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20150608 中國暨兩岸情勢日報


2015.6.8


目錄 

蔡英文訪美與相關評論
  • 蔡英文:維持現狀是台灣主流民意
  • 蔡英文:沒有不能合作的民主
  • 高中生串聯反黑箱課綱 蔡英文:台灣新世代覺醒
  • 日媒:維持現狀若受挫 蔡恐亮黃燈
  • 孫慶餘:重點是要維持兩岸和平穩定
  • 范世平:華府放心 北京擔心
  • 劉世忠:蔡英文訪美為什麼如此成功?
  • 郭正亮:台美關係大豐收,兩岸關係待考驗
  • 陳淞山:蔡英文訪美行的漂亮轉身?!
  • 蘋論:美國禮遇蔡英文的底蘊
  • 吳芳怡:硬主委、軟總統,兩岸誰當急先鋒?
  • 廖晨宇:請高孔廉先幫馬英九正名為區長
中國觀察
  • 李春:樓市放開…就想搞活土地財政
  • 陸砸1.5兆人民幣 打造津京冀交通一體化
  • 432人確認遇難 搜尋範圍擴至上海
  • 張峰:習近平中央統戰工作會議講話科學回答了三大問題
  • 中國即將簽發“網路身份證”
  • 國新辦發表《2014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
  • 政策密集推動 國企改革加速
中國與世界
  • 陸拚海上絲路 南海戰略降溫
  • 張茂森:中國企圖改變南海現狀 日菲合作對抗
  • 中國網軍入侵英美 竊軍事商業機密
  • 歐洲首例 中國「帶路」 匈牙利靠攏
  • 「知華」顧問辭職 美中對抗或加劇
  • 日本:中國理順腐敗前不決定是否加入亞投行
中國與臺灣
  • 李蔚:主委先生 不怕變成夏「匪」立言?
  • 王丹:米爾斯海默的話應當引起重視
  • 林廷輝:笨蛋,問題在於台灣沒有南海戰略
  • 姜皇池:莫讓菲律賓詭計得逞
  • 中國船越界 最高罰千萬
  • 陸生不敢上醫院 近半續讀研究所
  • 陸對台系統 人事異動
  • 工商社論:評析美國商會的逆耳之言


蔡英文訪美與相關評論

蔡英文:維持現狀是台灣主流民意

7日在舊金山與媒體茶敘時,針對“維持現狀”與“九二共識”的差別,蔡英文指出,過去我們花很多時間討論、甚至爭議這個問題,但不管如何,不要忽略一個事實,當年雙方都希望可以把這個關係往前推進,即便有不同意見跟想法,都希望秉持相互諒解的精神持續相互交流。她強調,她的想法就是回歸基本事實,這個基本事實就是累積成果的一部分,至於這個事實詮釋跟名詞的使用問題,我們就繼續求同存異吧。/其他行程參見民進黨新聞稿。(中評網,6.8)

蔡英文:沒有不能合作的民主

蔡英文美東時間6日上午在紐約和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學者舉行早餐會,討論台灣的政經發展、近來台美關係及兩岸關係等。學者對蔡英文在CSIS的演講及華爾街日報投書內容表達肯定,尤其認為她演講後的提問回答,相當聰明。民進黨幕僚表示,一小時早餐會中,討論重點包括台灣如何維持經濟自主性與經濟轉型問題,國防自我防衛能力,及中國在南海擴張主權等問題。蔡英文重申,南海主權爭議應依國際海洋法等相關國際公約處理,也重申航行自由主張。(聯合報,6.8)

高中生串聯反黑箱課綱 蔡英文:台灣新世代覺醒

全國超過兩百所高中職學生在臉書串聯,要求教育部撤回黑箱微調課綱,赴美訪問的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當地時間6日在德州休士頓向台僑演說時表示,這就是台灣新世代的覺醒,這些高中生反對脫離現實、走回頭路的歷史課本,「他們要自己寫歷史,且他們正在寫歷史」。蔡說,高中生這麼有民主與公民的意識,台灣的未來一定有希望。(自由時報,6.8)

日媒:維持現狀若受挫 蔡恐亮黃燈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蔡英文訪美,在消除美國的疑慮上有一定的成果。蔡英文將於2016年競選總統,她採取的並非激進的獨立姿態,而是以穩定的對中政策為目標之姿態受到評價。暌違8年可望奪回政權的民進黨,今後能否探索與中國之間的妥協點乃其課題。(中國時報,6.8)

孫慶餘:重點是要維持兩岸和平穩定

[評論]中華民國的兩岸論述自廿世紀九〇年代以來就是「兩岸並存」,而非「兩岸同屬一中」(更遑論馬政府放棄國格的「一國兩區」)。因為舉世皆知後者是中共的論述,在這個論述中,中華民國是「已消滅」,台灣是「叛離的一省」。國民黨或民進黨若再去附和「一中」或「一國」論述,又欲置中華民國於何地?國民黨過去還懂得反對「一中原則」,怎麼中共一改成「兩岸同屬一中」,國民黨就像那群猴子,忘了「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狙公之術?(風傳媒,6.8)

范世平:華府放心 北京擔心

[評論]事實上,從4月1日美軍兩架F-18迫降台南開始,美國打「台灣牌」的動作不斷。蔡英文掌握了此一趨勢,讓美國放心,卻讓北京憂心。難怪中共駐美大使崔天凱2日表示,蔡英文先要能過得了13億中國人民的考試。至於國民黨,面對總統候選人難產,加上錯估蔡英文訪美,就更沒有信心了。特別是當美聯社認為朱立倫在朱習會所提的「兩岸同屬一中」是「支持終極統一」時,這與2012年美國透過金融時報放話對蔡英文不放心,殺傷力是一樣強的。(中國時報,6.8)

劉世忠:蔡英文訪美為什麼如此成功?

[評論]在亞太各國密集進行以制衡中國為主軸的合縱連橫、結盟自保「穿梭外交」之際,蔡英文此時訪美,給予華府重新思考台灣在歐巴馬「亞太再平衡」政策面臨中國崛起挑戰時的戰略重要性。而蔡英文對美國與國際社會提出的「戰略再保證」,後續則須用行動來證明其一致性、可預測、延續性。強化與美國多層面的「戰略合作」與信任感,才能替未來民進黨的對美關係,奠下新的「典範轉移」基礎。(自由評論網,6.8)

郭正亮:台美關係大豐收,兩岸關係待考驗

[評論]蔡英文訪美,是近年來罕見的台美關係大豐收,主因是天時、地利、人和三大成功要素同時匯聚。可預期的是,美中對於蔡兩岸論述的後續觀察,將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兩岸政治定位:蔡提出「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的具體內涵,尤其是與「九二共識」或「一中憲法」的可能交集。二、兩岸溝通管道:蔡如何在缺乏民共政黨交流的現況下,與大陸當局保持順暢溝通,確保兩岸的和平穩定局面。(美麗島電子報,6.6)

陳淞山:蔡英文訪美行的漂亮轉身?!

[評論]對於兩岸論述不再是「空心菜」的蔡英文,已經澈底蛻變漂亮轉身,超越「不統、不獨、不武」與「台獨黨綱」的傳統政治窠臼及受限,找到了一個可以替換九二共識與一中原則的「維持兩岸現狀說」與「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說」來平衡美、中、台的政治三角關係,為兩岸和平發展關係與大局提供了新的政治路徑與方法。大陸當局應該相信蔡的「和中」政治主張與思維不是即興演出的選舉秀,也不會是朝令夕改的政治技倆,好好準備理性面對蔡英文時代的來臨吧!(美麗島電子報,6.8)

蘋論:美國禮遇蔡英文的底蘊

[評論]根據歷史,當小國在經濟與軍事因素上難以取決時,通常都是軍事因素勝過經濟因素;而且當扈從和對抗被迫擇一時,也都選擇對抗。因為這樣對國家最高目標──生存最有利。攻勢現實主義學者米爾斯海默就認定政治軍事因素比經濟因素重要,因此推論中國鄰國終將聯合美國對抗中國。如果趨勢如此,台灣將受到抗中國家的善待,特別是美、日。對蔡英文的禮遇只是開端。(蘋果日報,6.8)

吳芳怡:硬主委、軟總統,兩岸誰當急先鋒?

[評論]相比馬英九日漸沉淪軟爛,陸委會主委夏立言近期的發言倒是頗具架勢,不僅對台灣內部的不同意見呈現開放態度,面對兩岸議題的敏感問題也保持堅守姿態。讓人起心動念,不如以後兩岸議題就讓夏立言來開口,國民黨無須在背後下指導棋,馬英九更應該好好聽聽人民的聲音。(自由評論網,6.5)

廖晨宇:請高孔廉先幫馬英九正名為區長

[評論]蔡英文在CSIS演說中提到,「在當選總統之後,我將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依循普遍民意,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發展。」國民黨眼見蔡英文的訪美行贏得掌聲,不甘寂寞跳出來喊話,但與其荒腔走板的要蔡英文承認「一國兩區」,不如先請馬英九正名台灣地區區長。(自由評論網,6.5)


中國觀察

李春:樓市放開…就想搞活土地財政

[評論]有人認為,中共領導層已經放開「兩市」,即樓市放開、股市放活,這不僅可令企業融資便利,地方應該可以大把收錢,因為多數中國地方政府都依靠「土地財政」,樓市一活,地價上升,政府就有錢了。這種預期,對「北上廣深」這類中國一線城市是現實,對大多數三線城市是泡影。(經濟日報,6.8)

陸砸1.5兆人民幣 打造津京冀交通一體化

4月底,大陸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預計2020年形成京津冀一體化。其中,交通一體化為發展重點,雖然細則尚未公布,但專家估計,至2020年,交通方面的投資預計在1.5兆元人民幣,重點是打通「斷頭路」和瓶頸路,以及建設軌道交通。(工商時報,6.8)

432人確認遇難 搜尋範圍擴至上海

截至7日18時,“東方之星”遇難者人數升至432人,有14人生還,仍有10人下落不明。同時,遇難人員DNA採集和身份比對工作正有序加速開展。(新京報,6.8)

張峰:習近平中央統戰工作會議講話科學回答了三大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中央統戰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的重大意義,在於深刻闡述了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的地位作用,解決了事關統一戰線鞏固和發展的三個重大認識問題,是指導統一戰線事業發展的綱領性文獻。(中國新聞網,6.8)

中國即將簽發“網路身份證”

隨著公民個人資訊的洩露愈演愈烈,騷擾電話和各種詐騙令人防不勝防。記者近日從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獲悉,獨立于公民身份資訊系統之外的“公安部公民網路身份識別系統”,已通過國家密碼管理局的安全審查,開始向公民簽發eID(公民網路電子身份標識)。用虛擬身份的推廣,避免公民個人資訊的洩露。(財經網,6.8)

國新辦發表《2014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白皮書

全文]白皮書說,2014年,中國人民更加切實地從國家發展進步中受益,中國人權事業又取得了新成就。(中國新聞網,6.8)

政策密集推動 國企改革加速

從“1+N”個方案的首次明確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日前審議通過堅持黨的領導和防止國資流失兩份重磅文件,無不透露出一個重要信號:國企改革進程明顯加速。多位受訪人士認為,國企改革已再次進入政策密集推動階段,而堅持黨的領導和防止國資流失兩份文件審議通過,將有利于保障國企國資改革順利推進。(中國證券報,6.8)


中國與世界

陸拚海上絲路 南海戰略降溫

一名大陸學者透露,今年正好碰到台灣明年初領導人要改選、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正在發生的南海爭論,成為中美雙方在美中台、日本角色等大戰略格局中的棋子,而這一切,在習近平9月訪美時,都會有一定程度的解決。另一方面,南海問題難以升溫,是來自大陸戰略格局自身的制約,中國社科院學者薛力日前撰文指出,始於2013年9月至10月間的「一帶一路倡議後,中國的南海戰略就已逐步調整。各方消息則顯示,南海問題讓海上絲路戰略一籌莫展,中方有意緩和緊張局勢,美方也退讓一步。(中國時報,6.8)

張茂森:中國企圖改變南海現狀 日菲合作對抗

[評論]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這次訪問日本,顯然受到比前幾次都要高規格的接待,理由是兩國同樣處於強國威脅之下。日本的尖閣諸島(釣魚台)和菲國的南沙群島主權岌岌可危,中國在南海的填海造島完工後,日本的海上航路將受到中國掌控。(自由時報,6.8)

中國網軍入侵英美 竊軍事商業機密

美國桑迪亞國家實驗室電腦專家卡本特(Shawn Carpenter),2004年開始調查網安駭侵事件,結果一路追蹤到透過台灣、香港與南韓網路入侵,再將資料回存到中國廣東的駭客計畫。這個代號「泰坦雨」(Titan Rain)的計畫,號稱是史上最大規模的網路間諜行動,除了無孔不入地滲透英國網路,西方無價的軍事與商業機密也因此遭到竊取。(自由時報,6.8)

歐洲首例 中國「帶路」 匈牙利靠攏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於當地時間6日,與匈牙利外交部長西亞爾托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簽署「一帶一路」相關備忘錄,這是大陸與歐洲國家簽署的第一個此類合作文件。雙方還將共同打造「匈塞鐵路」(匈牙利到塞爾維亞),讓匈牙利成為歐亞物流的重要樞紐。(經濟日報,6.8)

「知華」顧問辭職 美中對抗或加劇

美國媒體周末紛紛對白宮知華派資深亞洲事務主任麥艾文(Evan Medeiros)4日突然辭職一事作出評析,認為這可能預示美國對華政策將至少在奧巴馬任期最後一段時間內變得日趨強硬。(BBC中文網,6.6)

日本:中國理順腐敗前不決定是否加入亞投行

七國集團峰會7日在德國開幕,各國領導人對於亞投行進行商討。日本外務省發言人表示,在中國理順腐敗問題之前不會決定是否加入亞投行。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最近表示,如果北京方面處理了日方的擔憂,那麼在亞投行和亞洲發展銀行之間可能會有合作關係。/另外中日財長會議6日在北京恢復,雙方同意推動亞洲基礎設施發展。新華社並未報導雙方談到亞投行,日媒則報導,大陸財政部長樓繼偉說,對日本敞開加入亞投行的大門。(BBC中文網、聯合報,6.7-8)


中國與台灣

[評論]中國全國人大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草案,直接和在台灣的你我密切相關。國安法先是明確地把台灣人民列入可被追訴的主體。然後它的罰則對應到中國刑法「危害國家安全罪」專章,其中規定的「組織、策劃、實施」或者「資助分裂國家」、「破壞統一」等罪行,在國安法通過後,每一條都可以加諸任何一個台灣人的頭上,只要中共當局認為其「不盡維護主權義務」。(自由評論網,5.29)

王丹:米爾斯海默的話應當引起重視

[評論]米爾斯海默提出了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分析。他指出:台灣的台商在90年代大舉投資中國,幫中國把經濟發展起來,結果創造出一個大怪物,而中國的國力持續壯大,這才使得美國要保護台灣越來越困難。換句話說,讓台灣如今面臨被中國吞併的危險的責任,有一部分是台灣自己人造成的。(蘋果即時,6.8)

林廷輝:笨蛋,問題在於台灣沒有南海戰略

[評論]無論是倡議或路徑圖,馬政府要讓台灣因為南海事務而涉入東南亞國家事務,恐怕是非常困難。究其原因,主要是台灣沒有南海戰略目標,也沒有政策優先選擇項目。對台灣而言,南海政策重要的並不在「倡議」和「路徑圖」,而是台灣自身的南海戰略目標是什麼。/參見:陳偉恩、胡念祖:南海和平倡議 有效嗎?(自由評論網、自由時報,6.8)

姜皇池:莫讓菲律賓詭計得逞

[評論]台灣實不妨借鏡美國「自由航行計畫」,或派遣多艦進行小規模且集中之護航或護漁活動;在菲律賓不合法作為修改前,凡在重疊海域發現菲國執法船舶,國家即應有隨時與菲國衝突之準備,藉此迫使菲國修改其法規。否則縱使台灣對菲國擁有軍事、執法與經濟相對優勢,恐亦無助於舒緩我漁民困境。(自由時報,6.8)

中國船越界 最高罰千萬

中國漁船在金、馬等海域越界捕魚、盜砂事件層出不窮,中國漁工暴力攻擊我執法人員事件更是時有所聞,基於輕罰難以禁絕類似事件,政府決定大幅拉高對中國越界捕魚、盜砂船的處罰標準。行政院公報上週發佈海巡署所訂定的《海岸巡防機關處理大陸船舶未經許可進入台灣地區限制或禁止水域案件裁罰標準草案》,預計6月15日正式實施。對越界遭我扣留的抽砂船及大型工作船,最重將處以1千萬元罰鍰。(自由時報,6.8)

陸生不敢上醫院 近半續讀研究所

2011年9月,第一批來台讀大學學士班的陸生本月畢業。回顧在台灣4年,陸生表示,因為沒健保,他們生病多靠自己痊癒,不敢上醫院;此外,陸生習慣了台灣「自由」、「多元」的學習風氣,有一半要留下來繼續讀研究所。(中國時報,6.8)

陸對台系統 人事異動

大陸對台系統人事更動,中共國台辦經濟局局長徐莽調澳門中聯辦台灣事務部部長,接替李維一,李調返北京;商務部台港澳司司長陳星則調任澳門中聯辦經濟部部長。(聯合報,6.8)

工商社論:評析美國商會的逆耳之言

[評論]在4日才剛發布的「2015年台灣白皮書」,台北美國商會首先就直指台灣加入TPP事不宜遲。除了認為應以更積極態度,促使他國讓台灣成為第二批加入的成員,並具體建議台灣應在行政院之下,成立TPP工作小組,拉高層級,以利跨部會及內外的協調工作。(工商時報,6.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00703 中國情勢暨兩岸雙週報: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與中共統戰制度剖析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20.07.03 編注:本期雙週報是根據上期「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進行剖析並附上參考圖。 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林雨蒼、沈伯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