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

20130618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3.6.18.


今日焦點: 中國城鎭化

China’s Great Uprooting - Moving 250 Million Into Cities(NYT 6.17)
中國正在推動一項全面計畫,要在幾十年內讓2億5000萬農民移入新建好的城鎮。這項大轉型可能啟動新一波成長,或造成幾個世代都無法擺脫的嚴重後遺症。這項改變如此迅速,潛在成本如此高昂,使某些人擔心,中國農村或許會再度成為激進社會變動的所在。〔報導摘要引自中央社〕(NYT 6.16)


中國觀察

共青團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17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王岐山、張高麗等党和國家領導人到會祝賀,劉雲山代表黨中央致祝詞。習近平等中共中央政治局7名常委全部出席。此一舉動凸顯「團派」勢力依然龐大,仍是「黨國機器」不可或缺的引擎。(人民日報、中央社 6.18)

人民日報一項調查表明 八項規定已深入人心
人民日報調查,結果顯示,八項規定內容已深入人心。在問到“是否瞭解八項規定”時,91%的網友和87%的基層幹部表示,對八項規定的具體內容“全部瞭解”或“瞭解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50%的網友和59%的基層幹部表示“還需進一步落實”,10%的網友和1%的基層幹部認為“正在反彈”。(人民日報6.18)

中國補貼模式面臨生產過剩危機
《金融時報》17日發表分析文章,在西方市場難敵廉價的中國貨物的時候,生產過剩正在對世界第二大經濟自身造成嚴重威脅。生產過剩的根源在於中國的工業政策依靠大量的政府補貼,使得整個行業一夜之間就冒了出來。(BBC中文網 6.17)

中國出台十條措施應對空氣污染
最近,中國國務院出台了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以回應近年來在北京和中國其他大城市不斷出現的濃重霧霾天氣。國務院還下令要求大型排汙工廠到2017年底將每元人民幣或是每單位的經濟產出所帶來的排放減少30%。但是如果經濟如預測的那樣,每年以7%或者以上的速度增長,污染整體減少的程度將十分保守。中國在廣東深圳啟動全國首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計劃,並計劃在2015年把碳排放交易向全國推廣。(NYT、BBC中文網6.17)

江蘇北京等多地勞教所轉型為強制戒毒所
根據法律規定,勞動教養和強制戒毒場所都由司法行政部門管理,各地勞教所和強制戒毒所也往往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在江蘇省,到今年5月底,其省內全部的勞教所都實現了工作職能向強制隔離戒毒的轉型。這樣的現象還出現在吉林、湖南等地。(香港新浪6.18)


中國與世界

斯諾登否認曾向中國提供情報
前國家安全局僱工斯諾登承認自己泄露了大量詳述美國對國內外目標進行監控的高度機密文件,並在17日表示,他沒有把任何機密材料交予中國政府。《環球時報》17日就此發表社評表示,香港特區政府若引渡史諾登回美國,將會失分,且會讓整個中國沒面子。(NYT 、旺報6.18)

〔評論〕何清漣:「斯諾登事件」的多重效應
斯諾登事件若在中國繼續討論下去,中國公眾可能會逐步發現,美國政府監控的目的是出於維護公共安全的需要,與北京的監控目的是為了中共政權完全不同。斯諾登的結局將由接下來的中美角力決定。只希望,斯諾登事件的餘波能夠將中國的討論從「美國民主是虛偽的」這種「動物莊園之歌」中拉拔出來,更真實深刻地認識民主憲政。(BBC中文網 6.17)

拉攏東歐V4 安倍制中再出招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利用前往英國參加G8高峰會議之便,提早前往東歐訪問華沙,並與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四個前共黨國家舉行元首峰會,以日本享有優勢的能源技術等合作方案拉攏東歐,暗中牽制中國。(自由時報 6.18)

傳朝鮮要中國承認其擁核地位遭拒
韓媒16日援引匿名消息人士表示,5月對中國進行訪問的朝鮮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崔龍海在會見中國領導人時,表示希望中方承認朝鮮的擁核國地位,中方對此轉達了否定的立場。(文匯報 6.17)

陳光誠離開紐約大學說法各方各執一詞
與中國人權運動人士陳光誠關係密切的人表示,他現在處於相互矛盾的政治和經濟利益鬥爭的焦點。陳光誠16日指控自己即將離開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是中國當局向校方施壓所致。但紐約大學否認。(WSJ 6.18)


中國與台灣

民進黨兩岸設處民調 83%要求探視權
民進黨17日公布該黨所做的最新民調顯示,高達83.1%的民眾贊成辦事處必須具備司法探視權功能,僅11.6%的比例反對;78.3%的民眾贊成辦事處必須具備核發旅行文件的功能,15.3%的比例則不贊成。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表示,執政黨提的兩岸互設辦事處,既沒有探視權,也沒有核發旅行文件的功能;如果國民黨要強行通過一個沒有實質功能的辦事處,民進黨將會以最大的力量反對。(自由時報 6.18)

賴清德:一中化市場非台灣幸福之路
隨著馬政府與中國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日期的逼近,台灣內部的反彈聲浪也不斷湧現。台南市長賴清德17日抨擊,ECFA簽訂三年來,台灣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如今又在缺乏具體配套措施、也未向國會報告下作出決策,嚴重衝擊台灣就業市場,「一中化市場絕非帶向台灣幸福之路」。服貿協議內容將開放陸資投資台灣印刷業,台灣印刷業者17日表達強烈抗議,表示兩岸在印刷業競爭條件相當不公平,同時台灣市場已呈現「紅海」,對開放後果相當憂心。(自由時報、旺報 6.18)

林中森:與陳德銘將一見如故
海基會18日舉行兩岸兩會第九次會談行前記者會,將於20日啟程前往上海,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強調此次簽署服貿協議是互利雙贏,並沒有中國對我讓利的問題。副董事長高孔廉則指出,兩岸服貿協議整體而言,有83%的項目待遇高於或等於CEPA。(聯合晚報 6.18)

下一波陸資來台 擬採負面表列
經濟部官員17日表示,原本針對開放陸資來台採取正面表列的原則,將改為負面表列。換句話說,除非政策禁止,否則原則上都是開放,最快下半年實施。(聯合報 6.18)

中國:10年內全面開放兩岸天空
大陸民航局副局長夏興華17日參加兩岸民航座談時表示,因兩岸航空需求日益旺盛,十年內兩岸將全面開放天空,不限航班、航線、航空公司,並跨越台灣海峽直飛,節省飛時。(中國時報 6.18)

〔評論〕李蔚:對兩岸互設辦事機構條例立法前的最後呼籲(上)
由基層而中央,從鄉村到城市,與國民黨分進合擊,最終培養直屬的政治勢力。是中國併吞台灣的路線圖之一,它透過經濟收買,利用民主政治的遊戲規則,以致於在政治道德上難以被挑剔。目前缺少的是一個前進指揮所。而我認為海協會駐台辦事處,就是這個前進指揮所。〔參閱 對兩岸互設辦事機構條例立法前的最後呼籲(下)〕(想想論壇 6.15)

〔評論〕祝平一:鎖進中國的政治文化危機
所謂文化發展指的是一個地方的人,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磨利自己的視角,開拓自己的眼界來看世界。吳習會在文化層面上則是僅透過中國的鎖孔窺看自己和世界,無視台灣的中國文化因子在地的歷史和發展。當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只能透過別人的眼光看世界時,那的確是將自己鎖入迷失自我的文化和政治迷宮裡。(蘋果日報 6.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00703 中國情勢暨兩岸雙週報: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與中共統戰制度剖析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20.07.03 編注:本期雙週報是根據上期「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進行剖析並附上參考圖。 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林雨蒼、沈伯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