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20140902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4.9.2


焦點:香港普選


李飛告誡反對派 勿把一生獻給馬路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1日下午到達政府總部,出席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高級官員簡介會。李飛指出(發言全文),香港社會有少數人至今仍不願接受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事實,不願接受中央對香港的管治權。人大決定就是要明確告訴香港的一些人,如果堅持與中央對抗的立場,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絕無可能擔任行政長官。李飛指選委會半數提名制度公平公正,可減少政治對抗、憲制危機及民粹主義風險;有兩候選人已代表選民有「真正的選擇,也即選舉有競爭性」,同時避免選舉程序複雜、成本高昂,又說人大議決非「去到盡」,而是中央有責任糾正偏離《基本法》的錯誤認知。[亦見明報頭條:「抗中央 永不能做特首」。](大公報、香港蘋果、明報 9.2)


港人嗆假普選 警胡椒噴霧驅趕

李飛一日抵港舉行說明會,但示威衝突一波接一波,場內有港議員高舉「可恥」標語離場抗議,場外抗議群眾則試圖衝撞進入會場,與警方對罵,遭警方三度以「胡椒噴霧」驅趕。據悉,佔中行動與多個泛民派團體已達成共識,即日起至全面「佔中」前,每週末都將發起抗議活動,內容包括罷課、遊行,全面佔中行動則將於10月1日中國國慶假期前後啟動。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昨開第一槍,決定在9月下旬罷課。中大校長沈祖堯昨表示,尊重學生訴求,校方將提供協助。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也構思在9月中旬至下旬發動罷課,視事態發展將行動升級至罷市、罷工。(自由時報、蘋果日報 9.2)


欲撬票 稱政改有修改空間

人大決定外的可修改空間有多大,成為政改能否獲泛民支持下通過的重點。據了解,政府仍欲在人大隙縫中向泛民「撬票」,李飛昨亦特別指出,在提委會人數、構成和委員產生辦法要按照選委會之外仍有討論空間,如提委會委員任期、「入閘」門檻等,藉此爭取泛民「袋住先」。[另見:首富沒表態 親中派籲「袋住先」。](香港蘋果日報、聯合報 9.2)


外媒︰香港對峙升高 令人想起六四

美國華盛頓郵報、英國電訊報等媒體認為,北京掐熄了香港完全民主的希望,也點燃公民抗命運動的引信。當前香港兩極化對峙升高,令人回想到1989年六四事件,已有觀察家擔心北京軍事鎮壓香港爭取民主的示威行動,而北京前官員甚至也暗示可能會流血。台灣社運團體也召開記者會聲援港人。(自由時報 9.2)


北京不讓步,香港民主派何去何從

大部分香港市民似乎擔心對抗行為會破壞該城市有秩序的名聲,然而,非擾亂性的抗議也許不會引起國際輿論的太多注意,也更容易被中國領導人和香港政客忽視。陳方安生說,把行政長官候選人限制在來自親北京的陣營,是產生腐敗的配方,因為候選人需要競相爭奪香港富豪的支持。她說,「我們必須做好面對長期抗爭的準備。」(紐時中文網 9.2)



中國觀察
 

政治局常委出席省委書記任命會議說明什麼?

中共中央調整山西省委書記職務,王儒林任山西省委委員、常委、書記;袁純清另有任用。1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常委劉雲山出席山西省領導幹部大會並講話,有專家指出,這罕有高規格釋放兩方面信號:一是充分顯示中央對山西存在問題的重視,二是表明高層要將反腐進行到底的決心。[另外明報引北京消息評論,袁純清是自十八大後,為地方吏治潰爛問責的第一人。按十八屆三中全會規定,中紀委網站刊文強調,黨風廉政建設是黨委書記的事,出問題首先要追究黨委書記責任。新華網評論則稱,煤炭等資源領域往往是腐敗的重災區,要把這次調整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轉捩點。](人民網、明報、新華網 9.2)


反腐生產力

反腐與改革,已成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新政以來出現頻度最高的兩大關鍵字,被視為此番新政的“一體兩翼”。從目前揭露出的貪腐案件看,有超過1/3和煤炭、石油等能源產業相關,記者調查,能源系的貪官涉案總金額可能高達數千億元,其中僅與中石油一家相關的貪腐涉案金額就高達1020多億元。據最新消息稱,周永康的涉案金額尚在核定當中,但公審需要的材料已開始準備。(時代週報 9.2)


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開始“施工”

[人民日報頭條]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深化党的建設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今後幾年中共的建設制度改革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標誌著推進黨建改革的藍圖進入“施工”階段。《方案》分別從深化黨的組織制度改革、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基層組織建設制度改革、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4方面,提出了改革的主要任務和重點舉措。[另見新華網解讀。](人民網、新華網 9.1-2)


地方棚改趕進度

棚戶區改造為中央劃定的重點專案,但受限於資金等因素的限制,各地進展不盡相同。官方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已改造各類棚戶1260萬戶,2013年改造320萬戶,2014年計畫改造470萬戶以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近日表示,棚戶區改造仍存在配套設施跟不上、專案前期工作慢等問題。未來將在落實財稅支持政策的同時,繼續加大金融債券支持力度,以解決資金缺口難題,各級政府也嘗試拓寬融資管道。(財新網新世紀周刊 9.1)


生產率問題拖累中國經濟增長

受到新訂單和生產指數雙雙下滑拖累,中國官方8月份的PMI在連漲5個月後出現回檔,來到51.1。匯豐8月PMI也同樣呈現下跌趨勢,來到50.2,創下3個月新低。兩份研究報告認為,中國的生產率正在下滑,奇蹟般快速增長的日子已經基本一去不返了,對於北京來說,減緩滑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最佳方式就是進行有效的結構性改革,目前看來這方面的改革基本上仍處在慢車道。(華爾街日報中文版、工商時報 9.2)



中國與世界


人民論壇:站起來的國家不會丟掉歷史

[官媒重點評論對日抗戰紀念活動,另見人民時評:樹起我們心中的“英雄紀念碑”、望海樓:日本軍國主義須有第二次投降。]一年來,中國官方先後以法律形式設定抗戰勝利日、死難公祭日、烈士紀念日,研究整理並公佈珍貴的抗戰檔案,乃至逐批確認抗戰紀念設施和遺址、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做的都是成熟國家捍衛記憶的最重要工作。(人民網、環球網 8.31-9.2)


中日韓自貿區第5輪談判 聚焦三議題

商務部昨天公布,中日韓自貿區(FTA)第5輪談判昨天起在北京舉行,三方主要就貨物貿易的降稅模式、服務貿易和投資的開放方式等議題展開磋商。專家認為,目前三方在農產品開放、金融服務產業、TPP等領域存在分歧,「進度可能會落後於中韓FTA談判。」韓聯社報導,本輪談判將就貨物、服務、投資、智慧財產權、衛生檢疫等15個領域展開磋商。具體而言,中日韓三方就貨物貿易的開放範圍、談判方式等「基本方針」、原產地證明、通關、貿易救濟方案、貨物貿易的降稅模式,以及服務貿易和投資的開放方式等議題進行商討。(經濟日報、工商時報 9.2)


陸手腕高 經濟促統不費槍彈

最新一期的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撰文指出,對於以通過武力威脅等高壓手段來推進國家利益,北京很謹慎。但這並非顯示北京的弱勢,一個明證就是台灣,如今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不斷加大,到時北京可能不費一槍一彈就能實現目標。這與俄羅斯在克里米亞所採取的政策截然相反。(旺報 9.2)


日印發表東京宣言 定期聯合軍演

正在日本訪問的印度總理莫迪,1日與日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談,兩國同意深化經貿、能源及防衛合作,兩人並發表共39條的「東京宣言」,雙方決定將原本的「戰略和全球夥伴關係」升級為「特別戰略和全球夥伴關係」;其中,日印還將定期舉行海上聯合軍演。[另見:印度總理莫迪希望和日本加強合作對抗中國。](旺報、華爾街日報中文版9.1-2)



中國與台灣


兩周內兩度見面 林中森4日再會陳德銘

近期大陸對台主要官員頻頻出席大陸地方性兩岸交流場合。海協會會長陳德銘,短短兩周內,與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兩度會面。海基會表示,林中森今日將率董監事團訪陸,4日中午與陳德銘及海協會部分理監事午宴。(工商時報,9.2)


張志軍盼服貿貨貿盡快過關

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1日出席魯台經貿洽談會時表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經濟合作不斷深化,符合兩岸共同利益,不會因為個別事件而停滯。他並強調,推動制度化建設是兩岸經濟合作必然要求,「制度化建設就是為兩岸經濟合作修路鋪橋」。也出席魯台會的海基會前副董事長兼祕書長高孔廉解讀稱,張志軍意思就是《服貿協議》、《貨貿協議》趕快通過。(旺報 9.2)


張志軍 掌國台辦後首訪美

張志軍將於今日訪問美國華府,將與美國國務院副國務卿伯恩斯及熟悉美中台關係的學者專家會面;這是張志軍接任國台辦主任後首次訪美,加上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事件才發生不久,這次訪美的時機及與美方人士溝通內容,備受關注。自2003年大陸國台辦主任陳雲林為關切陳水扁政府計畫推動公投首度訪問華府後,在華府與北京的共識下,國台辦主任每年赴華府溝通已成慣例。(聯合報 9.2)


立院下週開議 民進黨︰先查明張顯耀案

立法院新會期昨展開報到,並定12日開議。國民黨團希望儘速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及服貿協議;民進黨團則批評,陸委會前特任副主委張顯耀案疑雲未明,應先查明清楚才能進一步談兩岸相關議案。立法院長王金平特別點名「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表示,他會努力讓朝野達成共識。但民進黨團仍堅持,示範區條例必須「逐條嚴審、大幅翻修」。(自由時報、聯合報 9.2)


南海談判 馬:中華民國不能缺席

馬英九總統昨出席內政部和國史館主辦的「中華民國南疆史料特展」時強調南海的重要性,認為南海議題是未爆彈,同時主張有關南海的談判,「中華民國都不能缺席」。(自由時報 9.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00703 中國情勢暨兩岸雙週報: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與中共統戰制度剖析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20.07.03 編注:本期雙週報是根據上期「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進行剖析並附上參考圖。 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林雨蒼、沈伯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