
2012年中國經濟表現進行更為詳細的分析會發現,中國經濟的天平進一步失衡,對信貸推動投資的依賴超過了以往,而中國政府曾嘗試遏制這一勢頭。中國經濟5月份也顯露出喪失動能的跡象。最新公佈的5月份匯豐Markit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預覽指數(PMI)降至七個月來低點49.6,低於4月份的50.4,暗示製造業狀況出現惡化。〔另見WSJ圖說:中國招聘活動驟降警示經濟放緩〕(華爾街日報中文版,5.24)

中國城鎮化草案遇阻 高層擔憂投資泡沫
接近政府的消息人士表示,中國城鎮化支出6.5萬億美元的計畫正遭遇波折,因高層領導人擔憂再一次的大規模支出可能會推高地方債務並吹大地產泡沫。李克強總理否決了國家發改委提出的城鎮化草案,希望調整從而更加關注經濟改革。許多地方當局已經開始遊說來獲得專案融資,從引起了北京高層領導人的警惕。(路透中文網,5.23)

中國發佈城市網路形象白皮書 強調加強網路輿情管理
北京週四舉行城市網路形象排行榜及相關白皮書發佈會,並頒發了網路形象十佳城市、政務微博平臺獎、網路輿情應對獎等。有評論指出,官方對於網路輿情管理與民眾的預期背道而馳,而重視網路形象的目的是為了掩蓋其壓制網路自由的事實。(自由亞洲電台、新華社 5.23, 24.)

官員揭賣地財政:像辦印鈔廠 沒錢賣地就行
過去的十幾年間,中國一直處在城鎮化的過程中,但主要是靠「賣地財政」發展,就是地方政府靠賣土地推動城市擴張和經濟增長。現在的問題不是農民沒有就業就進城,而是人家早就已經就業很多年了,但不讓人家安居、不讓人家落戶。(中國青年報 5.22.)

中國黑客產業生態觀察
……這個黑客攻擊富士康的故事向我們揭示出,那種把中國視作一臺運轉良好、集中控制的網絡攻擊機器的看法是不對的。相反,這個故事反映出,真實情況更加復雜:一些黑客犯罪分子為了利益,也實施網絡攻擊。各政府和企業設計的防禦體系要抵擋的,不僅是來自有國家背景的黑客攻擊,還有類似上述故事中這種黑客威脅,後者的目的就是通過敲詐跨國公司迅速撈一筆。【美報告稱因中國侵害智慧財產權每年損失三千億美元】(FT中文網、共同網 5.24.)


中國與世界

朝鮮稱願同各方對話 半島局勢出現緩和跡象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特使崔龍海23日在北京表示,願接受中方建議,同有關各方開展對話。與此同時,朝鮮也向韓國傳達出溝通訊號。自今年3月以來一直展示強硬的朝鮮,近日接連展開外交行動,釋放對話意願。輿論認為,持續緊張的半島局勢已出現緩和跡象。【金正恩突派特使訪華的用心】(中新網、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5.22, 24.)

禁止中國入內的俱樂部?
盡管沒有人會公開這麽說,但TPP的目標其實就是創建一個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排除在外的「高標準」貿易協定。目前希望加入TPP的12個國家(除了上述5國,還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智利、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和澳大利亞),其經濟產值合計占到全球的40%,貿易額合計占到全球的約三分之一。這是一個「禁止中國入內」的大型俱樂部。(FT中文網 5.24.)

加快歐中投資協定談判的步伐
歐盟表示,是否與中方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要視中方是否作出讓步而定。有國家擔心,考慮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表示可能發出錯誤訊息。而歐盟貿易專員卡洛‧德古赫特23日表示,他會促請27國加快與中方貿易協定的談判。路透社得到的文件顯示,歐盟願加深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但希望北京當局先做出讓步。【雙反案表決 陸太陽能業難逃衝擊】(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工商時報 5.24.)

昆明石化專案變數: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在緬引發示威和逮捕
引起部分雲南省昆明市民抵制的昆明安寧千萬噸煉油項目再生變數,日前,為其提供原油運輸來源的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在緬甸正面臨著當地民眾的抗議,部分民眾因此被捕日前被起訴。此前本台曾報導了雲南省昆明市市民對安寧專案的遊行事件,馬德島正是中緬油氣管道項目中,原油管道的起點。(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5.23.)

五百士兵前往馬里-中國迄今最大規模維和行動
法新社5月23日援引聯合國內部消息人士報導說,北京政府計畫向西非危機國家馬里派出500至600人規模的維和部隊,參與聯合國從今年7月起開始的馬里維和使命。消息人士說,相關談判正在進行,中國將派出的藍盔士兵的具體人數和兵種也還有待確定。不過這將是中國截至目前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國際維和使命。(德國之聲 5.23.)


中國與台灣

九二共識 綠想邀蘇起參與「華山論劍」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發言人鄭文燦23日表示,為了擴大參與,從6月20日起,將陸續舉辦9場帶有辯論性質的「對中政策華山會議」;其中包括7月20日「如何處理92共識」,則希望能邀請92共識發明人、台北論壇召集人蘇起來擔任引言人,民進黨願意接受挑戰。至於青壯派立委希望舉辦中國政策大辯論,他說,這9場華山會議後,若有必要,也可以舉行大辯論。(新頭殼Newtalk 5.23.)

綠:陸需誠意溝通 不需預設前提
大陸政協主席俞正聲指出,只要民進黨不再主張台獨,「我們就會跟他們接觸」。他並反問,民進黨敢不敢說「不搞法理台獨」?對此,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回應,兩岸的政治體制不同,對目前在兩岸各自運作的憲政秩序,也存在不同的解讀,但需要的是有誠意的溝通,而不是預設前提。洪財隆還表示,兩岸的定位,應是在日常生活裡找答案,而不是「在符號裡彼此折騰」;日常生活重視的是自由選擇、獨立司法,也就是「民主與人權」。【陸委會:應續推經濟協商蘋論:北京急於對台談政治】(聯合報、經濟日報、蘋果日報 5.23, 24.)

陳德銘:0+0>1 兩岸應「抱團」迎向全球化
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接受聯合報系專訪時表示,台灣在創意、設計、技術引進等方面具有優勢,大陸以加工生產、資本等見長,兩岸應當「抱團」(合作)共同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讓兩岸產業發揮零加零大於一的效應。【呼籲台開放陸資 「3.3兆美元外匯儲備擺那」陳德銘:ECFA協商 台灣總要給一點吧】(聯合報 5.24.)

兩岸領導人會面? 馬:先解決稱謂
馬總統在就職周年電視專訪表示,兩岸領導人要見面有稱謂問題,「除非遊戲規則變了」,否則他的身分不可能改變,這個困難,目前還看不出解決的可能性。但他也表示,若兩岸和平發展能更落實,只要頭銜問題解決,兩岸領導人會面沒什麼不可以。(中國時報 5.24.)

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20130523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5.23


今日焦點:中共駁斥憲政民主 2

社評:“憲政”是兜圈子否定中國發展之路
[官媒反「憲政」主張的延續,見昨日報]“憲政”概念突然走進輿論場,是中國主流政治發展之外的一個枝杈。它從一開始就不是理論問題,而是個政治主張。它從西方的話語體系出發,與中國政治理論的一些詞彙強行對接,得出否定中國現行政治制度的結論。“憲政”實際上是繞了個彎,用新說法提出中國接受西方政治制度的老要求。(環球時報,5.22)

官媒齊倒“憲政”—危險信號?
中國歷史學者章立凡認為種種跡象聯繫在一起形成一個清晰的脈絡,指向現今上位後的紅二代領導人,傲慢的關上了真正的改革之門:"改革大門關閉,社會徹底撕裂,官方和民間各行其道,也就沒有任何改革共識可言了。…紅二代所謂的自信,或自負,有可能會犯比胡溫更大的錯誤,甚至有可能就在他們的手裡喪失政權。"(德國之聲5.22)

政左經右下的輿論收緊和改革共識
隨著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日益臨近,除了“中國夢”會成為習近平執政十年的理論政綱外,包括經濟、社會、政治、意識形態等領域的改革也將有綱領出臺,七大小組的經改方案預計將提交三中,但同時在意識形態領域卻出現“收緊”的現象。習近平本人正在出現一種類似於“政左經右”的特性,中共目前要做的,似乎就是對今天輿論嘈雜的情況進行整頓,以“收緊”為“放鬆”做準備。(多維新聞網5.23)


中國觀察

中國「淨網」迎六四週年
中國天安門「六四事件」24週年即將到來,官方近來展開「淨網」行動,已查處一萬餘家違法違規網站、沒收560多萬件非法出版物,行動將延長至6月底。分析認為,官方嚴打「所謂造謠的『大V』帳號」,明顯釋放收緊網路言論管制的訊號,可能也與「六四事件」24週年將至有關。廣州異見人士徐向榮等三人週三到當地越秀公安分局申請“六四”24周年遊行被員警警告、威脅。(東方日報、RFA 5.22)

國際特赦報告:中國繼續嚴控異議維權者
人權組織國際特赦發表年度報告。在有關中國的部分,報告指當局仍然牢牢地控制著政治活動人士、維權人士和在網上表達異議的人。西藏、新疆、香港問題都是國際特赦特別提及的問題。(BBC中文網5.22)

1000萬地方官員受什麼激勵(上)
只有理解了地方官員的真正動機,我們才能夠思考如何改變他們的行為。幹部考核制度是中國經濟增長引擎的活塞之一。中國現行的地方官員考核制度即便仍促進經濟增長,顯而易見正在逐步失效。當前體制正在妨礙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轉型。如果考核制度維持現狀,它必將導致前所未有的產能過剩、更龐大的政府債務、更多的土地徵用和憤怒的農民、更高的房價以及更少的就業增長。而中國向消費驅動型增長模式的轉變必將被耽擱。〔參見1000萬地方官員受什麼激勵(下)〕(財新網5.23)

中國戶籍改革將提速 農民一窩蜂進大城市引擔憂
5月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會議確定,出臺居住證管理辦法,分類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完善相關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制度以及保護農民合法權益。時至今日,這次會議可以被看成又一輪戶籍改革提速的號令。(中新網5.23)

樓市調控政策重估在即 行政手段或擇機退出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決策層對房地產調控表態甚少,意在淡化調控並觀察效果。若未來房價繼續上漲,市場指標始終沒有起色,不排除最快在今年下半年對政策進行調整。多家機構認為,“去行政化”將成為未來調控方向。記者統計,實際地價漲幅仍然迅猛。政府在嚴格控制房價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嚴格控制影響市場預期的地價。(21世紀經濟5.22)


中國與世界

崔天凱:加州“習奧會”有許多空前之處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22日表示,六月習奧會是中美兩國元首首次面對面會晤,是一次不同於正式國事訪問、具有重大意義的特別會談。兩位元首,將就中美關係戰略層面的觀點進行深入的接觸。前AIT理事主席卜睿哲21日表示這次會面不是要談判或解決特定議題,而是希望在能成功處理雙邊關係的前提下,讓兩人建立良好的個人關係,以在彼此間設定基調並創造共同命運感。紐約時報稱,對中國網絡攻擊的反擊,這很可能會成為奧習會最敏感的話題之一。(中評網、聯合報、紐約時報中文網5.22)

金正恩突派特使崔龍海訪問中國
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常委崔龍海22日作為金正恩特使訪問中國。新華社報導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王家瑞22日在北京會見了崔龍海。有分析認為,崔龍海訪中後因朝鮮進行第三次核試驗等而陷入僵局的朝中關係和朝鮮半島局勢有可能出現變化。(BBC中文網5.22)

李克強與巴基斯坦總統會談 強調鞏固中巴傳統友誼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2日在伊斯蘭堡與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總理霍索舉行大、小范圍會談,就深化中巴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達成重要共識。李克強表示,中方願與巴方共同深化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一是加強戰略溝通與協調。二是加強戰略和長遠規劃,開拓互聯互通、海洋等新領域合作三是提升雙邊貿易水平。四是深化人文交流。五是密切在國際、地區事務中的合作,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新華網5.23)

中、英貨幣互換協議 英成G7首個與陸簽SWAP國家
英國駐中國使館中國區金融政策總監George Norris表示,英國將成為G7中首個與中國簽署SWAP的國家。英國央行正致力同中國人民銀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做大倫敦人民幣離岸市場,以獲取更多收益。(旺報5.23)

中、歐FTA見曙光 開放市場為關鍵
路透22日引述歐盟內部文件報導,歐盟稱考慮與中國簽署FTA,前提是中國須先開放市場。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22日發布聲明表示,證實與歐盟就太陽能產品雙反(反傾銷、反補貼)案進行的首輪價格承諾談判宣告破裂。(旺報、經濟日報5.23)


中國與台灣

俞正聲:兩岸政治關係是進行式
中國政協主席俞正聲22日指出,合情合理安排兩岸在國家尚未統一前的政治關係是一個「進行式」,這是一個實踐的過程。他表示只要民進黨不再主張台獨,「我們就會跟他們接觸」。關於馬先生說「不統、不獨、不武」,他贊成「不獨」,但反覆講「不統」這幾個字,未免有點傷人心。(聯合報5.23)

張志軍:一中框架、九二共識 建構兩岸政治
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21日接受專訪時指出,兩岸應在一個中國框架、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探討建構合情合理政治關係的安排。這需要雙方坐下來談。關於台灣希望與其他國家簽署雙邊經貿協議,大陸是否會同意或支持的問題,張志軍表示,這個問題最根本的是,不應該是政府對政府間的協議,這是我們一貫的立場。(聯合報5.23)

兩會互設辦事處 待在野版本併案審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22日審查攸關海協會來台設辦事處的相關條例草案,結論為待民進黨及台聯提案付委再併案審。民進黨版兩會互設辦事機構條例草案指出,機構依國際法及國際慣例之規範,協助及保障雙方人民合法權益,具核發護照與旅行證件之功能,雙方人民遭受拘留、逮捕、羈押或監禁時,得行使探視權。另基於《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得在館舍懸掛國旗及國徽。(中央社、旺報5.23)

綠中生代推台海人權決議文
民進黨中生代黨公職22日公布「台海人權決議文」,希望民進黨能在「以人民為主體、以人權為基礎」下,與中國展開對話,準備將決議文送進週六的全國黨代表大會處理。(自由時報5.23)

前4月 兩岸貿易逾700億美元
中國商務部22日公布兩岸貿易、投資統計報告指出,今年1至4月兩岸貿易額為707.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48.5%。今年前4個月,中國對台灣出口139.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36.8%;中國從台灣進口567.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51.7%。台灣已是大陸第7大貿易夥伴、第9大出口市場和第3大進口來源地。今年1至4月份,中國國有企業負債比去年同期成長15.1%,地方國有企業累計利潤則下降14.7%。(中央社5.22)

2013年5月22日 星期三

20130522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05.22.


今日焦點:中共駁斥憲政民主

中共黨刊發文稱憲政屬於資本主義
中共機關刊物《求是》雜誌屬下的半月刊《紅旗文稿》刊登署名文章〈憲政與人民民主制度之比較研究〉,該文章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楊曉青。文章指出,憲政的關鍵性制度元素和理念只屬於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專政,而不屬於社會主義人民民主制度。作者認為,在中國的人民民主制度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是選舉的民主和多黨政治協商的民主相結合,真正實現了「人民主權」原則。【另外人民日報今天刊出的長文也有類似的說法: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意義】(BBC中文網5.22.、红旗文稿5.21.;人民日報5.22.)


中國觀察

周小川:資本帳3年內自由兌換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及多位高層財經官員、專家發表聯名報告書,報告建議政府應盡快制訂和公布人民幣可兌換的路線圖,並在2015年底讓資本項目完全自由化。這是中國官方首度公開表態資本帳實現可兌換的時間表。(工商時報5.22.)

廣東「鎘大米」威脅政府公信力
據報導,廣州有過半餐館的大米在檢驗中被發現含有過量的鎘,這是一種能引發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重金屬。對於受到污染的食品和飲料,中國公民越來越不滿,民眾對有毒食品的憤怒使官員們感到不安,這種不安情緒已延伸至中國政府高層。李克強總理承諾會加強政府監管,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另可參考新華網:廣州官方公布含鎘大米的情況】(紐約時報中文網、新華網5.22.)

陳光誠獲英國議會人權獎 批北京人權惡化
正在倫敦訪問的中國維權人士陳光誠獲得英國議會首枚威斯敏斯特獎,以表彰他捍衛人權和人的尊嚴所作的貢獻。陳光誠對中國的人權現狀和打壓異議人士提出嚴厲批評,並敦促歐盟公佈與北京就人權問題對話的結果。(美國之音5.22.)

戶籍改革試點 中國農進城意願低
中國重慶、昆明、廣州、四川等地近年來試辦戶籍改革措施,取消農業和非農業戶口劃分,放寬落戶限制,但有些地方農民「進城」意願並不高。中國戶籍制度是根據地域和家庭成員關係,將戶籍屬性劃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長期以來,戶籍直接與教育、社保、醫療等諸多福利結合,城鄉二元戶籍制特色明顯。(中央社5.22.)

紐時專論:中國性別不平等根深蒂固
中國女性就業比例高,是因為包括了農村勞動女性。與發達國家不同,中國近一半的人口仍然在農村。但城市女性的就業形勢卻很不同。如果中國政府想要遏制城市女性就業比例下降的趨勢,就必須着手應對這種根深蒂固的性別不平等。(紐約時報中文網5.22.)

FT專欄:結構性問題拖累中國經濟復甦
中國一季度經濟增速放緩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消費增速的放緩;第二,在製造業一些行業(如鋼鐵、水泥、造船、光伏),產能過剩仍然是行業面臨的主要問題。要克服這一結構性問題,財政政策和結構性改革要比貨幣政策效果更明顯。(FT中文網5.22.)


中國與世界

李克強承諾幫助印度降低貿易逆差
李克強在印度會見商界領袖時表示:中方願看到更多有競爭優勢的印度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並為此提供便利。我們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訪問期間,李克強簽署了多項協議和諒解備忘錄,其中包括水牛肉、漁業和制藥方面的三項諒解備忘錄。【另見人民日報:李克強會見印度總統,強調中印關係具有全球戰略意義】(FT中文網、人民日報5.22.)

李克強訪問巴基斯坦當地加強安保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2日抵達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展開訪問。這次訪問不僅是李克強出任總理以來首次訪問巴基斯坦,也是巴基斯坦大選以來中國領導人首次出訪該國。預計李克強將與巴基斯坦官員討論推動雙邊貿易話題。(BBC中文網5.22.)

習歐峰會 聚焦5議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將在6月展開兩人首次的元首峰會﹝習近平美國行記者會問答實錄﹞。此次會議預計聚焦在5個議題:1.中美戰略互信與雙邊關係;2.人民幣匯率政策;3.中國的網路駭客問題;4.包括北韓在內的國際和地區問題;5.新能源與氣候變化問題。(經濟日報、人民日報5.22.)

美國稱中國軍方駭客捲土重來
據安全專家和美國官員透露,在停止活動3個月之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一支網絡部隊工作的黑客似乎已經利用不同的技術重新發起了攻擊。他們此前停止活動的背景是,有證據顯示,他們從大量美國公司和政府機構盜取了數據。(紐約時報中文網5.20.)

中國人權代表團訪美 對話構建新型關係
中國第10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人權研究會會長羅豪才在加州“中國論壇:人權問題和新型大國關係會議上表示,中美雙方在討論人權問題時存在分歧。我們沒有想改變對方觀點的意思,對方想改變我們的觀點,他們也做不到。但對話促進了雙方相互坦誠和深入交流。(中評社5.22.)


中國與台灣

兩岸互設辦事處今審查 綠動員杯葛
立法院內政、司法聯席會今天將審查政院版的兩岸設處條例草案,民進黨團質疑與對岸要簽的協議文本至今都還沒看到,就要國會通過法律,強烈質疑這是迴避立法院的實質監督,今將全力杯葛法案的審查。(自由時報5.22.)

艾奎諾道歉?培瑞斯:違反一中
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MECO)理事主席培瑞斯表示,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不可能親自向台灣道歉,因為這違反馬尼拉的一中政策。菲律賓願意給遭槍擊死亡台灣漁民的家屬台幣100萬元;但「賠償」或「捐款」,必須等調查結果出爐再說。【呂秀蓮:一中是台灣前途陷阱】【菲律賓總統21日表示,他希望與台灣解決台方漁民遭槍殺引發的外交糾紛,之後和台灣商討締結漁業協議事宜】(自由時報、中國時報5.22.)

自由經濟示範區 學者力促法規鬆綁
台大經濟系、公共經濟研究中心昨合辦「展望與檢視 自由經濟示範區政策方案座談會」,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指出,示範區目的是希望政策革新以創造商機,而非以租稅優惠和硬體建設補助,所以沒有設置實體園區的必要性。經建會部門計劃處處長強調,將會考量評估在示範區第二階段,將範圍擴及到行政區域。(中國時報5.22.)

張志軍:中國市場將對台更開放
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21日出席台企聯會員大會及幹部就職典禮時表示,中國將繼續改善投資環境、加強保障台商合法權益,並持續與台灣洽簽ECFA後續協議,加大對台灣的市場開放。(工商時報5.22.)

菲抗議仁愛礁巡航 中方稱無可議 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指出,菲國最近針對中國軍艦和海監船駛入仁愛礁附近海域一事,向中國提出抗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今天在北京表示,中國公務船在仁愛礁海域正常巡航,無可非議。(中央社5.22.)

2013年5月21日 星期二

20130521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5.21



今日焦點:中印關係

中印聯合聲明不提「一中」政策
中國總理李克強5月20日訪問印度期間,兩國發表了聯合聲明(全文)。聲明表示,「雙方視對方為互利伙伴,而非競爭對手。」聲明還承諾:雙方不允許任何勢力利用本國領土從事反對對方的活動。但是,在聯合聲明中沒有中國與其他國家共同聲明中慣常出現的一條:奉行「一個中國」政策。(BBC中文網、人民日報 5.20, 21.)

李克強經濟牌「拉印抗美」
中美日在南亞的外交博弈愈益激烈。正當美日積極拉攏緬甸、白宮更邀請總統登盛昨天破天荒到訪之際,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則高調訪問新德里,與印度總理辛格會面。李克強說,以印度作為上任後首次訪問目的地,是要表明中印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辛格則稱印中是合作伙伴,非競爭對手。【調查顯示印度公眾對中國深存戒心中國總理嘗試修復中印關係】(明報、BBC中文網、FT中文網 5.20, 21.)


中國觀察

改革將決定中國經濟走向
中國最近幾個月的經濟數據沒能讓市場振奮起來。報上常看到「中國生產指標令人失望」、「分析師擔憂快速擴張難以維繫」之類的大字標題。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的預測從8%以上調低到了7.5%左右。然而,那些對中國長期增長挑戰感到擔憂的人往往不那麽在意短期前景,他們更加關註的是新一屆領導層的改革承諾。【中國政治變革的隱含邏輯】(FT中文網 5.17, 20.)

國資委重新謀劃國企產業佈局
記者日前從權威人士處獲悉,由國資委牽頭擬訂的「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已經基本成型,並已向國務院彙報。按照國資委此前計畫,將在上半年出臺。上述權威人士透露,方案涉及的一部分重要內容,是將國企改革和行業發展需求相結合,讓國企在行業轉型升級中發揮更大作用。【改革催生新國企】(經濟參考報、人民日報 5.21.)

發改委官員透露戶籍改革「頂層設計」思路
媒體披露,全國城鎮化工作會議將通過一份城鎮化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未來10年的城鎮化發展作出戰略部署,而農民工的市民化將是其首要任務。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官員透露,《規劃》將全面取消小城鎮落戶限制,對小城鎮來說,除了就業、居住外,不再設社保年限。同時提出建立農民工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在政府、企業和個人三者間分擔成本,個人需承擔社保和住房的私人成本。此外,對於公共成本的分擔,中央政府重點承擔跨省農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省級政府重點承擔省內跨市縣農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南方都市報 5.19.)

全國城鎮化會議推遲 央地博弈政策力度
本報記者獲悉,被喻為「最高規格」會議的全國城鎮化工作會議或將在5月底或6月初召開。「原本定在3月左右,因為規劃的原因,一推再推。」發改委小城鎮中心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人士透露,根據此前步署,在全國城鎮化會議後,會發佈《城鎮化總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上述人士進一步表示,會議一再推遲的主要原因就是高層不滿去年年底提交的「綱要」草案。(21世紀經濟報導 5.21.)

戴耀廷開列結束佔中條件
佔領中環發起人戴耀廷梳理佔領中環流程,將佔中分4期。他開出結束佔中的條件,一是政府接納獲最多市民支持的普選特首方案,或政府方案獲多數市民支持;或政府在佔中發起不合作運動期間讓步。學聯將討論「全港學生大罷課」支援佔中。【「若政治改革能改善社會包容和政策制訂」無損評級 標普暗撐佔中】(香港蘋果日報 5.18, 21.)


中國與世界

奧巴馬和習近平將於6月7日在加州會晤
白宮新聞辦公室5月20日發佈聲明(全文)說,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於6月7日至8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將是習近平出任中國最高領導人後美中兩國領導人的首次會晤。【習近平將訪拉美三國 並赴美會晤奧巴馬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就習近平主席美洲之行答記者問】(美國之音、美國白宮官網、人民網 5.21.)

怪哉,中國央企在緬甸甘當好公民
中國通過印度洋、翻越緬甸的高山來輸送能源的宏大計劃已接近實現。今年年底,一條與之平行的管道將開始輸送石油。然而對中國而言,這些管道的成本,卻遠遠比中國的能源巨頭中石油修建管道時花費的數十億美元更高。受到緬甸民主進程開啟的鼓舞,當地的活動人士對中國的工程發起了越來越多的挑戰,因此中國正試圖在這裡,乃至緬甸全國,修復人們心目中受損的形象。(紐時中文網 5.21.)

陸北斗衛星 巴基斯坦建地面站
中國自行研製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斥資數千萬美元在巴基斯坦建立地面站網,強化北斗系統定位精確度。巴基斯坦防務問題專家認為,如此能加速巴國軍事打擊系統、對抗系統、指揮系統現代化。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BDS),是繼美全球定位系統(GPS)和俄GLONASS之後第3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巴基斯坦可望成為繼泰國、寮國、汶萊、緬甸後第5個使用北斗導航的亞洲國家。(旺報 5.21.)

中國有生意,缺朋友
《新蘇黎世報》18日發表題為〈中國缺少朋友〉的文章,指出西方國家尤其是小國瑞士喜歡用實用主義手法,得到中國的市場份額。文章說:「每個在中國立志經濟上有所作為的外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政治、社會以及倫理信仰進行實用主義的處理,放棄司法的可靠性。但換來的卻是『野蠻東方』的巨額生意。」然而,中國的困境在於,「中國幾乎無法獲得真正的信賴,即便許多讚賞中國的西方人士,連做夢也不會想,在這樣一個被引導和監控的社會裡長期生活。」(德國之聲 5.20.)

中國的北極夢並不可怕
上周名不見經傳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北極理事會(Arctic Council)受到了不同尋常的關註,該理事會的8個成員國決定接納中國和其他4個亞洲國家(印度、日本、新加坡和韓國)為觀察員。沒有人知道中國將如何利用自己的力量。這種不確定性引發了憂慮,甚至恐慌。過去3年來中國在距離本國較近海域的強硬舉動,增加了外界的疑心。人們懷疑,中國可能會變成一個帶有擴張主義傾向、咄咄逼人、欺凌弱小的國家。(FT中文網 5.21.)


中國與台灣

專訪陳光誠之一:台灣民主給大陸很多啟示
「我想我到台灣去,任何問題我都不會迴避,但是也不會刻意地去談某一個問題。最主要的是台灣在民主方面的成功打破了中共當權者向來所說的公民社會和普世價值不適合中國的謊言。台灣的法制,台灣的民主已經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專訪陳光誠之二:不要對習李新政抱幻想】(BBC中文網 5.20.)

評論:一個中國人看《自由人宣言》
首先,這篇宣言陳義甚高,自然受到挑戰。但我的解讀是,這篇宣言是針對最近傳聞的習、馬兩政權的《和平協議》協商而採取的防守動作,冀以「無人權,不談判」來設置兩岸政治對談的高門檻,防止馬政權在「一中」框架內,在財團利益推動下,以暗箱方式,行「賣台」之舉。(蘋果日報 5.21.)

Seas of troubles
在中國周邊海域的領土爭議中,台灣一直被視為是個不重要的小角色。但在菲律賓海巡署槍殺一名台灣漁民後,台灣躍上了舞台中心。這次事件將美國——菲律賓的共同防禦盟友、台灣國防的最後保證人,扯入其中,使得這次的爭議不可避免地令人關注到台灣未定的國際地位,及其與中國關係的前途。(Economists, 5.18.)

陸資來台 前四月金額倍增
經濟部投審會20日公布,今年1至4月陸資來台投資額已逾2.0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近一倍,是各分項中成長最快者。投審會數據顯示,今年1-4月陸資來台的投資件數與投資金額雙雙成長,投資件數為44件,較去年同期成長4.76%;但投(增)資金額計2億426萬美元,年增95.57%。(經濟日報 5.21.)

大陸引進 台灣中華文化基本教材
大陸的中華書局將正式引進台灣高中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在此基礎上修訂出版「中國文化基礎教材」。新華社發自北京的報導說,從兩岸高中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交流研討會上傳出這項訊息。(中央社、新華社 5.20, 21.)

2013年5月20日 星期一

20130520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5.20.


今日焦點: 中國改革觀察

中共推動七大領域改革 主涉財經不動政治體制
路透報導,中共中央已成立由高官和政策顧問組成的7個獨立小組,起草包括金融、財政、土地、收入分配和戶籍制度等7大領域的具體改革方案,提交今年秋季召開的中共18屆3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統籌方案,主導改革,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負責起草工作。【習近平親自主持起草經改計劃 或遭阻撓收入分配財政改革重中之重】(美國之音、路透社、大公報、明報 5.16, 18, 20.)


中國觀察

劉鐵男垮臺凸顯中共面臨的難題
英國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發表文章,就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遭撤職查辦的消息發表了評論,形容中國當局正試圖在不進行政治改革的情況下控制腐敗。文章首先援引了毛澤東1937年在《矛盾論》一文中撰寫的一段話:「黨內如果沒有矛盾和解決矛盾的思想鬥爭,黨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文章說,今天,毛澤東所建立的共產黨仍然統治著中國。「如果的確是矛盾在起著維持作用,那共產黨的統治還看不到盡頭。」(BBC中文網 5.17.)

學者籲中共裁3000萬黨員
中共黨刊《人民論壇》雙周刊發表多名體制內學者討論「清黨退黨」課題的文章,學者指出,擁有8000萬黨員的中國共產黨有「組織肥胖症」,應建立「退黨機制」,才能避免像前蘇聯一樣,在黨組織最龐大時失去政權。有學者建議將中共正式黨員數量縮減3000萬,讓變質、不合格、不發揮作用的黨員退黨。(明報、人民論壇雜誌 5.20.)

中國宏觀經濟三大背離揭示了什麼
當前中國經濟「不幸」在下行的過程中,除了各種經濟預期的修正和下調之外,還有一些「不幸」的背離和異象也困擾著市場:流動性寬鬆和經濟放緩、人民幣強勢升值和經濟下行、CPI和PPI走勢三大背離。所以,眼下有一種最悲觀的觀點認為,憂鬱貨幣空轉受累於產能過剩,債務積累緊縮了需求,中國經濟正在滑入「流動性」陷阱,人民幣目前的升值,只是在為將來更大貶值預留空間,CPI的最後下跌或將確認經濟硬著陸。(上海證券報 5.20.)

陸發改委 PX審批權遭收回
大陸新一屆政府再有新舉措,宣布取消和下放117項行政審批項目,最重要的是,根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一直掌握中國政府宏觀調控手權的發改委,今次被收了多項審批權,包括對二甲苯(PX)改擴建項目、投資乙烯改擴建項目等。【行政審批改革如何動真格】(工商時報、財新《新世紀》 5.19, 20.)

社科院報告稱中國人並非「仇富」而是仇「不公」
「中國在目前這個特殊的發展階段,一些通過不公平分配得到了巨額社會財富者已經進入巨富或者說豪富階層,這部分人雖然從數量上來講不多,但產生的社會影響相當大,帶來的社會震蕩也比較劇烈。」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張車偉在中國社科院最新的一項集納研究——中國經濟前景分析‧2013年春季報告——作上述表示。(中國青年報 5.20.)

官媒專題片指藏人自焚有指導書 藏人回應當局汙名化自焚者
中國官方電視臺播出專題片稱西藏流亡政府發佈指導書指導藏人自焚。作家唯色指中國官方媒體有意混淆藏人通過自焚表達抗議。西藏流亡政府駐台代表達瓦才仁表示,這是汙名化自焚藏人的行為。週四晚間中國官方喉舌中央電視,中文國際頻道播出專題片《從〈自焚指導書〉看達賴集團怎樣操弄自焚事件》內容稱西藏流亡政府唆使四川和西藏境內的藏人自焚。(自由亞洲電台、新華網 5.17.)


中國與世界

李克強就任後首次出訪突出全方位外交
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俄羅斯與非洲之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本週末也將踏上他正式就任總理以來的首次外出訪問行程,在5月19日至27日之間,先後訪問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國。李克強啟程前夜,中國外交部召開中外媒體吹風會,強調李克強此次出訪的行程安排有其特殊考慮,意義重大。儘管中國外交部在這次媒體吹風會上刻意突出李克強此次出訪,政治與經濟內容並重,但此次亞歐四國行的經濟目的似乎更為突出。【邊境糾紛給李克強印度之行蒙上陰影李克強出訪釋放的經濟信號】(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旺報 5.17, 20.)

北韓巡邏艇強押大連漁船勒贖
大連一艘漁船6日遭北韓189艇隊一艘巡邏艇持槍登船扣押後,要求支付贖款人民幣60萬元(人民幣,下同)才能釋放漁船及16名船員。19日為最後期限,船主近日在微博呼籲政府出面相救,大陸網民則痛罵北韓「忘恩負義」,問「中國海軍也會像民國(台灣)海軍一樣,去事發海域演習嗎?」(旺報 5.20.)

中國駐美大使:歡迎第三方調停釣島爭端
5月17日,《外交》雜誌網站全文刊登了對崔天凱的專訪。崔天凱認為,中美關係在過去4年中高頻率的互動,是罕見之舉,並希望在今後保持中美高層間的密切往來。同時,在談論中國周邊關係時,崔天凱表示,中國無意推翻現有的國際秩序,並願與所有鄰國保持互利關係。【安倍控中國說謊 稱日從未擱置釣島議題】(中評社、旺報、自由時報 5.19, 20.)

日本:疑似中國潛艇進入日毗鄰區係為追蹤美航母
日本防衛省19日公布消息稱,日本海上自衛隊P-3C反潛巡邏機19日早晨在衝繩縣南大東島以南的日本毗連區內,發現一艘潛艇在潛水航行。日本政府相關人士再次猜測稱,該潛艇疑為中國海軍潛艇。共同社認為,在毗連區內航行並不違反國際法,13日也有「疑為中國海軍的」不明國籍潛艇在衝繩縣久米島以南潛水航行,日防衛省正對相關動向加以警戒。(環球網 5.20.)

德副總理反對向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徵稅
德國副總理、經濟部長菲利普•羅斯勒(Philipp Rösler)19日警告,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徵收反傾銷稅將是「一個嚴重的錯誤」。這讓德國與歐盟之間產生了衝突。(FT中文網 5.20.)


中國與台灣

台星經濟夥伴協定 明年初上路
經濟部17日宣布,台星經濟夥伴協定(ASTEP)已完成實質談判。經貿談判代表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表示,目前尚餘法律檢視等文本作業,台方期待6月文本底定,盡速簽署後送行政院與立法院審議,最快明年初上路。楊珍妮指出,在ASTEP談判中,台灣獲得新加坡給予多項超WTO待遇,同時也是台灣首次與非邦交國締結經濟夥伴協議,具指標意義。【台星模式 台灣前進東協之鑰】(旺報、中國時報 5.18.)

台北札記:兩岸聯手護漁牽動美中鬥法
菲律賓海巡船射殺台灣漁民事件,引發台灣強烈反應,祭出制裁、護漁、軍演等措施。此一事件與釣魚島糾紛有類似效應,表面是領土(海)與漁事糾紛,背後卻牽涉中美兩國在亞太角力鬥法。目前美國雖仍掌握主導權,中國欲從台灣突破美國封鎖意圖明顯,眼下「兩岸聯手護漁」雖僅止於輿論呼籲,短期內難以實現,但形勢移轉已不可避免,且台灣正處於關鍵位置。(明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 5.18, 20.)

兩岸貿易雙方數據懸殊應予釐清
今年年初以來的兩岸貿易統計數據,在雙方主管機關分別公布的資料上,出現了懸殊現象。中國大陸公布的數據,顯示兩岸貿易大幅增長,而台灣公布的數據,卻呈現「近乎零增長」的沉滯情況。如此重大的落差現象,原因究竟為何,兩岸雙方相關部門應儘速予以釐清。(工商時報 5.19.)

陳光誠獲台入境許可 將於六月底訪台
中國大陸維權人士陳光誠已經獲得臺灣政府發出的入境許可,確定將於六月二十三日訪臺灣;預訂拜會民進黨主席蘇貞昌。陳光誠是由「臺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邀請訪台,聯盟理事長楊憲宏週五下午向本台證實陳光誠已經取得入台證件。預計二十三日晚間抵達臺灣,隔天舉行國際記者會。(自由亞洲電台 5.17.)

白樂崎專欄︰台灣人想要什麼樣的未來?
牛銘實報告的主要結論是,極大多數台灣人支持獨立、反對統一;即便當前的馬英九政府採取更親中的政策,這種擁獨反統的情緒仍持續成長。…受訪者還被問到,他們覺得兩岸關係未來會邁向統一還是獨立。令人驚訝的是,五十二.七%的人認為兩岸未來會統一,三十一.六%認為台灣會獨立。此一在「偏好」(「我們要的」)與「預期」(「我們認為會發生的」)之間的不一致,是一項必須更深入分析的議題。(自由時報 5.20.)

20200703 中國情勢暨兩岸雙週報: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與中共統戰制度剖析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20.07.03 編注:本期雙週報是根據上期「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進行剖析並附上參考圖。 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林雨蒼、沈伯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