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6.5
今日焦點:天安門母親和中國夢
在1989年六四事件中失去17歲獨生子的天安門母親發起人,前人民大學副教授丁子霖女士和天安門母親組織新的代表尤維潔接受了美國之音的採訪。丁子霖說:“天安門母親沒有夢,夢是虛幻的,無論噩夢美夢。對於天安門母親來說,醒來都是更加痛苦的現實。我們日夜面對的,是冷酷的、活生生的現實。我們追求的目標,也是切實的——為親人討回公道,重新評價六四。這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所以我們沒有夢。”(美國之音, 6.4)
六四晚會支聯稱15萬人出席
在「愛國」口號及「本土派」杯葛的風風雨雨,加上傾盆大雨下,支聯會宣布有 15萬人冒雨出席六四 24周年悼念晚會,警方則稱有5.4萬人。(明報,6.5)
六四紀念活動 中國封鎖打壓
在天安門鎮壓事件24週年當天,北京埋葬部分六四死難者的萬安公墓警戒嚴密,其他手段還包括軟禁六四有關人士、扣查採訪的香港記者證件、捉捕北京上訪民眾、派駐大批公安戒備及封鎖網路相關消息。博訊新聞網也報導,六四大屠殺的劊子手之一、當時擔任北京市市長的陳希同,幾日前因為癌症而死。(自由時報, 6.5 )
香港六四紀念活動主題引發批評
網絡審查機構似乎在重新思考最近的一項戰略調整。上週末,新浪微博上曾被屏蔽的有關“六四”事件的搜索突然開始產生謹慎挑選的搜索結果。比如,用“六四事件”進行搜索後,會產生一系列與 1976年天安門廣場抗議活動有關的帖子。以“ 6.4”等類似關鍵字進行搜索返回的也是與“六四”事件無關的結果。網路組織 Greatfire.org說,新浪微博審查戰術的變化表明其審查的精密程度大為提升。( WSJ中文網, 6.4)
新型城鎮化應避免被投資“綁架”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4日表示,城鎮化一定要精心做好頂層設計,否則被 GDP政績觀所綁架的地方政府,是極有衝動把這個新型城鎮化解讀為投資。推進新型城鎮化主要進行戶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預計今年底將出臺改革政策。(北京商報, 6.5)
中國惡性事故頻發根源何在?
〔WSJ對外媒報導吉林大火的彙整〕這次火災事故彰顯了中國的一大脆弱性:在一個經濟迅速增長的國度,一座建廠只有四年的工廠卻存在如此大的安全隱患,這只能說明中國的問題不是貧窮而是法律的混亂。文章說,在今日的中國,人們很少將一起火災事故僅僅看成是一場火災,人們會拷問火災事故背後的腐敗等問題。( WSJ中文網,6.5)
Urbanisation: Some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經濟學人對中國城鎮化政策的追蹤報導。(Economist,6.1 )
中國與世界
白宮:網絡安全是「習奧會」首要議題
不具名的白宮高級官員說,由於華盛頓對北京在針對美國政府實體與主要公司的網絡間諜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表現出越來越大的懷疑,歐巴馬幕僚已明確表示,美中元首將在加州舉行的非正式會晤中磋商這個議題。( BBC中文網, 6.5)
歐習會緣何提前舉行?
華盛頓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中國問題高級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4 日表示,歐習峰會提前舉行另有內情。由於美中兩國高層的人事變動,有一份計畫希望將定於今年 7月的第五輪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 (S&ED)的規格升級,中方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率領,美方由副總統拜登領銜。但這一計畫未能成行,雙方遂決定將兩國元首的首次會晤提前舉行,而不是等到 9月份的G20峰會上。(美國之音中文網,6.4)
習近平靈活外交受白宮讚賞
美國政府官員對於習近平處事靈活和願直接溝通的開放心態表示讚賞,認為這樣的性格特點對於峰會來說是個好兆頭。雖然兩人將討論從網絡安全到朝鮮再到人權的很多問題,但峰會形式和偏遠會談地點已經成為外界關注焦點,這使得本次會見更像是為建立關係而展開的演練,而不是要達成具體協議的峰會。〔 另一篇報導提及,中國分析人士說,北京接受這樣的安排是因為,中方認為非正式會晤比國事訪問更受尊崇。此前中國只有一位領導人即江澤民曾經接受過美方這樣的款待。〕( WSJ 中文網,6.5)
中墨元首共同會見記者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在哥斯大黎加的行程〔見兩國元首會談報導〕, 4日同墨西哥總統培尼亞舉行會談後,共同會見記者。習近平表示,我同培尼亞總統舉行了富有成果的會談,達成重要共識,我們共同宣布將中墨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習主席將在墨國會發表此次拉美之行唯一正式演講。〔參見新京報: 習近平訪問墨西哥看點 。〕(新華網、人民日報,6.5)
歐盟試圖緩和中歐光伏爭端
歐盟官員4日稱,歐盟將把對中國光伏產品徵收全額進口關稅的時間推遲兩個月,以便給中國製造企業留出時間與歐洲有關部門協商和解方案,從而化解這一貿易爭端。中歐之間的此次光伏產品糾紛是最近數十年以來最大的涉及不公平貿易的爭端之一。在該決定宣布前,中國政府實施了大規模的遊說活動,遊說似乎促使歐盟 27個成員國的政府對徵收關稅持反對態度。( WSJ中文網,6.4)
美國打敗薩達姆,石油卻歸了中國
自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來,伊拉克已經成為世界產油大國之一,而中國現在是其最大的客戶。中國的購買量已經幾乎占了伊拉克石油產量的一半,將近每天 150萬桶,而且中國正在謀取更大的份額,投標競購埃克森美孚 (Exxon
Mobil) 在伊拉克最大油田擁有的股份。專家表示,中國人是後薩達姆時代伊拉克石油產業繁榮發展的最大受益者。〔另參見: 警惕中國國家資本主義的擴張〕(紐約時報中文網,6.4)
拒中方叫停要求 日美如期奪島軍演
美日兩國預定6月10日在加州舉行離島奪回聯合軍演,日本媒體報導,由於軍演時間緊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之後,中方認為演習具有針對性,透過外交管道要求美方取消演習。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 4日雖然表示演習照常舉行,但據傳美方考慮不對媒體公開。(自由時報, 6.5)
中國與台灣
歐習會 卜睿哲:會談台灣問題
歐巴馬和習近平本周(7-8日)將進行首次高峰會,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 3日指出〔原文〕,歐習會一定會觸及台灣問題。習近平可能要求美國支持統一及反對台獨,並停止對台軍售;但美方關切的是台海問題如何解決,而非結果,美方對於台獨最多只說「不支持」;說服台灣民眾統一要由北京去做,美國沒有必要幫忙。至於阻礙兩岸政治談判者並非軍售,而是中方解決政治紛爭的方式。(聯合報, 6.5)
吳習會 談兩岸發展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11日將出訪大陸,13日會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行前馬英九總統也將在總統府內接見吳伯雄,替「吳習會」定調。這也是習近平接任總書記後,國共兩黨首次正式會面。這次訪問團是以黨中央名義訪問北京,嚴格說起來是國共論壇前的例行性會面。(聯合報, 6.5)
陳菊盼陸 參加亞太城市峰會
高雄市即將在9月舉辦亞太城市高峰會APCS(Asia Pacific Cities
Summit),市長陳菊4日在市政總質詢答覆質詢時強調,高雄市對兩岸關係態度一向開放友善,她樂見兩岸城市多元交流,不過對岸受邀城市名單尚未出爐,還在研議階段。副市長劉世芳說, APCS是城市間的交往,不涉及國家主權的問題,過去主辦城市如布里斯本,也不在會場擺置國旗,這都有先例。(旺報, 6.5)
第4波陸資鬆綁 股權或可過半
第4波陸資開放,可望6月送行政院,此前一度傳出收緊開放幅度、陸資持股上限不得超過 50%,但隨著兩岸服務貿易協議6月簽署,據官員透露,目前研議的方向,朝個別專案審查、陸資持股上限可超過 50%鬆綁,預計6月底彙整後送行政院審議。(旺報, 6.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