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

安倍訪美的國際戰略變化 ──從美日同盟變成日美同盟?


賴怡忠(台灣智庫副執行長)
2015.5.15


日本首相安倍四月底訪問美國一星期,足跡踏遍美國東西兩岸,還造訪歐巴馬的家鄉芝加哥。在此次安倍美國行,以美日防衛指針再修正,與歐巴馬總統的美日雙邊峰會,在國會對參眾兩院發表演說為三大重點。美國對安倍是以高規格接待,這是對外界顯示美國對日本的重視,以及宣示美日同盟的全球重要性。而從結果來看,安倍此行對全球與亞太會有十分重要的戰略轉變。美日同盟從亞太成為全球性的戰略同盟,而這個「美日同盟」也有逐漸向「日美同盟」轉變的味道。 

防衛指針大幅修正


美日同盟防衛指針修正是此次安倍訪美的重頭戲,其結果也令人印象深刻。這次指針修正把美日同盟角色提升為全球性的戰略同盟,同時對於合作的情境也大幅擴張,1997年指針強調周邊事態、以及著重在戰時的角色與任務分擔都在新指針中被美日同盟的全球化、以及強調從和平到戰時的無縫隙合作等處置所取代。 

新指針也提到要進行三方與多方合作,且對第三國被攻擊,雖未直接攻擊日本,但只要這個情境關切日本安全,指針已提到日本可(會)直接先發動用軍隊,不需要美國先發動後才展開行動。以美日同盟為中心點與其他國家進行三方或多方合作,與日本可動用武力以面對第三國受攻擊的問題,這兩大修正對亞太情勢發展有重要的戰略意涵。

而從這次防衛指針修正可看到未來美日軍事同盟大概不會出現美韓同盟或北約模式,有個類似統合指揮機制(Combined Forces Command)處理雙方的軍事合作,而應確定走美日各自的指揮體系處理(respective chains of command),但這也預設了美日兩國同盟走向更平等化的發展。 

TPP 需要安倍加持,美日聯合對亞投行打臉 


安倍在美日雙邊峰會以及對國會演講都強調「泛太平洋夥伴關係」(TPP)的重要性,對國會還用「棒極了」(awesome)形容。特別是安倍在美國會用了不少篇幅提到日本進行的農業改革,宣示日本希望TPP達陣的決心。由於就在安倍訪問美前,美國會才對與攸關 TPP 十分緊要的TPA有過投票,結果是民主黨議員反對聲浪較共和黨大。面對自家人不賞臉的問題,安倍此行可是對歐巴馬及時送暖,公開對TPP政策力挺到底,但這也顯示歐巴馬更需要安倍的處境。 

美日峰會發表「共同願景聲明 Joint Vision Statement 」,其中有一句話: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are committed to a transparent, rules-based, and progressive approach in pursuing the prosperity of the region. Our leadership in this area encompasses trade and investment through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nd internet governance.’。這句話提到美日對於透明、進步與依規則管理以達到區域繁榮的承諾,並表示美日在此一領域的合作包括了貿易、 TPP 、發展合作、與網路治理。雖未指名中國,但這句話是美日對亞投行,以及中國利用網路進行掠奪與其網管問題等,明白表示不認同。除非中國在亞投行的規章與議程設計出現重大改變,否則美日在目前是不考慮加入的。 

歷史問題引信被大幅拆解 


與台灣的兩岸問題有些類似,美國對歷史問題,在基於這可能會導致美國區域同盟合作的變數,以及其可能會增加區域緊張而有所關切,但美國官方對於歷史爭議是不採立場的。由於安倍會對國會演說,由於安倍被認為是日本的歷史修正主義者,過去也多次對支配日本教育體系的左翼史觀表達不認同態度,因此他在國會對二戰歷史的說法就成為關注焦點之一。 

安倍對於二戰用的是個人懺悔、悔過(Repentance),對日本在二戰所造成的傷害表達歉意,也說會持續先前首相的聲明與立場。這多被外界解讀為是持續 1994 村山聲明。這些言詞得到美國國會的熱烈掌聲。有人雖強調安倍並未對日本發動戰爭表示道歉,也認為安倍在哈佛對於慰安婦問題以human trafficking視之,是不願承認日本軍部強迫婦人擔任慰安婦。但總體而言,安倍有關歷史的講話在美國已經過關。由於去年安倍對澳洲國會發表類似立場的演講時,澳洲國會反應也十分正面。因此歷史問題不再會是與美、澳等國的爭論了。中國對安倍的說法當然不會認同,但同為美國同盟的韓國,現在的處境就十分微妙了。 

主動提到台灣,意義非比尋常 


值得一提的,是安倍在對美國會演講主動提到台灣。雖是在美國對亞洲經濟發展的貢獻與國家發達的成長順序的脈絡下呈現,但安倍在這段中,一方面提醒美國,亞洲經濟雁行發展的歷史過程,同時也不經意的點播美國,台灣在此一過程曾扮演重要角色。當台灣逐漸從美國區域安全戰略以及經濟合作議程中消失時,安倍是以不著痕跡方式,提醒美國有關台灣的重要性。就在安倍訪美同時,安倍親弟弟岸信夫率領十多位日本國會議員來台拜訪朝野政要與六都市長,雖然有關食品標章的爭議是討論議題之一,但安倍派親弟弟帶十多位國會議員大規模組團來台,絕不是只想與台灣談日本抱怨台灣食品標章而已。這都是安倍重視台灣的例證。 

日本不再是「亞洲的英國」,美日同盟高於美英同盟 


作為以太平洋與大西洋與亞、歐大陸相隔,孤懸於亞歐非大陸之外的美國,二十世紀下半與亞歐大陸交往的策略,是在亞洲與歐洲各找一個大島國為美國同盟,作為其經營亞歐大陸的戰略工具。英國與日本就是美國對歐亞交往的雙臂:以美英同盟為核心經營與歐洲的關係,以美日同盟為核心經營與亞洲的關係。在對蘇圍堵時,美英同盟是支撐北約的戰略與外交基石,英國往往給予美國關鍵的外交協助。而美日同盟則是美國從東方圍堵蘇聯,並擔負支撐美國對朝鮮半島戰略作為的基礎任務。80年代初冷戰方殷時,英國的柴契爾首相與日本的中曾根康弘總理,分別與美國雷根總統建立了緊密合作關係,是美國取得冷戰勝利的關鍵。 

但即便有所謂的雷根-中曾根「兩根Ron-Yasu」友誼,但日本因無法實行集體自衛權,使得其同盟的能力與英國相比還是有巨大差別,因此有所謂期待「日本成為亞洲的英國」,將美日同盟比照美英同盟發展模式,讓美日同盟有一天可以「追上」美英同盟的認知。 

但這次安倍在集體自衛權的擴張性處理,以及日本對於涉國防的科技與工業合作限制的放寬等,使得這次的指針與過去出現極大差異。而安倍在2013年成立國安會,不顧國內反對聲浪通過了「特定秘密保護法」,此次二加二聲明對沖繩基地遷移更是出現前所未見的強硬立場,這些現象再再顯示了安倍強化,甚至是意圖主導美日同盟的決心。而美方在「指針修正」中退居二線,讓日本主動對應相關情勢變化,更是令人印象深刻。雖然還是要看日本國內相關法令的最後版本,才能知道這個新指針的具體效用,但與過去相比,美日同盟的角色與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且是由日本主導對應態勢,這個變化是十分重大的。 

相對於英國現在處於弱勢,而卡麥隆首相任內美英同盟出現大幅弱化,甚至在亞投行還有美國安會官員透過金融時報放話攻擊英國的情形。以美國推動再平衡策略的趨勢來說,未來極可能會出現美日同盟在重要性與相關性都高於美英同盟的發展。 

從美日同盟轉向日美同盟,新型大國關係概念不再適用 


這次指針修正看到安倍的巨大身影,而其訪美行更感覺到安倍的決心。在安倍訪美一星期中,媒體上呈現的幾乎是日本在主導亞太議程,而新指針中甚至將對應的主導權由日本大幅承擔,美國則退居二線為支援性角色。這與97指針有關美國先導,日本擔任後方支援的角色與任務分工相比較,可說有天壤之別。針對美日同盟由過去的美國主導逐漸向日本扮演更大角色方向進行,有人開始說這次指針修正出現了是要把同盟以日美同盟稱之,而不是美日同盟了。 

當美日同盟在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扮演這麼大的角色,以及日本在同盟的主導性變強,無疑的,未來日本意志對於亞太情勢會有更大的影響力。而美國「縱放日本」(unleash Japan),對中國的不信任感變強,也顯示華府無意與北京搞G2。這不僅意味習近平在 2013 提出期待與美國建構「新型大國關係」的環境已不復存在(習自己在 2014 年底的外事工作會議中,也把周邊外交提升到比大國外交更重要的地位),過去認為搞定美國就可以搞定美國盟邦的策略,相信其效果也會大打折。而隨著日本主導性與重要性的大幅提升,也使得亞太議程的發展會更受到日中關係的影響。 

這個發展對台灣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啟示。美日同盟出現日漲美落的主導性變化 (不是美國勢力衰弱與日本崛起,而是主導能力的差異),以及所謂「美中新型大國關係」之概念如同當年「負責任利害關係者」一樣,都開始要走入歷史時,維持台海現狀之結構關係,就不會再是美中台三邊架構的傳統認知了。 

美國透過此次美日同盟新指針的出台與接待安倍的高規格安排,是以此向外宣示美日同盟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核心工具。而讓日本在同盟中扮演更大角色,也合乎美國在國力下挫時希望同盟扮演更大角色的策略,也有以向其他美國亞太盟邦宣示角色預期的作用。在這個趨勢下,對於台海現狀的定義與維持,美日同盟就會扮演了遠較過去更重要的角色。因此台灣需要面對的是美日同盟 - 中 - 台的新三角關係,並應看到安倍的日本在台海事務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這表示不管是美日台三方合作發展的可能性,還是日本對台海有事的態度,都會是台灣必須要主動掌握的戰略發展,如果無法意會到這點,台灣不僅會失去重要的機會,更有可能在關鍵時刻出現對訊號的誤讀,而出現災難性的後果。 


參考資訊

日美新防衛合作指針改定及日本國內安保相關法案修改介紹

1. 新防衛指針修改概要

美日外交、國防「二加二」部長級會議4月27日在紐約舉行,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國防部長卡特(Ashton Carter),以及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和防衛大臣中谷元共同公布新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以下就此次指針修定重要內容及日本國內法律修改做簡單介紹。


2. 安倍政府向國會提出安保相關法案


日本政府在5月14日舉行臨時內閣會議,通過旨在擴大自衛隊海外活動的新安保法制相關法案。這些法案解禁過去日本政府因日本國憲法第9條規定而不允許行使的集體自衛權等,成為日本戰後安保政策歷史性轉換的重要時刻。

法案於今天(15日)提交眾議院,執政黨打算在19日成立特別審議委員會,預定21日起在眾議院審查。但由於在野黨反對,有可能從26日起才開始審議。為了讓法案可以在今年夏天結束前通過,日本政府和執政黨打算將原本於6月24日結束的會期延到8月10日前後,希望在自民黨9月改選總裁前通過法案。

首相安倍晉三在昨晚記者會裡提到,希望日本國民可以支持政府透過這一連串修法來強化日美同盟,提昇日本國力的做為。然而在野的民主黨黨魁岡田克也則說“這是很有問題的法案”,準備嚴審法案。

安倍政府預定向國會提出的法案有二:《國際和平支援法》及《改善和平安全法制法案》。前者賦予政府可以隨時派遣自衛隊前往國外處理國際紛爭及提供後援的法源根據。後者則是以下10部法案的修正案(自衛隊法、聯合國維和行動(PKO)合作法、週邊事態法、船舶檢查活動法、武力攻擊事態法、美軍行動相關措施法、利用特定公共設施法、海上運輸規範法、戰俘處理法、國家安全保障會議設置法)。

3. 大事記


1951 簽訂舊美日安保條約

1960 岸信介政府和美國政府修訂美日安保條約

1978 舊指針(應付蘇聯的進攻)

1997 修訂指針(應付朝鮮半島有事)

1999 制定週邊事態法

2012 日本政府將尖閣群島國有化

2014 安倍政府透過內閣決議變更憲法解釋(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

2015/4月 新指針(透過安保相關的法制修法,美日兩國無縫合作處理事態)

2015/5-8月 安倍提出安保法制修法,交由眾議院成立的特別委員會審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00703 中國情勢暨兩岸雙週報: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與中共統戰制度剖析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20.07.03 編注:本期雙週報是根據上期「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進行剖析並附上參考圖。 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林雨蒼、沈伯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