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偉哲(民主進步黨青年發展部主任)
2015.4.7
全面佔領主席台!全面佔領主席台!重啓談判!公開透明!
因為我們是,
民主的台灣!!!
--林飛帆 2014.03.18
一個運動圈的老朋友,語帶詼諧但夾雜著無奈地說:「欸,今天的人,比一年前的今天還要多很多吧?」而我只是淡淡的笑,回應他。
後318時代
這一年來,台灣在政治與社會上,出現了許多新的社會力量。不過,這些社會力量,並非突然出現。政府強拆大埔民宅、興建國光石化、洪仲丘事件、執意興建核四 廠,一次又一次製造人民對政府的不滿。318佔領行動,或許可以說,是引爆了國民黨執政七年以來,人民累積長久對政府的憤怒。這場行動,就像是板機一樣, 對執政黨國民黨扣下了憤怒的一槍,而這一槍,更使得許多台灣人不再沈默,選擇投身行動。
318佔領行動:黑箱的兩岸關係與社會不正義
若要討論318的佔領行動,或許,我們更應該去了解在這場運動之前,人們在所台灣面對的處境。
2008年,馬政府上任以來,開始搭建一個國共聯手的跨海統治集團,這個跨海統治集團,在過去七年來,密集的在兩岸建立多項經濟協議:例如,簽訂ECFA與多 項經濟協議,以及後來的兩岸服務貿易協定。這些政策的施行,是否對台灣人民有利?還是只對兩岸的少數財團有利?或許無法直接論斷。不過,令台灣人民真正感 到不安的,則是在這些協議簽訂過程當中,人民並不清楚他們的未來將會遭逢什麼樣的改變?而在這些即將到來的改變過程當中,他們是否有權利和機會,去改變他 們自己的命運?
事實上,即使是台灣與中國在過去幾年來,建立了更緊密的經濟關係,但人民的經濟與生活狀況並沒有因此而更好。人民持續感受到的,是年年飆高的房價,以及不 會成長的薪水。台灣的所得貧富差距持續在加大。馬政府簽訂ECFA時,宣稱將為台灣帶來的「黃金十年」,非但沒有達成,而人民、特別是年輕人,卻是持續看 著自己收入沒有成長,而國家未來前景也混沌不明。
不單如此,過去七年的台灣社會,還不斷發生著許多社會不正義的事件。如同前述,這些不正義的事件,執政當局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經常是專斷獨行、不 願與直接面對人民,甚至總是做出違背民意的作為;也因為如此,執政黨一次又一次地引發人民的憤怒與不滿。而318佔領行動雖然起因於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 定」的簽訂,但在這行動當中,有人是反對自由貿易、有人是反對與中國更緊密的經濟關係;不過,這場行動背後卻有個更高的行動共識,那就是對於台灣「民主價 值」的守護。
新生台灣:公民覺醒與新政治
民主價值是這場運動中最主要的共識。318佔領行動後的一年,許多人們也更基於此,開始投身許共行動。不論是組黨、成立公民團體或是以其他種方式,關心、 參與公共議題與政治。可以說,許多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既有的政治模式,他們比起以往,更在乎是否能夠直接參與公共事務、能夠參與甚至是影響決策的政治模 式。
人們渴望參與政治活動的動能,公民意識的覺醒,也進一步挑戰既有政黨政治的運作模式。2014年的「九合一」選舉,柯文哲勝選背後所象徵的意涵,即象徵著 公民意識普遍覺醒所帶來的政治新力量。這股新政治力量,帶來了新的政治模式。柯文哲在選舉時,主張的「開放政府、全民參與」,不但得到選民的支持,也在選 後,成為人們關注與討論的重點。
社會關注的重點,不單只是「開放政府」本身,而是更多關於如何透過網路科技工具的使用、政府決策的程序以及人選的任用上, 都有更透明,鼓勵大眾參與的作法。這些做法,其背後的共通點,就是試圖回到一個「如何讓人們能夠更直接『參與』政治、公共事務」的核心命題上。
黑箱的兩岸關係與民主的台灣
馬政府七年的執政,始終以不民主的方式,在處理各種政策。連其畢其於一役的兩岸服務貿易協定,也同樣是在這種不民主、不願讓人民參與其中的施政思維當中,引發人民強烈的不滿,進而引爆社會反抗的行動,激發出新的社會動能。
而這股新的社會動能,則恰恰是對於馬政府的執政,種種違背民主價值作為的強烈批判。我們可以說,新的政治力量,也就是建立在這些反省與批判之上,所開展出一個新的政治形態。一個講究「透明、參與以及責任」的政治時代,一個真正屬於人民的民主台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