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習總書記的一百二十天




2013.3.20


對一個每四年選一次總統的國家的人民而言,很難想像有另一個國家的人民,在漫長的十年內要受到同樣一群人統治,而且人民對此事完全無法置喙。這十年是如此漫長,可以讓一國戰事從正義轉為虛無、讓世界經濟從繁榮走向蕭條。對中國而言,胡錦濤與溫家寶治理的十年, GDP規模倍增,已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在這個驚人成長背後,社會環境遭受的各種危機也越趨嚴重,人民對中國未來發展方向的意見也越趨分歧。

在這個背景下,中國在上週末完成了十年一次的政府領導層換屆,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李克強升任國務院總理。當然這是早在去年中共十八大後即已決定的劇本,沒有太多意外。從權力轉換的角度來看,在去年的薄熙來事件之後,中共高層能平順完成接班工程,或許也得之不易。

十八大接任總書記以來,習近平成為中國實質的領導人已經超過百日,也建立了個人的鮮明風格。[i]從力倡儉樸的作風新規,到強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到重回改革開放起點的新南巡,到多次視察軍隊,到一連串迅速的反腐行動,到下鄉探訪貧民,再到宣稱「共產黨要容得下尖銳批評」、「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加上訴求和美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在在藉由其言行宣示,未來的中國將走上新的道路。這也於他自己一再強調的幾個關鍵字「夢想、道路、自信」相符:懷抱的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走的不是「老路、邪路」而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而中國做為一個大國,對於自身該有三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該如何看待習近平的「百日新政」?外界從其政府人事的安排來看,認為習近平是在重塑派系平衡;而其政策上「內軟外硬、經右政左」的作為,也被視為是在求取發展路徑的平衡。內軟在於親民儉樸,外硬在於對外關係強勢;經右是重啟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左則在於多次援引毛澤東式的語言系統,且不贊同以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時期來否定毛澤東時期。

要求取平衡,一方面是因為在經濟、社會的矛盾與分歧過於巨大的當下,中共不想從事過於巨大的政經變革,怕如同托克維爾所描述的法國大革命一般,改革反而引發了革命,導致政權覆滅;或如同戈巴契夫一樣,造成蘇聯解體。[ii]另外一方面,沒有民主國家的選舉與選票來顯示領導人的政治資本,強人指定的年代也一去不返,習近平就必須另起爐灶,在這個黨政人事的交接期累積自己執政的正當性。

但是習近平與李克強的聲望再高,也不能只憑聲望治國。如同文革學者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所言[iii],經過毛澤東與鄧小平兩個世代,中國又到了一次重大變革之時。他認為毛澤東建國以來,重建了中國的封建結構,卻在文革時親手把這個治理架構中所依賴的官僚系統摧毀。鄧小平藉由經濟現代化來建立共產黨統治的正當性,卻忽略了官僚系統的重建,以致於經濟發展越快,官員幹部貪腐越嚴重。而習近平不能再僅靠經濟發展來維繫一黨專政的正當性,他必須以某種形式的「政治現代化」來重建正當性及黨與人民的連結。

這種黨的重建工程,在已經表明不走西方民主制度「邪路」的中國,應從何入手?在缺乏民主監督的情況下,只能由黨內自我道德要求,因此一個途徑就是反腐,以肅清黨內的腐敗分子來重塑黨的「純潔性」與「先進性」。習近平在就任前擔任中央黨校校長時,即多次強調黨員品格與黨的「純潔性」之重要;在胡錦濤的十八大工作報告中,他擔任起草組負責人,也加大篇幅來論述黨的「純潔性」建設。在兩會之後,反腐的進一步做法也可能會再推出。

第二個途徑即為對外關係的強硬態度。習近平上任第一天以來即不停地提及「中國夢」,在17日人大閉幕講話亦然。2013年人大預算報告中,中國2013年的國防支出仍維持二位數成長,華爾街日報分析,習近平賦予這個「中國夢」的核心就是中國軍事崛起的「強軍夢」。[iv]「強軍夢」意味著能為解放軍爭取到更多的國防資源。有別於前兩任領導人,習近平與軍方關係良好,上任後多次高調視察軍隊,主導與日本之間的領土爭議,也強調解放軍要「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第三個途徑即為經濟改革。以往維持執政正當性的經濟高速成長,已遇到瓶頸,因此必須調整經濟結構,從對政府投資的依賴轉為提高民間消費在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與十二五規劃中的「調結構」目標相應的,是新任總理李克強一直強調的「城鎮化」政策,期目標在於促進內需市場與民間消費的成長,李克強認為,早先推動經濟成長的「人口紅利」已用罄,接下來應該以「改革紅利」做為新的成長動力。在兩會後的記者會上,李克強也對於城鎮化有進一步的說明。官方對於城鎮化的說明,也以「人的城鎮化」為重點:要有配套措施,如戶口制的改革、教育及社會保障政策的改進,也要注意地方財政不因大量基礎建設的需求而惡化。

在這三種路徑中,「強軍夢」是否能改變東海與南海的區域現狀,結果還未知;反腐與經濟改革,最終都要碰觸到黨內權錢結合的既得利益勢力,也不能光說不練,因此外界也在等待新領導層實際的行動。面對外界期待,中共也不時釋放改革的訊息,例如城鎮化與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完整規劃,官方即預告將在兩會後推出。外界也預期在新的黨政人事底定後,按照慣例,十八屆三中全會應該有可能推出新的執政綱領。

對於中國夢與中國要走的道路,習近平曾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的自信來期許,但要「直掛雲帆濟滄海」,航向民族復興,至少要先讓人民敢於「看天看地」,否則「中國道路」何以為繼?



附錄:中國2013年兩會重要資訊

一、兩會重要文件與人事
1. 參見新華網2013年兩會專題:新華網授權發布,及財新網特別報導

2. 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為對台工作最高決策機構,根據兩會定案的人事,可列出可能的新一屆小組成員,如下表所示(其中並不必然包含全部的成員)。

成員
人選
現職
組長
習近平
總書記、國家主席
副組長
俞正聲
政治局常委,政協主席
秘書長
楊潔篪
主管外交的國務委員

劉奇葆
中宣部部長

栗戰書
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

高虎城
中共商務部部長

令計劃
中共統戰部部長

耿惠昌
中共國安部部長

張志軍
國台辦主任

戚建國
共軍副總參謀長

陳德銘
可能接任海協會長


二、工作報告摘要

第一部份:過去五年回顧

1. GDP從26.6兆躍升到51.9兆,幾乎增加1倍,躍升為世界第2位。

2. 財政收入,從5.1兆上升到11.7兆元,增加了1倍以上。

3. 城鎮居民收入平均每年上升8.8%,農村居民收入平均每年增加9.9%。

4. 在城市創造了58.7萬個工作機會,農村人口遷移到都市約84.6萬人。

5. 城鎮化率由45.9%提高到52.6%。

6. 新建19700公里的鐵路;新建609,000公里的道路。

7. 新建31個機場、602個萬噸級港口停泊口。

8. 銀行不良貸款率由6.1%下降到0.95%,資本充足率從8.4%提升到13.3%。

9. 2012年教育支出佔GDP 4%,總額超過2兆元。平均每年增長21.6%。

10. 中國海外投資從248億美元升至772億美元,年均增長25.5%。


第二部份:今年的總體要求和預期目標

1. GDP增長7.5%。

2. CPI漲幅3.5%。

3. 城鎮新增900萬人以上。

4. 城鎮登記失業率低於4.6%。

5. 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

6. 國際收支狀況進一步改善。


欲實現上述目標,宏觀政策必須實施:

1 積極的財政政策
   1.1 今年適當安排財政赤字為1.2兆。
   1.2 結構性減稅政策,加快推進營業稅改徵增值稅(營改增)試點工作。
   1.3 著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1.4 繼續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

2 穩健的貨幣政策
   2.1 發揮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作用,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目標為13%。
   2.2 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經濟結構調整特別是三農、小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的支持。
   2.3 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


第三部份:對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議

1.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2. 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農村土地制度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

3.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今年保障房基本建成470萬套、新開工630萬套。

4. 深入推進改革開放。

三、預算報告
1. 預算規模: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全國公共財政收入安排12.7兆元,比2012年增長8%;全國公共財政支出安排13.8兆元,比2012年增長10%。中央公共財政收入安排6兆元,增長7%;中央公共財政支出安排7兆元,增長8.4%。中央公共財政收支總量相抵,赤字8500億元,比2012年增加3000億元。

2. 軍事預算:2013年國防支出約為7201.68億元,增長10.7%,低於2012年軍費11.2%的增幅,佔GDP比重約為1.3%左右。外界對於中國增加國防預算有兩大爭議,一是中國軍費的實際數字是否被低估,二是中國威脅論,而這些外界猜疑的根源其實都來自中國軍費和戰略意圖的不透明。有分析認為,中國增加軍費主要是為了加強在東海和南海的軍事能力,對付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習近平也有意打造強力軍事領袖形象,並向鄰國展現強硬立場。不過有研究指出[v],要在適當的國際環境形勢和中國面臨的戰略環境判斷中國防務政策;在看待軍事透明度、軍力發展速度和規模時,應避免假定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做法為「國際標準」。

3. 維穩預算:據外媒推估,今年的「維穩」預算應為7690億元,增長10.8%,已連續第3年超過軍費。這顯示中國正在逐步加大中國的維穩力度,以面對一年近十萬起的動亂事件。預算報告中,並沒有「維穩費用」一詞,而過去數年,面對「維穩開支超國防開支」的指責,中國財政部官員反駁,指責將中國公共安全支出稱為「維穩預算」是偷換概念。媒體分析,中國軍費和維穩費用的增加,部分原因是爲了分散或者壓制外界對中國腐敗及貧富差距的關注和不滿。「維穩費用」支出比例和詳細用途依然無從確認。

4. 社保基金預算:預算報告中首次正式編制,收入約3.3兆元,支出約2.8兆元。南方周末報導認為,社保基金的編制是一項進步,但是報告仍不完整。包括:1. 中央本級部門預算的執行情況及草案仍不透明;2. 人大代表沒有積極審議中央和地方財政的資源分配;3. 最賺錢的金融業、人民銀行、房地產等單位應納入而未納入國有資本收入中;4. 中國外匯儲備的結構沒有明確對外公佈。

四、大部制改革
人大會議也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簡稱大部制改革)。此方案將刪減國務院組成部門,由原來的27個減少剩下25個。其中具體內容如下:[另參見人民網的圖解大部制改革

1. 不再保留鐵道部,實行政企分離。組建國家鐵路局,負責鐵道部行政職責,由交通運輸部管理;成立中國鐵路總公司,負責鐵路運營方面的企業職責。

2. 不再保留衛生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組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3. 不再保留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單設的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組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4. 不再保留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組建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5. 不再保留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重新組建國家能源局。

6. 重新組建國家海洋局,統籌中國海監、公安部邊防海警、農業部的中國漁政、海關總署的海上緝私員警等執法隊伍,賦予海警局職責,統一執行海上維權。並設立高層次協調機構國家海洋委員會,其具體工作由國家海洋局承擔。



[i] 參見之前的週報──中國改革路在何方2012.11.26
[ii] 紐時中文網,習近平警告中共記取前蘇聯教訓2013.2.15
[iii] 參見馬若德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演說2013.1.17
[iv] 華爾街日報,習近平的“中國夢”和“強軍夢”2013.3.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00703 中國情勢暨兩岸雙週報: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與中共統戰制度剖析

中國暨兩岸情勢雙週報 http://x-strait.blogspot.tw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20.07.03 編注:本期雙週報是根據上期「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進行剖析並附上參考圖。 進化中的中國資訊戰 林雨蒼、沈伯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