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20171121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17.11.21



編按:如無法收信或有疑慮,可徑至網站查閱日報與週報。欲加退訂本日報者,可回復此信告知。



目錄



【中國與臺灣】

統一是兩岸人民共同決定?林琮盛:背離當今臺灣主流民意

陸委會諮委會議:「中對臺工作 改拉攏臺青」

中國漁民失蹤家屬直闖金門 陸委會:以人道考量處理

美國學者:協助臺灣突破中國封鎖是美國利益所在

中國打壓臺澳FTA簽署 澳洲回應:須符一中政策

中資來臺 前十月減16% 新南向國家大增



【中國觀察】

香港前民政局長何志平紐約被捕 涉為中國能源公司賄賂非洲官員

中共深改小組會議破常規 汪洋韓正去向有變?

中國的「熊貓外交」前景堪憂?

中國電動車市場面臨需求困境

劉曉波友人:劉霞經歷手術 精神幾近崩潰

中國維權律師江天勇「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成 判囚兩年

中共要求境內合辦大學設黨支部,黨委書記進校董會握決策權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中共中央官員將抵港講解十九大



【中國與世界】

美國對中國示好反應冷淡 貿易戰隱憂加劇

川普宣佈北韓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 並將擴大制裁

習近平特使宋濤回國 未能見到金正恩

反制中國、北韓 日本擬開發「戰斧飛彈」

韓國外長今訪中 為文在寅北京行鋪路

中國外交部:中方堅決反對印度領導人到爭議地區活動

王毅訪緬 羅興亞人問題:中國「改口」背後有哪些考量

中國2016年海外房地産投資達383億美元

樹大招風?中國海航集團舉債擴張之路遇阻

中國官派學者在美國建黨支部兩週後解散





中國與臺灣



統一是兩岸人民共同決定?林琮盛:背離當今臺灣主流民意

針對馬前總統所提「兩岸要不要統一,應由兩岸人民同意決定」的說法,民進黨發言人林琮盛20日表示,馬前總統曾信誓旦旦強調,「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臺灣的前途是由臺灣人民決定,這是無庸置疑的」。既然馬前總統數次強調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為何「統一」還需要「兩岸人民」共同決定?曾身為馬前總統副手的吳敦義主席,是否也認同馬前總統「統一須由兩岸人民共同決定」這種昨是今非的說法?(兩岸關係調查/民進黨:對中印象好轉 不代表認同一場演講為何讓馬英九說出潛藏心底八年的「秘密」)(民進黨,11.20;聯合報,11.20;多維,11.20)



陸委會諮委會議:「中對臺工作 改拉攏臺青」

中共「十九大」後,確立「習核心」,作為中國未來對臺路線主張。陸委會日前舉行諮詢委員會議,有委員指出,中共已將對臺統戰的戰場,由過去來臺採購、契作,轉變為提供就學、就業等方面的優惠及同等待遇,拉攏臺青及基層赴中發展。(陸委會諮委:中國對臺統戰 恐影響年輕一代認同)(聯合報,11.21;自由時報,11.20)



中國漁民失蹤家屬直闖金門 陸委會:以人道考量處理

一艘中國籍的漁船18日晚間在金門北碇島海域翻覆沉沒,2名落海漁民下落不明,20日早失蹤漁民家屬直接駕船到金門尋人,引發關注。對此,陸委會表示,兩岸針對船難事件有制度化合作機制,我與中方迅速相互通報,目前全案正由各相關單位協處、搜救中。(蘋果日報,11.20)



美國學者:協助臺灣突破中國封鎖是美國利益所在

華盛頓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洛曼在美臺商業協會與中國海國圖智研究院舉辦的研討會上表示,蔡英文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是希望突破中國的國際封鎖和孤立,從美國的角度來說,美國也希望看到這個政策能夠成功,因為臺灣的經濟活力是美國利益所在,美國不希望看到臺灣失去國際連結,因此會全力支持臺灣維持高度自主,不受北京的打壓。(VOA,11.21)



中國打壓臺澳FTA簽署 澳洲回應:須符一中政策

澳洲《金融評論報》報導披露,澳洲政府原有意和臺灣簽訂FTA,但最後因中國施壓而延宕迄今。一位不具名的政府高層證實此事。澳洲駐台辦事處21日回應,引述澳洲律政部長布蘭迪斯日前公開回應議員詢問時表示,任何澳洲與臺灣間的安排必須符合一中政策,澳洲政府持續研擬跟所有主要貿易夥伴在自由貿易方面的各項安排。(臺澳FTA停擺 我官員證實:中國打壓造成臺澳原可望簽署FTA 澳議員爆:疑受中國施壓停擺)(蘋果日報,11.21;蘋果日報,11.21;自由時報,11.21)



中資來臺 前十月減16% 新南向國家大增

今年1至10月僑外資、中資來臺投資金額持續衰退,經濟部投審會20日指出,扣除去年美光增資等大案後,今年新南向國家來臺投資共462件,較去年同期增加22.22%,投資金額計2.2億美元(約新臺幣6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2.85%。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馬來西亞來臺投資額成長110.61%、印度成長67.26%、印尼成長48.84%,新加坡也成長39.01%,均有顯著成長。(聯合報,11.21)





中國觀察



香港前民政局長何志平紐約被捕 涉為中國能源公司賄賂非洲官員

美國有關部門20日公佈,68歲的香港前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與塞內加爾前外長Cheikh Gadio,分別在上週六和週五在紐約被捕,兩人涉嫌為一家中國主要能源公司,賄賂非洲查德和烏干達的政府高層人員,以獲取當地的石油生意。兩人被落案控告違反「外國貪汙行為法」和清洗黑錢,一旦罪成,最高可被判囚20年。(立場新聞,11.21)



中共深改小組會議破常規 汪洋韓正去向有變?

中共十九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 20日舉行。組長習近平主持會議,李克強、張高麗、汪洋、王滬寧出席會議。上述人事安排意味著,汪洋、王滬寧可能將出任深改組副組長,而這也可能引發人事安排上的連鎖反應。或意味著汪洋可能出任該小組副組長與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參加深改組會議 汪洋韓正職務疑有變不再「山高皇帝遠」,習近平第二任期將積極推動經濟改革?)(多維,11.20;中央社,11.21;VOA,11.21)



中國的「熊貓外交」前景堪憂?

中國熊貓外交的核心問題,是租借過程十分麻煩且成本高昂,而中方所獲租金對保護野生大熊貓到底能帶來多少幫助也說不清。英國《金融時報》對中國和西方專家進行了數十次採訪,並多次前往中國及海外的保護區和動物園,從而揭開了比大多數西方動物園、保護組織和中國政府所呈現的情況更複雜的景象。(FT,11.20)



中國電動車市場面臨需求困境

中國電動車市場已出現供應過剩局面,今年前九個月,汽車製造商共生產42.4萬輛新能源汽車,但銷量僅為39.8萬輛。這還是在政府提供了優厚的購車補貼的情況下。中國汽車製造商發現,電動汽車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火爆,按照政府指令生產出來的電動汽車無法全部銷售出去。(WSJ,11.20)



劉曉波友人:劉霞經歷手術 精神幾近崩潰

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遺孀劉霞狀態堪憂。中國人權人士胡佳20日向德國媒體表示,劉霞剛做完切除子宮肌瘤的手術,其精神狀態更是令人擔心,「如果有一天她從樓上跳下去,……因為這太有可能了」。胡佳說,在十九大前後,尤其是川普訪問北京的階段,他曾向德國、美國的駐中外交機構表示,希望他們啟動跟政法委之間的交涉。(DW,11.20)



中國維權律師江天勇「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成 判囚兩年

在「709事件」中被捕的中國維權律師江天勇,其「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20日早在湖南長沙中級人民法院宣判。江天勇被判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罪成,一審被判處兩年監禁,剝奪政治權利三年,江天勇於庭上表示不上訴。江天勇曾代理多宗維權案件,包括陳光誠案、廣州太石村案、愛滋感染者維權案、乙肝攜帶者維權案、新疆法制報記者海萊特上訴案等。(立場新聞,11.21)



中共要求境內合辦大學設黨支部,黨委書記進校董會握決策權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指,中國教育部要求境內的每所中外合辦大學均須設立黨支部,且黨支部書記將擔任副校長,並加入校董會,可以對大學高層人事聘用、預算分配等事項擁有決策權。報導指,相關命令由中共中央組織部起草,早在今年8月開始在學術界流傳,並在中共十九大後正式執行。

中國收緊對中外合辦大學的政治控制)(端傳媒,11.21;FT,11.21)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中共中央官員將抵港講解十九大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21日證實,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冷溶將會於本週抵達香港,為政府官員及公務員講解十九大,強調「只此而已,也沒什麼特別。」林鄭月娥指出,香港政府在過去幾年,都有主動邀請專家就國內最新發展的議題到港進行「國事系列」講座。強調政府是根據以往做法去作出如此安排。(立場新聞,11.21)



中國與世界



美國對中國示好反應冷淡 貿易戰隱憂加劇

美國對中國擴大金融業准入的提議表現冷淡,這反映出美國對中戰略出現了根本性的轉變。這一轉變意味著,美國開始大膽博弈,也意味著儘管川習峰會氛圍友好,但兩國關係的未來可能坎坷不平。知情人士稱,中方提議讓川普在訪問期間與習近平一起公佈一項計劃,擴大外國公司在中國金融行業的準入。但這名知情人士稱,令中國感到困惑的是,美國對此不感興趣。(美國重量級國會領袖:應嚴格限制中國在美投資)(WSJ,11.20;VOA,11.21)



川普宣佈北韓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 並將擴大制裁

美國總統川普週一將北韓列入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此舉允許美國擴大對北韓的制裁,並有加劇朝鮮半島緊張局勢的風險。川普表示,美國財政部將在21日宣佈對北韓採取進一步的制裁舉措。在出訪亞洲五國一周後,川普就將北韓列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北韓重入黑名單,美國務院:進一步懲罰與北韓商業往來的個人和國家日防衛相稱無法否認北韓新挑釁)(路透社,11.20;VOA,11.21;共同社,11.21)



習近平特使宋濤回國 未能見到金正恩

作為習近平特使訪問北韓的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宋濤結束了為期4天3夜的行程,已於20日下午回到中國。但在他抵達北京之後,仍未確切發佈是否會見了北韓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的消息。關於宋濤回國的報導中僅採用了「就韓半島問題等交換了意見」的表達,由此可以推斷出,宋濤未能從北韓官員處得到任何關於北韓核問題的有價值資訊。(習近平特使訪北韓,中國媒體:「宋濤不是魔術師」中國特使與北韓高層都談了什麼?)(朝鮮日報,11.21;NYT,11.20;日經,11.21)



反制中國、北韓 日本擬開發「戰斧飛彈」

日本「讀賣新聞」20日報導,防衛省有意開發具有對地攻擊能力的反艦巡弋飛彈。由於性能與美國的「戰斧(Tomahawk)」飛彈類似,因此防衛省將其定位為「日版戰斧飛彈」,目標是在二○二二年前完成試作品。這將是日本首度正式研發擁有對地攻擊能力的巡弋飛彈,由於事涉敏感,內閣官房副長官野上浩太郎強調,這項開發計畫只是為了加強島嶼防禦,並非以攻擊敵方基地為目的。(自由時報,11.21)



韓國外長今訪中 為文在寅北京行鋪路

韓國外交部長康京和21日訪問中國,22日將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會談。,為韓國總統文在寅十二月的北京行鋪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0日表示,盼韓國繼續切實努力,確保中韓關係沿著正確軌道平穩健康發展,為兩國各領域交流合作創造良好條件。(聯合報,11.21)



中國外交部:中方堅決反對印度領導人到爭議地區活動

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陸慷2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堅決反對印度領導人到中印爭議地區活動。中方從來不承認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中方在中印邊界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明確的。當前中印雙方正在通過談判協商解決兩國邊界問題,尋求公平合理和兩國都能接受的方案。(衛星社,11.20)



王毅訪緬 羅興亞人問題:中國「改口」背後有哪些考量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出訪緬甸,請柬來自日前在國際間四面楚歌的緬甸國務資政兼外長昂山素季。雙邊會談結束後,王毅還將參加在緬甸舉行的亞歐外長會議。此前,他還訪問了孟加拉。王毅的南亞之行一個重要任務應該是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波及到孟加拉的緬甸若開邦羅興亞人問題斡旋。(中國外長王毅:若開邦問題不能一蹴而就 緬甸孟加拉應以協商解決)(BBC,11.21;香港01,11.21)



中國2016年海外房地産投資達383億美元

中國對海外房地産的投資額自2000年代開始逐漸增長。民間調查顯示,2016年達到創歷史新高的383億美元。以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為中心,中國在世界各地廣泛進行投資。據美國摩根士丹利調查,2016年來自中國的海外房地産投資額方面,美國成為第一大投資目的地,佔43%,其次是香港、澳大利亞和英國。(中國「熱錢」流入希臘房地産)(日經,11.21;日經,11.21)



樹大招風?中國海航集團舉債擴張之路遇阻

在經過一系列的大舉並購擴張之後,中國海航集團已躋身全球頂級買家之列,曾經想和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一較高下。但快速崛起和雄心勃勃的海航也引起了監管機構和華爾街更嚴格的審視,其擴張步伐也受到阻礙知情人士說,一些美國銀行已經減少了與海航集團的往來,理由是後者所有權結構複雜。最近幾周,海航集團的借款成本大幅上升。。(海航集團維繫現有運作能力受質疑)(WSJ,11.20;VOA,11.21)



中國官派學者在美國建黨支部兩週後解散

幾名中國官派訪問學者在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成立了中國共產黨支部。美國之音獲知,僅兩個星期後,這個黨支部就已宣告解散。大連理工大學副教授、此前當選黨支部書記的牟興森向美國之音證實了該黨支部解散的消息。他說,自己初來乍到,不瞭解當地法律,諮詢了中國領事館和上級黨委後,才知道美國的法律不允許設立這樣的機構。(VOA,11.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00703 中國情勢暨兩岸雙週報: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與中共統戰制度剖析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20.07.03 編注:本期雙週報是根據上期「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進行剖析並附上參考圖。 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林雨蒼、沈伯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