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5.27
*5.28 updates: new links.
*6.5 updaes: new links.
今年是天安門事件的25週年,借用馬克思《共產黨宣言》中的比喻,六四如同一個「幽靈」(如林培瑞語,見其文),在中國盤桓。事件本身作為歷史的一部分,已消失在國家論述與大部分人的記憶中;然而其暗影卻仍籠罩當代中國的各個層面,也仍對事件親歷者與相關者產生難以磨滅的傷痛。
最能對這個幽靈賦形的,即是每年六四前皆出現的擴大規模的維穩行動,如網路言論的封鎖,對維權人士、律師、記者的拘押,禁止難屬公開祭弔與發言等。隨著六四25週年的到來,不但北京部署武裝巡邏等維穩措施升級,對大學發出禁令,拘捕異見人士較以往手段更嚴厲、範圍更廣、時間更早(見詳細名單)。揭露中共中央九號文件的資深記者高瑜,於今年4月24日被失蹤,現仍以「向境外機構提供國家機密」被刑事拘留。隨後,一群私下聚集討論六四的律師、學者等人,會後被約談,律師浦志強等人以「尋釁滋事」罪名起訴。這些當政者試圖抹除六四歷史與記憶的手段,代表著對這個幽靈的恐懼。
當執政者強迫人民遺忘,則對於天安門歷史的不停發掘、對個人記憶的不斷訴說,便成為對抗強權的方式。這在25週年前夕官方打壓升級的時刻,更形重要。香港支聯會籌備的六四紀念館,於今年4月26日正式開幕。在中國之外,除了各地華人一年一度的追悼會,美國幾所大學校園也舉行紀念六四的研討會,如密西根大學、聖約瑟夫大學,與哈佛大學等。美國國會也極為重視,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Commission)及國會與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CECC),分別於近日舉行六四25週年聽證會,討論其對於中國及美中關係的影響。民運人士籌劃的天安門民主大學將在6月1日復校。台灣的華人民主書院也在5月舉辦系列講座,從不同的角度探討六四。
在西方的媒體與學術界,除了有多篇回顧報導之外,近來也有兩本關於六四的新書出版:哈佛大學講師何曉清(Rowena Xiaoqing He)的Tiananmen Exiles: Voices of the Struggle for Democracy in China,以及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PR)駐中國記者林慕蓮(Louisa Lim)的The People's Republic of Amnesia: Tiananmen Revisited。
何曉清博士在哈佛大學的大學部講授六四專題研討課(freshman seminar,見課綱),名為 `Rebels with a Cause: Tiananmen in History and Memory’,當年也參與民運遊行的她,在課上讓美國大學生閱讀學運的資料、接觸證物、和親歷者交流,教學的佳評也引發校園對這門課的關注,不過也引來部分中國學生批評六四屠殺是陰謀或謊言、及「為何如今還要談六四」的質疑。她在課後也鼓勵學生將學習成果發表,即六四研討會之一部分。在課上,有中國學生不願意讓自己上課照片被公開,研討會中也有發問的中國學生不希望被拍與公開姓名,這些海外學生的恐懼(見另一例),令人感到六四的陰影的籠罩仍然深廣,更隨著中國人向其他地方延伸。
何曉清的新書是揉合歷史與記憶的書寫,除了概述天安門事件的起因、之後官方的清洗與民間的反抗,書中主要是以幾位學運領袖(王丹、沈彤、易丹軒)的口述歷史為主線,加上自己與友人的經驗,來探討六四對於海外流亡者的影響。除了把異鄉當故鄉、「得到天空、失去大地」的無奈,和與家人失聯、輾轉流離的辛苦,他們也背負至今仍未平復的心理創傷。個人遭遇容或不同,但意識中相通之處,是他們強烈的「被背叛」感(betrayal of loyalty),認為學生要求民主,並非以推翻中共政權為目的,而是基於中國傳統的憂患意識。諷刺的是,他們愛國卻遭到國家的鎮壓;且在後來的官方愛國教育下,被更年輕的世代當作是叛國者。(何曉清的個人經歷,參見華爾街日報報導。)
林慕蓮的新書則將中國形容成患有集體失憶症的國度,六四之後的發展是建立在謊言、思想箝制與遺忘之上,對於六四記憶的召喚,可能就會暴露出政權的脆弱、威脅其統治的正當性。其書是對六四相關經歷者的追蹤採訪,如參與的學生與流亡者、當時的趙紫陽秘書鮑彤、參與鎮壓的軍人(即後來成為藝術工作者的陳光,在這次抓捕潮中也不能倖免)、發起「天安門母親」的張先玲與唐德英等人。在成都學運中失去兒子的唐德英,其追查真相與要求究責的努力,以及成都學運被鎮壓的過程,是首次在美國媒體上被揭露。(NPR對書中這部分有詳細的報導,也見大紀元時報翻譯。)
在為何曉清新書而寫的序言(可見網友翻譯)中,林培瑞(Perry Link)談到六四的意義,在於其成為中國現代史的轉折點。官方說辭是,中國人民對反革命暴亂早已做出歷史判決。如果當局真的認為中國人民批准了他們的殺戮,那麼他們就應該在六四開放天安門廣場,讓人民群眾聲討反革命分子。他們與此相反的作為,證明了他們對六四真相完全清楚。鄧小平給中國發展的公式是:「要錢,可以;要理念,沒有」。這種政策奠定了現在中國的諸多問題。中共在六四後以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的教育,重新構築其統治正當性;另一方面以壓抑自由的方式允許個人追求財富。但重視金錢,並限制對其他思想的公開討論,已經導致了社會公共價值的匱乏。天安門屠殺也在人民心中刻下深沉的、習慣性的恐懼,從那時起一直存留到現在。
對於許多當事人而言,六四還沒有結束,他們之中也有許多人出面訴說自己的經歷。例如在哈佛的六四研討會,六四的幾位親歷者都出席提供證言,如香港學生李蘭菊,學運領袖沈彤、周鋒鎖,及清場後因救人被坦克壓斷雙腿的學生方政。方政受傷後一直被監控,2008年時,當局同意他參加國際殘障奧運的條件是不能對外界說自己如何受傷,被他拒絕。對於那張著名的「坦克人」(the tank man)照片,他認為中共以此做為否認六四前後軍隊主動衝殺學生的依據之一,但自己的遭遇即可證明。
學運時在現場報導採訪的外籍媒體記者,是外界(包括中國社會本身)得知廣場訊息的唯一來源,他們也回顧當時的情況。由於外媒蜂擁北京,是因為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來訪,這也讓學運發展有機會即時對外公開。參與哈佛大學六四研討會上的記者都憶及,有些人從四二六社論開始就有不好的預感,但包括記者自己在內,許多人還是樂觀地認為中國要發生變革。一直到鎮壓前夜,廣場的氣氛都極為平靜而有秩序,絕非官方事後宣稱的暴亂。(相關的回顧,可參考《華盛頓郵報》當時駐北京站長Dan Southerland的訪談。)
在一部剛由南加大美中學院製作完成的 ‘Assignment China: Tiananmen Square’ 記錄片中,當時採訪的記者也回顧到,中共高層間的緊張,在4月15日胡耀邦過世前早已開始,但是外界難以得知,記者也沒有私下的管道來探聽官方的態度。也有人將六四放在當時的世界局勢中來看,1980年代正是全球民主化浪潮高漲之時,在共產黨歷史中,第一次有首都失去控制達兩週以上,因此中共高層極為戒懼,鄧小平擔心文革再起,不惜動用軍隊進入北京,讓其他地區引以為戒。
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教授在哈佛的研討會總結報告時,也引用「六四幽靈」的比喻,他指出這也是「民主的幽靈」(specter of democracy)。天安門事件的後果之一,是中國喪失了一次徹底抑制官員腐敗的機會。現在中國平均每日有數以百計的群體性事件,都是人民對於地方官員對其自身權益、土地、環境等掠奪破壞所做的反抗。習近平意識到腐化的各級中共官僚階層,是足以「亡黨亡國」的危機。他上任後對黨員說的第一件事,就是戈巴契夫、1991年,蘇共垮台的教訓,並宣示不會讓這種事在中國重演。其意識形態教育運動、整風與反腐運動,是毛時代以來強度最大。改革開放至今,第一次有最高領導人與其家屬親信被調查與刑事偵查,並可能以貪腐為由入獄。然而反腐只是藉口,究其實還是權力傾軋。他至今還是把紀念天安門事件視為是一個希望:蘇共的垮台,從1956年赫魯雪夫批判史達林的祕密演說開始,到1991年聖誕節,歷經35年;則在10年內,中共面臨的遭遇又將如何?
參考資料
媒體中的六四25週年特輯:
哈佛天安門課程與研討會網站:Rebels With a Cause: Tiananmen in History and Memory
哈佛六四研討會報導:
- Dan Adams, Students gather at Harvard to remember Tiananmen Square, The Boston Globe, 2014.4.27.
- 波士頓菊子,哈佛大學本科生天安門會議 歐立德:中國終有一日可以談六四,縱覽中國,2014.4.30.
- Matthew Bell, Discussing Tiananmen Square is still risky after 25 years, even for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US, Public Radio International, 2014.5.2.
- 楊天儀,六四倖存者哈佛見證歷史退出中共,大紀元時報,2014.5.3.
- 中港美學生論六四 反應大不同,香港蘋果日報,2014.5.31.(含研討會錄影片段)
美國國會聽證會資料:
- Stability in China: Lessons from Tiananmen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U.S., USCC Hearing, 2014.5.15.(RFA中文報導)
- Tiananmen at 25: Enduring Influence on U.S.-China Relations and China’s Political Development, CECC Hearing, 2014.5.20.(RFA中文報導)
- Tiananmen 25 Years Later: Six Leaders Who Were There, Subcommittee Hearing, The U.S. Hous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2014.5.30.
Perry Link, The Specter of June Fourth, ChinaFile, 2014.4.20. 中文翻譯(不完全)。類似的論點,亦可見林培瑞,“六四”:記憶與倫理,爭鳴(獨立中文筆會轉載),2009-5-31
Louisa Lim, After 25 Years Of Amnesia, Remembering A Forgotten Tiananmen, NPR, 2014.4.15; Dangerous memories of Tiananmen Square, Washington Post, 2014.5.16;
25 Years On, Mothers Of Tiananmen Square Dead Seek Answers, NPR, 2014.5.20.
Ian Johnson, The Ghosts of Tiananmen Square,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2014.5.17 (June 5 2014 issue).
Chris Buckley on June 4th, The New York Times: The Death That Kindled the Uprising at Tiananmen Square, 2014.4.15; People’s Daily Editorial Fanned Flames of 1989 Protest, 2014.4.25; Q & A: Jeffrey Wasserstrom on History, Dissent and the Power of May 4 in China, 2014.5.1; Party Chief’s Downfall a Central Act in Tiananmen Drama, 2014.5.11.
Malcolm Moore on Tiananmen Square massacre anniversary, The Telegraph: How Chinese triads enabled the Great Escape, 2014.5.18; The last prisoner of the protests 2014.5.26.
Maura Elizabeth Cunningham, Tiananmen at 25: From the China Beat Archives, 2014.4.21; More Tiananmen at 25 Events and Readings, 2014.4.16; Tiananmen at 25: The Weekly Reading Round-Up, 2014.5.24.
Nicholas Kristof, Tears of a Rickshaw Driver, The New York Times Lens, 2014.5.20.
Jonathan Mirsky, Tiananmen: How Wrong We Were,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2014.5.20.
Jonathan Mirsky, An Inconvenient Past, NYT Sunday Book Review, 2014.5.23.
Jeffie Lam, 'Operation Yellow Bird': How Tiananmen activists fled to freedom through Hong Kong, SCMP, 2014.5.26.
Jeffrey Wasserstrom, A Tale of Two First Books: A Conversation with NPR’s Louisa Lim and The New Yorker’s Evan Osnos, The China Blog of LA Review of Books, 2014.5.26.
Andrew Jacobs, Tiananmen Square Anniversary Prompts Campaign of Silence, The New York Times, 2014.5.28.
Patrick Witty, Behind the Scenes: Tank Man of Tiananmen, The New York Times Lens, 2009.6.3.
Assignment: China -- USCI series on American reporting on China, USC US-China Institute.
封從德(主編),六四檔案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