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20160114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6.1.14


專題:「顛覆國家政權」 


律師13日表示,維權律師王宇被以顛覆國家政權罪正式逮捕,她的丈夫包龍軍則被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正式逮捕。兩人已經被監視居住長達6個月。早前另外5名律師和1名助理已經被公安正式逮捕。上述8人都是在去年7月大規模打壓維權律師的行動中被拘留。/參見紐時中文報導。(南早中文,1.14) 


中國外交部證實,瑞典男子貝肯里奇涉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的行動,北京有關部門正在審查案件,會依法保障外國人合法權益,也會為瑞典領事館執行領事職務提供便利。但該名男子的中國籍女友據報也告失踪。他所在人權組織「人權衛士緊急救援協會」週三表示,北京拒絕瑞典使館與其聯繫。(南早中文、法廣,1.13-14) 


[環時社評]「浦(志強)也是律師,名氣比此案7人大得多,對他的審判都能嚴格依法進行,其他涉案律師和助理又有什麼值得不顧證據給予特別“嚴厲打擊”的呢?此外,一些境外勢力對這少部分“人權律師”特殊關照…」(環球網,1.14)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馬克·托納在例行記者會上說:「美國敦促中國撤銷這些指控,並立刻釋放這些律師和像他們一樣因爭取維護中國公民權利而被捕的其他人士。」(VOA中文,1.14) 


專題:台灣大選



美國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羅茲在歐巴馬國情咨文後的記者會上,回答媒體提問時呼籲,中國和台灣應避免因總統選舉而讓兩岸緊張關係升級。羅茲表示,不管誰贏得大選,美國都希望兩岸和平解決問題。如果緊張局勢升級,不符合兩岸任何一方利益。美國在選舉中並不支持任何一方,但會與往常一樣,支持兩岸對話。(BBC中文,1.13) 


美國CSIS 12日舉行「2016年亞洲預測」研討會[官網],對參與聽眾進行民調,結果有8成聽眾認為台灣選舉不會成為美國總統大選的議題。出席的葛林和葛萊儀認為,台灣問題的份量會在選後加重。葛林表示,如果蔡英文贏得選舉,美國現任和下任政府都會強力敦促中國與蔡英文對話,透過何種管道溝通是戰術問題,但戰略上來說,確保兩岸對話符合美國極大的利益。(自由時報,1.14) 


美國各大知名智庫及大陸對台研究單位,已開始競相籌辦台灣2016總統大選選後研討會。美國智庫方面在選後廣邀綠營人士及學者赴會,卻未邀請任何藍營人士參與討論;大陸對台研究方面在選後也廣邀藍、綠學者前往大陸赴會,但發出的邀請函卻以綠營居多。(旺報,1.14)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11日邀請四名卸任國防部長舉行座談會,裴利認為,兩岸已走到「相互保證經濟毀滅」,一旦發生衝突,經濟損失難以估計;蔡英文昨表示,這是中性的評論,民進黨願意盡最大努力維持兩岸和平,同時希望兩岸經濟往來可以正常化。(自由時報,1.14)


中方代表不願在16日大選前來台磋商,海基會發言人周繼祥昨天證實,陸客中轉確定無法在選前實施,兩會將待選後再商談。據悉,陸方認為此時來台的時間點不恰當,加上雙方日前已排定在北京協商兩會互設辦及貨貿協議技術性磋商等兩項議題,海協會認為分身乏術,不克來台。至於貨貿協議第十三輪談判,也留待選後再說。(聯合報,1.14)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昨(13)日審查中嘉案,因廣電三法修正案剛在立法院三讀通過,NCC指出,中嘉案涉及部分新法令的審查條件,將在22日舉辦公聽會徵集各方意見。NCC發言人虞孝成表示,如果收集足夠充分意見,可望在一、二個月內決議,時間點會延到大選以後。(經濟日報,1.14) 


財經專欄作家皮賽克(William Pesek)昨撰文指出,馬經濟傾中政策犯了三項錯誤,包括降低貿易防線,造成台企與中企間的競爭轉變成跟中國「國家隊」直接打鬥;還有在中國數千枚飛彈威脅下,台灣人民不必然願當中國附庸;最後是除中國以外,馬忽略設計Plan B,造成這次國民黨選情如此艱辛。(自由時報,1.14) 


[評論]習近平在台灣大選前射出了「對台三支箭」:「陸客中轉」、「貨貿協議」與「互設機構」,除了讓國民黨的恐嚇牌破功外,也對未來蔡英文主政的台灣釋出了機會之窗。(自由評論網,1.14) 


專題:中國經濟 


儘管週邊股市紛紛反彈,海關總署新近公佈的去年12月進出口資料也好於預期,但受大股東減持壓力等因素影響,A股仍出現破位下行。昨日上證綜指重回”2時代”,深證成指失守萬點整數位元,雙雙創下5個月以來新低。(財經網,1.14) 


中國股市上週暴跌,中國政府似乎正在集結力量予以支撐。監管機構所採取的救市策略包括:交易所官員向大股東打電話敦促他們不要減持,或者通過政府相關基金投入數千億人民幣入市。(WSJ中文,1.13) 


中國海關總署昨(13)日公布去年12月外貿數據,若以美元計價,大陸去年12月出口年減1.4%,進口年減7.6%,雖仍為負成長,但雙雙創下半年來最小降幅,12月貿易順差達600億美元,皆優於外界預期。預估大陸2016年出口金額可望恢復成長。(經濟日報,1.14)


2015年中國出口下滑,創2009年以來最差表現,低迷的需求繼續拖累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過,去年12月份出口降幅低於預期,得益於有利的上年同期比較數字。經濟學家們表示,月度數據出現改善,並不代表著在今年將出現顯著復甦,即便是在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下。/參見分析:中國貿易形勢仍然嚴峻。(WSJ、FT中文,1.14) 


消息人士透露,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將取代楊晶任國務院秘書長,輔佐總理李克強應對中國經濟放緩和金融市場震盪。今年63歲的黃奇帆自2010年起擔任重慶市長。儘管中國經濟整體放緩,但重慶2015年前9個月GDP增長達到11%,在31個省份中增速排名領先。(路透中文,1.13) 


2015年3.2萬億置換債的推出有效緩解了償債高峰期的風險。與2014年底的焦灼不安相比,地方政府鬆了一口氣。然而,在穩增長的大環境下,為了加大投資力度,一些地方政府加槓桿的思維復甦,多種「創新」的舉債方式浮出水面,其潛在風險不容輕視。(經濟參考報,1.14) 


中國觀察 

港府介入香港大專院校校委會風波愈演愈烈,香港大學學生會已經正式成立「罷課委員會」,最快廿日發動罷課;八大院校的教職員工會也達成共識,預計三月將舉行史無前例的公投,就大學校監是否有權力任命校委會主席表態。(自由時報,1.14) 

(新華網,1.13) 

(財新網,1.14) 
(中青網,1.13) 

(WSJ中文,1.14) 


中國對外

歐盟委員會擱置了決定是否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機會,預計要到今年下半年才會作出定奪。(FT中文,1.14) 


歐盟28國執委13日首次討論,是否從12月起給予中國“市場經濟體地位”的問題。中方認為,中國在加入WTO 15年後,有權獲得這樣的地位。若獲得這一地位,確定公平貿易價格的條件將隨之發生改變,歐洲將更難以對低價的中國商品徵收反傾銷稅。最終決定預計要到2月才會作出。/對於許多歐盟成員國而言,有關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辯論,事關潛在的就業和競​​爭力流失。(路透、南早中文,1.13-14) 


朝鮮進行第四次核試驗一週後,韓國總統朴槿惠13日呼籲中國在約束平壤方面多做點工作,而韓國國內對朴槿惠的批評之聲越來越大,有人認為她與北京建立更牢固關係的政策未見成效。(紐時中文,1.14) 


歐巴馬12日對國會發表最後一次國情咨文時,敦促國會盡快通過TPP,特別點出中國,直言有了TPP,亞洲地區的規則制定者將不是中國而是美國。他還說,每當涉及重要國際議題,世人不會指望北京或莫斯科,「而是會來找我們」。(自由時報,1.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00703 中國情勢暨兩岸雙週報: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與中共統戰制度剖析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20.07.03 編注:本期雙週報是根據上期「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進行剖析並附上參考圖。 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林雨蒼、沈伯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