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5.
|
今日焦點
台商回台投資方案拍板
- 台商回台 釋6利多 行政院長陳冲昨天正式拍板「台商回台投資方案」,
一舉將國發基金協助台商的低利貸款額度提高到 300億元,還有配合高外勞核配比率 15%或20%、豁免5年不必外加就業安定費等,共計六大策略。 經建會預估,共可引進8萬外勞,至少創造16 萬本勞就業;如果再帶動上中下游產業一起發展,創造的本勞就業機會上看 24萬。(聯合報、經濟日報 10.15.)
- 勞團批台商牆頭草 優惠期滿恐再出走 馬政府鬆綁回台投資設廠台商的外勞配額,
是二十年來最大幅度放寬。勞團痛批,等到外勞優惠期限一過, 學者也指出,這些台商可能再度出走。 大幅度放寬外勞配額是走回頭路,而且形成惡性循環, 台灣中小企業代表則表示打垮原本根留台灣、努力升級的台灣產業。 ,既然政府鼓勵企業回流,不應分新增投資或台商回流, 10.15.)也不應分投資規模大小;只要廠商願意投資, 就應該適度放寬外勞配額(自由時報
- 高失業VS﹒大缺工/紅布條掛到褪色 台商徵才等嘸人 工總理事長許勝雄說,在中國缺工,勞工、土地等成本上升,
不少台商正思索是往中國西部內遷或到東南亞。台商直言, 10.15.)國內勞工成本偏高外,找不到足夠的勞動力, 年輕人不願從基層做起,出現高學歷、高失業率現象, 就算台商想回台也難。(自由時報
中國觀察
陸喊政改限於技術面 中共「十八大」前夕,大陸官媒相繼發出各種政改呼聲。事實上,胡錦濤今年「 7.23」講話已透露政改方向:「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大陸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路甬祥上周末高倡「憲政精神」,針對的是技術面,只觸動最低層次的行政體制的政改。(旺報 10.15.)
重慶市前市委書記薄熙來上月遭開除黨籍和公職、移送法辦後,據傳最快今天將出庭受審,承審的法院可能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明鏡新聞網引述法律專家的意見指出,薄的判刑介於 20年至死緩(死刑緩期執行之間),「總之,不能讓薄熙來活著出監獄是量刑的基本原則」。(蘋果日報 10.15.)
陸北斗衛星 本月下旬網路成形 中國計今年10月下旬再發射一顆衛星升空後,便可初步完成北斗導航衛星網路,範圍覆蓋大陸及大部分亞太地區,並於明年上半年正式啟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認為,和平時期可以用美國 GPS全球定位系統,但應對「不可控局勢,必須未雨綢繆,發展本國的衛星導航系統。」(中央社 10.15.)
前日中國大陸新成軍的航空母艦「遼寧艦」,正式服役之後首度駛離母港大連港碼頭。「遼寧艦」此航次最重要的演練是艦載機殲─ 15觸艦復飛,及直─8型直升機的著艦飛行,兩項驗證證明「遼寧艦」最重要的武裝配置完成。(旺報 10.15.)
意外! 陸9月出口大爆發 中國海關總署昨13日公布今年9月進出口數據顯示,出口額為1,863.5 億美元、年增9.9%,單月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專家分析, 9月出口超乎市場預期,主要是受到歐洲央行決定收購政府公債,以及美國推出 QE3措施的影響;此外,來自美國豐碩的耶誕訂單,也推動 9月出口大幅成長。(工商時報 10.14.)
美國會人權報告 批中干預港特首選舉 美國國會日前發表《中國人權報告》(官網報告),批評今年初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充滿「混亂與抹黑」,形容選舉過程帶有強烈中國干預色彩,過程充滿不民主成分並帶有強烈北京中央政府干預色彩,顯示北京無視一國兩制。(旺報 10.15.)
中國與世界
迦納逮90餘非法採金陸民 1死 90多名涉嫌非法採金的大陸公民,近日被迦納執法部門拘捕,其中1 人死亡。對此,大陸方面相當重視,大陸外交部和駐迦納使館立即啟動應急機制,向迦方提出交涉,表示嚴重關切,希望迦納維護在當地大陸公民和企業安全與合法權益。(旺報 10.15.)
封殺華為中興 美恐收緊陸投資 美指控大陸通訊企業華為、中興威脅美國國安。業內人士表示,與其說威脅國家安全,還不如說直接威脅到思科的商業安全來得切實。美國華裔專家也表示,在美國頻繁使用國家安全名義下,思科不只是單一個案,有跡象顯示,美國正收緊中國在美投資步伐。(旺報 10.15.)
美大選拖累 IMF比重改革延宕 IMF希望在今年秋季年會完成的比重改革方案,因美國國會在總統大選期間無法批准而被迫延緩;外界認為,這代表美國對提高新興國家發言權比重有疑慮,尤其是大幅提高大陸在 IMF發言權持謹慎態度,且大陸財金官員因中日領土爭議缺席本屆年會,或也加深美國等主要成員國的不信任感。(旺報、中評網 10.10., 10.15.)
陸太陽能生死劫 歐盟終裁決定 隨美國對大陸太陽能產品反傾銷及反補貼「雙反」終裁結果出爐,歐盟也公布了應訴名單。大陸太陽能產業人士表示,大陸太陽能產業能否生存,將視歐盟最終確定的反傾銷稅率而定,如稅率過高,大陸太陽能產業恐遭滅頂。(工商時報、旺報 10.12., 10.15.)
中國與台灣
馬總統:簽FTA 須勇往直前 馬英九總統13日在台南強調,ECFA已無早收清單的問題,儘管後續談判困難,但將在明年底全部完成,剩下的 5分之4項目,將一併解決,完成階段性目標;至於屆時仍未準備好的項目,將再延 5 至10年實施。(工商時報 10.14.)
蘇貞昌:面對中國 一急就會被操弄 針對謝長廷訪中引起綠營的內部議論,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昨天表示,「面對中國,民進黨有自信、也不必急,因為一急就會被控制、被操弄」,現在台灣最重要的問題是民生痛苦、經濟衰敗。 謝長廷則主動回應黨內批評,強調如果有人動不動就在談統獨,甚至把兩岸交流視為「出賣台灣」,在他眼裡就是「假議題」,因為「台灣只會由於財政、經濟出狀況而崩潰,絕不會因為今天誰談統獨,就面臨生死存亡。」(聯合報、中國時報 10.13., 10.14.)
兩岸空運協商 聚焦增班 針對每半年一次的兩岸空運協商,民航局副局長指出,我方已經按規劃時程,向大陸民航局提出 11月底召開的要求,除了持續商討兩岸定期航線增班,雙方也將討論兩岸春節加班機,以及開放陸客中轉、增加航點等議題。(工商時報 10.15.)
民進黨提案 中資來台 入法規範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週三預定審議由民進黨團所提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擬將中資入法,由民意部門把關,但執政黨方面強烈反對,主張維持現狀,朝野將對此進行攻防。(自由時報 10.15.)
北市府BOT案 陸資搶標信義區A25土地 台北市政府信義計畫區A25土地BOT案將在明年第2季決標,市府官員表示,這個標案吸引國內外業者興趣,連陸資也表達高度意願,如果陸資得標,可能成為第一個陸資投資台灣 BOT 案。(聯合晚報10.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