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致賢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暨東亞研究所副教授)
2015.10.30
2015.11.3 更新參考資訊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十八屆五中全會)於10月26至29日在北京召開,期間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該《建議》將成為相關單位編撰「十三五」規劃綱要時的具體指南。「十三五」規劃綱要將於明年春天提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批准後施行。
涵蓋2016年至2020年中國大陸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十三五」規劃是習近平上任之後的首個五年規劃,也是實現習近平所提倡之「中國夢」的全方位藍圖。此外,以中共建黨的長期發展觀之,「十三五」規劃所涵蓋的五年是朝向中共建黨百年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衝刺的最後五年。以中共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十八大)報告的文字具體化「小康社會」的概念,即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在習近平第二個任期內的2020年時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與城鄉人均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當前全球經濟與中國大陸國內經濟放緩的宏觀背景下,「十三五」規劃如何藉由一紙規劃突破內、外形勢的侷限,從而體現為實質的經濟增長,將直接影響到習近平的領導地位及指定其繼任者的權威。
《建議》將「創新」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冀希藉由從理論、制度、科技與文化等各方面的創新,求取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與兼顧環境生態的永續發展。實際上,此份文件中的「創新」與過往多份官方文件強調的「改革」具有相同的精神內涵。自習近平擔任中國大陸國家領導人以來,「改革」一直是其治國理政的核心思想。從十八大三中全會公布的《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到「四個全面」的提出,「改革」似乎已經成為解決當前一切困境的萬靈丹。或許這與中國大陸經濟轉型採取「先易後難、由點及面」的漸進式改革有關,總讓人覺得改革的成本是低廉的、甚至是無須付出代價的。然而,被理想化的「改革」在現實生活中從來就不存在,改革的成功推進向來都是須要克服既得利益群體對改變現狀的阻撓。同樣的道理,對創新的追求必將挑戰到舊有的行為模式與思考方式、甚至是權力結構。然而,從此一角度觀之,對照中國大陸當下運行的政經體制,筆者認為「十三五」規劃的落實將面臨不少難題。
首先,受惠於過去數十年漸進式改革的扭曲市場機制,國有企業(國企)是現今中國大陸政經體制中最大的既得利益群體,也是阻撓完全市場化最力的行動者。在當前對內需要依賴國企拉動經濟增長,同時對外也需要國企配合「一帶一路」經濟外交政策的鋪展與施行,中國大陸政府對於國企部門低效率的運作以及市場尋租的行為很難不有所妥協。因此,難以期待十三五期間在與國企有關的運作方面可以完全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所言「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倘國企在市場中的特權因政權意識形態與國家對外戰略所需而不能夠完全消弭,《建議》中所倡議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將難以貫徹並付諸實踐。
其次,創新與改革必伴隨著一定的風險,特別是當前市場交易瞬息萬變。然而,出於對社會穩定乃至政權穩定的重視,中國大陸政府對於市場波動的容忍限度相對較小。正因如此,往往會出現政府干預出手過重、過當的現象,以至於損害了長期的整體經濟發展。以今年夏天股災為例,政府出手挽救資本市場是世界各國常常採取的應急措施,但是以行政命令要求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增加持股則屬於過當反應。同時,藉由證金公司救市舉動而炒紅的「證金概念股」,因政府信用保證的效應更是助長了資本市場的投機行為,對於資本市場長遠的發展留下不利的因素。
面對市場危機,中國政府以過當的行政手段回應已有其慣性。為因應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而提出的四萬億刺激方案,中國政府將資金投注於效率低落的國企部門而非經濟效益表現較好的私有企業,此舉使得國有企業比重較高的東北三省獲得大量注資,經濟表現迅速上升。但也使本應順應市場機制而淘汰的傳統產業得以延續,當資金刺激效應一過,東北三省近兩年的經濟表現在全國排名中敬陪末座。質言之,倘若中國行政體系面對市場波動的慣性反應不改、無法承受創新所帶來的風險,同時體制本身的制度性透明度也不高時,市場波動就更易造成恐慌,那麼「堅持創新發展」恐只能淪為紙上談兵。
最後,《建議》試圖涵納更多如「綠色發展」等非硬性指標,對照過往五年規劃的內容,此舉確實是一項創新與變革。不過,當整份文件提到「『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鬥目標來制定」的硬性指標時,實現前述非硬性指標的可能性將大幅度降低。
由簡入難的漸進式改革曾給予中國大陸轉型經濟帶來舉世驚艷的經濟發展,但也恰恰是漸進式改革的邏輯使得改革過程不斷創造出既得利益者以及阻撓改革深化的力量。「十三五」時期要改變的是中國大陸政府的國企依賴症,可惜的是配合當前情勢,這樣的改變並不容易也不樂觀。
五中公報摘要(編輯根據五中公報整理)
1.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據估算,要實現此目標,年平均成長率不能低於6.5%。經濟成長率目標將在兩會才公布。)
- 產業邁向中高端水準
- 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
- 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
- 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
- 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 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
- 生態環境品質總體改善
-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 創新發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行動計畫;《中國製造二〇二五》;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財政、金融改革
- 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 綠色發展: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汙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制度
- 開放發展: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化內地和港澳、大陸和臺灣地區合作發展,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促進和諧,以互利共贏方式深化兩岸經濟合作,讓更多臺灣普通民眾、青少年和中小企業受益。積極參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談判,主動參與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 共用發展: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施全民參保計畫,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
- 3名中央委員令計劃、周本順、楊棟樑,以及7名中央候補委員,共10人的開除黨紀處分在全會上確認。
參考資訊
-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十三五專題,新華網,2015.10.29
- 李克强在韓國經濟界歡迎午餐會上的主旨演講全文,新華網,2015.11.2
- 國平:以五大理念深刻撬動發展變革,央視網,2015.10.29
- 任仲平:向著第一個百年目標邁進,人民日報,2015.10.26
- 習近平五次調研講話擘畫十大方向,人民網,2015.10.28
- 十三五 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聯合報,2015.10.30
- 十三五增長率目標之爭,6.5%或是底線,日經中文網,2015.10.29-30
- 中國全面放開二孩,圖解五中,新京報,2015.10.30
- 外媒聚焦二孩:FT中文專題、紐時中文、BBC中文、日經中文、經濟學人,2015.10.29-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