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20151109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15.11.9

因選舉事務較多,週報自本月起改為雙週一次,日報照常,感謝!

焦點:新加坡馬習會

【民進黨新聞稿】

      民主進步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今(8)日接受媒體訪問,針對馬總統昨日馬習會在鏡頭前公開面對習近平時只說一個中國,卻不提各自表述,蔡英文表示,從昨天整體的觀察來看,總統在立場上是有退讓的,馬總統在正式、公開場合裡所採取的態度,讓人覺得,他沒有強力捍衛台灣人所堅持的價值和權利。
      蔡英文說,在昨天會面之前,我們已經提醒他必須注意台灣人的尊嚴和台灣人所期待的透明、公開,更重要的是,不能有政治前提,但是昨天看到的是,他們想利用國際舞臺,把一個前提、一個政治的框架套在台灣人民身上,限縮台灣人民對於未來的選擇權,所以整體來看,昨天的表現是讓人失望的,因為在國家最重要的權利跟利益上,他都沒有盡到一個做國家領導人應該盡的責任。
      針對馬總統說他對蔡英文的批評不意外,且不瞭解到底哪裡不民主一事,蔡英文表示,這個總統,到現在還不知道人民對他的信賴度這麼低的原因在哪裡,主要就是因為他不聽外面的聲音,也不和人民溝通,他也不明白一個民主國家真正的意涵在哪裡。蔡英文說,一個民主國家的總統,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捍衛這個國家的自由和民主,而且要善盡捍衛人民自由選擇的權利,這些事情他都沒做到,在昨天的會面裡,也沒有強力去捍衛很多我們國家重要的利益與人民的價值,反而在公眾、正式的談話裡面,表現出立場的退縮。
      關於馬總統昨日轉述習近平說飛彈部署不是針對台灣,蔡英文表示,她認為大部份的台灣人都沒有辦法接受。過去幾十年來,大家都有很深刻的印象,就是中國的軍事準備,絕大部份都是為了台灣所做的,歷來的國家報告書,包括馬政府執政時期的國安會,甚至於國防部的報告書,都有提到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如果馬總統沒有捍衛台灣人所關切的事情與立場,還在國際的記者會上,企圖替對方傳話的話,她認為,對一個總統所應該扮演的角色和他所應該做的行為,都不符合人民的期待。(府駁蔡)(民進黨新聞稿,11.8;中央社,11.8

民主進步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7)日針對馬習會發表談話。
       蔡英文談話全文如下:
      各位媒體朋友,今天下午在電視上,看完馬習會之後,我相信大多數的台灣人民,都和我一樣,感到非常失望。馬總統帶著黑箱的疑慮出發,即將帶回來更大的爭議。
       我們原先都期待,從馬總統口中說出臺灣的民主、台灣的自由,以及中華民國的存在。更重要的,還有台灣人民自由選擇的權利。不過,他都沒有提到。
      我們很遺憾,馬習會唯一達成的效果,是在國際舞臺上,企圖用政治框架,框限未來在兩岸關係上人民的選擇。今天早上,我們期許馬總統為台灣人民做的三件事情,包括確保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選擇權、交往沒有政治前提,以及對等尊嚴,可是這三件事,他一件都沒有做到。
      台灣人民的自我認同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但我始終相信,經歷了二十多年的民主化歷程,台灣人就是民主人、就是自由人,我相信民進黨可以帶領台灣人民,表達我們真正的心聲。缺乏民主程序、沒有民意支持的政治框架,台灣人民絕對不會接受。
     我對台灣民主、對台灣人民有信心。我和台灣人民會一起用更民主的方式,來彌補馬習會所造成的傷害。謝謝!(民進黨新聞稿,11.7

【雙方相關新聞】


馬總統致詞(總統府新聞稿,11.7
會後記者會Q&A全文閉門會議全文(蘋果日報,11.7聯合晚報11.9
書面報告表示,總統在開場與正式會談中,皆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達我方對「九二共識」立場。報告指出,馬總統是首位在大陸領導者面前說出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分治事實的人。
陸委會報告指出,總統在馬習會現場已完整向大陸表達我方對九二共識的立場。報告強調,馬總統在開場致詞時即提及兩岸在1992年就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簡稱九二共識;在正式會談中,亦向習近平表示,兩岸在199211月達成共識,內容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對其涵義認知各有不同,可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達,這就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而這也是依據《中華民國憲法》所作的定位,馬總統的說明充分彰顯中華民國主權與尊嚴。總統提一中未提各表 夏立言:府方作業結果(蘋果日報,11.9蘋果日報,11.9

習近平致詞(國台辦網站,11.7
張志軍7日下午在兩岸領導人會面結束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此次會面對當前和未來的兩岸關係發展有六點重要意義。他說,第一,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翻開了兩岸關係歷史性的一頁,為兩岸關係未來發展開闢了新的空間,具有里程碑意義。第二,雙方對兩岸關係66年來發展歷程的回顧,尤其是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的重要成果的肯定,表明兩岸和平發展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兩岸雙方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第三,會面是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作為共同政治基礎的再確認,對兩岸關係未來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第四,兩岸交往互動層次的提升,有利於促進兩岸溝通對話,擴大交流,深化合作,實現互利共贏,造福兩岸同胞。第五,這次會面也向世人表明,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第六,會面有利於激發兩岸同胞攜手合作,同心協力,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熱情。(新華網,11.9

【相關評論】

美國務院發言人約翰·柯比發表書面聲明,歡迎臺灣海峽兩岸領導人117日在新加坡舉行的會晤與近年來兩岸關係的歷史性改善。柯比在聲明中說,美國極為關注臺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鼓勵兩岸雙方建立進一步的聯繫,降低緊張,在尊嚴和尊重的基礎上提倡穩定。柯比表示,美國在美中三個聯合公報和臺灣關係法的基礎上繼續致力於一個中國政策。(VOA11.8

然從國際法出發,為避免將臺灣問題成為單純中國國內問題,臺灣領導者應要想方設法,尋求不同解釋空間,而馬總統在國內信誓旦旦捍衛的「一中各表」,本藉由太陽花運動與民進黨如虹的氣勢,已在兩岸關係拉出較大議價空間,縱使總統心繫九二共識,在與中國確認之際,應於眾目睽睽下重申各表,但竟消失無蹤,本該是臺灣守門員,卻轉成中國攻擊手,協助中國將臺灣鎖進「一個中國」牢籠,讓臺灣的生存與自由,完全繫於中國善意,將第三國在國際法下得合法協助臺灣的門檻,再行拉高!
以總統所受國際法專業,深知其法律意義,然竟如此,吾人不得不感嘆:總統確實有顆中國心,懷抱中華民族復興大夢,但您卻狠心剝奪臺灣子民有自由決定未來的可能,協助中國消滅臺灣人選擇權,古人雲「愛民如子」,對此滔滔,除了遺憾,更多是不解與傷悲。(自由評論網,11.9

116日馬習會前夕,兩岸政策協會公佈民調,發現儘管有高達56.7%民眾支持兩岸領導人會面,卻只有43.9%民眾贊成馬習會,顯示「馬英九因素」導致12.8%的支持率落差。如今馬習會謎底揭曉,目睹馬英九荒腔走板的臨場演出,民眾對馬習會的支持率,肯定比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支持率落差更大。
原本藍營打算在117日馬習會之後,開始狂打兩岸議題,隨後1110-16日朱立倫訪美,也將延續馬習會所拋出的「沒有九二共識,兩岸現狀將無以為繼」質疑,朱立倫將藉由向美國報告馬習會,進一步質疑蔡英文「維持現狀」論述的可行性。
意外的是,馬英九突然跳脫國民黨的傳統主張「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在習近平和國際媒體面前暴走到「一中原則」,讓日本NHK電視新聞、讀賣新聞、美國CNN紛紛以「中台首腦初次會談,確認『一個中國』」作為頭條,朱立倫光是澄清馬英九的「洪秀柱化」和「一中」言論,就已經自顧不暇,如何寄望馬習會可以讓國民黨轉守為攻?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國民黨有馬英九這種奇葩領袖,哪裡還需要民進黨或蔡英文作為敵人?(ETTODAY論壇,11.9

在認知科學中,一種叫「沃爾夫假定」( Whorf hypothesis ) 的說法推進了「不同的語言導致不同的世界觀」的理論,也就是說,你一直用一種被設定內涵的語言,到最後,你不知不覺就那樣相信那個內涵了。這有點像中國古時候講「曾參殺人」的故事一樣。「一中不表」就有這樣的效用。馬這次再一次陷進這個陷阱而不自知。
儘管這次會面毫無新意,馬一無所得,表面上好像也沒像一些反對者罵的,賣了什麼,只是像配合習近平開了一次對台政策宣示會。但是,其歷史效應還是不可忽視。不可否認,兩岸領導人會面已是一個歷史事實,它將不可避免的規範著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軌道,也即兩岸關係之政治性處理已無可迴避。這是習這次主動促成馬習會面的基本用心。1993年辜汪新加坡一會,規範了其後迄今兩岸發展的軌道;2015馬習新加坡再會,未來的發展軌道將往何方發展?習在致辭最後提出來的願望是「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兩岸同胞共用民族復興的偉大榮耀」,這難道還不清楚嗎?
只是,台灣人民,台灣即將受全民付託的新總統,準備好了在這個「既與的歷史事實」上,接這個招,乃至創造自己的歷史了嗎?(蘋果日報,11.8

馬英九即將灰飛煙滅,台灣人民可以將之一筆勾銷,但習近平尚有七年的時間主導中國的大政,高度自信以及文革歷練下的兇狠,已經成為台灣未來亟需妥善因應的對弈一方,必須面對,並且處理。馬習會的效應,提醒新的國家元首必須盡速終結這些年來的內耗,加快腳步厚植國力。台灣國力的構成,有三個支柱,一是強化民主的根基,這涉及法制的整建翻修,與協商文化的促成,既為防範「馬英九們」的後遺症,也在團結國家一致對外;二要提出逐步恢復信心的經濟政策,以魄力正視政府財政問題;三是軍事嚇阻能力的提升,增加外力一旦破壞和平的昂貴代價,以有效止戰。
馬英九身為現任總統,竟稱「一九九二年兩岸就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證明「一中各表」僅止於新聞界的名詞創造,等於親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面前,滅亡了中華民國,也在中國與台灣之間做了選擇,他個人的致詞與表述,已經跨越了立法院稍早針對兩岸會談所劃設的紅線:不得簽署任何政治性的檔或發表共同聲明、新聞稿;不得接受、呼應「一中框架」、「反台獨」等危害主權主張,或談判這些政治性議題。因此,國會必須對前來報告的相關部會嚴正表示否決的立場;對於馬英九的言行,我們則予以唾棄,並感到最深切的遺憾,主張積極查察他應負起的政治責任與法律責任。(自由社論,11.9

洪秀柱表示,過去她在競選期間,一再提及兩岸關係的穩定很重要,也強調兩岸一定要進入政治對話。洪強調,最起碼,馬習會證明她是沒錯的;當初她的參選主張沒有悖離民意,也沒有違反黨章,而是「完全遵照黨章,合乎民意」。(自由時報,11.8

朱立倫說,只要國民黨繼續執政,兩岸互動還會有更多高潮,「(兩岸領導人會面)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此外,兩岸也能在貨貿、陸客中轉、亞投行、RCEP等重大議題上持續合作。(聯合報,11.9

柯文哲今天中午南下高雄,與高雄市長陳菊午宴,並為綠營立委參選人劉世芳、賴瑞隆及趙天麟月臺輔選,柯文哲被問到馬習會時說,「馬習會,那個害台啊!」柯文哲表示,這次去就是見個面、say hello而已,他認為明年一月十六卸任後馬要幹甚麼,才是觀察的重點。馬習會後記者會只有馬英九出席,習近平不出席,柯認為,馬習不要為見面而見面,或想追求什麼歷史定位!「這明顯被人家擺一道!」(蘋果日報,11.7

其他新聞

朱立倫預計10日訪美,首站抵達洛杉磯。中國國民黨美西黨部正加緊動員支持者赴機場迎接朱立倫,並籌劃至少500人出席的僑宴。(中央社,11.6

卡特7日在參加一個戰略議題的論壇期間,就美國的外交和國防發表了講話。他說,俄羅斯和中國是美國關注的重點,這兩個國家雖然都不能夠推翻現有的國際秩序,但是分別構成不同意義上的挑戰。VOA11.9

中國進口連續12個月下跌,10月跌幅將近19%。引發對中國經濟走勢的進一步擔憂。數字顯示,中國10月進口總額為1300.8億美元,同比下跌18.8%。不過略好於920.4%的跌幅。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拉動內需,降低經濟對出口的依賴。但是,分析人士說,進口總額持續下降顯示,內需並沒有北京期望的那麼強勢。BBC中文網,11.8

李克強表示,“十三五”時期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均GDP接近高收入國家水準,基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邁入現代化進程的里程碑。李克強還說,中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和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RFI華語,11.8

本周,中國一名公民權利活動人士突然在南方的一所看守所死亡。親屬及數百名支持者要求當局詳細解釋其死亡的時間、地點和死因,並允許他們看遺體。(紐時中文網,11.8


附錄、馬習會 相關國際媒體報導

曾任北京的中國社科院台灣問題研究員李家泉在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表示,會面選在這時間登場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要替國民黨的選情救急。李家泉表示,鑒於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目前在民意調查中落後於民進黨的蔡英文,所以中國政府將馬習會看作改變選情的一個機會。「之所以選擇這個時機,就是因為眼下國民黨情勢危急,」他並補充,「這次會面是為了提振遭遇挫折的國民黨士氣,另一方面也遏止民進黨的氣勢。」但李家泉承認,這步棋勝算很小,因為台灣選民對於拉近和大陸的關係,已經產生反感。他表示,「我不敢說這招真的會起效,但我們總要做些什麼,挫挫民進黨的銳氣。」該報同時引述英國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教授蘇利文(John Sullivan)意見表示,馬英九猶如球員在剩餘時間不多的情況下絕望丟球碰運氣。蘇利文也說,北京終於發現他們在台灣的夥伴國民黨正在朝災難邁進。

"It appears that the meeting itself will be the event’s principal achievement. Expectations for any other breakthroughs are being set very low. In the next two weeks, we are likely to see a fierce struggle between the Ma administration and the DPP opposition to defin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a-Xi encounter for Taiwan’s future."

「全世界將見證的只是政治最諷刺的一面。...台灣總統馬英九卻難辭其咎;不像習近平,因為馬英九是由台灣人民共同推選並賦予權力的總統,必須對台灣選民負責。...為甚麼在總統、立委選舉的前三個月,馬英九會撤回過去說過的話,同意與台灣民主、開放社會最擔心的這個人見面?答案很簡單。馬英九知道國民黨這次不僅會輸掉明年2016年的總統大選,更有可能在台灣歷史上,首次輸掉立法院的席次,把台灣交給一群傾向反對統一的政客手中。馬英九及對岸領導人都迫切地希望趕快達成共識,讓國民黨還有力挽狂瀾的機會,至少能緊握住台灣的權力寶座-立法院。試想一個是沒有選舉過程的中國,與正在進行選舉的台灣,假如兩者做出最合乎可能的智舉,習近平給予台灣某種特許,讓國民黨在必輸的情況下,贏得立法院的席次。這對馬、習兩人來說,都是一種勝利...這樣的介入並不是中國領導人爭取而來的,而是以一種霸淩者的姿態強行卡入。同時,馬英九為了政治上的利益,甚至同意參與其中,與台灣主權的最大威脅者站在同一邊,完全背叛了當初投給他的選民。」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Andrew Nathan說,習近平的目的可能是要削弱台灣一些支持”挑釁”的勢力。紐約Center on U.S.-China Relations at the Asia Society智庫執行長Orville Schell說,這次會面顯示習近平願意用更先進、有創意的方法找出某種可被接受的安排。他也說,選在馬英九即將卸任、且接任者可能不會像他如此聽從的時機上舉行會面,令人覺得充斥機會主義。

馬總統說他有跟習主席提到飛彈的問題,但是習主席說飛彈並不是針對台灣。閉門會議中,習一再對馬重申兩岸關係不是兩國關係,也不是一中一台。 兩岸同屬一個國家,那是歷史的事實,永遠不會改變。 CNN報導,馬告訴記者台灣同意中國的「一個中國」,但是我們有不同的定義」。
馬英九呼籲設立兩岸熱線。不過馬的反對者對馬習會感到不滿,同時也在選舉中領先。分析家說馬習會有可能替國民黨加分,但也可能減分。如果兩岸緊密關係的正面效應沒有顯現,那國民黨可能在選舉中大敗。馬在閉門會議中談到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關係,也不是中台關係,兩岸同屬一中是歷史事實,其法律正當性不能也不容改變。這對許多台灣人民來說應該是難以接受的。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的鮑彤(Nathan Batto) 說,國民黨一在強調自己是對中事務上的獨家,但這個說法了無新意,在社會上並不太有說服力。

會談被視為歷史性的會面,但是儘管表面和諧融洽,背後還是隱含著疑慮,究竟中國可以容許其統一的目標拖延到什麼時候。推測馬習兩人無法大動作增進兩岸關係。台灣是充滿活力的民主社會,民調顯示多數民眾支持與大陸的關係維持現狀,在野黨在明年總統大選領先。習近平的政治實力比跛腳的馬英九強得多,而且習近平不會輕易放棄統一的目標。

雙方領導人66年來首次會面,雖然沒有具體的達成協議,但都認為對兩岸關係是巨大的突破。馬英九提到要在內閣部會間建立聯絡熱線。許多台灣人對於馬英九親近中國的政策表達擔心,包括馬習會同時有上百名民眾在臺北抗爭,說馬英九出賣台灣。

經濟學人指出,馬英九若不想增加兩岸緊張,他必須向北京強調:尋找長遠和平的過程,必須讓民進黨參與。他應該建議習近平,如果蔡英文當選,應在沒有前提之下與蔡會面。反之,如果呼應共產黨說法,堅持民進黨必須先擁抱“一個中國”,只會增加區域已經夠嚴重的爭端。馬先生在國家的利益考量下必須表現堅定。

這場會談主要被視為是象徵意義,雙方在會談開始前握手。在台灣,對於中國的疑慮逐漸增加,馬英九帶領的國民黨,去年選戰慘敗,被解讀為民眾不滿意馬英九向中國傾斜的政策。台灣民眾也在今天發起抗爭。

習近平說兩岸是一家人,骨頭打斷了但筋還相連。中國官媒將會面比喻成尼克森1972年訪問中國的會面。馬英九上任後大幅推動拉近跟北京的關係,但是這樣的舉動在台灣引發越來越大的爭議,許多選民懼怕跟威權政權中國進行整合。受訪的中研院學者Nathan Batto鮑彤指出,兩岸之間的隔閡遠大於東西德還有南北韓之間的差異。他說,雖然民眾支持良好的兩岸關係,但不支持政治整合,因為台灣人對自己的民主社會很驕傲。鮑彤也說,馬習會應該無法形成重大的突破,更無法反轉國民黨明年敗選的跡象。

“雖然中國網路上網民有人支持鄭助理教授的主張,也有表示「我們的習大大真威」 可是也有「哪個是金正日啊?習近平還是馬英九」、「應該獲頒孔子和平獎才對吧」等等的嘲笑意見。 至今台灣前副總統連戰,普丁,卡斯楚都是孔子和平獎受獎者,今年則是辛巴威的姆卡貝,全是跟諾貝爾獎無緣的人。 最踩到習近平痛腳的評論是「想要獲得諾貝爾獎,快把諾貝爾獎得獎人放出啊!」,一看就知道是劉曉波

「一つの中國」原則変えず=臺灣のAIIB加盟「妥當な形で」-習主席
依據中國政府記者會,習近平重申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不變,台獨會損害兩岸和平,兩岸同胞非得共同反對不可。之後習近平更充神,台灣如果要積極參加中國的「一帶一路」,歡迎台灣以適當的形式參加中國主導的亞投行。

在兩岸政治體共同控制南海部分主權的背景下,台灣的芬蘭化就意味著主權義務的退縮,例如太平島的駐軍防衞問題。當然,習馬會更重要的在於其象徵意義,未必著眼於一島一礁、服貿或者貨貿、或者下次握手何時何地再會何人的技術性算計,而是通過加速台灣的芬蘭化,甚至作為南中國海周邊諸國芬蘭化的示範,在南海的邊緣、東南亞與東北亞的連接部位尋求突破,然後在南海僵局乃至中國遭遇的國際困局中打開突破口。如此高壓之下,可以想見,未來民進黨上臺執政也難避免繼續芬蘭化,台海局勢發展之迅速可能大大超出國際社會的預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00703 中國情勢暨兩岸雙週報: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與中共統戰制度剖析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20.07.03 編注:本期雙週報是根據上期「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進行剖析並附上參考圖。 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林雨蒼、沈伯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